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ted》无疑是2008年最酷的影片。
有些影片就是用来爽快的,可以充满暴力和粗话,可以超越想象超越极限,可以竞速可以冲撞,可以血肉模糊可以以一敌百……只要不太恶心。
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这么些刺激。就像片中配角某由衷叹道:“He's the man!”就像主角在极端环境下或不爽或疼痛或惊吓或无助或愤怒,然后由衷地喊道:“F**k!”或“S**t!”
本片的特效说不上太多新意,但是特效这东西需要的不是新意,而是效果。应用到片中场景,这些特效很出色,镜头感十足 。
这简直就是西方现代版的武侠片,只不过拿着精密的枪械,开着华丽丽的跑车。但是那扯淡和好看的部分还是很类似的。
我不晓得子弹转弯在其他影视作品中有没有出现过,反正本片是用到极致了吧。这是一门可以修炼的功夫。男主练成此功的关键一刻还是隔着女主射击……多么像漫画中的情节。好吧, 我知道它是漫画改编的。
另外一个频繁出现的镜头是爆头。又是漫画般的血浆飞溅、肝脑涂地……而且常常是慢镜。最经典的两个镜头还有回放……是啊,要么你就干脆像这样做得“浪漫”一点,淋漓又不恶心。
故事方面,一如武侠小说那样你不能用现实去考究。个人觉得情节还是不错的,几个关键点我都在导演揭示前猜出——这属于比较舒服的节奏,太好猜的话弱智,太难猜的话破坏快感。不过那个“织布机”设定还是雷了一点,突然涉及到“天命”这一话题,但居然是如此“神奇”的形式……
一般来讲,我挺喜欢有主角内心旁白的影片。一边可以听他讲,一边可以自己看画面。我始终觉得这种表现形式是书籍等远不如影视的重要原因之一。视角丰富了起来,就好比文章中的描写叙述与感想议论结合起来,交相辉映。本片中主角的主观感触借由画面和旁白表现得很恰当,至少我这么觉得。
续集续集。可惜片终大部分角色都挂了,也难为编剧了。
http://syc0129.blogbus.com/logs/33413250.html大学里就很喜欢俄罗斯《守夜人》和《守日人》,它们的存在证明了非好莱坞大片也可以有个性地装大师。在翘首以盼所谓三部曲中第三部出来时(后来想想可能没有第三部了),这俄罗斯老兄却拍了这部英语大戏《通缉令WANTED》。总的说来,架构不及《守夜人》等旧作宏大,但卡司实在了得,特效品质也更加靠谱,而且,我最欣赏的就是提莫·贝克曼贝托夫谦虚的精神,可以说,其他电影中什么元素会让你爽,他就会大胆借用过来,丝毫不扭扭捏捏故作姿态,并且将人家长处按自己风格进一步发扬光大,以至难于超越。
实话实说,这部电影离5分就差那么一点,缺的是心灵的更猛烈的震颤,除此外什么都不缺了。
让我盘算一下,看《通缉令》的时让我回忆起哪些经典场面:
韦斯利先前无趣的白领生活和今后狂野自我的复苏——《搏击俱乐部》;
韦斯利假老爸奔出摩天楼射杀对面的众狙击手——《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
狐狸来找韦斯利,揭开他身份之谜——《黑客帝国》;
韦斯利真老爸第一次追车——经典的《终结者1》追车配置,“大反派”肆无忌惮开卡车追前面的一男一女;
堪称经典的超超超长距离狙击——《蝙蝠侠动画版:哥谭骑士》中“DEAD SHOT”一章,虽然可能双方;
夸张的子弹特写——《黑客帝国》和《搏击俱乐部》;
韦斯利杀进刺客联盟总部的枪战——《黑客帝国》、《V字仇杀队》和《赤壁》,要问我为什么有《赤壁》,因为后者的关云长以一敌百时会抢下前一个敌人的武器去杀下一个敌人,依此类推,但韦斯利比关云长劲爆一点;
刺客联盟中的疗养池——《七龙珠》里的仙豆,这么夸张的疗养设备,只有仙豆可比;
韦斯利真老爸说“你是我儿子”——天啊,《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嘛;
“认识你自己”——还是《黑客帝国》,韦斯利简直是Neo,狐狸简直是崔妮蒂;
刺客联盟的存在——《达芬奇密码》;
刺客联盟的宗旨——《蝙蝠侠:开战时刻》和《博德之门》,前者是想到了影子武士组织,后者是想到了游戏中的“绝对中立”阵营的竖琴手组织,他们宗旨是要维护世界的绝对平衡;
狐狸为了爱或者正义而自杀——如果是爱的话,是《泰坦尼克号》,如果是正义的话,那就是苏格拉底……
就先想起这些,厉害的是,从特效镜头到故事脉络,东拼西凑的大杂烩竟然会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变成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同志自己的风格,简直是个奇才!听说这位老兄崇拜詹姆斯卡麦隆,嗯,这小伙子很好,很有出息!
评分:4
原文见我SPACE
http://evarnold7.spaces.live.com/default.aspx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相当会折腾的影片:飞车美人、阴谋、酷眩拉风的子弹,甚至它还会转弯···单一个安吉丽娜·朱丽,就绝对值回票价(不可否认,超过一半的人多半是冲她去的)。
《通缉令》几乎集合了所有商业大片应该或者没有具备的一切。而如果仅从商业片角度去看,影片中大杂烩式的亮点可能会让日益挑剔的刁钻观众嫌弃——故事桥段略显老套,“子弹时间”无论再怎么酷的重新包装,那怕严重违反物理定律的不顾一切,也无法逃脱“剽窃”的嫌疑。可以预想这是部会出现好、坏评论两极分化的电影,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对它露出不屑,因为他们很可能觉得导演完全是漠视和侮辱了他们本已脆弱的智慧和神经。过度绚烂的特技和大卡司演员还有那似乎不合自然定律的剧情和特效,似乎已不可避免的掩盖了这部影片本已经呈现的光彩。一如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也许,我的这些小聪明,阻碍了我进入才俊导演的行列”。
真相是否仅仅如此?······
《通缉令》描述了一个生活中极其失意落魄的青年白领卫斯理·吉布森在一个叫Fox的女杀手的指引下一步步发现自己的身世真相,脱胎成为一个出色的杀手,最终揭露并战胜隐藏更深的黑幕,实现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故事。
从影片清晰而略带浅显的主线中,似乎这就是一部带有一定励志色彩的故事。而事实是否就如影片表面呈现的浮华那么简单呢?作为《守夜人》、《守日人》的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在影片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那怕是简单如此的故事剧本。做为一个奇幻现实主义的导演,有“俄罗斯吴宇森”头衔的导演,他会否已在电影中赋予了更值得玩味和思考的本质?《通缉令》改编自马克·米勒的漫画,原作更奇幻和形式化,超人制服、夸张的人物造型等等,影片现在这样的风格也完全是符合了漫画电影所应该具备的本质,而单从提莫对人物造型服饰等的修改,就可以看出,他的改编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可能,而他在电影中所要表达的一切却要很晦涩的讥讽一下传奇漫画改编电影。
他,提莫会有怎么样的企图?
男主角卫斯理在生活中无疑是个“loser”上班的时候经常往Google里打入自己的名字,(我相信,大多数网友都有过搜索自己名字的经历,这种略带YY的行为,是我们对自己好奇还是不满?在这个名字下面,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卫斯理”可能是个学者、是个千万富翁、是个IT工作者、一个小贩、或者正在吃牢饭···而讽刺的是,Google竟然查无此人,可以说,他渺小到了连同名的可能都不存在,他仿佛被世界给孤立了。他连YY的机会都不存在,现实和精神上都是个可怜虫。女友被自己的同事上,连ATM都愚弄他是个失败的男人,而他只能靠镇静剂来控制自己的狂热和躁动。很明显,这想当然的就应当是导演对最后励志的铺垫,而事实是,这仅仅是影片众多关联的契机。
Google里的名字已经为影片的主旨确定了一个内涵主调,搜索的名字,织布机上的密码名单提供的也只是一个名字,这两者其实都暗藏了一个命题“自我”而这也仅仅只是影片主题的一个引子而已。它的作用那就是关于“我”的思考,从问自己是谁开始,从假设到期望,从“自己”开始去探寻人生的真相。
导演安排了卫斯理一直在忍受不平,苛刻的肥上司,占他便宜并卖乖的同事,还有那欲求不满的女友等等。他为什么不反抗?要成为真正的男人,而不是别人嘲讽的一句“You are man”。扪心自问,我们大多数人不也是和卫斯理一样,对现状充满不满,对周遭一切怀疑并且厌恶,而我们何尝不是忍受着并麻木承担。为什么没有反抗?因为我们自己无法保证的人生“安全指数”在约束我们的行为和想法。我们缺乏安全感,来自生活、来自陌生人、来自经济、来自精神内涵上的安全感缺失。这一切让我们自己困惑,并形成习惯性的束缚,再强大的人也会有安全感顾虑,超人也一样害怕绿石夺去他的超能力。卫斯理害怕失去本来就微不足道的最低安全生活指数,他的工作,他的收入,他的社会关系,所以他只能忍受并在精神上折磨自己。这恰恰也解释了,当卫斯理看到银行帐户上多出来的巨额存款后严重逆反的勇气。奚落上司,洒脱的用键盘狂殴自己的同事。我想,做着这一切的那刻他所考虑的并不是自己可以走多远,也跟他发现的身世真相无关,他脑子里无非就是那句“操你大爷的!老子有钱了,老子不用受你们的鸟气”。那些飞散的键盘和着带血的牙齿刚好组成了一个“Fuck you ”,这宣泄直接而带劲。
这一刻,卫斯理提高了一次人生“安全指数”。
接着,卫斯理开始了新的生活,不断的迎接新的挑战和危机。从一个啥都不会的准杀手,一步步学会更酷更厉害的技能,并背负更多的责任,他不仅仅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且已经左右了他人的人生,他又一次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指数”。这阶段他的困惑已经完全和从前脱离了,他的新挑战是复仇和捍卫“互助会”的神圣。瞧!安全指数升级,烦恼也随着升级。
峰回路转,剧情突然产生大逆转,一切都幻灭,他所知道的真相其实只是个阴谋。瞬间,一切又回到原点,巨款从哪来又回哪去,烟消云散,一切都背叛了他。
世间大多数人一直都在不断自我挑战和成长,可能没有多少人会一开始就认定自己是比尔·盖茨或是布什。最初我们只想实现一个最基本的生存满足,一个问题解决了,我们接着解决下一个,最后某些人会成长为专门解决问题的人。他们的欲望已不单是自身的问题,而是对别人甚至社会的控制欲,我们变地贪婪并要实现更多的征服。最后,解决问题的人,自身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当卫斯理发现最终真相之前的过程,他和他的“互助会”已经逐渐向“问题”陷落。这也恰恰解释了为什么沙龙自己会出现在织布机名单上。沙龙自身已经变成了问题,而最后包括朱丽饰演的Fox在内的一线杀手也都出现在名单当中,因为,他们都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大“问题”。
我们回到影片之前的过程,“互助会”杀手执行任务的时候,那些超酷的特技场面,飞车、爆破、被朱丽撞倒的公交车、脱轨的列车、损坏的建筑以及那些无辜的伤亡。这一切只不过因为一部分强大的人解决问题时所附带的破坏。他们掌控自己人生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别人。西晋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不也如出一辙,解决祸害的人本身也是个祸害,只要他强大到足够影响和破坏大多数人。(这也是影片最终那发穿越肥上司的甜甜圈,同事的饮料,回到枪膛的子弹所承载的意义所在)这些杀手不管出发点如何,他们都是一个超大的问题,这也解释了他们的死和卫斯理最后的回归平淡。这仿佛和前面的那些关于成长和进步的指导思想,和那些对安全指数的挑战行为都是悖离的,但恰恰的这也才是导演真正的意图,籍此他也小小的暗暗的极端羞涩地讽刺了一下穿紧身衣蒙脸的那些超能力侠客们。
卫斯理最后躺倒在ATM机边上的那个镜头,三俩行人路过,没人过问,没人关心,只是好奇地观望一下。显然,任何人都无法指望别人的拯救,当我们希望拯救别人干预别人的时候,其实满足的只是自己而已。别人也绝不会去在乎我们自己的能力和相关的欲望,只有当你参与干预并破坏了别人的正常轨迹时,你才成为问题的一份子。影片在来到最后的一段对决高潮戏前,都在铺垫一个事实,好象在说要挑战要进步。于是我们不断提高自我的“安全指数”好让自己更好过一些。导演极不“厚道”地用最华丽的画面和特效来刺激观影者的欲望,所有激进宣泄的元素都能使人激昂亢奋。我们当观众的同时其实也不可避免的参与了导演的艺术行为,那就是,我们获得心理和视觉满足的同时,本能地会YY自己就是主角,对号入座,仿佛让自己置身于电影画面之内,杀坏人或者香艳的亲吻,并打出酷炫的拐弯子弹,以一个拯救者的身份去肃清罪恶和不平。这是大我,最不济的也想象自己对欺压的上司说句“Fuck you”。这个过程和在Google里搜索自己的名字有什么两样?导演直到最后给所有人名单,让所有人倒下,才彻底揭示了自己的意图,他要告诉刚刚YY地很爽的观众们,人生,解决完一个问题,还会有一个问题,我们的安全指数增加,获得进步的同时,痛苦和相应的责任也成比例的增加着。我们还是会不快乐,会不满,会失落,只不过底限更高了而已。几亿身价的人照样不快乐,只是和我们烦恼的柴米油盐不同而已。整部影片其实都在探讨关于本我、自我、超我互相协调的问题,对境况不满的各种条件因素缘自“本我”意识,而做出抗衡和努力并相应对此作出适应的过程属于“自我”,最后发展为“超我”以道德及伦理思想来约束“本我”,影片绝对不是表像那样喧闹和浮躁,其实导演有意识地通过电影进行了一次人格心理成长的讨论。
当我们在某个层面做出的干涉和努力越多越刻意,对另一面所制造的影响也越大,自我并不是最终的解决者,而仅仅只是事物发展的一节轨迹。历史上每一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当时的不平等和罪恶,但最终他们也成为不平等和问题制造者。我们的人生可能就如那转弯子弹一样,绕个圈子,最终击中目标,这个弯是自我成长的波折起落,而目标其实简简单单,只是自我认识就足够了。处与任何境况,只要未能认清自己就必定会有烦恼,抗争只不过是把一个烦恼换成另一个烦恼的过程。Google里再多的跟我们同名的人他们都是他们自己的人生,与我们无关。认识自我,懂得在各个阶段自我调节和满足,才是幸福的人生态度。
影片最后那发子弹从爆裂的头颅倒退,退回人群,穿过甜甜圈,打碎饮料杯···回到抢膛,回到卫斯理洞察一切后的淡定平和。
关“操”什么事?也许,仅仅是假设,面对生活的不堪、不平和挫折,付出一切过分的努力和执着,可能不如喊一下那句充斥全片的“Fuck you”来的环保和经济实惠。
操!
ps:
这绝对是一部被大多数人误读的电影,我也越来越怀疑众多声音的可信度,也许“反”一切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漠视,抗拒,抵制任何一切不符合自己的观点和意识,已经是大多数人逐渐养成的习性,是悲哀还是可喜。质疑使人成长,而无理的推翻确实极度无知的表露。
《刺客联盟》本身和魔兽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的都市打斗,跑车,长枪,辣妹,型男。麦卡沃伊的杀手形象和安吉丽娜◎朱力的裸体(又是裸体==)是本片的大卖点。而且,特技和动作特技,全部都给满分,麦卡沃伊单刷英雄本的一幕,华丽到鼻血飘飞。
不过作为一个魔兽玩家,不得不承认,最初,是标题当中“刺客”这两个字把我的目光直勾勾的吸引了过去。
刺客,这个荣耀的词汇,单单在心中默念,就能感觉到神秘、冷酷和腾腾的杀气(ohohoho~)。
想当年在wow和谐版探讨之时,有多少盗贼都梦想着,“刺客”就是那个晴空出世,代替“盗贼”的称号。结果,等来的却是“潜行者”这个“伪娘”一样绵软的词汇,看不到一丝贼的阴冷的杀气和诡异的神秘!
也许是怨念作祟,以后每次看到“刺客”我就会想起自己那萝莉脸银发马尾辫的暗夜小贼。所以,看到《刺客联盟》的时候,仿佛又看到了艾则拉丝大陆上的鸟语花香。
首先,从场景来看。限制人数进出的古堡。每个不同风格的房间里驻守一个施放不同强大技能的牛X人物。古堡的最顶层,是摩根福里曼扮演的最终boss。玩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典型的副本模式。
第二,任务的授予形式。通过织布机上的二进制代码,得到一个需要杀戮的姓名。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地点等详细信息的简单介绍。如果实在困难的时候,求助GM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分金。不喜欢solo的时候,混副本是来钱的好途径,实践证明,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永远是boss。不信的话,看看小麦从贫困潦倒的小青年,一跃从boss手中搞到1000G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佐证。
当然了,任何任务文本,一个逻辑强大,情节完整的故事背景是不可缺少的,《刺客联盟》也不例外。
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平凡的年轻人,在某天突然与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神秘组织发生了关系,被告知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顶级杀手的后代。年轻人的使命是刺杀神秘组织的背叛者,并且也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在经过一系列严苛的训练之后,终于得以与丑人面对面的决斗。然而,任务完成之后,才发现,原来之前被告知的一切都是一场惊天的谎言。。。
出去华丽的打斗和动作,整个故事的悬念也是电影的精华,只不过任何一个做过“大地公主”这个任务的玩家,都会在影片进行到1/3的时候就能够发现一些转折的端倪。魔兽当中这类伤感的故事比比皆是,甚至,整个故事还让人想起了老福丁这个伟岸的形象。不禁让人心生猜疑,难道这编剧也是魔兽世界的强力宅男?
从剧情到动作设计,都有够扯淡的,但我还蛮喜欢这种带有一点儿cult味的动作电影,结尾20分钟的动作戏太赞了。其实抛开这夸张猎奇的拐弯子弹不说,电影本身对剧情交代充分,节奏到位,有很多细节很有创意,说内涵吧它也有(虽然我不太懂),那我就一个不小心,给它打个五星好了
动作戏太赞了。
很久没有看这种徒有虚表的片子,内容一般,但是看上去还是蛮爽的。只是男猪脚就算变成一级杀手也是有点怂怂的~ 当然,当看着他对他的老板咆哮道:shut the fuck up的时候,还是蛮爽的~~~
三星。动作什么的都挺亮,最大的败笔就是主角设定得太无脑。说他是废柴他就废柴,说他爸被杀了他就真当爹死了,说我才是你爸爸他又立马换爹,灭了别人整个团队。这么人云亦云的家伙能活这么久真是瞎。https://pan.baidu.com/s/1jHSv3Dk
不管怎么说,很有些值得一看的特效场面。男主角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2008-10-22,说教片啊,让我想起了那种可以把子弹打掉的老式飞机游戏。而且在此验证,打扮像意大利娘娘腔的人总成不了正面角色。
这电影就是告诉大家:如果有人让你做事却不给理由,哪怕是神,你也要怀疑一下的。
男主的爸爸真厉害,可以在空中打手枪。
爽得很啊~James越看越帅的那个眼睛蓝得跟什么一样……茱莉性感啊!气场超强。
其实世上本没有天命,信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天命。摩根弗里曼大叔搞制度腐败,羊男同学杀红了眼。
好久没有和你一起看电影。但这次,我是开心的:)
看预告很期待,看了电影,小失望
弱鸡男、被大波女拽入组织、地狱式修炼、迷之生父、死战友、命运的预兆织布机开始运转了、小宇宙全开、反转剧情、终极必杀技逆天……这货完全是JUMP系少年漫画啊!闹出这么大动静,作为刺客完全不合格好吗!
剪辑很棒~摩根弗里曼的演技+朱莉的纹身是看点~哦,还有可爱的弹壳~~
额 太能打 太HIGH了 光是打 就够个4*确实够动容
oh...jolie...i love jolie
借着电影频道重温了一下。当年觉得是罪恶之城后最热血的片子,现在想来就是个真人版的功夫熊猫。子弹弧线各种匪夷所思却也令人心醉神迷。茱莉的360度甩手弧线枪耍得太漂亮了。当然,麦卡沃伊最后一枪的设计同样令人拍案叫绝。
完全无视科学的谋杀
剧情bug不少,伪科幻,或者是魔幻?不知道该算什么。男主特别傻,谁说的都信,给点吃的就能牵走一不小心杀了自己亲爹那种,当然反派也傻的出奇,教了男主一身本事然后端了反派自己的窝......但电影整体节奏不错,动作效果较酷,男主颜值还高,所以,傻就傻吧,可以一看
特效一流,剧情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