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甄子丹版的《叶问》走红之后,一大推的关于叶问的影视作品问世,但是纵使这么多的跟风者,在人们记忆的深处却只对甄子丹的版本印象深刻,不过在这之中黄秋生版的《叶问终极一战》貌似却显得另有一番风味。
对于没有功夫底子的老牌演技派的黄秋生来说出演叶问这一角色,也着实令本人吃了一惊,不过当看到导演是邱礼涛的时候,这种不解便瞬间释然了原因在于俩人的私交甚好。其实就《终极一战》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出彩夺目的剧情设计,可以说基本上就靠黄秋生那炉火纯青的演技就撑起了整部影片。
在黄秋生的演绎下,相较于甄子丹的版本,显得一代宗师的气派更加的足,而且举手投足间更能展现叶问的那种情怀和气质。不得不说黄秋生演技一直受很多人追捧,因为在一部本很普通的影片里面,也能被他演绎的出类拔萃,这就是演技。
这部电影没有拍好,不在于演员的问题,也不在于对叶问过度消费的说法,而是这个故事不知从何说起,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叫《叶问的后半生》。 邱礼涛一直是我喜欢的导演,但有两面性,这位什么片都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导演也需要养家糊口,不拍电影就吃不上饭,他是一个非常向商业妥协的人,同时也能不丢掉自己赖以成名的吃饭家伙,我喜欢的是他有风格的那一面,也就是B级片,《人肉叉烧包》、《的士判官》、《阴阳路》、《头七》、《等候董建华发落》这些,剑走偏锋,这些领域总能给人惊喜,但这些片票房没有保障,因为小众。相反他一头扎入商业片中,水平就没有保障,像是《战神再生》、《黄金岛历险记》、《爱情梦幻号》还有《花田喜事2010》,就变得跟二流导演没什么区别。他甚至在不拍电影时还担任很多电影的摄像,像是好友罗守耀的片子全都是邱生章镜。 所以对于《叶问:最终一战》,属于邱礼涛水平没有保障的那一类,没指望本片有多么强大,至多也就是个《叶问前传》的水平,电影拍的中规中矩,但放到叶问大环境下,横向一比,也就砸锅了。 《叶问》系列通常被称为传记片,但本片之前的四个没有一个像传记,而像传奇片,玄玄幻幻的那种飞,反倒是《最终一战》这才是传记片。这并不是夸它,传记片你得分怎么拍,像是《林肯》这样的将大总统一生的几个剪影和关键事件侧重表面,拍的很好。像是某些主旋律传记片(不点名了,近期一堆以人名为主的国产电影),几乎是选取一生或者半生作为故事,顺着拍,人生中的某某环节都要展示,胡子眉毛一把抓,这种片怎么拍也拍不好。 《叶问:最终一战》从片名上看还以为展示叶问晚年最后一次打斗的精华,实际上讲了叶问的后半生,就像溥仪那本书一样,但人家是皇帝,后半生大有文章,你叶问的文章就没什么内容了。上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风貌,罢工风云,旧时街市,九龙城寨,还有几首经典老歌,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所有说本片在氛围塑造上很有特点,很吸引人,但仅此而已。本片也不是没有主题,主要是突出时代印记,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的生活气息,宗师的普通人生活,与当地地头龙的征战,所展现的太多,没有一个侧重,流水账般的叙事太散,电影结束后不知道这片到底在讲什么,或者说什么都讲了,但没意思。 能看出本片努力再向《岁月神偷》靠拢,都是突出情怀和时代质感,但不要忘了《岁月神偷》的隐藏主题就是生活,而与之类似的就是《浮城大亨》,展现蜑家人生存与精神。但《叶问:最终一战》就没有这种感觉,主要也是生活艰辛,其中穿插了几个历史大事记,其下的港人生活状态,但本片给人的感觉却是什么都想讲,什么也想包括进去,但篇幅有限,每件事都擦了一下水面,都不深,让人觉得这片呼啦啦讲了一堆,画面转黑次数过多,像是电视剧剪辑出来的一样。 本片的打斗还算精彩,李忠志与冼国林的动作设计没新意但很好看,港产片的味道,也是老生常谈,这种片的卖点就是动作戏,自然会有看头。但个人认为,本片的另一个卖点是黄秋生版叶问。 我没有看过有关叶问的任何影像记录,不知道叶问真正的举止和行为如何,但我觉得黄秋生饰演的老年叶问,确实是叶问去香港之后的那种形态。 黄秋生是可塑性非常强的演员,什么角色都能演,而且属于那种能镇住场的演员,换句话说,这个人物非常有戏。老年叶问在香港的晚年生活,经过黄秋生演绎,还真是那个味儿。不能说老黄版叶问器宇不凡,但叶问那种“小隐于野,大隐于市”那种高手在民间的风格,属于那种市井名家的风格,功夫人上人,也会谆谆教导,但离不开柴米油盐,离不开儿女情肠。可以说,黄秋生演活了这个角色,要没有他,这部电影更没看头。 黄秋生演叶问,可说非常成功,但问题在于,近几年叶问被严重过度消费,目前为止一共拍了五部相关题材的电影,除了造成观众厌倦的感觉,也让叶问这个人物从清晰变得模糊起来。一般而言,拍摄一部人物传记哪怕是演义,人物角色都固定在个别演员身上,这才能让观众有所接受,像是说起黄飞鸿,首先想到的就是李连杰,也是几年内拍了好几部。或者是老一代的关德兴,拍的更多。相反短短几年中,叶问的演员换了四个,谁是叶问的代言人,恐怕每个人说法都不尽相同。甄子丹演了两部,但也只是数量居多而已,梁朝伟版票房最高,黄秋生版我个人认为晚年的表现非常棒,但也不能成为代言,至于杜宇航,早就被人淡忘了。 因此,叶问这个角色,最大的问题就像片中展示的叶问不挂招牌开拳馆一样,咏春威力十足,但没有自己招牌。好多人都演过这个角色,但真正代言叶问的人物反倒没了。 PS:论黄秋生与曾志伟的功夫 有人说黄秋生演叶问,他会功夫吗?当然会,黄秋生以演技闻名,但他也是习武之人,大圣劈挂门的传人(网上说他是大圣劈挂门的掌门人,这个小弟不清楚)。什么是大圣劈挂?是结合了大圣和劈挂两种门派的武术流派,大圣门,也就是猴拳,劈挂门,是中国北方一种长桥大马之拳法。黄秋生师承陈秀中,后者人称“猴王”,他师父就是大圣劈挂门创始人耿德海。陈秀中的徒弟包括很多香港明星,陈观泰,黄秋生,钱小豪,钱嘉乐,高雄,白彪,冼灏英等人,所以论起来,黄秋生是大圣劈挂门的第三代传人,陈观泰的师弟,功夫自然不在话下,只不过进入圈子,以演技为名,基本上不打了。 片中另一位打斗的就是曾志伟,同样会功夫,只不过是草台班子。曾志伟是龙虎武师出身,行内话叫“红裤子”,在刘家班(刘家良,当年很器重曾志伟)和洪家班(洪金宝,当年一度和曾志伟闹翻,但后来不得不亲自打电话找回曾志伟)手下都呆过。当年并不是个小胖子,而是个小矮子,经常戴上假发演女角色的替身,另外还担任动作指导,并一度升任副武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70年代的老片《黄飞鸿与陆阿采》、《哪吒》等片,里面有曾志伟开打的镜头。后来曾志伟就不干这行了,用他自己的话说,龙虎武师的工作一方面比较危险,另一方面很多龙虎武师都没什么文化,当时这行业报酬很高,很多武师拿了钱就花天酒地,打架泡妞,晚年都混得很惨。所以曾志伟改行学编剧学制作,武打也成了旧事。
这名字起的好,下一部就叫《叶问:终极二战》《叶问:终极再战》《叶问:终极循环战》最终,拍到没力气的时候,就只能来一部《叶问:终极生死战》了! 叶大师,您辛苦了!
叶问绝对是被过度消费了
真不怎么样, 即使是秋生.
1.造景所展示的年代,港味十足;2.黄秋生版的叶问有了他自己的味道,行;3.曾志伟、王祖蓝的气场够大,一出场,在某段时间内,影片风格少少改变。
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第一次看首映,更是第一次看电影节开幕电影,而且黄秋生也有过来,真人太有型了!赚翻!至于电影本身,并没有很起伏或特别的情节,也没有很突出的主线,较为平和地描写叶问在香港的生活,不过倒也不会觉得无聊,打斗也很足。另外曾志伟放的彩蛋好有效!阿娇太漂亮!!!
仅靠旁白串联散乱的段落,叙事存在严重的割裂感。倒是可以作为《一代宗师》的注解。
就这么回事。。
还不错喔,丝丝入扣,就是颜色太大陆货,叶问2就这样重,不复1的朴拙。可能怕大陆观众不了解背景,讲了好旁白。
叶问实在是一个被过度消费到尽的人物,本片也实在无法给出太多新意。影片设定在50年代,也就是叶问将近60岁之后的故事。好勇斗狠没有了,风花雪月也很难(虽然还有一小点感情戏)。感觉导演是想用这部片子做回忆,讲老香港,一些细节上的回忆与事件。可惜故事太散了,最后真成传记了,一件一件的琐碎
阿娇瞥了一眼周楚楚:不正经!这部电影的最好评价恰是“不正经”,别扯什么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了,当自己是王家卫啊?
小邱的电影永远不会让我失望,拍得好看是意料之中,拍得麻麻啲更不会觉得意外。。这是我看过叶问电影里最靠近普通人的一部,单冲这一点,就不枉我等小邱这老长时间了。。大黄比吴志强后劲绵延太多了。。太多。。小邱对大黄确实是真爱啊。。真爱。。。。
江湖有句老话:师傅牛逼,我牛逼;如今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徒弟出名,我出名。
香港鳞栉招牌,年头活着不易,一盘碟头饭,处世钱为样
说实话,我反而觉得这是几版叶问里看着最有感的一部。尽管剧情琐碎松散,好在还算接地气,有几分人情味。几个年轻配角都不入戏,但黄秋生所塑造的叶问举手投足间却颇有宗师气度,令人激赏。运镜、剪辑也都很用心,可惜布景过于崭新,用光过于明亮,没有做出时代应有的厚重质感,显得轻浮虚假。3星半。
至少港味儿十足,傻到不装十三,还选了几首我喜欢的歌。
其实叶问没死,后来还和导演去开了八仙饭店,卖了人肉叉烧包。
有炒一代宗师 冷饭的嫌疑,但是的确是不一般的叶问,秋生叔能文能武,可惜剧情拼凑的不连贯,总是让人脱戏,尽管美术啊道具啊人文啊都很用心,依旧挽救不了一个没有主旨的拼凑的《叶问的后半生》
权当娱乐娱乐
略显平淡,更像是一部记录片,其实该叫《叶问的后半生》,叫《终极一战》略坑爹。我对那个时代的香港情有独钟,黄秋生演的叶问也是最好的一位,值得一看
深深的本地情懷,舊香港的回憶卻道盡不少現時香港的處境。黃秋生以完全不適的體型卻演出精湛的神似。邱禮濤的電影水準固然有限,但他卻一直是我心中除杜琪峰許鞍華外最尊重的香港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