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 第三季

已完结

主演:乔治·布莱顿,亚历山大·维拉赫斯,斯图尔特·鲍曼,埃文·威廉斯,艾莉莎·拉索斯基,泰格·伦岩,乔·谢里丹,马修·麦克诺提,史蒂文·库门,安娜·布雷维斯特

类型:美剧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8

 剧照

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1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2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3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4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5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6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13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14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15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16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17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18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19凡尔赛 第三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莫忘初心

到第三季开始好看一些了。前面看得快要弃剧。

王后死的时候,说,路易你只是个普通的男人啊。这一句话放过了对方,也放过了自己。曾有的期待变得释怀,曾有的失望变得轻松了。剩下的是对路易的祝福,莫忘初心啊,多笑一笑啊。若能多几年在一起,真该多些善待,少些折磨。路易的回应,也是结发夫妻应有的回应了。他祈祷了流泪了愧疚了。

在王后入殓前上妆的同时,路易和情妇第一次滚了床单。编剧好手笔。存在和死亡的对比震撼人心。路易在亡妻后的伤痛和虚无下,需要感受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感觉。这又何尝不是对亡妻的悼念,莫要说成一种背叛。路易几次流露出的迷惘和无助,都是对王后的追思呵。

路易和王后情夫站在王后的灵床边的对话,看出男女的不同,也看出丈夫和情夫的不同。路易是个普通的男人,却比诸多卑劣的男人好太多了。王后生前手中紧拽的情夫的信物,像是多少年溺毙在寂寞婚姻中的救命稻草,前思后想后拥抱的激情却给了她致命一击。尊贵和深情转眼成灰。

人生在世,莫忘初心啊,多笑一笑啊!

 2 ) 怪大地众生太美丽

周末忙里偷闲一口气刷完《凡尔赛》最终季,想到这毕竟是极少数自己从头追到尾的连续剧之一,一下子脑热写了这篇总结性质的“凡尔赛人物谱”。说起来这部剧是宫廷戏格局,而我对王朝史向来兴趣不大,因此一开始完全是被戏里头层出不穷的美人吸引来的,结果这三季看下来,除了养眼之外,倒也品出不少滋味来。

下文评论多半基于该剧本身,一方面因为我对法国王朝的了解程度,定然远远不及本片编剧与历史顾问,可能也不及豆瓣评论中众多端着指点江山姿态言之凿凿的“历史帝”;另一方面,我认为本片并不是严肃历史剧,而且习得历史的方式有很多,文学或影视作品的作用更多在于挑起胃口,不在于货真价实地奉上主菜……因此需要事先强调,倘若以下评论间或涉及真实历史,那也是我确切知晓的史实——因为本人信奉某种作为业余历史爱好者的基本美德: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最好保持沉默。望共勉。

关于铁面人:

以路易十四时代为蓝本而创作的文艺作品,绝大多数灵感都是来源于铁面人,关乎路易生平其他故事的戏说反倒少见。为什么?因为围绕“铁面人”,引人入胜的元素实在太多,在启蒙时代可以满足伏尔泰们对绝对君权的厌恶,在大仲马时代可以为浪漫的骑士精神招魂,在当代则意味着君主制欧洲的迷人传奇,而在任何时代,这类充满神秘感的宫廷阴谋都是吸引市民眼球的绝佳八卦素材,因此该剧前两季对这个好梗只字未提,我还曾稍微感到惊讶,好在最终季终于补完,不但用自恰的逻辑说圆了这桩悬案,也为路易自我认知与自我确定的心路历程添上最后一片拼图,甚至进一步推动了路易与菲利普的兄弟关系,因此堪称完满。

至于路易的出身之谜,本片也不是头一个采用“国王之父另有其人”戏说的作品。路易十三与王后的关系相当疏远,同性恋传闻与老来得子的蹊跷更是引发小道消息的种种遐想,“生父不是国王”的谣言在路易本人那个时代就已经流传起来,而好莱坞1998年拍摄的《铁面人》不仅上演了大仲马式的“孪生兄弟”戏码,还把路易生父的头衔安到了传奇英雄D’Artagnan头上。该片堪称我私人的童年美好记忆,当初之所以一眼看上《凡尔赛》第一季并锲而不舍追到最后,部分原因也是由于深受二十年前这部《铁面人》影响——《凡尔赛》中的警察头子Fabien,音容扮相使我立刻回想起了《铁面人》中光荣的D’Artagnan那迷人的模样。

关于路易十四:

最终季给我的感觉是涉及政治事件的篇幅显著增多,着墨甚至超过了前两季大肆书写的国王私生活,因此加倍引人入胜:殖民地、争夺西班牙、法国教会自治、迫害新教徒,还有先前并未露脸的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我爱他)——此人与路易旷日持久的斗争其实从前两季的法荷纠葛就已经开始,贯穿本季的主线“争夺西班牙”则以路易最终获胜而告终,为日后波旁王朝染指西班牙王位埋下伏笔。不过法国把波旁家族送上西班牙王座的代价也十分高昂,以至于在后来的王位继承战中丢掉了将近三百万人口,西班牙则把本土以外的所有欧洲飞地拱手让给了哈布斯堡家领衔的德意志诸国,而且在英德荷诸列强“你们不能合体!”的大声疾呼(迎头痛击)之下,波旁只能保证永不合并西班牙(当然,后来的法兰西帝国强行合并西班牙又是另一码事了)。

平心而论,路易十四为法兰西开疆拓土,“大帝”之谓名至实归,但他毕生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绝不是个“仁君”,而且单凭废除《南特敕令》一点,也称不上是个“明君”,借用个东方概念,他的所作所为虽然几乎未能产生“现世报”,但是后果极为惨烈地“报应”在他的后代与日后的法国身上,而本剧也在第二季中巧妙安排女巫这个人物作出了如此预言。不过话说回来,在凭血腥立命的欧洲土地上,真正的“仁君”往往不得善终(法国案例见亨利四世和路易十六,前者颁布《南特敕令》,促进宗教宽容,后者则推翻了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敕令》的《枫丹白露敕令》),而本片细节方面的改编其实无伤大雅,关键在于它对路易的塑造相当中肯,既未一味将其美化为圣人,又突出了他作为伟大君主的王者气概,也体现出人性之复杂易变。说真的,第三季看完后产生“绝对君权真是可怕”这种想法实属自然,我相信这也是当代人需要从欧洲历史中吸取的教训之一。

说到这里忍不住啰嗦两句:《枫丹白露敕令》有着严重的历史后果,且不论屠杀牧师与逮捕无辜教徒等迫害及其留下的不人道不宽容名声(后为启蒙思想家与法国大革命大加诟病),Colbert在剧中其实已经透露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富裕新教徒流亡给法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他们往往携带资产逃往英格兰、普鲁士、荷兰、瑞士以及新教国家殖民地(南非、北美),这些国家正好是法国在经济方面的强劲竞争对手……这一切给法国不论短期还是长期的经济状况都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更枉论人才流失一类的附带效应——比如第一台(非工业)蒸汽机的模型由物理学家帕潘(Denis Papin)在伦敦制成,他正是废除《南特敕令》后逃到英国的新教徒之一。不幸的是,这种蠢事在欧洲历史上一再发生,二十世纪则见证了国家机器公然迫害的巅峰:奥斯曼土耳其、纳粹德国、苏联。

关于大臣们:

我记得《凡尔赛》第一季曾因留给大臣的笔墨太少而受到批评,剧组能够听取这些声音,后两季中给(至少是两位)重要大臣加戏不少,令人欣慰,而最后Colbert与Louvois的告别与和解是本剧除王后之死以外最令我触动的一场悲情戏码。Colbert在剧中为给国王捞钱操碎了心,这确实相当符合路易最重要的财政大臣形象,Colbert在任的漫长岁月里,路易在一边挥霍,他则在另一边想方设法赚钱,重视通商,规划税收,开拓殖民地,可以说是把法国财政崩溃推迟了整整一百年(摊手)的头号功臣,而他的后世同仁Calonne、Necker等之所以无法力挽狂澜,更多是拜法国债务的雪球效应所赐,而不是由于大臣们自身管控不力。Colbert坚决反对迫害新教徒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不过他对路易的影响比剧中所描绘的要大,《枫丹白露敕令》是在他去世之后才颁布的(这个事实也从侧面说明,曼夫人的权力并不如剧中突出的那样大,起码没有大到可以左右内阁或国王决定的地步)。不过本片时间线本来就相当灵活,无须就此多作纠缠。此处改动倒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鞠躬尽瘁的财政大臣面对绝对君权与国家利益矛盾时的无力感,着实强化了类似“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辛酸与悲壮。Colbert和Louvois在历史上是相互争斗了一辈子的政敌,这就是为什么,剧中Louvois一句“要不是因为彼此恪尽职守,我愿意相信我们本该成为朋友”,如同射入临终的Colbert房间内最后一缕阳光,给置身官场“在其位谋其政”那种永恒不变的现实与残酷增添了一丝五味杂陈的暖意。Louvois的演员与历史人物体型颇为相似,是个圆桶似的小老头,这让我从第一季就喜欢上他,自始至终都觉得他特别可爱。

主教大人Bossuet(演员同样神似真人)虽然不是世俗大臣,但考虑到他在法国政治与路易宫廷中发挥的作用,就顺便把他放进这个范畴谈一谈。这是位才华横溢的神父,他为王弟一夫人作的葬礼祷告,不论从思想角度还是文学角度上看,都是登峰造极的华彩篇章。更重要的是,他利用自己的思想底蕴与修辞才能,为路易巩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依据,这对路易树立绝对君主的权威至关重要。所以王弟不屑一顾抱怨的“我哥装上帝”一事实乃大有渊源——最后一集那场非常搞孝的Thaumaturgie是法国国王跳大神的集大成者,什么“国王摸摸你,神就治愈你”这种话,想想都觉得耻到不行,真佩服路易和他的后代个个说得出口。而且历史上十四说这话的时候用的可是直陈语态,不过编剧大概觉得光是场面就已经够中二的了,不好意思再增加耻度,才给他改成了虚拟语态;而真正把这句话改口为虚拟语态的是路易十五,大概他太爷爷大言不惭那么久,没治好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神棍起来底气也没那么足了……

不管怎么说,最后一集确立路易为法国教会之尊的细节算是点睛之笔,因为它不光尽显天主教与法国王室一贯热衷奢华的品味(ummm……),而且扯出了法国教会与梵蒂冈持续几个世纪博弈的结果——法国天主教自治论(gallicanisme):简而言之,该教义在承认天主教信条与教宗绝对属灵权威的基础上,要求法国教职人员的自主性,世俗君主有权独立于教会处理国家事务。这一教义当然不是路易十四和Bossuet开创的,但它的确在十四治下强势崛起,法国教职人员独立自主的传统也给日后的大革命政权颁布《教士公民组织法》构成了一定的既定基础。通过这场戏,我们可以看到gallicanisme与英国亨利八世的国教会在争取独立方面有相似之处——尽管法国教会依然信奉天主教,而且不要求彻底脱离梵蒂冈自立门户,但可以想见的是,教宗并不会对此感到特别开心,以至于真的对路易实施了“绝罚”(excommunication)!这导致法国有几十个教区长时间没了神父,也为同样信奉天主教的奥地利正在发动的“大同盟战争”给足了理由。

关于后宫:

王后之死当属这季最悲情的篇章,她临终说的每一句话都无比戳心,比如“我们并未选择来到这个世界上,只能尽人事而为”,又比如让人眼泪决堤的一句“您会原谅我吗?”……在这里不得不由衷赞美本剧的台词功底(我看的是法语版,不过相信英语版同样优秀),除了遣词造句精雕细琢、华丽典雅、颇具古典戏剧格调之外,念白亦是和缓、清晰、正统,实属耳根福音;另外还要赞美本剧的选角慧眼,宫廷众人从主角到龙套都选得美若天仙,更重要的是各有特色,比如最后登场的那位葡萄牙公主,长的就是一张典型性伊比利亚褐发美人脸,再比如这位来自西班牙的王后,居然可以在符合哈布斯堡家长脸肥唇特色的前提下,照样美得不可方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就连虚构人物如Sophie母女都是惊为天人,尤其是妈妈,由女神般的阿蜜拉扮演——第一季中她与Fabien那些SM式情爱,啧啧……简直看得人欲仙欲死。

曼夫人,作为本季争议人物,在评论区似乎曾经激起众怒……她的不讨喜,从王后去世与迫害新教徒两场戏的平行蒙太奇可见一斑。我倒是不会因此责怪她,因为说到底,王后去世后主动去找她的是路易,签署新教徒迫害敕令的也是路易,在这两件事上,她的形象并不比路易更可恨。似乎有人认为,本片既然没有把她表现得温良贤淑,那就等于将她塑造成坏女人——原谅我实在有些难以理解这种女德班逻辑。曼夫人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戏码,在于路易为铁面人事件困扰而无心朝政的时候,她直接冲进国王房间,掐着对方的脸指责他,对他的称呼也从“您”换成“你”——法国男人应该颇吃年长女性的这一套,具体可参考著名领袖拿破仑一世与埃曼努埃尔(马克龙)一世——大意是她根本不在乎作为个体的他,她只在乎作为国王的他。看到这一幕时我有种感觉,就是她成了活生生的、立体的人,她不再是某个国王的隐形妻子,某个不讨史学家喜欢的男性附庸,本片对她的塑造可以说是非常完整——甚至善意地拔高了。她对权力的渴望,以及随之而来的谋略、忍耐、步步为营、能屈能伸、从不言弃,放在任何男人身上都堪称凸显魅力的品性,对于那个时代的女人来说更是加倍地难能可贵,对比之下,同样是为了赢得国王的心,蒙夫人搞的那些邪门巫术反而显得有些幼稚而下流了。

话虽这么说,我却还是喜欢蒙夫人多过曼夫人,原因很简单:蒙夫人直爽有趣,曼夫人虚伪无聊。蒙夫人的演员确实美艳动人,但就她那些作为路易长期“宠儿”的事迹来看,我觉得她的形象应该更像个没吃过什么苦头的孩子,神经质,懂享乐,幽默风趣,带点儿顽童气质,不太容易为未来忧心,天真的时候极度天真,偏执的时候极度偏执——她在片中与洛林骑士惺惺相惜(我一直对这俩宝贝开趴踢开到出人命一场戏印象很深),这既是他们两人彼此相似的孩童天性使然,也与曼夫人对骑士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不失为本片又一处精妙细节处理。而身为宗教狂热分子的曼夫人究竟有多无聊呢?在她嫁给路易并统治凡尔赛的沙龙之后,王弟二夫人曾经无不遗憾地写信给自己的德国闺蜜,抱怨宫廷生活从此死气沉沉,有意思的娱乐趴踢大量减少。

我非常认同豆瓣长评中竹笋烤肉君的说法,即本片用路易生命中三个重要女人来象征他从年轻到年老的心态乃至性格变化。这么一来,也就可以理解本片为了遵循这一轨迹而对王弟一夫人历史形象作出的大量改动了。那位仙子般的英格兰公主用一场曼妙的泳戏拉开了《凡尔赛》的序幕,那时候的凡尔赛宫初现雏形,那时候的路易刚刚亲政——对片中的路易来说,Henriette是逝去的童真,是过往的梦幻,是世间与纯洁有关的一切,也是一位国王为了承担所有义务而必须舍弃的美好岁月。

关于王弟一家:

这一家三口恐怕是本剧的头号吸粉神器了吧!编剧一定是看透了这点,所以把这家子的讨喜之处放大再放大,罅隙则缩到最小,表现出来的几乎全是美好的一面,就连奥尔良公爵和洛林骑士每季都要上演的分手/和好这样的狗血戏码,看上去都是如此有爱,各自那些数不胜数的情人也悉数略去,到最后竟让人有了种“曾经沧海”“从一而终”的感动。(咦?)

奥尔良公爵作为国王的兄弟,其实与路易形成了镜像般的对照。他在路易动摇的时候坚决,在路易冷酷的时候温情,他们看上去是如此相似,实际上又是如此不同,最后他再度救他一命,他知道他们无法承担失去彼此的后果。菲利普的存在就像一个礼物,让我们有理由想象,倘若不是生而为王,在那些独断、自大、欺诈、无情与野心勃勃褪去之后,路易原本也会成为一个善良、真诚、快乐并有能力去爱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本剧的结局再完满不过了。两个兄弟看着他们孩童时代的样子,知道彼此都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却还不用为日后注定的衰落与死亡挂心,只是与自己的镜像完成了幸福的和解。

说到这里顺便放飞一记,菲利普开创的奥尔良家族,至今依然存有直系男性后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巴黎伯爵,奥尔良的亨利。至于路易的波旁家族,经过日后那些我们都懂的乱七八糟以后,法国那支已经绝嗣,而路易当年非常有先见之明霸占下来的西班牙王位,堪堪保住了波旁家的西班牙一支,当今西班牙国王菲利佩六世,便是波旁家族的直系男性后裔;而他的堂弟安茹公爵,波旁的路易·阿方索是法国正统派拥立的法国王位继承人……说这么多是因为,如果,仅仅是如果,法国有一天要恢复君主制,那么上面提到的奥尔良的巴黎伯爵和波旁的安茹公爵,都可以宣称自己是法国国王(他们一个是菲利普的直系后代,一个是路易的直系后代)。然而这两个人虽然都有资格,却也都有问题。波旁家的西班牙一支,从继承西班牙王位那天起就宣布放弃法国王位,因此缺乏即位依据;奥尔良家的后代,则因为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菲利普·平等给路易十六的死刑投了赞成票,成为“弑君者”,因此缺乏即位正统……所以该怎么办?这时候波拿巴主义者就要跳出来说话了:波拿巴家的直系男性后裔至今尚在(让·克里斯托弗·拿破仑),而且——他们可是皇帝啊!(放飞结束)

洛林这个人物堪称本剧人物塑造的典范,从第一季不知天高地厚的青春放荡到第二季为情所困的执着挣扎,再到第三季千帆过尽的勇气与豁达,真是让人对他越看越爱,恨不得把世间全部的爱与财富都给他。至于引发评论区一片不解的爱上女人(老女人)问题,我想这对法国人来说其实完全不是问题。性向在那个时代根本不是某种身份标志,没人会觉得一个男性在喜欢男人的同时不可以和女人发生关系,也不会有类似“既然喜欢男人就不可以喜欢女人”这种自觉;至于爱情是否必然与青春相连,法国人已经以其漫长历史实践与无数风流人物作出了否定的证明,这恐怕也是法兰西雄性货色如此富有魅力的原因之一吧。

洛林骑士在爱着公爵的同时又去勾搭寡妇,这种桥段比起他们真实生命中那些层出不穷的红杏,其实已经收敛太多。重要的是,走到这把年纪的两人达成了心态的成熟与彼此的理解,二夫人在第二季也因自身的率直与魅力赢得了骑士的尊重(对照骑士对待一夫人的态度),这样的结局简直其乐融融,皆大欢喜。而我喜爱这三人的理由与喜爱蒙夫人相同,就是在那个多数人虚伪做作的凡尔赛宫廷——包括路易在内,人前一样人后一样,说一套做一套的作风不要太夸张——能保持他们仨这样的耿直率真是多么不容易!

关于虚构人物:

由于路易十四最终高寿驾崩,成了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72年,亲政54年——其中有33年在战争中度过,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国王成为法国的主宰,让法国成为欧洲的主宰”),他这一辈子纵使惊心动魄,却也堪称功德圆满,正如上文所说,各种作孽果报尚未来临,简直构成宗教与道德千古困境的典型,所以本片一众虚构人物只好或多或少扛起传达相对正面价值的重任,以及告诉大家“倘若你生下来名字里不是带着Dieudonné,那么人生对你来说就是个’苦’字”这种亘古不变的残酷真理,以至于全剧终了时竟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他们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不得好死的。没错,我重点说的就是Fabien大人,当然放在其他人身上都是同样适用。

Guillaume姐弟两人,一个象征巴黎人民反抗精神的传统,一个体现自古忠义难全的困境,到头来殊途同归,毕竟死得其所;

Sophie则完全是凡尔赛宫廷之恶逼良为娼的代表,小美人儿第一季出场的时候美若天仙纯洁无瑕,却先天背负着身处法国的新教徒危机与凡尔赛贵族争宠的虚荣,第二季无辜沦为变态之妻,单纯的爱情也因卷入阴谋不得善终,第三季直接以敌国间谍面貌卷土重来……在此衷心感谢编剧,纵使安排她干下谋人性命的勾当,却没有夺走与她相貌同样美好的良知,挺身而出护住奥地利小公主的一刻,和最后与Fabien那揪心一吻一样令人唏嘘。好在她终于在爱的感化之下放下仇恨,与小公主手牵手走向自由,这一幕可以说是第三季中在我看来最美好的画面;

Fabien是我对这部剧穷追不舍的原因之一,前两季除了为他各种被虐身而心虚之外,心中一直存有小小不平:如此有魅力的男人不可能如此愚忠!结果第三季,我那英勇迷人的侍卫长果真不负众望——当着国王的面撂下佩剑的时候,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又高大了一个级别:此刻他是个真正的人了。其实编剧一直偏爱他,除了始终没有狠心杀死他,还一直将他塑造成有着一腔柔情的男人,在他那副从未露出过笑容的硬汉面孔下面,其实是颗温柔的心。我愿意相信,他对每一个女人都是真心去爱的,而且每每因此命在旦夕却不知悔改,这种与他的外表和职责极不协调的多情与软弱,恰恰为他平添魅力。这是虚构人物Fabien与真实人物Bontemps最大的不同:同样是愚忠,对比Fabien的良心,Bontemps自始至终没有表现出丝毫人性,非常符合他的Valet定位,可以说是个缺乏自我的奴性机器人,因此也就远不如Fabien那样吸引人了(并非完全因为脸)。

关于《凡尔赛》这部剧,我想说的大概就是这些了。当时刷到剧终那一刻,我脑海中开始响起夕爷给97版《天龙八部》写的主题曲。这篇词作功力之深厚,领悟之透彻,完全可以永恒契合古今所有不论真假却始终荡气回肠的群像故事。没错,我觉得《凡尔赛》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最后放个凡尔赛众生中最美的那位点题吧:

以洛林骑士作为模特的《伽倪墨得斯》,藏于旧金山艺术博物馆。在希腊神话中,美少年伽倪墨得斯是宙斯的情人,在奥林波斯山为诸神斟酒。

 3 ) 一篇严肃认真的剧评——关于为什么在朋友圈一片恶评如潮的情况下我依然给了高分

第三季出来以后,基本这个本来就很北极的圈就更北极了。总结一下观众们给出恶评的理由主要以下:1.曼夫人上辈子是不是刨了编剧的祖坟?2.编剧你敢拆我骑姬cp?我刨你十八代祖坟!3.这胡编乱造有没有底线了?我14不可能是野种!

以上的抱怨在本作看来根本都是nonsense,鉴于这是一篇严肃,认真的剧评,本作接下来就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争取,尽量)。

曼夫人有没有刨编剧的祖坟不可考,但这部剧的曼夫人确实非常biao。不仅实力代言GTB,圣母biao,而且biao到作为女主居然连累男主到人人喊瞎的地步(要知道GTB可不是讨人嫌的代名词,想我十元妹子当初演的GTB可是人见人爱,弯男掰直,直女掰弯)。但平心而论这一版的曼夫人是我所看过的影视剧里人物形象最可信的一个。所谓可信并不是说和广为流传的历史形象是不是吻合度百分百,而是说人物的设定和她的言行是否一致,是否刻画的让人信服。作为一个死囚的女儿,童年不幸,颠沛流离,初婚不得不嫁给一个残疾老头,读过很多书,有思想有文化,懂得克制情欲去积攒好名声,能挤掉年轻貌美的一众情敌最后嫁给国王,并让花心的国王从此收心,你们觉得这样的女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是le roi soleil里的白莲花?还是l‘allee du roi里恬淡的知性女子?在凡尔赛第三季里我看到的是一个虚伪而不自知,聪明睿智坚定坚强,控制欲强道德负罪感沉重,有强烈的野心和欲望却也极度的渴望粉饰太平的中年女子,这样的曼夫人不再是传奇里沦为八卦女主角的天降狐狸精,不再是经过包装和美化之后命运的宠儿,不再是一个善有善报的童话故事里的单薄的正面楷模,她是一个有血有肉,会挣扎,会痛苦,会彷徨,会渴望的女人。观众们讨厌曼夫人何尝不是因为这个人物过于贴近现实,所谓既当又立,不过是人之常情。至于被这位“既老又丑”的女主连累的男主14,客观来说他选择曼夫人是非常合理的。观众和剧中的吃瓜群众普遍的误区就是觉得女人的年轻,美貌是终极竞争力,然后最常见的逻辑就是:她能有我真心待你么?你为什么选她不选我?(国产剧常见逻辑台词)。从第一季领便当的sophie她妈,到这季贡献了所有傻白甜的sophie的姬友小公主,他们状似不经意却又准确的提及这个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潜规则要求。但是,14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男主,历史上,他对初恋玛丽的爱,绝不仅仅因为玛丽长的好看(据说他俩很可能没有睡过),他和王后冷淡的夫妻关系也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表姐土肥圆(一个宅女和一个大明星怎么也谈不到一块儿),至于后来选了曼夫人和容貌本来就没有一点的关系(据说历史上,他第一次见曼夫人以为见到巫婆了)。撇开历史,在这部剧里,14对每一季的女主都是走心的。这倒不是说他有多爱她们,至少他的择偶标准从来都跟青春貌美无关,作为青春貌美代名词的sophie从头到尾和14没有任何性张力。鉴于本剧的主旨是宣传兄弟cp(我是严肃认真的),所有的女性角色,与其说是14的感情生活,不如说是他内心欲望和自我认知的各种映射(我很佩服所有的编剧,在一个耽美故事里从头到尾只讲bg居然这样的毫不违和,这样的主旨鲜明,立意突出,足见功力)。这一倾向从第一季就非常明显,Henriette是终将逝去的童真和青春,Montespan是躁动热闹又容易迷失的中年,到了曼夫人这里,所有的一切归结在他每次的表白之中:你让我相信这世上有更好的人;不管过去如何我只爱你现在的样子;看到你再受委屈这一切都不足为虑。这与其说是14对第二任妻子的表白,不如说是对积攒三季之后呼之欲出的自我的表白。14想成为一个不受制于人,没有迷惑,没有恐惧的帝王,这是他希冀的未来。为了这个理想,他一意孤行,他苛捐重税压榨自己的人民,他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和教会对着干,他把侄女推进火坑,拒绝采纳colbert的意见,这位财政大臣在郁郁寡欢中过世,他失去了王后,失去了Fabien,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人民的绝对爱戴,差一点失去了弟弟。但是,我要说,50岁的14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可爱了,但是他成熟,从容,坚定了,对自己认定的事不再犹豫摇摆,他不会从噩梦中惊醒,不用在艺术中寻找自信,也不再恐惧失去(即使他很难过)。他不会对弟弟乱发脾气,也不会冲动的去挽留自己的兄弟,他只是笃定的说:他会回来的,他只是气定神闲不为所动的问:你到底站不站在我这一边呢。他平静的说:这是唯一的办法,他平静的说:朕不怕死,他平静的说:这件事我们俩要一起承担(这在第一第二季里是不可想象的事)。曼夫人所做的只是比任何人都贴切的明白国王的心声,她每一次的谈话都是从:这是为了你的王位,为了法国出发的,这也是她最后能成为14唯一的女人的原因。事实上,第三季相比第二季反而有很多地方在致敬第一季,比如祈祷和弥撒,比如对人民的收买人心,比如对待医学科技的迥异态度(器官标本),比如对待王后出轨,比如对待无辜的女孩,比如洛林的背叛(这些并不是矛盾而是编剧有意为之,一个50岁大权在握毕生成败在此一举的帝王和一个25岁前途未卜的少年天子之间,同一个人,但人总是会变的)。。。而曼夫人类似于弟媳一号,充当了反映14心声的角色:对待过去,对待人民对待新教对待弟弟。。。归根结底,从第一季的第一句话,已经注定:国王的终极目标是绝对的权力,没有权力,你岌岌可危,法国也岌岌可危(参见S1E1——by 奥地利的安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即使再痛,你也要和过去的自己诀别,不抛弃过去,就不会有未来。但即使如此,14说:我不会放我弟弟走的,我们是注定要羁绊一生的。所以14忘记初心了么?并没有,如果说曼夫人象征14的欲望,菲利普就象征他的初心。他并不是不知道人民在受苦,并不是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有所弊病,也不是不在乎他的作为会让人伤心,站在上帝视角你可以说他选的不对,真正的权力是民心,但是14在当时的背景下,有西班牙的王位,有教会的自主权,有欧洲的霸权,有美洲殖民地的新版图等待开发,你是他你又该怎么选?14可能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就如同第一季他展现了自己的时代超前性一样,两相对照这是一个完整的14。无论怎样如同主题曲中唱的那样,他是国王,他做出了选择。这个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我们能做的长情不过就是永远不要忘记。另外,我有一个脑洞,其实14选择曼夫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女人和他最钦佩的母亲一样是个永远有办法,永远打不倒的智慧女性(也许也可以称为biao),所以第一季的Anna会选择饰演过曼夫人的DB女士来饰演,可能一开始就预设了这种呼应关系。(以上说三季编剧断线,前后不搭的我认为是无稽之谈)。

接下来说一说骑姬cp粉要给编剧寄刀片这件事。由于本作坚持认为这个剧的本质cp是兄弟,而且虽然很接受骑姬,但本作本命一直站兄弟,所以对于骑姬粉的悲愤心情首先很抱歉并没有办法感同身受。先不说历史上他俩那种互渣,互biao的群p关系为什么会被粉丝美化成真爱一生(如果认为非受迫性习惯性劈腿,和习惯性给对象拉皮条,甚至涉嫌qj非homo群体这种事是真爱的话,那本作无言以对),要我说剧里的这一对比历史上可爱的多得多的多,但称为真爱还是要打个问号的。菲利普确实某种程度爱着洛林,但是这种爱和他对哥哥那种:我知道我瞎了眼,我知道选了你我要流很多眼泪,我知道我跟你无法和解,但我就是要跟你在一起去面对命运的苦难的那种爱是不一样的(话说,用双子座来比喻彼此的关系,这口糖吃的我猝不及防)。他会为了哥哥变得不认识了痛哭流涕,消沉出走;但是洛林变了,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想不到他如今那么有勇气了。洛林是一个好人,坏人,英雄,懦夫,忠诚,出轨,这些事菲利普其实不怎么在乎,他爱洛林的地方在于:洛林会一直需要他,陪伴他,爱着他,支持他;洛林懂得那个花天酒地,幼稚可笑的外表背后真正的菲利普有多少的求不得,又有多少的不得志。三季以来,骑姬的感情一直和兄弟的感情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兄弟cp,就不会有骑姬cp。那么第三季为什么要暂时性的拆这个cp?我倒觉得cp粉你们错怪了编剧啊,编剧完全是为了给你们发糖才这么写的啊!按照我之前分析的那样,你们觉得王弟和骑士之间那种“爱情”能有什么好结果么?他们50岁了,一旦没有了性的吸引力,不再一起寻欢作乐变着法的叛逆发泄,一个五毒俱全的胆小鬼和一个心有所属,总是存在一些不可能的幻想的小公主他们还会坚定的在一起么?所以,他们两个需要成长,而这个成长在彼此的身边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一个叫Delphine的大龄寡妇出现了,虽然第一眼我觉得她能当骑士的妈,但静下心来,这个充满勇气和主见的女人美丽的蓝眼睛和富有魅力的笑容说服了我,她值得骑士的倾慕(并不一定是爱情,而是一种倾慕)。一个有勇气,一个浪荡不羁的外表下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骑士让王弟重新认识了他,也终于真正的爱上了他。这个故事很happy ending啊,骑姬的cp这一刻才终于从兄弟cp的桎梏中独立出来,从此虽然公主依旧心有所属,但他终于可以真正平静的接受现实了,而骑士在他的心里真正的有了一席之地。

最后说一说历史考据粉,以及一些伪历史粉提到的这个剧胡编乱造的问题。。。这个本作只能说非常无语。这个剧其实最胡编乱造以至于后来有点圆不回来的点,在本作看来是第一季的弟媳一号,不仅性格完全大变,连和王弟的婚姻状态也硬要改编(第一季看起来,他俩终于决定好好当夫妻了,准备要孩子了,结果弟媳死了)。其实性格改了无所谓,但是王弟和弟媳的两个女儿接下来的出场就很尴尬。结合第一季王弟说:我不在乎他是谁的孩子,他是我们的孩子的情景,本作完全不觉得他会是那种对女儿说:这是谁啊?以及粗暴的扇女儿耳光的男人。但是仔细想想,他从第一季就反复强调:我想要个儿子,所以,大概这种不负责任可以用重男轻女来勉强解释。撇开这一点,这个剧除了在某些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发生方式上展开了一定的想象力,但基本算是符合历史走向的剧情。我们来看:首先争议最大14的血统问题,这是个很无聊的争论。你要是看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的时候这样ky,我觉得语文老师可能会罚你去操场跑个10000米吧。第二王后出轨,这和第一条是一样的,而且你怎么知道王后没有出轨?你拿什么证明?另外一个女人出轨了,你就能说她不再忠贞么?相反的王后是最让人同情的女性角色,她骨子里的忠贞和对14无望的爱反而在这一切剧情发生以后更让人动容了。第三,曼夫人没那么biao。。。这么说得同学们那你倒是给本作一个理由,如果曼夫人是个知性豁达的好女人,为什么在历史上和剧里一样率真不做作的二夫人就像这个剧里一样始终很讨厌她?而且由于这个剧里王弟,骑士乃至蒙夫人都比历史上要正面和让人同情,如果曼夫人不biao,以上大伙不就成了无理取闹,仗势欺人么?还是说你们希望爱豆还是有点缺点才叫完美?第四:本剧剧情线索虎头蛇尾,神罗皇帝出场虚张声势,苏菲的叛变毫无作用,巴黎人民的反叛不知所谓,法比安最后冲回去尤其莫名其妙。这么说的同学,本作只能说1.可能喜欢夸张的剧情冲突的观众不适合这部剧,争夺西班牙王位,抢夺比利时主权,撼动法国宗教构成,挑战王位间接影响国家税收和经济,导致日后法国大革命这样的动作都叫虚张声势和毫无作用,那估计只有召唤三体人毁灭太阳系才能叫大手笔了吧。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政治博弈。3.巴黎人民的反叛为什么一定要有什么结果?难道做一件事没有结果,不可能成功,你就不做了?而且提这个问题的同学本作以为一开始就没有抓住本剧的核心,编剧明明用的是开门见山的论点提出方式,你们是怎么把pouvoir看成民心的?这是一个权力必有代价,梦想和现实必有冲突的故事啊。从来没有人说折中修正路线是正确答案有木有!?4.法比安为什么冲回去?冲回去就一定要是为了起作用?法比安是本剧主要人物之一,又不是什么触发剧情npc,他为了良心的救赎冲回去怎么了?杀过很多人,拆散过很多家庭,光看字面我们都会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因果,报应不爽。所以沦为阶下囚是法比安必然的结局,而剧情只是让我们看到,这样的必然有无奈,有惋惜,有悲怆,而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老生常谈。

最后,本作一如既往为这部剧打call,不能说尽善尽美,但这部剧很值得细品。在叙事方面本作始终认为点到为止,小中见大是这部剧的优点,(这个属于个人喜好,有人觉得这样留白过大,妨碍剧情理解)。用象征的手法来定义人物,用写实的风格构建人物也是本作很喜欢这部剧的一个地方。最后的最后,为本剧第一男主喊个话:这一版的14不是最帅的,不是最苏的,但是是本作觉得最有气质的一版14,很好的糅合了一个伟人(明星)和一个凡人双方的特点,塑造自然,光鲜起来blingbling当得起剧中所有人的迷恋,普通起来就真的特别普通毫无光环。也唯有如此,兄弟俩的cp才能充满动人的张力。最后的最后的最后感谢波旁姐妹花带来的三季美好体验,青山绿水,江湖不见。

 4 ) 心疼王后:路易,看到你的微笑,我就不害怕了。

《凡尔赛》里面的王后

昨天下午看完最新的《凡尔赛》第三季第五集,看到王后病重然后弥留之际,听到她对路易说的话,真的很难过,甚至比第一季里面亨利埃塔之死还觉得难过。至少亨利埃塔还得到过国王路易的真心,还有自己丈夫菲利普的心疼和怜惜。

而王后呢,她从始到终都没有得到过路易的真心。没有得到过路易真正的关爱。

她握住路易的手,对他说“亲爱的路易,你要经常笑啊。我16岁那年嫁到法国的时候,所有人都很冷漠的看着我,只有你温柔的对着我笑,看到你的笑容我就不害怕了,在这个异国他乡里面我就仿佛不是一个人。”

王后知道他们不是普通人,没办法拥有自己想过的人生,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去完成。但是她又对路易说“你也只是个普通的男人”是啊,一个普通的男人,也会疲惫和懦弱,不是钢铁般的坚强和百毒不侵。从头到尾,其实最理解路易的人也最明白路易的国王之位的人其实还是王后啊。可惜路易一直都没有看到,也从来不会想去看。

在她被病虫入体,发疯一样的去找路易说我就是要见我的丈夫,他到底在哪里,那一刻也许是虫子的毒害让她有点歇斯底里,但是更多的难道不是因为这是隐藏在她心里的那股子怨愤么?她知道自己出轨了,和非洲王子睡了,和匈牙利国王睡了,但是她虔诚的请求路易的原谅了。。即使最后她曾经动摇过想要联合匈牙利国王给自己的弟弟联姻以保住西班牙不被分割,但是最后她还是偏向了自己的丈夫——路易十四。想起了自己作为法国王后的职责,想起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回到路易的身边去。

路易说她背叛了他,从她背叛的那一刻起她就别想得到他的原谅了。然而呢,王后大喊:“背叛?你有什么资格谈背叛,你情妇无数,日夜让我独守空房,时刻令我蒙羞,让我作为一个国母却饱受他人怜悯嘲笑的目光,你有什么资格谈背叛……”这一段话,让我觉得王后真的很可怜,她其实一直都深爱自己的夫君,一直都是站在路易这一边。

我为什么会觉得更心疼王后,因为她一直都是一个背景一样的站在别人的光环下。从未获得过别人真正的尊敬和爱戴,就算是路易出征,她作为代理国政的时候,大臣们也是口服心不服。菲利普也不怎么样尊重这个王嫂,反而是礼节性应付她。宫廷上下唯一一个真心对她的可能也就只有二夫人了,从头到尾都是真诚待她,哪怕她被王后当枪使了一回也不自知而继续诚心的和王后往来,二夫人可以说是很单纯和可爱了。

其次是远嫁。通常欧洲的王室联姻都是很早就从王子公主们很小的时候开始物色了,都是国家之间的利益联合,很少有互相喜欢而闻名于世的。王后弥留之际也说到了她很小的时候就来到了法国皇宫,没有朋友,没有家人,远离故土,弥留的心愿居然是想要回到故乡马德里看一下日出,感受一下故乡的阳光洒在身上的感觉。证明王后在法国在凡尔赛是过得多么寂寞啊,这么多年都没有融入法国,都没有一点作为自己最后的安息地的想法。

再联想到我自己的家人和我自己,

我有个姐姐也是远嫁,远嫁意味着你和过去的一切都要割舍掉,意味着你一年只能回一次家,甚至有的要几年、十几年才能回去一次。这这种感受我从高中的时候我就一直从我姐姐身上体会过。并且从我家人想念她的情绪中体会很深,好在她现在过的还可以,经济上不用担心,也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再想到我自己(我不是远嫁,我未婚),我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在杭州,离家里1700多公里。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工作以后甚至更忙,连给家里打电话都要抽个时间出来。所以你想那个时候的远嫁意味着什么?

爱上一个人从来就是画地为牢的开始,王后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悲哀的。爱而不得其实真的才是最伤人的,又离不开,躲不掉,日日看得见的是他与别人的恩爱欢好。束缚着她的是王室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不知道历史上的王后怎么样,反正《凡尔赛》里面的王后真正的打动了我,让我觉得这就是真实的王后,这就是一个历史上的路易的王后应该有的样子。端庄、大方、仪态庄重。默默的在丈夫背后支持他,爱戴他,尊敬他。

另外补充一句关于曼夫人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部电视剧,第一次对女主这样婊气十足的行为感到恶心的。编剧用力过猛了,曼夫人确实很有心机,也很白莲花,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她的记载,但是也没婊到这个程度吧。第五集最后的一分钟的镜头,我真的觉得王后实在是死的太可惜了,王后的衣物和挂饰一件一件的给她穿戴好准备安葬,那边路易十四就迫不及待的和曼夫人啪啪啪了,恶心得比吃了苍蝇还难受,还是生平第一次想弃剧,还是自己喜欢的欧洲历史剧。王后好歹和路易几十年的夫妻啊,但凡看过这个剧又不懂历史的,曼夫人是洗不白了……

 5 ) 各人物结局

远古产物——小学生语气

第三季绝对是最乱,最不好看的一季,作为一个骑姬党的忠实拥趸,没糖吃自然是不开心,但也不见得其他剧情好到哪里去。反正一下就是我对各个人物结局的一点点看法。没怎么学过历史,纯属自娱自乐瞎BB。

路易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也没有结局,毕竟活了那么久。。。。

先夸几个比较好的

王后的结局倒是最让人满意的,历史上本生就死的早,她的死还带出了千千万万贵族宫廷女子的心声,而且死得异常感人,可以算得上本季的神来之笔。

考伯特的结局也算不错(怎么这些都是死了的😂)。尤其是最后还和和卢福激情了一把,两个老臣之间的对话不禁让人感叹路易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体谅家长(??)考伯特作为比较倾向新教的这一派,又忠实于帝王,又有一丝丝反帝情绪,是明显王权逐渐压倒教权时代思想苦命代表。

索菲这季简直开了挂,死到临头了法比安竟然帮了她??还扯什么爱情??我tm一句are you kidding me?虽然我觉得编剧这样安排是为了给后来他“叛变”做铺垫。但是怎么就这么别扭!!不过抛开过程不说,索菲最后的结局莫名其妙给我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在这个乱七八糟权力的争夺战中,终于有人能够逃离这腥风血雨,好好过日子去了。

接着法比安是让我最难过的一个,其实他之前每次接受路易的命令的时候我就觉得他特别可怜,人家那么忠诚,你还总是杀他喜欢的人,让他做为难的事,最后路易一副无比愤怒的眼神盯着法比安我tm也是。。。人家救了你那么多次!!你tm每次把别人当成刀拿起就砍还觉得理所当然!最后人家走了还一副人家叛变的样子!tm君权神授真可怕。神tm最后关牢里到底想要暗示什么??

继尧姆这个人emmm自作自受。其实我觉得凡尔赛里的每个人其实都是一类人的代表,像他的话之所以选择亲近王室,也不能完全说他是懦夫,主要是王弟对他影响很大吧,让他觉得波旁一家都是好人?其实他也挺可怜。

让娜和那位怎么看都像奎刚的大叔,他们起义就让我想到谭嗣同,我当时奎刚大叔最早情绪不满的时候就觉得他们肯定得死,after all,不流血就不是革命了。(什么鬼)

曼特农夫人一句话总结,不是bitch就当不了路易的情妇(摊手)。

最后就是我们最最最最最可爱的王弟一家,我骑姬虽然最后还是好了,但怎么看都奇怪。简直就是硬塞,看到第九集发现洛林还在和那什么夫人你侬我侬的时候我觉有种大事不好的感觉,怕不是编剧怕走在街上被骑姬党捅死才在后面加了个那么仓促的结尾?而且王弟情绪变化也太大了,之前不理洛林到底是打仗打傻了还是铁面人搞不清啊,就是两者皆有也不至于这么过分吧,就算你没感觉了,后面突然有那么喜欢洛林了有是什么鬼。洛林也是,前一秒还和那什么夫人依依惜别,下一秒已经和王弟亲上了(这一秒是有那么一点点长)。总而言之,第三季毁我骑姬毁的可以。公主和洛林倒是炒鸡可爱,这就是拥有一个gay蜜的感觉。最后面公主那句我嫁给了两个我爱的男人真是太有!爱!了!

真得很希望剧组可以再拍个特辑什么的把那些残掉的部分补补,比如法比安到底怎么样了,骑姬发发糖,路易被差点杀了以后又是什么感觉。。。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是理想还是要有的,对吧。

原谅我的画风从貌似严肃到了纯粹的吐槽。

最后看一眼大波浪王弟

 6 ) 观后感

1.男人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情感需求,少年需要单纯,青年需要热情激情,青年之后开始专注事业就需要鼓励呵护assurance和认可。2.精神伴侣更重要。3.欧洲各国因为不同宗教意识形态打得不可开交,路易一开始belief有国无教,后来开始注重统一国民的意识形态,从统一宗教开始。4.francoise又老又丑又虚伪,贱民和贵族受教育不同道德也不一样。信教是她唯一能让自己觉得自己还很善良的事所以她才继续have faith in god,而不是因为她本身善良。5.francoise潜移默化给皇帝宗教洗脑,让路易更希望用圣人标准要求自己,逐渐陷入而不自知。。不过不再沉迷女色也算对他的一个好处吧。6.平民不受爱国教育不受基础教育就会目光短浅,只顾自己小家,路易的出发点是对的是好的,但是跟平民完全无法沟通,他也错在急于求成,没有先提高平民生活水平就着急考虑法国文明流芳百世的问题了。7.desperated平民跟现在的网络暴民一样讲不清道理。只有情绪没有逻辑。8.独眼势力无处不在,太恐怖了,不知道剧中三角独眼标志是故意为之还是真的有历史事实依据是这个标志。但是剧中说的那句the king is not chosen by god是真的!都是独眼的阴谋。而且把尸体喂猪不留证据也是此鞋教一直以来毁尸灭迹的方法。9.从古至今人们都没有学会一人做事一人当这个道理,永远连座永远上升:官员犯错国王负责,一个暴民犯错,无数平民负责。10.某教太邪恶了。11.兄弟姐妹亲人最可靠。12.人需要鼓励需要肯定。自信是最重要的,再厉害的人,一旦丧失自信对自己能力怀疑,就会一下变成平庸之辈。

 短评

无法逻辑自洽的曼特农夫人 从上一季就恶心透顶 这一季简直不是人了 一句话不对付就抢孩子 想看她摔在谷底… 最后一集强行family好扯

7分钟前
  • Lstm
  • 还行

从来没喜欢过14,可能我太左了(曼女士回来后十分恶心,这对真是婊子配狗)看完只想看大革命顺顺气

12分钟前
  • 苦路
  • 力荐

美人们又回来了,要讲铁面人的故事吗?//连路易的血统都改了,编剧也是太放飞自我,是不是看霜花店得到的灵感

15分钟前
  • 莫甘娜
  • 推荐

洛林这三季下来成为此剧人设多变性格丰满的角色。第三季人设崩塌,剧情衔接的最差,人民暴动情节也没有特别拿出来渲染

19分钟前
  • 管理
  • 还行

苏菲与奥地利小公主手拉手走向自由的场面是第三季留给我的最美珍宝。

23分钟前
  • El Guaje
  • 力荐

我每看一集心里都要默默的念十次:路易这狗皇帝

28分钟前
  • laurinelos
  • 推荐

法比安颜值也很高,纵观三季,他睡过的女人在人数上仅次于国王陛下。

30分钟前
  • 不是颜控
  • 力荐

王弟抱着小孩的那一刻,我笑了好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31分钟前
  • I am lazy
  • 力荐

看到你们都不喜欢曼特农夫人我就放心了,说好的善良理性大方呢,这tm就活生生圣母绿茶婊,抢我王妃孩子简直不能忍。路易自从和她在一起之后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贪婪,愚蠢,蒙德斯潘亨利尔塔总结路易变化简直精辟准确

32分钟前
  • 七辰
  • 还行

因为说到底路易十四是一个穷兵黩武,让民不聊生的残暴集权君主。

36分钟前
  • 香槟塔
  • 推荐

脑残粉看完第一集五星预定。

40分钟前
  • 路迦Loka
  • 力荐

最后一集太讽刺了,王弟不满路易对人民的暴政,但还是在人民的枪下救了他。想到法语课问老师法国有没有贤明的君主,他回答,没有,所有的君主制意义的君主都在为了自己的荣耀和伟大剥削人民。

41分钟前
  • LeSpleen
  • 推荐

好了 曼特农夫人 毁了这部剧

43分钟前
  • 孤舟幽壑
  • 还行

凡尔赛第三季的编剧到底在胡写些什么东西啊🤬把堂堂太阳王写成一个恋爱脑神经病 还写毁了我最爱的王妹金毛感情线 好气哦!能不能尊重点历史了!!!

48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继续pr小14😍😘剪碎节操五星推荐🤩皇后真的太悲剧了!曼特农夫人简直是bitch界的role model!

49分钟前
  • 新竹
  • 力荐

曼特农夫人被塑造得无比白莲恶心……本来不喜欢蒙特斯潘夫人,现在看起来都顺眼得多了……

54分钟前
  • 柯勒律治郁
  • 推荐

说第三季不符合人设的是不是没学过历史啊,我还觉得第一二季太美化人设了呢…路易十四就是以建立了Absolutism出名的啊…虽然有很多小细节的确不符合历史,比如第二天就公布了跟曼婊结婚,实际上好像瞒了好多年…野史上的确有谣言路易的身世,用这个来大做文章感觉有点欠妥,扣一星

58分钟前
  • Sceptile
  • 推荐

三季里最婊的女人非曼特农夫人莫属,她根本就是凡尔赛宫里的大麻雀!

60分钟前
  • bohegao
  • 推荐

相比长得丑还白莲花的曼特农夫人,蒙德斯潘夫人那种艳丽充满欲望的脸的确更讨人喜欢啊!这位讨人厌的大姐是怎么迷倒路易的?通过剧情反正我是没看出来!就是靠着一直不让他得到来欲擒故纵吗?烦人…明知道是第二任王后,为啥不找个好看点的脸来演,至少长得美再怎么婊还能容忍一下…

1小时前
  • 利兹Liz
  • 力荐

看完第九集就赶来给打五星了,鞋匠妹妹等反抗者表示宁死不改教,最后逮捕新教徒时我真的哭泣。洛林骑士要公爵夫人快离开法国,公爵夫人说,我哪里也不去,我的家在法国。当一个国家犯了错误,可能毁掉你的一生,你是宁死坚持自己的信仰证明给国家它的错误,还是背井离乡做一个没有家的人?

1小时前
  • Riv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