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HD中字

主演:William,Black,吉米·卡特,Elijah,Cummings,Marcus,Haupt,Baron,Hill,马西·卡普图尔,约翰·麦凯恩,迈克尔·摩尔,Stephen,Moore,莎拉·佩林,罗纳德·里根,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伯尼·桑德斯,阿诺·施瓦辛格,华莱士·肖恩,切斯利·舒伦伯格,伊丽莎白·沃伦,Glenn,Beck,乔·拜登,迈克·布隆伯格,John,Boehner,Stephen,G.,Breyer,汤姆·布罗考,乔治·W·,布什,Jack,Cafferty,迪克·切尼,比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2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3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4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5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6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3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4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5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6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7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8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9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按照资本主义的理想化定义,在该社会体制下生活的人民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但现实究竟如何?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际,美国的土地上无数人因为丧失赎回权而被银行赶出家园;有的商人则与司法系统勾结兴建感化院,通过监禁犯错的少年大殓其财;还有的企业偷偷为员工投保,并待其死后赚其巨额赔偿金;而当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之际,华尔街的银行则向政府请求高达7000亿美元的救济金,这笔钱的最终走向却无人得知。纪录片导演迈克·摩尔(Michael Moore)再次拿起摄像机,试图揭穿政客和商人剥削民众、暴敛钱财的真实嘴脸……李白故园风雨后2008魔女的恋爱猛鬼3宝青云志第二季女狙击手2009喜欢的话请响铃第二季康纳·麦格雷戈:拳王万岁安德烈:黑色的迷宫无人生还悸乐园第一季圣女之歌大象男孩重返15岁2022人海孤雄最终幻想7:圣子降临新兵正传圣石传说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狂岳飞最后的忠臣藏海明威与盖尔霍恩梅根复仇诡影全欧洲最危险的男人不疯不狂不爱你中国地惩戒2019大西北剿匪记2017破镜谋杀案金色太阳解放·终局营救我母亲给我儿子的信永舞止尽家族之苦血橙环形彷徨唯美貌不可辜负一夜到永远?国家地理探险家:探索无底洞穴闺蜜决幻象致命的敌对(原声版)圆舞360卫斯理之蓝血人(粤语)

 长篇影评

 1 ) 一两点备忘

奥巴马貌似不是社会主义者,他硬是给共和党敌对阵营逼成了,老是非此即彼选边站,一如冷战时期政府对待卡斯特罗这老地主一样,关于那笔政府救济金的发放,面对政府干预市场是社会主义行为的质疑时,有当值政府官员比喻巧妙:”如果一座房子失火,有孩子深陷呼喊,你在救人之前是否还要考虑自身的绑架嫌疑。”搞得脱口秀主持人当时语塞,现在答案是:“那火是假的,是与银行资本家勾结的执政者干的,就像伊拉克战事一样,政府喜欢因势利导,夸大事实捕风捉影,维护自身与资本利益。
幸亏那钱没像国会议员提议的那样发放给劳苦大众,否则奥巴马就一步到位成共产者了,毕竟事实是资金还是流向了资本,上层建筑要倒塌那就叫革命而非金融政变了。
美国梦的铸造旨在同一世界统一梦想,然而如今的美国早已不是冒险家们那片尚待开发的热土,它被资本意志所顶礼膜拜的贪婪开发殆尽,“富不过三代”,刚做做次贷二元方程就刨出底了。
此时美国人民才发现自己与资本拥有者还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不小,贫富两极到没有中间值,真正资产阶级的世界要大过普罗大众,自己不过是替银行打工的有产者,并不是银行的有产者,前者是被压榨的对象而非格格林斯潘所谓的压榨者,世界不能全是有产者,必定有人要破产,而运用资产谁是银行家的对手,所以打工的有产者变成了街友,街友们一时无法适应自己的社会新身份,说:“到处是闲置丢弃的街道楼房,这等萧条还是美国吗?”于是突然发现自己的先辈们以难民的身份漂洋过海到底不是为了繁衍新型难民的,有1%的难民做的比我好,于是对这1%的好学生难民产生对立情绪,有了对立面就会产生阶级斗争,美国人大梦初醒,发现这世界还有另一种社会结构自己没见过,听说很坏,但先拿来救救难民的急也好。
PS:摩尔总是以已出发身体力行的站在一个普通美国民众的角度拍个人感触,而不是什么公共知识分子或评论员的高度,这是他成功的很大原因。

 2 ) 一书一片:从《民主的细节》看《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麦克摩尔,作为一个典型的愤中,一直不遗余力地揭露美国的伤疤。在他的新片里,美国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边缘,即将像罗马帝国一样崩溃。劳动人民不能保住自己的祖宅,不能保住自己的工作,华尔街控制了政府,只有工会才可以对抗贪婪的资本家,只有“社会主义”理想的奥巴马可以救美国。影片的结尾,奥巴马胜了,似乎美国即将发生“和平演变”。
 
可是,如果我们再仔细看这部片子,我们发现,麦克用来对比美国的是欧洲和日本,并没有用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他并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左”。而且,影片的最后他也说:“我绝不会离开美国!”
 
作为一个精明的导演,麦克很清楚怎样可以吸引大家的眼球,善于挖掘热点,煽动情绪。但是,我相信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他的所谓解决方案其实并不靠谱。
 
因为,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利益关系的纠结并不仅限于劳资对立。就拿片头失去房子的那家来说吧,他们在那里居住了一辈子了,为什么会被赶走?如果是祖产,应该不是因为房价过高而断供。可以合理的预测,本来夫妇俩有很低的固定月供(15年到30年。或者他们本来没有月供,因为是从长辈那里继承来的。还不上贷款的原因是因为拿这个房子的最新估值重新申请了贷款,而且最有可能的是一个前两年只付利息不付本金的浮动利率贷款。这才有男主人后来说的每月的账单都在涨,直到无法支付。麦克没有问的是:他们为什么要贷款和新贷款的用途。BBC有个电影叫《自由落体》,对次贷的各方有更详尽的描述。http://i.mtime.com/1375117/blog/2983041/。我们常说,在街头被骗的几乎都是贪小便宜的,如果没有自身的贪婪,华尔街也很难得逞,天下本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一个资深的制作人,实在不应该如此断章取义。
 
还有就是对几位总统的褒贬,除了罗斯福,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是小丑。麦克有自己的偏见,而且乐于在影片中强调这种偏见,但是看片的人首先需要知道他有偏见,才能从他提供的信息中得出自己的分析。这里,我想大家应该去看刘瑜写的《民主的细节》,参考一下一个真正的社会学学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她有一篇文章是写麦克的《Sicko》的,其中把麦克义愤填膺提出的问题用了一句话作为反问:谁来买单?提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容易,提问题是麦克的价值所在,但他并没有解决方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麦克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通过简化问题而提出貌似直接的解决办法。如果我们完全照他的来,肯定会乱套。比如他赞扬了那位发明新药而不要专利的科学家,但同时又为飞行员和麦当劳的经理工资一样低而愤愤不平。到底知识的价值是什么标准,他自己大概也没搞清楚。
 
我们的世界里有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自由与平等是否永远统一?刘瑜作为一个深刻理解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学者,没有试图给我们简单的解决方案,而是通过一个个小例子给我们尽可能的提供更多的信息,强调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必要性。就拿看麦克的电影来讲,她会去找自己的数据来验证麦克提出建议的可行性。拿几个悲剧人物博得同情容易,理解社会大框架下的各种矛盾才是最终理社会发展方向的前提。同样,她直言不会选奥巴马当总统,而是会选麦克凯恩。当大多数人都把目光放在一个会说口号,会发动群众的明星身上时,有几个真正理性的人会注意政客真正的价值和业绩?
 
麦克的意义在于,他意识到弱势群体的处境,利用他自己的才能,为这些群体发出声音,他让你激动。刘瑜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民主体现于每一天的一件件小事,而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或者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她让你思考。
 
奥巴马上台已久了,可是他所声称的改变并没有达到追随者的期望,我想麦克也是失望的人之一吧。说的容易,做起来难。民主党的老巢马萨诸塞最近让一个共和党人当了州长也算是选民一种回归理性的表现。就像麦克影片里讲的,每个人都有一票,这一票代表了他们的权利和权力。如果共和党人真是一无是处,那么这只能说人民愚昧了。
对照着书看电影,算是一种新的体验,此为第一篇。

 3 ) 戆吼吼哦

这个阴谋论拍滴有点蠢,michael moore是一个典型的思路混乱,又喜欢哗众取宠滴美国佬。话说我虽不偏向拥有话语权的权贵,但是一直认为对于穷人,尤其是那些只会抱怨为富不仁,整天期盼着免费午餐的穷人,也没什么好同情的,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只不过在中国,情况又不一样。中国国民素质低下的根本不是穷人,而是那帮自恃为精英,占有着社会资源却又不履行相应社会责任的黑领们。。。哎哟,开始愤青了。。。

什么是聪明的阴谋论,可以去看一下Zeitgeist,绝对会带来一个paradigm shift.

 4 ) 老麦的左愤

Michael Moore还是麦氏的风格。看过片子,上豆瓣看了看评论,发言者寥寥,好在评分不错。

相比三枪和花木兰这样的片子,这部片子很难触动豆油们的萌点。毕竟来豆瓣论左右,哇,太意识形态,也太不 douban-stylish 了。

有人说,这是美国人的事情,老美觉醒了。有人说,靠,摩尔又在拍这种“伪纪录片”了,太意识形态。还有人干脆直接攻击说,哼,就是一左派嘛!没人爱看老愤青,好在是美国的;没人喜欢偏激,好在我们都知道摩尔拍的是“伪纪录片”。

我不知道讨论一种名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建构和价值体系,有什么客观的方式?也不知道,在如今的中国,左派已经变成什么又丑又土又愚蠢的“妖魔”。好歹这里还有一个人敢于在美国这个谈社会主义色变的话语氛围中批评并探讨另一种可能性,好歹这是一个真的值得更多人去关注和探讨的“未来该如何”的真问题。

老麦知道,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与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与程序规范不是一码事儿,甚至美国和资本主义也曾经不是一码事儿。意识形态中无所不能的自由市场经济在今天的世界早已名存实亡。

但在中国,曾经是另一种更美好社会试验田的土地,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这个常识了。所以,我们都相信,今日的美国是我们的better Golden day。

老麦是不太可能超出美国思维了,所以他能找到的正面例子是欧洲和日本,反面例子是苏联和mao中国。

正如,我们也不太能超出我们的中国思维一样,所以我们能找到的正面例子是美国,而反面例子,呃,大概就是还不够“美国”的中国吧!

想起一句话戴锦华老师的一句话,没有一笔历史遗产不是债务,也没有一部历史债务不是遗产。在历史的债务与遗产面前,我们不怕伪纪录片,怕的是连问题都不再能触达的虚无。

ps 有时候豆瓣很烦,很娘娘腔





 5 ) 咱们工人有力量

其实还挺触目惊心的。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买了房子之后尽早还贷款,因为美国银行已经改了法律条款,可以提高loan rate的。而且千万千万不要refinance ur house,不然落得个倾家荡产流离失所可就不是好玩儿的了。当然,除非你也想像片子中的老兄们听到的国会议员建议那样做,耍无赖就是不走。

其实当Obama当选之后导演的态度大转变就让我厌恶到不行。这总统这么厉害这么优秀,成效在哪里呢?我们怎么都还没有看见。最后争取自己权益的还不是咱们working class自己嘛?

我这一辈子是不想去美国的,老师在那里实在是没办法混,这一点看我在这里的美国同事们有多开心就知道了

最后的国际歌还挺那什么的~~
咱们工人有力量

片子本身还有些不够客观,依然带了太多的Michael Moore自身的观点,远远没有<Food Inc.>好。

最后说一句,可以看一看的,哪怕是抱着审视和怀疑的态度去看。

 6 ) 它的时代性,值得每个人去关注

Michael Moore对于美国,大概相当于台湾的李敖。欣赏的他们的原因也是一样,言论虽然极端,但是背后总是有一大堆数据和文件来佐证。何况现在的社会,太缺少这样的声音了。我猜导演也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电影工作者。而同样的,我们几乎不能用一般的标准来衡量这部电影。

作为一个金融工作者,我目击了两年半来市场神奇的变化。世界末日曾经来过。我们可以如此健忘,难怪历史一直重复。又或者你无知到都不曾感觉到世界末日来过。就好像开始工作之前我也对LTCM一无所知,对房地产市场毫无兴趣。如果你像我曾经那样无知,请看这部电影,你会知道一些你应该知道的事情。比方说雷曼兄弟的倒闭来自于同为犹太人投行的劲敌高盛在华尔街的散播谣言。比方说AIG被美国政府解救高盛丝毫没受金融危机影响反而比从前盈利更高的主要原因是高盛与美国政府高层的密切关系。就好像LTCM事件一样,为华尔街买单的是老老实实的交税人。

百分之一的人控制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财富,这就是资本主义,没有道德可言。从个人的角度,我们总是可以尽量保证自己不是最严重的受害者,但是总是有人会受到伤害。而制约伤害的方法真的是民主吗?

给了5颗星,是因为它的时代性,值得每个人去关注。

 短评

1、迈克·摩尔做小题目,比如911,或者医保问题,得心应手,这个题目太大,他自己也不明白或者是装糊涂,着实驾驭不了。2、前两部还好,这一部里摩尔的“社会行动”/个人秀看起来着实地臭傻逼。3、没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为什么富人富穷人穷,以及片中现象如何形成,没有解释,只有仇富和煽动

4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plutonomy,资本主义能让你无所不能,你想为太阳申请专利吗。。把民主和资本主义对立是有问题的。。。麦克默你敢再激进点么

7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不管摩尔政治观点怎么样有无漏洞,当年如此支持奥巴马有没有被打脸,“独立党派”桑德斯现在变民主党是否尴尬等,他确实是个把娱乐和叙述结合得非常好的导演,适当插入各种表情包一样的段落令人怀疑他是否经常在油管看恶搞视频😂,事情讲清楚了,也并不卖惨或过度煽动。当然一部电影肯定是不够的

1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胖子的表情!!

13分钟前
  • 后端开发鸭先知
  • 推荐

迈克摩尔是美国艾未未,除了他喜欢编造谎言之外,更大的区别还在于他生在了一个值得爱的国家。在我们这个无偿献血的地方,没有爱情故事,只有悲伤和愤怒。

18分钟前
  • 草威
  • 还行

没有在一个国家的理想与现实节节滑坡的惨象前一蹶不振,保持了积极的社会变革基调,仅就这一点便向Michael Moore致以崇高的敬意。不足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所模糊,依然使用了“民主”这个模糊的概念。其中对Co-op的刻画极有启发,可继续展开。

2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这片子不是给平头百姓看的。

22分钟前
  • 小子
  • 力荐

每次看完迈克摩尔的电影,想到的第一句话总是“中国人民此刻内牛满面”

23分钟前
  • 影熟人
  • 还行

还以为有多谴责,结果也只是批判一下前几任政府,寄希望于奥巴马。我几乎要认为这是奥巴马的政治宣传片了。另:房屋被没收,难道就没有平民过度透支的恶习起作用?我看不见得。Pussy!纪录片带了政治目的,就成了一坨烂货。

25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较差

一直挺喜欢Michael Moore讽刺的调调,这位老喜欢找茬的美国佬,应该觉得批评政府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吧。

30分钟前
  • 推荐

大坏胖子著名搅屎棍Michael.Moore再次袭来!

31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片尾曲是摇滚版《国际歌》,观众起立鼓掌。估计中国人不会喜欢,因为他们爱的并不是美国,而是资本主义;Michael Moore爱的是美国,不是资本主义。

36分钟前
  • 小白小白不要慌
  • 推荐

哪种主义都不是百忧解

38分钟前
  • 皮皮鲁西西
  • 还行

an insane casino

39分钟前
  • 贾小宁
  • 力荐

麦胖果然是红色阵营派到西方的奸细,他老拍一些《新闻联播》最爱放的东西——即美国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41分钟前
  • shawnj
  • 力荐

摩尔是我见过当今最有社会洞见的导演,虽然很多地方有心无力,甚至方向偏颇,但仍然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因为摸索是一个过程,试想如果全世界人民都能够清醒的辩证的去思考这个世界的运行,那么人类才会迅速的发展,苦难将会减少,社会合规律性不可违背,但历史任务需要做的就是调动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46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美国的可怕之处在于总有人能提出反对意见, 在良性循环中找到潜在的危险. 或许 Michael Moore 有点哗众取宠不招人喜欢. 反思国内, 我们的工会我们的权利在哪里?

49分钟前
  • SilentTyler
  • 力荐

利用剪辑灌输自己观点,这一点上,他做的很好

53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摩尔的人道主义关怀 - 区分capitalism & democracy. 资本主义是邪恶的, 只有民主是好的. 但是, 没有资本主义做基础的民主究竟是真正的民主吗? 纯粹的民主根底上只能是理想. 太多国家假民主却真贫穷. 效率与公平本身就是极难达成的平衡......

58分钟前
  • vanessa
  • 力荐

虽然我是个右派,但麦克摩尔这个大胖子总是能让我变得感性起来。

1小时前
  • Minji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