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单易懂,且前人都梳理过了,我从星期四才是真正主角的方向整理几个铺垫或者说暗示:
1.小凯伦第一次出门上幼儿园是在周四。故外公说明外面的行事规则之后,星期四是第一个亲身实践的,看似巧合却是主角暗示。
2.30多年唯一一次同时外出的事故发生在星期四身上,直接导致姐妹七人断指。可以看出她从小便有个性(小女孩玩滑板)和叛逆(背着外公偷偷出门)——从长大后的发型上也能鲜明的看出这一点,其他所有人都是中长发和女性装束,只有她是短发和中性装束。
3.餐桌上她提出相比现状“被冷冻也不错”,可以看出她是最不满个人和社会现状的,并因此和星期一争吵起来,为她以后勇敢反抗当局做了铺垫。
4.星期一失踪后是她一直在指挥着星期二和星期三去分别在后面两天去调查各种蛛丝马迹,面对危机很明显所有人中她最思维缜密、头脑清晰。
这里有两个细节更能佐证一点:
第一、星期二出门前害怕说假如我们已经上了黑名单怎么办,星期四说不可能,因为如果已被通缉,那他们的住处早就会被搜查过了。并以此线索在后面推测出,当局没有公开通缉是想通过杀手秘密除掉他们;
第二、星期天死后星期六坐不住了,想要一起逃出去,但是星期四立刻反对说一起出去在满街监控摄像头下过不活两分钟。
这两个细节都说明很多情况下她都比姐妹们能多想一层,心思细密、处事冷静。
5.计生局的打手找上门,星期五从监控看见后第一反应是喊“星期四”。当时屋子里五个人,三六七她都没喊,唯独喊了四姐。可以推测姐妹们在紧急情况下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星期四。下一条便说明了为何如此,因为她值得信赖。
6.计生局破门而入,其他四人都按照儿时习惯躲进衣柜,只有星期四进卧室找枪。后来枪没找到,也是她操了一根棍子率先反击救下一众姐妹。主角光环尽显有木有?
设定太狗血,科幻片也得有逻辑,不合理的情节太多了。
1. 转基因导致多胞胎,不明白的请找方肘子补课
2. 最适合七胞胎的工作居然是银行的管理层,难道不应该是插画师、程序员这些不需要见人的工作?
3. 既然是老大出卖的,难道不是星期一晚上就一锅端?老二还有机会去上班?
4. 原来可以随意屠杀平民的,那还要这个法案干嘛?直接杀就是了
5. 被抓捕对象都已经把尸体处理干净了,包括楼下警卫的尸体,官方的支援部队还没来
6. 手环太容易破解了,敢情在边上就同步了,而且一个看门的权限就巨高
7. 需要高等级保密的灭尸工作室只有两道门,四个安保,这秘密能保守30年不容易啊
8. 再先进的技术,沟通还是靠人吼,就见反派跑腿男不停地跑啊跑,就不能打个电话?
求新求异也得用点心,槽点也未免太多了……
圣经中的开篇,伊甸园中的亚当、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让世人受到惩罚,是电影主题一;耶稣作为亚当的承继者,要以自己的献祭,将人从罪恶的深渊救赎出来,是电影的主题二。以上是电影的格调:
1、人类的贪婪无度,过度生育,使得孩子(禁果)成为罪恶的根源。
2、星期一与生育局探员偷吃禁果(怀孕),因未出生的孩子滋生出天然的私欲。
3、七姐妹周日的聚餐,预示了《最后的晚餐》中犹大的出现,然而祖父(主)已不在,
4、所以星期日,在“复活日”最先被杀,暗示出了人类的罪恶,已经混乱颠倒了轮回
5、星期一通过背叛得到了庇护
6、星期二因贪食大麻,而受到了挖去眼睛的惩戒
7、星期三死于忠诚的献祭
8、星期六的死,筌释了偷吃禁果的审问
9、星期五为了保存希望,依然走向绞刑架,如耶稣般看透了因缘,一如祖父对她的器重
10、星期一死于惩戒,犹大依然是自食其果
10、结尾的对白:星期四:“星期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她希望他们平安”,星期二:“是啊,他们应该会平安”。
11、星期四活下来了,而下一天就是受难日,面对没有正视的罪恶根源,面对育婴仓中星期一的两个婴儿,人类的惩罚还没有正式开始。
12、罪恶是因为什么?因为未曾出生的懵懂无知的婴童?因为人类的自私纵欲?因为来自邪恶财富的诱惑?
13、人性的拷问仍在继续,世人应受的审问也在继续,惩罚也会继续。
故事没有交待的人物的悬念身份,以及最终的姐妹对话情节,都有要出续集的套路。
影片的主题,及故事动机过于单纯,情节也多落入俗套;
但是,画面的写实,人物内心的隐喻刻画,深入内心对白台词,是看点。
邪恶势力的反扑,平民英雄式的觉醒与力挽狂澜,折扣了片子的艺术性。
综合下来,给六分。
面具下的七姐妹 —赏析《猎杀星期一》 《猎杀星期一》讲述了一个人口爆炸的社会背景,人类为了应付生存,科学家们研究了各种转基因食品,而导致的各种突变意外的发生,在这样一个时代下,政府为了缓解生育问题,实行了“计划生育”,人格的丢失出现在了这个时代,周一,周二,周三,周四…都戴上了一个名为Karen Settman女孩的面具,七个人用一个人的生活活着。本部影评是英国的惊悚,科幻类电影,情节扣人心弦,由托米.维尔科拉指导。 《猎杀星期一》虽然是一部情节紧张,引人注目的电影,但是其背后隐含的深义,足以让人深思,足以引发社会的关注。Karen Settman的演员拉佩斯的演技也非常精湛,一个人演出了七个双胞胎不同的性格,而七个人性格的迷失,不仅仅是电影所反映出来的, 更是折射了各个国家的社会问题,七个姐妹只能效仿一个身份“凯伦”,这七个姐妹好似每个国家,每个社会拥有不同性格的女孩,却只能忍痛,抹杀自己的个性,去化妆,去隐藏真实的自己,变成别人希望的好女孩—乖巧女人的样子。这部电影更深一层的含义,揭示了社会对女性人格的桎梏,美其名曰是祖父说的“保护”罢了。影片中街上涌动的人群,贫民窟肮脏的环境,执行任务者残忍打死无辜贫民,被活活烧死的孩童的事情来看,都体现了人性的残酷,空气中充满杀戮气息的贫民窟,反抗的民众,对执行者的憎恶,是本部影片最具有想象力的片段,把”人口爆炸”社会矛盾的尖锐可能性展现在了观众眼前。 影片中人物的关系复杂,八个姐妹性格各异。星期一,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很乖巧,内心很冷傲的一个人,走路的步伐非常的沉稳,自信,借自己孩子的名义牺牲另外七个姐妹,在影片结尾星期一与星期四抢夺身份的过程中,走进大厅,被一个壮汉击毙。星期二是一个瘾君子,喜欢吸毒,吃大麻蛋糕,在星期一失踪的第二天出门寻找工作上的竞争对手时,被开曼抓获,挖掉左眼,影片的结尾左眼换上了金色的瞳孔。星期三是战斗力报表的一个人物,喜爱健身,满身的腹肌,与敌人大战几回合后,被开曼射中,坠落身亡。星期四,穿着黑色连衣帽子,黑色裤子的女人,也是最想成为代凯文的一个人,小时候偷偷跑出去玩滑板,摔断了手指,让其余姐妹一同削掉手指,也是在这个时期与星期一结下了恩怨。星期五戴着眼睛与灰色针织帽,聪明精通电子技术,掩护星期四逃跑时自爆身亡。星期六,金发女郎,粉色吊带,在星期一男友的公寓里被爆头杀害。星期日喜爱演奏音乐,在与敌人的大都中最先身亡。 《猎杀星期一》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也反映了人类对资源消耗的焦虑,以及对人口增长的问题的反思 ,更是一部揭示人心的电影,八个姐妹对一个身份的抢夺,是人性阴暗的展示,类似于“双生花”那样的题材。
这片子开头就讲了是因为地球环境变化所以负担不起人口,不是因为人口太多不够吃,大部分短评不知道在骂什么。
还真不一定是科幻。
人口问题的确没有太好的办法,否则我国也不会有自我阉割的计划生育,其实人类社会的一切杀戮矛盾也是源于生存资源的争夺,如同影片最后姊妹间的你死我活,哪怕是细菌过度生长后,也会释放毒素限制自我繁殖,而高等细胞生长也有接触抑制来控制生存空间,确保群体的存活和功能,否则就成为恶性肿瘤。
中文译名是最大的剧透
行剧通畅节奏紧凑。这部电影的最精彩之处在于它远不止作为一部电影看着精彩而已。在这部电影里,允许被讲出来的人伦悲剧再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个高度。但愿我们献给这虚假故事的眼泪能些许慰聊那些现实世界中的亡灵吧。最后,看看周围,问问你自己,谁来继续做出那些虽然艰难但能让你们生存下去的决定?
简直是大写的“坑你妹啊!”!
民众不就是这么好骗吗?都不知道短评在说些什么。你应该质疑的是一段烧小孩子的视频就能让盘踞顶端三十年的领袖下马,毕竟这才与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律不相符合,不是吗??
据说上班族和学生党对本片十分感兴趣,纷纷表示猎杀星期一刻不容缓。
中文片名翻译为“超生游击队”简直碉堡,还以为是宋丹丹、黄宏演的
结尾什么意思?Monday 到死时良心发现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存活?然后剩下的两姊妹还一脸欣然地觉得帮 Monday 完成了夙愿?其他姐妹死了就死了?
葫芦姐妹大战计生委。女主角演技神爆发,应该拿七份片酬。
能当盲流也不做人流
可能是作为中国人对于计划生育这种题材太敏感平添了不切实际的期待,也可能是美国人对这种事情其实没法想象——无非就是个好莱坞式的动作片。
没有利用好七个角色的个性,比较可惜。结尾的设置也很弱~
烫斗哑铃朝头抡,借指机枪垃圾桶,自爆火化双子杀,计划生育硬核敌托邦,《死亡之雪》导演Tommy Wirkola不让人失望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抛去那些扯淡的剧情,我对反乌托邦电影最大的不解就是,为什么科技那么发达,却不会种地。
太搞笑了了。三流反乌托邦的幻想和现实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看了一个小时被各种糟点都气乐了,屋子里那一帮人你不抓,满大街开枪了还好意思说低调行动呢
我国多年国策笑而不语。剧情漏洞百出(反乌托邦的通病),但所幸整体节奏还是控制得不错。会电脑一定能活到至少第二幕结束。一人分饰多角够拼不过完全达不到黑色孤儿那种逆天水平,倒是威廉达福突然变正常之后迷人得一塌糊涂。
结尾很引人深思。好人做的事情结果可能导致地球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