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具씨、美贞都解放了。解放,是和自己和解;是找到自己疲惫不堪的原因后,在索然无味的人生中,每天找到每五秒、七秒的快乐。
橘子的一大包钱是拿给申会长的。被贤社长抢走的一大一小两包,大包是在别的场子收的钱,小包是本该在贤社长场子收的,都要交给申会长。因为橘子“自己的原因”导致钱被抢了,所以用自己的钱赔“公款”,还给申会长,理所应当。又不完全是“自己的原因”,贤社长惹的祸还把橘子拉下水(抢钱逃了害的橘子不能交差),但在橘子的职责范围内。
有人说他是白天拿着钱出门的,橘子这次是白天收债的,前面和玉子(杉植)在车里也是白天。所以收完债,白天把钱拿给申会长。
橘子重感情,养的狗死了都会哭很久,所以他因为“兄弟”说靠他生活的人都过得不好,吃不上饭了,他回去了。
但贤社长在一次次消耗他的感情,从脸被划了疯狂翻贤的办公室开始,橘子对他的态度变了。后来申会长说整理贤吧,橘子重感情,给了贤最后一次机会,但脸色也很不好了。最后一场,他打仗更多因为是他管的场子、是他的职责,贤的一水壶打醒了他。
他早上要讨厌的人又多了一个,但他终于放下了这该死虚假又伪善的兄弟情谊。贤也是早上来找他的人了,橘子被背叛了,他讨厌他。但美贞说,笑着面对那些来找你的人吧,这是与自己和解,不因他人的错误而和自己过不去。
美贞当初帮前辈还钱,是因为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与信用记录,不得已用自己的钱先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橘子用自己的钱填了收账被抢走的窟窿,也是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如果解决完职责范围的问题,他再用额外的钱帮贤还债,他是什么大冤种,美贞都没他冤种。
橘子陷入被背叛的无力(掉进深渊)和不顾背叛仍支持贤,都不是放下与解放。他做到了笑着面对那些他讨厌的人,就像美贞平和的与前辈“寒暄”,最终看淡这段“感情”才是与自己和解的解放。
从此以后,再无兄弟。我做了我该做的,我也放下了,放下了在意与失望,我不因你背叛而坠入深渊。我的心已经被美贞填满,从此努力面对生活里五秒、七秒的快乐。
跑路哪有那么容易,他也不可能留下这样一个烂摊子(没还申会长的钱,也没和申会长说好离开)。这不是解放,是背负新的过往。
橘子已经和自己和解了,我在努力生活。最后牵绊我的虚假兄弟情已经没了,我在慢慢变好,我和美贞也会慢慢变好。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回到山浦;又或者,在首尔与你共同面对新的生活。
第五集还没看,翻出来主题曲,吉他响起的时候,是彼此之间的化冰时刻,是具式只能说“车来了,快跑”的克制;是微风吹来,扬起发丝和嘴角,美贞感受到的希望和幸福;是具式站在仓库门口看她上车的眼神。
第二集中,自称“性自由主义”的姑娘,内心想要却是婚姻,是两年交往之后对方与她对彼此关系的笃定。是啊,从来都没有所谓的自由,真正的自由背后是隐形的代价,当你需要支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入不敷出。
这姑娘是个通达的人,她看到了美贞的珍贵,她说:到一定程度,语言就变成施展魅力的武器,我说的话有一句有用的吗?没有。美贞你没有用语言来粉饰自己,表达自己。你不用语言来博取喜欢,所以你的每句话都很珍贵。
你我就是人生的兜转,下辈子我想和你一样端庄,你想于我一样洒脱,似乎你现在是什么都不足以满足自己。
美贞的“能量”或者说“力量”一直存在,那种力量在她坚定却没有攻击力的眼神里,在她说出口的话里,在她那些思考旁白里,如果你不能感受她的那些自洽,那些与自己的对话,是很难感受到那种力量的。
具式这样的男子是不会被随便什么人打乱节奏的,美贞一句“敬仰我,爱情不行,要敬仰,填满我的内心”冲击力十足。被拒后,又说出“要不我来填满你的内心,需要的时候说话”,这TM就是炫酷吊炸天,铁汉柔情的眼神彻底暴露了自己的“不知所措”。
美贞和具式和绝大多人一样,被日常生活抹去希望,在平静的绝望中日复一日。
当所有人在浅水区浮出水面肆意冒泡的时候,他们却扭头潜往更深处,也许是为了遇见那些大而抽象且非常美丽的鱼。
氛围感的厉害之处在于,你感受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感受到了。
坦白局1 ——不再怕被看到的伤口 (是脸上的,也是心里的)
具先生担心被美贞看到被划伤的脸,说是“画上去的”,抱怨“只要觉得顺心就会马上出事”,美贞教授了每天5分钟开心搜集心法,具先生说“试一试,每天一步一步艰难前行”,脱掉了外套。(脱掉的也是内心那层害怕被人看到的外套)
坦白局2——具先生自由的说出自己可能很傻很天真的想法
具先生说起来有一次下雪,自己想走到山浦
走多少公里,走到几点能到,看似无意义的话,其实都是内心盘算,他就这么絮絮叨叨讲出来的时候,美贞的脚步停了下来。她敏锐的感到了具先生的变化,因为她自己也经过同样的变化。(讲死青蛙的时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每一句话都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其实每一句话都在说着“那个时候我想你了”“我想着怎么去山浦看你”“我想了又想仔细盘算”。(姐妹们还觉得不过瘾吗?每一句都是废话,每一句都是情话。 其实姐姐那对每三天的鸡蛋三明治也是同样的道理。 )
美贞也再一次能够坦然的提起自己的旧事,但是在滑向一个人要对抗所有人的报复的心情时,具先生的电话,一句“好久不见,我是具氏”,让她瞬间云淡风轻。一点点的爱,可以扫清前任留下的所有的阴霾和创伤。
坦白局3——笃定的爱,你反正也很喜欢听我说话
具先生第一次跟美贞说起自己的职业,虽然我们很早就从剧情里知道了,但是如此说的自然而然不露痕迹,其实是具先生不再以此为耻,曾经不愿意在爱人面前提起的也可以说出来了。“你现在还会自说自话了”具先生现在是笃定美贞的爱,可以让他肆意讲话 ,正如当初美贞可以肆意和他发脾气。
有终于会恶作剧了的具先生,那个沉重的一言不发的具先生、那个苦大仇深的具先生、那个好像背负了全世界的具先生,原来也有幼稚可爱的一面。在爱人面前的幼稚,是放下一切重新做回最开心的自己,像孩子一样,想玩闹想笑。(美贞也是读了日记,发现童年的自己特别热情)
坦白局4——酒鬼具先生最后的坚壁
具先生的酗酒,真的是让弹幕姐妹们操心的不行,现实里这样的人不要沾的劝诫满屏都是。阻碍具先生变好的最大障碍就是酗酒。这从第一集喝到第16集的酒,苦闷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所谓的解放,最难的是找到那个问题。
清醒时,一早起来就充斥脑海里的那些,是我们憎恨不已的人、想干掉的人、想忘记的人、有遗憾的人(活人或者死人),喝醉是具先生与这些人和解或者忘却的方式,喝醉是具先生让内心平和下来的方式。
美贞也是,看到这里的时候你会发现,啊,原来前面几集美贞气鼓鼓的刷牙,面无表情的梳洗时想的是这些啊,像不像那些年气得要命又拿对方没有办法的怂怂的自己。要用证明别人很差劲的方式,去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其实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我们常说的,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们怨恨、我们咒骂、我们一遍又一遍想着别人是如何欺负自己的是如何贬低自己的, 其实都是在用这样的方式确认自己的存在)
对具先生来说,美贞是不需要去对抗的存在;对于美贞来说,具先生是不需要去证明什么的存在。
在所有被动的关系中,具先生是美贞鼓起勇气,自己去搭话的人。是第一次自己做出的选择。不以对方的价值,衡量自己对他的爱,平等的姿态支持他。不卑微也不骄傲。偶尔有的怨怼之心,也想用祝福替代;实在是太生气的时候,就骂骂前任,所以前任的作用就是成为撒气筒。
坦白局5——相信自己值得幸福
觉得自己很可爱是一种什么感觉?在同好会结束,和女职员回去的车上,女职员说记得美贞说过一句话:在下定决心解放之后,有了前所未有的感受,突然觉得自己很讨人喜爱,觉得自己很讨人喜爱是什么感觉呢? 是终于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也终于相信了自己值得,值得被爱,也值得去爱。
具先生什么时候真的下定决心解放的呢?就是快至片尾的那次相见。又又又喝多了的具先生。。。。。。
因为心情好,也喝醉?这是什么逻辑?
“每当觉得过的还不错的时候,就赶紧灌醉自己。”
觉得自己一旦幸福,就又会马上失去,与其承受得到又失去的感觉,不如赶紧灌醉自己告诉自己你不幸福。害怕失去,所以不敢幸福。(这种感觉很像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命不好,一切都可以怨命,上班没赶上车是最近水逆、没准备却偏偏被叫去开会是水逆、预感到被骂就一定会被骂。)
不想往回走五步而淋成了落汤鸡,丧到家了的具先生,真的是又丧又好笑。最后“我好痛苦,我好累啊”,带着微笑的撒娇的语气说出来,大概即使是隔着屏幕的我们都觉得可爱了吧? 当我们学会自嘲,我们学会去调侃自己的悲惨处境,大概就是真正的解放。
啊,具先生第一次听别人称赞自己可爱,那一刻他大概也真的体会到自己值得被爱。
美贞让他以后都以这个微笑面对那些向他走来的人。
那一刻敞开心扉的具先生,回复了爱的能力的具先生,第一个想要回应的人是美贞。
因为美贞喜欢他大声叫廉美贞,他便大声的叫着廉美贞。
有了这一刻,还值得纠结到底是he 还是be吗?
这不就是最高级的“我爱你”嘛?
走上社会了才知道,比起“明天早读之前,上交今天留下的三张卷子和八页习题”,更残酷的是: “招聘要求: 大胆、阳光、积极向上、有团队精神和创造精神。”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名内向者,一定会明白这种无可奈何。
老话都说: 性格决定命运。这一点在学生时代还不太明显,除非有什么异常出众的特征使你脱颖而出,剩下90%的人,无论是什么性格、心性、模样、背景,有什么样的故事和青春期,上得最多的那杆秤,永远是“学习成绩”。
但随着学生时代结束,那样的人生就告一段落了。
懂事、乖巧、文静、安分守己、不抢风头,都再也不是优点了。反而,会在高考结束的钟声响起的一刻,逐步成为落在身上的禁锢。
美贞也是这样一个被牢牢禁锢的女孩子。
快三十岁的廉美贞是个平平无奇的社畜,在首尔上班,家却在乡下,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通勤,转完地铁转公交,因此总是从聚餐和集体活动中早退。
同事调侃她: 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要把青春花费在上下班的路上啊?
美贞微笑着解释: 因为家住得远啊。
然而,真的是这个理由吗?
在平平无奇的社畜表皮下,美贞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内向者。当同事们在餐桌上聊得兴致高涨,美贞也依然是那个永远小弧度微笑的倾听者,小心翼翼地握着筷子往嘴里送食。
拒绝不掉同事的邀请,于是硬着头皮去了保龄球馆,却没有办法和其他人一样享受热闹的气氛,如坐针毡。
被同事cue起来打保龄球,即使不会打也不会拒绝。幸好,打坏了也没关系,因为没有人会真的在意她这个半透明人。
下班后在其他地方遇到同事,也不会主动打招呼。只会在避而不及的时刻,轻轻点头。
应妈妈的要求去给邻居带话,也是带到就走,绝不逗留,寒暄什么的更是不可能。
在剧集开播前放出的物料中,也释放了更多关于美贞内心世界的独白。
“没有信心讨人喜欢,却有信心不被讨厌。”
周围充斥着轻而易举就点燃气氛的同龄人,向彼此投掷嘻嘻哈哈、愉快又喧嚣的对话。而美贞却永远游离其外,没法理解、没法产生共鸣。
“那些人是真的幸福吗?真的快乐吗?只有我的人生是这样吗?”
“就这样在沉默中,一点点积攒对人类的失望。”
可即便不理解,美贞也始终在努力合群。不愿意听也始终倾听、不愿意笑也始终微笑,虽然不爱说话,可只要有人向自己搭话,永远是最真诚的信息提供者。
美贞的人生困境,便是典型的内向者困境。只是并非所有内向者都能敏感到这种程度,同是内向者,大家的内向程度也各有差异。然而作为同样的高度内向者,我好像正在和美贞陷于同样的痛苦中—— 世界明明这么大,却感到无处容身。
有些人看完第一集发出质问: 这么没头没脑的丧难道不是无病呻吟吗?
从来没有没头没脑的丧。懂得人看一眼就懂了。
我可以想象出美贞是个什么样的人,推测出她会做什么样的事。大概就是和我一样,集体聚餐时哪怕摆了一大桌,也只会就近夹菜的人;和同事、上司对话时,不但要打腹稿,甚至要在手机备忘录打草稿,也还要写了又删、删了又写的人。
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会被赐予一把钥匙,同时被告知打开大门,与世界真正链接的方法。这把钥匙就是我们的性格。
而内向者的困境就在于,在这个外向的世界里,自己天生就是缺陷者。在每个迷茫、碰壁的时刻,绞尽脑汁也做不到的时刻,就会忍不住冒出这样的念头:
我不属于这个世界。我所拥有的钥匙打不开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道门。
“平平无奇金智媛”的说法备受争议,可编剧明明已经借着同事的嘴,给了很明确的答案:
平庸的不是美贞的外貌,而是属于她的那把钥匙。是拘谨、是游离、是招惹不得的乏味,是一眼就看到底的人生轨迹。
她是明明想要得到幸福,却找不到出路的人。
“只要一睁开眼,所有的关系都是劳动。”
人际关系就是劳动。说话、眨眼、微笑,所有的一切都是内耗。永远在内耗的美贞,是没有机会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魅力的。
——————————————
可是,在厌世的外表下,美贞又有着不为人知的丰富内心。每一次发呆,都是在跟自己的灵魂对话;每一次自我开解,都是在呵护自己的心。
即使被一次次打击,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幸福。
通勤路上看到广告牌上写着“今天会有好事发生”,就会扬起小小的希望。
难过的时候,就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演员: 演一个幸福的女人。
她给自己想象了一个幸福的人生。在那个人生里,不再有填不上的性格缺陷,也可以体验到其他同龄人的快乐,可以自如地和别人对话,被关注、被认可、被爱。
而第一集末尾,因为要拜托住在自家隔壁的具氏帮忙收催缴贷款的信件,开始和对方有了小小的对话。
虽然陌生,但逃不掉的难堪有了躲藏的地方,美贞的呼吸也暂时变得顺畅。
而具氏也因为美贞的突然闯入,有了微妙的情绪波动。
他们会因为彼此而变得不一样吗?他们会一起幸福起来吗?我想这就是后续剧情的最大看点吧。
除了美贞和具氏,剧里还有很多其他不同的人物,都有着各自的故事,虽然只在第一集展开了冰山一角,却依然牢牢抓住了我的注意力。
首先是美贞的二哥和大姐,和美贞一样寂寞而厌世。
可与美贞不同,二哥和大姐都有自己的信念,他们认为自己的痛苦并不需要自己承担,因为不是自己的错。
二哥认为: 如果能出生在首尔,他会过上不一样的人生。不是农民、不会没有车、会有不一样的朋友和家人、女朋友不会嫌他土气。
大姐认为: 寂寞是因为生错了时代,如果在朝鲜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没必要因为需要挑选爱人而感到苦恼了。
美贞的同事:
同个村的朋友:
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困境要面对啊。
如演员们在播前采访中所说,呈现给大家真实的寻找幸福的故事。哪怕才看了第一集,我已经非常非常期待后续了。
送上预告里的最后几句话,给这篇剧评收个尾吧:
“우리 다 행복했으면 좋겠어
쨍하고 햇볕 난 것처럼
구겨진것 하나없이”
希望我们都能幸福。就像明媚的阳光,没有一丝褶皱。
——————————————————
2022.7.3 以下是剧终一个月后增加的新的感悟:
才看了一集的时候,我简单粗暴、自作聪明地把美贞定义成了一个内向平凡不善交际的普女,四处炫耀说,"哎呀,像我这样的人也能当女主角了哈哈哈哈哈。"
而大结局之后,只想回头给自己两个耳光。说我跟她像,我真的不配。
我也尝试过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美贞的魅力,奈何文字驾驭能力不足,也参考了许多其他同好的观点,关于美贞的特点,我们提取出的比较一致的部分有: 勇敢、通透、温柔、甚至富有神性 (参考了导演的手记以及剧中多次出现的宗教符号内容,美贞的形象设计其实有着圣母、救赎者的特点 )
然而以上特征,好像都沾一点,却好像都差一点。其实看来看去,还是具子敬最懂美贞,所以不如借用他本人的话吧:
具氏不愧是美贞的灵魂伴侣,就这样看透了自诩平凡,在他人眼中也平凡的美贞身上最不平凡的地方。
所以如果让我来总结,可能会倾向于把美贞描述成这样一个人:
一个向虚无的世界讨要答案,寻找幸福的人。
她找不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理由。像哥哥那样沉迷于买车,像姐姐那样沉迷于恋爱,或像别人一样买房、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能认可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至少也能有个喘息的地方。但无处可逃的虚无只会让人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如果不认可世俗,世俗就不能让人感到幸福。
所以我才会觉得美贞是个女战士。她知道自己对抗的是虚无,却依然决定去对抗。
那美贞的解放之路到底是什么呢?是具氏吗?是和具氏相爱吗?
显然不是。
朴作家给神秘的具氏安排了个闪闪发光的身份,让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美贞解放的路子了: 生活困苦的女主角,通过遇到一个金光闪闪的男人,从此扬眉吐气,将那些欺负她的人都踩在脚下。
然而笔锋一转,原来这个闪闪发光的男人只是个闪闪发光的空壳,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他拯救不了任何人,包括美贞。
反而是美贞在他离开之后,经历了一系列痛苦,一点点熬过来,成长、收获感悟,并在与具氏重逢后,为他指点迷津,告诉他要怎么找寻幸福,获得解放。具氏提供的情绪价值只是一个引线,真正让美贞获得解放的,始终是她自己的力量。
而最终让她获得解放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不妥协。从她决定不对"虚无"妥协,她的解放之旅就已经开启了。
她看似平凡的人生里堆满着一个又一个没有反转的挫败,直到结尾也没有改变。但她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幸福。
比起家族阴谋、职场斗争、车祸、癌症治不好,这些肉眼可见的痛苦,感到虚无的人在尘世翻滚挣扎时经历的痛苦,未必就更浅薄。
而女战士美贞靠着自己的不妥协,终于在虚无的人生里,解救了虚无的自己。
——————————————————
在大多数电视剧,尤其是偶像剧里,好像每个人都这么清醒通透,三岁就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这是校园文小太阳女主角。然后花上三十年去追梦,最后实现,成了功成名就的大女主。
要么失败,再花半辈子和失败的自己妥协,或者妥协失败,把残念强加给子女,就有了压力过大导致性格扭曲的男主角。
生活中,仿佛大家都轻松说得出我的快乐是踩浪花,是赏晚霞,是晒太阳,是各种各样细碎的小事。或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是升职加薪,是愿望,甚至是信仰—— "我们会竭尽全力救死扶伤","愿正义如滔滔江水,流淌在这法庭之上"。
那我呢?像我这样的人,既没有梦想,也说不出自己的快乐开关,明明没什么理由不幸福,可的的确确不幸福,永远做不到像家人和朋友劝告的那样——"哎呀,你别想那么多",总是想很多,大多数是胡思乱想,执拗地想要探索出一个答案,其实,连问题本身都弄不清楚。
也一定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
这是属于我们的故事。
第12集里背景有一个屏风,如图:
屏风上的汉字是什么内容呢?乍看的时候以为是唐诗,定格细看,又查了查,发现既是唐诗,又不是唐诗。严格来说,是唐诗集句。从右往左,除了第二首被挡住了,其他几首每句之原作者如下(加*号表示有一字与原作不同):
(右一)
高树鸟已息(崔涂)
小园花乱飞(李商隐)
日兼春有暮(杜甫)
谁与我同归(姚合)
(右二)
看不清
(右三)
高斋晴景美(张九龄*)
清气满园林(储光羲*)
倚杖寒山暮(李颀)
关门落照深(王维)
(左三)
天晴远峰出(李白*)
夜久数星流(郑谷)
多少残生事(杜甫)
能无愧海鸥(刘长卿)
(左二)
地幽忘盥栉(杜甫)
目极喜亭台(高适)
信美谐心赏(刘孝孙)
谁忧客鬓催(杜甫)
(左一)
对酒惜余景(戴叔伦)
高楼烟雾开(杜甫*)
晴花临户落(未知出处)
娇燕入帘回(杜甫)
这些诗句的原作者,涵盖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杜甫更是反复出现,光芒实在太盛。看来他在朝鲜半岛也是巨星。
这个屏风出现在剧中一个祭祀亡者的仪式中。这几首凑起来的诗里,几乎都在表现一种“暮景”,这些暮景所兴起的“象”,却不是哀伤的,不是终结的,而是一种持续变淡的美感。比如鸟虽息止,而小园花飞,比如落照深深而倚杖,比如极目赏心而忘老。不是哀伤,而是珍惜,是持续观察、欣赏这种日暮。这种感觉放在这个祭祀仪式当中,倒真是贴切,很有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感。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道命题作文《我的操蛋生活》。
我们的电视剧编剧,立马打开《编剧作文范本》开始模仿写作,出轨、婆媳、学区房,中年中产三件套,怎么狗血怎么改。
而隔壁的编剧已经写出如夏日闷热天气一般让人无法透气的忙累而又空虚的生活流了,它节奏那么慢,情节那么空,台词那么少,共鸣却那么重。
光看最让社畜共鸣的通勤戏份。
讲真,剧中三姐弟的通勤虽远但车厢还是比较空的,比起我们那些住在嘉定或者燕郊的社畜们,幸福指数已经高出许多。
但我们对通勤的刻画永远停留在一个“挤”上,排队、踩脚、门夹包,有剧情需要再加上一点性骚扰。
除此之外呢?对于“空”的描写全然不见。
通勤路上是一个社畜最放空的时候。他们挤在无法动弹的车厢里,玩着最无趣的消消乐,看着最没营养的电视剧,刷着全是代购的朋友圈。
他们眼神空洞,面无表情,像个脑子被吃掉的僵尸。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真的没有内心活动吗?
在消消乐又被关卡卡住的时候,在电视剧剧情加载不出来的时候,在朋友圈刷无可刷的时候,那时候,他们无光的眼神背后会想些什么呢。
很多时候,能引起共鸣的是“空”而非“挤”啊。
一部好的电视剧可以用精准的语言说出我们在通勤时候的潜意识,而且说得那么文艺,那么浪漫,让人唏嘘,自省,泪目。
因为金智媛看的,但不得不说评分略离谱。就是平凡打工人的爱情生活而已,丧的无比刻意矫情,并且讲故事的方式处处透露出文青的自怜自艾和矫揉造作,力争把每一句情绪描写旁白叙述都写成互联网金句,人物关系(特别男女主)真的有点莫名其妙。除了跨城上班的设定,剧中人有认真面对过自己所处的困境吗?一切问题的答案就是爱情呗?不过就是大龄青春期逆反。难道是“解放”这个词戳到有些人的high点了吗,潜意识自动加上了政治意味所以给了滤镜?跟政治真没半毛钱关系,也并不觉得剧集水准比国内同类型题材高贵到哪里去。讲真爱很美味或者我在他乡挺好的比这剧诚实接地气多了。(看过260+韩剧有N多韩国演员墙头,但不因此给韩剧加什么滤镜)
孙锡久能不能去演一次情色片?嗯?切拜?
我累了,我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出了问题,但我就是累了,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是在工作,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没有人喜欢我
为什么明明孙锡久台词都没几句还是那么性感啊!真要命
在这场男神纷纷到农村比拼土味的演技比拼中我单方面宣布李民基胜/我的出走日记和我们的蓝调观后感
女主设定太真实,内向不会社交,别人聊天插不进话,尝试新事物总是失败,那时候会自我感到丢脸但事实是无人在意的透明人,还有艰难通勤的生活,朴惠英专注普通人的功力真是一如既往的犀利和特别,很能让人带入。
土得离谱李民基,没有魅力金智媛。我看电视剧是为了逃避生活的,你把我的生活掏出来看,我从哪里获得轻松
为什么老感觉孙锡久这部剧里没穿衣服。。
这种会让我在深夜emo的丧丧的调调就很对胃口,金智媛演文静到没有存在感的女生莫名贴合,期待她和孙锡久这条线
开篇尚可,属于我们的时代:跨城上班,职场社恐,大龄未婚,渴望爱情,却难将就,信用贷款,分期消费,城乡结合部青年无聊又惨淡的人生。ps:孙锡久第一集只一句台词(“多谢款待”😑)以及预计会与金智媛发展一段治愈爱情。
韩剧拍普通人已经这么厉害了啊。非常细腻,非常戳心。既捕捉了那些具体而微的让人共情的困境(社恐、被渣、恨嫁、因自卑而抬不起头),也闪烁着乐观的慰藉人心的温柔光芒(“谢谢你略胜我一筹。”)。剧中多出现镜像、喃喃自语的旁白,以及影影绰绰的影像,或是致敬王家卫,能将自我封闭拍得致郁而又诗意。它以乡下人的视角,铺开了都市人在生活洪流下落寞、疏离的境况。这是一曲献给普通人的失败者之歌,清淡,温厚,哀而不伤。
看进去的人看到的是治愈,没看进去的人在抱怨着丧
哇,金智媛!很喜欢她塑造的爱拉,恩梧,还有这部剧也是我的大叔的编剧,期待!
我的灵魂瞒着我出演了这部戏
我就等着女主和在家帮忙务农的健壮沉默男之间爆发出噼里啪啦的火花那一刻
唉,我觉得三兄妹最大的困境不是家住的远,是穷啊!家住在郊外,才有户外纳凉,吃西瓜+烤肉,邻里关系近。多好。如果没有金钱困境,不用跑首尔打工,或者打工是为了不务农的话,自己不缺钱,FIRE生活小组梦想的生活啊。ps, 和隔壁撞了题材类型,我个人更喜欢看这部。
先看了隔壁我们的蓝调,再看的这部。说实话开局三分钟就笃定是我喜欢的剧了,怎么说呢,我能在三兄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对我来说,挺真实。当然,最大的惊喜还是孙锡久啊,第一集台词不超过五句吧,就随便干干农活独自坐在家门口,还能散发出强大的性张力和魅力,绝了………
她们有的自卑、贫穷、敏感我都有,但她们有的缘分、同类、爱情我没有。
像拍文艺片一样拍电视剧😌孙锡久一句话不说,穿着老头背心,眯着细长的眼睛站在那里,我就沉沦了。破碎的alpha male,像一匹下雨天淋湿的老虎。—— 居然还播了一段涅槃的come as you are,导演怕不是个headbanger,我要给导演打五星!
很喜欢的韩剧类型之一剧的本身就像极了生活再怎么惨淡的人生或许到了后来都会被不经意日常的微小改变所治愈它的基调是这样的好后续的情节开展应该也会一如既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