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德国浪漫爱情片《温蒂妮》获2020年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最佳影片以及主竞赛单元的费比西奖,女主角葆拉·贝尔(Paula Beer)获银熊奖最佳女演员。神话因素做引子,爱情故事为梗,有点像《水形物语》和《人鬼情未了》的结合体,但意识流占主导。这部影片的风格注定喜欢的人会极喜欢,不喜欢的人估计都无法有耐心坚持看完整部影片。把爱情用这么含蓄,这么晦涩的方式表达有可能不符合大众审美,但你如果稍微给点耐心,你会从这部电影里欣赏到极致的美感。人物的构设立体丰满,演员内敛沉稳又极具感染力和张力,光影教科书级别的运用,在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手下如水注容器般的流畅、严丝合缝。
根据维基百科,温蒂妮(Undine、Ondine或Undina,亦被译作娥丁、昂丁、乌丁娜),又称水女神,是中世纪欧洲炼金术士帕拉塞尔苏斯在其炼金术理论中提及的“水”元素名称,亦是欧洲古代传说中掌管四大元素的“四精灵”之一,与“火”、“风”、“地”并列。后来温蒂妮被描绘成居于水边的美丽女性精灵;在欧洲,“温蒂妮”这个名字也会与其它水精灵的名字互通(如东欧传说中的Vodianoi,与及斯拉夫神话中的Rusalka)。拉丁语中,“unda”有“波浪”的意思。波神星(Undina)就是以温蒂妮命名的小行星。
传说中,温蒂妮本身没有灵魂,但能透过与男性结合及孕育子女的手段获取灵魂。根据帕拉塞尔苏斯的理论,温蒂妮是水中的女性精灵,又或是女神,是一切水元素的主宰。她们多在森林中的湖泊及瀑布附近出没,拥有甜美的嗓音,有时会盖过流水的声音。在一些欧洲民间传说中,如果温蒂妮不能与一名凡人男子结缘的话,她们是不可能获得实质灵魂的。可是如果跟温蒂妮结合的男性出现外遇,背叛了温蒂妮的爱情的话,温蒂妮便会杀死她的丈夫,再次回到水中生活;传说亦指,如果温蒂妮的丈夫在水边责骂温蒂妮的话,她亦会因为伤心害怕而跳回水中,从此消失。可是,回归水中的温蒂妮亦会失去由婚姻所赋予的灵魂。这些传说使温蒂妮常被浪漫主义文学作家选取为小说作品的创作原型。在18世纪的苏格兰,温蒂妮亦曾被视为“水灵”或水妖,指水中的鬼魂,但她们并不如一般的水妖般可怕。
《温蒂妮》是导演佩措尔德计划的“元素精灵三部曲”的第一部。影片中很巧妙地运用“水”这个元素,在每一个关键的节点“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犹如串起珍珠项链的那条细绳。从男女主人公的初次相识水族箱突然爆裂,两人被水的冲力推倒开始,中间身为工业潜水员的男主在水底出事,接着女主为挽救男友性命在泳池淹死前男友,到最终女主葬身水底为止,脉络清晰,环环相扣。
把大量的台词借女主之口用于介绍柏林这个大都市的发展进程,不仅把古典神话和后现代都市巧妙结合,更大的意图在于加强两者的对比,凸显两者之间的格格不入。其实已经是用暗喻的手法解读女主的爱情结局的悲剧走向。整部戏的配乐冷静和高级,貌似是巴赫的作品。始终是淡淡的,优雅的,配合女主出色的眼神,肢体语言,甚至是走路时被风吹拂的发梢,让观众跟随女主的内心世界,一起生,一起死。片子接近意识流,淡化对白,甚至淡化情节,跟着女主的视角,通过她的观察,思考,情绪变化的叠加从而推动情节发展。
除了大量的城市远景的运用,冷色调的打光,本剧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多次出现不同颜色的列车。片子一开头,场景非常有渲染性:鸟飞过的翅膀残影,教堂的钟声响起,女主低沉的哭泣声,微风吹着发梢,空气里流动着压抑的哀伤。从窗户可以看到咖啡店的一角,有红色的列车穿过。咖啡店的位置刚好是柏林的起源地。在钢琴声的背景音乐里镜头转到爬满绿植的古城墙和独具欧洲特色的门洞。红色的列车烘托了女主在前男友另有新欢之后对女主敷衍,不耐烦和心不在焉的愤怒。 第二次出现红色列车是她回柏林,与男主开始拉开轰轰烈烈如胶似漆的爱情序幕。两次的红色列车昭示女主两次情感转折:一次是失恋,一次是坠入爱河。
第三次出现是黄色列车,是她在房间里背解说稿时从窗户往外看到,预示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处于热恋峰值,画面和气氛开始呈现温馨的暖色调。第四次出现列车的镜头是黑色的,是在男女主人公发生第一次争执的夜晚,男主一再的逼问,女主一味的躲闪,两人在断断续续的通话中都趋近崩溃。黑色的列车在黑夜里驰过,像一条巨虫吞噬着黑夜和黑夜里哭泣的女子。暗喻情节走向高潮和慢慢揭示悲剧走向。
男主出事后她搭列车回柏林,此时的她除了哀恸之外,已有了牺牲自己来保全男友的决定。白色列车从她身后呼啸而过,带走的是过去两人心无旁骛的爱情和已没有未来的未来。白色暗喻女主的绝望和决绝。
很期待接下来的这个系列的另外两部,将分别涉及气精灵西尔芙和地精灵诺姆。关于爱情的神话古往今来版本甚多,相较于凄美婉约,荡气回肠的似乎对观众的冲击力会更强烈一些,后坐力也更大。这大概就是《温蒂妮》的魅力所在吧。
欢迎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八角洄香”
高频输出十分自我的影评、剧评、随笔
如果一部电影需要提供一份阅前说明,观众需要带着预期进入观影,那么这部电影不会是纯粹的电影,至少文本已经染指了它。观众会根据说明欣赏影像,并往说明引导的方向阐释。这样,电影变成了单向度的作品,观众只能根据导演设定的逻辑观看,无法生成个性化的阐释。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位读者在看完《哈姆雷特》这部剧后,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形象,相互之间不会雷同。这是所有伟大艺术的共同点:每个人都能对作品进行自由的阐释,没有对错的分别。
很显然,《温蒂妮》不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不提前了解本片创作背景的观众,看不到影片施展的魔法:中世纪的民间传说如何在当代都市语境中获得重新的诠释。同样,观众也无法理解女主角行事的奇怪动机以及剧情的诡异走向。
一旦女主角乃“元素精灵”的设定被给予,影像智性上的阐释便自动生成了,观众像初登大观园的刘姥姥那样连连赞叹导演手法的精妙。但这不是来自于影像内部的魔力,而是基于文本强加给影像的外力,源自于导演独断的意志。
《温蒂妮》最终被拍成了只能有一种阐释的电影,因此它是濒死-影像。原本松弛、自然的影像在额外说明(无论是在观影前还是观影后)给出后,立即绷紧了。我们可以说,《温蒂妮》遭遇的是一种“影像文本化”的情形。
毕赣的《路边野餐》类似于此,同样属于“影像文本化”的典型。但不同的是,《路边野餐》的文本(即时空的交互)是在影像内部给出的——当人物在同一空间中上演不同时间的戏码,观众明白了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
而《温蒂妮》的文本是外部介入的,它让影像硬化。弥漫在这场都市爱情戏码中的暧昧情愫、鲜活情境都被文本取消了,影像生成为僵硬的团块。电影最终变成了文学化转述的东西,而不是恣意生成的影像织体。
《过境》并不需要一份事前说明。历史故事被搬到现代都市上演,是观众在观影途中恍然醒悟到的:影像通过自身的逻辑直接阐明了导演创作的主题和思路,影像内部自我融洽,其中没有任何外来文本的介入。
与此同时,《过境》使用画外音旁白转述故事的方式还原了小说的“自由间接文体”,这是电影史上从未有过的,而且成效瞩目。毫无疑问,《过境》是一部无与伦比的杰作,但对于《温蒂妮》,我们都不能说它是一部好作品。
1、電影中後段取代溫蒂妮的城市導覽員,充分對比出與溫蒂妮的差異,那名導覽員的解說呈現了高度集中之工商社會的市儈性,言談不外乎房價、產權糾紛,而溫蒂妮解說柏林這座城市時,從歷史娓娓道來,讓你看到從沼澤地、宮殿、現代化都市的整體變遷與重心移動,讓你看到這座城市幾經荒廢而後重建,最重要的,這座城市並不只是歷史、文化、經濟中的宏偉建設,在這座城市中,在他所在的位置,還因為一種情味而有了意義,有了靈魂——當溫蒂妮提出「我在哪裡」這個問題時,電影從柏林城的模型具焦中,蒙太奇的嵌入了情人所在的咖啡廳,那一瞬間世界因而不同。這讓我想起戰地琴人(The Pianist,2002)那名不斷藏匿的猶太鋼琴家,在轟炸後的廢虛中彈奏鋼琴的瞬間,一座荒頹的城市變得晶瑩剔透起來了。
2、約翰納斯和克里斯多夫這兩名男性對待溫蒂妮的態度截然不同,從電影中後段約翰納斯回頭找溫蒂妮所說的話中,他說「我從沒有看過你穿工作服」、「我預定了你最喜歡的那個房間」,這兩句話的對象可以是任何女性,代表他無知於這名女性的生活(前句),並且表現了自己才是自己所關心的對象(後句)。由此可知,他對於溫蒂妮的認識和渴望僅是膚淺的。反觀克利斯多夫是從溫蒂妮的真實狀態中認識、欣賞、愛上了溫蒂妮,即使是鄉間破舊的旅館,也無礙於他們的情感發展。克里斯多夫可說是論語裡說的「汎愛眾而親仁」,能親仁,是具有了一種高度的感知力與辨識力。
3、在一段情感中,餘情未了是很危險的事情。電影開頭分手一幕,溫蒂妮威脅要殺了約翰納斯,電影後段從克里斯多夫的一通來電開始,走入奇幻、詭譎,甚至於可以說是抽象而不現實的情節後,溫蒂妮是否真將約翰納斯給淹死,這不用深究,但是將一段過去的感情從心理層面斬斷,是無庸置疑的。這一點,在克里斯多夫上亦如是,在湖泊中向死去的溫蒂妮告別後,走回岸上,繼續自己的人生。
4、溫蒂妮(Undine,2020)游走於虛實之間,從神話、歷史、象徵,進入個人內心與精神中,用城市的流變、重心的遷移、崩潰後的重建,隱喻人的情感面,把愛情拍得很高端,也把有情的世界拍得很高端。
(本文首发幕味儿微信公众号)
德勒兹在《运动-影像》中指出,水之世界是一种与陆地世界迥然不同的运动和感知系统。在那里,重心不再稳定,一切人和物都处于摇摆之中,我们必须服从的规则便是没有规则。因此,作为工业潜水员的爱人与温蒂妮的结合将温蒂妮指引向她的本源,开启出一个新的世界,指向一个对于我们这个井井有条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人却被禁锢的世界的挑战或颠覆。
被分手的解说员温蒂妮听到一声“温蒂妮”的呼唤,看到水族箱中的潜水员小雕像,停下脚步,仿佛循着这一指引,结识了工业潜水员Christoph。在对方嗫嚅着自我介绍时,撞到水族箱,破裂、滑落,两人倒在水中,身上挂着水草,温蒂妮被扎伤出血,白色衬衫上涌出鲜红血滴,耀目红发旁绿草清亮,四目相对,坠入爱河。文字描述不能传达此节神韵之万一。这一瞬间的诗性让笔者想起《甜蜜的生活》中著名的喷泉起舞场景。若非要描述,唯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句而已。
影片90分钟的体量囊括了两次意外死亡,一次谋杀,一次自杀,并都与水相连。温蒂妮和Christoph潜水,被怪鱼吸引溺水;Christoph在工作中溺水;温蒂妮在泳池谋杀前任,随后蹈海,如《圣鹿之死》般里神话指引地“一命换一命”地救活Christoph。正是通过前两次死亡才确认了对对方那压倒一切的爱意,而后两次死亡则如《牡丹亭》般使生者死,使死者生。水对陆地动物的人而言是危险的,却也是爱人的归宿。最终温蒂妮在水中又一次拜访了爱人。爱人的世界与水相连,水汽氤氲。
影片结尾,Christoph湿漉漉地上岸,拉起怀孕恋人的手,由水族箱破裂所开始的水对陆地秩序的扰动似乎平歇。但镜头下移,水波浮动,仿佛温蒂妮向爱人投去的留恋一瞥,令人柔肠寸断,仿佛又暗示着永不停歇的扰动和始终流动的边界。
于是,《温蒂妮》并不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它借了神话的外壳(温蒂妮是神话中水妖的名字,若被爱人背叛,则将杀死爱人),串联起柏林城市变迁的历史,在立意上与佩措尔德的电影一脉相承。
佩措尔德的电影总是披着情节剧的外衣,在历史与现实,谎言和真相(更确切地说,同一事件的不同叙事),非理性与理性之间游走。《芭芭拉》中一心逃往西德的芭芭拉经由偶然展开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个人记忆)更新对东德的认识,终于将他乡视为故乡;《过境》似乎展示,二战和当下之间已相隔70多年,而人被共同体想象出的边界禁锢的境况并无改变。 何为边界(territory)?客观的边界事实上只是形式,是主观的边界在建构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难民可以渡过公海,跨过陆上边境,却被拦在“过境”之处动弹不得)。那么无论是观照过去、现在或未来,都必须深入人的心灵。
因此,佩措尔德的人物时常爆发出非理性状态,如《芭芭拉》中最后一秒的决断,《不死鸟》中近乎疯狂的追寻,更不用说《温蒂妮》中电光石火的一见钟情和死死生生的爱。非理性状态与其说是爆发,不如说是人的状态本来就在自由流动,而佩措尔德抓住并刻画了它们。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唯有人造的对立。
于是,佩措尔德向神话题材的延伸是必然的(《温蒂妮》是佩措尔德计划中的神话三部曲之起点),因为神话既在启蒙以来的话语里对等于人类的蒙昧、“非理性”时代,又由其自身而言占据了上述理性/非理性这一人造边界。德国哲学家汉斯·布鲁门伯格在《神话研究》中指出,“在神话和逻各斯间的边界是想象出的”,神话亦有其理性。不同之处只在于,以前佩措尔德的边界尚有物理坐标作为参照系(如东德西德),而《温蒂妮》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都必须凭想象的翅膀去创造参照系。
布鲁门伯格指出,启蒙运动从进程的终结点的角度看待和衡量一切,而未能从进程的起始点(the point from which the process takes its departure)出发。前者与目的论相关而往往导向决定论,似乎事物唯有并必须指向一个终点。而当我们着眼于起始点,那么我们的视野将不限于眼前的世界,而将拥抱一个个可能世界,这正是艺术和人文学科研究的方向。
这一思想在片中由温蒂妮含蓄点出。她说,建筑学理论宣称,“建筑设计起源于对其预期用途的最佳实现”,因此样式总由功能决定。但她所讲解的建筑并非如此——一座古老的皇宫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博物馆。旧时王谢,今许公众。容纳了这些的柏林成为一座风情万种的城市,允许恋人们在各个角落创造新的记忆。当游客为温蒂妮在模型上指出他们那一时刻的坐标时,心系爱人的温蒂妮的目光随即透过模型那一角望向了常常约会的咖啡馆。而随后,她和Christoph的爱情则伴随着被禁止进入咖啡馆和水下世界的开辟。为空间赋予意义,是人作为主体的特权。经由此,我们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
笔者自己就曾在柏林经历过相似的场景。当时,笔者在前往柏林墙的路上,被一座砖红色的老桥吸引驻足。须臾,老桥上方的铁路桥上缓缓驶过一列黄色的火车(如图)。深沉、古朴的红色和明亮、崭新的黄色及云蒸雾缭的天空相衬,古老的桥梁和远处的现代建筑相得益彰,竟不知今夕何夕。
建筑和城市规划所提供的亦真亦幻的体验,更是电影艺术的专长。电影之眼允许了思绪由模型飞向爱人所在的咖啡馆的心理呈现,允许了对或许已死或许犹生的爱人的气态感知,正是经由艺术我们才不只拥有眼前的世界。《温蒂妮》至少给了我们三个世界:眼下生活的柏林,作为历史而仍和眼下发生关系的柏林,和爱人因为爱而创造的世界。这大概也是佩措尔德的永恒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面临着各种意义上的旧边界的瓦解和新边界的专制(最显而易见的是难民潮不断冲击着现有国界,而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正横冲直撞忙于确立新的边界),而人无所适从。唯有艺术让想象力夺权,让我们看到无数个可能世界。
我听到你的心跳漏了一拍。
《温蒂妮》是德国当代电影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Christian Petzold)的最新作品,于今年2月23日柏林电影节进行首映。佩措尔德作为“柏林学派”(Berliner Schule)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毫无疑问的作者导演。说到柏林学派,最能诠释其风格的莫过于它的奠定者之一安格拉.夏娜莱克(Angela Schanelec)所言:“演员放弃自己的演员身份,摄影机放弃自主性,蒙太奇放弃专治,叙事避免落入俗套。世界是它本身所该变现的那样:原始的世界。真实性是被膜拜的偶像,它最合理的描述就是‘美’”
而佩措尔德正是这种真实性的美的信徒。当然,每个柏林学派的导演都有各自风格上的差异,佩措尔德自身风格是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聚焦重点在两德统一后德国百姓个体的自我发展与自我状态,忠于心灵和情感表达上的真实性。
近年来,佩措尔德开始尝试在保持柏林学派严谨美学的同时将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文本嵌入进这种真实,其上一部作品《过境》就是代表:二战的故事置入当代的都市。形成全新的、特异的且独立咬合的影像空间,却依然充斥着不可消散的真实性。当精确与日常的细节在一个虚构出来的时空中被表现,其恍惚的重叠感更具有冲击力和致幻性,且依旧保持了忠于身体和灵魂的真实性。
团员@NanSLi说:佩措尔德的影像总会让人有种迷人的“错愕感”
而《温蒂妮》的架构同样取自既往文本,其原型便是古欧洲传说掌管四大元素的精灵之一水精灵,也是佩措尔德“元素精灵三部曲”计划第一部。在古代的欧洲,人们相信世界是由四大元素“火、地、风、水”一同构成的,而它们对应的四大精灵分别是“Slamander、Gnome、Sylph、Undine”,其中地精灵《诺姆》和风精灵《西尔芙》就是佩措尔德另外两部还在计划中的作品。
比起二战文本的代入,佩措尔德这次更为大胆的选用了神话传说的套用,构建了一个更加魔幻和暧昧的世界。
要想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首先要了解的是Undine温蒂妮其『水精灵的诅咒』:传说跟温蒂妮结合的男性出现外遇,背叛了温蒂妮爱情的话,温蒂妮便会杀死那些男性,并再次回到水中生活。不过,回归水中的温蒂妮亦会失去由婚姻所赋予的灵魂。还有就是温蒂妮会将年轻男子诱入水中淹死,从而永远占有他们的灵魂,但有时候也会陷入与人类的热恋而无法自拔。
知道了这个诅咒我们就可以清楚的明白这个故事,johannes背叛了undine,但是本应该杀死johannes的undine并没有选择杀死他,她内心还有一丝温存,她选择逃避进一段全新的恋情,但诅咒并不会因此消失。。。
和christoph在一起后,她才知道没有谁是不可忘却的,她真的爱上了christoph。但诅咒必须应验,就这样,悲剧阴差阳错的落到了christoph身上。undine明白要想找回christoph的灵魂她就必须得杀死johannes,但杀死了johannes的undine也不得不回归水中,失去灵魂。。。
重生后的christoph再也找不到undine,虽然他还爱着她,但生活得继续。两年后,他和一直喜欢他的女生在一起过上了新的生活,女友有了身孕,工作也慢慢步入正轨。但其实undine还一直深深埋藏在他的内心,无法根除,一次水下作业,undine再次现身。。。
Undine诱惑christoph下水,意图永远占有他的灵魂,她爱着他,她可以在水里跟他圆满。看着义无反顾扎进水中的christoph,女友无能为力。悲痛欲绝之时christoph安全上岸,最后的镜头是undine视角的主观镜头,摄影机目送christoph远去且慢慢潜入水中,因为太爱他所以希望他能有自己的自由。
佩措尔德巧妙地用温蒂妮的诅咒来展现两性关系和情感状态,并且以水作为联结,自由且细腻。
@ Polaris.J :看完后觉得自己也被浸湿。
水是情感的情绪的,它可以平静,也可以汹涌,所以它能象征理性,也能象征感性的悲(哭泣)喜(喜极而泣)。
大部分女生陷入一段恋情便无法自拔,极度感性和易伤。前后两次同机位看街角咖啡店约翰纳斯的对比镜头就能看出温蒂妮的前后状态:从焦虑痛苦和害怕失去,到有了新恋情之后再面对时的冷淡理性和无所畏惧。
水的象征之一还有女性,女性相对更加感性,所以会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温蒂妮们要的不过是一段稳定甜蜜的恋爱关系,相比于花心的男性,女性对待情感关系更加专一。从上一段不愿分手的恋情到新恋情中对信物的珍爱都能看出温蒂妮对当下恋爱状态的珍惜和沉醉。
而义无反顾潜入湖心的男主又何尝不是爱得疯狂的男性呢?水还有的象征就是欲望与性爱,从相见时浴缸破裂迸发出的黏湿荷尔蒙到相爱时湖边湿润缠绵的人工呼吸抢救,导演无不在利用水来表达情欲,从而进一步表现克里斯托弗的狂热迷情。
水是母体,水孕育了他们的爱情,相反,水也是毁灭。所以出水和入水同样也代表了新生和死亡,温蒂妮用入水的方式杀死了约翰纳斯,她也失去在陆地生存的机会悄然入水。最后的入水镜头就是温蒂妮这段恋情的完美结束,而克里斯托弗最后的出水也是他和他怀孕女友新生活的开始。一个信物的归还,代表一段关系的完美结束。
这个信物也是影片中最重要的符号之一,就是贯穿始终的工业潜水员雕塑。克里斯托弗的职业是工业潜水员,因此这个雕塑除了是他对女主的爱之外,更是他『自己』。
温蒂妮与雕塑的相见即引出温蒂妮与克里斯托弗的相见;温蒂妮对雕塑的珍惜亦是温蒂妮对克里斯托弗的珍惜;雕塑的破碎也预示了克里斯托弗肉与灵的破碎;温蒂妮对雕塑的修补也是后面温蒂妮对克里斯托弗肉与灵的修补。最后,雕塑完璧归赵,一切回归本位。
团员@野凡引用了徐志摩的情诗《偶然》: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爱情就是这样,是一个突然且永恒的瞬间,相遇、相守、相别都不能强求。两个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产生的羁绊是在一起的那些瞬间,这种情感是分开也会存在的。正是这样,相爱的两个人分开也是会互相祝福。
爱情也是一个轮回,一个漩涡,一段恋情的结束是一段新恋情的开始,也是纠缠不清的过去,这是一个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过程。正是这样温蒂妮才会选择杀死约翰纳斯,而对克里斯托弗选择彻底放手,她已经获得了由爱赋予的真正的『灵魂』。
我在开篇讲过佩措尔德的聚焦重点是两德统一后德国百姓个体的自我发展与自我状态,除了男男女女的自我爱恋自我缠绵之外,对于历史与城市所展现的现实主义表现也是其创作中不可规避的一个元素。
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温蒂妮与片中两位男性的互相交融也是意指城市的新旧更替。克里斯托弗的职业是代表温蒂妮水元素的工业潜水员,温蒂妮的职业则是代表男人陆地元素的城市发展局历史学家,透过建筑模型对约翰纳斯的遥视更是说明了其身份的『建筑性』。
城市脉络与人类恋情的一次暗合,无不都是新旧的交替,都是轮回,都是漩涡。所以可以说『爱』在柏林,也可以说在柏林『爱』。
佩措尔德的厉害之处就是其现实与虚幻,当下与历史的结合,通过互文的方式把既有文本和现编文本进行有效的连接,缔造出强烈文学性的情绪影像。捕捉真实,制造幻像,并让人沉醉。
@顗礼: 互文式对照组拍法,城市/人/人偶的三重嵌套式交互
看完《温蒂妮》,对佩措尔德接下来的《西尔芙》和《诺姆》更加抱有期待了。
本期共26位团员参与,平均分为7.7
我打出的分数是:9.0/10
接下来就来看看观影团其他成员对这部电影的打分及评价(降序排列):
@Alex:10/10 迷人到窒息,可能是2020年最佳。是神话背景下错位的爱情,也是关于挣脱束缚的献祭。诅咒的应验是你知我知的结局,那之前的情话才更动人,心跳更猛烈,穿梭于两个城市的躁动更猛烈。城市,人,小人,三位一体的故事从破碎的鱼缸开始,也注定了爱情的猛烈来袭。摔断了腿的人偶,前男友的造访,每一步都踩上了历史的脚印,可那心怀侥幸的样子确实是爱情最美的模样。我献祭我的生活与未来为了爱情,顺应教条,藏入水底。你惊醒,寻找我们存在的酒红痕迹。记忆褪色,你终究还是看到了我落魄的模样,这诅咒太久,这河水太深,这鸿沟太远,那么,人偶还给你,祝福你。
@NanSLi:10/10 漫溢在城市空间里的是在凝聚着无数脉搏的一声呼唤,掺杂着脱离时空界限的深情牵绊。交融了酝酿许久的情感似乎早已被赋予“诗性”,伴随着彼此呼吸的韵律不断在文本之外充盈着属于各自的联结「意象」,是属于一种超越听觉的、视觉的,直接附加于纯粹感官上知觉样态,当肌体的再次交触,依偎在熟悉躯体里感受到的依旧是无数次在柏林角落穿梭的潜意识中的一次抽离。佩措尔德的影像总会让人有种迷人的“错愕感”,带着错乱的情节与流动的情感不断侵袭着不知是在观看还是聆听的我们,是带着轻微异样的濡湿,浸入了这个悸动又温润的爱情幻梦...
@鹳鸟踟蹰:9.0/10 在水中溺亡,在水中流动,破碎,触摸,处于和离别。诗意地诠释爱的牵绊,街边的咖啡店,水里你的名字。片尾的蓝色,迷人忧伤的蓝色。舒缓镜头下展现的掌控力怎么不让人着迷呀~
@空曲成歌:8.5/10 看之前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背景 要不然就是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 现代都市与神话结合 温蒂妮缓缓道来柏林的城市背景 与水的因素夹杂在一起 而一开头鱼缸的破裂其实也暗示着两人爱情的悲剧
@顗礼:8.5/10 #爱本无罪#《夜以继日》的浪漫主义变体,互文式对照组拍法,城市/人/人偶的三重嵌套式交互,将文本极简,以视听叙事,剥离戏剧逻辑,突出人物状态,在一呼一吸间留下诗意而鬼魅的流动感,Petzold的影像掌控力惊人 。
@Inv:8/10 奇幻的错位,元素的密语,难道不是又一次的过境吗。将古典时代的神话传说融入现代的都市生活,依靠和夹杂着“水”流动的意象,使得符号成为梦幻的色彩推进叙事的联结。二人爱情的暖味感即为对空间跨越/渗透的力量,在陆地与海洋之间创造一片神秘而浪漫的交互之域。而文本对历史和空间展开强烈的感召,音效的波澜如幽灵般短暂的弥合身份的裂痕,但最终返还故事整体之于神话层面的隐喻和回归。爱情则未能穿透历史与空间,但在影像的生命力里,在恋人的记忆中,虽如海域般纵深,却又如星光般闪烁,可能或是不可能,皆为深情的梦。
@cinedreamer_:8/10 鱼缸破碎相遇,沉入水中分别;似乎在前世便已相识,却直到今生才得以短暂相恋;回眸之时心跳漏了一拍,可在你手中却又跳动起来。佩措尔德将古老欧洲神话植入现代爱情故事,历史留给柏林的创伤则作为背景被融于其中,多时空共存状态延续<过境>,幽冥感弥漫始终又似<耶拉>。钢琴旋律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人物情绪的流动,水元素搭建起整个故事的同时又赐予其充盈的浪漫气息。玻璃碎裂与男主清醒可以说是全片的两个高光瞬间,前者塑造出了一种极为巧妙的超现实感,后者则使得呼吸的传递得以完成,尤为魔幻。结尾的处理也同样很棒,神话的应验固然充满悲剧色彩,可水中的远远凝望又何尝不是一种祝福。
@wild life:8/10 当代柏林情书,一种神奇的鬼魅感,像一篇没那么恐怖的聊斋志异,如果没有对柏林深沉的爱,这故事顶多就是很普通的那种情节剧,但是导演处理的很好,不无聊,而且很有感觉,总的来说挺不错的。
@Polaris.J:8/10 很灵,看完后觉得自己也被浸湿。
@野凡: 8/10
一支奇幻恋曲。 像飘荡在水面上的相遇,为了这一次偶然,互相照亮。 “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
@鱼麦麦:8/10 爱情就该用如此诗意的表达,遗憾和迷幻在破碎鱼缸里相拥。以水做引的爱情片,浪漫迷人得不行
@HarperYug:8/10
@Daydream:7.8/10 神话是一种气质。全片充斥着水藻般的绿色元素:森林、水域、细密的地图、办公桌上的马克杯、墙上的日程表、公寓的地板、火车窗外糊成一片的灌木、冷静又决绝的双眸…节奏平缓,结构简洁,除去几处较为明显的环境音,许多处的背景音中参杂着隐隐的水声,宛如一场置于水底的梦境。假若你背叛,我就会杀死你。18世纪巴赫的古典气质流淌在21世纪的现代都市。古老的柏林在水精灵的世界里,一直是湿漉漉的样子。
@奔兔吉尔:7.5/10 城市发展解说变成职业诵经,有两处给出提示:上岸以后未完成的人工呼吸,性爱之前需练手的生硬背诵,前者为女方要求,但被男方终止;后者为男方要求,女方欣然应允。个中差别,在于温蒂妮(此刻,历史的中转站)承担着叙述历史变迁的重任,甚至时常唯她不可(被突然安排上阵),她愿意通过拥抱现男友(未来)换取继续活下去的动力,而现男友却以让其叙述历史(前男友)来试探她的真心。情感关系之不稳定,直至以游魂姿态闯入的前男友真正出现,引发余情未了的历史伤痛(心跳漏了一拍),现男友终于被自己的嫉妒心毁灭,而承接历史与未来的「温蒂妮」,在悲痛于怒火中将历史彻底谋杀, 才迎来此刻的归位 。
@ 素素素素素丶:7.5/10
@奇異果殺手:7/10
@Stiles:7/10
@臻圣:7/10
@董小__:7/10 资源效果影响了观感,并没带来预期的呼吸感,除了音乐好听,视听方面没有水形物语好。古代神话传说中,温蒂妮的灵魂因爱情获得因背叛失去,本片女主角温蒂妮也遭遇背叛,一次来自生者,一次来自死者,上演一出借尸还魂,灵魂的来去在故事中比较明显。女主角与柏林历史建筑中体现的矛盾统一的对比也值得细品
@贝克街的大盗:7/10 相遇 别离 重逢 如水中幻影 却又似那深邃的大海一般刻骨铭心 这般浪漫的爱情故事 可能也就只能在电影与神话当中 才能遇见吧
@刀刀:7/10 氛围满分,氛围甚至大于故事。温蒂妮和爱人的拥抱每一次拥抱、夜晚对洪堡论坛的讲解中提到的城市中心“失而复得”、最后一个镜头,看着克里斯多弗和妻子相拥着离开的背影,温蒂妮慢慢陷入水中都是比较喜欢的点。借助水来完成这个危险和浪漫共生的故事,水是一切的开端,也是结局。总体来讲看过之后头脑里只有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一团灰色的、不清晰的阴影,还有萦绕不散的钢琴声。
@扶不起先生:6.5/10 遗憾的是不解,诧异的是执念。总希望爱情有所特别之处,值得铭记在心。果不其然故事它就是这样发生的,爱像水一样绵长,热恋如胶似漆,浸泡在水中抚摸拥抱着你的样子,源于此却又终于此,颇有几分宿命感的意味。爱对了是情,爱错了是恨,温蒂妮留下的眼泪在水中是看不见的,也许那条大鲶鱼知道,谁让她们是可爱的水精灵呢!
@Supremacyacron:6/10 抛去神话背景不谈,看上去就其实还是一个蛮俗套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似乎就像被命运捉弄一般,明明坠入爱河却又无法在一起,仿佛诅咒又受到了灵验。相比于童话般美好结果的《水形物语》,本片更为残酷,软绵绵的叙事风格依旧充满着无力感,观感近似于《芭芭拉》,相比于《耶拉》《过境》而言力道还是偏弱。
@celine:6/10 imdb5.8,豆瓣7.5,评分差距好大。这个爱情故事可能得很了解神话背景才能很好理解,没细看简介就看电影的我看的是相当错愕。不会女主确实演的不错,有种风雨飘摇的气质。
@笑语在午夜场:5.5/10 分身的意象设置有《夜以继日》的影子,却远不如后者鬼魅迷人。在影片气质上更接近的是去年戛纳主竞赛的《西比勒》。
对于大家观感最重要的一点总结:就是看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其神话背景(这一点我展开说说,我比较推荐大家在看电影之前先了解其相关历史文化创作思想等核心背景,再结合自己的经历经验去感受电影,这样对内容的感知会更加全面饱满。再待看完电影后去交流讨论/看其他人的评价,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去接收别人更多角度的思考与解读。)
非常感谢能够看到这里的各位,喜欢的话不要忘记点赞转发收藏,敬请期待下期周限定!
德国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和他的柏林电影节主竞赛新片《温蒂妮》究竟有多火呢?电影节开票首日,所有的放映场次全部都是秒杀售罄;实体售票柜台的买票长龙里,好多影迷就差举着他名字的灯牌等着买票了。
首映礼当晚,他的粉丝、男主角弗兰茨·罗戈夫斯基和女主角葆拉·贝尔的粉丝把红毯前围得水泄不通。媒体场放映刚结束,一堆德国朋友短信轰炸我:“《温蒂妮》怎么样?佩措尔德柏林金熊有戏吗有戏吗?”
从第一波在柏林看过本片的豆瓣网友短评来看,一水的5星,也足以证明本片的热度了。
如果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像多伦多电影节的人民选择奖那样靠观众票选产生,那恐怕佩措尔德入围的影片每一年都会毫无悬念地夺冠。在如今不温不火的德国影坛,如果还有哪位作者导演有超级明星般的待遇,恐怕就只有佩措尔德一人。
2001年凭借《心的居所》拿下德国电影奖最佳影片大奖,佩措尔德一跃成为德国电影节最受关注的导演之一。此后他开始和德国著名女演员尼娜·霍斯合作,俩人相辅相成,一起拍摄的六部电影将彼此送上了影坛巅峰。
其中,《耶拉》于2007年让尼娜·霍斯拿下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芭芭拉》在2012年让佩措尔德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如今的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毫无疑问是柏林电影学派的领军人物,他是为数不多既受到观众追捧、又被学者欣赏的德国作者导演之一。
2018年,他的电影《过境》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也成为当年的获奖热门之一。
虽然最终在颁奖典礼上颗粒无收,但这是他第一次与弗兰茨·罗戈夫斯基和经弗朗索瓦·欧容推荐的德国新生代女演员葆拉·贝尔合作,两人在《过境》中的饰演一对二战中偶然结缘的恋人,在逃难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命运的捉弄。
两年后,佩措尔德带着新作《温蒂妮》第五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让弗兰茨·罗戈夫斯基和葆拉·贝尔这对情侣组合再登银幕。
在大学学习日耳曼文学的佩措尔德,常常被朋友形容为“有脚书厨”(a walking encyclopedia)。他常常喜欢从神话叙事中借鉴“鬼魂”的意象,在日常生活的维度中微妙地掺杂一丝奇幻色彩,从而讨论人物在两难状态、生死边缘的困境。
但是《温蒂妮》是他首次非常明确地讲述和精灵有关的故事——一个水精灵的生死爱情故事。
葆拉·贝尔饰演的温蒂妮,是一个专注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学家,她在柏林的一所博物馆中担任讲解员。她的男朋友Johannes另有新欢,提出分手,温蒂妮备受打击。她在博物馆附近的咖啡馆质问他,说过永远爱我,就不能反悔;如果你离开我,我只能杀了你。但是Johannes不以为意,不告而别。
温蒂妮失魂落魄地回到Johannes抛弃她的咖啡馆,遇到了弗兰茨·罗戈夫斯基饰演的潜水员克里斯托弗,后者前来表达对温蒂妮讲解导览的赞美。咖啡馆的鱼缸此时突然破裂,两个年轻人被水流冲击摔倒在地,温蒂妮被玻璃割伤,但是两个人却因此意外坠入爱河。
克里斯托弗在柏林城郊的水库工作,常常进行水下作业。温蒂妮坐火车去和克里斯托弗相会,克里斯托弗带她潜水玩耍,却惊讶地发现在水库深处的墙上刻着温蒂妮的名字。温蒂妮被水库里巨大的鱼离奇带走,溺水失去知觉,克里斯托弗好不容易把她救醒。两个人经过这一劫难,爱火熊熊,难舍难分。
但是前男友Johannes突然来找到温蒂妮,表达想要复合的决心;当晚克里斯托弗水下作业时遇到意外,缺氧12分钟被医生诊断为脑死亡。温蒂妮为了挽救心爱的恋人,决定跟随自己的内心,孤注一掷,和命运做个交换。
影片聚焦于温蒂妮的爱情际遇,场景在柏林城市的核心区域Mitte区域和城郊水库不断切换。温蒂妮情绪出现波动时鱼缸中水流的震颤,她的住所恰好临近柏林的施普雷河,她在水库潜水时轻松闲适的身姿,无不暗示出她和水之间神秘的引力关系。
影片简介甚至无须明示温蒂妮就是水精灵,光靠佩措尔德流畅缜密的视听语言和葆拉·贝尔绝不用力过度的演技,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就能领悟到,女人是水做的,温蒂妮和自然之间暗潮汹涌的能量流动。而爱情作为这种水能量的外显形式,则最浪漫不过。与其说,《温蒂妮》是一则当代都市神话小品,不如说这是对女性的纯真和深情,最妥帖的影像化修辞描述。
佩措尔德的叙事一如往常,流流下水,大巧不工,让人几乎感觉不到90分钟的流逝。他对温蒂妮作为水精灵的超现实力量,呈现近乎极简,似乎只不过在一对青年男女的相逢中,勾兑了一点点奇幻的力量;相比较漫天水花飞溅的魔幻爱情礼赞《水形物语》,更有一番高明。
大概这是《温蒂妮》征服观众的根本立足点:爱情的成立,从来不依赖于神力或者魔法;而真正成就爱情伟大的,是恋人——温蒂妮为爱奋不顾身的勇气。
破碎的鱼缸是开启神秘世界的通道,口述城市历史让奇情灵动的故事得以植根于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此消彼长的爱情也因为心跳漏拍渗入记忆,荡漾出超乎理性的层层余波
不了解点欧洲传说的话,这片就是一部奇怪的灵异片。温蒂妮在中世纪的传说里是水精灵的名字,她会杀死背叛自己的男人然后回到水中。女主本来想抵制住这一诅咒,结果还是跌入轮回。咱们也可以拍一部女主叫嫦娥的电影,特别喜欢兔子,和男主爱得死去活来,但最后还是要回到月球上去。对老外来说也是一部奇怪的科幻爱情片,保证看得云里雾里。我只是好奇豆瓣给高分的被感动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个冷门的中世纪传说吗?
流淌于现代都市中的古典呼吸,暗藏在每一颗灵魂深处的执念神性,潜移默化,我们是聆听者,也是经历者,并逐渐成为信念者。未能长成高于传统的进化样貌,却也包含着深厚丰满的美学底蕴,那是时间洪流中冲刷了千百年的动人肌理,浮现在你我的每一次心跳、回眸与拥抱里。殉情和爱恨间是触碰传说的永恒迷局,佩措尔德通过灵动微颤的影像之舞,带领观者见证奇迹的拯救,与忧伤的分别,那是银幕上对恋人的呼唤,并将这段咒语,传递给银幕下无数忘记珍重的精灵。
我是沾了水便能获得神力的妖精,你是断了腿仍能拯救爱情的人偶。让我们在鱼缸里畅游,在水库里栖居。你用爱情拯救再世为人的我,我用神力报答溺水僵死的你。若我的心跳漏掉一拍不是因为你,若我们的爱情是用18世纪的样式实现21世纪功能的欺骗,我愿意沉入湖泊,让你生生世世在水底凝望我传说里的名字。
一份说明书的结果是影像文本化。《过境》有多惊艳,《温蒂尼》就有多失望。
一首写给柏林的爱情诗,太美了,寥寥数笔,便把水的意向推出银幕,浇灌在人身上,让人不由自主随着人物漂流激荡。可能是今年最好的爱情电影,也可能是导演+演员+剧本巅峰状态的天作之合,仿佛去年的«冷战»。默默想起了一个人几件事,就在影院里流了泪。
3.5. 一出都市暗黑童话,水上现代世界的爱情与背叛,水下依稀可见的历史遗存,柏林人走到今天,在历史的废墟上重建了新的城市,却根本无法与过去和解,历史是纠结的水草,越来越幽暗,越来越不清晰,缠绕在他们的身体和爱情上,就像这座城市带给他们的寓意,你可以好好讲出它每一座现存建筑的历史,却尚不能追溯它具体的开端。对于大多数导演而言,无非是堆砌伊们的才华,堆砌得越多越厉害,但是对有才华的佩措尔德而言,是相反的,他需要放手,需要拿掉自己的才华,让自己不那么工整,他只有放纵自己的时候,才有了那么一点纯粹的真诚。
看佩措尔德的乐趣在于,看他如何将元素精灵这类巧思在爱情故事中落地下来,于是看到柏林建筑的模型与流转于真实柏林街巷桥梁间的回忆频频产生叠影,或者是,潜水员模型的摔裂略显笨拙地预告了潜水员的灾厄。其实,除了杀死前任是在回应温蒂妮的神话之外,整个故事都不妨被视作《海的女儿》的变形,小人鱼扔掉本该用来刺杀王子的匕首跳入大海化作泡沫,和温蒂妮没入深潭有着同样的力量:至高的爱是爱他人,我的心脏不应在你的手中有任何一次漏拍,因此爱必然呼唤牺牲、呼唤死。
古老的传说,几经变迁的城市,在佩措尔德的镜头下塑造出了这样一部充满着神秘与浪漫气质的影片。好几场堪称神来之笔的戏相信在电影节结束后仍然会让我回味。同样是关于水的爱情故事,比《水形物语》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Yes
#70th Berlinale#主竞赛影后+费比西。作为重述水之精灵温蒂妮神话的现代版本,影片还是相当有想法的,神话原型中的基本情节要素都具备了,把这个神话故事放置在当代柏林并编得还算圆,确乎是[过境]的思路一脉相承,但并没有[过境]那么震撼人心的历史错位的眩晕感。虽说情节剧拍成这样算是有作者风格,但是跟滨口龙介一样,真的吃不下……
秘密的电影。河流这一形象是变化和不变这两个对立特质的综合体,也是渗透柏林(片中有提到原意为湿地)这个城市的时间和空间的深层肌理,这些特质在Undine的两重身份上得到体现。她在神话与祛魅两种力量之间摇摆——在那个咖啡厅里,她听到潜水者雕像呼唤她回归她的神秘特质,而最神秘的事情也恰恰在此时发生了:爱情。Christoph作为一个潜水者,他展现的运动趋势与Undine正好相反:从陆地到水中、从表层到深层,这似乎使他和Undine的关系笼罩了一层隐喻意味。对秘密的探寻是危险的,最终我们看到,探索者终究还是回到了岸上,而城市也退回了她曾经栖居的阴影中。
建筑是一种功能性假设,是将人们的期许变成触手可及的存在。爱情是一种即时性谎言,是将对方的凝视变成虚无缥缈的残骸。期许一旦被打破,时间和空间自然会赋予建筑最新的意义。凝视一旦被干扰,呼吸和心跳自然会显露爱情最真的谜底。想不到一个本该充满神秘的爱情神话传说,竟然会是如此的空洞而乏力。如果爱情可以简化为两双漂浮的手和一些散乱的凝视,那么苍白就是它最好的注解。做为崇尚感知的作者型电影,佩措尔德成功的让观众的感知力变得麻木,除了影片中段的惊魂一瞥,只剩下轻灵的古典钢琴与沉重的呼吸声,再无其他。试想如果导演把取景地换成花果山,女导游爱上美猴王转世,丰富而细腻的人文地理风情讲解,再加上一个美猴王手办,这部《爱的猴王》会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吗?并不是所有的诗意都值得赞美,尤其是当一首爱情诗,感受不到爱情的时候。
风属於天的 我借来吹吹 却吹起人间烟火 天属於谁的 我借来欣赏 却看到你的轮廓
过境原版人马,讲述一个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结局虽然很好,感觉有点草草收场...
还是没忍住,看了现在的早泄版。剧作的结构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巧,导演在技巧上也有意配合影片整体的风格在克制,但男女主角前前后后各自的重头戏里,用了相似的镜头和机位,却带着完全不同的情绪,同时做出了故事巧妙的结构,足见导演的功力。片子太精巧了,没有一丝赘肉,就讲了这么一个深情的爱情故事,虽然不如《过境》那般惊艳,但可以看到这位技巧型导演在自己的作者风格上已经非常成熟且个性化了。
短小、简洁、素朴,几乎没有赘笔,完美像一首马拉美短诗。佩措尔德奉献我们时代最纯粹情节剧,也或许是他最完美最巅峰作品。
升级版《过境》,变奏体《耶拉》,短短90分钟内完成一个高度凝练的绝妙故事,掌控力令人击节。有限体量内达成微妙与含混结合的时空转换(系列前作标识性元素之一),精准叙事节奏引领的规整结构对应(重复场景&不同视点运用得太妙,幽冥感丛生),流畅漂亮,既富隐喻,兼具可看性,佩措尔德正式成为心水阵营成员。一座城市的往事与未来,水底的古老神话是历史幽灵的显形,现代都市景观则是现时幻想的截肢,城市的沧桑宏大与情感的幽微糅合甚好;两段时空的“逆序”对应鱼缸破碎的灵光,堪称专属电影的奇妙魔法时刻——时间可以颠覆或重来,可以倒叙或暂停,可以海枯石烂,但唯独心动的瞬间,确确实实在那一分一秒发生,循着心跳的律动节拍就可以找到你。最后一个主观镜头过于凄美。
如水晶般闪烁而易碎的都市传说。沉醉于佩措尔德叙事中令人扼腕的错拍感,爱人消失又重现,相遇如前世爱过,温情离别后的质问,不欢争吵后的意外,死亡后苏醒,遗忘后回忆汹涌而来。上一时空的阴云始终以虚拟形态盘旋在当下,又以实体形态躲藏于未知的角落,如那些柏林地标从历史中穿行而来,裹满尘土又焕然一新。迷人的幻境感不依靠单个影像内的充盈,而是在剧本的场次与场次之间形成遥望的共振,镜头里的人物状态永远先于语言和行动,如同事件发生前早有预感。和现实一样,所有的不幸降临之前,我们一定早有预感。
三层文本:民族神话、城市历史、个人爱情。温蒂尼穿插在三层文本中,在神话中是水神,在历史中是水下桥梁上的名字,在爱情中是突然出现、意外消失又始终萦绕的爱人。最为美妙的一点是,Undine传说中是透明的,幻肢般的,又危险而存在感惊人的。其实这种规整的分析会让这部电影变得有点无趣,打动我的地方是她站在柏林的模型前去讲述这座城市被规划起来的过程,她问“柏林的起源,在河流的下游,谁能指出我们现在在哪里呢?”在那一刻,过去和现在重叠,爱和城市重叠,时空重叠。她说,建筑的样式将追随着功能,曾经的宫殿在21世纪变成了展览馆,神话在今天变成最后一个注视着爱人摇曳到水下的主观镜头。我的天啊,我竟然想起莉拉对《埃涅阿斯记》的评价:“假如没有爱情,不仅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枯燥,整个城市也会变得无聊。”我爱这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