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迫降2000

HD

主演:邵兵,尤勇智,徐帆,池华琼,张康尔,魏宗万,丁嘉元,黄奕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1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2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3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4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5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6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13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14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15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16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17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18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19紧急迫降200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紧急迫降200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架从上海飞往北京的民航客机即将起飞,在这次航班上,机长李嘉棠(邵兵 饰)和乘务长妻子丘叶华(徐帆 饰)的婚姻正陷入问题,即将辞职结婚的空姐舒骏(池华琼 饰)静静等来了自己的最后一次飞行,而形形色色的乘客们:害怕耽误工作任务的魏朝成(魏宗万 饰)、自视甚高的孟凡(林栋甫 饰)等等,也都各怀心事踏上了旅途。然而起飞不久,李嘉棠发现起落架故障无法放下,这意味着飞机无法正常降落,他迅速向地面指挥报告了这一情况。工程师刘元(尤勇 饰)担任地面总指挥,与李嘉棠在市长等领导亲临现场的关注下,尝试了多种应急方案,但最终无法排除故障,国外公司传来的资料也无法应对这种特殊情况。在飞机燃料只能支持两个小时的前提下,李嘉棠等人只能选择紧急迫降,市长与各部门竭尽全力降低事故可能,然而这次迫降的难度毕竟太大……安多第一季临终千言阳台上十日谈无主之地2001网军部队社内处刑人~她要消灭敌人出租什么都不做的人这不是葬礼,这是复活终极悬案深夜食堂:东京故事暴风眼第七个小矮人何日君能知我心恐惧之灵卧虎2016完美约会对象太空部队第二季宁静号小小世界 第二季中华之剑抗争第二季猎黑行动超凡少年古畑任三郎完结篇 重生之死肯尼亚式友谊桐柏英雄隐患~掌控黑钱的男人~初恋了那么多年苍蝇的危害梦境人生沸腾的群山被争论的女人渡江!渡江!生存还是毁灭之逃亡者男女变错身外星+人现代驱魔纪实儿女亲事命途狂奔巴拉特

 长篇影评

 1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今晚看了《中国机长》后,果断的给2000年的《紧急迫降》5颗星。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2 ) 为这部电影在豆瓣的待遇不平

看了一下对这部电影评价较低的一些评论,总结了这部分人打低分的主要原因:厌恶中国主旋律片子歌功颂德的生硬基调,认为片子里面因为各方面调度配合成功和最后的大团圆结局只是为了保持政治正确;特效差,画面看起来不真实;部分演员演技生硬;当然说的最多的是电影技术性BUG比较多,不严谨。


我针对总结出的这几个原因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1.政治正确问题。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1998年东航586客机成功迫降,是我国民航史上首次大型客机迫降成功的案例。当然你可以说选择这个大团圆结局的事件作为电影改编素材也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既然已经有真实事件,而且电影铺陈清楚了情况并不是生拉硬套非要HE,那大团圆至少不应该成为打一星的原因。

印象比较深刻的抨击这部片子政治正确的评论里还有一个,说电影中的领导跟着专业人士的步调走,不符合我国政治形势(我觉得政治形势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对,但是这是评论者的原话),我查了一下上海市历任市长,建国初期的不计,1980年开始至今绝大部分都是学工科出身,并且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不少年头,专业造诣都不低(演员神似的那一位也是清华水利工程系毕业),长期工科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使这部分人对“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这样的理念理解得更深刻也没什么奇怪。我不是在洗地,只是说明这样的设定就算是为了主旋律,也并不生硬。


2.特效问题。这部电影是2000年的电影,说起当时中国特效水平的话,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东游记》(1999)和《西游记后传》(2001),当然随着时代进步和自己阅片量的提升觉得这部片子特效辣眼睛也很正常,但是因为这个给将近20年前的片子一星就近乎苛刻了。


3.演员演技问题和人物刻画问题。我觉得这部片子人物刻画还算精彩,即便不说主角,第一次坐飞机的老爷爷老奶奶也好,随身携带全厂人救命钱的小老板也好,优秀专业但是因为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即将辞职的空姐也好,虽然我们只能在只言片语中窥见他们身上故事的小小一角,但是给我的感觉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出现在这架飞机上只是命运的巧合。演员演技整体上来说也是在线的,偶尔有演技尚需磨砺的戏份也不多,不影响大局。


4.技术BUG问题。其实写这篇不是影评的影评的初衷是看了这一篇//movie.douban.com/review/6143560/,心中郁郁之气难平。该影评的作者语气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列举了15条电影技术方面的BUG。然而他的说法也有很多错误。

A.飞机驾驶舱内不能吸烟。该影评下已经有人贴了知乎的相关内容,证明驾驶舱内其实是可以吸烟的。
B.空中故障不看手册。电影中两次出现机长下令执行不正常情况检查单,一次出现在14分钟左右刚发现起落架出故障的时候,另一次在70分钟左右做出了迫降的决定的时候,只是两次都没有出现检查的具体内容。
C.出舱修理起落架。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910/4741.html这是人民日报对98年东航586迫降事件的报道,里面写了机组成员试图在空中放下起落架的几次努力,其中就有机务出舱的部分。
D.MD-11的机型出了问题咨询波音公司。波音于1996年收购了麦道,也有评论说就算这样照例也应该咨询波音下的子公司,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吹毛求疵了,毕竟说成是咨询波音也没毛病。
E.着陆前不记录着陆信息,塔台说迫降不是很危险。前面一个问题,电影毕竟不是科普,还要兼顾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有些细节不做出来情有可原;后面一个问题,我回顾一遍电影没看到塔台有一丝轻视这次迫降危险程度的倾向,说不是太危险的那一次是为了不给机长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F.着陆架失灵滑行距离没有那么远。模拟迫降失败的情况时那两个场景的确有夸大,但是正式迫降的时候,电影把这一小段距离中驾驶舱内的情况、空姐和乘客们的反应、地面人员的反应都拍了进去,时间肯定就显得长了。
G.空中释压液压。其实没有太懂这里想说的是什么,按我的理解说的可能是电影刚开始断开液压开关试图放下起落架的操作,我也去查了日航123,我找的资料中与液压有关的是“飞机因维修不当造成飞行时尾部压力罩破裂发生爆炸性减压并失去液压操纵”这样的描述,在我看来与电影的情况并不相似。当然我不是专业人士,或许两者原理相同也未可知,写出这一条只是为了说明可能像该作者写的自行百度并不能帮助我们不懂的人理解这些BUG(该作者的“自行百度”式制高点打击的确挑起了我的情绪,而该作者描述中出现的甚至不用具备专业性,只要查查新闻就能发现的错误也让我对他的专业性持怀疑态度)。

我认为作为豆瓣上能够给电影评出的最低的等级,一星给这样的电影实在是不公平。尽管它的确有很多的bug,但是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情节、节奏、人物刻画、演员演绎都尚可,当然评价文艺作品这种事情毕竟会带着个人的偏好和情绪,但这样的想法仍不能阻止我对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待遇感到不平。

PS.评论有一些认为这部电影当年获奖名不副实,更有甚者,论调中颇有“矮个中拔高个罢了”的嘲讽不屑,中国电影人设立的奖项用来鼓励同时期国内电影中的优秀者难道不对嘛?我和你们一样看到了国内影人学习国外电影时的拙,你们毫不客气的笑他们东施效颦,我却觉得他们不满足于固步自封,虽然模仿的略有些不得其法,却拙的可爱,至少他们尚有做电影的心。

 3 ) 实际质量远高于评分的好电影

刚刚看完,趁着印象还比较深刻的时候写一下观后感。

很多人吐槽说这个片子又红又专,凸显政府及领导的作为什么什么的。

但问题是,如果没有我国政府如此高效的应对措施,类似的灾难还能成功化解吗?就因为有领导和政府的存在,地面各个部门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并相互协同做好一切措施。我不认为这是电影的缺点,而且紧急迫降中也并没有过多渲染领导的地位。

还有人把飞机相关的一些所谓的技术BUG挑出来一条条骂的,我觉得这种人也没什么好说的,铁憨批一个,姑且不论你列出的技术BUG对了多少,电影哪怕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那也是艺术作品,是给广大观众看的,为的是让电影的受众群体都能看得懂。是不是要把整个机舱的每个仪表盘每个按钮都拿镜头扫一遍才开心?这是电影,不是飞行员操作手册,这种憨批估计看个星球大战都要给个一星说光剑武器和原力有BUG吧。

接下来说几个电影优点

人物表现很棒,演员颜值在线,且台词功力和演技都非常不错,演得很真实,不光光是主角团队。地面配合的人员以及飞机上的乘客,都通过简单的一些动作、台词把人物形象树立地很鲜明,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面对生死关头,不同人物各自的表现是个很大的亮点。

视觉效果出色,这部20年前的国产电影,竟然有不少制作精良的特效场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市领导看完电脑模拟后,脑中对飞机迫降失败的想象,制作团队运用精良的微缩模型,配合特技演员的实拍画面,塑造了一组十分震撼的特技镜头,而最后的迫降画面,还混合了当年真实的录像,提升了观众的代入感,这点非常不错。

细节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随便挑几个说说。

地面人员在商讨解决方案的时候,多次使用钢笔进行比喻,非常生动形象,而地面总指挥在安抚机长说迫降危险性不大的时候,另一只手已经把钢笔捏断了,这几幕真的是神了。还有在面临危机时,机长遥想到自己心爱的女儿,与此同时乘务长也幻听到女儿在呼喊自己,这里的转场也是一绝。以及最后机组人员撤离时,机长和乘务长悄悄走了另一个出口,避开媒体和朋友及女儿相遇的情节我也很喜欢。

在作为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同时,紧急迫降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也很到位,因为人物的情感,是无法通过新闻稿感受到的,因此人物之间的感情戏,便成为了这部电影发挥想象力的主要阵地:因家庭矛盾闹不和的机长与乘务长、时刻惦记行李箱的工厂老板、第一次坐飞机的老年夫妇、一声未发专心看书的白发老人、前后态度大反转的企业家、被同事误会的乘务员、出舱时因手电掉落大喊对不起的技师、以及最后迫降前,机长让年轻人去后机舱的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各个人物的情感。

此外,这部影片没有过多地塑造个人英雄主义,从驾驶舱到乘务员,以及对参与飞机迫降支持的各个地面部门都有丰富的描写,这种靠人类勇气与智慧化解灾难的主题是我非常喜欢的。

总的来说紧急迫降作为一部20年前的国产灾难片,在各个方面都是可圈可点的,哪怕放到现在来看也是优秀的电影,目前豆瓣的评分我认为是过低了,看了不少1星评论理由都挺扯的。

 4 ) 跟中国机长比,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机长

回头又去看了一遍紧急迫降,跟中国机长一样的主旋律片,甚至这本还更政治化一点,尤其是救援部分,红果果的歌颂党和政府处理危机的好手段,好多人因为这个给打了差评,导致豆瓣评分还不如机长。而且的确年代久远,可能某些方面的确拍的比较粗糙,已经不符合现代大片的审美。 但是,比机长拍的要好! 首先主角机长,两位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都是硬汉路线,帅的都是一个风格,技术过硬心理过硬的机长形象都立住了。但区别是,邵兵演的是人,张涵予演的是神。邵从发现起落架故障是沉着应对,到几次完美的飞行动作试图放下起落架铺垫了过硬的飞行技术,到果断要求迫降的决策力,到迫降前的心理紧张,到危险时刻想起女儿,到顶住压力完成迫降之后的虚脱。整个人物是丰满的,是人性化的,是让人信服的。张这边就单薄太多,着重刻画的是一个冷面神,不苟言笑,然后就没了。剧本能给的发挥空间太少了,甚至为了突出机长的飞行技术牛逼,只能强行加了一段神化了穿越云层缝隙与雪山擦雪而过的戏码。心理变化上基本没有,虽然危机时刻也有想到家里的小女儿,但情感完全被喊口号式的我要把所有人都带回去这种高光掩盖了。飞机降落后,也完全看不出机长有任何心理活动,像个正常人似的,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正常航班的飞行。与袁泉的对戏更是尬上天。即使不像邵那样与老婆徐帆相拥而泣的情感爆发,至少也得有些劫后余生的感觉吧。完全没有,反而大摇大摆的出来接受群众检阅。太假。 女主乘务长,也都是我喜欢的女演员,都是演技派,甚至在气质上,袁泉还更胜一筹。但是剧本给的人物上,丰满度差太多。袁泉演的,是个优秀专业的空姐,像一个优秀的模板,其他,其他就没有了。人物性格没有,家庭背景没有(似乎铺垫了婚姻不幸福,但是完全没有展开),高光时刻给了段说教式的大长篇,与机长的对手戏基本没有且尬。徐帆演的,是个与丈夫机长有生活矛盾的妻子,是个性格泼辣直爽的女汉子,嘴硬心软会直接怼机长,自己手下的空姐与乘客发生摩擦也会私下表达不满,事故发生时会强压的哭腔用镇定的声音安抚乘客,迫降前与机长的对话又是一个专业的空姐也是一个担心丈夫的妻子,又扎心又显人物性格,迫降之后与机长相拥与女儿团聚都是这对患难夫妻的高光时刻,处理的都特别人性化。 美女空姐团。机长里基本背景墙的存在,我很美,我很专业,我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讲真用乘客素质这么差来反衬空姐的专业很尴尬,却也是没办法避免的。但两本处理的度却也不同。机长这本就是故意无理取闹。迫降这本却是几个人物形象鲜明的小人物,神经质的,嗜钱如命的等等。挺神奇的是,两本的女二都是个要嫁人最后一次飞的人设,完成度却差别好大。迫降里的,人物性格是与从新手空姐黄奕的八卦对话中展开的,像极了我们平时工作时的样子。这是个倔强的姑娘,被乘客刁难给的是职业却带着个性的微笑,被乘务长批评明里给的是服从的微笑骨子里却满是不服气,从前面不肯说不飞的原因,到危机时刻情感的爆发吐露不飞的原因。与乘客的对手戏也全是戏,全是性格,泼水,抱头安抚,当众脱袜子说服乘客,展现了一个性格生动专业过硬的空姐形象。而机长这边的李沁,人物性格没看出来,高光时刻是晕倒受伤后在众人的呼唤中站起来的一刻。讲真我没有被感动到,反而有种突然就站起来了的莫名其妙,不知道还以为是生化危机尸变了。。。剩下的空姐就更没存在感了,大概是负责扮美和调情用的。迫降那边,起码还有个没整之前美出天的黄奕,与老手空姐一起,通过对手戏互相展现各自的人物性格,是个挺生动的小空姐形象。 乘客的群戏。机长那边,展现的人物很多,回家的藏族小孩,带着照片去看老战友的老人,无理取闹的老板,负责和二机长调情的美女,准备表白的小青年等等。人很多,但是给人乱,莫名其妙的感觉,反正导演叫干嘛就干嘛,叫闹事就闹事,叫发疯就发疯,叫竖大拇指就竖大拇指。迫降那边,是神经质的老板,视钱如命的厂长,恩爱的老夫妻,从头到尾镇定自若的老神仙,从头睡到尾还以为自己在坐过山车的国际友人,一个个小场景刻画的很有意思,也调剂了原本紧张的情绪。 地面的调度方面,显然迫降的戏更多。因为机长里的通讯中断了,地面的戏除了常规的安排好后勤保障工作外,基本只有干着急的份。迫降就不一样了,通讯是完好的,从尤勇的远程指挥力图排除故障,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现场坐镇,模拟可能情况制定迫降方案,全力调度各方救援力量,消防的迅速科学的扑撒放火泡沫,武警的及时抢救捣乱的翻车记者。特别的官方,但你别说,中国官员不就是那样的做派吗?真神还原有没有。更别说演市长的演员神撞脸胡姓国家领导人。差一点就以为这是个纪录片而不是电影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更何况还没拿出老外封神的空难影片来对比。中国的灾难片想要爆,看来还差好多口气。

 5 ) 生死线上的人性

总的来说,还是国产片这类题材中不错的。看多了外国片,偶尔回味一下况味颇多。
在命悬一线的时候,一切物欲追求身份地位都不再重要,剩下的只是最纯真的自己。
飞扬跋扈的商旅人士突然开始天真的忏悔,年迈的老夫老妻也开始抱歉没为对方多过几个生日。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同学和我说的亲身经历。她当时在飞机上坐着看剧,发现笔记本从小桌板上漂了起来,拿下耳机才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尖叫。飞机完全失重下降了约10秒钟。后然当然是有惊无险,但是她当时已经在手机草稿箱里写了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把手机紧紧握着。
每次我坐飞机,颠簸得特别厉害时也会害怕。如果这是我人生最后一天,我该做些什么呢?
温州动车事故中有遇难者还是第一次坐这么快的车,谁也不知道这也将是最后一次。
奇妙的就在这儿。
上天自有安排。
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中的一个亮点是那位白胡子老头。他从头至尾都十分笃定淡然,仿佛知道这一切会发生,也知道结果是安然无恙。他那副易经学派的扮相也仿佛透露着他的先知。

 6 ) 国产灾难片的经典之作

《紧急迫降》是一部非常标准的空难类型片,剧本扎实,导演手法在当时堪称高超,完成度非常好,也算开了国产空难片的先河。

这种题材的套路已经为大众熟知,大家观看这一类型影片,大部分追求的一是观影时灾难的“奇观化”呈现,二是大难临头前各种人物的复杂情感,三是如何逃离灾难现场、化险为夷。第一点取决于导演摄影和美术道具的技术水准,第二点取决于编剧的技巧水平,第三点取决于导演编剧的共同配合。

这部片子在三方面做得都在国产影片中属于上流水准。

除此之外,影片的人物设定很有意思,很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也在原始生活的基础上做了合情合理的艺术加工,可以看出编剧对航空系统做过比较深入的调查了解,而且非常熟悉这一类型影片在人物和剧本上的套路。主要机组人员都发挥了恰当的戏剧功能,主要乘客代表都有各自的前传背景和特殊性格,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的反应都可以让不同观众找到与自己相契合的情感共鸣,并有所代入,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国产灾难片还有一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党和政府在应急救灾时的作用。从剧座法上讲,如果将救援方设置为全能型角色,就会降低戏剧张力和矛盾冲突力度,而且对于塑造灾难面前的“英雄角色”不利,会抢了主要人物的戏。但出于各种原因吧,又不能把这一方设置为无能昏聩的反面形象(很多好莱坞影片会这么干)。那么编剧就得探索一条符合我们国情和实际的道路。这部片就做得很到位,尤其最后的“一分钟营救”,真是惊心动魄,节奏感非常棒。

看完一查,原来编剧就是电影学院一直做类型电影研究的郝建老师啊!难怪。导演也是我很尊重和喜欢的张建亚。这个组合真靠谱。

再看看《唐山大地震》,技术进步那么多,可惜故事还是因为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而旁逸斜出,主题松散塌陷。



 短评

涛哥演的~

6分钟前
  • 渌斯基
  • 还行

2019年上映的《中国机长》让我重新想起这部当年第一次在影院观看的电影,这样的题材我们并不是没有先例的,更何况还是在开启国产电影商业时代的《英雄》之前,这不只是6分多仅及格这么简单,依稀记得在跑道上铺泡沫的场面很壮观,无论机组还是乘客等人都很有印象,情节也相当紧张,当时仅6秒钟的CG飞机镜头在我看来意义不亚于《侏罗纪公园》6分钟的视觉模拟对电影特效的革新!

11分钟前
  • 鸮尘柳
  • 力荐

郝建老师编剧水准可以啊,群像戏每个角色都写得挺有味道的,灾难类型片没白研究啊。豆瓣这个评分有点低了,我觉得好于国内90%的灾难片,好于国外50%的灾难片。

13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这电影在豆瓣评分不公正,太低了,至少也是7分+的水平。

15分钟前
  • 勤勤
  • 力荐

为看《中国机长》重温,搁现在上映起码7.5分吧!(居然是郝建老师编剧…主旋律里偷玩讽刺么…)着重刻画危难事件中的人物关系和价值观念,典型形象都立挺好,官僚坐镇指挥也很中国特色(涛哥演员9成像),碍事记者这种梗也算《虎胆龙威2》来的吧。特效场面学好莱坞有模有样,机务检查前起落架的俯拍和仰拍镜头会想到《奇爱博士》,滑行爆炸的两段假想放《空中浩劫》里也不违和。片里的瑞航事故在《空》里也拍过一集(机载娱乐线路过热+附近有可燃物→引爆坠毁),还有机舱门被刮掉的可怕后果这片也还原得挺像。关于官僚问题,中国碰上这种公共安全紧急事件,都是政军联动、一切让路的,层层担责导致决策效率不高,但是能得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利弊都占;《空》里别国航空遇险少有这么高规格的待遇,甚至见过飞机坠毁后消防车没到位愣烧死半机人的。

17分钟前
  • 穿山
  • 推荐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怀疑是不是纪录片呢……童年啊

19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太好看了!相比《中国机长》,真是太优秀了。人物人性在线,虽然还是有主旋律在,但是乘客的形象有趣得让人捧腹大笑。带着几十万现金等着回乡揪工厂的大叔,一唱一和的老夫妇,怕死又信命的有钱老板,还有一个永远淡定读书的爷爷……而且,在片中看到过去美丽繁华的上海,以前的机舱还能在里面抽烟,打开地板盖还能玩蹦极。镜头感真实艺术,好几次我以为自己在看艺术片。飞机降落在防火泡沫堆上,摄影师拍得像降落在云堆上。

20分钟前
  • 澄仔
  • 力荐

这个片子怎么可能只有五千多人看过……麻痹当年学校组织看的好么,我就不信你们他妈全逃了!当年要从老师的监视下从电影院逃出来也不是件容易事好么!

21分钟前
  • Sally?imdb9?9
  • 还行

林栋甫的光头 陈菲儿的胸 黄奕的腿 很有爱

22分钟前
  • nobita
  • 较差

以二十年后的审美来看这部有些乏味,不过没想到煽情和主旋律情节居然那么克制,几个反讽桥段估计现在是得全部整成满满正能量。

27分钟前
  • 别惹小白兔
  • 还行

19年后对比着中国机长才看出这片子剧本有多好,专业解释融合地多自然,群像有头有尾,主角有血有肉。就连幽默感都更高级好嘛!!

31分钟前
  • missingnava
  • 推荐

看了《中国机长》,这片值得4星及以上

36分钟前
  • 小柔嘉
  • 推荐

二十年前第一部有关飞机的灾难片,此片诚意满满,虽然这部电影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你们看看,直到2019年,才出现第二部有关飞机的灾难片(中国机长),这是有多艰难,应该要给拍这类型电影的导演致意和鼓励。

39分钟前
  • 爱尔兰的天空
  • 推荐

什么时候中国能拍出比他更好的空难片我就改到4星。看了中国机长都快吐血了,和他一比这都能直接封神了!!看看这流畅的剧情,生动的人物形象。嚎啕大哭,中国机长明明是更好的题材,完全可以比这部起落架故障更容易拍得精彩为什么就拍成了那样………啊啊啊啊啊啊啊,吐血三升

44分钟前
  • 天一久
  • 力荐

国内就这么两部空难片,《中国机长》还能做到二十年没进步。无论是叙事还是细节做的都比机长好太多了【除了有过度煽情的情况】

47分钟前
  • 海边的寄居蟹
  • 推荐

现在就还记得邵兵那张全是汗的脸。。

49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比中国机长好很多,起落架的机械故障和控制面板灯的故障同时出问题,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机组人员和地面指挥人员的处理最大限度还原了真实事件。

54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看见最近《中国机长》上映突然想起以前看过这个,当时看感觉还是不错的,怀着一点接受科普的目的。还记得电影台放幕后花絮时介绍最后迫降在机场的飞机是同比例模型搭出来,只搭了镜头前的一半,后面是空的。也还记得里面有个练太极什么的老乘客很有大隐隐于市之感。现在想来尤勇和徐帆还挺适合角色的。

57分钟前
  • 亲爱的猥琐猪
  • 还行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其中一个空姐是我同事的侄女,那一阵我同事把这件事说了无数遍,说的比电影还精彩

58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2000年的老片子,不过在某些方面做的比现在很多电影还不错吧。还有难得的几个爆破碰撞大场面(撞候机大厅),其他除了真实的事件视频引用,能看出是用特摄方式模拟的。模拟的挺像,虽然能看出来是特摄,也是一次不错的电影尝试了。事故细节还原之类做的还不错,就是最后故障场面和在驾驶室转圈圈那段有点无力吐槽。总体来说呢有些情节处理不佳导致紧张度紧凑感还不如《空中浩劫》纪录片,不过对于事故过程的操作和推测还是比较遵照事故真实情况的,这点值得肯定,反倒是今年要上的中国机长的海报透露的改编让我觉得十分担心,过分夸张增加了要命的事故点。片子也是只拍了一次事故具体经过,没有深挖什么,空中浩劫尚且有事故调查之用,这个浅了。邵兵那时是真的帅啊。高鑫也是一脸胶原蛋白的年纪,徐帆气质是真的好。and,市长的演员很像涛哥。

1小时前
  • 雪中来客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