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1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2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3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4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5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6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3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4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5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6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7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8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9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豆瓣9.6,这部登陆央视的良心好片,每一秒都看得惊心动魄

我们都上过学,也曾每天走在上学路上。

但你可能很难想象,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孩子需要独自穿越草原和沙漠、忍受饥饿和严寒、划船数小时、甚至攀爬悬崖峭壁才能到达学校。

这不是真人秀,这是此时此刻正在地球某些地方发生的真实故事。

上学放学,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最习以为常的事,甚至还是个苦差事。

毕竟要早起,端坐课堂,还要面对考试。

然而这样的学习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获得。

在这个世界的一些地方,上学不仅难,而且还很危险。

很多人要以生命为代价,踏上属于他们的上学之路……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得知识,改变命运。

上学考试,可能是他们改变人生境况,唯一的途径。

“我把他的命运交给神灵,剩下的我就无能为力了,我只希望神灵能在上学路上保佑他。”

这是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里,一位4岁男孩母亲说的话。

今天要介绍的,正是这部感动无数人的《翻山涉水上学路》,让世人知道什么是最危险的上学之路。

这部冷门纪录片,却在豆瓣获得了9.6分的高分。

该片由德国Maximus团队历时5年拍摄,之后被中央电视台引进。

片中记录了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秘鲁等各国的孩子们,为了求学每天与危险打交道的故事。

最遥远的上学路——肯尼亚

远离城市的肯尼亚西南部只有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是马赛族人居住的地方。

马塞族是游牧民族经常迁徙,村庄之间都离得很远,这也使得各个村庄离学校很远。

方圆20公里内只有一所小学——恩图卡小学。

马塞族人的孩子如果想上学,就要步行十几公里,穿越我们在《动物世界》中才见过的大草原。

这意味着,他们随时可能遇到狮子、鬣狗、犀牛以及大象,遇到任何一种都是凶多吉少。

这趟上学之路,可谓漫长而危险。

肯尼亚的老师说:如果一个学生迟到了,那就意味着他可能永远也来不了学校了。

而很多年幼的孩子不仅要上学,还要负责照看家中的牛羊。

8岁的莫斯卡,凌晨4点就要起床,在家门口点上篝火防止野兽突袭羊圈。

天快亮的时候,守夜很疲劳的他就要启程去上学了。

早餐就是钻到家里母牛身下,吮吸几口牛奶。

莫斯卡从家到学校要2个小时左右,而且上学的路上,很可能遇到大象、狮子、野牛等野兽。

12岁的女孩科坦卡是寄宿生,但每个月为了取寄宿费也要回家一次。

而她的家距离学校长达20公里

20公里是什么概念呢?

乘地铁大约需要40分钟,坐公交要2个小时。

科坦卡每次都要徒步跨越20公里的非洲草原和山谷,灌木丛中可能有狮子、也可能有居心不良的人。

科坦卡家装不起电话,她母亲只能靠四处打听才能知道科坦卡是否安全抵达学校。

除了徒步数小时的艰辛,和来自野生动物的威胁。

马塞族的孩子们为了上学,还要忍受饥饿和口渴。

学校只为寄宿生提供午饭,其他孩子得自己想办法。

大多数孩子只能是忍着饥饿,而且学校里没有饮用水,所以他们会在路上唯一的取水点,尽量多喝。

4岁的莱里昂卡,是最让人心疼的孩子。

成长于单亲家庭的他长期营养不良,主要的食物就是茶和牛奶,很少能吃到肉。

加上每天要行走那么多路,使他看起来很瘦弱。

她母亲本可以让儿子留在家里照看牲畜,但她不想让儿子当一辈子牧民,就算冒着危险也要去上学。

“虽然路上充满了危险,但我只知道这会让我的孩子更坚强。

我把他的命运交给神灵,剩下的我就无能为力了。”

每次谈到对未来的憧憬,莱里昂卡就会露出笑容。

他希望将来能当一名老师,去别的国家旅行。

但此时的他忍着饥饿在帮家里照看牛群,梦想听上去是那么遥不可及……

12岁的女孩科坦卡,也想通过上学来改变命运。

她不想像传统马赛族女孩那样早早嫁人,她渴望通过知识来改变现状。

正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让这些孩子变得勇敢和无所畏惧。

他们日复一日穿越非洲草原,行走在这条险境环绕的上学路上。

正如老师姆布吉·基莱雅所说:

“他们必须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他们应该努力让孩子们上学,否则孩子们只能一辈子放牛,失去过上另一种生活的机会。”

最危险的上学路——尼泊尔

尼泊尔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家之一,有近一半的国土海拔在近4000米以上。

这里群山遍布,河流湍急。

这里的孩子如果想准时到达学校,每天都要经历冒险之旅:

徒步翻越高山,冒险搭乘顺风车,每天2次利用摇摇欲坠的钢索,穿越60米宽的湍急河流。

早晨6点,家住昆普村的尼泊尔男孩阿吉特就要起床。

因为在上学之前,他还要帮家里干2个小时的农活。

但阿吉特心中另有一个理想,就是离开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4岁的卡比塔也已经开始上学。

虽然她的母亲很想把她留在身边,但她更坚信如果女儿不读书,将来就不会找到工作,当然也不会找到丈夫。

这就是她让女儿走6公里的山路去上学的原因。

10点开始上课,而学校位于河流另一边的山谷中。

孩子们想到达学校就必须穿越这条河。

这湍急的河,流就是将村子与外界隔绝的特耳苏里河。

每年雨季,河面都会达到60米宽,离这里最近的桥在几公里外。

学生们只有一种方法过河:利用两条悬挂在河流两岸的钢索钢索上滑动的铁筐。

钢索上锈迹斑斑,却是孩子们按时到校的唯一途径,但没有人知道它还能用多久。

孩子们都说:“这条河,会吃人。”

因为河水湍急,一旦失足落水很可能一命呜呼。

尤其是雨季,突如起来的阵雨会导致河水水位急剧上涨。

早上9点,昆普村去上学的孩子们都集合到河边的钢索旁。

年龄小的孩子待在铁筐里,年龄大一些的要站在钢索上。

当铁筐滑行到河中央的时候,就要靠大孩子们向前推铁筐。

这样做十分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坠河,但为了上学他们别无选择。

坐在筐里年幼的孩子,甚至会害怕地捂上眼睛。

这样可怕的冒险,是他们每天必须经历的。

曾经不止一个孩子掉落水中,有的头部磕成重伤,有的手被铁链划破患上破伤风。

多年来,大家都希望政府能在这里修一座桥。

但当地政府却毫不作为,也许只有钢索断裂,有人因此丧命,政府才会关注,考虑修建桥梁。

学校老师对此十分无奈,她多次请愿都无人理睬。

然而,渡过河后离学校还是很远。

孩子们要在公路边搭几公里的顺风车,才能到达镇上的学校。

由于干农活和在上学途中耗费大量精力,昆普村的孩子很难全身心投入学习。

艰苦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分心,他们的成绩普遍不太理想。

由于住在偏远的农村,班上同学也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

因为觉得他们住的太远,没有保持联系的必要。

尽管阿吉特的理想是当一名飞行员,但显然桥更迫切一些。

他说如果能有一座桥,他甚至愿意放弃飞行员的梦想。

最寒冷的上学路——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孩子们的上学之路,是世界上最寒冷的上学之路。

位于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定居点。

冬季平均气温零下50℃,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70℃。

只要温度不低于零下55°,学校都会照常上课。

奥伊米亚康几乎没有什么工作机会,想在外地工作就必须要有学历。

男孩阿耀沙的母亲,用冰块融化的水让他洗漱后,这个8岁男孩就要在零下50度的严寒中步行1公里去上学了。

一起床,阿耀沙就感到了刺骨的寒冷。

由于严寒,水无法流动,所以室内没有洗手间,阿耀沙只能去室外上厕所。

他开门出去的瞬间,室内外温差达到了70摄氏度。

这里的孩子们出门上学必须要穿6-7层衣服,否则很容易冻伤。

一出门,阿耀沙就听到鼻粘膜和睫毛结冰的声音。

他必须尽快赶到学校,不能在路上耽搁太久。

否则容易被冻伤,甚至冻死。

阿耀沙的理想是当一名建筑师,去建造很多漂亮的房子。

每当阿耀沙不想在冰天雪地里去上学时,就会想起自己的梦想。

这是他坚持下来的动力。

而阿耀沙的同学萨亚纳的理想,是当一名兽医,因为她喜欢小动物,同样只有上学才能实现她的理想。

萨亚纳的家很偏僻,她必须在严寒中行走很长一段路,再乘坐校车才能抵达学校。

小镇上只有一辆校车接送孩子,58岁的格列戈里也是镇上唯一的校车司机。

如果格列戈里生病,镇上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无法上学。

为了孩子们的将来,天还没亮的时候,他就起来发动校车了。

小镇的路况很差,校车一旦陷进坑里就无法再发动。

所以格列戈里只能沿着大路开,这使得很多孩子还需要走一段寒冷的路来大路乘车。

如果汽车抛锚,格列戈里必须在30分钟内修好,否则低温会让车里的孩子们有危险。

如果校车在路上有事耽误,为了防止被冻伤,孩子们最多只能在路边等上10多分钟就必须返回家。

仅仅上周,就有人因为汽车在路上抛锚而被冻死在车里。

甚至还有人因为喝醉酒,在外面睡着了,就这样毫无知觉地被冻死。

在奥伊米亚康,上学之路可以欣赏美丽的雪景,但极度的低温让人不能长时间呆在室外。

尽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孩子们依然坚持每天去上学。

因为只有努力学习,他们才有可能走出这个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去往外面的世界。

上学时,我们都曾抱怨过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

很多人都试过装病请假、逃学翘课,就是不想去上学。

殊不知,在地球的另一些角落,很多孩子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只是为了上学。

看完这部纪录片,不禁感慨我们并其实不了解这个世界。

很多地方的人至今仍生活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偏远山区,他们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努力生存着。

唯一不变的是对知识的向往,和对更好生活的追求。

相比之下,观看这部影片的你我是多么幸运。

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我想我们真的没有理由,不珍惜拥有的这一切。

*本文作者:RAMA

 2 ) 廢話太多只能寫這兒了

才看了菲律賓的,正在看玻利維亞。就情緒也很複雜且難受。

倆姑娘在下山路上跑著跑著在落葉上滾了起來還在嘻嘻笑的時候,就覺得她們也好了不起。

Elma背起他弟弟又摔了下去的時候,唉,心都疼。

看完西伯利亞,覺得相較而言他們的生活至少沒有那麼困苦。

看這幾集的時候都在想生活這個問題。他們的生活有很大一部分是難以選擇,只能接受的。這樣生活的人也遠不只是這些孩子。

我遠比他們幸運,但同樣非常受限的生活,又應該怎樣儘量不負這每一日呢?陷入這樣的困惑中。

情緒不好的時候看巴布亞新幾內亞就更難受了,有話說獲得人身是極為可貴的,但我幾乎體會不了這句話。才看到一個詞語叫「污染式」故事,希望大家都能多講「挽救式」故事吧。

Kenya:

I’m hungry 😭

女性吃內臟,肉基本是給男性吃的!

Nepal:

只要沒人死,這橋就沒必要建! 拉達克:

也心疼父親們啊,還立馬要應付回程。

尼加拉瓜:

They don’t forget to be children.

邊洗衣服邊潑水玩的哈哈笑聲聽的人心一暖。

媽媽做早飯的騰騰熱氣感覺要從屏幕裡飄出來漫在我眼前。 Ethiopia:

精瘦的男孩子們

割禮

對某一宗教的偏見日益深厚...

Mexico:

三個姑娘不把警告當回事,蹦蹦跳跳跳下最危險的那段路,下來就開始嘻嘻笑,吊著樹蕩,孩子的天性真是可貴,但還真是希望她們take it seriously.

男孩子從始至終因為爬山呼呼的喘氣聲。 Peru:

秘魯的風景好美。

I really wanna study. 聽到這句有點淚目。也是因為自己最近的身體狀況原因吧。

喜歡少年自己做的船。

姐姐好棒啊,全程划船不說,接送別家小朋友目送他進門才走。 蒙古國:

我要是有這樣的父女關係已經滿足了。 Columbia:

女孩子們都長得好好看啊。

男孩子要趟那麼多水還是蠻辛苦的,最怕水裡有亂七八糟的東西,像裡面說的

stingray,被sting了會致死。

覺得老師像是個好老師。

 3 ) 珍视我们所拥有的,别躺在上面睡大觉。

对于读书改变命运的最渴求、最直观的感受可以从这部纪录片当中寻得。建议作为家庭教育片,陪家里人都看看。

我们生活在都市当中,很多人都享受了各种便利,却往往忽略了这种便利,是那么的珍贵。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取材于埃塞俄比亚、尼加拉瓜、墨西哥等不同国家,拍摄孩子们一条条凶险的上学路。

埃塞俄比亚沙漠上住着阿法尔人。每个村子之间可能相隔十几公里,而这个村子有可能就只有两户人家。

这里的孩子要上学,通通到一个学校。这一期两个孩子住在一个村庄,他们要步行15公里到学校去上课。

早上沙漠上方太阳升起,11岁的哈米德喝点儿羊奶,吃几口自制面包,叫上同村的伙伴,就踏上了去学校的路。

沙子路很难走,脚经常会陷进去,有时候遇到沙尘暴,辨别不了方向,人会迷路,片子里讲曾经有学生再也没有能找到回家的路。

不仅太阳炙烤,路上也没有水源,甚至他们没有钱,买一个水壶,只有在出发前多喝点水。

放学的时候是下午1:30,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沙子的温度已经达到了70多度。

在烈日的炙烤下,沙子的灼热中,他们只有一步一步的坚定地行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而相比之下,我们简直太幸运。在求知的路上我们享受了很多便利。打开网络就可以有很多信息,去到哪都可以搭车,不需要我们用脚步丈量大地,不需要冒着生命的代价求知。。

看了这部片子让我想起来,曾经一个线下的活动,距离我所在的地方差不多也有15公里远,我都在犹豫,要不要去参加。看这个片子会让我觉得羞愧。

所以,珍视我们所拥有的,别躺在上面睡大觉。

 4 ) 无题

对此评论,不应只有清一色差距和怜悯的大同小异的文字。在我看全部集数的过程中,我从未以自己相比于他们的优越感而自傲,也不只是低声下气同情他们。 同样是对于像纪录片中那样的自然环境,我们的汉唐先民以昂扬豪迈的姿态,书写出《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样豪气蓬勃的诗篇,打出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盛世;就算是在后世眼中的弱宋,我们的先民也以这样的姿态,开创了当时亚非航海贸易的奇迹……而现在,看了这样的环境,大家的评论中,反应差距和空有怜悯之意的居多,能够联想到上述内容的,又有多少?

 5 ) 噗……文明优劣论

看纪录片的期间,视频弹幕不断出现诸如“尼泊尔、肯尼亚、喜马拉雅、秘鲁、西伯利亚 、埃塞俄比亚、墨西哥、蒙古、尼加拉瓜、巴布亚新几内亚、玻利维亚、越南、菲律宾 的孩子上个学真不容易,真可怜”的感叹,全程对于这样的评论无语。

往浅了说,这是人性中的自大。任何人都不该盲目自信着以“强者”的身份随意同情可怜那些单一视角下看起来是“弱者”的人。 上学不易的孩子在每个视频里都没有抱怨自己的不幸,乐在其中的鱼儿,为什么一些自诩为文明领先者的自大者要好为人师地说些误导性的话:说他们正过得日子是粗野的,不幸的,有待进化的?还有那些标榜优越感,说些类似“看了他们的生活,更觉自己幸福”的混账话的人,是不是不知道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的幸福观是建立在看到他人不幸的基础之上,真有些担心你到底能不能辨清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

往深了说,这是对文明设立了优劣标尺、崇尚尊卑。肯尼亚那集,有个孩子就愿意留在自己的故乡,过先民们一直过着的日子,难道这孩子的梦想、未来不值得像其他渴望长大后到更多国家看看的孩子一样等量着被祝福?对“贫困”故土坚守难道就一定比渴望“花花世界”更低级?更没出息?

世道早已不是电气时代优于蒸汽时代,工业文明优于农业文明了,新时代的人接受多种文明并存,不轻易贬低任何一种文明,随意抬高另一种文明。50后,60后,70后竭尽全族之力培养80后、90后、00后,让他们过上比自己时代更文明的生活,这更像是古早时期部族统领为提升个人威信用“吃好、穿好、享受好”的享乐场景给居民们画的大饼了,饼虽好,但人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真不该只停留于物欲层面的饱和。

想到李子柒大火,这不正表明,现代文明里成长起来的男男女女也有部分正向往着返璞归真?向往着青山绿水间采菊东篱下、牧马与放羊?还有那些热爱极限运动、各类探险的人,不也有一颗回归自然、拥抱原始的虔诚之心?所以,文明没有优劣,文明可以共存。

建议观看此片者,将其当做人文自然探索片,风光纪录片来看。

 6 ) 世界另一处的他们正在努力争取我不珍惜的机会

微博刷到推荐的纪录片,便找来看看。一下子全看完4集,看完已是凌晨1点半。

记录了4个地区孩子的艰辛上学路。分别是,需要经过一条大河,过河工具是一条索道,划到中心,还需要人力推过去,再搭顺风车到学校的尼泊尔学生;喝几口羊奶便去上学,没有午餐,或是要经过危险的象群的肯尼亚学生;寒冷的冬天,如果温度低于零下54度学校就不会要求他上学的西伯利亚学生;需要划两小时船,如果天气不好就会被大海吞噬的秘鲁学生。

每一集记录的都是不易的上学路,但不变的是孩子想上学的心,同时也有担心孩子上学路安全的母亲。可贵的是,尽管如此,父母仍支持孩子去上学,只要上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命运。

印象很深的场景是,非洲大草原,象群从你面前经过;西比利亚大雪覆盖的冰雪美景;在无垠大海飘荡的直击心灵。这些是屏幕面前的我感受的另一面,但对于上学的孩子们来说,每一步都是危险,要时刻保持警惕,象群可能会攻击你,寒冷的天气会让你手脚麻木直至冻僵,大海可能会生气让你葬身于此。

要珍惜好好读书的时光,尽管如今已大学毕业,但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7 ) 知识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如果片中的小孩如同自己的祖先父辈一样永远呆在自己的部落里,那这也就是一部简单壮观的风景纪录片,于我也不会有多么的震撼。难以想象在如今这个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还有人为了获得最初级的教育需要面对如此的困难。

他们跋山涉水只为获得进入文明世界最基础的教育,并花掉家里所有的积蓄,当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不可能成才的,因为他们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去接受高级教育,国家没有这种条件,家庭就更没有,还有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不胜枚举,或许哪一天他们就不出意料的死在了去上学的路上。但这已经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渴望进入文明社会的种子,如果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未来还是可期的。

希望国际社会多关注这些客观条件艰苦但又渴望获得知识的孩子。

 短评

在看第二季,感觉不如第一季好看了?

6分钟前
  • 六八拍
  • 推荐

看看纪录片里的这些孩子,感觉到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真是太幸福了。比起他们每天要面对的困难,我们所遇到的,简直不值得一提。世界本无公平可言,我们只有自己更加努力,尽可能的去改变它!

11分钟前
  • 海中央
  • 力荐

刚刚看完巴布亚新几内亚分集。相比迈克尔和露丝翻山涉水躲避猛兽毒蛇上学之路(迈克尔因为恐惧湍急的河水没有去成,露丝到了学校还要70美金的学费30美金的生活费),我们的边远贫困地区要幸运多了,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中国的脱贫攻坚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德政和仁政。

14分钟前
  • 红棉812
  • 推荐

小小年纪独自越过布满毒蛇的丛林,赤脚走过滚烫的土地,划着漏水的独木舟,他们每天的上学路比我们特意去参加的野外项目危险艰辛一百倍,不去看这个世界根本不知道手中拥有的是什么。

18分钟前
  • DING
  • 力荐

哎太不容易了

21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力荐

曾经也走过3.9公里上学,深有感触。

22分钟前
  • 桐树林
  • 力荐

一天过的那么辛苦,只为去上学!大家都想通过知识改变现状,所以才会越来越卷

23分钟前
  • 推荐

我们总是可以从更惨的人身上找到满足感

28分钟前
  • 李源
  • 力荐

他们的经历是我从没想象过的,这也许是他们的财富

29分钟前
  • 唱唱反调
  • 力荐

好艰难,不知道这样的坚持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

32分钟前
  • 勒根丁
  • 推荐

B站上看了央视放的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和秘鲁,其他的想看。尼泊尔的最揪心,连老师也说他们不可能学习优秀,他们经常分心。

34分钟前
  • 负形
  • 力荐

与物质贫瘠相伴的,真的是精神的富足吗?

36分钟前
  • 白驹在空谷
  • 推荐

真的好想给尼泊尔的小朋友们寄手套,看着他们每天都这么辛苦地冒着生命危险越江推着爬索道,真心不易。他们努力着试着改变自己命运,实现梦想。上学学知识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们当下轻而易举地拥有着,却是他们竭尽全力才有机会期冀的生活。太容易得到就认为是理所应当。同样是人,我们为什么活成这样?反观他们,真的要自省。

37分钟前
  • 烟霏云敛
  • 力荐

如果我小的时候看到这个纪录片,我现在应该是学霸,太不容易了

41分钟前
  • Gafsa
  • 力荐

不过也应该看到现代文明带去的一些负面影响,以很多土著文明的自然条件来看,现代文明其实还远远不可能在短期内足够地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倒是更多地破坏了他们原本已经与自然环境建立起来的平衡关系。当下的情况是,他们面对着两个现实,一方面要被动接受现代文明不负责任的童话许诺,另一方面又被迫洞见了他们自己有多贫困,这贫困其实只是以现代文明为标杆而制定的。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们厌弃自己的出身,渴望去大都市,终于心甘情愿背离故乡成长为现代文明需要的棋子,廉价的劳力,便宜的新娘……

42分钟前
  • 妖魔鬼怪快离开
  • 力荐

过于艰苦的生活,真的会分散人的精力啊,纪录片里不止一次提到。长途跋涉到了学校,这些孩子却又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因而很多人学习成绩在班级里都比较靠后。仅仅是为了能达到学校,他们就已经付出了全部力气,社会从来不是公平的。但最终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对他们来说,也只有自己了。

46分钟前
  • 漫姐的生活笔记
  • 推荐

我真的很反感每次看完这种片子就感慨“现在人/学生/孩子这么幸福了还……”的人,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没有比较性,如果让他们多看几部曼哈顿纪录片估计要感到落差巨大报复社会了。用脑子想想片子的社会价值,看完你能做什么。不要只会小学老师教你的那一套喟叹

48分钟前
  • Lsjsij
  • 推荐

看多了都是泪,要珍惜现在拥有的。每天都有可能跌落山崖,每天都有可能被野兽吃掉。最大的敌人是贫穷的家境,可能使他们放弃学业。但是孩子们还是努力坚持,坚持翻山涉水去上学!

52分钟前
  • 黑色大丽花
  • 力荐

孩子们上学之路充满了危险,却充满了大自然的魅力。大草原上的日出日落,成群的牛羊,微风中飘荡的芦苇荡,波光粼粼的蔚蓝色湖面,温柔治愈的蓝天白云,远处的雪山。愿这大自然的美好会永远存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给他们带去的是美好的童年记忆。愿他们实现梦想之后,回首童年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53分钟前
  • 🌟
  • 力荐

公众号看到推送 立刻搞来肯尼亚那集原来在电视上看过 难怪熟…对知识的高度渴求支撑着孩子们的上学路 每一次出发都是一趟历险…

57分钟前
  • 鲜藕大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