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复制个我的短评:不明白分为什么这么低。有些人还在疑问爱奴有没有爱过春姨,这还有疑问吗?肯定是没有啊,不知道怎么看的这个电影。
何莉莉不用多讲,超级大美人🥰🥰一颦一笑都是风情,演技也很好
说点贝蒂
贝蒂当时只有18岁,是第一次演戏,她以前是在台湾歌厅当歌星,当时她面对镜头连台词都说不利索,是楚原发掘了她(当时楚原在找一个美艳而狠毒的人演春姨),坚持用她这个新人
我看电影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她是新人!第一次演戏居然能演得这么好,感情,气质都很好(说句不好听的,这不秒杀现在的“新人”?)
前半段借爱奴的眼睛倒叙,后半段书写复仇爽文,简明的结构有助于清晰的表达。若以犯罪片而非女性片思路梳理情节,可以发现作者对执法者的批判体现一层递进关系。
倒叙段落,影片直接展示春牢内部的女体奇观,诸如运货、质检、验货、拍卖等程序,骇人听闻;知府、镖局和粮仓以权钱谋色,活跃的交易行,速朽的官僚;正直的捕快早在第一镜出场,却到故事中段才再度入镜,按故事中的时间线,已然数年后。此处所强调的是执法的缺席。
顺序段落,承接执法批判,借性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暧昧边界进一步呈现执法的无能。数年前执法者缺席,如今在场又怎样,捆绑滴蜡、春药过量、密室鞭笞,捕快对此无能为力,哪怕爱奴预先告知杀人目标和时间,也无计可施。
在文本结构上,爱奴的复仇行为和受难行为形成一组明确的对照,以捆绑还捆绑、以春药还迷药、以鞭打还鞭打,权力翻转大约是复仇爽文的公式(吧?)
在现实中,性与犯罪的暧昧性本是女性在受到骚扰或侵犯后,真相难以被澄清的症结之一,最终只得被程序划归为一桩桩悬案、甚至冤案。还有时像卓文坚(知府的老爷子),虽然死相滑稽,但在影片之外,为“清誉”掩盖受害事实,掩盖死亡事实的,常常另有其人。这是在爱奴的复仇情节中,也只有在性别权力关系对调后,当日常以反常呈现,才显出的警世价值。
影片最后,当执法机器缺席,当执法机器无能,受害者不得不沾血自救,不得不在为爱而死和复仇过后成为一具空心人之间,两害相权取其轻。
纪念楚原,看掉了这部闻名已久的爱奴。刚好今年是本片上映五十周年。也是一个拐卖故事呢。号称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拉拉片,一点先锋性其实源于猎奇,因此电影对两女的情感关系并没有深入刻画,而只是敷衍为武侠片的奇情包装。不过,这也怪不得楚原,毕竟连女主会不会武术这一点,都是邵逸夫要做主。
没什么意思
还以为是风月片,其实是部cult片好吗……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
七十年代就有这样的意识形态真牛...果然香港什么时候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地方。应该算是存在意义大于一切的电影,实在很难把这个楚原和tvb那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联系在一起…
一向是古龍小說銀幕代言人的楚原導演,曾獻出這一部意向先鋒的女同復仇題材影片。即便因上世紀70年代的時代束縛,影片在情色尺度以及女同表現上較保守,但對當時觀眾的衝擊仍可想而知。可惜看的是刪減版本,比港版少了3分鐘,比德版少了7分鐘。如果拍現代版,朴贊鬱導演是個相當不錯的人選。
我觉得贝蒂比何莉莉好看。
还好啦,就是有些台词比较二。。。
没了四季春我可以到其他地方重建,没了爱奴我怎么能活得下去。
1972年的香港就有这么先锋另类的女性复仇电影,邵氏不可谓不牛逼!对比下12年后《爱奴新传》楚原的自我重复,除了女主角长得比旧版的漂亮一点,其他地方真是没什么长进。
我怎么觉得老师给我们看这部片子 是给我们三八节献礼 看完之后我 心情有点不好
邵氏出品 她最销魂
惊!!!!!!!!!!三级片豆瓣都有 我还记得把黄鳝丢到CN洗澡盆那一幕
春姨从一开始就征服了我的心,那种美媚御软实在太令人心动;而爱奴从单纯到全然淡定报仇的变化也被何莉莉饰演得极为出色。镜头语言如今依然能看,甚至依然颇为出彩。片中女性情感以及女性思想的描绘和尺度表现较之今天也是先锋。这是楚原拍摄新派武侠片前的最佳代表作,也是楚原所有作品的最佳代表作。
+1致楚原
这大概是楚原最好的作品了吧。关于女性之间情感的大胆探讨让本片有超于普通风月片的惊艳之处。
掰弯一个直女真的很难
好香艳啊,可惜最后那一点点看不了!
女同、鞭刑、SM、性奴隶,诠释了一轮宿命复仇。1972年的香港,这才是概念先行。当然,底色是无尽的猥琐,四季春的爱奴们,我见犹怜。7.3
一点都不百合一点都不les~我被楚原这小老头儿给坑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