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评论讲性侵,就这部电影而言,我想并没那么简单。
很显然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不能把女主人公仅仅作为女性来看待——她是女性——在此之上她是个拥有自己失落的遭遇及特殊性格的少女。
当她问及朋友,有没有第一次做爱经历的时候,她就已经超脱了未成年女孩的单纯性,她的经历使得她早熟,而当恋父情结与现实触碰接轨并越积越深时,她很大一部分是享受可依赖性并有所试探的。
然而真正问题在于男主人公/教练游移不定与自负的劣根,是大叔与少女面对两性关系之间的症结。不愿面对妻子,沉溺于过去失败的暗河,转嫁自己对于冠军的渴望,不愿拥抱或许短暂的眼前的永远,却又不能克制欲望,不愿承认关系,在少女彻底破碎之后却又回过头来说“我们还要去好多好多地方比赛,我们一起去所有地方”,而此时少女说 NO,便是对这种游移甚至虚假的态度的最终否决。
如此从另一个方面再谈性侵,要更切合这部电影的表达;这其中又涉及对于原生家庭/单亲家庭造成的童年阴影或未成年人生存困境的批判,以及七年之痒、两性婚局如何突围,甚至触及体育教育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
3星,虽说虚构故事,但这几年女运动员被侵犯事件屡见不鲜,所以本着猎奇心理 看了这部片子。 片子本身不过不失,没有特别惊艳,也没有很拉跨的情节, 主要内容还是青少年成长问题,原生家庭残缺,父母离异,母爱障碍,父爱缺失。 一个孩子更是很难处理好与教练关系的,是恩师,是伙伴,是商业合作,是相互利用,说再多其实就是 利益交换 。与自己父母的关系都阴影重重,更何况是跟外人,可以骂教练是个混蛋,但他做了这么多,图个啥,他不是耶稣,更不是傻瓜 。女主获胜后仰望天空的时候没有笑,是童真的丧失,但也是人生成长。
自从对人生多了一点点了解,我看电影的时候更喜欢看这部电影是否符合人性,它合不合理。 主人公这个女孩的没有父亲,母亲也与她常分离,他敏感,脆弱,内向,同时又深深的渴望深层的感情。这些经历促使他试图去选择如同他父亲一般的男人,一个老成的,强硬的人,能够充当他外在的硬壳,他渴望这样一个如父亲一般男人的爱。但其实内心深处,他知道,他的灵魂并不渴望这样的爱情。所以当他的母亲同意他和教练一起住的时候,他有希望,也渴望着拒绝。我深刻地捕捉到了这段表演,并且深刻的认可了他。 还记得他那段梦境,被深深的压在了雪地里。这就是他潜意识的反应,为了赢得这样的爱,她承受了深深的自我伤害和外在的侵害。他通过压抑自己真实的灵魂,去换得深度的链接,他不惜自我伤害,自我毁灭。但我真的理解他,有的时候一个孤独的人对于关系就是如此的渴望。 但最后他的母亲拥抱他,并说出我真的很为你骄傲的时候。我能看到他的释怀。曾经一切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他需要拼了自己的性命去达成这些条件,换来别人的认可和关注。但此时此刻他发现其实自己并不需要这样,他有很好的朋友,也有一个真正爱着他,无条件认可他的母亲。 同时那个在路上接走她,给他抽烟的老男人,也让他仿佛真正的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渴望的,类似父爱的东西,本来应该是什么样的。 所以在故事的结尾,他拒绝了自己的教练。并且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仿佛真正第一次看见这个世界。不再带着灵魂的枷锁,而只是用一个单纯的,15岁少女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这部电影拍摄的非常非常合理。并深深的触动了我。因为貌似我与这个女孩也有相同的感受,相同的渴望,相似的性格。我与这部电影产生了灵魂上的共鸣。唯一的区别是,我是一个急躁的人,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总是渴望节奏能再快一些。当然这个事情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依然深深的爱着这部电影,他差一点点就做到了我心目中的完美。其实我真的很羡慕这个女孩,他在自己人生15岁的时候。就经历了这些,并且获得了自我。这是很多很多人都没有做到的。
前几年兴起于美国娱乐圈的MeToo运动让不少影坛大亨和知名人士身败名裂,同时这股浪潮也给电影人提供不少可发挥的创作题材和观点表达。现在这股浪潮终于吹到法国来了,这个一直崇尚情爱自由开放的浪漫国度如何看待这场运动?这部新片《堕雪少女》也许给出了一种有代表性的答案。
好莱坞处理的反性侵题材,往往是慷慨激昂的复仇故事,甚至不惜挑起男女性别对抗,制造出高潮迭起的戏剧性情节,让观众目不转睛,像今年奥斯卡颁奖季的《前程似锦的女孩》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相比之下,法国人拍类似的题材却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法国人对待男女关系远比美国人要开放自由得多,只要双方你情我愿,似乎旁人没啥可指责的,性骚扰和调情之间的界线在法国人看来是模糊不清的。也许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这部作品的叙事手法,没有血脉喷张的反抗情节,反而是柔情蜜意的感情涌动。很多时候你不禁会想,这究竟是蓄谋已久的性侵行为,还是跨越了禁忌的爱情?
《堕雪少女》讲述15岁少女丽兹作为优秀种子滑雪选手被滑雪教练弗莱德选为重点培养对象,缺少家庭关爱的丽兹很快依赖于教练,教练也倾其所有对利兹重点训练,成效显著,丽兹成为了国家冠军,然而教练在训练中的行为却超出了利兹的想象……片中道德模糊的男女关系建立在精英体育圈里权力强弱不均等、女主角缺失父爱母爱等等特殊的情况上,随着情节发展,教练对女主角的性侵实质浮出水面。
这种“慢热”的视角呈现性侵本质与青春期少女性觉醒的过程其实是相一致的。影片花去不少笔墨对女主角初次面对月经的描绘,以及她暗中想拆散教练与女友的心理刻画,透露出她处于青春期萌动的阶段,难以分清教练和男朋友的界线,自然很容易受到一位出色男性榜样的影响,从而不知不觉坠入他的权力圈套里,沦为其发泄性冲动的对象。 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来看,剧本和表现手法没太大突破,关键胜在题材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揭露体育圈性侵的电影较为少见,不过导演并没有朝这个方向深挖下去,将其打造成一部批判精英体育制度弊端的社会讽刺作品;而是细致地观察女性在青春期的性成熟和心理变化,透过亲身遭遇刻画出年轻女性逐渐醒悟的过程,并最终理解爱情与性侵的本质区别。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两位男女主角的精彩演绎,新人女主角诺亚·阿比塔表演丝丝入扣,将角色的脆弱感性和清醒理性的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比利时男演员杰瑞米·雷乃饰演的教练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运动伦理片。女孩因为家庭不完整,缺乏父爱,母亲又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和事业不愿去关心,所以将对自己严格要求,抱以重望的教练作为依赖,但是所托非人……
女主来到一个精英滑雪俱乐部,因为一开始的基础不好,常常被人嘲笑。后来在教练的激励下,她发奋图强,终于在一次比赛中崭露头角,教练为她找到了赞助公司,大家都很开心。很快女孩又接二连三地取得了很多比赛的胜利,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就在庆祝的夜晚,教练竟然做出了过激的行为,让女孩不知所措。从此学习一落千丈,滑雪的状态也有所下滑。俱乐部对女孩提出警告,还喊来了女孩的母亲。俱乐部方要求女孩母亲多花点精力关心女孩的学习,但是女孩母亲以工作为由不愿意关心,这几乎让女孩失去继续在俱乐部学习的机会。关键时刻,教练出面说他和女友愿意承担辅导女孩学习的责任,让女孩搬到家里一起生活。但是一起生活后,很快教练女友发现不对,离开了教练。女友还逼问女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女孩不愿意说。一次训练的独处,教练又一次做出了出格的事,qiangjian了女孩,女孩虽然惊恐万状,但是还是在教练前故作冷静。欧洲锦标赛事后,母亲终于推掉工作来看她比赛,虽然状态不是很好,但她还是赢下了比赛。面对采访,她无话可说。最后在教练的追问下,他说出了不……
法国的雪景美如画,艳阳里的洁白如雪,黑幕里的冷峻黑暗,风雪中的汹涌不羁,与电影的情绪融为一体,冷风中冻到发红的皮肤让情绪一度挣扎,是承诺一直在一起而慢慢忍受,还是自我和解后决然地说出不,我想这也许就是女孩的成长。教练的行径的确让人不齿,但是相对于学校淘汰制度的冷漠,相对于母亲为了自己生活和事业的漠然,我觉得最起码教练信任她,给她机会,帮助她登临巅峰,和她一起笑,一起狂,给了她温暖和力量,两个人的情感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练以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让人无法理解,也决不能被原谅。
青春的教训是惨烈的,是血色的记忆,刻苦铭心,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历程,又不能成长,也许我们只能奢望,社会可以多一点关爱,家庭可以多一点呵护,可能成长的代价也会稍许少一些吧!
女主女孩很美,欧洲人典型的线条美,还有牺牲演出。教练为演得很出色,游离于xingqin和正常之间的举动让人难分对错,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如何应付,体育制度里的这些黑暗面也许并不仅仅是这个小女孩一个人吧!希望监督机制更加健全一些,社会和家庭的爱与关怀再多一些,也许这样的悲剧就会更少一些……
15的丽滋是一名高中生,父母离异,但是父母并不怎么关心她,只有她的滑雪教练总是会说她,指出她的动作缺陷与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让她错误的觉得那是特别的关心,这让她感到温暖,也让她有了爱的错觉,她不想让这份关心冷下来,所以她拼命练习以便取得好成绩让教练更加在乎她。随着这种异样情绪的发展她也对教练对她身体做出出格的事情越来越妥协,她越来越想抓住他,不停的试探,最终却只听见教练对他吼到“我只是你的教练,不是你的男朋友”,原来教练对她成绩的关心只是为了弥补自己不能得金牌的遗憾,教练对她身体的占有也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欲望,他不是真的关心在乎她,不是真的需要她。 她开始反思自己,明白了在这段所谓的感情里只有她当了真,只有她自己真的在乎,后来母亲说她要更多的陪在她身边,她知道了自己还有人关心,自己还有人在乎。 当她再一次取得冠军,教练在一旁说还有很多赛事要比,丽滋回绝了,那一刻她应该找到了自我,自我定位,自我价值,雪花飘落,丽滋笑的很坚定。 影片展现了法国美丽的雪景,让人向往,但是反应出来的不伦不类的师生恋总感觉不是张弛有度,感觉影片没那么连贯,查了一下说是删除了10多分钟,总共不到2小时的片子删除了10多分钟肯定对影片的连贯和逻辑表达不那么清楚明白。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或许更多的应该就是陪伴,这样他就不会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这样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一点点关心就被感动的稀里哗啦,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好话就被迷的不要不要的。
我淦!
3.5 没抢北影节而选择下载了完整资源,是为此片做的最明智决定
BJIFF2021第四场。我你妈北影节主竞赛大面积删减还办不办了?rnm退钱。去支持盗版了。音效视觉值得去电影院看,结尾戛然而止情绪渲染不到位,很可能是删减造成的。
#BJIFF2021主竞赛单元#披着运动外壳的青春片,女性导演对男性性侵心理的细腻捕捉入木三分,多处看似日常的细节处理揭示了对女性侵犯的实质。一句“我是她的教练”成为他对自己辩白的同时,却精准的揭露了他明白自己定位的事实,男性的虚伪性在这一刻昭然若揭。成长伴随的是热血的胜利,但青春却烙下残酷的血迹。
聚焦于少女心理,但除了细腻的纪实表现以外,也并没有觉得什么特别和突破。隐隐约约不清不楚的情感表达让人看得没什么情绪。虽然是女性题材但这回不是我的菜。滑雪比赛的部分从拍摄到配乐不乏还是比较亮眼。喜欢教练的那句话:月经很美,它跟随着月亮,是宇宙秩序。
那评委看的是完整版还是删减版呢
精美的雪景和运动戏,删减的性侵片段着实。。镜头多次注视教练的“过分接触”和少女迷茫眼神,以及多次用运动式的喘息包括调度表现性暗示。把未成年人和性主题加入体育教育主题很贴切。未成年有天赋的运动员的教育训练向来是个很大的问题,影片表现的很不错。
锁定女孩视角,追求“微妙”,但情节和细节设置都是俗套的,导致该态度分明的时候完全无处使力。尽管导演绝对不是这么想的,但电影最终呈现的效果就像:性侵是受害者孤独的错,是受害者性萌动的错,是受害者拒绝不够坚定的错,是受害者求胜心切的错,是母亲追求自由不负责任的错,是单亲家庭缺乏关爱的错,是性侵者妻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错,是周围同龄人过度开放的错,是体育训练机制下畸形权力体系、精神控制的错,唯独不是性侵者的错。删掉两场性侵戏就能造成整个电影调性的明显偏离,便是导演掌控出现严重失误的铁证。
评论里的男的都是瞎的吗?小女孩不经事家里父亲教育缺失,脑子里只有滑雪,遇到成年男人半推半就被上了,小孩子家在外面假装什么事也没有,但是整个人都已经心理崩溃了啊!她看到内裤上的血一边抖一边哭,不想学习,想要跟女老师女同学母亲说又不敢说出口,做噩梦,幻觉,在得奖的时候遇到记者采访问感想她都是懵得只会说不知道,一直憋到结尾,总算能张口对着教练说了一句NO!你们说什么禁忌师生恋、懵懵懂懂的感情?导演编剧演员主创还有法国的女人们怕不是要来中国掐死你们
房思琪式的困境,对性懵懂的青春期女孩的成长故事,因缺少家人的爱而分辨不出他人的感情,结尾有迷茫也有觉醒。拍的很美,除了纯净雪夜,还有大量暧昧危险的红光,套了一个体育励志片的外壳,做出不一样的故事,作为处女作是挺厉害的
看电影的新方法:口述
为了看杰瑞米·雷乃,顺便见识一下北影节的名场面。
乃哥全裸太突然了//就⋯勾引寫得還挺好
11th北影节,11分钟删减!少了九分之一!完全破坏了电影!看起来不光是性场面被删掉了,暧昧性、台词提及的好像也被删掉了?能把月经留下了是不是要谢天谢地了?15岁的滑雪女将,和不得不依赖他人完成壮志的教练,人物张力原本很足。演员表演也很有层次,红色一度成为主色调,凸显欲望和纠结。结尾飘舞的雪花从萤火虫变成流星、电流,很美。(女主角太像阿黛尔,总跳戏。)我太讨厌删减了!
81分钟@北影节,教练性侵少女戏被删,导致很多观众看完整部片后以为是少女青春期懵懂爱上了教练…
今届“北影节”删减剧情影片了解一下
#BJIFF11#删减15分钟。这分打的心虚。抛开剧情上的不连贯,现有的影像能够展现的那种沉稳自得和风格都不错。那段红色的创意神来之笔。通不过不放行不?何必呢?
rnm,北影节还删减,我一开始我不知道,我还以为少女缺乏父爱对老男人产生爱了呢😀
工整且完成度很高,人物心理的转变刻画的很到位,父爱的缺失,对于感情的错误判断以及女主内心的挣扎,结合氛围来看轨迹都很清晰,但也因情节太过于熟稔导致惊喜不够多。三星半,不太好发,但是希望如愿。
看片前啥功课也没做,前面还觉得选片人挺有眼光,故事聚焦15岁的滑雪女孩⛷️丽兹的成长,和离异母亲、杰瑞米·雷乃饰演的教练间故事。没想到立马被打脸,俩人在车内的戏明显前后接不上很跳跃,一查发现尼玛足足删了11分钟!越到后半段越觉得割裂,结尾女孩获奖后的自我觉醒也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全片到出字幕就77分钟,结束后工作人员还让大家扫码填调查问卷。您要是觉得不合适放映可以改放《我心飞扬》啊,这多正能量啊~yue 了🤮(没办法打分,希望后面有机会看到完整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