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就是想看这个老人是一个变态杀手啊!
没错,就是这样,对于他是一个正常的独居老人的事实,我怀着深深的质疑。因为他拿着大斧头砍烂纱窗的门;因为他对牵着狗路过的邻居恶语相向;因为没有人会在地下室在半夜待七个小时,但他有;因为没有人会碰见诸如此类的灵异事件后毫不害怕。
但我错了。
他是一个很好的丈夫,他深爱着她的妻子。在妻子得病崩溃,在午夜打开音响跳舞后,无力的倒在沙发上哭泣,他安慰她,体贴的抱着她对她劝解。在妻子在病床上痛苦不堪时,他为她带来了她想要的礼物——他了解她。他事无巨细地保留着她妻子的遗物,包括了那块地毯上的红酒渍。
那么我为什么会错呢?
因为在最后一段之前,在老人去世之前。导演没让我们看到两位坐着的被告,导演也没展示出地下室的物品。护士姐姐给老人妻子打针的那段刚刚好脱了衣服就下一幕了。
看了这些,怎么还能不让我这观众用恶意推测老人啊?我有这些思维定性,我看见男女共处一室女的脱了衣服就觉得他们要做爱;我看见一个对旁人恶语相向的人就觉得他道德败坏;我看见一个遮遮掩掩的人就觉得事有蹊跷。
我相信有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谁是变态?是我和“很多人”,当然还有导演,这个变态,或是深知“变态思维”的人,这个聪明的混蛋。
有幸看的是完整版,知晓完整结局。
大部分影评都是把两个熊孩子看作同伙,把他们放到一起来讲,并认为他们罪行同等。但是我认为一切的罪魁祸首其实是伊森一个人,其对独居老人的实验只是一场报复。肖恩只是他的利用对象,因为肖恩家有钱,并且肖恩有头脑,可以帮助他实现这个计划。因此两个熊孩子并不属于同一阵营。
以下是我对剧情的理解和梳理(含剧透):
伊森的父亲曾对母亲家暴,其母亲随后逃到老人家中寻求帮助,在老人的证词下,伊森父亲被送进监狱,之后其父母离婚,伊森归母亲抚养。伊森认为是老人的干预致使其家庭破裂,因此怀恨在心。
’之后肖恩搬到伊森家附近,并对肖恩家与老人的过节毫不知情。与肖恩熟识后,伊森认为肖恩的经济实力和头脑可以帮助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老人进行报复,因此策划了这场“实验”并付诸实施。
在实验过程中,每当使出新的招数(开关门、干扰灯光和电视信号、开关收音机、关掉暖气弄碎玻璃等、以及有所提及但尚未实施的移动家具),等着看好戏的几乎都是伊森。我认为伊森的计划本来就是通过惊吓导致老人意外死亡。但是伊森所不知道的是,他们所用到的这些物件都引起了老人对亡妻的回忆,使老人产生了亡妻在召唤自己的错觉。
当他们使出招数吓唬老人时,老人曾采取长时间躲进地下室的办法来应对,使得伊森对地下室里有什么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并一度偏执地认为老人有过杀人罪行,并且罪证就在地下室。一旦揭露这些罪证就可以将老人送进监狱,这样就报了当年父亲的仇。当两人设法将条子引入老人家地下室查看无果后,伊森仍认定是条子看得不够仔细,必须要亲自去寻找。但是两人当初说好实验过程中只观察、不接触。从这时候开始,伊森开始逐步逾越界限,肖恩也逐渐开始对实验出现了排斥。
当肖恩发现伊森在监控自己的时候,彻底爆发,开始质疑伊森的目的,决定中止实验并索回设备。
之后因一个摄像头被猫扒落,伊森潜入想要取回摄像头,并在离开时发现地下室没锁,便忍不住进入地下室查看,无意中碰到关键物品手摇铃,并且不经意地将其取出放到沙发靠背上。手摇铃是老人送给重病妻子的礼物,并告诉她只要摇铃,自己就会出现。因此铃和铃声的出现暗示了老人亡妻正在召唤自己,导致思念过度的老人饮弹自尽,与妻赴会。
最终结局:两人被轻判,走出法庭时,伊森脸上露出诡异并且成功的笑。确实其目的已经达成,老人死亡,且自己基本脱罪。整个过程中肖恩只不过也是个受害者,罪魁祸首只有伊森一个人。
本片对悬疑的把握比较适度,随着剧情推进把一切因果缘由都直接交代清楚,且剧情符合逻辑,不用观众费神去推理,因此看着很轻松,看一遍足够。因此我认为本片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表达方式。
看过《好邻居》 我的评分:★★★★
这居然是一部伪装成惊悚片的爱情片!!!靠感动啊…尤其是回忆中老人的程诺!
至于两个小畜生……我不想说,公道自在人心。
具体剧情需要自己看吧……
重点要说的是恶性质的正版!这片子国内网络正版只有86分钟对比网络查到的片长,剪了十多分钟肯定忍不了!就去找下载了,如果仅仅是看下载的我也不会觉得正版可恶。因为下载的字幕明显是机翻,很垃圾所以我几乎是正版和下载交替看的,大段对白一般不会删减。重点来了,是结局!正版对结局进行了大幅的删减!以至于完全改变了导演想表达的几乎等于完全改了结局!如果你只看了正版……那么很不幸你是正版受害者……
所以谁有优质的字幕麻烦告诉我好么……感谢!
有时候好的电影是需要好观众的,幸好耐下心来看完了。这部电影在最后在悬疑中留一股温油,最后的铃铛是一种约定,老头平静赴死是以为老伴在呼唤她,于是他就以死回应了。就算这对老头来说是十二年的思念的解放,但也不能为那两个变态男孩的罪行开脱,特别是Ethan,a piece of shit. 并不是说这电影多有新意或者拍的多好,单就剧情设置,演员没有过度渲染,往事穿插也没有把主线打乱来看,是一部值得去看的电影。
接下来是几个我觉得印象深刻的细节:
1. 半夜两个变态少年把老头的房间温度调到最低,导致卧室窗户的玻璃破碎后,老头不慌不忙开始梳头发,整理妆容,然后耐心的坐在床尾。可以看出来因为房间太冷了,吐出来的气都成了雾气。但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在等待什么,从3点坐到5点。后来才知道他可能是觉得他老伴回来了,于是想以精神点的样子见她,一直等她“现身”。这也对应了之前那两个变态少年说,不管屋子怎么闹鬼,老头一点都不害怕。
2. 警察半夜来瞧他们家的门,说邻居投诉他们家地下室有女人尖叫的声音。他问,你确定是女人的叫声吗?警察说“是”的时候,老头的表情根本没有恐惧,而是一种有趣又奇怪的“欣喜”。后来才知道,因为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老伴回来了。
3.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头看到铃铛就拿枪崩了自己。刚看的时候就隐约猜到铃铛可能是他和老伴之间的一个约定。看到回忆里他送给老伴那个铃铛那一段,差点泪目了…“只要你需要我一定来”,这十二年可能老头也是在等这一刻,等一个trigger(触发器)。这段拍的真的很好,因为片段很少,反转却一点也不僵硬,因为在老伴死后,老头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一个的脾气乖张、充满戾气、没有灵魂的怪老头。
4. 没有人关心你所谓的真相。里面最让我生气的一个点是,在Ethan执拗的一定要去老头的地下室去看时,他一直在重复“你不想知道真相吗?我们有权利知道真相!”我真想冲进电影里打爆他的头,然后告诉他“没人在乎你的狗屁真相,你没有所谓的狗屁权利去别人家找东西而目的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
5. 色彩。在现实世界中老头的家里真的是鬼片标配滤镜,高对比度的冷色调,阴暗冰冷。而暖色调的家只能永远的存在于老头的记忆里。即使是改造成病房的房间也是洒满阳光的。
6. 老头子十多年前保护了Ethan的妈妈。这里只是猜测,如果不是老头在十多年前报警把Ethan的亲爹抓起来,他和他妈妈都有可能被他爸家暴弄si了。他妈妈一直没有办理这个社区就说明,他妈妈和这个老头一家人做邻居并没有觉得不安全或者不舒服。
总的来说,恶魔也不可貌相。
惊悚什么的根本谈不上,结尾反倒是很温情,两个垃圾小畜生祸害独居老人,可恨啊。
对于这种乱用伪纪录片元素的片子一律负分滚蛋
低成本但有创意的良心之作,两个无聊的熊孩子恶意监控并打扰着邻家孤老的生活,在身临其境的纪实拍摄画面下,观众的偷窥欲一并得到满足,其后一个个异变陡升,充满悬念的讲述手法让一个简单的故事高潮迭起,结尾对人性的审判也颇有发人深省的意味,虽然画面简陋但不乏可看性,总体分值:3星半
慢热,然而剧本好,不到最后一刻你不会明白发生了什么。不要轻易踏入他人的生活,你永远无法把握人心的不可测。
一声铃铛响,我就来到你身边。温情的故事用恐怖片的方式拍出,很新颖
影片绝大部分时候都让观众与两位主角站在同一视点上:偷窥、揣测、考验、冒险、以虚伪的正义之姿、片面的审判人性;枪响之后的故事则赋予惊悚片另一种形态和更高的深度,之前令人心生恐惧的元素一一幻化成了温馨且哀戚的泡沫。导致悲剧的男孩在聚光灯下变做了真正的恶魔,而我们都是打开炼狱的共谋者。
主谋最后明显没有丝毫悔过啊,编剧应该改下剧本还是走恐怖片老套路把老头改成变态,好好虐虐这二货.......话说该片海报太有恐怖片海报误导性了
小孩整蛊独居老人,老人对异动不害怕,全视为亡妻有灵。最后男孩潜入他家摇动了铃铛,老人以为妻子在阴间呼唤他……感人
乍一看是低成本的不上心小电影 中间几次刻意是桥段引导观众 到最后细品一下 这真是世间真情啊
导演水平太差了!尤其是警察进入地下室的那场戏,在2016年竟然还把斧子单独拎出来给特写镜头,你怎么不坐时光机回到1950年啊?Metascore拿了超低分32分,这对于自认为拍的是严肃惊悚片来说的导演是个极大的侮辱。
一点不惊悚,可怜的好邻居爷爷,两个熊孩子!!
惊悚外衣下深情款款的爱情故事,角度选的好,结构玩的溜。“我只想要你知道,无论你想要什么,只要摇一摇这个铃铛,我就会来找你,风雨无阻。”看到这里真的心酸的不行。
结局对于俩小屁孩太仁慈
你只看到了他的狂躁不安与蛮横无理,却不晓他的无微不至与痴心柔情;在你眼里,不过一场以实验为名的恶作剧,在他心里,确是逝去斯人的未了之情。你得逞了,在法庭之上,明白了实验里该实验品各种异常反应的原由,他释怀了,在被欺骗的房间里生生以为那是亡妻的切切召唤。你穷追不舍妄图查找依据,他迫不及待走向天堂团圆。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世界,因为爱的存在,人的内心比世界还要宽阔渺远,也请你以更大的包容心去认知这个世界,而不是以社会科学为由头去刻薄揣测。
这个反转…结局引起舒适,怎么这个世界上自以为是的人这么多呢
作为一部没有血浆和JUMP SCARE的惊悚片,前期的插叙庭审和回忆走马灯一直很有欺骗性,让观众误以为这是一部老头反杀熊孩子的暴力片。然而最终却是一个人性与道德的惨剧,将未成年犯罪与孤寡老人的社会问题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发人深思。陡然升华的结局让此片从三流惊悚片的领域中脱颖而出。
很有意思的反套路片,里面的实验让我想起了雷米的《心理罪:教化场》,私自把不知情的人作为实验对象,很有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至影响他人的一生。真的很有意思,淘到宝了。
就是他妈的难受
little brother 也能 watching U了,fxxk this world
这么牛的片子你告诉我只有6.5?多么温柔又猛烈的给了我和对于这个世界充满意淫的人一个大嘴巴子!用自己的阅历去审视别人的人生就像用猫眼看走廊的人一样,你以为你把他看的完整其实不过是你缩小了他的一切,以及夸张的表达着自我狭隘的对于他人的浅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