如果不是有俞飞鸿的演技撑着,我根本看不下去。话说这是李翊云的经典之作,没有看过原著,无法猜测原著的真实内核。只是拍出来的电影实在不好,但论及电影的氛围,这阴郁哀愁的调子是设定的不错。
主题是什么呢?不是异乡的孤独,电影并没有花大笔墨在宜兰的美国生活上。电影想讲述的是父女的隔阂,如果上升到代际交流障碍,生活环境不同,或是种族文化改变等原因,那么电影主题将更好。可是电影却落脚于“婚内出轨”这个原因,实在令人失望。我想,也许导演试图传递出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当年出轨,宜兰同样出轨,所以这只是个所谓原生家庭循环而已。
宜兰之所以不理父亲,是因为父亲曾经出轨。而父亲最后那一番自说自话的辩解,应该是不可信的。因为最初宜兰本准备坐下认真听,但听到父亲说自己并未与女助手有过关系时,宜兰迅速不耐烦地站起来走出家,这可以解释为她曾经多次听过这段说辞(或许是从母亲口中?)。失望的电影。
I watch the film is because few day ago, I read some interview about Wang Bang, she recommend some writers ,one of them is Yiyun Li, I am interest in what she write,so I search the movie to watch.
Yesterday I made a vedio call with my mom, she told me something about the the attitude my boyfriend, a spainish, a man who is older 12 years than me. My mom support me ,one reason is because he can speak Chinese.
I always very curious if I unsterdand spaninsh ,weather I will love he or not.
This movie also make me think about my future. If I live abroad, I will face the problem because the long distance with my family.
回味前天飞机上看的电影『千年敬祈』,由美籍华裔导演王颖执导,俞飞鸿和美籍华裔男演员亨利·欧主演,在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上满载而归。
这样华侨/X籍华裔主题的独立电影已经不为鲜见,但『千年敬祈』显然更加独树一帜。整部电影节奏顺畅统一,镜头多为固定镜头和慢速移动镜头,景别主要是近景、中景和特写等小景别,一开始就把格局定得很小,可随着剧情深入,在毫无新意的家庭伦理外壳下,竟有政治隐喻的外壳。
俞飞鸿饰演的女主角,大龄未婚,背叛了老实巴交的前夫,与俄罗斯裔情人又没能走到婚姻,劳燕分飞,她似乎象征了改革开放后的新时代中国,而亨利 ·欧饰演的父亲,则是弥留的老一代(解放后~改革开放前)的象征。父女对话中提到的爷爷,则是在解放前拥有极富裕生活的资本家,文革时灰飞烟灭。所谓的“隔代亲”,似乎也有些特殊的意味。父亲劝女儿赶快寻找靠山(男人),女儿则要自己一人闯荡,但活得闷闷不乐……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指向……我是个变态阴谋论者吧😂😂
三星半。看完了这部电影我还是不太明白千年敬祈的意思,但是看到英文片名,我想可能三百年修得同船渡,三千年修得共枕眠,父女之间的缘分需要一千年。它不需要爱情那样艰深,因为从出生开始,父亲就责无旁贷地爱着女儿;但父女之间又不太容易成为亲近的人,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父亲耳提面命的角色总是让女儿离得有些远。
误会产生距离 距离产生包袱。整个节奏是越来越好的,前面很闷,但也难怪,毕竟父女之间深深的误会,让整个家好像是乌云笼罩。说话总是客客气气,也不深入。故事的结尾就是故事的高潮,那一段独白的节奏恰到好处。尽管在Director Wayne的镜头里,华盛顿的天气一直都不太好,但是却突然心里拨开云雾,轻松适意。
O·Barry老师的台词很好,俞飞鸿老师也是。但是一部电影里如果连这两幕都在同个场景,那这部分电影也不会有太多物理上的更迭了。整个围绕这个屋子和这个社区的活动,让人感到非常闷,在环境沉闷的情况下,人渴望交流,渴望通过语言来纾解。于是父亲的角色是了解和改变欲望更强大一点,他买了那个印第安的吉祥物,但女儿,永远都是那样,客气但有距离。于是父亲顾不上这样的距离,开口问出他一直的担忧。而讽刺的是,这一切都是不开口造成的误会。
女儿与父亲的关系总是会影响到女儿的择偶观。父亲作为唯一了解的男性,他的脾气、对待情绪和事情的态度,与女儿的关系等等,都会构建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从没有在除严肃话题之外和父亲好好聊过天,这是我们无法交流的方式。他总是想在我心中树立一个极有威信的的样子,而我总是不知道哪句话才讨喜。
不过,一个不需要太多演员和场景的准备,也可以拍出一部好故事,作为一个学生能受此鼓舞,不过分吧?虽然我们的功力远不及王颖导演。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爱都是隐忍克制,强求大局忽略小我的。
跟随英语华人作家李翔云的作品来看的。
片子行云流水,仿佛小船在静静的湖面上划过,有过痕迹,却不留任何声响。
俞飞鸿和爸爸演员的演绎到位,自然,开始处女儿对于父亲来美国的介意和不情愿处理的细腻深刻,她知道父亲来这层亲情包袱对于独立生活多年的女主在所难免,但也不想太直接的和父亲表达,父亲偷看自己房间的东西也装作不知道,直到父亲刨根问题的介入自己的感情问题,她才爆发。
感情生活,这是女主最在意和敏感的底线,也是父亲母亲一辈子的在她眼中最刺痛的伤痕。
所有人都不会把父亲“出轨”的问题摆在桌面上聊一聊,如此不雅之事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对比明显。
个人服从组织,或者说,个人只能服从组织,不可以有小我的意识和概念。
中国人传统的表达方式和时代环境影响了以宜兰为代表的普普通通的家庭,当她来到强调自我意志的西方社会,就从一定意义上脱离了捆绑。
再次接触父亲,仿佛再次和原来的世界相连,无声的抵抗和最终的触底爆发在所难免。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里中国人不善于表达,无论是快乐、烦恼、喜悦、爱恨还是真实自我,这都成一个民族的特点了,进而上升到语言表达的差异上,我倒是更同意英语更容易表达情感的说法。这不是汉语的错,可能是语言习惯。这就是一部表演极度生活化的独立小片,看点在于文化差异。★★★
就像 CCTV6 出品的电视电影。。。
能说出来的都不是你所看见的寂寞
20080325 1915 Cultural Centre
王颖拍这个题材还是不错,只是女主角选得太漂亮了,像俞飞鸿这种姿色的女子在美国能被剩下吗?哥是不相信的,在湾区还不被抢疯了。Wave歌很亮
王颖和李安的共同点在于:都关注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对待感情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父女两辈人之间的代沟。不同的地方在于,王颖的电影比李安更少戏剧性,拍得也更节制。
挺好的 Henry O的表演真精彩 没看错的话 片尾曲《Wave》也是他唱的 那他实在是太迷人了
语言是结构,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A_Thousand_Years_Of_Good_Prayers_DVDRip_XviD-SAPHiRE
很舒服,也很感人,“我们一直在说话,为何缺乏交流”?同意里面那段关于外语的阐述,确实用中文的时候我们倾向内敛和迂回。。俞飞鸿好美!(补课补到这份上了,还有一晚上的时间,好好整理~)
墙里墙外各有各的痛苦,有人说移民只能幸福一代,下一代在新环境将面临新挑战。更悲催的是,因为文化的鸿沟,国内国外的两代都不幸。。。片子的包装不错,华语电影稍有的慢节奏啊!
8.1 一部有关沟通的小品,舒缓宁静,孤寂与别扭一直贯穿八十分钟,不知是否因为王颖是华人所以很有感触,如果换个欧洲佬拍这片子,能不能看得下去真的是未知。
很生活化的小独立,文化上,以及情感上的沟通,年代和地域多少看得我稀里糊涂的,
本身这个议题就蛮有张力。。。
如果你从来就没有学会用母语去表达自己,那当你懂得了另外一种语言以后,就只会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自己。好像,用英语更容易说出我爱你
沟通障碍
千年修的共枕眠
名字深意无限。里面有一些涉及五六十年代中国背景的对话没被英字很好地表达出来,但究其根源,那个时代制造了许多不善表达感情或是压抑自身感情的家庭环境,往后在交流中也充满误解和无奈。百年同船,千年共枕,你是我的女儿,我自然希望你好。
片子看的断断续续,也许是王颖这次采用了有别于以往的白描技法,也许是整场戏过于温吞。嘈杂的背景声,像是刻意制作出的未经处理过的白噪音,为了模拟还原生活的真实感,却一步一步走向了失真的歧途。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当王颖借宜兰之口说出这句话时,我后知后觉地好似自己把握住了什么,等到父亲无力的辩驳完毕,我才发现手里空空如也。我只是有一点感慨,那个被送进养老院的伊朗老太太,像极了天下父母的命运。
千年敬祈 到底敬祈给谁啊?···
两代人的代沟问题。本家演的,不错,但是老头更是亮点。挺感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