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惊悚恐怖电影《夺命公寓 | 1BR》
海报的脸,好大啊。。眼泪突出,绿色眼睛很灵性啊~
夺命公寓?完全翻译跑题了吧。
电影的气氛其实挺压抑的说,不是我喜欢看的类型说~ 主要是剧情太没有说服力了。洗脑比较生硬。。感觉这都不叫洗脑,这完全是胁迫了。
中间放噪音的时候,我脑中居然浮现出的居然是以前爱的供养的梗 (捂脸)
---------涉及剧透了哦~~~~~~
剧情也比较好猜,结尾也是意料之中,就像我家逃跑的宠物一样,它发现主人只是住在更大的笼子里。(继续捂脸)
电影其实也映射了很多现实现象,比如“外貌协会” 看见帅哥什么都行,烧猫之仇也不过如此,看到独眼想到的都是坏事。
不过电影里的一句话我很喜欢,这是我的F**人生。。
不过这生活过的确实不咋地。。
爱猫人士比较强烈谴责!!!
脑洞挺大的。。我还以为墙是扣的。。
大写的呵呵。。
逐渐融入。。
也许这也算是爱吧。
~~~~~~~~~~~~~~~~~~~~
面对现在美国的时事政治,对于这个电影的思考,感觉这个电影可能夹带私货,因为我感觉这个电影并不是讽刺宗教的。。那。。希望不是我想多了吧。
---------我是绿色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5/10分),黑公寓~
大晚上想找到恐怖片看,结果一点也不恐怖,真是有辱恐怖片标签
看它有个悬疑标签,我还以为沙拉人格分裂或者精神病医生眼中的“精神病”沙拉在被治疗,或者父亲坏到底了设计了这一套,结果就一邪教片
出轨的父亲都能轻松洗白可见邪教有多坏
那么问题就严重了,这么坏的邪教,沙拉却一直圣母上线
老太婆坑了她,她还去帮助她,看到老太婆被谋杀了,她反而不帮了
丽莎是本片最惨的,也就丽莎能让你醒悟了,好的,丽莎吃了这么多苦你终于醒了,然后丽莎为了你牺牲了,那你拿着枪直接干啊,面对一群邪教的人你又圣母上线了
终于把那个花花公子干掉了,你跑了,邪教成员追你,你拿枪干啊
你不杀他们,差点被他们杀死,还好那个强奸犯独眼龙还有点人性和理智,毕竟是唯一一个少了耳朵少了眼睛的人
其实沙拉可以和独眼龙一起逃的,可惜沙拉太圣母了,导致逆境中独眼龙牺牲自己才能给沙拉断后了
最后结尾……沙拉握紧拳头,是妥协了还是杀回去了……
我一直以为沙拉会走很爽快的复仇模式
同样是2019年,《你准备好了吗》完爆这片,女主角误入了邪教组织(家庭),然后走了复仇模式,很爽,全片没啥尿点,不拖沓,最后那部片作为一部恐怖片真的鬼现身了,然后鬼也死了,无辜的女主角活了下来,很好的结局
这片节奏慢吞吞的,沙拉开始被折磨了才看点上线了,可惜她妥协后,很长一段无聊的剧情,连给猪配对的剧情都来了,然后他们交配的剧情一笔带过啥都没拍,直到出轨父亲跋山涉水来找女儿剧情好了点
不恐怖,剧情拖沓,沙拉复仇跟剧情一样拖沓,死了丽莎还能圣母附身也是服了,怪不得邪教看中了她,因为她确实不够坚强
本来是打算给3星的,但是结局,她握紧拳头冲回去如果是复仇那应该用一段大快人心的复仇来弥补下电影该有的高潮部分,却就这样没了,搞得好像她被逼疯了回去过家家了似的
看了那个繁体字影评说结局放开是为了续集……这……duck不必
还有他们组织那个四个基本原则,折射……好家伙,把电影里建立的监控比喻成建立的墙,细思极恐!
《夺命公寓》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成本惊悚片,然而这种优秀很快的就被这个译名破坏掉了。这个译名让人有一种被强行剧透的感觉,影片保留的那一丝丝讽刺的味道也在这个译名中灰飞烟灭。相比较之下,我倒是觉得《单间出租》这个名字稍微的好一点。
这是一部非常讽刺的电影,说的是个人和极端的集体主义之间的矛盾关系。一个因为家庭问题离家出走的女青年,来到了一个公寓区。
这片公寓看上去非常的理想,居民之间普遍和睦相处,大家也都相互帮助。这简直就是理想的港湾。女青年也非常高兴入住这样的公寓。于是,故事便开始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女青年开始与外界隔开了一切关系之后,这幢公寓内的真实面目就被揭开了。
原来这是一个致力于锤炼共性的社区。这个社区的所有人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考验(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之后,才能成为这个社区的一部分。女青年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成了天选之子。然后,一场关于蛰伏待机以及反抗与反消磨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
首先说说这幢公寓,这是一个讲求共性的公寓,在这里人们之间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也没有什么私人空间。所有人都高度的向着公众开放自己,包括自己的内心以及思想。
女主刚开始认为这是反人类的事情,因此,反抗的态度非常强烈。然而思想这种东西是会骗人的。当女主渐渐地接受了这一切(即使是表面上的),她与整个社区之间的联系就更加的深刻了。
于是,之间的隔膜看似越来越少,但是思想的管控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了打心眼里的认同之外,其余的通过外力的臣服或许短期内会奏效,然而长期内并总是会有一瞬间处于清醒状态的。这一点女主后来也证明了。
因此,这个公寓的设定就是为了之后,女主进行逃离的时候埋下伏笔。然而女主真的逃离了之后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更美好,而是更糟糕。从一个小社区逃离之后,女主却被迫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更加无法逃离的大社区,这才是本片最终想要说的观点。
你觉得这间小房子让你感觉到压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外面其实是一间大房子,如果照这个逻辑想下去,整个地球亦或者整个宇宙都是一间大房子罢了。人总是无法逃离的。
本片这样想其实也是对的,大家可以想一想杨永信,他的行为跟本片中的浅表意思有点相似。片中的社区是为了治疗某种创伤而存在的。
因为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太强调个人了,而丧失了对于集体的敬畏,因此,杨永信戒网瘾,跟本片中的社区对于居民进行集中管理是一样的。
杨永信的中心思想是戒除一种不好的习惯,然后诞生一种好的习惯,这是本片一开始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中心点。然而后来,这种好的习惯被养成后,这个世界很美好吗?并不是,这其实又陷入进了另一个个人主义中。
将个性收走,全部呈现出共性,那么整个社区如果真的像篇中所说的那样,无限扩大后,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那不就是成了一个独立自主的个性了吗?这一点一下子将本片的另一种思想阐述了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撇开杨永信了,然后引入《火影忍者》中宇智波斑的无限月读概念。
让月读之下的所有人都沉睡,然后陷入到一种大范围的共性内。在这种充满着共性的社区中,是没有痛苦的,有的只是自己最原始的欲望,最真实的状态等等。这样就可以让美好的事情保持永恒存在,人世间就没有痛苦了。然而,这样的共性高度集中后,所有的人基本上都可以概括成为一个人,这样一来,共性依旧是个性。
这才是本片的核心观点,看似女主最后逃离出来了这个没有人性的社区,但是她发现,外面的世界是一个新的社区,这个社区是她逃不掉的。大家可以将这个概念引申一下。如果将这个社区的所有共性扩大化,我们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没错,这个社区可以是国家,这个社区中的所有共性可以是意识形态。因此,仅仅将这个电影中的核心概念用来套用自己,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全世界的所有国家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社区,甚至是这个地球就是一个大的社区。有时候大家的丰富联想会让导演们抓狂,这位导演他并没有高瞻远瞩的想要通过一个影片来讽刺别的国家,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都愿意自己往上靠。这就很尴尬了。本片之所以让人可以联想,就是因为本片的主题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的解释。
至少杨永信和宇智波斑会对本片中提到的概念所折服,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实干,理论太弱了。因此,看到本片,他们估计会脸红的。
……
你好,再见
电影开头诡异节奏的曲子让我对它充满期待,昏暗的环境,看似友好实则诡异的邻居,还有半夜中发出的声响让我一度以为是类似《万能钥匙》那样的恐怖片。开头确实落入了传统恐怖电影的套路,让人有种老调烂俗的赶脚。但是从女主猫死去之后,故事慢慢变得有趣起来,随着故事的发展,会发现前半段看似老生常谈的套路其实都是在为后面叙事做铺垫。而且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个导演很会吊人胃口,因为当邻居的本来面目暴露时,观众是带入了女主视角,并且此刻和她一定都有一肚子的问题:这些人是谁?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会是我?等等一系列问题,但他不会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你,包括女主住的房子有什么玄机,半夜为什么发出声响这一系列疑问,他会通过后面出场的不同身份的人,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在适当时机一一揭露,这样就会让观众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感兴趣的看下去,如此一来电影不管立意如何,是注定不会无聊透顶。
另外,看得出导演兼编剧是有点水平的,几乎看完电影的所有人都能看出他是想通过这样一件虚构的事来影射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而且处在不同位置站在不同角度的观众会有属于自己的解读,这样电影就具备了一些思辨性,确实与一般的恐怖片不停jump scare的鬼出没区分开来。加上女主的演技不错,好几次可以从她眼神中明显看出摇摆挣扎的痕迹,内心矛盾被她演的很到位。
但是有些遗憾的是不知道是导演水平有限还是受电影时长限制,后半段的进程太快了,快的好像一个厨子把鱼放锅里还没有煎透就捞出来的感觉,火候差着。这部电影也是给我差口气的观感,就是刀都提起来又缓缓放下,虎头蛇尾,没看过瘾。而且bug太明显了,全篇除了着重女主戏之外,还着重了老太太和独眼男,而其中一个独眼男就是反叛精神的典范,老太太也未必不想反抗而是已无力反抗,那么其他人呢,一定也还有想要反抗却不敢或像女主一样正在矛盾中就差一个导火索爆发的人,可是在女主逃跑时,其他的人除了独眼男之外都站在女主对立面,怎么就这么巧合这堆人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其实感觉这部电影如果改改剧本拍成美剧是否会更好,这样就更能从头来解释其他人是怎么经历矛盾怎么死心塌地认同所谓的社区理论的,整个情节就会更加丰满更有说服力,不然现在的感觉是电影有内容有悬念,但是它实际逻辑是飘着的,站不太住脚。不过这部电影不能算是烂片,只是逻辑差了点,从头到尾顺利看完还是很吸引人的。
我想建忠了,一个带着我去酒吧泡妹子,实在泡不到,花钱也让我happy的老哥。
可惜,信了传销,都已经五六年联系不上他了。
……
最后一次看见建忠,他就是用类似电影中的一些说辞,劝我跟他走。什么不是他需要我,是我需要他;我看上去就是合适的人,别人他还不找那;在那个地方,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关怀等等吧。
然而我就是雷打不动。倒不是我不贪心,实在是我太懒了。想着要坐火车,要背包离开我的舒适圈我就头皮发麻。
运气不错的是,避开了一场劫数。因为我真去了,大概率是扛不住洗脑的。甚至都不用电影里对付女主人公的那套手段,只要我真去了,告诉我拉人回来就能给钱,真金白银往我脸上一甩,我就堕落了。
……
岁数大了以后啊,看什么事儿都难免想起当年。
其实电影拍的挺无聊的,可以说全程都是尿点。
而且因为英文的名字是《1BR》,我满脑子都是BR法案《大逃杀》,从头到尾期待着血腥暴力、色诱虐杀。可实际上狗B没有,基本靠“说话”拖满了90分钟。
但一想起建忠,我愣是把电影看完了。我老想着,会不会建忠后来也明白了,也后悔了,可他跑不出来,他求救无门,他绝望痛苦但最后只能再回去?就像电影的结局那样,他眼中的世界,已经变了,已经全是那样了?
唉,你现在咋样了啊?
本想点三星,但现在的分实在偏低。
本片不仅一反常态以温暖明快的色调贯穿始终(不刻意在视觉方面造成压迫感),而且,极权独裁的乌托邦氛围通过极具日常感的技术手段与场景(锤与钉、微波炉里的猫、edie的计划安乐死)在无逻辑硬伤的前提下被合乎节奏地成功搭建起来,这种具备说服力的深层心理压抑的“惊悚”体验(尤其对于今日笼罩于红潮意识形态的我们来说),乃多为滥用鬼怪、科幻、性暴力等元素的同类电影所不及。
女主角表现超出想象,诠释了隐忍、悔恨、反抗、驯服多种状态的复杂矛盾。
想问一句:the truman show究竟启发了多少后来者?
凡认可“生存”、“活着”是最大“人权”或值得骄傲、热衷于人造和谐友爱的思想的人们,都应该住进1br。当然,监狱或许更符合他们的理想居所的想象。
想起裴多菲那几行老掉牙、却永不过时的由殷夫翻译的诗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女主演技木了点,越看越熟悉这社区邪教的“四个基本”洗脑完全就是在影射某国。。。。。
这可不太行啊,不是谁都能拍出逃出绝命镇的。
2.5 女主好木
没啥意思,靠体罚暴力来使人恐惧臣服的规则怎么可能真的让人对其死心塌地,这种就是表面上一片祥和,实际只要你犯错就会被残忍惩罚的邪教“乌托邦”。
完成度差,但是故事还可以,有点像黑镜某个idea衍生加长版。
社区的噩梦,悬念与惊悚一点点放大,前20分钟就揭晓了谜底。但是对于这个社区的刻画还是不够细致,对于洗脑的描写也是有些儿戏,导致对于女主最后的转变有些迷惑,但结局的景象倒是把那种绝望感刻画出来了。
公寓里的人是一个教派,女主最终逃出来了。好像发现周围都是这个教派的痕迹
歪果仁真的脑子有病。。。如果你还没开始看此片,请不要看,太让人难受了
简单粗暴,但是很混沌,看到有人乱扯共产主义我就想骂人
有点像US,有深层的含义,有想法要表达。但一般这种片子若拍成恐怖惊悚类型之后,很难去吸收,观众看完,心情一整个很沉重,还会有些不知所措,很难去消化导演和编剧要传达的意图。也很难定位。
比较粗糙,不过时长控制的很好,节奏和氛围也不差,就是里面的各种情境比照现实,就觉得稍微扯了一些,邪教洗脑,女主的妥协也是无甚铺垫和刻画,后10分钟才终于开始反击,但一切也都在预料之内了,从而让电影的大部分时间变的神叨和荒诞,封闭式公寓里的失心疯人类,膜拜驯服和服从,也是挺精神龟裂的追寻,算是这部电影最为异类和兽派的地方,不过不动声色的教派组织挺瘆人的。★★☆
就是big brother的明喻
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前面还行,后面就有点儿缺乏说服力了,虎头蛇尾。
单身女性租房惊魂记,人类净化组织之集体公社的邪典乌托邦;这一届的邪教战斗力是注水猪肉;令人感觉压抑的“寓言”。结尾倒是个亮点,有点儿《楚门的世界》的意思。
美国人拍邪教片子还是有一套的,不愧是宗教国家,迟早有一天梦想成真
节奏跟想法没匹配上的感觉
6.5分,这部倒挺符合当前形势的。
监视器监视业主,把业主困在公寓里不让搬走的目的是什么?整个社区的公寓都是这样的目的是什么?炒房?
邪教没有信仰,缺乏说服力,能够发展这么壮大不太可信,还是学学人家《仲夏夜惊魂》吧!
设定可以,就是一切都设计的不是很充分,如果这样的女主都能蒙混过关,那么这样的社区怎么能维持这么久?我并没有看到女主特殊的一面,那么别的人也没有理由这么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