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
更新:正片
导演:贾樟柯
主演:马可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 / 粤语年份:2007
简介: 炎热潮湿的广州,某服装厂内,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职工在喧嚣闷热的厂房中紧张忙碌。靓丽新潮的服装经一道道工序制作出来,行销各地。独立品牌EXCEPTION(例外)的服装也在此诞生;青年设计师马可与好友创立了别具一格的“例外”,她将自己对时尚、历史、文化的感悟全部融入服装设计之中。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巴黎时装周,..详细 >
长篇影评
1 ) 耐克与毒品
想看这部片子还是因为前段时间北京的庄胜崇光开了“例外”的概念店,几个朋友去过之后都说还成,然后提到“无用”,想起这部电影,谈到设计和生意……直到看《无用》,是在几天前。
要说感动,这部片子触动我的只有两个镜头:一个是灯光下不知名的一群女工在赶制“例外”的成衣,风扇无力,酷暑难当,缝纫机前他们每个动作伴着beyond的《情人》在默默闪光;另一个是汾阳的男裁缝和她的妻子坐在炕上接受采访,引导性的问题问的他们手足无措,一会儿相视而笑一会儿低头不语。妻子穿着丈夫给她从县城买的粉色衬衣,镜头外有人问到丈夫为何放弃裁缝去煤矿干活儿(看,这就是个有预设答案的提问),丈夫摇摇头:“现在我在超市给她买一件衣服只要40块钱,而我替别人做一件西装的手工费都不止40,做不下去了。”我想这是个对于导演来说很满意的答案,因为它比马可在前半部分说的所有话都更令人深思。简单地讲,这就是所有东方与西方、先进与落后问题的关键,西方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渗透对东方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瓦解和破坏,以致生活方式的变动和历史的断裂,诸如此类吧,和这个问题比起来,几件衣服确实“无用”。
衣服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足以从社会、历史、设计、文化、经济角度各写n篇博士论文,但是最后衣服还是拿来穿的。当你看到全副武装的煤矿工扒了浑身装备还是黑得和黑夜分不清,站在昏黄的灯下用洗洁精狠命搓洗身体的时候,衣服还真的什么都不是,它的所有意义甚至功能都被残酷的生活消解。
设计师到底是什么?这个词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晚,也就改革开放后吧。有一次我穿着一条还是挺大牌的仔裤(我也只买得起T恤仔裤)回家的时候,外婆看到,说:“个儿倒没见长,怎么裤子那么小,包得跟小鸡仔似的,不好看,重新买条大的!”我不高兴了:“这设计就这样!XXX设计师的,刚买的呢!”我外婆反应倒快:“不好好吃饭,全买成衣服裤子了,怪不得长不高,什么设计师啊,不就裁缝么!”这话我当时印象深刻,没有经历思想冲撞和洗脑的一代自有自己的逻辑,“好好吃饭”是他们对生活的基本概括,至于衣服和设计……是啊,不就裁缝么?有时候还不如裁缝呢,裁缝还度身定做,那叫haute couture!
裁缝在中国的消失,我是经历其中的。小时候我总被妈妈拉到一些师傅那儿量尺寸,自己准备布料,撩起外衣软尺测完长宽高,过年的时候就有还带着好闻的粉笔味儿和蒸汽熨烫过的水汽味儿的新衣服了。后来这些师傅的工作台上都多了几本不知从哪儿来的过期时装杂志,ELLE居多,他们开始给顾客翻看里面的款型,询问意见,然后按图造衣,啊……这就是中国服装业盗版型的开端。再到后来,他们就开始经历上述汾阳裁缝所述的尴尬,一一消失。在家乡服装学院教书的朋友曾经采访过一个宁波的红帮裁缝,他细数自己的经历,从光鲜直到被冷落,现在技艺几将失传,无人问津。
这问题不是简单的“手艺的思想”所能拎清,或者我在歌颂“手工劳动”时就可以得到升华。马可在采访中所说的“手工的情感成分”我想不难理解,但是“无用”自决于工业制造之外的姿态却令人质疑,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制造者同使用者之间确实不存在联系,因为打工妹在吃饱了饭还不知道这个月能给家里寄多少钱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买一件chanel的粗花呢西装去体会coco小姐的生活态度的。那“无用”存在么?难道在手工织布机旁被经纬迷花了眼的女工,就可以被那些赞叹“无用”之精采的各国媒体和设计师记住并尊敬?制造与使用从工业社会伊始就是分离的,这才是矛盾的根源所在。如果最后站在巴黎展示现场的不是那些平民老外而是这些织布女工,并且最后这些衣服都被赠送给它们的生产者(我估计那些女工也不乐意要,忒沉),那也许我们还能赞叹下马可起码演了场好戏,既然要玩概念,就玩彻底了,而不要以手工的情感与历史为名义再做一次工业规则的掮客。但现在看来,影片中的老外是以看兵马俑的心态去看“无用”的,它的精彩来自于表达方式和经验的差异,而不是基于对生活与劳动的一种可敬与赞美。马可所谓的手工情感性和真正的历史价值是不存在的,前者不必说,从耐用和传递继承去解释手工的优点本来就是很片面的。而后者,在土中埋个把天挖出来就是“历史”,那我只能认为如果说是观念决定了手段,那么这个设计有点肤浅。
如果说“无用”是状态公司所谓的“高端”,那么马可赋予“无用”的精神内核是站不住的,这与她在某些方面的本意矛盾,如果情感和历史是拿来扬名拿来扩张的,那中国人的生活还真廉价。我不排斥马可,单从“例外”看,我赞赏她的设计能力和经营能力,假想“无用”是马可主导的一个“平民”品牌,便宜死了,打工妹穿着“无用”做“无用”,那我会觉得这个设计师更完满,更真诚,更可敬。当然,这只是笑话。
我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刻薄有点儿不好,其实我也很敬佩能把设计当成纯粹生意的设计师,裁缝为你做衣裳,设计师为全世界做衣裳,问他们为什么,为了生活,是啊,到头来谁不是为了生活,不容易,那还能说什么。
看来老贾的电影我是评不下去了,轻飘飘的巴掌扇得你七荤八素,那种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生活下是数不完的群体忧愁,我焦虑什么?我不想太快忘记自己是谁,但是又无奈于每天被无形的大手推向失忆的深渊。
富人卖耐克买毒品,穷人卖毒品买耐克。这个世界会好吗?
2 ) 注視與靦腆
我比真實時間慢一年,我很樂意。記得去年進電影院看《無用》時,半途裡我從椅背上彈起來,以一種觀看驚悚片的緊張和專注——恰於此時,身邊同伴嘆息:怎麼能這麼好看?我們同時發現了這部紀錄片的細緻及呼應的頻密程度完全不下於精密設計的劇情片。
之後一直找不到《無用》DVD,今年它竟然再於圓方的grand cinema放映。我樂意慢。我要說,去年看過《無用》之後,好幾天處於一種神奇狀態,怎麼說,一種柔和的狂喜,一種異常舒緩的激動。柔和紓緩可能來自「衣服」主題及「泥土」的底色;至於狂喜和激動——作為一名敏感於那些難以言說之物的賈粉絲,我很感動於《無用》重新出現一種沉穩淡泊的節奏——那是《任逍遙》的氣氛,基礎來自紀錄短片《公共場所》,後來在《東》裡面有點分崩離析,在《三峽好人》裡面也被某種對於空間的熱切狂迷所蓋過,因而亂了步調。《公共場所》裡有一個鏡頭是拍一名老人,鏡頭運動由下而上極其緩慢,殘破的衣服,古怪得至於滑稽的輪椅,大腿截肢,這時你震悚斂容,鏡頭繼續上移,精亮反光可稱壯健的胸膛,每一部分都那麼不協調,慢慢地移上老人的臉,那卻是近乎喜孜孜的憨直笑容,眼裡卻有某種穿透性的光。到看見他的笑容,你會覺得連之前的正襟危坐都是愚昧的。你該像鏡頭的運動那般有耐性。那種穿透現實的沉靜。讓我狂喜的是,《無用》裡回復了這種節奏。在拍廣州製衣廠流水線上工作的女工、和他們打飯的飯堂時,鏡頭運動的速度同時具有美感及現實性。也就是說,那是經過某種美學中介的態度,但它同時沒有去掉現實的澀味。
《公共場所》和《任逍遙》,在大同,賈樟柯第一次用DV的意外之喜:DV竟然能夠拍下抽象的東西。他這樣形容:「就好像人們都在按照某種秩序沿着一條河流在走,DV的優勢是你可以踏進去,但你同樣也可以與它保持客觀的距離,跟着它的節奏,沿着它的脈搏,一直注視着它,一直往下走,進行一種理性的觀察。」作為態度,也許人們一開始會留意「客觀」、「理性」、「觀察」,然而完全沉浸過在那種節奏後,我倏地明白,其實最重要的詞,是「注視」。這個詞的曖昧性讓它比另外三個都更有力,更具容納性。
在《無用》裡,鏡頭注視工廠女工的動作及後頸。黃家駒的〈情人〉落拓感傷是異種方言,被選作播給陌生人聽的情歌。拍馬可的部分光影美麗,而賈樟柯用流水線女工、山西裁縫來回應這位憂鬱到要把自己的作品埋起來以換取記憶的手工業者。注視是自持,絕非冷淡。《無用》有一處虛構擺拍,是馬可的車子遇上礦工,而鏡頭追隨礦工而去,開啟另一條故事線,賈寧可在紀錄片裡加入虛構擺拍來表示自己的取捨,他堅持注視的是一些被他視為自己的根之基層,就像在紀錄片裡唯一一處發聲,是他在山西小裁縫店裡找到原來是裁縫的礦工,那豈止是找到了被訪者,簡直像是,他找到了自己。
「現身」本身讓人感動,一度引起迴響的電視節目《一百萬人的故事》,當時讓我激動的不是那些過於煽情的窮苦鏡頭,而是那種挺身相護的旁白寫法——在香港已經很久沒有見過。有時作者把自己拿出來,像花朵一樣奉獻,其動人尤勝於故事本身。像總是喜歡在片子裡客串一角(通常是幫兇或瘋子),賈樟柯擺拍的《無用》最後一個鏡頭:數人同乘,在機車上叫囂的少年青春兇猛,把衣服脫下來揮舞,那就是賈樟柯自己的青春,他與衣服的關係——脫下來揮舞,作為道具和武器,與片中所有人都完全不同。這種若即若離的對話關係,與那兇猛的外在表現相反,是多麼腼腆有禮。
3 )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
内陆飞鱼
按照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的“蝴蝶效应”理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随便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贾樟柯没有公映的纪录片《无用》,没用明确借用这种气象学理论,却在纪录成衣工人、服装设计师、模特、乡村裁缝,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活和处境,颇有些这样的况味。
服装在农业时代只具有遮羞、保暖等一些简单的用途,到发达工业社会却已经充满很多意义。穿多穿少、穿什么不再成为问题,怎么穿才是潮流。美女们未必买得起大设计师们的最新设计作品,却喜欢关注巴黎时装周,以及各个季度欧洲发布的信息,法国时装电视台是一个和MTV电视台一样出名的专业电视台。贾樟柯在《无用》里以三段平行的方式,细腻对比和阐释了中国广州、汾阳、法国巴黎的服装业情况。
第一段里,闷热的广州,来自全国各地的进城务工者们,在服装生产流水线上,敬业地安静工作,简单地生活,吃穿住全部在厂里面解决,即便是生病都在厂里打针、抓药,作为廉价劳动力,服装厂老板们希望最大效能地利用这些人。青春、爱情、梦想在生产线上悄然流逝,未来是什么,他们懒得去想也不想知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作为高档服装的生产者,他们却从来穿不上自己生产的服装。
第二段,服装在设计师马可的手中有了新的意象。作为一个挑剔的设计师,她不喜欢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东西,喜欢具有手工味道和设计者感情的服装。她把服装埋到土里重新挖出,让它们具备时间的痕迹。在巴黎时装舞台上,漂亮的模特们穿上马可的作品走秀,此时,服装变成了手工艺术品、设计师作品,时尚精英意味当中,服装脱离了一种作为日常事物的身份,用途不仅仅再是用来“穿”。
最后一段,贾樟柯把镜头拉回了他熟悉的故乡山西汾阳。在充满70、80年代工业色彩的小镇上,因为沿海地区时装业的空前发达,原始的乡村裁缝们几近失业,没人来订做服装,百无聊赖地在店子里熬时间。一个裁缝为了养家糊口,放下手中剪刀,当起了危险的煤矿工人,每天要下到黑暗的矿井里采矿。他和家人住在破败的屋子里,却因为自己的养活了妻子、孩子,很高兴,特别是骑上心爱的摩托车。
贾樟柯在《无用》里并没有鲜明的观点去传输给观众,而只是像他以往的电影那样,安静、散淡地记述发生了的事。这一次,在御用摄影师余力为的指导下,贾樟柯还亲自当起了摄影,表现颇为工整自然。如果非要说贾樟柯有一些观点,那就体现在配乐上。当第一段结束,镜头从女工们头上拉开,黄家驹的《情人》缓缓响起,会让人眼眶一热。影片的结尾,左小祖咒的《爱的劳工》响起,又具有了一种思索和情绪。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时常感觉你在耳后的呼吸,却未曾感觉你在心口的鼻息”。大时代的发展步伐面前,所用一切无用的旧事物和拦路虎都将被摧枯拉朽地摧毁,纪录片本身也是“无用”的,只是纪录了一段即将成为过去式的历史,我们却看到对自身处境和有用的一部分细节,这正是影像有用的地方。
贾樟柯对尴尬时代“寰球同此凉热”的思考,没有表现出一丝张牙舞爪,只是把眼睛朴素地隐藏在摄影机后面。所有亲切的温度来自渐行渐远的农业深处,在热闹的工业化背后,显得孤独寥廓,自成一种看不见的温暖和关怀,想起一些正在失去“无用”的东西。
4 ) 无用之用
贾樟柯的无用里,还是看到三峡好人里一贯的风格。镜头里呈现的生活背景,像是城郊结合部的地方,马路上尘土飞扬,天空都是黄灰色的背景,大卡车开过扬起遮蔽视线的尘土。人们的穿着和神色也都是灰色的,土黄色的、泛白的深蓝色,脸色黝黑,连粉红色的衣服都难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凸显光泽。人们埋头干活,面对镜头最自然的表现是沉默,出口连篇才会觉得那是刻意安排的情节。
从设计师马克的出场完全打破了设计师本来给我的印象,比如电视里那些在装修精致,灯光漂亮的工作室,设计师妆容没有瑕疵,上天入地地谈论自己的作品理念,融入了这一季xxx的流行元素,说起某某明星穿的都是我们家的高级定制,在巴黎或者纽约的时装周获得了怎样的认可。马克的出场,是在一个破旧的改良过的厂房一般的地方,自然光线照射进来也略有一点昏暗,没有射灯和干净的地板,帮衬的助手看起来和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小弟别无两样。而她本人,也是穿着背心,素颜,马尾辫。她说服装要建立的是和生活和自然的连接,比如妈妈做的一件衣服,一穿可以很多年,很多经历都埋在了这细小的针线里。而现代工业下流水线下的产品,每个季度在商业的驱使下更新变幻,很快被抛弃或淘汰,你无法知道制作这件衣服的人是谁,因为机器化的生产下,物和人的连接变少了。所以当镜头马上转到那些奢侈品店里的时候,那些品牌兴许也有自己的故事和传承,但服装的本质是什么?一件衣服也是因为手工、情感、过程而有了和自己充分的连接而变得独具价值。
而马克在巴黎的展出,是概念化的。以巴黎作为背书,其实还是需要获得市场的价值认可,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一点,对于马克创建的品牌持续发展或许会有更大的帮助。但,商业化也不该成为另一种对立面,至少贾樟柯的镜头下所呈现的事实,提醒着人们,去感受一下衣服和情感的连接带来的体验,而不仅仅在于是什么品牌价格多少。
有一段时间了 给孩们放时又跟着看了一遍
一部难得的
有关中国顶尖时装的纪录片
关于影片是怎么去记录中国顶尖时装品牌的
不废话了 自己看吧
一开始就是贾式慢镜头
很多人会看着快进 睡着
再过十年 二十年 ...年
相信那些曾经看着快进 睡着的人们会瞪着眼睛称赞
这就是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没办法
影片结尾前响起了左小祖咒的“爱的劳工”
同时画面上出现三个小青年骑摩托车戏耍的场景
绝对的贾式拍法
让贾樟柯迷们一下回味起贾早期的“小武”“站台”
.......................
手工的价值不在于精细的卖相,而在于一针一线里含蓄的感情,穿在身上实在,脱下时珍惜。
4.0.前半段配乐加迟缓移动的镜头,气质上同《恋爱症候群》,在现实的空间里呈现超现实的味道。后半段依然是熟悉的味道,镜头等同于观者的眼睛。
摇啊摇。
我不大认可马可的观念,但比较钦佩贾樟柯,这是一个敢于把镜头对准真实的生活的人。
无用是什么意思?艺术有什么用?日常中有没有诗意?中国工人的未来将会如何?东西太多,看不懂贾樟柯想说什么,他的主观元素太多,包括加入的两首歌曲,平添悲情和希望,这又不是小武,是纪录片。
困
矿工洗澡那段,怎能不想起孙少平
用假的表情和状态,表现真的生活和内心。别人都玩假善美,偏他要行真恶丑,而生活的诗意,恰恰也在这恶丑之中。
第三段开头镜头的转移,类似《白气球》的用法,镜头仿佛有了自我意识,忍不住追随关注,即使煤矿工人很少说话,或者正是因为他们如此沉默,镜头才更应该离开马可转向他们…准备走秀的模特和洗去煤渣的矿工如此相似,无用作为品牌如何立于工业机器之外,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就没有丝毫情感吗?《情人》不值得献给他们吗?同样是聘用工人即使手工织布又能注入多少情感?往土里埋一埋挖出来就是历史的观念可太中国了,也太心酸了,有意无意cos秦始皇的同时,多少人像衣服一样自甘成为工具&奴隶
。。。。。。。。。。。。。。
广州巴黎汾阳珠海啥都有
剪辑思路不错。镜头的移动在纪录上很有意义。
好吧,这是贾樟柯最好的纪录片,但也就是贾樟柯最好的
10/10/2007 7:20pm bc
静默的力量,与侯孝贤的接近。诚实,毛边,温暖却客观的贾樟柯。
贾樟柯作为一个“不一样的动物”,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把农民长镜化、诗意化、去荷尔蒙化,打造无限接近生活的真实的节奏,顺便讽刺一下让人无奈的社会现实。
透过现象看本质么?贾章柯和马可两个人的内心的矛盾碰撞?还是从头到尾都是皇帝的新衣呢?
想看[2008-12-03],贾科长长片补完。马可请科长拍这个片,她看了成片之后真的没觉得被打脸吗……汾阳段落拍得是真有趣,应该是科长自己掌机拍的,虽说有点尬且主题先行有些硬不过完成得还真是不错的,加上前面马可那一半,对比起来嘲讽得简直无以复加(忽然觉得这个简直是科长最刻薄的一部了……)。就凭这个片子就值四星了……
从马的无用到贾的无用,充满了约简的陈词滥调和从中国现实捞上一笔的可疑动机
无用背后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