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了解美国种族歧视背景下,黑人实现奋斗成功的又一佳作。我一向说金融是有原罪的,但本部具有传记色彩的电影描述了2个不是科班出身的黑人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德克萨斯买下2家银行为当地黑人放贷款的故事。从开始第一男主的父辈就说黑人不可能按照白人的方式挣钱,然后去相对开放的加州进军商业地产。发现被银行牵制,与男二合伙买下LA最大的银行大楼当银行的业主。和银行打交道多了,回到家乡看到老邻居们还在操守旧业发展太慢,决定干脆直接收购运营银行,用当地白人储户的钱放贷给黑人。可以想象,在当时大环境下简直匪夷所思。最后被货币监管机构调查,听证会上放弃了白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喊出了内心的愤怒,呼应了男二一开始说他是个有“适当程度”脾气的人的说法,但这一次他“过度地”用在了冲突中。最后两个老大替小弟蹲了监狱,3年后出来继续东山再起,美国后续继续扫平种族歧视。电影很正能量,再不可能的环境也不是不成功的理由,成功的定义也不是狭义的腰缠万贯,做自己认为对大群体有益的事,并坚持下去就够了。最后想提的是,2个老大选择了为小弟背锅,堪称人性的闪光点了。格局是个稀罕东西,不一定能让你成名利万,但一定可以让时间记住你并传承下去。
7.5/10
如果说有那么几件事是美国永远过不去的,那金融与种族制度一定占两个名额,而种族尤甚。
而这部《银行家》也正如近几年雨后春笋般的探讨种族题材类电影一般,正向着美式“样板戏”的道路发展。
说“样板戏”或许过于戏谑,但不可否认的是,片子多了,观众势必要比个明白,珠玉在前,后生往往陷入雷同。讨论种族问题、宣扬平等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刁钻的观众这时便更关注于电影本身的品质。
可以说《银行家》至少做到了合格标准。
稳,四平八稳。这是从电影开始到结束一直萦绕在我脑袋里的一句话。这部电影稳到什么程度?无论是黑人合伙买下银行、银行遭遇种种危机,还是白人伙伴的“反水”,亦或是最后毫不意外地慷慨陈词。我的内心全然毫无波动。
这实际上是商业类剧情片的大忌,你最大的目的就是吸引观众,但观众又很难度过一个情感起伏不大、平铺直叙的120分钟。相信这也是这部片子距离所谓佳片的距离。《绿皮书》尚有人性的挣扎与生活的意外,《银行家》显然差了点意思。
当然稳还是有好处的,就我看片得出的一个结论:一部电影你只要不崩、不出岔子,就已经比大半的片子强了。也正是得益于导演极强的把控,以及剧本扎实、剧情不弱、扎扎实实、演员卖力,这艘四平八稳的船至少最终安全靠岸。
而亮点还是有的,影片在细节层面略有涉足。比如制服、帽子的象征,以及其与种族制度的联系。再有对于富人与穷人、黑人与白人之差异的刻画,都令我印象深刻。加之“夹带私货”,顺嘴提了一句女性权利的问题,再加上对“为‘沉默的大多数’争取权利”这一概念的探讨,都丰富了影片内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细节与探讨大多停留在表面,片子就像一块璞玉,人们看得见它的美,但实在欠些打磨。
总的来说工工整整、平平稳稳,娱乐性很好,完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月光男孩》等同类作品(当然《月光男孩》偏向文艺类,这点暂时不展开),但距离《绿皮书》还有些距离。
最后的法庭独白部分让我感到了枯燥甚至乏味(公正地说,这不是本片的问题,只是因为这样的表达实在烂大街),但当我意识到这是真实事件改变而来,我内心的敬佩依旧油然而生,生活的真实或许比艺术的雕琢更加悲壮。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平权、非歧视成为新的政治正确的今天,美国人民似乎仍没有完全绕开一二百年前祖辈遗留下的难题。过分的正确是否暗示着来自血脉的隔阂?显性藩篱拆除的同时又是否建起一座阶级的高墙?
说实在的,我不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影片一开始,伯纳德拿出自己的小笔记本给父亲看,面对着儿子如此聪敏好学,表现出过人的天资,父亲表达的不是欣赏和鼓励,而是恐惧和认命。
首先是恐惧,他一边翻着小笔记本,一边紧锁着眉头说:“如果白人知道你偷看他们做生意,他们会怎么对你?我见过很多人因为更小的事丢了命,你知道看着年轻男孩被吊死在树上的感受吗?别以为最近没发生过这件事,它就不会再重演。”
然后,他劝儿子要认命:“你生错了颜色,儿子,黑人不能用这种方式赚钱。”面对父亲如此悲观的看法,很庆幸小小的伯纳德没有放弃,他坚定选择了离开德州,去一个更自由的地方找寻自己的路。
看到此处,我莫名的感同身受,虽然我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但是作为女性,我多少也能感觉到同样的环境压迫,从小就会有意无意的接受着各种性别决定论的影响,身边的人们从语言到行动,无论有意无意,总是会告诉你女孩应该做什么,而女孩不能做什么,总而言之,先是用恐惧吓你,然后用认命帮你做选择,大家都会说,这是为你好,破坏这个规则只会吃亏。
其实,他们不过是用哪些束缚了自己一生的恐惧再去束缚你,想把你拉进恐惧之网中,大家一起乖乖躺好,不要挣扎,这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安全,他们已经习惯被绑架,被打压,被剥夺,被看低,被否定,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是好的也是对的,这是一场全社会的传染了几乎所有民众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许是因为太过普遍,所以患上这种心理病的人从来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不正常,但是当你把很多言论里的男女角色调换来描述,比如”男司机不行“又或是”男性不适合学理科“,就会很明显感受到这是歧视。
可是,有些人就是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她们是健康的,无病的,不扭曲的,不自卑的,她们是正常的,知道自己来到世上这一次,不能被肤色和性别去定义“我是谁”,就是想去看看所有的蓝天,想痛快的飞翔,不想被剪掉翅膀,不想被乖乖的养在韭菜地里,只为了供养某些顶层绑架者的欲望,或是去满足别人的奇怪期待,她们坚信自己应该成长,喜欢感受自己变的越来越美好有力量,她们相信这种感受并没有罪。
伯纳德开银行的时代,那是美国的60年代,黑人的处境依旧艰难,虽然“人人生而平等”百年前就被写进了美国宪法,甚至1954年的布朗控诉托布卡教育委员会一案,已经判决种族隔离违宪,但法律的修改并不能代表人心的修改,黑人面临的艰难并不是说你吃不上饭,找不到工作,住不了房子,伯纳德的叔叔就可以买别墅,穿着体面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但这并不代表平等,就像今天很多人说“为什么还要搞女权?女人现在不是也可以工作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但是,这就代表平等了吗?当然不,因为人们的心中,依然深深刻着一个观念,叫“你不配”,就像白人认为黑人不配这个不配那个,反观现在的很多公司里,与男性能力均等的女性仍然不配当领导,甚至应聘工作时都明显处于下风,很多家庭里,女孩甚至不配拥有继承权,很多场合中,女人不配出头露面,女人只配做家务,带孩子,女人就是笨,弱,人们会打着保护你或者要你保护自己的旗号对女人严加管束。同样的职位,比如销售,这个在现代社会里最常见且相对高薪的工作,男销售业绩好就是“有魄力,有能力”,女销售业绩好就是“呵呵……你懂的。”
记得两年前,我有次开车去接人,其中一个男的突然说,我来开车吧,有男人在你就不用开车了。我被他的普信当场逗笑了,这是我的车,我是最熟悉车况的人,而我本人也是一个开车多年且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的老司机,他甚至没有坐过我的车,就理所当然的认定我没有他开的好,神奇的是当场还有另外三个人,没一个出来反驳他的,甚至都觉得我应该把车钥匙交给他。
还有一个常听到的夸奖就是:“哇,你倒库的技术这么好,简直不像个女司机。”而我每次听到这句夸奖一点也不开心,只想告诉对方,不要搞性别歧视。
如果你稍微留意,就会在生活中不断感受到各种有形无形的歧视,当然我要承认一个事实,就是很多女性的情况,无论知识水平还是社会地位都还不能和男性相比,很多家庭仍然是男性的生存能力更强,学历更高,职位更好,薪水更丰厚,但是这是果而不是因。正是因为女性不断的承受并内化了太多的“你不配”在心里,她们恐惧,她们认命,她们甘愿平庸,她们是被扭曲的价值观教育的产物,而不是天生如此,就像人类的孩子如果从小被扔进丛林被狼群养大,也只会学狼爬狼叫,而一只小猩猩从小被科学家收养,也学会了几百个手语,甚至能和人类谈论哲学,环境的影响有多大?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今天所有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那都不是我们的天性,不是女性天生就比男性弱或是比男性蠢,这就是环境造成的后果。
而一个长期被环境抬举的族群,也会莫名的普信,不管自己有多烂,都觉得自己很牛,正如电影里的白人Matt,没有任何关于管理银行的专业知识,却极力要求开一家自己的银行,并且傲慢的对伯纳德的妻子说:“我终于意识到,很多事就是只有白人才做的到。“对我而言,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不在于展示了歧视本身,而在于它就像一场社会实验,类似斯坦福监狱实验,当你被放在什么位子上,你的心态就跟着那个位子而转移,其力量之强大不亚于一场催眠,被放在强者地位的男性固然会充满自信和权威感,但被一直放在弱势地位的女性呢,又要有多大的自觉才能去抵抗这种强大的催眠。
电影中,还有一段是我很喜欢的,是伯纳德与妻子在卧室里的对话,他的银行被调查,他作为黑人不能出面只能让一无所知的白人傻小子去面对调查员的审问,妻子劝他扮成清洁工旁听,他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妻子说:“为了你的事业,我不知多少次穿上清洁工的制服”,伯纳德说“但你是……”,他没说出口的话是“你是女人”,看,即便是自己一生深受歧视之苦,在骨子里还是自认为比女人更高一等,你是女人,所以你不需要什么尊严,你当然可以扮成清洁工,但是我不行,我是男人,我只能是老板,我是精英是上等人,我不能扮清洁工,那有损我的尊严和形象。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女性的歧视,而且也包含着对清洁工的歧视。
这也是电影富有层次之所在,就是刻画出的人物并不扁平,比如伯纳德,他的形象当然是正面的,但他一样有局限有短视,当他带着儿子走在家乡街头,儿子看到街上有两台饮水机,白人和黑人要分开使用,儿子问为什么要这样,伯纳德轻轻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很抱歉让你看到这个“,可是,他却没有看到这个社会中更强烈对女性的歧视,他没有为此对妻子说过抱歉,也许只因为他不是女人。
那已经是60年前的事,但60年后的今天,有没有人曾为女性被分别对待的处境感到抱歉呢?今天我们仍然会看到,很多岗位明确写着不招女性,更多时候也许这些标准并不被明文化,而只是人们心中的潜规则,不要女性员工,如果是未婚女性,就担心她们以后要结婚生孩子影响工作,如果是已婚女性,那你已经结婚且有孩子,需要经常照顾家庭所以更不能招,高管就更不必说。
可是,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觉得男性结婚以后就会被家庭拖累,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呢?为何男人结婚反而会成为事业的助力,反而增加了男性的可信度和声望值呢?我从未听说过哪个男人因为结婚生子而被职场拒绝,在婚姻中,文化中,观念中,是谁牢牢的把持了解释权和统治权,谁是婚姻的既得利益者,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
如果有人坚持认为,女性没有受歧视,那么我们看一些实例,梅琳达.盖茨在《女性的时刻》中举过两个职业做例子,第一个是程序员,编程最初被以为是和打字差不多的文职工作,所以最早管理者雇佣和培训的都是女性,而且她们做的很不错,但人们逐渐发现这个工作很有价值,这个职位就转而开始招聘男性,而不再继续培训雇佣女性。
她写到:“计算机等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中,女性比例在大幅下降,以至于进入高科技产业的女性越来越少,女性越发难以在科技行业立足,整个行业完全被男性主导。这是个激动人心的行业,它妙趣横生,充满创新,回报丰厚,对未来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新的机会层出不穷,未来高科技行业仍然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它正在塑造我们的生活,如果不能进入这个行业,女性就会进一步失去影响力。“
她还举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行业,就是风投,她写到:“风投是影响初创企业最关键的支持者,能决定一家企业的成败,而在美国,女性在风投合伙人中仅占2%,也只有2%的风投资金会流向女性发起的创业项目,从经济角度看,这完全不合情理,女性能提出无数绝妙的创业构想,是男性不会想到的。“毫无疑问,就像对黑人的歧视曾经造成美国社会的重大损失,对女性的歧视一样也会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梅琳达说:”一切诉诸孤立和排斥的文化,都是施虐者的文化“,而女性就在这样的文化中生存着,亚洲女性的处境只会比欧美更甚,女性若想要做出成绩,得到应有的认可,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大的决心和代价。
我察觉到,自己在写下上面的文字时,其实内心也有挣扎,我写的都是事实,也都是我的肺腑之言,但是当我把这些文字发表在公众平台时,依然能感觉到那无形的压力,一定会有人因此给我安上“女拳“的标签,会说我又来引战,来激化两性矛盾了,来教坏女人了,女人们看了这样的文章,都不再愿意为家庭奉献,不再温柔顺从,不再愿意伺候男人,而是想着去和男人竞争。
今天,我们看着这部电影里的黑人们,在面对歧视,百折不回的抗争,我们感到热血沸腾,我们钦佩并尊重这种抗争,因为他们维护着一个群体的尊严,让这个世界变的更进步更平等,我没有看到谁说伯纳德是好战的,是不顺从的,不够温柔,太过强势,或者给他们扣上“田园黑拳“的帽子,他们没有被污名化的恐惧,但是女性的抗争却不断被污名化。我想,也许是因为还坚持的不够吧,也许一直坚持,坚持到最后,世界就会改变,就会从冷眼,抗拒,嘲讽,鄙视,排斥,到最后站起来为你鼓掌。
当然,除了男权,其实“施虐者的文化”无处不在,比如皇权,因为从来掌权的既得利益者,只要权力在手,都会想着不断的去巩固权力,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取别人的价值为自己所用,所以生而为人,我们就很难逃脱权力的辖制与洗脑,接受了奴化的顺民甚至心甘情愿为之宣传的,因此来获得安全甚至利益,而反抗者大多被杀鸡儆猴,就像伯纳德的爸爸说的:“那些被吊死的男孩”,就像那些被污名化的女权。
我身为女性,还有一个女儿,我知道自己身上一定有很多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我希望我的女儿不再如此,从她出生起,我就在努力为她屏蔽文化中的各种杂音,我一直对她说,绝不要因为你是女孩,就觉得自己比男生笨,比男生弱,你很聪明,也很强大,可以做任何你擅长的并且喜欢的事。她喜欢公主,也喜欢奥特曼,喜欢洋娃娃,也喜欢变形金刚,每次选乐高,她选的都是建筑和赛车,我和她商量了想学的兴趣班,是舞蹈与编程,在她眼中,这一切只有喜欢或不喜欢,没有任何性别色彩,我希望她不再恐惧,不再认命,也不怕被“杀鸡儆猴”,我希望她可以带着这样澄澈的目光一直生活下去。
《银行家》是一部由黑人企业家伯纳德·加勒特(Bernard Garrett)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传记电影。影片导演乔治·诺非(George Nolfi)也是本片编剧之一。查看乔治的作品履历我发现,相对导演的工作,他可能更擅长编剧(他是《谍影重重3》《十二罗汉》等影片的编剧之一)。从本片的成片效果来看,似乎也是编剧技巧大于导演技巧。下面我尝试从剧本的角度来解析这部电影。
全片共120分钟——序幕5分钟,第一幕约20分钟,第二幕约30分钟,第三幕约45分钟,第四幕约20分钟——形成一个完整的四幕剧结构。
序幕非常精彩:用1分钟的听证会场景奠定影片第一重基调(历史感、真实感),并提出贯穿全片的第一个疑问(什么样的人有资格经营一家关系到社会基石的银行?);再用4分钟的童年戏交代男主角的性格(聪明、务实、上进、有野心)和成长环境(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州底层黑人家庭),奠定影片第二重基调(轻快、积极、有活力),同时提出贯穿全片的第二个疑问(一个来自底层的黑人能否用和白人一样的方式赚钱?)。
这样一个信息量满满的开场足以调起观众兴趣。一部好的电影通常只需要5分钟就能抓住观众的心,不然为什么视频网站总是在影片第6分钟开始收费呢!
影片第一幕,讲述原始积累。在序幕的结尾,男主角的父亲提出一个看法:或许你只是在我们这里(德州)无法成功。于是这一幕我们直接来到洛杉矶。编剧通过“看到机会→遇到阻碍→解除阻碍→初步成功”这样几个小转折完成这部分叙事,并呈现了一道清晰的人物弧光:他从一个寄宿在妻子舅舅家的穷小子变成了多处房地产的持有人,极大地改善了家人生活,也初步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第一幕看似中规中矩的叙事中,编剧也没有忘记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铺垫一,通过表兄认识马特·斯坦纳(Matt Steiner);铺垫二,通过妻子认识乔·莫里斯(Joe Morris)。在真实事件中,伯纳德可能并不是通过这两个途径认识的马特和乔,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将枝节简单化才能保证影片的叙事节奏。铺垫三,伯纳德与乔从初次见面的误解到再次见面的和解;铺垫四,马特从单纯帮忙到愿意为伯纳德工作。这两处铺垫不仅为第二幕打下基础,也为影片贡献了不少喜剧元素,在快速推进的剧情中找到缓和节奏的据点。
然后进入到第二幕,完成团队的组建。在第一幕结尾我们看到伯纳德与爱尔兰人形成了非常有效的合作,他们似乎战无不胜,于是第二幕开头我们就看到爱尔兰人的突然离世,伯纳德马上要丧失掉自己辛苦得来的一切。巧妙吧?在这里编剧将观众心理拿捏得死死的:一次起飞紧接着就是一次坠落。我们的男主角要怎么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别着急,第一幕都已经安排好了——我们有乔和马特。
乔的入局是通过一次讨论来完成。讨论的主题正是影片序幕中提出的问题——黑人能否用白人的方式赚到钱?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马特。编剧在马特的入局上着了相当多笔墨,把它设计成有趣的游戏闯关形式(高尔夫、贵族礼仪、经济学知识)。这里编剧还设置了一条副线,即“马特的人生”。一个白人通过这样一次机会完成了阶级跨越(至少看起来像富人)并收获了爱情(至少看起来是爱情)。
在这一幕的创作中,编剧并没有像第一幕那样设置几个转折,这个小团队的第一次尝试就获得了成功,于是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主角在第二幕中的弧光:从身处绝境的无助者到拥有团队的真正企业家。
第三幕,必须是影片最重要的部分。我们的主角已经在加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就让他回到故乡看看吧——看看是不是像伯纳德父亲说的那样,他无法在德州取得成功?第三幕开头,通过德州现状的展示,呼应了序幕中的情景(包括擦鞋的黑人男孩),父亲对伯纳德说的话也与前文呼应:你找到了一个适合你的地方,但是我们这里依然不行,说不定比以前还糟。于是我们看到了伯纳德与乔的第二次讨论,编剧通过乔的台词告诉观众影片接下来的故事可能已经不只是关于赚钱的事,它正在走向“一场社会运动”。这一处主题上转变,几乎就发生在影片的中点——第60分钟。好的编剧就应该有这样的把控能力,让事情发生在它应该发生的时间点!
在我们的主角团队经历又一次考验的时候,一个真正的“反派”开始登场。反派第一次出现,就在主角团队又一次“胜利”的现场。与前两幕“低开高走”相反,第三幕是“高开低走”。由于反派的加入,第三幕再次进入到“转折,转折,再转折”的节奏。影片的终极大危机虽然由反派挑起,但导致最终败局的直接原因却来自副线故事“马特的人生”:速成的“富豪”无法成为真正的银行家。副线故事当然不会是闲笔!
在第三幕里,我们看到一条反向的弧光:主角从银行家变成银行门口被捕的人,规则的挑战者被规则打败。
进入到结局的第四幕,编剧把更多笔墨放在了讨论中:主角应当如何脱罪,脱罪的途径和可能性都有哪些?第四幕通过各式讨论来回答序幕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而到此时这两个问题已逐渐合并为一个问题:如果你有能力推动社会变革,让黑人获得和白人一样平等的机会、踏上实现“美国梦”的基石,你愿意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去实现它吗?
第四幕在整个故事中是总结性的一幕。在交代故事结局的同时将主角推向他的“高光时刻”——听证会上说出那番“出人意料”的言论。编剧还通过伯纳德与乔的对白完成了两个主角的角色回顾,他们互道第一印象(其实也是观众对他们的第一印象),对照出这个过程中人物的转变。在主角的高光时刻之后,迎来一个小小的好莱坞式“反转结局”,最终通过字幕的形式呈现出一个长远的胜利——我们的主角推动了美国社会在“打破种族隔离”和“消除种族歧视”问题上的进步。
不难看出,本片的编剧们在建构整个故事的时候用了一些结构上的方法和“套路”式的技巧,让影片的每一个转折和重要节点都发生在它们“应该”发生的地方,同时通过适当的喜剧手法和副线故事来调整影片节奏,在不知不觉间掌控住观众的情绪起伏。如果一个编剧可以把剧本结构做得扎实,套路或技巧用得巧妙,那他的剧本就一定不会太差!
一部新电影。讲的是黑人伯纳德·盖瑞特的经历。他最早是擦皮鞋的,后来在休斯敦开了一家公司,然后经营房地产,然后当银行家,然后在监狱里工作了三年,然后拍电影。
影片描述的是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属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那类领导。在越战打的焦头烂额之际,在国内则大笔一挥,签署了著名的民权法案,在法律上否定了种族歧视。这使得美国黑人长达一百年的抗争终于有了结果。然而,仅有法律是不够的,种族歧视的惯性依然强大。在影片中,那位白人老妇女看到黑人在装修她所在的房屋立刻怒不可遏;在伯纳德的德克萨斯老家,一个黑人鞋童号称“只为白人服务”;当伯纳德和乔尔步入他们自己买下的银行时,引来四周顾客的惊诧,全体向他俩行注目礼,好像在观赏两个怪物。影片所描述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展开的。
这是伯纳德在洛杉矶和他的朋友乔尔成功的经营房地产的故事。他们俩人的性格迥然不同。伯纳德不苟言笑,注重专业知识,有点理工男的味道。而乔尔则久混江湖,对黑道白道的各种潜规则门儿清。他们俩人在一起,可谓珠联璧合。乔尔对伯纳德的分析是:“我知道你既聪明又有野心,也是一个充满愤怒的人,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这种愤怒再好不过了,激励自己之余,也免于成为被攻击的靶子。”他们就是带着这种野心和愤怒,在相对开明的洛杉矶成功了。可是,正如乔尔所说:“人有钱后就会变。”伯纳德开始膨胀,竟然想到当时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德州去发展自己的事业,结果碰的头破血流。那位胖参议员对其中的原因很清楚:“只是后来你决定去扰乱德州的社会秩序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反种族歧视就是扰乱社会秩序,这在当时的美国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了。
说到种族歧视,这已经是个老话题了。影片中的乔尔说过:“仅仅是知道这一点,就足以展露出人性最黑暗的一面。”确实是这样。在美国有过贩卖黑奴的历史,那些黑奴曾经遭受过白人奴隶主的虐待和摧残。即使在林肯发布《解放黑奴宣言》之后,没有了奴隶,可是多数黑人仍然只能从事低下的为人所看不起的工作。白人的优越感,使得他们天生就看不起这些出身卑微的黑人。不仅在美国,印度的种姓制度,希特勒的纯种雅利安人的理论,都反映出了人性的黑暗。在咱们这里,虽然没有对肤色的歧视,但是那种文化歧视和地域歧视,不也是无处不在吗?
说到根源,我的看法是人们天生的一种品格,即以“我”为标准看待世界看待他人。凡是和“我”不一样的肤色、体貌、性格、行为都会有一种隐隐的不适,推而广之,由此逐步发展为对他人对其他种族的歧视和对抗。由个体的歧视发展为社会的歧视。影片中,那位房产经纪人巴克也因为顾客视他为“狡猾的爱尔兰人”感到些许的自卑,而伯纳德也因为妻子尤妮亚可以冒充清洁工而自己绝对不能而遭到妻子的指责:“我是个女人,对吗?你这番话,跟一个白人告诉你,身为黑人不要介意尊严遭到践踏有什么分别?”可见,人们在灵魂深处都有这种歧视他人的观念存在。这种观念的消除,有待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理性的完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五彩缤纷,各具形态。在人类社会中,尽管肤色各异,生活环境不同,但互相之间都是有意识有思想的生物,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的人。谁也不能自诩比他人高尚优越。在上帝面前,人类都是他老人家的子民。一旦发生灾变,能登上诺亚方舟的,未必就是白人,更未必就是商界精英和政界领袖。
影片中,伯纳德在法庭上陈词:“美国独立宣言写明:人皆生而平等。主张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人人都得以平等的受到法律保护。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但我们心知肚明,对许多百姓来说,这是个谎言!你们为什么硬要将某个种族排除在美国梦之外?”此时的马丁路德金同样在陈述着“我有一个梦”。时至今日,美国的现状有了些许的改观,人们已经不敢公开表示种族歧视,然而,那种隐藏在白人骨子里的卑劣意识仍然在暗暗的涌动。理性的启蒙道路仍然是漫长的。
在入狱前,伯纳德对妻子尤妮亚说:“我们两个黑人不应该这么早买下德州的银行。”尤妮亚却说:“也许你现在买是正确的选择。”这令伯纳德不解。尤妮亚接着说:“看看你今天的成就。该有人让一切被看见了。这样才能做出改变。”是啊,所有的公平正义的实现,都需要有一批先行者们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前人没有都过的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抵御那些貌似强大的恶。即使他们满身伤痕,遭遇失败。他们仍然应该获得人们的钦佩和尊敬。
影片的故事性很强,叙述也非常流畅。在镜头的运用上,可圈可点。例如,当马修在酒吧时,那个女招待恰好是马修曾经的同学。这时,镜头用了浅焦距,马修为实,女招待在后面是虚。我们看到马修静静的坐在那里冥思苦索的同时,也朦胧的看到女招待在远处犹豫要不要和马修搭话,先是搓手,后来她双手一合,似乎是下了决心,于是走上前来和马修搭讪。这种镜头叙述的方式,反而比用长焦距更吸引观众。因为在观众眼里,更关注的不是静态的事物,而是动态的表现,这也是编导希望观众关注的地方。
本人评分:7.5。
还是再重复一遍吧:这不是影评,仅是个人观感。
这部片子我的五分我给到片中主角的妻子,在剧情的开头伯纳德一直在接受各种歧视,而她的妻子也被质疑到“你怎么可以去工作”“为什么他不去找工作”“你的丈夫是百万富翁吗” 但她总是自信且坚定的告诉别人“伯纳德是一个天才,他一定会成功的!” 在这部片子里我们一直看到很多不公,种族歧视,人种歧视,还有更深沉性别歧视。在银行家的世界里,主角在白人制定规则和掌握话语权的世界里戴着眼镜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当最后在听证会他摘下眼镜拿出制服的时候让我想起了第二次他和乔谈话 乔说你很聪明 有想法 最重要的是你有怒气 他回答说 我没有 乔说 你有。 而当他最后站在听证会去揭露黑人面对的不公时,他是愤怒的! 这部片子有两次我感觉到热泪盈眶,一次是在她妻子陪着他走到银行大厦的时候,一次就是在他摘下眼镜,而下一次希望对女性的歧视有人能在如今被男性主导的世界里被看见,也希望女性不止可以成为附属,我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故事。
为黑人的权益而放贷。。。
看得人热泪盈眶,比正义的荣耀更能说明问题
以为是讲bankers的故事,没想到是revolutionaries的故事
比绿皮书还差点儿,我不想再看这种种族平权宣传片了。没意思。
弱者的优势就是永远有更强烈变强的愿望。
AppleTV+真正意义上的首部原创电影,有着一种难以想象的稳妥和保守。将一个包裹了民权运动、不平等体系和“隐藏历史”的故事用非常平铺直叙的方式还原了,也交给了两名不错的演员重新书写了这两位独属于“侠义”银行家的经历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种感觉会让人更想直接读一篇期刊文章,而非是电影。【Nicholas眨巴着眼睛讲着金融名词和公式的样子,也太~可~爱了,有加分】
他的愤怒克制而隐忍,但他并不屈服… 我最喜欢的居然是男主的夫人,大气有力量的女性!
虽然故事一般般,但是三位主演都太赏心悦目了!
戏说感太重了,感觉就像看了神盾局俩大佬跟X小战警合伙做生意失败的故事,到最后才算切入肤色平权。
尼克局长和猎鹰携手搞投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两个黑人在美国五六十年代种族歧视的背景下如何冲破枷锁甚至投资银行,节奏很好故事很走心,很不错的一部新片~
商业版的BlacKkKlansman,再次证明"With the right white people, you can do anything.",并提供了反例。////// 少有的讲述黑人企业家的故事,想起以前接触过的一个黑人房东,也很像主角,那时的感想就是觉得电影还没捕捉到这类人,点赞Apple TV选的这个真实事件改编。 ////// 结构也很有趣,前后两部分角色戏份完成了转化,NH演的白人在第二部分成为了主要角色,戏剧弧比主角要多不少,而且还更加深刻地验证了种族歧视;这种结构在电视迷你剧中看到更多,不过刚好这也是个电视电影。
除了结尾处往平权戏份的过渡略显突兀之外,整体而言戏剧性很强,够有趣够好看。
只想着赚钱,一不小心成为了革命者。做大,才有搅局的机会
为了赢得尊重,德州的擦鞋匠从棚屋住进别墅,洛杉矶的装修工从演员变成老板。拥有了财富,却无法改变肤色;坐上了交椅,却不能拥有实权。为了真正擦去黑人饭馆上涂污的字迹,为了彻底脱去长在身上清洁工的制服,总有人愿意放弃财富,在法庭上控诉独立宣言。尊重是昂贵的东西,为此冲下悬崖亦在所不惜。
故事很有戏剧性,演员表演都比较在线,也是很大看点,比较喜欢伯纳德妻子人设,还有anger、眼镜、五分钟看透人的细节设计,还有微妙的父子关系,我父亲13岁就告诉过我……。问题比较大的是收尾处理有些仓促且模糊,可以再drama一些或者格局更大一些,现在整部电影最大的缺憾是主题、格局、调性都卡在中间不上不下,蛮遗憾的。
五星。说因为你是女人和说因为你是黑人 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更喜欢港版译名 逆权庄家!ps.尼克颜值还能嗑
震惊,复仇者们私底下其实是银行实业投资家,不及绿皮书的舒适感,但看的过瘾,不说了,美股又要熔断了,我去哭一下基金
有点像绿皮书的姐妹篇,但比起前者的轻描淡写强得多,结尾太着急了点。
黑人要是聪明起来,就没有白人什么事儿了!人家能买楼,能买银行!用白人的钱给黑人放贷!可把白人吓死了!
7分。成也萧何败萧何。一方面,白人小伙被老婆吹枕边风后飘飘然,做出不理智的决定,以为自己能够经营好一家银行了,最后被人算计,使得两个黑人的财产打了水漂,白人小伙挺可恨的。另一方面,要不是这个白人小伙值得信赖,早期也算踏实肯干,最重要的是不管打高尔夫还是数字记忆能力都特别棒,两个黑人的财富也不可能增长得那么快。虽然都知道那个年代的美国种族问题,但他俩的所有财产被没收还是挺吃惊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么聪明勤奋的黑人当年肯定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