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追凶》是当时CCTV-6出品的一个“电视电影”系列——
说是“系列电影”,但完全可以当剧看。
常追国产剧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又有新剧可追啦……什么?70集?好吧……好剧不怕长,追!什么?一集才半个小时?还有十分钟跟上一集结尾一模一样?
要是那种轻轻松松的家庭剧也就算了,要是赶上那种主打悬疑的刑侦剧,简直能急死。 但《火线追凶》系列就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共10个案子,每个案子都有90分钟的电影体量,并且在各成单元的同时,主要人物还有可延续的完整故事线。
尤其是在“超级网剧”这个概念还没正式兴起的2009年,这种国产悬疑的操作模式还是——
挺爽的
故事的背景,是解放前的旧上海滩。
第一部的开篇,故事的主角钟朗(钟汉良 饰)迎风站在上海滩的顶端,审视着那个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
在这里,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地上与地下、东方与西方、合法与非法、光明与黑暗,古怪地交织在一起。 在这里,一个人时常要面对大起大落,昨天你还在天堂,而今天,也许你就要坠入地狱。
这就是钟朗此时的内心写照。
初入警界,年轻气盛的钟朗连破数桩大案,人送外号“老虎探长”,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此刻的他,却成了终日买醉的落魄警探。
喝醉了,还要打架闹事。
当然,这也是展示“老虎探长”职业技能的绝佳机会:
首先,拳脚利落。
单枪匹马,分分钟撂倒几个小瘪三。
有没有几分小李飞刀亮相时的感觉?
其次是,目光锐利。 瞟上几眼,就能知道这群小瘪三的职业身份。
每一个落魄英雄的开场,都藏着一本人物小传。
这就引出了整个系列中的第一个案子——《血色刀锋》。
3年前,钟朗曾接手过一个连环凶杀案,却因过于自负,把案子办砸了。
突然有一天,那个逍遥法外的凶手又出现了——
受害人死于喉部刀伤,并且是一刀致命。
钟朗认为,这样的作案方式,只有那个被他放走的“割喉魔”能够做到。
蛰伏了3年的“老虎探长”,终于决定重出江湖。
作为一名“落魄英雄”,钟朗的出场充满“武侠气质”。
而之后的“案件侦破”,用的完全是“好莱坞大法”——
在“案件侦破”之前,英雄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联盟”。
相同的套路,在好莱坞商业片中随处可见。
《功夫熊猫》中的动物小组。
《速度与激情》中的飙车小组。
《火线追凶》里,首先前来“组队”的是韩非(释小龙 饰)——
10岁之前的释小龙,是《乌龙院》系列电影里武功高强又萌翻天的小和尚。
10岁以后,释小龙是悬疑剧《少年包青天》里的小展昭。
到了《火线追凶》系列,释小龙已经20岁,终于可以演成年人了——
这个实习探员不再以拳脚作为第一特征,他头脑灵活、热爱科学,甚至还喜欢饲养各种昆虫。
这个习惯,还经常能为破案帮上大忙——
在韩非身旁看着昆虫一脸兴奋的是故事的女主角——胜男(齐芳 饰)
海归教授、女法医。
不是网红锥子脸,身手还很不赖——
“老虎探长”也被她一个过肩摔出门外。
探长+法医,熟悉不熟悉?
侦探小说中的头部经典《福尔摩斯探案集》,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腐国爆款剧集《神探夏洛克》里的福尔摩斯和华生,曾在全世界撒满了糖——
后来美剧版的《基本演绎法》里,华生干脆就变成女性了——
没错,《火线追凶》里的男探长和女法医,是有感情戏的。
而这个女法医,不仅仅要负责验尸和谈恋爱,还肩负着贯穿10个案件的一条副线:
人们称呼胜男“于教授”,但其实她最初并不姓“于”,她还有一个因为叛国罪被关押在法国人监狱中的父亲——端木岩(高雄 饰)。
这个深藏不露的科学家,也在后续的案件中多次出现,并为钟朗等人的案件侦破提供关键信息。
而胜男父女之间的误会,不但为女主角提供了一条使10个独立故事产生关联的亲情线,还在最终章里揭示了一个惊天秘密……
当然,2009年出品的《火线追凶》,终究还只是“电视电影”——也就是不上院线、只能在电视上播放的“电影”。
因此,无论是制作体量,还是精致程度,都不能跟院线大片、欧美剧集相提并论。
有些特效还有点渣——
“割喉魔”在最终对决时的“拉丁”设计——
也是有那么一丝丝尴尬……
但作为10年前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作品,它已经表现出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诚意。
由于整个案件被集中于90分钟的体量之内,故事的节奏便严格遵循了商业电影的逻辑,当然也就避免了许多国产剧的拖泥带水。
而每一桩“奇案”,又都能带出不同的社会视角。
上面提到的《血色刀锋》,连环杀手背后还有一个能够影响到粮食价格的庞大利益集团。 第二案《绝命狙击》,讲的是乱世之下的帮会江湖。
第三案《黑枪疑云》里,兵工厂官商贪腐,制造步枪偷偷工减料,导致前线几百名将士无谓伤亡。
第四案的《突然死亡》,又通过一场“黑拳”交易,揭露出旧上海错综复杂的各国利益斗争。
各行各业、三教九流。
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
地上与地下、东方与西方。
合法与非法、光明与黑暗。
这些“反义词”,就这么被安插在10桩离奇案件里,拼凑出一个逝去的时代。
《火线追凶》系列的出品,距今已经10年了。
或许是因为播出方式的问题,它没能跟院线片争票房,也没能跟当时的热播剧抢收视率,甚至连宣传都很少,每部评价人数也不过几千人。
10年前,“营销号”还没能成为产业。
能为它打分写评论的人,也都是实打实的热心观众。
“除了大牌,什么都有。”
当时的钟汉良已经35岁,但他还没有成为《何以笙箫默》里的霸道总裁。
在《火线追凶》之前,钟汉良的娃娃脸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胡子。
而如今的院线电影里,还有男偶像戴着军人贝雷帽也不破坏自己的大刘海。
当时的电视电影成本有限,“天价片酬”的段子也还没在网上火起来。
据说,钟汉良在拍摄过程中上房下水,一共跑坏了7双皮鞋……
10年前,地铁里还没有那么多种类型的智能手机。
10年前,很多三四线城市里还没有那么多电影院。
10年前,那个努力转型中的钟汉良——
其实还挺帅的。
《火线追凶之血色刀锋》讲述30年代的上海滩罪恶横行,巡捕房探长钟朗(钟汉良饰)曾一度被誉为“罪恶克星”,但三年前他在查办一桩连环凶案中却抓错了凶手,真凶“割喉魔”脱逃导致多名无辜者惨死,钟朗倍受打击。三年后,“割喉凶案”再次发生,福记米行股东徐大福被杀,钟朗决定重新振作缉拿“割喉魔”归案。过程中,机灵的小探员韩非(释小龙饰)开始追随钟朗查案,在韩非介绍下,医科大学女教授于胜男(齐芳饰)又加入了团队,成了他们的验尸官。但“割喉案”之所以难破是因为所有受害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唯一共同点就是割喉魔只杀富翁。一番追查后,钟朗发现徐大福的合伙人裴德远、徐大福之子徐文扬都有杀人嫌疑,但随后裴德远被杀害,徐文扬也解除了嫌疑,此案依旧迷雾重重……
该片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为背景,通过讲述巡捕房探长钟朗领衔的探案组搏命追凶的故事,展现了一幅旧上海警匪暗战的汹涌图景。该系列由10个90分钟长度的电视电影组成,分别为《血色刀锋》、《绝命狙击》、《黑枪疑云》、《突然死亡》、《掘墓人》、《惊魂宴》、《狂魔再现》、《无罪辩护》、《冲破黑幕》、《死亡地带》。
《火线追凶》之《血色刀锋》讲述了在罪恶横行的上海滩,“割喉案”事件疑云重重,钟朗联合韩非等人破获“割喉案”的故事 该片打破了以往单纯探案题材的固定格式,不仅节奏明快、悬念丛生,火爆的动作场面更是在同类题材中无出其右。该片中的武打设计依旧延续了李才唯美大气、有虚有实、有动有静、行云流水的风格。该片并未因制造悬疑效果而限制动作的发挥,恰恰相反,它要打造的是一个豪放的动作路线。在剧情的动作冲突中,利用多方视角,呈现完整格局。
最近突然被提醒了这系列电影,还是很小的时候央六播出时看的,那时候挺喜欢钟汉良,特意为了他去看的。剧情已经忘了,但是记得拍的挺不错的,特别是女主,真的是非常独立且有能力的女性形象,法医的形象也塑造的非常专业。看完以后很长时间我觉得当个法医很酷,特别想长大以后当法医哈哈哈,感觉自己有必要上来补一个打分~
(因为是一个系列,就一起说了吧。)
一个经验丰富的核心队长,一个移动百科,一个专业过硬的法医,随便组合都完成了所有探案小组的必备条件。
十个故事,每一个基本都采用本格推理手法,从死者入手,一点点寻找线索,其中几个故事是凶手和探案小组互动,送线索增强推理的紧张与悬疑感。
剧情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丰富了故事内容,涉及了黑帮械斗,巡捕内斗,英美法等地对上海滩的控制,以及贯穿到底的日本人的阴谋野心,一直到最后一个故事中将爱国情怀推向高潮。
片中的一些配角,也各具特色,十分能反映上海滩在当时环境下形形色色的人。
比如洪探长,有些胆小怕事,在职位上圆滑世故,可是对于原则问题从不退让,与当时上位者的特质一样。
比如老孔,巡捕房的老油条,上海滩活地图,为人圆滑幽默,有些势力,可心地善良,人缘极好,是一种集底层人生存特色于一身的角色。
比如李约翰,巡捕房大力培养的新人探长,骄傲自负,年轻气盛,总以为以自己的能力可以做一番大事,却因为太年轻,不懂官场稀里糊涂的送了性命。
比如余利本,在所有凶手中,他的戏份最多,也是最厉害的一个,他一个人能够挑战三人组整整两个单元,综合实力最高。可他代表了小人物在混乱的时代向上爬的缩影,即便再有能力,也是个棋子,稍有不慎就变成了弃子。
在演员选择设定上,也挺让人意外。
钟汉良在钟朗之前或是总以美男形象示人,这次由于扮演钟朗,无论外形还是性格都有极大的改变,胡子邋遢,会说脏话,有点大男子主义,一言不合就打架。
释小龙饰演韩非更是一个只会书本知识,一点身手都没有的弱鸡探员,和他之前“身手高强”的形象大相径庭,面对少有的几场打戏,总觉得他下一秒“武林高手”附体,秒杀一片,虽然不习惯但演技一点不掉链子。
齐芳之前也总饰演优雅的女性,这次扮演于胜男,一个科学怪人,性格比男人还要强硬,也算是一种突破。
无论有多少意外之喜,整个演员组的表演几乎没有不合格的,而且配角多用熟脸,看着也十分亲切。
除此之外,这部戏的细节也比较完善,比如在《惊魂宴》中,开场韩非扔飞盘手法很准,后来他用飞镖掐断了炸药引线;比如街边远景看到墙上用油漆写着数字,后来就证实是凶手所作;比如韩非对于文学不太感兴趣,把张大千的字画认错被人嘲笑,后期面对余利本的挑战,他没看过《基督山伯爵》;比如于胜男的实验室爆炸,后期场景就有所转换……
当然,在整部剧的推理剧情上也有一定的BUG,故事设计上能够看到不少故事的影子,但瑕不掩瑜,这一个系列不是太被人所知,不过在国产推理剧中算是中上水平。
补个分,当时电影频道放一次看一次
这个系列都还不错
汉良系列汉良哥哥功夫片
《火线追凶》系列电影高中时看过,大学时看了《犯罪心理》,发现火线很多情节都类似CM,但还是又看了一遍火线,因为情怀。那时好喜欢钟汉良,那才是他那个年纪该有的样子啊。现在不喜欢了,太粉嫩了。
邪恶的眼睛哇~
本系列第一集
这集没有徐少强啊,刘永倒是有
作为开篇很精彩,推理有理有据,人物塑造也很有意思。本以为是单元剧形式,看到最后发现有主线埋着,有意思!
还不错呢~最起码整个剧情比较靠谱,中国这两年电视上没怎么播好片儿,这就算很不错的了。钟汉良,不愧是我妈喜欢的男人~哈哈
动作设计不错,留不留胡子都好看~
三星给钟汉良帅死了的扮相和无可挑剔的身材。一星给转型的释小龙和身材更好的女主角。
虽然听汉语不太习惯,但是钟汉良帅暴了啊!中国的福尔摩斯!女法医靓暴了!释小龙也好帅!绝对在模仿福尔摩斯!但是钟汉良造型太拉风了啊!我真是爱暴了钟探长!
我是想说,什么时候能给小哇配个好看的女主?ps,割喉魔,这三个字就有笑点……
钟汉良
向来不喜欢偶然性太强的破案线索
看完神探夏洛克再看这个就脚着真的很弱智。。。。。。
帅哥帅哥……小钟……
超级喜欢的电影系列,小时候电影频道经常播,一看到播就会看,近几年没怎么看到了,也几乎没有这个好看的刑侦电影了
1
四星电影,加一颗星给钟小哇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