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发行了38年的科普杂志《飞碟探索》宣布休刊一年,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唏嘘,大家都在用略带戏谑的语气感叹当年对UFO和外星人的痴迷,仿佛那些只是童年的一场梦。然而,就在《飞碟探索》杂志宣布休刊的一个月后,从国外传来了加拿大天文学家侦测到了远自15亿光年外某处所发射的“快速电波爆发”,且不断爆发推送的消息,这一下子又引发了人们对于外星文明的兴趣和讨论。仿佛一夜之间,那些只属于我们童年时代的好奇与梦魇,再一次的回到了我们身边。
巧合的是,就在加拿大天文学家的侦测结果传来的同时,一部名为《蓝皮书计划》的美剧也悄然上映,而这部美剧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在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专门研究UFO事件的组织,这个组织的名字就叫“蓝皮书计划”。
提到外星文明和UFO,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便是1947年发生在美国的“罗斯威尔事件”了,从那时开始,UFO和外星人彻底激发起了大众的兴趣,在之后的数十年里,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美国境内,关于UFO的目击事件层出不穷,甚至引发了社会的恐慌情绪。为了稳定民心和弄清楚这些UFO事件的真相,美国空军成立了一个特别组织,这个组织名为“蓝皮书计划”,成员多数为科学家,目的就在于通过科学的手段解释每一起UFO事件,营造出UFO纯属无稽之谈的氛围。
尼采的那句“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虽然已经成了一句烂大街的话,但我仍不得不再一次将它说出来,因为这几乎是一句真理。在“蓝皮书计划”中,最核心的骨干成员就是约瑟夫·艾伦·海尼克博士了。这位天体物理学博士在加入“蓝皮书计划”后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怀疑精神,拆穿了大量的所谓“UFO目击事件以及外星人接触事件”,然而随着不断地研究,海尼克自己也对“外星人造访地球是不存在的”这一组织核心思想产生了怀疑。
后来,海尼克博士更是提出了著名的外星生物接触等级,其中第一类接触为近距离目击;第二类接触为人体的某一部分触及UFO上某一东西或目击触击遗留痕迹;第三类接触为看清了UFO,特别是看清了其中载的类人高级生命体。后来的UFO研究者们又为这个等级序列添加了两类,分别是第四类接触:直接与UFO或宇宙人接触,其方式有被劫持、被检查和第五类接触:人类用友好信息与外星文明联系。而这个由海尼克博士所创造的外星生物接触等级理论也为其后关于外星文明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灵感,比较有名的就要数美国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1977年上映的作品《第三类接触》了,海尼克博士本人还担当了这部电影的技术顾问。
作为科学研究UFO的奠基人,约瑟夫·艾伦·海尼克博士自然不会被遗忘。这部新开播的美剧《蓝皮书计划》的故事就是以约瑟夫·艾伦·海尼克博士为中心而展开的,目前该局已经播出了两集,虽然UFO这个题材在当今时代已经不怎么讨喜,但《蓝皮书计划》的表现仍然是令人比较满意的,不但剧情紧凑,还加入了“时代特色”,也就是美苏冷战,这让海尼克博士在面对“外星事件”的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美国政府、苏联间谍和神秘组织三方面的压力,很是一个精彩。
最后说点题外话,虽然“蓝皮书计划”于1969年12月便被命令终止,但在20世纪剩下的时间里,人们对UFO的研究热情始终没有减弱。而在我国,随着“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蒸汽”的大潮涌动,人们脑袋上扣起铝锅边练气功边接收超声波,吸收大地之气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仰望星空,而随着九十年代初我国对气功的取缔,中国人民的双脚彻底离地了,仰望星空的念头就占领高地了。因此,整个九十年代,也是国内对UFO研究最火热的年代,各种文艺作品也层出不穷,比如《霹雳贝贝》、《疯狂的兔子》等等,所以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的八零后九零后的朋友来说,UFO几乎是童年时期不可磨灭的一个符号了。
当时不止是国内,国外也一样,1993年,主打UFO内容的美剧《X档案》开播,成为火爆全球的“神剧”,也将人们对外星文明的研究热情推上了顶峰。然而这股热潮在新世纪开始后便迅速减退,因为“9.11事件”发生了,人们纷纷将视线转到了反恐战争上,一时间反恐类、罪案类书籍和影视剧占据了全球文化生活的主体,似乎再也没人对UFO和外星文明抱有热情了。
但暂时的热情减退并不代表着遗忘,那些来自遥远星空的神秘身影始终使我们心中的好奇与梦魇。从去年开始,关于外星文明的文艺作品开始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人们也再一次的抬起头仰望,即使天空被雾霾所遮蔽,我们也仍抱着巨大希望想在浩渺的宇宙中发现那些神秘的身影,不论外星文明存不存在,我们都不会停止对那些天空中“影子”的探索。因为根植于我们人类本性之中的好奇和想象力促使我们必须仰望星空,只有那浩瀚的星空,才能承载我们无尽的想象力,只有那星辰大海,才能承载人类永远的梦想与激情。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表姐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一部剧,表姐盼了很久。因为一个人——
前年权游一别,眼见他在临冬城被二丫一匕首封喉。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之后鲜少在屏幕上再看到他。
这一次,他终于带着作品归来。而这部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恰好也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2019.1.8
如果有人跟表姐一样,是杂志《飞碟探索》的忠实读者,或者对外星生物略感好奇,
那么“蓝皮书”,是你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这个名字,还要从史上最离奇、最神秘的UFO目击事件说起。(这里表姐我必须科普一下,ufo只是不明飞行物,并不一定指飞船。画下来,一会考)
1947年的一个深夜,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的一家农场传来巨大的爆炸声。
第二天清晨,荒地上出现了一架直径9米的金属碟状物。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个大金属盘附近,躺着的几具尸体。
这些尸体,看上去不太对...
身长只有1米,体重才18公斤,大头、大眼、小嘴巴,还穿着紧身的灰色制服。
外...外星人?
谁也不知道答案。因为很快,美国军方就把残骸运走。
此事成了绝密,江湖上只留下它的传说。
可越是传说,越恐怖。
在经过了想象,揉进了流言,一次次的变形后,猫传成了老虎,麻雀变成了老鹰。
人心惶惶。
别忘了,那是个什么时代。
美国、苏联已经在冷战里较上了劲。军事、科技、舆论,谁都想领先对方一头。
这个时候最不能乱的,就是“民心”。
为了防民之口,“蓝皮书”诞生了。
这个计划,其实是美国空军掏钱,雇了一位天文学家海尼克博士(小指头叔饰)作为带头人,专门调查UFO的活动。
有啥成果吗?
还真有。在历时十八年的研究里,一共有12618份UFO报告。
当然啦,大多数都像《走近科学》一样,无非是云啦星星啦小虫子之类的。
但有701件,归类为“原因不明”。
在这701件报告里,有一部分已经公开,但涉及到的人名全部被抹去。
还有一部分,至今依然是“绝密”,不得示人。
真的有外星人吗?
还是“蓝皮书”背后藏着的东西,根本见不得人?
这部剧,就像在解一道困惑了人们许多年的难题。
解题的关键,或者说题眼,其实就一个字——
秘
表面看,是外太空的秘事。
每一集,都有一个咋咋唬唬的外星人事件来跟你打马虎眼。
第一件,一个空军巡航归来,和一个未知光源狭路相逢。
随后这个小哥就被对方播放的一首神曲给轻松控制。
连飞机都实现了自动化,在完成了一波违背了物理常识的骚操作之后,稳稳落地。
第二件,一家三口看到一个巨大火球坠落,作死近距离参观。
不仅遇到了坠毁的外星飞船,意外目睹了面貌诡异的外星人,还被野火把脸烫毁了容。
第三件,一天夜里空中出现莫名光带。
光带所到之处,无一不停电,好像这玩意儿会吸走电力一样。(这莫非是个充电宝?)
不仅如此,还有一位小哥同样作死开车回家,(表姐觉得这么吓人就先躲躲吧,出去这不是当靶子去么)结果半路遇上光带。
不仅车被碾压成了一股再次违背物理常识的波浪状,人还昏迷不醒了。
匪夷所思吗?导演偏偏在第一时间就告诉你:
这些,均改编于真实事件。
就在前几天,一条关于“收到外星人神秘信号”的微博上了热搜。
下面的评论区点赞最高的,就是“不要回应,不要回应,不要回应。”
只是一条讯号,已是如此惶急。
可以想像在当时,三件事一出,舆论的高压桶盖,是无论如何都按不住了。
解压,迫在眉睫。
“蓝皮书”应运而生。
可如果你以为这部剧就是在老老实实讲调研,或者只把它当成一部带剧情的科教片来看,那就错过一部神剧了。
它妙就妙在,套了一个UFO的壳,讲的,其实还是人心里的秘事——
欲望、权力、声名、地位...
一座人吃人的金字塔。
塔的最下层,是两个跑腿的人:上尉奎恩和海尼克博士。
两个人一个来自军方,一个代表权威,搭起班子干活。
跑腿的就无利可图吗?
上尉奎恩呢,差事办的好,扶摇直上;办不好,乌纱落地。
什么叫“好”?
平息了恐慌就叫好;遏制了舆论就叫好;闭上了嘴,就叫好。
海尼克博士呢,乍一看,痴心求解的学者,赤诚无比的科学家。
可剥开来看,还不是想借“蓝皮书”的东风,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代宗师。
人总得图点什么,不是利,就是名。
有所图,就有所争。
一个想仕途亨通,一个想扬名立万。
于是一个着急掩埋,一个打破沙锅。
搭台拆台,一交上手,好戏开场了。
而这,还只是在前台,是摆在明面上的。
撩开那层布,后台更精彩。
军方高层,光处理外患已经是焦头烂额。
此时再起内忧...
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压下去,可“压”,也最容易反弹。
所以他们玩的,不是武力,是诡计。
花点小钱,收买意见领袖,把舆论重新“扳正”过来。
对于那些刺头,采取点非常手段。
不用担心那些举起手来的人,因为沉默的,永远是大多数。
厉害吗?可就算这样,也还没到顶级。
最大的争斗,其实是两个国家。
这边内忧还没平,对方的探子已经深入后院,勾搭起博士的老婆。
窃听器早就装好,就等着掌握一手研究资料,然后请君入瓮了。
苏联手段高,美国也不是吃干饭的。
“蓝皮书”的幌子下,几个高层早就在秘密基地进行着一系列实验。
这些神秘的现象到底是外星生物,还是顶级的军事技术?
局还没破,表姐先不说。
除了在明处的双方,还有一个黑帽大衣哥始终没有亮明身份。
第一次,他出现在小指头叔坠机的现场。
第二次,又撞了他的车,把他引进密室。
第三次,更是托人带了线索给他。
但随后,这个带信人跳楼身亡,就死在小指头叔的眼前。
大衣哥的身份,也成了一个“秘”。
如果说权游的争斗是千军万马的争斗,那《蓝皮书》,就是于无声处。
每个人都死守着心里那点“秘”事,各怀鬼胎,遮遮掩掩。
有人说这剧绵软。表姐反而觉得,它就像在打一场太极。
把各方的争斗都接住,然后缓缓地把手段都拆解给你看。
你看,比外星人更可怕的,是人心呐。
文/表姐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邹波
在我早已视为实证的一个领域进行添油加醋的半科学打假半虚构(一种半心半意的虚构),将是徒劳的。UFO题材,如果纠缠外星人真伪,其实是一种过度消耗目击证据却仍然满足不了陪审团的严酷现实主义,一种死不承认现实的现实主义,即谎言夯实主义。反而是一种轻易致幻轻易回到幻觉现实的领域。所以,如果既停留在真伪方面的纠缠,又试图在真伪的问题上虚构故事,则是浑身解数而裹足不前,一种南辕北辙的再创作,看美剧蓝皮书计划,我就像一个早已确信有外星人的人,看一场贫弱乏味的辩论在用幻想勉强榨汁,让已有充足证据的事情回到蒙昧状态重新辩论,还不如直接看那些包括黑衣人在内的证据档案,蓝皮书计划甚至不如x档案,后者前提是承认UFO的存在,对未来的想象和展望才能一往无前。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外星人吗?
那些被看到的UFO是真实存在的嘛?
如果没有,那些奇怪现象又为何无从解释?
前天,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外星的神秘信号!
疑是外星人向地球发来警告~
更有网友调侃:“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
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关于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的议题,讨论已久。
巧合的是,同样是昨天,一部关于外星人和美国神秘历史的新剧,正式上线了!
History全新剧集——《蓝皮书》
蓝皮书这个名字来源于美国空军,当时的美国兴起一股UFO的热潮,美国空军为调查UFO,而专门成立了一个组织来作相关研究,这项研究就被称为——蓝皮书计划(Project Blue Book)。
而剧集《蓝皮书》的背景发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根据现实美国空军的研究计划所改编。据悉,每一集都会引用一件真实案件,将UFO与美国那段神秘历史结合起来。
该剧由David O’Leary编剧,《阿甘正传》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监制。
《权力的游戏》“小指头”艾丹·吉伦
歌手演员双重身份,《吸血鬼日记》“恩佐”扮演者迈克尔·马拉基共同主演!
在1947年的时候,在美国开始掀起一场UFO热潮,大量的影视作品随之涌现。
而美国的联邦调查局对于这种现象也是十分紧张,亟待控制民众舆论。
在当时的背景之下,整个世界还是剑拔弩张的。
美国刚刚从二战中抽离,又在与苏联的冷战里节节败退,国内已经容不得一点混乱。
但事与愿违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反映,亲眼目睹了外星人,而所有的一切却用常理无法得到解释。
第一集中出现的案例,是来自一位空军。他说,外星人对他进行了袭击!
为了解决越来越多,越来越夸张的言论,美国空军部决定紧急开启蓝皮书计划。
然而,其实所有的一切早就“尘埃落定”。
他们要的从来不是,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外星人这个事实。
他们只是想利用物理学教授海尼克的公信力,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外星人”存在的!
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人们的臆想,没有必要产生恐慌。
于是,空军上尉迈克尔·奎恩(迈克尔·马拉基饰)找到艾伦·海尼克(艾丹·吉伦饰)教授。
给海尼克带上了“这是让世界认识你的一个机会”的高帽,联手开启这一场早已“盖棺定论”的蓝皮书计划。
被外星人袭击的空军精神出现问题,陷入到极度的紧张。
通过他的只言片语,上尉奎恩判断他是撞上了气象球,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失误,才编造了自己遇上外星人的谎言。
但是作为物理学教授的海尼克只相信数据,通过计算,他认为气象球不会对飞机造成如此伤害。
为了证明这一切,奎恩带着海尼克上了飞机,按照那位空军的操作实战演练一番,看是否能出现相同效果。
然而,事实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坠机了!
但是,空军上尉奎恩并不管这些,他必须要完成上级给到的任务——澄清没有外星人。
但是,海尼克不管这些,他相信数据,对于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外星人,开始进一步的研究。
在医院养伤的时候,他偷偷进入那位空军的病房,对他进行了更深度的询问。
这才知道,当时并没有人驾驶飞机!所以才让他坚信,是外星人对他的进行袭击。
而当时耳机里面传来的音乐声,是外星人在给他传递信息。
所有的一切,越说越夸张,越来越让人觉得一切不可思议。
但是海尼克却觉得,一切就是没有这么简单。
毕竟,这一切是原本坚信的逻辑解释不了的。
海尼克还来不及和奎恩说明最新的情况,奎恩已经把调查报告写完,发出去了。
海尼克在蓝皮书计划里,本来就是一个“工具”。
但奎恩自己本身又何尝不是呢?
事情暂告一个段落,于是,两人分道扬镳。
但是接下来的一切,却让海尼克感受到了生命威胁!
回家的路上,海尼克被陌生人用车袭击,并吸引他来到了一个陌生之地。
在这个地方,海尼克看到让他瞠目结舌的一切。至此,他决定继续调查!
所以,这个袭击他的人是谁?
是来帮他解决“外星人”之谜的,还是有着更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自从海尼克进入到蓝皮书计划之中,他就已经被监视了!
这个人到底是谁?第一集还没有给出答案。
另一边,海尼克的妻子米米结识了一位十分投缘的女士,两人瞬间无话不谈。
但是结尾,这位女士显然是带着目的来接近米米的。
所以,她又是一位来监视海尼克的?
想通过米米来套出关于海尼克的信息?
杰宝大胆猜测,这位苏西女士是来自苏联的特工!
我相信,《蓝皮书》第一集,才把这幅历史画卷展开一点点。
随着剧情的推进,更多的阴谋,更多的秘密会浮出水面。
特定背景下,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缠斗,“外星人”成了两国之间相互利用的工具。
国家对于舆情的控制,媒体的利用,才导致了如今“外星人”的婆娑迷离。
也许,《蓝皮书》无法告诉你,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外星人。
但是,它能将那段历史还原,关于外星人,关于国家,关于全球……
发剧评之前想起个好题目,可是总归都有点不够妥帖。所以,不在题目上矫情了,我们直入正题吧。
首先,《飞碟探索》停刊了。最早看这份杂志是在初中,十二三年前吧,好多内容读不懂,但是依旧强迫自己看。后来忘了是几几年,又换成了彩版。读了大学之后,很多时候买杂志的概率就少了,因为不是在哪个报亭都能买到这份杂志的。然后,直到停刊。
去年和今年最大的惊喜就是《x档案》的重启。突然发现,穆德和史考利,尤其是金发美女,竟然已经这么苍老了。没想到新一部剧会是这样,一上来就是超级大的惊喜。没想到史考利和穆德的孩子竟然有可能是史考利与老烟枪的……最后也没有最后,又是半吊子的结尾。不过我估计,这部我看了无数年,无数次的剧,很难再预定了。
说回《蓝皮书》,真的是珠玉在前。对这部剧感兴趣的人,大多数都是看过穆德和史考利的故事的。现在又是重启了一个新的男男cp,一个个很熟悉的剧情与桥段,阴暗的风格,有点提不起神来。
刚看到第三集,所以这篇文章还会不定时的更新与编辑。
说说第三集吧。总是以为三角形或是飞翼式的飞行器是美军的秘密机型,是在传统机型向碟形飞行器过渡的中间形态,标志是体型的转变,包括机翼的弱化和整体空间利用率的探索变革。
最近发生了一些事,让我明白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你再多的论证也无法去说服一个内心笃定坚守自己内心的人。
断电,汽车非撞击下的变形,人身体受电,等等一切诸如此类。有人坚信是鸟,有人坚信是共产主义……试问,若是鸟,什么鸟类能够进行电磁干扰?如果某一种鸟类有着电磁干扰的特异功能或是天赋秉异,早就应该被发达国家灭绝了吧。若是共产主义的试探与进攻,那我想知道,朝鲜和当时中国,包括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是没有远程打击能力的,所以只剩下苏联。但是跨过遥遥万里太平洋,飞到德州……达拉斯也好,休斯顿也好,美国领空不设防吗?你是叫不醒从心底里不愿意相信的人的。
所以穆德说“我要相信”。
因为只有相信,才能前进。
我想从片子里我们还了解了一个事实:原来不仅仅是中国在六十年代大修防空洞,美帝也是……而且,资本主义“天堂”美利坚……em……也没有人权。
这一集有一点不懂,为什么车会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扭曲成那般模样?!
第四季信息量有点大。本集的背景是美国政府的回形针计划。二战后期德国败局已定,美国等一些国家纷纷展开对纳粹先进武器装备及其技术人员的争夺。由此,美军开展了代号为“回形针工程”的行动。美军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决定打破很多既定规则而秘密行事。许多技术人员其实都完全够的上资格被视为“纳粹战犯”,但是都在美国方面的秘密庇护下陆续生存和从事研究工作。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1936年,开始领导V-2火箭计划,并且在1942年10月3日,V—2首次发射成功。可是当时纳粹帝国正在走向灭亡,同盟国节节胜利……当战争局势明朗后,其向美国“投诚”,自愿地为美国服务。
不像《x档案》里面的那样,外星人和他们的飞碟大多数时候都是停留在交谈和追查中,第四季里的外星人和美军仿制飞碟可以说已经相当震撼了。不过一个被当作猴子进去太空后的突变体,一个给人们留下了遐想的空间。根据我们现在的科学知识积累可知,太空确实有改变和影响地球生物的作用,但是一只猴子变成了面目全非的样子也确实说不过去。而飞碟的突然消失,则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结合突兀出现的麦田怪圈,很难让人相信两者没有联系。由此或许可以推断:现在存在的非人为的占比重为20%的麦田怪圈或许是指代飞碟的运行方式,或是表达飞碟的运行旅途,又或者……但是两者的联系不可能是无的。
悄悄告诉你吧,你老婆真,啊呸呸呸,这些都是真的,嘿嘿。导演,我想看战狼大战外星人,导演:滚!打不过!告诉你们一个大幂幂,你们有生之年很有可能会见一次外星舰队,说完了,祝大家,提前.....身体健康,谢谢--------------------------------------------------------------------------------------------------------------------------------------------------------------------------------------------------------------------------------------------------------------------------------------------------------------------------------------------------------------------------------------------
其实还想说一些,就是和蓝皮书计划平行的还有好几个计划,就不多说了,其中有比较诡异的,比如说去外星/高维度,总之,这个世界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你们被现实中某些人的谎言和暴力遮蔽了双眼,并堕落其中不可自拔的时候,说不定,等来的却是让你们大跌眼镜的结果,因为,你说了不算,他说了也不算,那么谁说了算?哼,既然看了这个剧就自己想去吧。
第一集。。。那配乐。。。那剧情。。。太使劲了,过犹不及了
故弄玄虚
基本采用的是类x档案的经典剧集设定,用蓝皮书计划作为基本背景,我相信好这口的硬核爱好者没有不知道这个项目的,也是mic的false flag一部分;二人组的搭配很有意思,从遮盖者本身走向怀疑论者,而其中交织着阴毛论、都市传说、揭秘工程等情节都能一一呈现,年代感做的也足,最后的大高潮又能对应上真实历史事件。剧集品质算这两年科幻悬疑惊悚类不错的了。不过黑衣人这一支的线索点到为止,坑看来是打算放到第二季填了,还有就是这剧的信息串联有点弱,格局如果再能稍微拓开点儿就好了。
本剧又名:初代UFO爱好者的苦逼人生。
五星拉一下评分,Doc/Cap组可以打十季!我爱AG博士萌叔!博士战时是协助军方研发无线电感应近炸引信的,对战争胜利的贡献可比Cap这样的战斗机飞行员大到不知道哪里去了TT
还行挺俗的
小指头声音真的好听啊
7分剧,一般,希望第二季能更好点,另外,我竟然最喜欢本片的百合线。呜呜呜呜希望她们在一起。
又是一对百合一对基 #hynequinn连官方都盖戳了 编剧你赢了
对地外文明,目击事件,ufo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说是真实事件改编,但也挺悬的。女人真是坏事的东西,捅娄子的一把好手,没事找事。
指头叔挑大梁,但世界观格局有点小,人物关系也比较单薄,撑到第二季已经算是奇迹了吧
我记得还是中学时读一本关于蓝皮书计划的书,十分激发个人的想象力,所以这部剧带着浓厚的趣味看起来的,效果不错,很会营造悬念,还奉上了酷炫的战斗机追逐UFO特情,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照顾了看客主群体——电视机前的家庭妇女们,安排了太多博士夫人的绝望主妇戏码,搅和。
“这个世界没有新鲜事,只有你还不知道的历史”~ PS,男主媳妇儿应该是美剧界最蠢最蠢最蠢的了。。。
拍的不错,无奈《x档案》珠玉在前,某些地方不免拾人牙慧。
第一集看完,弃
AG粉插旗
很明显双生双旦的剧,而且生与生,旦与旦之间的火花反而更明显,Captain Quinn的演技犹如低调版的张卫健,无时无刻不在低调的耍帅中,仿佛说服不了就想引诱博士,Susie和Mimi的火花就更激烈了,这剧背景可是号称传统价值观的50-60年代,才第一次见面居然连“我嫉妒你的丈夫”这么暧昧的话都直白的说了出来,多方力量也逐渐露面,悬念十足气氛不错
即便在看之前已经知道了先期评价不好,但没办法,有关UFO题材实在太诱人了,难以拒绝,结果中庸得无话可说,就连第一集都毫无新引力可言,在原本就不新鲜的题材上塞进去一些老掉牙的东西,在开头自称的真实事件,实际上都不知道加了多少俗套的改编,连上世纪中叶的复古风都撑不起一点场面。
有小指头大人在我也熬不住啊……三集弃……故弄玄虚的政府阴谋论已经没市场了……
不惊悚,无内幕,毫无新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