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后的未来,人类已经征服了整个太阳系,殖民地已经遍布了小行星带,但是踏出地球的怀抱并没有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人口膨胀,发展不均,资源短缺和科技的停滞仍然是人类面对的难题。火星和地球两大势力的对立和在夹缝中生存的小行星带人互相猜忌又不能轻易将对方灭掉,这种微妙的平衡让地球和火星一直处于冷战状态,可是在土卫九的一个发现打破了这种平衡,各个势力开始蠢蠢欲动,这一足以改变人类历史的发现开启了这部科幻大剧无尽苍穹的序幕。
美国Syfy台的无尽苍穹应该是继Battlestar Galactic最值得期待的一部科幻剧,剧中人物之多,剧情之庞大都可以比肩冰与火之歌。相比其他一些宇宙歌剧作品,无尽苍穹中没有那些超出人类能力范畴的黑科技,例如星际迷航的四宝,曲跃,人工重力,传送和惯性阻尼器。无尽苍穹中出现的科技还是符合目前人类多宇宙的认识和推测。
这里将对剧中出现的几大势力和科技做一下简单的总结和分析,希望对于理解剧情走势有一定帮助。
地月联合国
地球和月球的统一政府,地球进入宇宙后组成了以联合国为基础的联合政府,这里的地球联合国和和现在的联合国完全不一样,现在的联合国并没有什么实权,也没有正规军队,只有一些维和部队。这部剧里面的地球联合国是地月两个天体的最高政府,手里掌握着太阳系最大的舰队,势力范围包括地球,月球,各大卫星和部分小行星带的天体。
地球联合国政府坚持地球是人类摇篮,因此应当排在第一位,其他势力只不过是地球的殖民地,都应该为地球牺牲,为地球做贡献。地球面临着各种问题,人口爆炸,超高失业率和环境恶化都让地球政府焦头烂额,也让地球政府没有信心打赢和火星的战争。剧中在小行星Eros撞向地球时预计100亿人会当场死亡,100亿会死于后续灾难,可以推断出当时地球的人口已经超过200亿,而大部分地球人口是出于失业的,靠着政府低保生活,并不是人们好吃懒做,而是地球根本无法提供那么多工作岗位。地球人Nico在17岁就申请医生职业课程,到了54岁还在候补,在人均寿命达到120岁的地球,人口问题肯定会越来越严重。
由于人口过载造成地球环境持续恶化,大海已经变成深绿色,食物和物资大量依赖地外殖民地来提供,地球对殖民地的依赖已经让地球政府不断加强对地外殖民地的控制和压迫。而火星选择在土卫三测试原分子混合体武器也是一举影响到地球和小行星带的粮食供应,可以说一举多得。
火星合众国
火星合众国的特点是科技发达,资源贫乏,人口稀薄但是全国上下一心的一个势力。火星最初是作为地球的殖民地,但是和人类历史上其他的殖民行动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就是最初作为殖民者去火星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毕竟就现在来说不是精英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宇航员,也只有顶尖的科学家才有机会上太空。在人类历史上,殖民澳大利亚送去的是爱尔兰人和罪犯,去美国的是受迫害的新教徒。正是基于这种经营的殖民政策,火星的科技发展要远远快于地球。137年前火星工程师Solomon Epstein研发了Epstein引擎,让火星拥有了开发小行星带的能力,也让火星有了独立的本钱。
火星的军队数量要远低于地球,但是火星的战舰更加先进,他们有最先进的隐形技术,更高效的引擎和更先进的单兵装甲。并且火星还拥有五座隐形的发射平台在地球周围,随时可以发起核打击。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38%,但是火星的陆战队都是在标准地球重力下训练的,为的就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地球登陆作战。
但是火星的首要目标并不是和地球开战,而是加快火星的行星改造,让火星能够成为第二个地球。为此火星需要大量的水,行星带中的Ceres上面原来是被冰层覆盖的,现在都已经被火星挖走。与地球的冷战也消耗了大量资源,让行星改造不断推迟。
小行星带
在小行星带土生土长的人,长期生活在低氧低重力的环境下让他们体型异于地球人和火星人,四肢和身长都要比地球人长,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地球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他们不想也不能回到地球,这些人已经不能适应地球的重力,回到地球对他们来说就是上刑。小行星带人长期生活在地球和火星的压迫下,小行星带人希望能够摆脱地球和火星的控制。
可是小行星带人既没有火星的科技优势,也没有正式的军队,甚至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大多数行星带势力都像一盘散沙一样的类似于帮派的组织。唯一有一定影响力的是一个叫做Outer Planets Alliance (OPA)的组织,这个组织经常袭击火星和地球的目标,而被两个政权视为恐怖组织。
小行星带人并不关心地球和火星是否会有一战,在他们看来不管谁输谁赢行星带人都是输家。他们对火星和地球没有任何归属感,他们称火星和地球人为Inners,既内星系人,在他们眼里内星系人都是压迫者。
Mao-Kwikowski商贸
Jules-Pierre Mao太阳系中最大的商业体之一Mao-Kwikowski商贸的所有者,也是这次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从名字来看应该是中法混血。毛先生的公司Protogen在土卫九发现了原分子,意识到这个发现的重要性,他暗地里串通了地球联合国的副秘书长Sadavir Errinwright和火星的国防部长Korshunov,制造了坎特伯雷号事件加剧了地球和火星的紧张气氛,从而掩盖了他们对原分子进行的研究和实验。
毛先生一向以太阳系人自称,他的动机也并不仅仅是为了私利,他看到了人类在宇宙探索的局限性和太阳系不可能一直支持人类的发展,他希望通过对原分子的研究让人类再进一步,真正成为星际种族。这一点通过他的私人游艇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私人游艇的名字叫做观世音,救苦救难,渡人成佛的大士。只不过他为了达到目的有些不择手段,不惜牺牲Eros上面几十万的行星带人的性命去让原分子有足够的生物质进行进化。
摩门教
地球上的主流教派之一,坚信他们的应许之地在太阳系外。因此他们出资打造了一艘世代船,准备用100年的时间达到另外一个星系,建立一个摩门教的天堂。
未知外星文明
剧中推测原分子是已经灭亡的外星超文明的产物,是用来劫持地球进化过程的武器,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武器撞到了土卫九上。目前对于这个外星文明还没有太多的信息,只是知道这个文明的科技水平要远远高于人类。这个未知的外星文明将是人类走出太阳系的关键所在。
这部剧在科技上也是本着尽可能的贴近现有科技水平,并且在时间线上也是做了很多的考量,比如可控核聚变在21世纪后半出现,核聚变成为人类主要能源,从电力到引擎,但是并没有超出现在人类对科学理解的黑科技出现,这里梳理一下剧中几个起到转折性的科技。
聚变引擎
这里的聚变引擎应该是通过聚变反应堆发电,用发出的电驱动离子驱动器产生推力的,而不是当年猎户座计划那样靠引爆微型氢弹的推进装置。现在已经有多个基于氙的离子驱动器,而基于氢原子的电浆磁动力推进器可以达到现有的液体火箭的25倍的推力。这种驱动器的有点在于可以长时间加速,但是现在航空器只能靠太阳能充电,所以出力有限如果有舰载聚变反应堆这样的稳定有足够的能源离子引擎完全可以作为宇宙里面的主动力。
Epstein引擎
由火星工程师Solomon Epstein研发的跨时代的引擎。当时火星还是地球的殖民地,独立也只是纸上谈兵,Epstein买了一艘二手飞船,对飞船的引擎进行了改造期望能够提高4%的效率,结果他的设计的成果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他设计的引擎和其他引擎相比就像是超音速喷气引擎和螺旋桨引擎。Esptein本人则因为这艘飞船失控,加速度过大而死亡,他的飞船超过了252万米每秒接近了光速的1%。原作者在书中写到,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望远镜还可以看到Esptein乘坐的飞船在以光速的百分之几的速度离开太阳系。而剧中Epstein本人则说,这就是科技美好又可怕之处,科技会改变一切。
零惯性加速装置
在Eros撞上金星后,地球政府中的军事科学顾问提出过这可能是火星投入和研究了很久的零惯性加速装置的实验。我们都知道惯性是物理定律之一,是物体改变运动速度或方向的阻力,零惯性加速就是要改变一条物理最基本的原则,谈何容易。
虫洞
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类发现了已经灭绝了外星超文明留下的一系列稳定的虫洞,通过这些虫洞人类拓展到了上千颗新行星。
剧中对细节的把握也是非常到位,在主角的飞船Rocinante在作战前先释放船内的氧气是为了防止船体被击穿时船内氧气泄露影响船体飞行,而在火星旗舰Donnager作战的时并没有这样做因为Donnager船体够大,有足够的隔离壁保证氧气不会大量外泄。
另外剧中人类没有掌握人工重力技术,空间站是靠自转产生重力,小行星有自身的重力,而飞船是靠加速产生重力。
本剧是改编自James S.A Corey的The Expanse系列小说,第一季覆盖了第一本书和部分第二本书,第二季则覆盖了第二本书部分第三本书。第三本书中人类将会发现被遗留下来的虫洞,相比第三季中我们会看到这一幕。这个作者是相当高产,平均一年一本书,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出了8本书。最起码可以不用像冰与火之歌的粉丝那样担心George R. R. Martin那个胖子在写完小说之前挂掉。
1、为了开采资源,数百万人生活在Ceres谷神星和Eros爱神星小行星,这些小行星因为太小,自身引力产生的重力很小,因此人类人为的旋转了整个星球表面来产生0.3g的离心力,所以人们都住在这些小行星的地表之下,才会有高瘦的身材。
Tycho Corporation 曾经部署了巨大的聚变引擎,来旋转Ceres和Eros等小行星,以提供重力,这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一直是人类科学的最大成就。
地下的Ceres中心城区舒适且高档,拥有众多酒吧和零售店,下图是通过数字投影产生的人造蓝天白云,以降低紧张度,增加舒适性。
The Expanse 中人类的生活和文化都是由现实世界的物理学所塑造的,这也是这部剧之所以能被成为现代硬科幻代表作的原因。
2、木星的卫星木卫三和木卫六欧罗巴是人类的温室粮食生产基地。
3、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上有人类的旅游度假村,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卫星上有人类的实验室,那是人类文明的前哨。
4、Belters在这个场景中展示的手势,意味着他们可以在穿着太空服的情况下进行交流。
5、关于飞船在接近目的地时感觉“倒着飞行”的解释图
6、通信延迟
你无法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来传递消息,所以你需要几秒钟、几分钟或更长时间来向遥远的星球发送信息,你无法实时通信,这会在故事情节冲突的时候造成特别的紧张气氛,也会产生情感影响,通信延迟让人们和他们的亲人分开,这些都让太空感觉是那么的遥远。
7、声音
在太空中,没有人能听到飞船的引擎声,因为没有传播声波的媒介。电视剧中飞船有规律地发出嗖嗖声、碰撞声和轰鸣声,原因是“当你把声音拿走的时候,你无法准确传达那些惊人的质量,它们惊人的移动速度,当时紧张的气氛。”声音让这些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在一个场景中,两个角色在太空的真空中触摸他们的头盔来进行对话。这就好比把一个玻璃杯靠在墙上来听隔壁房间里发生了什么。
而真实的情况发生在:
德尔塔IV重型火箭发射,助推器分离时发出声音 http://video.weibo.com/show?fid=1034:4342098154178288
8、时间
这部剧对细节的追求会达到什么程度呢?
制作人讲过,“有一次,Rocinante号在外面航行,他们要回到第谷站。”“我们想做的是,当罗西号停靠在第谷的时候,我们想在屏幕上拍一张照片,在那里我们进行了相对的时间延迟重新同步,让时钟与船的速度同步。 ”然后为了遵守好莱坞的时空法则,我们剪掉了这一幕。
9、手持终端与智能手机完全不同
几百年后手持终端不是电话也不是iphone,它们本身不/几乎不存储任何数据,只是连接到当前系统。手持终端可以连接到飞船上的计算机或空间站。因此,一艘船进入“黑暗静寂”状态后,手持终端只能在船上工作,因为船有点像无线电发射塔。
而互联网的运作方式也将与现在不同。受限于信号接受和通信延迟,手持终端根本无法与远程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它们只能访问当前存储在你的飞船(或站点)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这会让事情变得很复杂,因为这取决于你的船在哪里,假设你在木星附近,距离地球有30多分钟的光延迟。你想要查找不是你飞船上的数据,就必须用你的hand-terminal请求飞船上信号发送到中继点,最终中继点接受后,进行查找,然后等待返回数据。
这是一件非常有趣耐人寻味的事情,“点到云计算”是早期互联网的翻版,我们在大型主机上存储和处理所有的东西,并使用“哑终端”来访问数据并与大型计算机进行交互
像Ceres或Tycho这样的大型中转站会有足够大的数据库,而周围的飞船信号都会经过它们进行中转。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手持终端是可以互换的原因,而且几乎是一次性的。它只是查看谁在使用它,然后授予该用户适当的权限。
The Expanse E05 中,Miller扔掉手持手持终端画面:
10、全息技术的普遍和便宜
Misko和Marisko背包图上,那个恐龙有时候会从边缘跑掉一点,如果一个小女孩的背包上都包含着这样的技术,它一定是相当便宜和常见的。
11、 关于原分子的使命和星环的防御答疑
我会借鉴书迷们的评论尽量给出一个自己觉得靠谱的解释,不过,从另一方面说,任何猜测的解释都会导致更多的问题产生。
在电视剧中,那个明亮的景象显示了一群恒星,这应该是创造者的星际帝国,然后是一束巨大的激光束摧毁了一个星系,表明有一场战争和灾难,然后星环网络重新激活。 原始分子的制造者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吞噬了,甚至比他们更坏; 如果人类和他们的武器构成真正的威胁,空间站就会摧毁太阳系。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文明的传播速度不能超过光速,所以那些“古老的文明”建造并发射了原分子,“古老文明”将原分子作为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在不死亡的情况下长途旅行,如果他们到达了目的地,在具备碳基有机物的条件下,它就可以部署并开始“工作”
原分子的工作是到达一个星系,建立一个星环,这样文明就可以通过星环穿越到这里。然后,古代文明可以通过这个从他们的星系到另一个遥远的星系,到遥远的太空文明,更快地穿越太空,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星系中开拓殖民地,在宇宙中扩张。
这就是这个古老文明编码到原分子中的目标。所以,原分子不是一种生命形式,而是一种技术工具,“古老文明”建造了一个核心编码,然后把它送到遥远的恒星系去“利用你发现的一切,建造一条回家的路”。
但在某些时候,战争开始了,其中一个未知文明通过星环向原分子创造者的文明发起进攻,摧毁了他们的恒星系统。一开始,星环慢速区的核心试图通过关闭单独的大门来企图隔离他们,可是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系统失灵。至此,核心采取了更激烈的行动,并开始核爆整个恒星。最终,整个系统被封锁了,所有的星环都被关闭了。没有人知道更多关于这个古老的故事,一直等待数十亿年,没有人来启动系统,直到原分子在太阳系中醒来,然后它们(原分子)期待看到过去发生了什么,期待看到更多的星环,所以它们创造了米勒,进入了霍顿的脑中,来了解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而为什么关闭反应堆星环就会开放呢? 书中写道,大灾难发生后星环处于安全锁定模式,在有人到来并解除警报之前,它会对威胁做出反应。米勒让霍顿与核心站链接后,就回到了正常运行模式,然而外面是一大堆装着核聚变反应堆的飞船,看起来像一个个核弹,在这种威胁下,米勒无法让高警戒状态的星环关闭防御系统。 当人类关闭反应堆后,它不再感到威胁时,米勒就关闭了这个防御系统,为了调查是什么导致所有的门关闭,所以他打开了所有的门。
12、 你可能在无垠的太空中错过的100个细节
第三季第六集结束时的一个容易忽视的细节
我们把它放大,然后会看到:
木卫一的实验室中仍然有原分子的样本( 他们计划感染Prax的女儿),所以他们从轨道上起飞,然后用核武器摧毁了基地——这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方法。
我喜欢The Expanse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对真实太阳系的探索。 这不是一个随意虚构的世界,这是在已知的太阳系中探讨人性、文化、种族与存在的故事,这是一个未来会发生的故事。
我常常想,若我生在那时,定会买上一艘竞速飞船,选一个黄道吉日,绕着太阳系慢慢飞行,享受各个行星和土星环的引力弹弓加速,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我们先从速度与时间讲起。
这里我们只考虑真实旅行的情况:
首先,在天空中,由于没有额外的阻力,讲速度能达到多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除了燃料量之外没有速度限制,如果你有足够的燃料和足够的推力来加速,那么你的速度就会一直增加,直至接近光速。根据小说中的设定,飞船在太空中飞行,加速度一般都在1/4~1/3 G,旅行中,它们会开始加速,一直在到达目的地的一半的地方,然后转身,并开始不断向后加速,以减缓速度。
就书中来说,以霍顿从地球出发到达45亿公里外的海王星轨道的星环位置开始算(书中星环在天王星轨道外,这里按照直线距离,采取海王星轨道。),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一直以0.3g加速,那么则至少需要t=2*(√45亿千米除以0.3g)=29天。也就是说,一直以0.3g加速,也需要29天才能到达天王星轨道,这还算的是直线距离。在这个过程中,一半的时候速度达到最大0.04C。
当然,这是在人所能承受的加速过程中出现的速度,而如果一直以1G加速的话,则需要15.6天就能到达海王星轨道。过程中,最大速度达到0.02C。
然而,这都是一个粗略的计算,在太空中,当从地球到海王星轨道时,中途那么多行星,小行星,随便几个引力弹弓效应就能大大提升速度,节约旅程时间。
最最重要的是,在科幻小说中,大多数时候,飞船的速度没有考虑到距离和真正的数学计算。人们都是以故事情节所需要的速度旅行。这点是看科幻小说时需要明白的一个前提设定。
在数学
下图是一直以1G加速的速度时间函数,横坐标以天为单位,纵坐标代表光速。
根据这个一直以1G加速的速度曲线,可以看到,经过34.6天,速度就能达到0.1C。经过一年时间,就能接近光速。
下图是一直以1G加速的距离时间函数,横坐标单位天,纵坐标是天文单位。
根据这个计算,一直以1G加速,假设中途翻转减速,那么按最近距离算,从地球出发到月亮需要3小时,到水星只需要2天,到火星需要2天,到木星需要5天半时间,到土星需要8天时间,到天王星需要12天,到海王星需要16天时间。16天之后就能到达50AU外的柯伊伯带。
而1G的星际旅行大约需要1光年的距离。比如到半人马座的比邻星(4.2光年)需要5.2年。
最后
上面的这些都不是一个很科学的计算方法,只是给出粗略的估算。
除却真实的人类旅行,在太空中,其他非载人船只或武器的速度就不可估算了,例如,鱼雷的加速速度比船快得多,而且能在极其短的时间内达到非常高的速度,基本上,鱼雷可以超过任何船只,因为没有大气层来限制速度,它们就是一枚绑在爱泼斯坦引擎上的弹头,有数万公里/秒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加速度。而无需担心高G会碾碎任何乘客。在小说中,他们说道,试图逃脱鱼雷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
那么,在200年的时间里,爱泼斯坦引擎缩短了距离问题,人类最远的定居点是哪里呢?
我们不考虑通过星环的那些殖民外恒星系统的人们。
在太空中,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生活在太空中所需的成本也很高昂,显然拥有一台爱泼斯坦驱动的飞船和水、食物、空气并不是生存的唯一条件。人类的所建立的很多其他的殖民地都是为了抵御比遥远的外星系更恶劣的环境而建造的。木卫一,即伊奥是整个太阳系中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方,环境极其恶劣,稀薄的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也使得表面遭受着木星强烈的辐射,但在它上面,有一个mao的制造基地和研究实验室。
而人类到底走了多远,似乎考虑的更多的是经济上的动力。
木卫三Ganymede是地球和火星的粮食基地,木卫四Callisto因其造船厂而闻名,谷神星Ceres是人类进入太阳系的中间站,这所有的都是有目的的殖民,归根结底还是资源的争夺,有了资源,就有了金钱,就能生存下去。而只有那些摩门教徒才会仅仅为了殖民而殖民。
这就和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历史是一致的,我们大多数古老的和最大的城市都曾建立在海岸线上,抑或者河流的交汇处,而且通常在某些方面,是矿产、贸易和军事的集聚形成了城市,矿山枯竭后,有了废弃的矿业城镇,河水冲积平原形成了粮食主产区,所以人类开拓太阳系的殖民地也需要一个目标或理由来定居。资源的开采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效益,在这个过程中,生存所需的水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这就是像坎特伯雷这样的船只存在的原因:把冰从小行星带带向内行星。在书中,人类还没有消耗掉小行星带和土星环中的一部分冰,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必要一直走到太阳系的边缘柯伊伯带去获取资源,小行星带的这些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所以向柯伊伯带延伸并不是真的需要,也不值得(在小说中的所处的那个“现在”)。
但我相信人类最终会继续定居到柯伊伯带,但200年的时间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即使有爱泼斯坦驱动的飞船,经过上文的计算,我们知道人类也至少需要2-3个月才能到达那个地方,因此,一次往返旅行就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爱泼斯坦驱动的飞船可以从速度和燃料利用的经济性上解决问题,但不能从时间、人力或花费的资源上解决问题。
在小说中,人类最远的定居点在天王星周围的月球上,天王星轨道的距离是土星的两倍。在这个尺度上,相对于天王星和海王星,从土星到火星间的小行星带也算得上是“内行星”了,而似乎这遥远的地方才能称得上是Beltalowda!。
而实际上,人类的定居在后来的书中有了更远的发展,我记得有一本书提到了在柯伊伯带深处的实验室。
确切的是:人类在海王星的卫星海卫一Triton上建立了“深空天文实验室”。
那是一个围绕着海王星逆行旋转的冰球,那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天体之一,但它拥有一层稀薄的大气,有氮有甲烷,它表面只有北美洲那么大,但它表面的温度低至-237摄氏度,比冥王星还冷,站在那里看向太阳,太阳也只不过是一颗稍微亮一点的星星。但那是人类文明最远的前哨…
而这就应该是人类的前哨站和研究所,但这对于长期的殖民化来说是不现实的,至少在整个过程中是这样的。您需要适当的基础设施来支持现有的一切。你必须自给自足,携带足够的东西才能在离最近的文明那么远的地方生存。
它们是研究的前哨,而不是采矿或耕种的聚居地,因此没有物质出口,就像现今的物流运输,单程的物资供应从内行星出发,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到达那个地方,然后在返程途中,一艘空船经过几个月的旅行到达内行星,却没有产生任何收入,这是非常不值得的行为。
因此,那些遥远的边缘哨所据说都是用远程轨道炮来进行物资的补给,而不是派船去。从上文我们得知,他们可以全程加速到20到30G,而没有丝毫的“船员乘客”会感到不舒服。
“嗨,我就是那个坐着飞船去接货车的人,那上面装满了食物和补给,那是前几天从内行星处通过轨道炮向我们发射的!”
——大体上他们的补给就是这样解决的。
所以200年对于人类的向外扩张来说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自然会在任何接近太阳的地方停下来。
探索太阳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看不到终点,我们看到的是中点。在柯伊伯带的矮行星中,我肯定那里会有人类的城市,我们还没走远。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止步于此呢?
我们回到摩门教徒所建立的Nauvoo上,相比之下,这比建立一个永久的殖民地收获更高,虽然有风险,但是相比较那些人类殖民地所处的恶劣环境,能自给自足的世代飞船Nauvoo号的确有其建造的必要性和巨大的利益。
所以,Nauvoo号到底是怎样工作的?
首先是加速阶段,爱泼斯坦引擎使飞船加速一段时间,达到预定的速度之后,就不再加速,然后以恒定的速度航行很长的时间,几十年到几百年,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又翻转减速。中间旋转的部分的作用是在中间恒定速度航行时产生自旋重力。
在初始加速的过程中,加速产生重力,所以中间的部分不会进行旋转(因为如果加速时进行旋转,重力会有一个复杂的不可控的方向,而且机械结构也会很复杂。)同样,在加速的时候,旋转部分内部的草、树、植物、水等都不会出现,然后在以恒定速度行驶时,中心部分会进行旋转,他们就会打开泥土,种植植物,从水箱中释放水等等。然后它们会耕种大约100年左右,然后花很长时间把所有的泥土重新打包,为减速燃烧做准备。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最具野心的工程了。
它有多大呢?
和中国的故宫比较,呃,大概就是从天安门广场到紫禁城北门这么长,36艘辽宁舰按6*6肩并肩排开,还没有Nauvoo大……
我没有想到它在视觉上的呈现竟然这么好,如果你想确切了解它的内部构造,请看第三季最后两集。
优秀的科幻电视剧就是如此,想象一下,有多少年轻人会受到启发,从这里学到很多关于空间的天文学的,物理学的知识。
so,让我们期待第四季的 Firefly-western 风格的The Expanse。
正热播好剧推荐:无垠的太空第三季7-13集
“曾经有一个帝国,它曾接触过数千颗星辰。”
《The Expanse》已经第三季快接近尾声了,每次想写点什么,经常这样想:这一集里我能写1000多字,可是,有太多的内容,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因为对于看过小说的人和没有看过小说的人而言,需要了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常常写了一半就删掉了,若是只介绍太多的细节,就不免让看的人丧失了发现的乐趣,而关注太多故事过程,又难免剧透。
没看过小说的观众,虽然这部剧不像“西部世界”那样有着凌乱的时间线,也不像“大群”那样晦涩难懂,但是由于第三季的过度压缩,一部完整的小说被压缩成7集电视剧,过多的细节丢失,加上编剧故意将一个新的故事的开头放在了一季电视剧的中间,第6集结束的太快,而第7集开始的又太迅速,剧情的跳跃会让很多观众疑惑故事的走向,所以难免会有很多困惑。
小说篇幅的压缩,造成每过几集就会有一个故事的高潮,例如:
从第一季1-4集,在第四集达到高潮。然后又到第9、10集季终。而第二季,从1-4的紧凑的剧情,到5-13故事的发展。而第三季,用前6集结束了第二本书“Caliban's War”,第7集“Abaddon's Gate”开篇,而第8集就是一个小高潮。
本集,“E09-不妥协”的情节就像台风的风眼一样平静。上集很紧张,而下集也会很紧张。将小说压缩成7集导致的后果就是短短两集就是一个小的剧情高潮点。
对于没看过本剧的观众来说,推荐从第一季第四集开始入门。而对于小说观众来说,这个多角度构造的宏大的故事,是我看过的最紧张、最具开创性、最精彩的科幻电视剧。每一集都令人期盼。这部电视剧吸引人的一点就是经过了这么多集,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所以他需要有更多的季来完成故事。
而这部硬科幻剧的好处就在于让很多年轻人通过娱乐电视节目受到启发,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空间的知识,可以知晓很多关于太空中的生存和生活能力。剧中对未来世界的预测都有着严格的科学考究,以接近不远的未来的真实情况,是非常可信和贴近真实的。
比如:
他首次告诉我们,在太空中的正确旅行方式:它们会一直以0.3G极速,然后在到达目的地的一半的地方翻转并向后点火减速,从而达到一个可控制的相对速度。而减速只是动量方向相反的加速,所以,船员们会持续得到重力。
在太空战斗前,穿上太空服,将空气抽到压力罐内,以减免战斗期间飞船船体破损造成的人员伤亡,这才是科幻剧对待空气的正确态度。
太空无垠,几十千米,几百千米的距离在太空中就算很近很近,太空中的战斗双方只需在雷达上看见对方即可。
“以情节所需的速度旅行”,很多科幻小说中人们的旅行时间没有考虑到真正的距离和速度,人们以故事所需的速度旅行。所以你可能会看到Alex在木星引力弹弓效应下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几天的航行。而Holden一行人第6集结束后第7集直接时间过去了187天,而他们远在天王星轨道外的星环位置。
Nauvoo号的建造和工作原理。大致的工作原理就是:首先是加速阶段,爱泼斯坦引擎使飞船加速一段时间,然后就关掉了。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又翻转减速。鼓的作用是在中间时间产生自旋重力。加速的过程中,鼓内部的草、树、植物、水等都不会出现,然后以恒定速度行驶时,中心鼓会旋转,他们就会打开泥土,种植植物,从水箱中释放水等等。然后它们会耕种大约100年左右,然后花很长时间把所有的泥土重新打包,为减速燃烧做准备。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最具野心的工程了。它不会同时加速和旋转。
可以刷新陈旧的科幻剧的非科学设定的地方太多太多。
…………
所以,期待你去发现剧中所蕴含的真实的物理知识和细节。评分很高,观看人数不多,再次推荐给大家,哪怕你从剧中学习到了一点空间科学的知识或者技术的知识,都算得上这部新时代科幻奠基之作的贡献。
当然,这里除了令人惊叹的特效、科学的细节设定和吸引人的剧情之外,还有“可爱的纪录片小姑娘”。
这是科学的黄金时代的新科幻剧代表之作,下一集,你会看到非常多的VFX视觉特效,你会看到恒星的消亡和行星的爆炸,帝国的辉煌和陨落。
我是James Holden,这里是星环所在自由慢速广播电台,今天,欢迎大家观看The expanse。
就像冰与火之歌一样,这部剧最大的亮点之一,就在于传达出的价值观:
“你所以为的“坏”,很多时候都只是因为立场不同。那些你觉得杀之后快的人,其实也没什么被你怨恨的理由。不管你们站在哪一边,大家都做着自认为正确的事情罢了。如果有机会,去了解彼此,对彼此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是唯一可以让我们放下仇恨的方式。”
好人和坏人从来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两者的转变好像就在不经意间。 进行生化实验坑掉爱神星的
皮尔斯·毛,煽动小行星带人仇恨的道斯,阴险狡诈引发战争害惨非洲的前副秘书长,看起来都是带着贪婪和私欲做着罪
大恶极的事,最后还美其名曰“I am follow my heart to do the right things”。不过,事实可能还真的是这样。 就像天选之子的男猪脚说: 我们一直在试图做正确
的事情,但却是把事情推向更
糟糕的结果。到最后,已经说不清你是行善还是在做恶的推手了。
很多时候,已经难以分清你是在行善还是在作恶,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
“you are really good at this”
圣母真的很适合做这份工作,宽慰人心,消解仇恨。
像石头一样硬的埃默斯像是ps一键柔化处理了
“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
我的小心脏啊…要不是圣母性取向不在此,差点以为接下来两人要发展感情戏了。
btw 埃默斯那一刻的眼神绝了,这要是小说的话可能这么说: 埃默斯看着这张柔和的脸,突然觉得过去几十年间积累的怨恨,变得索然无味。什么你死我
活,什么苦大仇深,一切的一切,在那一刻仿佛都被消解
多时候
的事情,但却是把事情推向更糟糕的结果。到最后,已经说不清你是行善还
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如果最喜欢的外延是一个的话,
Amos is the answer.
Amos的背景在三季下来被一点点剖析。
我们知道他来自Baltimore,知道他曾经是黑帮分子,他说他自从五岁就没有感到害怕过,知道他的世界里面把人分成三类:坏人,要追随的人和要保护的人。哈,一点一点的人物堆积,我越来越期待他的镜头,除了枪和杀人的部分以外,我觉得这个角色跟我的世界观出奇的相似。必要的冷静,貌似有着扭曲的世界观,但是却一直嚷嚷着do the right thing.
他会杀人,因为不那样做的话别人会把他杀掉,必须自卫,我认为他一直在做对的事情,Being moral doesn't keep me safe,他不是不作恶,他是用一定的恶来防止恶行肆虐,所以他选择去保护正确的人,比如Holden,比如Anna。
这明明是英雄主义啊。
兰博基尼都是渣渣,看我六倍速太空赛艇
火星妹子越来越6了
男人说“I can't do this without you” 有时候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恶心。看到曾经互相看不顺眼的不得不放下旧隙全力合作,真热血啊。
看一集少一集的科幻神剧
为了特效必须五分,如果三体长这样算是有生之年了。
什么叫科幻,什么叫太空歌剧,看看这
谁能想到,这个故事的开端是Belt上的一个三流侦探在调查一起人口失踪?
看到圣母娜奥米被怼很爽
收视率低到吓人!评价高到爆炸!真心希望提早续订第四季!!!
经过两季的铺陈,这一季一开篇就全方面推进剧情,印度大妈团队一边应付着副秘书长的阴谋一边还加了一些笑点,主角开始深入毛的生化实验厂,地火开战小行星等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道具和特效也越来越逼真,情节紧凑丝毫不拖沓,诸线汇合非常精彩~
分数不重要,给多少分都不过分。第三季我还熬了半夜,救命多少年没有熬夜了,爽过高潮。各种脑洞,尤其是细节,必须跪舔。从科幻细节的执行与world building层面,这剧好过萤火虫,当然萤火虫如果有三季,也会有无限可能。飞船crew的人物塑造,就还是萤火虫更强。但Amos和Alex多可爱啊。观众对霍顿褒贬不一,因为他是一个Neo/卢克/佛罗多式的英雄(reluctant hero),而Mal是个汉索罗式的流氓英雄,人设上当然是后者讨喜。再说,《苍穹》其实是群戏,每个角色都有动机和情感,那么多人物,多数都塑造得有血有肉(literally),很厉害了。如果有机会看大银幕该有多好!感谢所有的神,让我有时间和机会看完这套剧,已经非常满足了。现在得想法把觉补回来。
几次想写点什么,却是放弃,因为无法表达内心感受。面对被停播,我痛心哭了。当全球忠实观众救剧,我被感动地流泪了。作为一名全部三季的首席视觉合成师,替全体后期制作团队感谢你们。我转告制作方,在中国有大批忠实观众,在豆瓣评分高达9.6,他惊喜地说,good to know it!
钦定了,历史上最好的科幻剧。亚马逊在ISDC上宣布接手啦!!!!!!!!!The work will continue!!!!!!最好的fandom!!
始料未及的,这一季居然完成了一个从罗伯特海因莱因到阿瑟克拉克式的气质转变。到第六集为止,前篇的政治纷争与人性考验被原分子病毒这个麦高芬推向极点,在超越大航海背景的太空尺度中进行独一无二的演绎(尤其是舰队之间数次猜疑链形成!剑拔弩张),已经让这个剧的表达惊为天人。没想到第六集之后的第一类接触才是这个剧憋了两季半的大招——未知天体星环内的阻速地狱,高等文明灭亡后留给人类的、魔法般的技术遗产,摩门教徒的圆柱形空间站……我看到《哨岗》《与罗摩相会》等各种克拉克名篇的影子。上至如此,下至始终秉持的细节考究(引力弹弓竞速、盲人摄影师、太空殖民时代的宗教演变、你知道0G环境下的泪水是什么形状吗)。谢谢SYFY慧眼识珠,虽然我知道这个孩子你再也养不起了——然后谢谢再生父母亚马逊!我会继续跪着追下去的!
第一季没看完,弃剧
太空歌剧,科幻剧的良心之作。地球,火星,小行星带,三国鼎立,这是在拍银河系英雄传说吗。看人家的电视剧水平,甩了不知道几条街了。
如果换了哀怨脸男主和黑人女主,估计收视率就上去了。火星妹子越看越顺眼。
看过的美剧里唯一一部所有主演都让人讨厌的剧
火星妹子真是他娘的sexy
看看人家欧美拍的软政治片,再看看咱们国家现在的时尚家庭魔幻时代或穿越或宫斗剧,我的天,简直要去洗眼睛了~是不是大国,我觉得首要是看格局,人家不仅是硬科幻还有太空政治,咱们的戏还在舞台上咿咿呀呀的唱,人家都进太空了,再过几年出银河系我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