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孤高的手术刀》
相较一年前的《亲爱的医生》,同样关于小地方医疗资源问题、道德与医德、法律、社会的冲突。此片显然更加“主旋律”而煽情、粉饰的地方随处可见。
不过另一方面,影片在医学专业和模型制作方面的准确还是值得称道。日本也是一个擅长拍摄医疗题材影视剧的。
2 ) 《孤高的手术刀》:纯粹的骄傲
虽然整体影片过于工业形式化
可是通过一个技艺高超的外科医生
个性化的描写和对待工作的热忱
来反映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和器官捐献的举步为艰
意义上还是很讨好的
影片里有不少刻画当麻医生的手术过程
而堤真一的表演的确有模有样
当中也有热血的情绪渲染
可以说是他这个人物的刻画撑起了整个故事
而从肝外移植和脑死亡者的器官捐赠的角度
把故事推向煽情和反思的高潮
实在是野心满满
个人评价:7.0分
有些日剧式的交代场面多余
护士的侧线描写有些拖沓
柄本明那个市长形象太漫画感了
3 ) 不经意遇见的温暖
看片热情很少高涨,之所以下定决心看《孤高的手术刀》,只是因为《要人警护官·革命前日》的剧情实在不敢恭维,生生把堤真一给埋汰了,急于寻求治愈。
于是想到了很久之前就注意到的《孤高的手术刀》,二话没说,下载下来。
片子颇长,足有两个小时,色调素净,风格朴实,节奏舒缓,一个人安静地看完,心情始终没有多大的起伏。日记本翻开,弘平眼中母亲的字迹化作了浪子护士犹如汩汩流水的独白,故事就在浪子护士的独白中展开,使整个片子充满了回忆的味道,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叙事方式,它可以让我静下心来将片子重过数遍,仔细挑出比较有感觉的片段,碎碎念一番。
当麻医生的登场比我预计的迟了很多。第一个镜头是他的脚,还有亚麻色长风衣的下摆,脚的前头搁着一个沉重的行李箱,他推着它走了几步,然后停住,紧接着镜头拉远,他已经站在了市民病院的门口。这一段很短,只有两个镜头,一个动,一个先静后动,都细腻非常,行李箱表面又脏又花,暗示了旅途的跋涉,轮子滚在粗糙的地面上发出嗡嗡的声响,也许它的主人早已听惯。
市民病院的牌子白底蓝字,白底已经发黄了,天空灰蒙蒙的有些压抑,当麻医生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无论是亲眼看到,还是亲手写到,这都是一个值得讲述的故事的开端。
苦手于毫无成就感的工作的浪子护士,充满敌意地将一堆消毒完毕的手术器械倒在了铺好的消毒巾上,“哗”的一声,发泄了多少工作和生活上的怨愤。这一幕正好被路过的当麻医生撞见。“蚊式剪和手术剪的前端很精细,而且还不便宜,取用器械要更加小心才是。”消毒间的门开了一条缝,当麻医生“爱管闲事”的作风初露端倪。
“那个……这里是无关者禁止入内的。”
“明天开始我会到外科上班,我叫当麻,请多指教。”
我在屏幕外面暗笑:果然是“せんせい”啊!对于日文中的一些词,我还是摆脱不了中文语感——其实,此时的当麻医生,和一个老师又有什么不同呢?“那个……我乱丢东西关你什么事,你又不教我们班。”“明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叫当麻,请多指教。”
你看,替换了职业,这段对话同样适用。
“‘真是讨厌的家伙’。这就是当麻医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浪子护士在日记中写道。
早在没看完全片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样的观点摆出来,明显就是被改造的对象。编剧和导演肯定也从未考虑蒙蔽一下观众的眼睛,好到后面大抖什么包袱,这个片子,剧情和人物都说不上有什么新意,但即使这样,仍充满了感染人心的力量。
此时故事的进度才只到十分之一,就已经有明显的玛丽苏倾向了,无妨,这是回忆式叙事作品容易走上的一条路。像我这样的观众,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浪子护士——谁没有一点这样的情结呢,当面对当麻医生这样的角色。
“明明今天还没就职,一上来就说教的家伙的紧急手术……”手术前,浪子护士一边洗手一边腹诽。但我注意到,她还是按照外科手术的要求一丝不苟地洗了手。不知这是医务工作者严格的工作规程使然,还是浪子护士的个人职业操守使然?也许两者都有,但我却深信一点,就是后者所占的比重定是不可忽略的。即使见惯了庸碌无为的医生,即使工作毫无成就感,她也始终忠于职守,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这是她最令人敬佩的地方,她比那些不负责任的医生高尚得多。她也是幸运的,在见惯了庸庸碌碌、将自己的面子看得比病人的性命还要重的讨厌医生,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怀疑即将转为唾弃时,她遇到了当麻医生,有幸站在当麻医生的身边协助他,全程参与、全程见证奇迹的横空出世。
“野本用这把钳子的时候,曾经弄伤过病人的动脉,现在却好像不是同一样东西似的,被准确地使用着。”
“开腹不满十分钟,就像是看魔术一般。”
“血管密布的肝脏中,引起大出血也不足为奇,在所有人都很紧张的情况下,当麻医生淡定地进行着手术。”
“出血量少得令人吃惊,精准且没有多余举动的手,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我从来不知道手术也可以那么美,我觉得,自己又找回了刚戴上护士帽时的感动。”
浪子护士的独白穿插在手术当中,伴随着寻找、传递手术器械的慌乱响动,一开始她还能勉强跟上当麻医生的节奏,但操作随着手术的进行渐渐复杂,她渐渐掉队了。她不停地说着“对不起”,一句比一句更加发自内心。整个过程她是紧张的,自责的,也许这是她第一次对自己的技艺不精感到羞耻和不安,被讨厌的医生冰冻起来的工作心态,让她得过且过,疏于练习。但当麻医生却很宽容,总是耐心地等她递过器械,实在等太久了就自己拿,甚至还告诉她“不要紧张”。
当麻医生来到市民病院的这第一个手术,就像照进浪子护士生活的一束阳光,让她重新燃起了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结束了一天疲累的工作后去幼稚园接儿子弘平,她也不再苦着个脸了,回到了家还主动匀出时间来增进技艺。浪子护士的改变从反面折射出了现在很多人的遭遇:读书时能遇上一个让自己愿意奋发向上的老师已属不易,更别说踏入比学校复杂百倍的社会以后的生活了,谁都曾满怀一腔热血,可到头来又有多少人能善待——不是说一定要努力去实现,只是至少不去嘲笑——自己当初的梦想呢?
受鼓舞的不止浪子护士,还有年轻的青木医生。野本医生的不负责任让他彻底心灰意冷,他恨自己的软弱,后悔当初没有坚持自己的选择待在当麻医生的第二外科部。于是他再次去找当麻医生,希望自己能调回他身边,为从未放弃过的“治病救人”的梦想而努力。
这一段有一个非常动人的镜头。青木去到当麻医生的办公室,当麻医生正站在水槽前洗手,水槽就在窗边,窗很大,很宽,挂着百叶帘,帘外是成荫的绿树,树的绿在阳光的照射下透过百叶帘沁过来,清晰地勾勒出当麻医生穿着白大褂的背影,堪称完美的配色和构图,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当麻医生温柔却又充满力量的特质,让我久久舍不得移开目光。
这里必须提一下当麻医生的扮演者堤真一,堤先生为了更贴合当麻医生的气质,减去了7公斤体重,所以在片中显得瘦而精干,但却又不会过分尖削。堤真一演绎的当麻医生,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非常独特的气质,这种独特的气质,将我一直以来心目中对医生的模糊憧憬清晰地放大了。啊,我想要的医生就是这样的感觉!片子还没看完,这种想法就在我心里产生了。
在与大川市长女儿的相亲晚宴上,在漫画人物一般的大川市长的衬托下,当麻医生的木讷和孤行也显得颇为漫画,但并不会让人感到突兀。大川市长暗示无效,他那漂亮活泼的女儿大川翔子“挺身而出”,一语道破晚宴的相亲目的,可当麻医生竟然连谁和谁相亲都不知道,把翔子乐得直打跌。但当麻医生也不是不善言辞,兴致一来,他也会将双手放到桌上做出织毛衣的动作:“外科医生的工作细琐得像织毛衣,得一针一线地完成,坚持着,忍受着,勤恳地,踏实地……”
带点儿自豪,也带点儿希望别人能够理解的期待。其实当麻医生还并没有把话说全,外科手术细琐如女人的针线活,需要女人一般的谨小慎微的性格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却更需要男人一般的运筹帷幄的能力和当机立断的勇气。
“对外科医生来说,重要的是救助面前痛苦的病人,不是什么‘大学’的惯例。”
“这儿确实是小地方的医院,但虽说如此,也请不要随便说什么‘命中注定’,听了很不舒服。”
“全力以赴是医生的使命。”
“想要活下去的病人,想要延续另一条生命的脑死患者的家属,现在就在我眼前,还有人们的悲痛心情,如果无视这些不做手术的话,我就不配做医生,不配拿手术刀。”
……
当麻医生是孤独的。当麻医生技艺过人,从医的理念又非常纯粹,但这种纯粹却不见容于勾心斗角的医学界,甚至是整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虽说一早就认为编剧和导演不会将设计什么虐心的情节,但第一场手术之后,各种担忧还是慢慢占据了我的心,五花八门的“小人之度”犹如乌鸦一般在我脑海中盘旋聒噪:
当麻医生手术做得那么好,势必抢了其他外科医生的生意,他们不会背后插刀子吧?
当麻医生一心治病救人,坏了市民病院“唯医学院马首是瞻”的规矩,他们不会使坏吧?
当麻医生喜欢的都春美的演歌吵得其他医生心烦意乱,他们不会联合起来孤立他吧?
当麻医生在相亲晚宴上表现得像根木头,大川市长和翔子小姐不会因此记恨于他吧?
当麻医生坚决不让滨乃屋的大叔请吃饭,滨乃屋大叔不会脸上挂不住然后把他拉入黑名单吧?
当麻医生答应了武井老师捐献儿子肝脏的请求,武井老师不会在坏医生们的诱逼下倒打一耙吧?
当麻医生被实川教授视为肝移植的第一竞争对手,实川教授不会联合以上这些人捣乱吧?
最后的脑死肝移植手术,仪器被做手脚?药液被偷换?手术室门口被冒失的记者拥堵导致供电故障?
手术最终失败,成就“遗憾之美”?
……
所幸的是,以上各种囧囧有神的“小人之度”,只有第二项成真了。当麻医生毫无杂念,一心救人,愿意承担一切后果,与当麻医生处在同一战线的其他医生个个兢兢业业,给予了他最专业的协助;翔子小姐对当麻医生没有私欲,只有敬重,成了片中最养眼的一道风景线;武井老师珍视儿子的意志,坚定地维护了当麻医生,使他免受冰冷无情的法律的制裁;实川教授与当麻医生英雄惜英雄,对野本医生的作为嗤之以鼻……
当麻医生的“禁断之手术”最终成功,一帮漫画般的反派不堪一击,最终受到严惩。这个片子最终没有虐心,最终没有落入俗套。
“当麻君的手术刀没有野心和邪念,他的手术刀是纯粹、孤高的……”实川教授的总结也非常漫画,总是让我想起以“あいつ”开头的那种感慨,但这没有关系,因为它足够真诚。
但是,当麻医生也要离开市民病院了,这对浪子护士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伤心的消息。“明天的手术结束后,当麻医生会一个人负起所有的责任,不安在我心中渐渐扩散,他会离开这个医院吗?”手术的前一夜,她一个人坐在半明半暗的值班室观看录像,一边做笔记,一边记日记。她一遍又一遍地复习手术步骤,只为了更好地协助当麻医生完成手术。这时,当麻医生进来了,好奇地想要看她的笔记,浪子像被他撞见了什么心事似的将本子紧紧捂在胸口。
“啊对不起!我只是想先熟悉一下明天手术的流程……”
“不,没事的,你很努力啊……让我看一下嘛。”
浪子执意不让他看。
“那个……这次将用Piggyback法进行手术,接受的肝脏不是在下腔静脉……”
最终浪子小心地翻开了没有记下自己文字的一页,将笔记交给了当麻医生,于是当麻医生连椅子都不坐,弯下腰就开始在笔记上全情投入地为她讲解Piggyback法手术的操作流程。浪子趴在旁边一边听,一边偷瞄两眼当麻医生,又在他抬头的瞬间即时收回自己的目光。
浪子是暗暗喜欢着当麻医生的。
“怎么了?”
“没什么……医生,请答应我……”
“嗯?”
“明天手术结束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留在这个医院。”
“我答应你。”
这也许这是全片仅有的一处可以说是稍微有点暧昧的情节,浪子离开了值班室,半明半暗中,当麻医生站在原地望着门口发了一小会呆,他听出了浪子话中有话么?也许有一点吧,但是,当麻医生还是当麻医生,他的眼中只有病人,他就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讨厌家伙,连撒个善意的谎都撒得拙劣无比。
——咦?不知不觉中我好像代入了浪子护士的角色?
回忆的人是浪子护士,记日记的人总比被记的人要多投入很多感情,每一个值得记住的细节她都记得清清楚楚,递给当麻医生的第一把手术刀,递给当麻医生的最后一把手术刀,无论是生涩非常的,还是熟练无比的,她都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意义。
手术结束时她甚至潸然泪下。这就是女人最令人惊叹的地方,一件普通的东西,一个普通的地方,一个普通的日子,只要和某人有关,就都值得载入人生的史册。
告别的时刻终于到来,当麻医生又弯着腰弓着腿,推着笨重行李箱出来了。曾经共事的美好时光永久地凝固在了照片当中,医院外,接当麻医生的车到了。上车,挥手,告别。车启动了,美好的共事时光即将一去不复返。浪子是勇敢而率真的,她终于不顾矜持,跑了上去,她趴在车窗外,对当麻医生倾诉出了自己的心声:
“那个,一直以来多谢您了!我一直期待着当麻医生的手术,我想接近当麻医生,在手术中,我已经习惯了当离当麻医生最近的那个人,虽然我从来没说过,我……实际上我很喜欢都春美!而且越来越喜欢了!”
连表白都这么克制而含蓄啊……我在屏幕外又想哭又想笑,其实想深一层也是的,浪子是对的,他们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她的爱慕是单向的,当麻医生对她只是欣赏和信任而已。
“……谢谢,你……是一个非常非常棒的护士啊!”
当麻医生的这句回答,留在了浪子的日记当中,给了她足以支撑一生的力量。
屋檐下的燕巢年复一年的生机勃勃,春天又到了,这个靠海的小城市再次绿意盎然,阳光下,鸥声阵阵伴随海风惹人心醉,年轻的弘平继承了母亲的遗愿,挥手告别了可敬可爱、如妈妈一般可亲的老师,踏上了新的旅途。
火车站台边,三月樱花烂漫,行李箱的轮子滚过粗糙的地面发出嗡嗡声响,年轻的弘平微笑着,满怀自信地走向属于他的新生活。
故事的结尾不需言说了,浪子护士若地下有知,定会感到欣慰的。
一个温暖的轮回。
4 ) 孤高的定义
凌晨的时候家里的网就快了起来,土豆很快冲完,怎么也不舍得就这样关掉,于是就看到了现在。两个小时的电影,看到三分之一,就是一个普通的小町来了一位医术高超而耿直的医生。这位医生虽然技艺精湛,但是却会粗神经到不知道自己在相亲,手术时喜欢听演歌,不让听的时候会郁闷得嘟嘴,怎么看都不孤高么。
可这并不是个简单的热血医生影响地方医院的故事。热血不医生,黑杰克只存在在漫画里,热情和冲动无法支持医生这个职业。医生有的可能是执念吧,当麻医生对母亲病逝的执念转化为了对病患生命的执念。如果你手中救命的手术刀因为这个手术被夺走了呢?不知道,可是这两条生命就在眼前啊。
他的手术刀是孤高的,没有野心,纯粹,满满的是医生的执念。
最后算是好结局了,当麻医生还是医生,护士的儿子也成为了地方医院的医生,但是为什么那张照片出现时,还是泪流满面呢
另,这个角色,只能堤真一演。
自处超然,待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听松堂语镜》
5 ) 抉择
很发人深思的电影,给人无尽的思考
道德的底线在哪里呢? 最后的手术,脑死肝移植,是做还是不做?
有些像囚徒困境,无论怎样选择都需要承受陌大的痛苦
那么高技术的医生,选择来到小医院,医生的天职,治病救人,无论他是敌是友,是好是坏,在医生的角度来讲,就都只是病人而已.选择了继续手术,意味着从此不可能再拿起手术刀了,如果不选,那么将眼睁睁的看着病人的死去.医生的母亲由于小时候的医生的误诊而离去,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从而立志做一名外科医生,立志不放弃任何一名病人.这个信念在执行的时候需要付出多么的创伤呢,又需要多少的努力,也好在最后,放下了手术刀,也治愈了儿时的心理创伤,可是那之后怎么办呢?他的生活还有任何的意义吗?从新开始?这个将是多么的残酷.
只是这样的选择,真的蛮伟大,蛮辛苦的,也只有这样极端的人,才会推动历史的向前发展吧,看来自己肯定做不到这一点了.虽然他很伟大,换作自己,怎么也受不了将刀伸向还在跳动着的身体,没有人可以决定他人生存的权利,可是如果是脑死呢,他已经没有意识了,都不存在强迫的问题了,这个思考不在我的承受范围内了
或许,当绿叶缓缓落下的时候,应该好好的悲伤,释放一下情感,感觉医生这样的选择太辛苦了,呵呵
很值得一看的片子.强烈推荐
6 ) 孤高是外在,大爱在心中
中村浪子护士突发心肌梗塞死去,在东京大医院工作的儿子弘平翻看妈妈的日记,开始了解妈妈的生活。原本幻想当全职主妇的浪子却不得不工作,日记本中充满了抱怨,直到遇到当麻医生。当麻医生是日本国内顶尖的肝脏活体移植专家,只有一个水平相当的对手青木在京叶医大做研究,他的到来改变了当地医院逢手术就要送到京叶医大的惯例,也带动了当地医院的医疗水平。市长大川由于肝脏出血,需要做活体肝脏移植手术,由于车祸已判断脑死亡的诚君家人愿意捐献肝脏给病人,但是当时日本法律规定在脑死肝移植是非法的,当麻为了拯救病人,愿意为了救治病人承担所有可能的后果。手术持续了12小时,成功了。在各方努力下,当麻免于被起诉,但最终离开了医院,中村非常不舍。读了妈妈日记的弘平最终放弃了东京的工作到妈妈工作的当地医院工作。
勤劳努力的人会妨碍混日子的人的舒适,会被嫉恨诽谤等,比如当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麻满脑子都是患者,生活简单,提携后辈,没有恋爱。
中村其实是喜欢上了当麻。但并不是所有的喜欢就会在一起。
电影发生在日本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地方医疗急需提升。当麻的母亲死于农村小地方的误诊,因此他立志做外科医生并愿意到农村提升当地医疗。他宁愿为了眼前看得见的病人的痛苦法放弃所谓的前途和名声。可以说是孤高,其实是种伟大和纯洁。
主旋律的故事,还是讲出来的....
前半个小时真精彩啊,很舒服的独白加配乐,手术呈现出庄严的仪式感。即励志又震撼,然后就陷入一个俗套加一个俗套的遗憾中。真是可惜了。
医者仁心。伦理这事情有点老套,但是手术场面真的看着很真实。堤桑演技真好。可惜片子可看性并没有特别强。P.S.传说此片获得金鸡百花奖最佳外语片,一身冷汗……再P.S.但愿《心术》在专业呈现方面可以与之媲美。
坚持把他做下去,比成为他要难得多
堤真一是一个好演员。现在我们也缺这种医生。
主旋律高大全,但故事细节还是不乏感人的地方。上一次看堤真一是《嫌疑人X的献身》,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演技真不错啊。
这个电影你们给7.4!!!有没有人性!!堤真一是我最爱的日本演员
波澜不惊,老调重弹。
我很喜欢余贵美子阿姨
吴孟超离世后的第三天CHC电影频道播放的配音版,很应景,致敬每一位医生。
电影院是一个让人恢复安静的地方。生命、对于职业的崇敬热爱是日本人比较喜欢讨论的题目,我第一次被手术之美——从前我一直觉得有点变态的审美所震撼,很棒的主题;细节刻画很美。又开始一个人的电影院,20120503@中国电影资料馆。
叙述的很顺畅
太过理想纯粹,但看完身心非常舒畅!
堤真一的气魄!
非常正统的主旋律片,故事没啥新鲜感,但画面、节奏、配乐、表演各方面都控制得不错,感觉自然流畅,特别是堤叔和夏川结衣的演技真是太赞了><
堤真一 !!!!!!!!!!!!我的大神啊!!!!!!!!!!
都春美?!
堤叔演医生真棒!跟《编舟记》一样,真主旋律电影!
1.粗粗米主役的要补,何况还有很有爱的夏川结衣阿姨。2.市长也是个热血的好人哪!机油一出现就穿越到孤独的美食家了。3.堤桑沉着,专注的眼神。4.这个医生,心里想的一直都是救人,那么纯粹。这些都通过那把闪着光的手术刀表现出来了。孤高的啊。5.减重7kg的堤桑的确太瘦了。
堤叔演这种角色太有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