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纪念品2019

HD

主演:奥诺·斯温顿·伯恩,汤姆·伯克,蒂尔达·斯文顿,理查德·艾欧阿德,杰克·麦克马伦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剧照

纪念品2019 剧照 NO.1纪念品2019 剧照 NO.2纪念品2019 剧照 NO.3纪念品2019 剧照 NO.4纪念品2019 剧照 NO.5纪念品2019 剧照 NO.6纪念品2019 剧照 NO.13纪念品2019 剧照 NO.14纪念品2019 剧照 NO.15纪念品2019 剧照 NO.16纪念品2019 剧照 NO.17纪念品2019 剧照 NO.18纪念品2019 剧照 NO.19纪念品201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纪念品2019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讲述一个年轻、有野心的电影学生(Honor Swinton Byrne 饰)和一个有魅力的神秘男人(汤姆·伯克 饰)开始了她的初恋,她尝试将现实和虚构分离开,违抗过度保护的母亲(蒂尔达·斯文顿 饰),而这段关系正危险地接近摧毁她的梦想。  乔安娜·霍格执导,马丁·斯科塞斯担任执行制片人,BBC Films、BFI、JWH Films、Sikelia productions联合制作,5月17日北美上映。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明天记得爱上我粤语家有蛇仙美貌妻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洞1960梦幻岛忠贞2022无焰爱火替嫁新娘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天堂七分钟1985风云雄霸天下他在网上买来的新娘红衣小女孩2风流小站变奏梦幻婚礼小人物2021完美的他姽婳美人心计十一月的孩子车库拍卖神秘案件2:金玉其外没有输给美国的男人~混蛋首相吉田茂~莲花化身我迟到了那么多年

 长篇影评

 1 ) 年轻时都犯过傻。 都成了回忆。

2星,一个有些自恋的新晋女导演爱上了渣男的故事。 优点是拍摄比较巧妙,并没有直接拍渣男如何偷盗,吸毒,欺骗,惨死等直观情节。而是事情发生后,女主看到渣男落魄犯事时如何的心碎,如何的怜惜渣男,为渣男的这些破事擦屁股。这么一来觉得渣男没有那么渣了, 也不觉得女主那么傻。反而觉得女主有母性包容的一面。如果换个直白的说法养 “吸毒犯科小白脸”,那这片就有点看不下去了,面首育成记那就文艺的多。话说回来: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犯傻X过,对吧!都是爱,都成了回忆。

 2 ) 每一个细节都不可错失

故事很简单,她爱上了一个有问题的人,这个人最后死了。我希望我60岁的时候也能用如此细腻的语言描述一段初恋故事,细腻到可以让我回到从前,重新看每天走出门看到的世界,听到的声音,自己曾经在做的事,每一个与他在一起的时刻,他说过的每一个字,每一种气味,每一滴眼泪。就在这次重温中,不是与他而是与自己重新相遇,爱情是最自私的事情,我们总以为那个他很重要,其实在爱情里的每一分秒,我们舔舐的都是自己。

影片没有一分钟从女主角的感受离开,所以男主角怎么偷东西,怎么吸毒,怎么死掉,影片都省略掉了。因为不重要,这是女主角的初恋和成长故事,那个男人作为必要条件存在,而这个具体的他的人生具体发生了什么完全不重要。尽管大幅省略,但影片对男主角这个人物的塑造却是不可思议的成功。影片从未离开女主角的感受而对男主角做任何客观描述,但几个简洁的细节将男主角的形象塑造的足够丰满。两个人各自家庭的阶层落差在互相拜访各自父母家就异常清晰的被呈现了出来。从第一次男主主角主动签支票买单到后来自然而然的将账单递给女主角买单证明了他虚假的财政状况。他躺在女主角的床上冷静的控诉女主角睡觉侵占了他睡的那半边,他要求女主角不要跨越他画定的中间边界线。他开始要钱,从6块到10块,最后他甚至偷走了女主角的摄影机和胶卷。就是这样一个绝不允许对方跨界,而自己却不断跨越边界向另一方索取的冷酷自私鬼。这部影片精心设计的细节之丰富,如果不注意漏掉了一点都非常可惜。

如果只是女主角回忆他们两人的情感发展,故事必定单薄,导演加入了女主角拍戏的叙事线,戏剧完成之际,也是感情落幕之时。双重叙事线将影片做的足够饱满。中间几段天空绿树配合独白的镜头为女主角的回忆标注了段落,并将影片带入更加高级的诗意层次。但如果将这部影片简单的视作一部爱情故事也有点太低估了这位60岁的女性创作者。60岁的女人如何讲述爱情,这部影片足够残酷,是一个60岁女性带着睿智与宽容描绘出的世界的残酷。

影片不仅以英国贵族的优雅方式嘲笑了那位满嘴瞎话欺骗感情的瘾君子,也同时讽刺了女主角。女主角打算拍摄一部影片,男主角是一个来自底层阶级的人,学校的老师问她为什么选择要拍这样一部和自己完全不同经历的人的生活,工作起来会让她陷入毫无经验可以借鉴的困难。女主角回答:我不想在这个美好之地就这么待一辈子,我想知道我周围发生的事,关于社会,关于政治,我不想一辈子活在保护之中。这不仅仅是她在完成一个课堂作业时短暂面对的主题,而是她眼中的世界与己任,一个傻白甜的白左富二代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她如愿以偿,她影片中的虚拟人物托尼以安东尼之名出现在她的真实生活里,她very moral的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出影片的辛辣,还有各种细节揭露出的英国阶层的固化与对立。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影片只是一个不幸的爱情故事,革命的时代早结束了,白左那些悲悯苍生的价值观已经变成虚伪的面具,受压迫的和权贵阶层共享着世间繁华,无人施舍,也无人反抗。没人关心政治,那就说回到爱情作为结束:也不能怪女主角无可救药的深爱这个吸毒的骗子。这个男人太懂她了,他说她是怪胎,一个脆弱的怪胎,说她被生活挤压到了一边,不得不选择做个导演。一句:别再邀请我折磨你了。。。证明了他知道自己完全控制了她。这个始终带着慵懒的腔调满嘴扯谎的男人,用时下热门的词汇就是成功PUA了这个富家女。可怜的朱莉,也不仅是朱莉,谁,未曾爱错过人呢,下次再遇到一个满嘴语焉不详,在即时通讯工具上常常沉默或延迟回复,对自己的隐私闭口不提,总把你的可怜处境分析的头头是道,先是批评你指责你然后说爱你并用一个忧伤的沉默拥你入怀的神棍男人,就让他有多远滚多远。哦,忘了,还有一个更明显的标志,任何时候他开口跟你借哪怕一块钱,就赶紧换锁搬家走人。远离人渣保平安!

 3 ) 一部挑战观众耐性的自传题材作品

在别人看来是一句话可以讲完的烂俗狗血男女情事,而在导演本人的立场来看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纪念品”。英国作者导演乔安娜·霍格(Joanna Hogg)一直备受影评界追捧,这是她第四部电影长片,获得今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尽管我没看过她之前的三部作品,但是在这部新作里能体验到她独树一帜的作者风格,以及对女性情感主题的个人见解。 影片根据她的私人经历改编,从外表上来看是极具古典气质的室内剧,从人物服饰、美术布景与配乐都努力还原出80年代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年代的保守气息。而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叙事之下,却潜藏着意想不到的悬念感。导演对希区柯克的崇敬之情不仅投射在《惊魂记》那场浴室谋杀戏的分析之上,更深得悬念大师的启发,将这种不见血腥却令人耸动的手段运用到男主角隐瞒过往经历的刻画里,令这个角色有别于常见题材里的渣男,带有更立体、令人同情而神秘莫测的一面。 另外,语焉不详的叙事口吻,暗中呼应着女主角面对感情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在她与男主角相处过程里,先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直到起疑心,之后狠下心拒之门外,到最后又回心转意的抉择,在缺乏因果关联的意识流情节里浮现。最为惊艳的处理莫过于家里遭遇“盗窃”后,两人一同前往威尼斯的情节,在甜美梦幻歌剧院片段与苦涩现实交杂的氛围里流露出女主角细腻的心理变化。 影片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女主角的公寓内,却没有因此而陷入沉闷无趣的传统室内剧格局。导演透过精准的摄影机运动逐渐揭示出男女主角关系的递进发展,而反复出现女主角在镜子里的影像,则不断剥开她在感情遭遇挫折时极其矛盾而复杂的内心戏。作为蒂尔达•斯文顿的爱女,女主角初登大银幕就可以跟演技派的母女同台对戏,稍带羞涩和木讷的表情相当适合这个角色。而母女两人在家中对话的场景有混淆虚构与纪实的意味,全赖有导演设计的即兴对白。 如果说这仅仅是一部关注女性个人体验与感情的作品,则有点小觑了导演的野心。除了触及迷影情结的一面(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吕克•贝松的《地下铁》、让•雅克•贝内克斯的《歌剧红伶》),还有对80年代英国政治话题的关注:北爱尔兰恐怖分子、哈罗德购物中心爆炸案、利比亚大使馆围困事件等等,都在聚餐和恋人交谈之间随意透露出来,这种一闪而过的情节令80年代的特殊时代背景更为突出,同时令作品超越私人回忆录的私密范畴,尝试向社会政治角度延伸。 用片中男主角的话来说:“我们并不想透过摄影机去看人物角色过日子,而想看的是角色去体验生活的样子。”(We want to see life not as it is lived, but as it’s experienced within this soft machine.)这是一部挑战观众耐性的自传题材作品,其低调含蓄的作者风格在影像里闪烁着微暗之光。

 4 ) “无病呻吟”的权力

本片在2019年上半年北美影人口碑榜排名第一,分数更高达92分。耐人寻味的是,与《小丑》、《寄生虫》等国内外“一致口径”的影片不同。《纪念品》的豆瓣评分仅有6.5,且差评居多。

本片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单纯的电影系女学生与无所事事的“瘾君子”相爱相杀的故事。实际上影片也绝没有将文本宏大化的野心。但正是这种“私叙述”下主动触及的内容,才脱下造作的外壳,走入人之共性。

除却虚构和现实的混融,爱情中丧失自我的女人。我认为本片发出的“私人疑问”和接受逆差更加耐人寻味。

1、偷窥与反偷窥

本片的“偷窥”性质是显而易见的。男女主人公感情上的激烈发展全部局限于一个封闭的房间之内,唯一与外部的联结即是一扇窗,而窗外的景色,从不被展示(即使朱莉两次探出窗外”视奸“安东尼,镜头仍然停留在屋内)。窗外的内容还是对面建筑的数扇窗口。影片数次将镜头对准窗外之窗,使二者形成一种“对望”。也是观众目光和导演“情绪”的对望。

于是整个房间仿佛悬崖上的剧场,等待观众抱臂窥伺。

但同时,本片呈现出对“目光”的有意忽视,则带有一丝反叛气质。无论是朱莉无法察觉片场同学的关注,还是影片本身情绪化的结构都表示导演虽邀请观众进行偷窥,但却无意与观众沟通。这种刻意的”忽视“,也使影片的格局封闭。

在外部的偷窥同时,影片也通过情绪外化的手法,完成对自我的窥视。墙上的大镜子正是朱莉自我窥视的能指。朱莉首先希望摆脱与母亲的联结来指认自己,但又在爱情中将他人(安东尼)误认为自己(房间中一“镜”之隔分立的男女)。朱莉于朋友口中得知安东尼是“瘾君子”的事实。但以镜像呈现的对话也喻示着她自我建构的失败——选择继续停留在象征界,拒绝与现实发生联系。

导演坦言影片内容是个人回忆。由此,片中的自我窥视就带有借影像反身“记忆现场”,借曾经的自己进行质询的意味。

如何才能不“生活在泡泡里”?

最后恋人之死结束一切。镜子终于破碎。朱莉凝视镜头,联结起 “窥视”与“被窥视”,目光两端是朱莉/观众/导演/“当下我”/“回忆我”的随意组合。代之答案,朱莉携带“纪念品”离开双重意义上的“片场”,走向不知是情绪还是现实中的绿原。

2、我自己与我所有

母亲、男人、娃娃、电影,朱莉不断移情于不同载体,安东尼的死终结了爱情,就如她要拍的电影的主人公一样:母亲之死终结了失去母亲的恐慌。即我们无法从本体的存在中自足,爱别人就是要证明他们爱自己,证明自己有爱人的能力。沉醉于“浸入感情”的状态,成为自我虚无的遮羞布。在将自恋移给他者,滞留成情结的过程中获得安全感,紧攥至死后再移情于下一个目标。从而陷入得与失的莫比乌斯环中

而影片背景中混乱的大使馆,人质等都参与人物动荡的内心环境。房间犹如战乱中的孤岛,朱莉漂流在诗句,黑白影像和永远未完的剧本之上。她面对“这会让变得特别么?”的问句感到慌乱,掩饰听到“你很特别”后的沾沾自喜。男人是自足自认的工具,自始至终都只是为摆脱母亲的独舞(只有母亲在一片马卡龙色中独自鲜艳)。架空的背景下展示的是拒绝沟通,拒绝参与世界(朱莉总是坐在车里远远的看着大使馆)的现代人,选择流连在自怜自悼的孤独中。

3、No judge

影片刻意采用低对比度,颗粒感的画质以及情绪化,碎片化的剪辑。以爱情故事的发展为温床,让观众不至于迷失,但又在其中随意切断,搭配无人称的片段。我们无法分辨一些画面究竟是现实还是朱莉的幻想。一些语句究竟是真实内容还是朱莉的内心独白。叙述主体的不断参与,提醒观众这是“我”的故事,不是你的故事。

影片刻意给观众一个完美的观看视角,卧室仿佛祭台,形成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封闭舞台。纯私人日常空间以极庄重戏剧式的方式表现,造成巨大的弹性距离,阻止了沉浸式观看,产生间离性效果。而音乐上歌剧和new age的混合,服装上现代与复古的穿插,胶片质感的画面都为影片蒙上一层未来古典主义的“光晕”。弱化了道德上的瑕疵和剧烈的情感冲突,划出审美距离,自绝于观众的情感判断。

片中的大量对话基本都是半途开始,主题不明,戛然而止的。向观众“灌输”显然不是导演的目的,对话更多是为营造朱莉的生活氛围服务,亦或是逐渐在爱中丧失自我,停止思考的朱莉的苍白挣扎和无意识的自我辩护。

影片的国内评价遇冷,大多差评表示“无病呻吟”,“如果我是女主一定不会…”,“导演居然不批判这种中产阶级生活?”等等。国内观众惯于先将自己放在一个无可指摘的位置即一身清白的“看客”,这样就可以安全的留下“最佳影评”。但影片间离的目的就是为了远离无意义的道德纠结,观众大可不必如此戒备“中产阶级的侵蚀”来显示自己的“清醒”。也许是“文以载道”的集体无意识?“阿Q精神”作怪?让我们必须背负反思批判的诉求,处处都是公共话语,没有个人情绪。

影片最后伴着Christina.Rossetti的《song》,朱莉渐行渐远。“或许我会记得,或许我会忘记。”判断和情感都不重要,一切都终将平等的消弭于时间中,成为生命中的纪念品。

美不等于对,我们需要“无病呻吟”的权力。

 5 ) 紀念品 架構分析

創作者Julie受兩個互為顯隱的動機驅使著,一是發現並體驗真實的感覺然後注入到她的創作項目里去,二是去消解她自己的特權愧疚。Julie有兩個目的地,一是Sunderland,通過創作那裡的故事她能動搖自己的特權愧疚,儘管她也不明白如何「知曉我特權」;二是Anthony,在和他交往過程中她不願意承認的是,她享受和他在一起的高貴生活,同時也能忘記自己的特權愧疚。在Sunderland那裡她得不到的是她創作項目的內核、答案;在Anthony那裡,她期望一種真實的痛苦,才一直無法離開這個自戀人格障礙者。但她最終用自己的渴望,把這兩者折疊到一起。

在故事最後她達成了x軸的目標,卻化解、拋棄了y軸的影響。
Julie的創作通路最終達成。
虛構與現實相通

以上是創作者角度的創作架構。但從批評者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創作通路是足夠真誠的嗎?Julie從被Sunderland啟發,到創作最後完成,既沒有紀錄下Sunderland人們的生活,連作品的精神內核也不是采自Sunderland人民的世界。Julie創作的電影是足夠學院派的學生電影。Joanna創作的電影也足夠顯示她的自戀人格的,雖然這對藝術家來說也很常見。

 6 ) 纪念品

影片讲述一个年轻、有野心的电影学生(Honor Swinton Byrne 饰)和一个有魅力的神秘男人(汤姆·伯克 饰)开始了她的初恋,她尝试将现实和虚构分离开,违抗过度保护的母亲(蒂尔达·斯文顿 饰),而这段关系正危险地接近摧毁她的梦想。 乔安娜·霍格执导,马丁·斯科塞斯担任执行制片人,BBC Films、BFI、JWH Films、Sikelia productions联合制作,5月17日北美上映。

 短评

看的时候觉得导演态度非常傲慢,讲了一个学电影的资产阶级家庭女孩想要体会人生苦难的做作姿态。如果是导演本人态度的刻画的话,真的非常不喜欢。但或许是对年轻自己的批判?反思? 如果没有在伦敦生活的经历,这个电影离观众太遥远了,就是导演的自画像。如果不是Tilda很难想象有人愿意买票看这样的自传。电影没有剧本等等的创作手段算不上新颖,导演津津乐道的人生感触也很干涩。三星给画面和音乐。

2分钟前
  • 只我一人未发觉
  • 还行

四不像

4分钟前
  • 十二
  • 较差

养个吸毒成瘾的小白脸还能把回忆抛光打磨自我沉溺成这样。。我的白眼翻得never trust早餐听歌剧的人so pretentious (艺术到底是巧言令色还是巧言令色?会看第二部

6分钟前
  • 十万
  • 较差

这才是电影,未来的电影。

10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感受与传达、真实与虚构,如何把控得恰到好处,大概是所有创作者都要面对的命题。清冷的色调、喃喃的对白,整部电影有种飘忽不定的疏离感,像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苍白少女,给人寡淡、迷失的感觉。一部很私人化的喃喃自语式的回忆录。P.S. 看到几个电影生讨论《Psycho》的时候,一度猜测Anthony是不是Julie幻想出的角色,整部电影是Julie的创作,有种表达不出的错位感。这种感觉在窗外爆炸,Julie探头出窗外,而视角却停留在屋内,观众只能听到声响,看到房子的震动的时候尤为强烈。

13分钟前
  • Radler
  • 还行

好久没看到过这么肤浅又自以为是的电影了 坐如针毡

14分钟前
  • 乐屋路
  • 很差

获圣丹斯大奖的电影(柏林电影节还要展映哦)。长镜头+古典主义+喋喋不休的对话+固定镜头,像侯孝贤早期的电影,但画面更精致,音乐几乎没有(有也被忽略了),比较无聊,看的时候很烦躁,提前退场了。

16分钟前
  • [已注销]
  • 较差

将古典的英国18世纪积极/消极浪漫主义置放于当下,在向上漂浮的失重状态下(伦敦的天气正是团状的忧郁)拥抱爱情,而电影导演的身份又让她不断抽离,以理性之痛回溯艺术创作的源头。摄影机的平视与剪辑的震荡形成不易被察觉的错落感,有时你觉得女主坦诚交出了自己,有时又觉得她面容模糊,或许这便是当下中产阶级社交的惯性:想全世界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

2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3.5 美丽可爱,优雅颓靡,推荐(快进)一看。配乐时而歌剧时而new age倒是完美极了。可惜松散,差股劲儿

25分钟前
  • Nin
  • 还行

要不是女主的好气质和蒂尔达·斯文顿的露脸真的看不下去,竟然还有第二部,刻画真实的无聊的艰难的、对女主来说尤其消耗的关系也没必要刻画得这么真实吧,看完很不想谈恋爱,适合情人节前夕这种气质的女孩换到现在的伦敦大概率会是个很酷的女权拉拉,对这种男人只会嗤之以鼻

26分钟前
  • 河狸的小骨头
  • 还行

悄咪咪说句我真的是为了Tilda才去的首映会。她女儿Honor表演非常好。故事为了更贴切导演自己的个人回忆而非常零碎,非常反高潮,非常私人化,这种故意为之的生活化在电影院里只会让我跳戏。屏幕内外都是个顾影自怜中产阶级小女人形象,若没有导演自己在放映后的Q&A,我可能还会想象导演本人对这种中产阶级强说愁有点批判态度而对此作升上一星半星,结果从Q&A得知她并没有,她真的就是想重现回忆而已。有钱的艺术生真的都好傲慢哦。P.S.真的没有帕丁森

28分钟前
  • Fuzz佛滋阿迷
  • 还行

其实film的质感很好,但对这种故意疏离观众违背叙事常理分离线索关联模糊主题自我陶醉的靠“style over substance”(so self-aware)来赢获好评的做法必须给差评。

32分钟前
  • Ziggy
  • 较差

好了确定Tilda是来负责搞笑的)非常非常英国,描绘当代英国贵族的生活,它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时代错乱感(英国对于现代化的潜意识抵抗,对于贵族后裔更是如此了),再加上年轻女主不坚定不成熟的个性,就更加错乱;Hogg再次证明自己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非常遥远的题材,通过人物心态情绪无常变化的细节描绘,创作出复杂可信的人物,整合出强大的动人力量的能力。PS. 还创作出了我在电影里看到的最有趣立体的渣男形象之一…

37分钟前
  • 力荐

D+/ “拍”得挺好的,但越到后面越是get不到任何一个点?尤其是男配我真的???

41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3.5,非常单线条的故事,被碎片化的剪辑拼凑支撑起主线,制作思路很独特。人物经常不被摆在镜头中间,刻意拉远观众的距离,增加的是观察与拼图的乐趣,但确实很容易看得无聊。Honor的脸真的很有古典美,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光打在脸上像在爱抚她,这个星二代我是服气的。

46分钟前
  • 蓝詹
  • 还行

纯粹被某个英国自肥19年十大榜单之首骗进来的,不知所云的小情绪

50分钟前
  • 文西
  • 较差

真是无病呻吟的小布尔乔亚趣味啊。

51分钟前
  • 踢迩达
  • 还行

Like seriously what the flying fuck, 片尾出现“The Souvenir Part II coming soon”时候我他妈愤怒离场,还他妈有第二部?!女主的地包天男主的声音,后面狂嚼爆米花的大妈左后方呻吟的大爷,每部分都让我想死。我以后再来看这种自以为是的文艺逼电影我姓倒过来写

55分钟前
  • 我必如雪崩再来
  • 很差

#69thBerlinale# 全景。圣丹斯世界电影单元大奖。节奏和气质都非常独特的英国小品,算是导演乔安娜·霍格的自传式作品。影片完全抛弃了情节剧的拍法,剧情和结构都根据人物情绪和心理来展开,也会引用朱莉的摄影、剧作和影像作品。对女主角的生活圈子和生存状态有着精细的刻画,当然在比较自恋的同时也让影片显得有些散漫了,可能等第二部拍完一起来看再讨论是个合理的选择。

59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我能感受到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所以更加确认自己喜欢。因为自己现在在学习表达,所以更加能体察主角的情绪,那些逞强,迷茫,自我怀疑,通过无保留的付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I don’t like living in a bubble. 我想和身边人连接在一起,但是怎么才能做到?泡泡被戳碎了之后是痛苦,痛苦也是滋养,也是souvenir.

1小时前
  • DQ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