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影片让身穿"奇装异服"的阿兰与曾泰一起跳"伦巴"舞――这独特的场面与情调,为处于长期封闭状态下的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听感知与体验机会,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私下里审美追捧的对象。曾泰的扮演者于洋举重若轻,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不温不火。两人的对手戏更是棋逢对手,令人叫绝!
王晓棠在这部片子中虽然演的是反派,但是个人觉得比《野火春风斗古城里》金环银环演的还出彩,特别是那段伦巴,那个音乐,后来在崔永元的电影传奇中还特地做了《阿兰之死》这一集
阿兰举枪对着自己悲痛欲绝,刚扣下扳机,....枪没子弹了,因为太过于伤心,所以....晕倒了.后来被曾泰救了,等她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曾泰坐在床边,他俩久久地对视着......
曾泰:”你怎么可以这样?
你知不知道我看着你晕过去真的好心痛好自责?
我已经在心里把自己骂了几千遍几万遍了,
我,,,”
阿兰:”你不要心痛不要自责,
因为,你痛我也会痛,,,”
曾:”我真的好喜欢你,
不管是那个刁蛮任性的你,
冷漠孤傲的你,
还是现在这个楚楚可怜的你,
我都好喜欢好喜欢!”
阿兰:”你喜欢我?
你怎么可以喜欢我?
我是特务我卑鄙我恶劣我.....
(此时曾泰以吻封缄,两行泪水顺着阿兰脸旁滑落)
曾:”不要哭不要哭,
你知不知道每次我一看到你掉眼泪,
我的心都揪起来了,
是我不好我该死但请你不要离开我,
等你好了我陪你看星星看雪看月亮......"
阿兰小姐,跳个探戈
地下工作者电影,经典的双面人形象。王晓棠从冷漠、生无可恋、随波逐流再到爱上及因爱生恨,李月桂凌驾于丈夫的威势,很值得研究的女性形象。
王晓棠那时候真是绝色。女特务说的话,在现在都应验了。考虑什么明天,只要今天过得痛快就好。陈山爷爷说,很多话当时只能借敌人之口说出。
*电影频道* 精彩的电影,表演尤其出色!
跳恰恰那段印象最深
王晓棠,非常感性的表演;最后被我军毫无怜惜、不带一点伤感地击毙,中国电影历史上这种相沿既久的感情戏处理方式,真让人叹服!
这个故事发生在广西十万大山地区。
阿兰,多么迷人的女特务啊~~
主旋律里算比较有功力的了,但还是脱离不了脸谱化及弱智情节,甚至有点抄袭杨子荣的嫌疑。惊艳的倒是反派人物的服装、伦巴、暧昧,阿兰最后被打死估计观众们都在惋惜,这算是电影的成功之处还是败笔呢?
“双方卧底”的概念推出要早过港影《无间道》四十多年,晚于好莱坞黑片《无名街道》十年。不确定后者是否灵感过本片,很大的可能是没有关系,故事创意主要还是源于我军革命实践亲身经历。不过反复考验副司令的戏份拖得太长,各套手法以今天眼光(虽然个人很不愿意用这词儿)并没有显示出太高明的编剧水准:舞女纹身过分惹眼、猎人老爹太过自由,除非开枪打死耿浩否则怎能证明俩人不是同伙?……本片真正经受住考验至少细思颇趣的反而是它的角色塑造:唱曲看书的李汉光,爱弹扬琴的李月桂,跳着伦巴环顾四周满眼丑陋与仇恨的侦察科长,明明被司令调戏却反遭夫人呼巴掌骂贱货的阿兰……对于王晓棠这个角色,据说当年因受审未过而改自杀为击毙。个人倒觉得此处更改反使故事避免陷入到某种类型叙事俗套:谁说敌人内部存在矛盾就一定能转化为终极统战成果?
真正的红色无间道!求老怪翻拍
真是讽刺
敌后英雄
共和國的氣息,還有一代人的朝氣。
阿兰真美啊,王晓棠。
王晓棠也忒肥了!!我真喜欢司令夫人!
太经典了~阿兰太美了~整部电影从剧本到表演都是一流的,在那个年代能有如此创意与技巧真是叹为观止
恰恰那段儿太经典了!~于洋年轻的时候帅毙了~~~
冷战背景下的中国内部纷争。边土改边内部热战。冷战电影之于中国 表现为家国的统一性 新政权合法性的快速建立和稳固。反特片作为时代样式 塑造精神胜利 弥足家国对战争的恐惧和不自信。据说 当年众多观众买票只为看阿兰小姐跳支伦巴一场 片子传去苏联等国 都痴迷阿兰小姐 甚至写信给八一厂表达爱慕。
一定看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