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听故事成癖,三岁就听我们老太爷给讲《三侠剑》,五爷蒋伯芳,老头儿念“蒋北芳”,不算倒口,虽然不是专业的,可是该拴扣的时候绝不含糊,开脸儿也将将就就,棍扫销金台,蒋伯芳出世,是我人生中接触的第一批顶天立地的文学形象,和武二郎是同一批。我对故事从来不讲究,有得听就行,小学那会儿周日的上午山东台总是播完刘兰芳的《朱元璋演义》再播动画片《正气大侠》,对我来说,它们都一样迷人。上了初中,最爱看雨果,因为他写的最通俗演义体。从那时起,我开始思考如何能把故事讲好,三毛的《死果》怎么看都像是假的,可是我却信了;毕淑敏的《紫色人形》怎么看都像是真的,可我偏偏不信。我认为,这里边儿是有技巧的。在中国,技巧最好的是王小波,可惜早早的就死了,最近我看张大春的书,觉得这人的技巧不赖,可以师法。
闲言少叙,说说观后感:
美剧有个长处,就是搏狮搏兔,俱用全力,角色不分大小,一律用好演员,哪怕一个龙套,言行举止,也无不符合身份,气质神态,必然契合人物,镜头运用,不论白描还是特写,鸟瞰还是平视,全都一丝不苟。从前我们也讲“一棵菜”,可是很久没见过哪个片子真做到了,像“上将潘凤”这种稍纵即逝的角色,好像都是草草选定的,首先气质上没有顾盼自雄的大将风度,其次演员完全没有表演的空间,再次根本谈不上镜头的烘托,大将军尚带村气,那主公还能好得了么,于是一台戏满砸。“龙套”和“零碎儿”,二者不一样,龙套是无身份无戏份,零碎儿则是有身份无戏份,还拿“上将潘凤”举例吧,潘凤虽然出场就死,没什么戏份,可是好歹也是个将军,总得顾全将军的体面,再说本身这个人物设置就是为了衬托主角,你把他拍成个苦逼,那不是自己抽自己的脸么?《冰与火:权力的游戏》这部戏里,小人物层出不穷,但是笔笔有照应,处处有交待,忙而不乱,一个奶妈,就是一部奶妈传,一个宦臣,就是一部内廷史,一个个鲜活生动,着墨不多,伏笔不少,安排点缀,是游刃有余,极尽曲折之妙。
我们的古装影视剧,在写实上差的太远,扮出来都特别没有生活,拍胼手砥足的农民,也是皮肤饱满,衣着光鲜,完全不能入戏,这似乎是个传统,我特别不理解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里面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手势和眼神,衣裳也嫌干净,完全看不出是落难,那些人一丁点儿也不像农民,更不像是战士,如果把这幅画当成是一幅剧照来看的话,那简直糟透了。我们的影视剧也如是,拍出来像年画,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我不能想象古代那种卫生条件下,鞋上怎么可能不粘屎,胡子上怎么可能不粘油,头发怎么可能不打绺,衣服怎么可能浆得那么平,牙怎么可能刷得那么白。。。做旧都不会,还拍什么古装戏。我第一次体会到做旧的魅力是看凯文科斯特纳的《未来水世界》,这坚定了我以后的审美趣味,后来看BBC的《罗马》,感慨于人家还原出的罗马街道,那么脏,那么美,而我们好像除了在张贤亮的影视基地拍的《红高粱》、《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那几部之外,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了。《权力的游戏》这部戏,三教九流都有涉及,尊卑贵贱各有体现,从头到脚,俱都细致入微,这也就罢了,最妙的是底层市民身上的那种油渍汗津的感觉,我久居城市贫民区,对这种劳力最有体会,不由得不佩服人家的制作水准。
其实没看《权力的游戏》之前,我就想按照这种规格和模式拍《隋唐演义》,拍出那种真实感,不遗巨细,处处写实,只要是男人,就必须有胡子,甲胄要有创痕,皮革要有磨损,刀剑要有缺口,脸上要有汗津,要烟熏火燎的城市,要遍布屎溺的街道,要蓬头垢面的百姓,要如狼似虎的士兵,要草木灰描出来的眉,要涂满铅粉的女人,没有残酷的现实,哪有角逐的快感!我们现在的古装剧全都是闹剧,怎么就不能往好了拍呢?你看最近的麦兆辉庄文强的《关云长》,拍得像一款单机游戏,里边儿的场景新得都闪眼,这不是欺负人么?
《冰与火:权力的游戏》有一点颇为人称道的地方,叫做“武戏文唱”,这本是形容杨小楼的词儿,以其天赋人工俱临绝顶,以身入戏有如亲临,演绝了《长坂坡》、《霸王别姬》、《连环套》三出武戏,大家一致认可的。那怎么说这部美剧是“武戏文唱”呢?因为这部戏的打斗场面和战争场面的分寸火候掌握得太好了,一般的动作片过分地讲究招式的新奇华丽、动作的凌厉迅猛,往往失真,打戏超出了情节的需要,变成为服务感官刺激而游离于故事之外的独立存在。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那种见招拆招的武打,硬桥硬马也好,飞檐走壁也好,都有一定的套路,都要走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回合,仿佛打架也有起承转合一样。有一次,刘寅初给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央视的《武林大会》里陈自强的一场比赛,勾起了我的兴致,于是找了从网上找了几个比赛视频来看,惊异于真实的武打是那么简单、直接、丑陋而高效。《权力的游戏》这部戏里的武打,没有了我们习惯的优雅,但是它简单、直接、丑陋、高效、张力十足,每个动作都是整个故事的一部分,一点儿也不多余。狮狼对决一场戏,两大高手过招,艾德公爵从拔剑出鞘到束手就擒,也不过是片刻之间的事儿,大腿中枪就是倒地受擒而已,完全没有盘肠战那种党性觉悟。追求的就是这种真实感,在这部戏里,任你再高的把式,中招也惟死而已,绝没有忍辱偷生伺机报仇这种狗血桥段。
但凡是编故事的,总脱不开五字真言,叫做“无巧不成书”,所以故事的主人公们往往都是遇难成祥,落崖中毒成了练成神功的终南捷径,这样的情节设置难免使人审美疲劳,可是又不容易改。我去济南的时候和刘锡鹏在席间聊起这部片子,当时只播了两集,我跟他说这是个好片子,刘锡鹏看过一集,问我那小男孩从塔上掉下来是不是被狼接住了,我说要是这么狗血我还夸它个屁啊,掉下来就摔残了,一点儿也不含糊。这部戏里,没有还魂丹,没有劫法场,没有脱衣驱寒,没有关键时候咽气,总之,没有那么多偶然和意外,一切该发生时,但发生而已。《权力的游戏》就像是一部历史剧,情节经得起推敲。
我心里面把故事片分为两种,一种是看角色的,如《加勒比海盗》、《夺宝奇兵》,另一种是看情节的,如《哈利波特》、《星球大战》。《冰与火:权力的游戏》绝对属于看情节的,因为没有固定的角色供你看,平均一集死一个王的频率让我有点儿不适应,区区十集,鹿王死于野猪,狼王被斩,马王殁于恶疾,我相信大部分观众都跟我一样一厢情愿地把某些人当成了主角,认为他们是左右局面的关键人物,然而我们都错了,这好像是第一次我作为观众感情被挫伤之后还赞不绝口,真好。
看过权游回去看冰与火,需要知道的十件事
1、没有任何角色是安全的。
你以为是主角的人其实是跑龙套,在别的小说里金灿灿的主角光环在此书很可能是荆棘之冠——甚至包括POV角色。无论作者在前面投入了多少的笔墨,在人物陷入险境或者被预言死亡之后要做好他(她)干脆而无可挽回地死去的心理准备。
2、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那它就一定会变坏。
任何风吹草动,一个不详的目光,一阵歇斯底里的狂笑,一个断绝后路的阵地,几个不友善的路人。一切不详的预兆都可能变成最糟糕的现实。在冰火中,这几乎是铁律。
3、别试图搞清楚每一个名字的来龙去脉。
否则你将会有1/3的时间在翻附录族谱。国王下面有大贵族,大贵族下面有领主,领主下面有小领主,小领主下面还有各种封臣或者骑士。最坑爹的是,他们还通婚来通婚去。人名极多,你记得多当然得到的有趣情节就多,但如果偶尔实在想不起来,就百度或者wiki of ice and fire吧
4、对关键物品、道具不要寄托太多情感。
如特别的剑、特别的动物等——不能保证它们在此书中全都能幸存或者完璧。平常小说里一件物品贯穿始终这样的情节太“奢侈”,在冰火中很难做到。
5、学会阅读暗示。
能够记得一些人物的关键相貌特征会帮助你读懂书中的一些暗示,同样,记得前篇的一些小细节也可以让谜一样的情节露出本来面目。这些都可以帮你更好的理解全书,掌握作者所要传递的微妙信息。
6、不要期待人物复活。
是的,在此书中,死亡来的迅猛而无情。不要指望任何你喜爱的人物复活,马丁绝少用复活这一招,而且若一个角色真的复活了,你会怀疑是否他(她)还是死了的好。在前四卷中,真正让你大舒一口气的复活只有一次,仅仅一次——而其实这次不是真正的“复活”——虽然从读者的感情角度上来说,算是。
7、并不是所有预言和梦境都会成真。
POV人物的梦境、他们遭遇的巫婆、巫师给出的预言,以及那些远古传说中的预言,并不一定都会成真,但他们却对你享受这本书有很大帮助,认真阅读并猜测,即使后面的情节与你所猜的相去甚远,也不失为有趣的过程。
8、不要对一个人物下定论。
冰火小说中的人物非常丰满立体,有缺点,有优点,一个在前两卷让你痛恨不已的人,在后两卷也许会绽放出他喵的主角光环,所以要做好人物随时被“翻案”的心理准备。同时记住:冰火里人物做事的动机都是自己或者家族的利益——情感动机固然存在,但单纯利他者,如同现实社会中一样很少。
9、尽量了解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
了解领主、骑士、国王和教会的关系,花5分钟了解一些,熟悉一下,会大大帮助你克服阅读一开始时的不适和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各种不解。(如果你是第一次读奇幻小说或之前没有读过中世纪小说的话。)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与中国的中央集权式君主专制有极大不同。
10、记住机会
在你想要掀桌的时候,在你想要报复社会的时候,在你想要飞赴美国掐死马丁的时候,永远永远永远记住,第七卷的书名,叫做《春晓的梦想》,把它念十遍。
故事脉络庞大,几个领域家族的故事交叉进行,各有各的完整故事和特点。细节引人探究,让人每看完一集都大呼不够过瘾,剧粉变成书粉,书粉期待剧集。对于人性善恶刻画强烈而现实,部分情节略带颜色,未删减版让人惊叹导演真是敢想敢做敢拍。老斯塔克死的时候真的太让人绝望了,明耀一时的光辉家族沦落如此地步,政治面前、皇权面前,莫谈前尘往事、不念一点袍泽之情。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三傻、雪诺、小妹看好你们,龙妈虽然有龙也发了不少福利,但预感她只有和三选一合作才行,毕竟每一步都有男人在为她撑腰,大男主戏里,每一个主要的女性角色虽然或坚强勇敢或狠毒有才华,但最终还是在依附强大的男性势力。
①萌狼萌狼萌狼www②银发龙女真是帅爆了!!!③欧美人名记忆障碍的人其实很不喜欢有这么多人物出场~④这剧的便当率似乎很高= =⑤对Night's Watch异常喜欢~特别是那段誓言~⑥这剧真是各种血腥暴力色情BL百合orz ⑦其实论勾心斗角的戏码比不上《金枝欲孽》这种的吧~
演员普遍比原著里老7岁……原本书里虽然已到中年仍然风华绝代的皇后,一出场就让人看出她已经中年了……
这剧最牛逼的地方就是不论什么角,说死就死
他们都说,不要在任何角色身上植入感情,你完全不知道作者会在什么时候就把他们给弄死 T T
超出预期,如此简单的四个字已胜过一切溢美之辞。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於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中的守卫。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死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铁卫。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残暴、惊艳
每匹狼都是亮点!! adorable creatures!!!
小狼小龙都比里面的人类可爱多了。
左传路数,春秋笔法。西毒北丐,屠龙逐鹿。外戚专权,同袍殒命。凛冬将至,丧尸来袭。
尺度我喜欢。
精良的制作就不说了,也许本剧最大的意义在于,给如今已经日渐衰微的魔幻题材影视剧大家族表明了一条生存之路。魔法怪兽大场面都是浮云,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群性格鲜明而丰满的人物,一个朦胧但完整的世界观,才是王道。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文学改编作品,书迷对于本剧也大多持褒奖态度,五星神剧
马丁,赶紧写,好么?
HBO出品,必属精品
这是我活到现在最爱的一部美剧,在它面前我觉得我的评论都是废话,我从昨晚一直纠结到今晚,等明年再看第二季我如何等的下去,现在就追看5卷书又害怕会对剧集没有爱,超级矛盾。还有我最爱的是小恶魔和私生子囧恩以及龙妈和卓戈一对儿,这样没问题么?某人被枕头闷死时我被虐到哭死。书我追定了!
编剧和细节都无与伦比!不过就第一集的速度来看,每一集信息量非常足,没看过书的估计得耐心点看。
满足一切需求的史诗级美剧,要美女有美女,要大叔有大叔,要正太有正太,要虐恋有虐恋,要重口味有重口味,要龙有龙,要鬼有鬼,要僵尸有僵尸,要阴谋有阴谋……应有尽有……The winter is coming!
看完黑道家族我以为这就是美剧的终结,没想到有了广告狂人,广告狂人断档的时候我以为没有什么剧集可以做替补,没想到有了权力的游戏。这必将成为神作,永垂千史。
马丁你直接捅死我吧..... 一家子整得这么惨。
看了这个才发现“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假,看来是世界规律啊!
要是当初二丫一刀砍死乔佛里,后面就没那么多破事了。不过也不能完全怪她,实在是艾德·史塔克智商、情商都为负数。所有人都知道乔佛里是私生子,大家都心照不宣、不说出来,只有艾德·史塔克不但说出来,还当着瑟曦的面说。这都算了,还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乔佛里不是国王。就不能先表面上答应,事后找到机会再想办法反攻吗?这么不给他面子,他不搞你谁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