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国文学的开篇第一部最感人的经典改编。Beowulf 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个英雄,而是思考什么是英雄。
Hero和evil两个词都是人的“意志”上升。上个世纪疯狂的两场战争让所有人都认识到“意志”的残忍与可怕。尤其第二次战争,毁灭人的同时将“意志”也彻底摧毁了。人文学者也恐惧和害怕人的意志,没有人再敢说意志的底线在哪里。因此一切意志上的活动都被冷落,甚至挤压。那句名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就是对人的意志最大的打击。
为了人道主义,evil被消灭了,与之伴生的,同样依靠意志的hero也成为了过去时。
但意志可以被打压,却不可能被抹除。“hero”一词至今仍然是高频词。比如美国英雄大片,或者无名英雄等等,似乎我们从来没有忽视过英雄。
但是这样的吗?
好像什么是英雄,什么是邪恶已经达到共识的阶段。英雄和邪恶都变得面相化,甚至已经概念化了(最常见的概念探讨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困境:死一个和五个选哪个?百姓和罪犯谁能活?)
这就是英雄吗?这就是邪恶吗?
Beowulf的故事是英国文学史的开篇。
当时课上老师首先向我们提出两个问题:what is a hero? What is evil?
Hero和evil由于意志和现实而始终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这也是这部片子的亮点:回到古代的北欧,人的价值在哪里呢?Grendel 成了片中最具有英雄色彩的一位。
这是北欧英雄故事的迷人之处,易卜生终其一生都渴求的奇迹。他将这种古代英雄的意志看作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相对于将Grendel 解释为一个诅咒这样今天看来可笑至极的成因,我们如何恢复古代北欧英雄们的“奇迹”?这个不是不就是娜拉出走中娜拉反复提到的“奇迹”?
到底什么才是英雄,什么才是邪恶?二战的教训让人意识到邪恶意志的魔力有多可怕。
但今天更缺乏严肃的人的意志,缺乏英雄。
(关于什么是邪恶的梳理可查看冯伟的《西方文论关键词:邪恶》)
纯粹是冲着杰拉德巴特勒看的这部电影,年轻时候的老杰简直帅的一批,嫩出水,让人时时刻刻都可以!电影节奏有点慢,剧情也蛮简单的!
所谓怪兽格兰道尔也是一个苦命之人,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被丹麦王杀死,一心只想复仇,他并没有伤害其他人!人们总是对未知的食物充满恐惧,贝奥武夫始终秉承着人性中的善良和本真!
主演竟然是300中的利奥耐德斯。表现史诗应该是个世界性难题了,上古史诗除了郎的尼伯龙根,没有一部真正拍出古典意味的。这一部出发点是好的,不过为了求真实,把原著中的怪兽都改成人了。史诗电影难道应该介于虚幻特效与真实之间? 不过,总比看好莱坞的垃圾强。
simplicity and depth of a different kind
www.torrent.to
这片子不太好评价……剧情十分缓慢,有种要还传说一个真实的感觉,但是太过于缓慢了orz很怀疑能从头看到尾不打瞌睡的==
因为之前看的一个传说才看的电影 其实觉得还不错 蛮荒的感觉 尤其是当中有一段开一个男人玩笑的时候
画面特别难看。
节奏太慢。快点会精彩。
那时杰拉德真的是太美了……朴素的片子.....真朴素
空旷苍凉的美景
怨怨相报,苍凉蛮荒,居然是文艺片,腔调足,敍事慢…这样看来确实书全好看在译注了…长腿的小伙短脚的马,马头没有人头高,“老子一吹号50个士兵会赶来,神马?原来是伟大的贝奥武甫…欢迎来丹麦!”真是聪明伶俐的酱油看门犬…=v= 顺便说,他们的居所简陋,但服饰都挺漂亮…这群爱打扮的味精骚货
可怜的小巨人,在看到父亲的头骨被敲碎的那一刻,撕心裂肺的惨叫,
豆瓣上对这部电影的评分太不公正了,仅仅因为没有特技就说电影不好?
以为是特摄,结果是高出一段的残酷世界观
还原神话的片子,我觉得改得不错~
杰拉德巴特勒的三百男形象虽然很成功,但真的毁了以前的帅气。这部电影虽然对于人性的探讨都是挺深刻的,但拍的真的很一般
电影剧情没什么好讲的,但是影片战士细节的装饰,从盔甲到装束到战船,全都完全与古代的北欧维京战士一样,值得赞扬!
又一部贝奥武夫,可惜太一般了。
要看必须看好翻译版本,景色非常美,台词也具有诗意,可惜大多数人都被烂翻译误导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rGQSweAgAw/
豆瓣真是小清新,这电影居然才五点七分。
原始社会中,人的力量显得那么渺小,但同时人们那么无知纯洁,甚至能与其他物种心灵认同。我想那是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