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太久没有在国内院线看到俄语片了!快乐。虽然因为跑错了影厅而错过了开头,但在连着播的第二场补上了!耶!(狂欢) 修勾演的真好,小男孩也是,大家都是。 严肃认真的机长似乎总会有个表面嘻嘻哈哈的副手,什么缘分啊真的是。 爸爸在终于拿出地图册给儿子“炫耀”自己对它有多熟的时候,我在思考生小孩就可以展示自己的长处并收获小朋友崇拜的目光。这是家长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了吧。 还有那个一开始坐飞机的男领导,笑死了靠。下面人的反映也太真实了,简直是生活照入影片。 还有那个接线员大姐!符合我对俄罗斯大姐的一切幻想。 我的碎片俄语,听到能听懂的单词狂喜!还有那个arrhythmia,我狂喜。 还有“小蟑螂”,西语是cucaracha,双厨狂喜hhhhhh 很愉快的观影经历,很好看的电影。喜欢!Friday night, date night!
主题8 叙事8 人物8 视听8 细节8 综合8分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变,1977年的苏联,一个中年男子因为免疫证明的缺失只好将自己的狗狗“阿尔玛”留在了机场里,这个狗她始终留在机场内,在这过程之中她与一个小男孩科里亚一起等待着自己主人的回来,但当主人真正回来时她却不肯离开......
小时候,我看过《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电影,现在留下的印象就只有当时好像很感动,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原因,现在重新再看一遍的话,我一定会哭出来的,而这部电影看完我没哭,但是我很感动,我想导演想表达的也不仅仅是突出这条狗狗的忠,还有在等待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事情所映射的那个时代缩影。
故事其实可以说是两条线,一条主线是阿尔玛在等待主人的回来,另一条线则是小男孩和父亲的和解与感情的升温,这也就是他的主题和叙事层面上的重点。
首先就是阿尔玛对于人类主人的忠诚,她可以始终听到那个主人离去时的国际航班“18号”发出的独特轰鸣声,一次次的去追赶和等待,这个过程不是一两个月,而是持续了两年,在这一过程中她经历过一次次被驱赶、被抓走、逃回来等等,当她面对自己同类对于自己的呼唤时她选择继续在机场等候主人的回来,而她的主人因为工作放弃了自己,最后也只是迫于无奈的回来,而那个对自己就像家人一样的小男孩科里亚始终在她身边,最终她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科里亚和阿尔玛就像是拥有相同经历的孩子一样,都是一个人,他不知道这条狗狗的名字,乘务人员妮娜告诉他叫“阿尔玛或者帕尔玛”,妮娜也没有听清楚名字到底是什么,但他们都管她叫“帕尔玛”,她是被自己的家人抛弃在机场,科里亚则是被母亲留在了人间,都是有着悲惨的环境,两人在一起逐渐熟悉,科里亚想帮她找回主人,试过各种办法,但都没有起到效果,就算主人看见,他也只是想告诉读者“自己不想去领回来”,在主人的心中相较阿尔玛,新工作更加的重要,而这样的人却让她在机场等候两年,人的虚伪和狗的忠诚形成了强大的反差。
而科里亚则与狗主人相反,他的举措有着小孩子的幼稚一面,充满着善良和勇敢,而那些机场里面的大人往往就是顾虑的太多,无法做到孩子般的善良,同时科里亚对于狗狗的举动更像是一个家人对待另一个家人的行动,他可以为了帕尔玛去往“儿童中心”、可以拿着“武器”在一群保安之中保护她、可以在雨中将自己的衣服给她盖上,其实另一层原因也是帕尔玛对待他就像家人一样,将他从飞机上救下、抱在他身上给他取暖等等,这两者都是相互的,他们看待彼此都是如同家人一般,因为一开始他们都是“被抛弃者”。
故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科里亚与父亲之间的和解和关系的升温,父亲在母亲生前一直为了自己的理想拼搏却不去照顾他们母子二人,母亲死后也是科里亚第一次见到这个父亲,他完全是陌生的、排斥的,也会想离开这里回到自己从小居住的地方,父亲说他是“离家出走”,但对于他来说“这里不是他的家,他也从未来过这里,自己的家不在这里。”
起初父亲也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牺牲孩子的想法,但是当他告诉科里亚“明早替他找一个好一点的儿童中心”的时候,没有回到卧室睡觉,而是在大雨下的车里坐着,因为他会料到儿子一定会出来,看着儿子写给帕尔玛主人的信件,这里面也表达了科里亚对于父亲抛弃他们母子二人的控诉,当告诉科里亚去找回那帕尔玛,我想他是想逐渐弥补自己对于妻子和儿子,他会与儿子一起玩,可以为了儿子的愿望用新汽车、新房子去换,当面对窗外的一声声呼唤时,他放弃了推动油门,为了自己的儿子,他不想在亏欠孩子,就像二人在车窗下的对话那样,他也不想做出那样的决定,当时“爱确实需要放手”,但是当帕尔玛做出自己的选择时,他也会为了自己的儿子放弃梦想,这种父爱也是片中所传达出来的。
同时片中其他人物也可以为了她做出无法理解的选择,平时做出严厉要求的负责人、同机组的人员、私下告诉主人信息的窗口人员等等,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待帕尔玛的态度也不一样了,他们也愿意为了科里亚和帕尔玛得罪上级领导,他们选择了善良,而当狗主人看着阿尔玛时的眼神,流出的泪水和取掉项圈的动作,他也是想成全他们,这也许是他对阿尔玛最后的善良吧,就算自己的dang员证被压在那里。
至于影片的视听和细节方面,我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镜头语言和故事一样平滑舒缓,创造出了不少的画面,帕尔玛追着飞机最终停在了跑道上、她与科里亚在停机坪夕阳下玩着水、以及帕尔玛在机场中找人时一连贯的画面和剪辑交叉,而配乐的味道很纯正,该有的时候都有,尽管全片有的配乐部分其实挺多的,但是配合画面和故事情节的推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那些隐藏在片子的细节,如开的车、住的地方等等历史背景还原的不错,也将那个时代的特殊性拍摄出来,挺不错的。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值得观看。
每天在跑道上迎接飞机的温暖画面,《忠犬八公》也有类似的等待。 狗主人轻易抛弃了来自动物的忠诚,拾起它的,则是一位失去母亲的纯真少年。 父子之间的恩怨,在那封告知信中得以舒展,名为寻主的狂奔,同时也救赎了机长的内心。 大人丢失了童年的美好,如今再难守住那份曾经,渴望被爱,但孤独敏感,却又率真烂漫。 草地里的翘首以盼,机场上的执着分辨,我用我的今世此生换取你某一时刻的陪伴。动物的长情令人汗颜。 故事平淡舒缓,有点印式教育片的味道,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观看,某些方面这也是一个缺点。
我不太记得《忠犬八公的故事》情节了。
印象最深的是李察·基尔扮演的男主人公穿件深色风衣,花白的头发后梳,与八公嬉戏的镜头很暖。也还记得忠犬八公是一只秋田犬,看名字来自日本。
在男主人公去世后,八公不离不弃每天去车站等他,等成了一座雕像,一个忠诚的象征。
《忠犬帕尔玛》也是关于一条狗的忠诚故事。也是等主人归来的故事。
可以确定的是,这两部“忠犬”题材的影片摆在面前,我给《忠犬帕尔玛》的打分还会高一些。
同样是等,帕尔玛的故事情节更曲折,涉及的人物更多层面,映照出的人性更复杂。
同样是讲一条狗的忠诚,八公只对男主角一个人忠诚,帕尔玛的忠诚则似乎更符合狗性或者说是动物性。
号称“战斗民族”的俄罗斯,如今在世界电影界的存在感似乎也没那么强大了。这部影片,让我思考了一下,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不容易断层的,总会以自己的方式生长,甚至开出花来。
《忠犬帕尔玛》的画面比较明亮,片中甚至有幽默搞笑的桥段。我不禁回想起个人观影史上有限的几部前苏联和俄罗斯电影。不论是童年记忆里已不太清晰的《乡村女教师》、《列宁在一九一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暴露年龄啊)等老电影,还是近年看过的《危楼愚夫》、《夺命地铁》等等,都是无比冷峻阴郁的气质,一如这个国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带。
说起暴露年龄,还有句话:“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知道这句著名的台词的,估计都是6070后了。
《忠犬帕尔玛》是取材于70年代中期发生在莫斯科伏努科沃国际机场的真实故事。
一只名叫帕尔玛的牧羊犬,被主人在无奈的情况下留弃在机场。临登机,他才发现找不到狗的防疫证,现场办证也来不及。
被主人遗弃的帕尔玛不知发生了什么,每天等在机场,等候主人的归来。期间,帕尔玛与一个刚刚失去母亲,被身为飞行员的父亲接到身边的男孩尼古拉斯成为朋友。
一只被主人遗弃的狗,一个失去母亲、跟爸爸关系很陌生的男孩,可谓同命相连。帕尔玛的出现,甚至修复了他们的父子关系,从冷硬到情深。
我以为《忠犬帕尔玛》立意很高。对人生的“选择”问题,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给予了很好的诠释和回答。
帕尔玛原来的男主人要奔赴的,是一份在布拉格的新的销售工作。在工作和帕尔玛之间,他选择了工作。
男孩尼古拉斯的父亲,从小就立志成为飞行员、有着远大的梦想,一心想飞国际航班。在飞行员事业和儿子之间,他“梦想着天堂,只想着自己”,以至跟儿子无比疏远,不曾参与过儿子的成长。
机场负责人、机组成员、地面工作人员,面对帕尔玛带来的困扰,最后所选择的也是对小男孩和帕尔玛的呵护。
在经历无数次等不到主人的失望之后,帕尔玛意志消沉郁郁寡欢,医生甚至宣称她的心脏可能即将停止跳动。据说,狗狗也会患抑郁症,帕尔玛大概是抑郁了。
尼古拉斯不离不弃,伤心道:你的主人只是把你丢下,我妈妈死了,那我该怎么办?
这也是此片最动人的情节。大雨夜,尼古拉斯与帕尔玛相偎相依,他也重新唤起了帕尔玛对生命的热情。
《忠犬帕尔玛》不仅是一部关于动物的影片,不仅讲小男孩与帕尔玛(人与动物)之间的友谊。当帕尔玛的原主人终于出现,要把帕尔玛带走,帕尔玛却选择了小男孩尼古拉斯。
如果说帕尔玛是忠犬,却是忠了二主。想起一句话,据说是莫言所言:从小就被教育 ,爱这个爱那个 ,其实很简单, 在你有难的时候谁爱你 ,你就爱谁。
帕尔玛肯定没受过教育,她凭动物的本性知道,“在你有难的时候谁爱你 ,你就爱谁。”她知道,真正爱她的是男孩尼古拉斯。如果足够爱,爱得足够,前主人就不会丢弃自己。
尼古拉斯开始也不肯放手让帕尔玛回到原主人身边,但他父亲说:“如果你爱她,就必须放手。”
《忠犬帕尔玛》是关于狗的故事,又何尝不是教育人的?想想近年网上那些因为分手巴不得搞到对方社死的种种不堪事件,如果懂得“如果你爱她(他),就必须放手”,何以至此?
看到这样一段话,分享到了学习群,再贴到这里。
在任何离婚案中,如果两个人互撕,还主动把私事公布于众,那么就可以有一个基本判断:双方素质都不怎么样,没有一方是值得同情的。 如果一定要对互撕双方有个评价,先把私事拿出来晒的那个更差。 手段的合理和道义正确是一回事,粗鄙的手段完不成正义的事,只暴露了采取手段者的不堪。 民间有:发现配偶有婚外情,到对方单位大闹,使其在单位抬不起头。 名人有:发现对方有婚外情,主动放到网上,让对方社会性死亡。 一丘之貉。
《忠犬帕尔玛》是一部比较中规中矩的关于动物的影片。能看得出战斗民族性格的,大概是没有刻意催泪煽情的情节,且无情嘲讽和鞭挞了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吧。
是不是养狗的人才会更懂?就像我不懂为什么会有人抛弃自己的狗狗…狗狗心里永远住着那个主人,不管这个主人对它好与不好,狗狗这种动物就是这么傻,它永远不懂为什么会被抛弃,即使被抛弃也会日复一日地等着主人回来,没人能让阻拦它执着地等下去…看的过程中几度落泪,好在结局圆满…希望每个狗狗都能遇到对的那个人,让世界充满爱,再没有流浪和伤害😭
对值得的人忠诚,就算是一场空梦,也不会后悔。
1977年,帕尔马(一只狗狗)的主人再带它登机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检疫,帕尔玛因此不能登机。在一般情况下,狗主人可以放弃这次的航班。但是这次不同,这次是狗主人工作事业上的大好机会,所以狗主人在帕尔马和事业之间选择了事业,因此将帕尔玛留在了机场。
狗主人是明白的,在机场里没有人会照顾帕尔马,还有可能将它送去动物保护所。所以当狗主人抛出红球让帕尔马走的时候,我从狗主人的那双含着泪的眼睛感受到了那种无奈与离别的悲伤,也发自内心的心疼他和帕尔马。
帕尔马跑远了。主人却缓缓的登上了飞机,但这时的它还在奋力追着主人的红球。一边是倍感伤痛的主人,另一边是毫不知情的帕尔马,真的让人倍感心寒。
帕尔马知道自己的主人乘坐飞机去外国了,他以为在另一架飞机降落的时候,主人就会回来了。所以他任别出了主人乘坐的那架飞机的声音,在那种飞机落地的时候,就会跑到跑道上冲着那架飞机汪汪直叫。在乘客走下楼梯时,他会一直盯着走下楼梯的乘客,看看里面有没有他的主人。但是因此影响了飞机降落,所以帕尔玛多次被保安拿着打狗棍追赶。但是帕尔玛并没有因此停止了对主人的寻找,他的那双小眼睛中闪过一个一个的人影,一张一张面孔,但都不是他的主人。
在一次被保安追赶的时候,帕尔马认识了他——它未来的新主人:9岁的小男孩科里亚。科里亚与帕尔玛真是“同是宦游人”。一个失去了主人,一个失去了妈妈。他们两个人都深刻的体会到了失去挚爱的痛苦,并且科里亚让帕尔马明白了一个道理:失去的不会再回来,与其做无谓的挽留,还不如看向未来,努力让这一块伤结痂。
9岁小男孩科里亚也是有故事的。他刚刚失去了妈妈,他以为他什么都没有了,但他不知道他还有一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只是这个爸爸在他出生之前已经跟他的妈妈离婚了。
他的爸爸是一名飞行员,因为公务繁忙,而且又要准备飞国际航线,并没有给予科里亚很多的关照。科里亚以为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爸爸根本不爱自己,也不爱他死去的妈妈,而且在生日的时候从没有给他买过礼物!他认为这样的男人不配做一个爸爸,也不配爱他。
爱就是那么容易被扭曲,被误解。科里亚的爸爸并非不爱他,而是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放弃陪伴孩子。但是每年给科里亚买礼物的钱都是他出的,这说明他仍然惦记着科里亚,只是他感受不到。
科里亚父子的感情慢慢的被冻住,甚至有一天晚上科里亚要抓住飞机的起落架,飞回他以前的家。幸好被及时发现,否则他早已被高空的温度和氧浓度送到了他妈妈的身边。
他的这一行为是不是也有点像帕尔马呢?同样是接受不了现实,同样是执着的挽留已经失去的东西。科里亚甚至说出了一句非常扎心的话:你不是我的爸爸,我要找回我的妈妈!作为飞行员的爸爸很理解科里亚失去妈妈的心情,并且尽力的去抚慰他,让他加入这个新的家。这也许就是这个作为飞行员的爸爸能给孩子所有的爱了吧。
过了一段时间,科里亚慢慢接受了他妈妈去世的现实,但是与他爸爸的感情还是冰一样凉。而帕尔马呢?他继续守在飞机旁边,等着那个可能不会回来的主人。但是因为帕尔玛多次阻碍飞机降落,帕尔玛被保安抓住了,保安知道科里亚肯定会阻挡他们这次的抓捕行动,所以就委托他的爸爸拖住了他,帕尔马才被顺利的抓去动物保护所。
科里亚爸爸的感情彻底破裂,(科里亚为了让帕尔玛找到主人,甚至为他写了信,特意问到了他的姓。)一整天都没有与他说话。他非常想帕尔玛,于是他在那个下雨的晚上启程去找帕尔玛。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爸爸竟然开车追上了他,并且与科里亚一起去寻找帕尔马。在这个寒冷的雨夜,科里亚和爸爸的感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科里亚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父爱。
帕尔玛被送到了动物保护所,但是他聪明的逃脱了,并且还解救了其他几只狗。在狗狗们跑回家的时候,帕尔马突然停下了,它望向了远处的机场,义无反顾的在雨中奔跑。
帕尔玛虽然与科里亚团聚了,但是机场的工作人员也深知帕尔玛待在机场确实会影响飞机的运作,所以他们决定将帕尔玛的这一份忠诚刊登在报纸上,好让主人看到这一份报纸来机场接帕尔马。
但是几周以后,帕尔马的主人倒是没有吸引过来,反倒吸引了很多帕尔马的粉丝。这个机场收到了许多来信,而且还专门为帕尔玛建立了高等狗窝。但是帕尔玛却一天不如一天有精神,他要的是他的主人啊!
终于,帕尔马在绝望的时刻生病了,兽医说它活不过一天。克里亚去找帕尔马,那是一个雨天。克里亚拥抱着帕尔马,眼泪湿透了他的毛发,请求帕尔玛与他一起回家。或许帕尔马真的放下了他以前的主人,认了科里亚这个新主人。
又过了几周,帕尔马的主人终于来认领他了。但是此时的帕尔玛,已经与新主人科利亚生活在一起了。但是他原来的主人强行要带他走,这又是一次分别。克利亚的爸爸甚至提出要将帕尔马买下来,而且帕尔马也用恳求的眼神让原来的主人放开绳索,机组人员也都在帮科里亚说话。最终,原来的主人放开了绳索,让帕尔玛回归到了科里亚的怀抱里。
这是帕尔玛的选择,它选择了科里亚,那个给过它温情,希望,还有爱的主人。
“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重要的事说三遍:以抛弃狗狗为耻 以抛弃狗狗为耻 以抛弃狗狗为耻
还算合格,是那种音效会开很满让你听不到后面聊天情侣的成熟商业片。飞机降落,行李传送带逆向,黑白采访画幅,延时摄影这些元素都算让人惊喜。喜欢的除了可爱小狗外就是苏联祖传讽刺了,看不腻。当然套路救赎的那些也一点没少。#DFC七宝店 3月电博关门错过,没想到等来了院线
跟我想的不一样
我实在是不敢相信把狗留在机场,让小宝贝在机场等他两年的这种人,空姐很机智没有检疫证明狗不能上飞机这招把帕尔玛留下了,小宝贝奔向小主人太感人了,狗是能闻出自己的主人是不是真的爱它,狗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是焦虑的等待它的主人,被遗弃后心理和生理都是煎熬,这就是很多人都说狗容易得抑郁症的原因,它们一生只有等待主人回来。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苏式传统电影拍法,比较煽情,反倒让真实事件显得有些虚假。电影不仅讲述了狗的忠诚,小孩与狗之间的感情,还突显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嘲讽了官僚主义作风。总体上还算一部比较有趣的电影。让人惊讶的是,当时苏联机场的安全措施真是非常松懈,似乎什么人都可轻松进入跑道。全球机场严格安检,应自九一一始。
作为一只家犬,真的是把大半辈子花在了等待主人这件事上。
可看度不亚《忠犬八公》呀!尤其对于离弃问题的道德层面的探讨,无论是离弃宠物还是子女,都非常有新意,值得一看!
三星半,原来真的有原型,但现实结局不如电影美好,1988年还有一部老版电影。对苏式官僚主义的讽刺有点好笑
很常规的动物片,没有刻意催泪煽情的,但不得不说狗狗演的是真好,情绪和心理都在眼神里表达,故事比较中规中矩,一只被遗弃的狗狗,和一个跟爸爸不熟母亲去世的男孩,两位同样遭遇从此做了好朋友,有暖心的互动,和等待的苦楚,等到期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却发现更重要的伙伴一直在身边不离不弃,在生命最煎熬的时刻遇到了彼此,理应永远的依靠下去,简单质朴的故事泛起暖暖的感动,保守叙事,却收获满满能量,动物片做到这个成色已经很有诚意了。★★★☆
呜呜呜,看这样的电影就忍不住想哭。狗子太通人性了,也太懂事。我们豆小葵也非常倔强,别人牵着绳子也带不走她,虽然傻乎乎的,但是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狗子是完美的动物,德牧是完美的狗子。
原主人太不配了吧,太缺德了,直接把狗抛弃在机场,好歹请机场帮联系亲戚接一下狗帮照顾一阵子有这么困难吗?狗太聪明通人性了,这样的小可爱值得一个幸福的结局。
3.8/和动物有关的电影总是特别戳人 我永远喜欢狗勾
1976年,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发表了《等待两年》一文,讲述了帕尔玛在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等待主人的事情,每逢伊尔18飞机降落它就会去接机。这部电影只取了这么一个原型故事,其他部分都是杜撰出来的,故事年代也改了。当然杜撰得还挺有意思,至少看起来还是很顺滑没什么太尴尬的地方。几条故事线的融合也非常不错,不过这部电影不像其他狗片那样蓄意煽情、赚足眼泪,至少最后的大团圆结局还是非常治愈的。虽然有几个人脸谱化确实严重了一点,但是这部电影分级仅6+,说明是面向孩子的,也不算致命缺点。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被多国抵制,导致非常惨淡,成了苏东集团内部团建,机场领导搞的形象工程还是白干了,算是个隐线小笑点。历史上帕尔玛没找到主人,在另一户人家安度余生。俄国最好的狗狗电影还是《白比姆黑耳朵》
谁不喜欢秋天的夜晚看一个超级治愈的帅狗电影!P.S. Nina实在是太太太美了
德牧演技一级棒!!!把半条命还给旧主人,尔后用完整的一颗心去爱新主人
3.5星。大背景下,忠犬角度。
始料未及地突然看到了这部期待有些时日的《忠犬帕尔玛》:电影没有像《忠犬八公的故事》那般让我看到泪流满面(你想念某人吗?帕尔玛。我也想念一个人。),但跌宕起伏的戏剧化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部分情节还是让我怀疑其合理性,比如帕尔玛作为嗅觉敏锐的狗狗,会看错主人乃至闻错主人?虽然它很聪明,但自己能从车里逃跑还顺便解救其它关在牢笼的狗狗,此行为也过于人性化了吧?)。影片的拍摄制作水准也超乎我的预期,飞机场、演员众多……还有帕尔玛出名后始终等待主人的蒙太奇段落,尤其是那个特效镜头,让我感觉这部电影成本应该也不低。虽然剧情有些悲伤现实,还几度让我担心帕尔玛有生命危险,但好在最后是个比较温馨美好的结局。
修勾真是最重感情的,比人好多了
看过最难看的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