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诠释了劳动人民中朴实真挚的情感,纵有千金亦不换,纵有美色志不移,海浪滔天电闪雷鸣风起云涌,渔郎单身闯海亦不惧。三年朝夕相处一餐一饭一舟一网一屋,花花草草树繁茂,处处是海螺姑娘和渔郎欢乐的身影,洋溢着动人的歌声。
这部电影中的树,远看剪影透着神韵,近看带着木的质感;神韵是第一眼的印象,瞬间捕获到的颜色气味质地状态,进而特色鲜明得在心里勾勒,放出的画面不需十成十一模一样,以免失了灵动趣味,恰似电影里的树,脉络分明舒展散发着生命的气息,簇拥在渔屋不远处,一推门心旷神怡。
电影里天光明媚中撒网,渔郎力气恰到好处,渔网柔韧轻盈得甩开一片,渔网的网格分明且非刻板一致,配合着波光粼粼明暗色调交织的海面,渔家生活跃然剪纸艺术上,尤其晒网织网每根线条的错落有致交织,细腻而富有弹性得美感,清晰又流畅的渔网线条,令人惊叹。电影里的花和藤条,妆点了画面的活泼,花是自然之美充满着甜蜜又雀跃的心情,藤条勾勾绕绕蜿蜒在硬朗粗犷的树木线条里点缀出鸟语花香的气息,花朵吐蕊蜜蜂勤劳,鸟雀翻飞叽叽喳喳,细微之处见真章。
电影中渔屋里一应器具摆设符合渔郎的生活情况,陶土大缸、轻巧竹篾、木制锅盖、平底浅盘子、锅台红灶火、简陋木床、被子的花纹颜色、炊烟袅袅,整体展现出干净简洁温暖的小屋氛围,而珊瑚深处的海神娘娘宫殿,构图上恢宏大气冷清而仙气飘渺,珊瑚一水的红色,层叠掩映枝杈间缝隙清透,好似真真立在流水中,穿行的仙女光影倒映在珊瑚上,若隐若现。而仙女们的服饰经由剪纸艺术的展现,面料质地硬挺不失华贵端庄,轻纱薄袖又衬出仙女轻盈柔美的身姿,衣服上的花纹一眼望去宛如刺绣,裙子的色泽褶皱仿若丝绸,头发丝都刻画出一绺一绺的纹路,更不要说金属质感的金色头饰相得益彰。电影中明月流云,花床小窗,古香古色的安宁渲染出祥和。奇珍异宝的光芒瞬间让人感到沉甸甸又内蕴光华。
电影中用气势磅礴的海浪对比渔郎颠簸的小船,用海神娘娘高处威严庞大的面孔对比渔郎远处低小的身影,用宫殿里的富丽堂皇对比渔屋里的清贫如洗,用黑夜对闪电,阴沉的天色对红色的夕阳。色彩构建的或恢宏或秀丽,让人完全沉浸。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做成动画别具一格,活灵活现的展示了神话故事里的世界,令人目不暇接,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所在。
海洋文化概论课课后作业:
小记:
1. 海螺姑娘上来就做饭、收拾屋子,代表了传统农家妇女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海边生活的渔民想“吃饱饭”的朴素愿望。大海尽管时常代表着浪漫与自由,但在常年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看来,大海更多的代表一种危险与不确定性。靠海吃海,能吃饱饭便成了渔民最基本的诉求。
2.“劳动”“不怕受苦受穷”“唱歌”“做个朋友”在两人的对话中不断出现,具有60年代鲜明的时代印记——含蓄、真诚的爱情,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赞颂。
3.两人平淡而美好地生活了三年,一天夜里,风雨大作,象征两人爱情的小红花被娘娘派来的海鸥叼走了,娘娘让海螺姑娘天亮前必须回到仙岛。自古人神相隔,而破解之道便在于人与自然、与神的抗争,这也是作者极力歌颂的地方。打渔小青年不顾危险,“三顾”娘娘,经受了娘娘的三重考验(丈母娘为难女婿的传统自古有之啊)
(1)第一次娘娘送了小青年金银财宝、朱门大院,让小青年别再来了,小青年回去一脚踢翻,“老子爱的是金银吗?”
(2)第二次又历经艰险到了仙岛,娘娘说“好看的姑娘可以给你,就是不给你海螺!”回去之后发现海螺变成了老太婆,“老子爱的是这幅皮囊吗?”
(3)第三次娘娘给了他成千个美丽的仙女,任你挑任你选,但青年的眼里只有那个“勤劳而真心的朋友”,只有海螺才是他的“春天花、夜明月”。
事不过三,青年的勇敢、坚定与真诚打动了娘娘,娘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好小子,姑娘就许给你了!
小红花随青年一同回到了岸边,破旧的小屋依然破旧,但爱情的鲜花已经铺满整个封顶。
少儿台有一个《童心回放》节目,张泽群主持的,请一些名人做访谈,聊他们小时候看的电影啊动画片什么的,最后放一部当时的片子。这个节目首播重播都在小朋友们都睡着了的点,想必是给那些已经长大了的小朋友们看的,很怀旧,也很好看。以前看过黄健翔上节目,推荐的是《小兵张嘎》。昨天请的是李杨叔叔(我总是喜欢后面带着叔叔,从小就这么叫的嘛),聊了当年的动画配音,他多喜欢看动画片,又怎么走上配音之路的。听完很感叹,曾经多么辉煌的配音业和动画片现在都萧条成什么样了啊,而且艺术精神也剩的很少了。最后他推荐了一部非常非常古老的动画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3年拍摄的一部剪纸片,是根据阮章竞的同名长诗改编的。看了不禁惊叹,做的非常唯美,人物造型、动作、背景和音乐都是一流,现在的孩子真可悲啊,居然都没机会看。
剧情简单说一下:一个勤劳的青年,每天出海打鱼。一天,他连一条鱼也没有打着 ,只打到一只金色的海螺。青年把海螺带回家,放在水缸里。第二天,当青年回到家里,只见桌上已摆好热腾腾的饭菜,灶上的锅也是热的,他觉得非常奇怪,是谁做的好事呢?第三天又是如此。于是,青年假装出去打鱼,躲在附近观察家中的动静。到了晚饭时分,只见自己屋子的烟囱里升 起了炊烟。他迅速闯进家门,只见一 位美丽的姑娘正在煮饭。原来,她就是水缸里那只海螺变的。海螺姑娘是 蓝海仙女,她在珊瑚岛上天天看到青年打鱼、唱歌,十分爱慕,就有意让青年把她打捞上来。从此,两人成了知心朋友,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三年后,海神娘娘终于发现女儿的下落 ,她反对女儿和打鱼青年在一起,责令海螺姑娘天亮以前必须回到仙岛,否则人间将遭水淹。青年失去海螺姑娘后,不顾生命危险,冒着狂风巨浪 ,三次闯入仙岛与海神娘娘说理。海神娘娘被青年的忠诚和勇敢所感动, 终于同意女儿和他永远生活在一起。 本片于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 非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
拍动画片和看动画片的大人都是有童心的,看的饶有兴趣,觉得里面有些地方做的满有意思的。青年撒网的动作异常优美,跟跳芭蕾舞似的,向左一翘首,向右一翘首,抬手,撒~每天都重复动作,特好玩。海螺姑娘和田螺姑娘差不多,都是自动变身做后勤的,也不知道是谁抄谁,不过田螺姑娘没有海神娘娘那样厉害的妈。海螺姑娘代表了古代勤劳热情的女性,示爱非常大胆,直接了当说我喜欢你想跟你做朋友,青年扭捏了一下答应了,然后两人天天唱歌劳动,你划船来我撒网,鱼也越抓越大,就这么过了三年。。。。注意,两人是分床睡的哦!!原来偶已经不CJ了,还想到这个,可能因为家里太穷,只有一张单人床被青年睡了,海螺只能睡吊床,跟小龙女似的,青年也有给他采朵大红花戴哦,龙女花?李杨叔叔说这片子描述了真善美,果然是CJ的真善美哦:)
凡间3年,仙界只3天,海神娘娘终于找到海螺了,要她回去,青年不答应,海螺就给他指了条路,青年半夜划着小船经历大风大浪来到了仙岛,海神娘娘说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心不足再来见我。一挥袖青年已回到海边,发现小破屋变成了朱门大院,里面还有金银财宝,海螺在里面哭,说你让我回去,这些都是你的。青年不答应,又乘风破浪(船都碎了,抱木板去的)来到仙岛。海神娘娘还是那句话,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漂亮姑娘我这有的是,要哪个就给你哪个,心不足再来见我。一挥袖青年又回去了,海螺已变白发苍苍的老妇,好青年,没有惧怕年龄的障碍,毅然跳进海里,用游的回到了仙岛!这下海神娘娘终于被感动了,试出青年对海螺是真心的,准许他们永远在一起。。。。。
回到海边,海螺又恢复满头青丝,青年为她插上龙女花,两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动画是动画,偏又让我想到些题外话。自古以来仙人就不能通婚,可每每总有神仙思凡来到人间,可见做神仙未必就是快乐的事,有也是精神层面上的,哪有物欲的花花世界来的快乐啊,早知如此,又何必苦苦修炼几百几千年为了位列仙班呢。而且为什么思凡的都是仙女呢?古希腊神话里出轨的可是宙斯啊,养出一大堆半人半神的孩子,人家那里是不制止的,大概是因为没人比他最大吧。在中国的仙界系统里,好像男神仙是不想那套的,倒是女仙们思凡的多,下面妖怪也是女妖们从良的多,比较起来是不是能说明什么呢?其实天上一日等于地上一年,就算思凡下界,按20岁下来80岁死(这已经是古代不太容易达到的高寿了),换算成上面不过60来天两个月时间,相当于个寒暑假吗,既然放假了,偶尔开开小差有何不可,而且神仙们在这上还挺占便宜了,一年寒暑假各一个,能下来两次呢,要是嫌多,五一十一七天长假,也够谈一次恋爱结次婚了。哇,我突然明白啥叫七年之痒了,原来是这个意思,不是夫妻感情不好了,是有一方是神仙,奈于天命,不得不和你分手,又不好明说,只好炮制出这个词,其实,神仙也是满难做的。。。。
海神娘娘明明有实力为自己的女儿来一场扶贫式结婚,却偏偏成全了一桩屌丝男渔民逆袭白富美仙女的奇怪婚姻。说奇怪,倒不是因为他俩差距有多大,而是因为两人结婚三年,还分床而睡,或者是已经激情燃尽,激情变成了亲情?海神娘娘的三个考验实在是太考验人性了,财富、美女、容颜都轻松过关的渔民小哥,绝非凡人,他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海神娘娘之所以最后欣然同意将小女许配给渔夫小哥,完全是因为识破了渔夫小哥其实也是仙人的缘故啊。
超爱那个时候的动画片,我也想有个海螺姑娘。
看过《中国奇谭》第六集来洗眼。一起唱歌一起劳动,多美的生活,多美的姑娘,多高级的价值观!
“我来是想和你做个朋友”~太搞了~~结婚就结婚呗~我年纪虽小可又不是不懂!
听外婆讲过海螺姑娘的故事,但对青年打渔得海螺的缘由没交代,而金色海螺里给出了解释是海螺欣赏青年的歌声而多次自愿进入罗网,这样一来故事的逻辑就通畅了,并且可以免于一类民间故事中使手段强迫娶得仙女的不良套路。两人初见时海螺害羞地退后到屏幕不及处真是惊艳。画风不错,喜欢海浪的纹路。
小时候看的,真是给我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
60年代的动画充满意识形态主题和阶级斗争思维。万氏兄弟同样不可避免受影响。
现在,田螺姑娘被比喻成婆婆和妈妈
人物太漂酿了!~ 画面太美妮了~
自从看了这部动画片之后就一直想找个像海螺姑娘这样的媳妇,关键那时候我才四岁。😂😂😂
从小我有个伟大的梦想,就是要做海螺姑娘
他们的日子就像熟透的菠萝那样香甜
剪纸动画,根据阮章竞的原著改编。
很美的片子~爱情的理想状态~中间的旁白居然一点也不会奇怪~就可见片子多好~看一次我就又幼稚一次~~“这是谁家的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
六十年前的剪纸动画。人物造型与场景布局,今日看仍觉精美。至于旁白台词与故事,更是有年代感的好玩。“我只想和你做个朋友,一起唱歌一起劳动”,还真是做朋友欸。我本来还以为,青年面对海神娘娘的三重考验,财富,岁月与女人,多半会做陈世美,置海螺于脑后,没想到他竟然忠贞不渝了。细想想,这些本应是基本的品质,如今虽人人都承诺,但又有多少人始终如一呢。愿广大男同胞不忘初心,像打鱼青年学习,得了海螺姑娘一定要珍惜。
作为剪纸动画片,效果美轮美奂。小时候很沉醉于旁白员的话剧腔,一人配了好多角。长大后惊叹海螺姑娘头发上的珠翠都剪得那样别致。美影厂真该出纪念DVD BOX呀。
@馨月_Sherry_水晶之妖, 这部是我跟你说的关于田螺姑娘的动画片
谁赐我一个海螺小伙吧~~~
中国动画中少有的爱情题材,值得鼓励(虽说即使从男人角度还是觉得这样YY不太好
好美好美 每次看都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