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深度剧透,请十部全部看完后观看,否则请勿浪费时间
转自 侠僧探案传奇@中国夜叉,带图长文。
「李少白的衣服,红色代表普通人,白色是佛,黑色是魔。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心境:侠僧下山,由佛变人又入魔 。」
看完整个片,梳理了一遍,也许故事,该从上一代皇家开始说起。
仁宗禅位,但是子嗣尚在,被封王,而这个故事而后就变味了。也许之前禅位本身,也就是个巨大的宫廷阴谋。
惠能的父亲,也就是大夜叉的爹,作为皇室嫡传,被上一代皇帝逼死。
而惠能/大夜叉作为皇室嫡系子孙的龙纹玉佩,也被重新刻了一块,变成了旁系子孙的虎纹玉佩。
年少的宁王被迫躲进少林寺避难,这个时候,一个巨大的计划,就开始酝酿了。
夜叉,原为阎罗恶鬼,其形丑恶,性暴虐,能食人,后听佛法教化,列为八部天龙众,虔心修佛,一心护法,然仍遭嫉恶,诽谤,人皆避之。 佛善教化,人心险恶,护法食人,又怎怪夜叉。
夜叉门,就是佛家的护法门,或许,整个阴谋或者说全盘计划,恰恰出自少林。
不管如何,少林寺方丈收了李少白做弟子,而且作为一个俗家弟子,他精通少林七十二绝技,事实上,本片提过好几次,七十二绝技不是传俗家弟子的,而这时候李少白还没有剃度,学了七十二绝技的少林入室弟子要下山,是要过罗汉大阵的,李少白却已经在山下摆摊算卦了。
这不合少林的规矩,但,少林方丈却毫不犹豫的推出了这个完全不合规矩的李少白去帮狄八方判案,如果李少白不精通少林绝技,找他去,没意义;如果精通七十二绝技,那在狄八方进少林寺查案的那时,少林方丈惠仁就明显在扯淡。
好吧,事实上少林方丈是扯淡了,或者说,诓了狄八方。 可为什么要扯淡呢?仅仅是为了,撇清案子和少林的关系么? 无论如何。惠仁隆重的向狄八方推荐了本片核心人物。
他的六弟子:李少白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们回过头看这个事情都很奇怪,他是知道李少白是惠能的儿子的,惠能也20多年没见儿子了,那这七十二绝技只可能有两个人传授给李少白。还有一个就是武师父:惠清。 但从这个查案事情上看,为什么不找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四师兄五师兄七师兄八师兄,偏偏要找六师兄?很明显六师兄知道七十二绝技的套路手法。 但,六师兄这时候,明显不是个和尚,而是个测字的还留着头发的俗家弟子。而且,已经在山下好久了。。。
容我推断,这个时候,才是李少白进入朝廷和武林视线的时候,但是,这个步骤的关键,恰恰就是没说实话的少林方丈惠仁。
请君入彀,第一步,达成。
李少白在追寻第一起案件脉络的时候,曾经去问过武师父,也就是他的义父:惠清 作为当年少林寺三人众之一的他,却语焉不详,甚至给了李少白一个肯定的答案:不是惠能做的。 当然,他甚至都没肯说出惠能的名字,只用了一个惠en...来掩盖。 他也继续说,惠en也不会把功夫传给别人。 他很肯定,要么,他不懂惠能就是大夜叉,要么,他在装傻。 事实上他若真心里没藏事情,那为何要吞吐在惠en这个词语上呢? 若是这么吞吐,难免让我想到,他,也许从一开始,就知道真相,只是,不愿意现在告诉李少白。
武师父/惠清 作为当年事件亲历者,不可能不知道李少白的身份,也不可能不知道齐王的身份,就算他不知道大夜叉是谁,那这么一个高手,看似疯疯癫癫,却给了李少白一个错误的判定,目的又是什么呢?
事实上,大夜叉/惠能/齐王 本身 也是知道李少白是身负72绝技,至少是个纲要,至少看过全本,不然这一套戏法让谁参透去?最后又怎么能悟出龟息功? 首先他得都会了,才能慢慢理清这个整本阴谋就和少林七十二绝技有关。 那,惠能又是怎么知道李少白已经作为一个俗家弟子却会了七十二绝技呢?
惠能,惠清,惠仁之间,真的是,一直中断了联系么? 师父,义父,亲父,如果说,后者,一生心血都是为了制造一个巨大的网,来成就李少白。 那,师父和义父,在这个剧本里,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难道是蒙在鼓里的好好先生?某左看右看,看似不像。。。
是什么样一种情怀,让惠清或者惠仁,在李少白还没剃度的时候,就教授了全本给李少白呢?虽然李少白功力还不到火候,但是,72绝技熟读于心已经是铁板钉钉上的事情了。
下一个问题:惠仁 当年真的是“逼”死了惠能的妻子么? 惠能真的恨惠仁么?
用惠清的话来说,惠能是三百年来不世出的天才,就算达摩也得让他三分。 那什么样一种情怀看着自己儿子在仇家那蹲坑,二十年都不出手杀惠仁呢? 带着整个夜叉门,一举歼灭少林,也是可以的吧。
事实上大结局的时候,死的都是官兵,官兵,以及官兵,地上血肉模糊的,除了方丈那一口,就没有一块皮肉是属于少林僧的。
惠能真的恨惠仁入骨么? 在惠能和惠仁对决掌力后,惠能并没有进一步下杀手,事实上,下一幕惠仁又声如洪钟的在那讲佛偈了。这就不是一个受重伤的样子,惠清干脆就和喝惠能打成。 少林棍僧的罗汉大阵,惠能是一个也没戳死,甚至,就要戳到某僧的时候还停顿了,总体感觉,就像是武术表演,是的,套路表演。 如果真是生死相搏,楼上那用毒高手莫千里,为何一直袖手旁观? 事实上整个套路里和尚一个没中毒,末了,中毒的却是太子。。。
这是个很深的疑问,只有一种逻辑说的通。那就是。 少林方丈本就是和惠能,是一伙的,但是碍于少林寺的立场,必须只能顺应朝廷,但骨子里,从头到尾,惠仁都是站在惠能这边的。
这一口血,不过就是一出戏,关键是,你怎么去看这出戏了。 也许,若干年前惠能离开少林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出绝仁断义的苦情戏。
第9部的时候,庞将军曾经说过一句话:笑书生的实力,不在少林方丈之下。 第10部里,笑书生和绣娘却被一人一掌打飞,当然,明显没死,那到底是方丈实力太强?还是笑书生实力太弱呢?
我的愚见是:笑书生和绣娘,压根就不弱,因为如果真要对决方丈,楼上还站了一个深不可测的莫千里,他始终就在看戏。 我们做一个可怕的假设:惠仁和惠能,是一伙的,为了少林的地位,惠仁是不可能和朝廷反目的,至少明面上得做的漂亮,那就得和惠能一战,而这战,是以不损伤少林,却名正言顺的维护了少林正统名声为目的的。
事实上除了齐王的管家貌似被揍的重了点,笑书生和绣娘压根就不是重伤的感觉。 但不管怎么说,都算是交过手了。
终究惠仁也吐了一口血,当然这不算重伤,因为他遗言都没交代,然后神清气爽的在大殿里又传佛偈了,惠能也没下杀手,惠能给惠仁的那一掌与惠仁给绣娘笑书生的那两掌,实在是太像了,把对手打飞,但是又没打死,甚至可能都没打重伤。
从太子在后堂里,那一撇笑容,我们可以感觉到太子是认为 齐王父子这次都算是完蛋了。 至少看到这里为止,我们也以为李少白是算完蛋了。 仁者求仁,恩,可加上太子那笑容,心里就不是个味了。。。
事实上,最后一幕,李少白好端端的躺在佛殿侧堂里,没入殓,连白布都没盖,就是个睡觉的样子。 惠仁压根就知道李少白没死,如果他用的是龟息功骗过了其他人,至少骗不过方丈。或许压根也就没骗方丈,这本就是一出精彩的剧本。
只是演给那个还没到最后就笑了的太子。而笑在最后的那个,却是李少白。 惠仁依旧是惠仁,方丈依旧是方丈,从头到尾,少林从来没和朝廷为敌过,而和朝廷为敌的大夜叉,早已经叛离少林,而且少林也和大夜叉打了一圈,神似保护了太子,所以,少林依旧是少林,少林依旧是光明圣殿。
明面上看,是这样的;可你看到的,未必是实际的东西。 至少,方丈是这么教唆众僧的。
让我们来回忆下惠仁的教唆吧。。。
是的,太子你看见和以为的,就是这狭隘的视野了。 所以你娃没有笑在最后啊。。。
某个意义上说,夜叉门的谋反,就是个骗局, 从一开始,惠能/大夜叉要做的,其实就不是谋反,而是名正言顺的血统论,要杀太子,易如反掌,高手进出皇宫如后堂内院。
狄八方或者李卫什么的,在高手面前不过三脚猫的功夫。 为何要折腾这么半天,只是给皇帝和太子看,看!有人要谋反了。。。看,死了这么多官,有人要谋反了。。。
玉玺都这么容易就拿走了,拿你太子个人头,很难么?
少林寺和夜叉门折腾了半天,目的当然不会是真谋反,红脸白脸的唱了这么久,也只是为了一个道统,或者,血统。
李少白入世,再成魔,需要的是不光是教唆,还有绝仁断义,也就是入魔,也就是黑化。也就需要看清楚世间的残忍和人性的泯灭。 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只会在政治的漩涡里死的很惨,李少白必须入魔。
杀了那么多的忠于皇帝和太子的官,只是为了扫清道路,借谋反的名义,但不是真要造反。 从来也不是,因为真要造反,不需折腾。 但是,当皇帝,需要人心。 那就用佛家的大慈大悲和夜叉的大凶大残来衬托这世人眼里的仁义。 折腾的是夜叉门,原因是纯正的皇族血统,原因是被皇帝逼迫妻死子散,报仇心切,合情合理。只是手段残酷。 父子断义,牺牲自己,阻止杀戮的是李少白,大仁大义大智大勇。 世人看在眼里,百官看在眼里,江湖看在眼里。
世人看见了仁义,却始终看不穿这代价。 因为,看,一个大仁大义的皇族嫡系子孙,用自己的生命来阻止杀戮。 太子没明白,所以他笑了,老皇帝明白了,所以他临死前哀嚎:还我江山。
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血统纯正;不是每一滴牛奶,都叫特仑苏。 李少白在雨天的回忆里,早就该想明白了。
说完仁义,说武林。
武林是朝廷和夜叉门之间的武林,武林自己需要权衡利弊,但是从李少白步入江湖开始,武林开始朝李少白倾斜了。
医五七是代表朝廷的,他的奸计被揭露了,所以他死了。 抗衡朝廷和夜叉门的武林自己本身并不知道,他们也陷入彀中。
因为十三燕,不仅仅是高手十三燕,他是李少白帮助过的十三燕。 陷十三燕的是夜叉门,帮十三燕的是李少白,在李少白父子断义后,换个角度去想,武林,就是李少白的武林。因为十三燕会义无反顾的支持李少白。
以及种种,至少,看似武林依旧是原来的武林,但,夜叉门这一棋,已经赢了朝廷。 再着,少林虽然抽身武林外,但是武林至尊的位置却依旧在少林,这是个重要砝码。
加上现盟主十三燕和前盟主徒弟林志,敢问,武林日后去向如何???用屁股想都知道。
忠于太子和皇帝的官员,大多死了。 皇权在南,夜叉在北,武林在中间;武林里,已经有了明显的倾向了,当然,明着看,不会倾向夜叉,但是,众望就在李少白了。
这局棋,夜叉门,用自杀式的绝仁断义,重塑了武林,却成就了少白。 这,是看到最后,才想明白的。
因为新皇权的路上,人心,武林,缺一不可。 我觉得,少白是想明白了。
整个剧本里,不光是为李少白获得武林的人心,以及百官的人心,也不光是要为李少白隆重推出嫡传皇子的光环。 更重要的,是要让少白懂得去怎么做一个心狠手辣,绝仁断义的明君。
是的,这看起来很不协调,心狠手辣,绝仁断义怎么会是明君? 因为这就是政治,这就是皇室,这就是世界。 至少在这个环境构架下,的确如此。
算算李世民杀兄逼父绝仁断义么?算算朱棣逼死建文帝灭方孝孺心狠手辣么? 可他们就是盛世明君。 因为他们心里,少有私情,而装满的是天下。 当然也有装满了私情的皇帝,比如残暴的纣王,独爱妲己。 比如不残暴的唐玄宗,独爱贵妃。 可你残暴不残暴又有啥区别么?都灭了国。 因为你心里装满了情感,却没了天下。
大夜叉要塑造的,可不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好先生。 李少白,必须经历各种生死别离。 所以,菱儿必须得死,龙九必须得死,狄八方也得死,才能让少白伤心欲绝,才能让少白了无挂念。
哦,他还有2个挂念,少林方丈惠仁和武师父惠清。 所以他快绝望的时候,回少林去,惠仁说:不见。。。 他去找惠清,惠清也藏的好好的。。。
窜通好似的,或者,就是窜通好了。 李少白,你现在,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没有任何可以挂念的事情了,你就一孤家寡人,你要自生自灭面对这残酷了。
回到最初的话题,是的,早就窜通好的剧本。
惠仁和惠清,负责最后的断念,断后路。
入魔吧,李少白,剩下的,就是你的领悟了。
昨天早早睡了,起床补漏下,说起来,既然和少白有感情的都得死。。。比如赵菱儿,比如狄八方,比如龙九,比如丐帮前帮主。
那为毛线的惠清和惠仁就不用死呢?一个养父,一个师傅,帮李少白绝仁断义还没有够彻底。
因为惠仁还得接着演,继续推出被救活的李少白,而惠清也得继续演下去,暗着协助李少白继续战斗下去。
少林一派必须接着光明,并且硬朗,才能挟制住武林的走向。
突然内心里有一种深深的不安,谁说大夜叉,从头到尾只是一个人呢?
他始终是带着面具出现的,最后和罗汉大阵对决之前却是没打码的,仿佛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大夜叉,才戴上了夜叉面具。
你越刻意做什么,就越是你越想给众人表达什么。
这些都是惠能现场告诉你的,你看,面具在我这里,我就是大夜叉。
可谁告诉你大夜叉平日里不是惠清?又是谁告诉你大夜叉平日里不是惠仁(当然可能惠仁胖了点。。。) 因为有这身武功的,可不只惠能一人,至少还有他两个师兄弟。
我们只看到这一刹的大夜叉面具下,是齐王,是惠能而已。 或者,大夜叉是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呢?
更或,大夜叉只是,一个代号,为了少林而诞生的代号?
一切回到开始吧:夜叉,原为阎罗恶鬼,其形丑恶,性暴虐,能食人,后听佛法教化,列为八部天龙众,虔心修佛,一心护法,然仍遭嫉恶,诽谤,人皆避之。 佛善教化,人心险恶,护法食人,又怎怪夜叉。
休息时间,继续说赵菱儿,赵菱儿的确是死过了,因为齐王的管家没必要和齐王扯淡,至少这个镜头里,没有第三个人存在。 但是第十部的第一幕,却是N年前,赵菱儿看见了莫千里复活一个死人的一幕,赵菱儿被吓到了,摔倒了地上。 赵菱儿的宿命被暗示了,赵菱儿被复活了,虽然有违天理,但更符合人性,这幕里,计划已经安排好了,惠能抱着菱儿说不怕不怕的时候,这一幕,已经就在了计划内了。
这是设计好的一部分,赵菱儿必须死。 赵菱儿也必定被复活。 不怕不怕,一半是说给赵菱儿听,一半是说给惠仁自己听。
想来,赵菱儿也是知道这个宿命的。
【十】终于补完全系列。人之所以为人,皆因爱恨嗔痴不由自主。好想念第一集的李少白,在最繁华的市井摆上一个小小的摊位为人测字。那时候影片的色调还是那样温和高远,阳光照在他的脸上,让他显得明亮又温柔。我不去再想后来的故事,只因我如何舍得、如何舍得让他难过苟活呢?
这剧少林寺鼎力支持了吧,十八罗汉阵很精彩。少白的笑是黑化了?没有续集有点遗憾。
拍出了我心目中的武侠世界。结局嘛……
皇上跟太子说,想当年仁宗无后,你曾祖父被接入宫中立为太子,继承皇位。如此推算,太子的曾祖父是英宗,祖父是神宗,剧里面的皇上也就是哲宗,而太子继位后,该是徽宗。这一年是1100年,27年后徽宗与儿子钦宗一起,被金人掳走,史称靖康之难。李少白,历史终将证明,这个皇位,你不要,是对的。
起了一个烂俗到家的名字,却装X装出了境界,国产良心之作!
原来是第十集,看不太明白,而且演员都好丑,场景也简陋。
大夜叉也是个悲剧。可能是投资限制吧,最后少林寺这一段打斗,夜叉门和少林寺的高手都提前死光了,就这么两个半人怎么来争皇位控制武林。
这结局是还有下集的意思吗?
李少白仰天狂笑,显然已是黑透,看似死了一地,其实就是父子对了出双簧戏。皇帝驾崩,太子毒毙,夜叉门成了最后赢家,一切尽在算计。菱儿也隶属夜叉,从开头的对话看她的死并不是计划一环,但显然也是算好了有救,而且卓有成效。被卷入这些个真假做戏,当李少白的朋友也是可惜了狄捕头,可怜了龙九。
就我一个人觉得李少白黑化了吗?
“佛一无所有,众生却拥有一切。拥有的越多,妄想就越多,欲望就越多。世人皆有欲望。” 可怜的龙九和狄老板。
是因为片子的稳重评分高了?
这结局,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但它的确是真的!前面那些案子都只为了铺垫,一切只为最后的结局;如果这个系列拍成电视剧其反转程度绝对不亚于舞乐传奇
这集很有意思,我大概看懂了。首先太子要跪这点是肯定的,然后有着嫡亲皇室血脉还挫败了一场谋反的李少白没死,这也是肯定的。齐王说了李心不狠难以服众,所以杀狄和龙还有菱的诈死是为了黑化李。所以还不清晰吗,李要在太子死后当皇帝了,他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包括太子,谋反的大臣们,武林,甚至夜叉门都是炮灰,这些全部是为了让李名正言顺登上皇位。齐王真是用心良苦啊,最后李少白醒了过来,先是哭,再大笑最后表情慢慢凝固,我想他应该也是想明白了这一切
其实电影封面已经说明了一切
莫千里是猪八戒演的吧?
菱儿是不是只是一具被他师傅保存的肉体了啊
第十部大夜叉出场一点都不惊艳,而且二次败于罗汉阵(打得有模有样,加分),期望着实过高了。本以为李少白看破红尘缘起缘灭放下一切,一心求死,太子平叛成功继而登上皇位大赦天下。哪知太子刚登基就要吐血挂了,一下子推翻了之前所想。导演临结束前给挖个巨坑,有点意思,管挖不管填,没意思!
乍一看我以为是:《侠僧探案传奇之犬夜叉》。吓我一跳,还以为犬夜叉还出名字这么奇怪的剧场版了呢
最后一集略屌。然后第一次看到良心版本全套的少林18罗汉阵,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