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TRY TO REMEMBER
《E.T》。在它二十周年重映时,买了碟回家。因为看到封面上那个经典的镜头:小男孩载着E.T划过洁白的大月球。飞翔,是关于童年的梦,我也有过。
搁置了大半年,才终于重温了这部影片。离第一次观看,足足时隔了八年。
八年。从十岁到十八岁。经历了大大小小许多的事,遇见各色各样的人。从一个小女孩到大姑娘,成长带来众多的纷杂,带走许多的天真与美好。
二十年。我在想,最初一批看《E.T》的人,现在在哪里。从几岁,到了几岁。是否已经从孩子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大半辈子已经过去了。时间必定已经带走更多的青葱时月,从坚持到屈从,从拼搏到安然所居。这是现世,所有人的必经。
我们都在跟着时间奔跑,害怕被其抛于脑后,于是,盲目的跟着它跑。直至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些遗落的时光在荒芜的原地长出杂草,无人问津,风萧萧……
而,惟有E.T,来自遥远星球的E.T,还是原来的模样。大头大脑大眼睛,眼神好奇而天真,感情丰富,生性聪敏调皮可爱善良简单。
只有孩子才可以以孩子的心情来理解孩子。爱利略看起来可笑的用一粒粒五颜六色且甜腻的巧克力豆来吸引E.T,完全是孩子的思想。E.T伸长了脖子和爱利略比身高,他听得懂他说的话,他以自己的淘气来回应他。
两个孩子的思维,于是,因为懂得,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可以互相的感应。
爱利略对妹妹说:“大人是看不到E.T的。”
是的,大人们只能看到他的躯体,他们要知道这个异体怎样呼吸怎样生存内部构造又是什么。他们以为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那些冰冷的器具和冰凉的液体可以解救这个生命。愚蠢的可怜,而又值得同情。
而只有孩子,才知道拿出自己的真挚感情,来呼唤E.T。来唤醒E.T。
爱利略向E.T呼喊:“Stay with me !Please !Together!I will right here !”他对用冰打包起来的E.T说:“你必定已经死去,因为我不知道怎样去感觉。我再也感觉不到什么。你现在要到别处去,我会一生一世想念你,天天想念你!E.T,我爱你!”
而E.T,终究也只是个孩子。一个恋家的孩子。他一直的用仅有的语言储备来描述自己内心的渴望。他需要回家,需要回到同类的身边,这个残酷的星球,并不是他的家。HOME。他一直的念。
单纯的孩子。醒来张口便昭示了自己要离开要回家了的轻快心情。单纯的孩子。爱利略只看到E.T的醒来,而没有在意他口中的念叨。
最后,E.T只能从这个短暂寄居的星球带走一盆盛开的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属感,E.T有,爱利略也有。E.T不可能呆在地球上,正如爱利略不可能随E.T离开。这个男孩,一直在家庭里受忽略,孤独并渴望爱护的男孩,他自有他的成长要经历。E.T带给他的是成长中重要的桥梁,给了他一个过渡,让他明白了爱的真谛和死亡的真相,懂得了感情里的交付和珍惜。
安妮宝贝在《清醒纪》里写:“它在临走之前,用发光的手指点他的额头。它说,我会在这里。它会在他余生的时间里。穿越生命,留下不可被传言的奇迹。飞船在天空划出绚烂彩虹。感情带给我们的,从来不是索取,而仅仅是回味。”一直的喜欢这个评价。
不可被传言。是的,不可被传言。
童年岁月里,可以没有童话的相伴,但是,不可以没有E.T的存在。
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是不切实的,但是,E.T是切实的存在过的。如同龙猫,如同花仙子,如同小精灵。只是,我们都忘了……
2 ) 孩子
突然间想起了童年。
一树树的槐花,那香甜的味儿直钻鼻孔,等我的小小伙子们怎样的爬上摘下。
一汪碧绿的湖水,用罐头瓶撒上馒头渣,然后放到浅澈的水里,看小小鱼儿怎样无知无觉的被我们俘虏。
一个养睡莲的的大缸,放上黑黑的小蝌蚪,只等哪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听一声声的晚唱。
还有,大榕树下我们无尽的迷藏和儿歌;还有鬼故事的黑暗和狼外婆的传说。
是在哪一时那一刻,突然全都丢失了呢?
看着电影中的孩子们,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稚嫩的思维。也只有孩子们,会为了那些莫名的一切而毫无畏惧,并且付出真心。
愿望世界总拥有孩子般的纯真。
3 ) 谁是ET?
最近又把它翻出来重温了一遍,眼泪还是止不住得往下淌,随便一点感觉,写在这里,应该算不了影评了。
不幸的我,终究还是没有忘记你,仍旧没有。我还需要等待。
刚刚看到你的照片,你笑着。甜美松弛的微笑,我都不敢相信,这是你,是这样离开我不回头的你。
已经好了很多,谢谢时间和GRE的拯救。
空闲时间可以分成两半。一半是你,一半是我被激发起来的狂热的梦想。在去洗澡的路上,在上课走神的间隙里,在背单词要爆炸的极限之后,你还是会回来,让我缅怀一下,让我想起还没有淡去的脆弱。
你坐着光彩夺目的飞船远走了,回去你自己的星系。你的手指在我额头轻轻一点,种下我不能忘怀和爱和伤痕。你走了,还是我走了?是我叫你跟我走,还是你在叫我留下。每个人,都在寻找那个和自己一样被遗弃被寂寞包围的小怪兽。见到了,彼此大吃一惊,惺惺相惜。我们血肉相连痛痒相关,分离的时候,痛得彻骨。死去被装进冰袋的那个,是我还是你?是我在痛苦,还是你在狂喜着说要回家?
越是爱,越是在乎,就越痛。我这次慢了一步,我终于也体会到你所说的,再也不认真,再也不让自己受伤。是我太痴,又能怪谁呢?再浓烈的感情,再多的不舍。你,终究是要回去的。我们终究要在自己的星球里活下去,我不能走,你,也留不下。
想要一个人留下来,跟我一起成长,想要像ELLIOT一样,一直说,STAY,STAY。但是,真有漫长永远的陪伴吗?这是个童话吧。永远在永远那里,我们谁都追不到。如果你永远留在这里,永远伴着我,也许我就不会成长了。ET走了,却因此成就了ELLIOT和它的成长。每个人的ET都会离开,坐上飞船,眩目的呼啸而去,不再陪伴。ELLIOT拼命完成了它的梦想,我们,为什么就放不开呢?
4 ) 再见ET、再见童年
如果你看过太多的儿童幻想片,那么《E.T.外星人》无论情节还是特技都称不上是光彩夺目的,即使是在20年前,它也与任何创新或前卫无关,实际上,它也与任何斯皮尔博格的商业或艺术无关,但是,当我们看到它时,它确是与众不同的,当我们看到它时,会同孩子们,同ET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当它们飞过天空时,我们觉得是我们自己在飞,尤其是在E.T.诞生,或者说离开20年后,尤其当我们过了20岁时,便更加能够体会到,“告别童年”这一主题在这部影片中是那么富有仪式色彩,也许,在电影走过的100年中,《E.T.外星人》是将这一主题表现得最为精彩的一部影片。因为它即没有站在大人的角度,也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而是以一个留恋童年,但又不得不离开童年的孩子的目光来看待这一主题的。
从技术上来说,20年前的特技可以说是即可以帮助我们在银幕上实现梦想而又不会显得太过华丽的年代,从表现手法上来说,《E.T.外星人》远算不上斯皮尔博格的成熟之作,很多处理还显得相当稚嫩。我们应该感谢那个年代,感谢E.T.诞生在那个年代,因为恰恰是这种稚嫩造就了E.T.的灵魂,从斯皮尔博格、卢卡斯等杰出的电影人开始,电影特技的发展已经不是可以用“飞速”形容的了,我们甚至可以粗略的认为,从哪时起,电影开始进入了成熟期,从那时起,我们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从那时起,我们开始长大,注定在20年后,也许更早些的时候,与童年告别。
不过,有些人是幸运的,他们虽然也要与童年告别,但他们童年的感觉永远不会消失,即使在两鬓斑白的时候,他们也会作与童年一样的梦。一种纯真、一种留恋、一种割舍、一种成长,这就是斯皮尔博格想要透过影片传达给我们的。
影片讲述的是一群孩子帮助E.T.回家的故事,“想回家又回不了”就是影片需要解决的显在矛盾,但影片的重点却没有放在这一矛盾上,这就使得《E.T.外星人》看起来很像一部没有矛盾的影片,至少以往会在影片中大书特书的矛盾在这部电影中成了附庸。电影并没有制造大量的“反动作”来阻止“动作”的发展,E.T.与“同胞”联系的方法很简单,而且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同时,影片中虽然存在大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矛盾,但斯皮尔博格也没有将他们丑化,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还相当富有人情味。可见,斯皮尔博格不是要割裂两个世界的世界观,他的重点完全放在了小男孩和E.T.之间,影片面对的真正矛盾是,随着小男孩帮助E.T.回家,他同E.T.建立起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这种即想让E.T.回家,又希望它留在身边的感情成了真正打动我们的元素,这也是它20年后仍然打动人心的原因。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除了那位妈妈以外,所有大人的形象都是不完整的,摄像机的视野最高也没有超过成人腰部,这时的视角是完全儿童的,而当小男孩和E.T.在万圣节那天去树林发送信号之后,大人的形象开始完整,我们看到了片头那个戴钥匙的男人的脸,他还告诉小男孩,见到E.T.也是他曾经的梦,在这部电影中,这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第一次沟通,虽然他们之间仍然隔着一层层的塑料薄膜,也正是在这个时候,E.T.的感觉开始从小男孩身上消失,而他则不断祈求,希望E.T.能够留下。当我们开始与成人世界沟通的时候,童趣便会一点点从我们的感觉里消失,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
然而斯皮尔博格还远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接下来的影片中,这种心灵上的联系虽然不存在了,但真、善、美仍然没有从影片中消失,E.T.仍然活着,而护送E.T.回家的行动也从个人变成了一个团体,能否留住童年是个人的事,而能否留住童年驰骋而美好的幻想则是整个人类的事。孩子们骑着自行车飞过天空的镜头虽然不如20年后哈利.波特中类似的镜头那么天马行空,但这种在绷紧的压力之后开始的起飞突然给人带来一种完全释放的快感,只要你距离自己童年的感觉还不遥远,这个镜头一定会使你童年时所有美好的幻想历历在目,你看到的已经不止是他们载着E.T.飞过天空,你看到的属于你自己的童年图景,你会为自己曾经的想法惊叹,你会为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感到甜蜜与兴奋。
这种感觉将我们重新带回童年的状态,可是,我们就要与E.T.告别了。这场戏中最值得回味的一个镜头就是,当小男孩希望E.T.留下时,E.T.将手指放在他的额头上说,“我会在这里。”最后当飞船在天空中留下一道彩虹时,连小男孩的妈妈也含着泪笑了。这就是幻想的魅力,这就是幻想中的真、善、美的魅力。
我们必须长大,必须告别童年,但我们可以留住童年的记忆、留住童年的幻想,留住童年的真、善、美。
E.T. Phone Home.
5 ) 相信这个世界的温柔
当你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也定会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不要用以最坏的恶意揣度他人····外星人来到地球带来的就一定是战争?一定是灾难?一定是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吗?
什么是童话?童话是温暖而美好的,纯净得不掺一点杂质。
就如同小孩子的眼睛,清澈明亮,这其实就是两个小孩的故事,却用小孩的视野教会了我们成人许多东西。
E.T和爱略亚,他们是两个小孩,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的疑惑和莫名的渴望。他们不懂我们成人的条条框框,不懂这个世界的冷酷无情。但是他们懂爱。
其实很多不相信童话,觉得太过于完美无瑕,美好的太不真实,触不到猜不透,所以选择了不相信。
可是如果想都不敢想,那么怎么又会实现呢?
能得到真正友情的人,都是相信友情的人;
能得到真正爱情的人,都是相信爱情的人;
能得到童话般美好生活的人,必都是相信童话的人·······
请相信童话,也请相信这个世界的温柔····
6 ) 只要简单的善良,就能变得强大
小时候,我们住在有明亮窗户的房子里,阳光洒满了我们的小床。开心时有奶油布丁、热狗香肠、巧克力,悲伤时有匹诺曹、阿童木、擎天柱……在一个叫地球的地方,我们自由地飞翔,伸张正义、争当勇士,忽闪的激光枪助我们击退怪兽、打败坏蛋,腾空的小飞车带我们远离黑暗、奔向光明。
或许在最初的时候,我们已然明白,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都是虚幻。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想去怀疑小E.T.是否真正存在,如同龙猫和花仙子,机器猫和蓝精灵。只是,我们“选择”了遗忘。生活被文字词句、字母单词、公式方程、焦点坐标生硬地拆分组合,我们被迫匆匆忙忙地长大。童年,像是我们回不去的故乡。
我们难免抱怨生活没有变化、难免因为嘲笑责骂而失落,难免怀念小时候,至少可以让眼泪流下。我们穿着厚厚的盔甲,防止被伤害的同时,也阻止了阳光透进来。蓦然回首,那些被遗忘的时光中,浸染着我们最纯真的幻想;那个被遗落的世界里,住着我们曾经最要好的伙伴。
这是一部能勾起我们童年美好记忆的电影。小小的艾里奥特收留了走失的小外星人E.T.,它们虽然外表相差巨大,却都有一颗善良敏感、渴望关爱的童心。即使语言不通,它们之间却建立了某种神奇的心灵感应,而这只有最纯真的孩子才能做到。
长大并不意味着彻底告别童年,并不意味着失去了脆弱的资格,并不意味着没有了做梦的权利,并不意味着要变得坚硬而复杂。那些柔软的情绪,比如爱、比如伤感、比如同情,其实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部分。纵使时光坚挺了你下颚的胡须,只要你保有童心,你就能继续相信——只要简单的善良,就能变得强大。
断断续续看过很多次,而且都是很多年前,看完整版还是第一回,自行车突然飞腾的时候多少有些激动。童心与童年爱做的梦,属于童年的故事。
小伙子骑自行车是十级水平,可以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了。2015.3.24成都
电影很好看!小孩子们真的是特别的天真和单纯的群体!
无比美好的科幻童话,触动心底那最柔弱的神经。
最难得的是斯皮尔伯格从这部ET开始几十年来总会隔一段时间给孩子们拍一部属于他们的电影,比如之后人工智能、丁丁历险记已经最近的一部头号玩家。作为一个世界顶级导演,能够始终有这样一份初心,还是很不错的。片中骑着单车飞起来的两次画面看到的时候确实也挺振奋的,不过令我惊讶的是小朋友们骑单车的水平也太棒了吧,我都觉得可以参加运动会了。ET的外形则可以用丑陋来形容,尤其是河边遇难那段,之后让我比较困惑的是大家用非常高的防护等级去救治了解ET,但是当其危在旦夕的时候很多人都拿下口罩、防护头盔,主动暴露,这是什么逻辑?在疫情肆虐的当下,看着感觉怪怪的。最令我震惊的还是本片的票房,1982年,全球票房8亿美金,太牛了!居然是导演生涯第二高的票房成绩了,仅次于侏罗纪公园。
初中毕业的那一年,正好是20周年。和姐姐一起去艺都看的。当时只恨没带面巾纸……哭S了。
在一个特级还不够发达的年代,只能依靠更多的温情和笑料,比如最后ET对德鲁说be good,他临走带走了他们家的一盆花,这是最后的唯一的纪念,然后就一别三十年,只留下天空一道彩虹。
小女孩太可爱
一则感人的美丽童话,适合大人和孩子们一起观看。没想到竟然是82年的片子~~
斯皮尔伯格的温情科幻童话。1.摄影考究,ET与Elliott主观视角镜头纵贯全片,柔焦与梦幻布光。2.金属钥匙碰撞作为声音符号。3.双人舞场景迷幻朦胧,垫脚男孩=花式虐狗?4.单车翱翔于银色月光下,童年的美好梦境。5.初次相识的手势模仿与[德州巴黎]父子复认的倒行相映成趣。6.盆花的荣枯牵动人心。(8.8/10)
属于大人的童心与童趣
到现在为止说到外星人我想到的都是这里面的模样
ET被抓进实验室,小埃利奥特也一病不起。孩子们愤怒了,他们自发组织起来,营救外星人。埃利奥特也在心灵的感召下苏醒过来,加入营救行动。他们能成功么
艾里奥特和E.T.一起划过月亮的那一段无限地复活了观众们心中的童话,自行车飞天等场面效果真实、华丽且富有童话的梦幻色彩,特效在这里成为了实现人类梦想的工具。
1.温馨的科幻片,妙笔生花;2.我应该在10前就看这部影片或者在30年后再看这部电影。
每看一遍哭一遍
电影超越一切隔阂,以一个单纯却永恒的故事打动人心,片中童话般的情节和寓言式的启示让观众笑中带泪。
E.T.爹妈就是那种去一趟动物园会把孩子落下,还好几天没发现的糟糕家长吧
老了老了再看这个能有啥味儿?
有史以来最温情的科幻片,喜欢小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