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演员说,“你演傻子演得真好”,不管语气多么缱绻柔婉,听的人也很难觉得是种夸赞罢。而展开韩国电影这十来年黄金时代的一本大书,看到《色即是空》里的学生们你忍不住笑,《傻瓜》里的车太贤你忍不住哭,《马拉松》里的曹承佑你忍不住感动,《光脚的基丰》里的申贤俊你忍不住敬仰,你终会忍不住衷心感叹,韩国人演傻子的确有不凡的功力。
《杀人回忆》里的傻子,诗意地栖居在一片梵高笔下的金色稻田,他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他又是什么都知道的人。如果有人愿意对他付出耐心,挖掘只有他看到的那个雨夜的秘密,也许这部影片将在15分钟内结束。可惜韩国80年代的广阔稻田容不下他这一个傻子,男人们拿他取乐,女人对他不屑一顾,警察甚至想用他的命为他们自己的无能买单。傻子死了,人们想知道的秘密也从此永远成谜。
现实中的这件连环杀人案,是牵动了30万警力和3000个犯罪嫌疑人的韩国第一大案,也是第一悬案,韩国政府甚至试图修改法律来延长诉讼期限,以延续对罪犯的搜寻。导演没有选择用充满恐慌和鲜血的口吻来复述这个故事,更没有把它套进好莱坞或者东宝的惊悚悬疑,他选择了让傻子头顶灰色调的天空,执拗地暗示回忆和神秘的色彩。于是,哪怕后面的故事再荒唐错乱,影片也能不管不顾地在这片天地里发散出它独得其趣的怀旧之情。
朴探员不是傻子,是警局里的红人,这个小乡村里最年轻力壮的警察。然而,朴探员也不是个聪明人。他只有初中文化,他断案靠的是令人绝倒的想象力和来自外太空的灵感微光。一个智力平平的人总会把自己解决不了的包袱扔给另一个更傻的人,这样的人如果正好又缺乏情商,又被委以重任,掌握了生杀大权,他就会是另一个杀手。杀手杀人,要顺天时,借地利,穿林冒雨,东守西伏,染一身仆仆风尘,未必有所斩获,末了还要销踪灭迹;朴探员杀人,只需几句诳语,一番恶言,几套拳脚,一篇报告,而且不用自己动刀。孔子说,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语言,下士杀人用石盘。朴探员笔端和语言并用,谈笑间便可杀一人,做他这样的杀手,比那个黑暗中的连环杀手自是远为省心省力。
大学生苏探员来到这里,不带半点首都人的骄气,却带来了难得的一腔认真和正义感。然而,一个颠倒的社会,自然是将原本就是傻子的人的行为进一步地升级与恶化,而聪明的人被弥漫的傻子逻辑所排斥,聪明的行为也很难得到施展。或许他们比傻子付出多几倍的努力,结果却和傻子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是不是也是傻子的行为呢?不能破案的焦躁闷烧着苏探员的心,让他,最理智的化身,也险些做了个杀人者。
一个容不下傻子的国家,肯定不是一个好国家。一个容不下傻子的国家,会把正常的国民变成傻子。80年代的韩国处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本该维持治安的警察被独裁政府调去弹压此起彼伏的学生运动,宁静的乡村时常有凄厉的警报划破长空,孤独的女孩们走在美丽的田间路上,没人为她们的生命献上祈祷,只有她们的父母在冰凉的坟冢上放上花环。颠倒的社会,用暴力和政府进行交流的人民,用暴力和人民来交换意见的政府,把暴力转化到任何一个普通的第三者身上,都是最简单不过的事。独裁下的社会,人民如风中芦苇朝不保夕,即使圣洁的心性也会做出变态的丑行,最懦弱者也会亮出最狰狞的拳头。在军政府眼中,哪一个普通人不是蝼蚁一样的傻子?哪一个平凡人不可杀?傻子的命在探员们眼里一钱不值,而示威者的命在军政府眼中又价值几何?所以,杀手究竟是谁,在这部影片里已经并不重要了,发生的一切在不断提醒我们,回忆是双向的,当杀手回忆着自己杀人往事的同时,警察们也在回忆自己曾是“杀手”的荒唐岁月。
多年以后,物是人非,朴探员这次倒是傻得尽心尽力,终于把老相好娶做枕边人,有了一个温暖家庭。人人都在杀人的岁月,一去不返。导演并没有把这句话明白托出,而现代敞亮的图景,重新变暖的色调,已经完成了表达。当岩代太郎的音乐响起,钢琴的敲击懒沓而幽沉,十多年风雨之后的探员重访故地,已是一颗古井不波之心。颓坐在田埂上,小女孩一番无心的话语,本应有些怅然的;而回首处稻浪翻波,苍空无言,倏然间青年时代颠颠倒倒的百感在心间乱云飞渡,一张钴蓝与金黄拼缀的白卷,明知再用心力亦不能写下任何结果,只好把一切放低在这时空里留作回忆,留作一部有始无终的青春残酷物语。
鹆彼飞隼,载飞载扬。心之忧矣,不可弭忘。时间给回忆洗去了懊恼与惶惑,加上一点点忧伤和内疚的色彩,这样的心情,教人不复忆起当初的忐忑,而只能以一眼的茫然相对。原来,那是无关努力,无关真相,无关结果,一段我们都保留着一页的——杀人回忆。
电影开场的配乐很赞,几声钢琴键的敲击,舒缓简洁,却营造出怀旧的时空感。画面亮起,湛蓝的天空簇拥着大朵大朵的白云,大地上一片无边的金黄麦田,好一幅优美的乡村静景。稍顷,远处居中的群山上方依次显现出几个草体字:杀人回忆。—个现实中悬而未决16年的系列奸杀案就在这个身披明媚阳光的村落里一桩桩的展开。雨夜,红衣,单身女人,一首悲歌之后是精致的捆绑和残忍的行凶,两个行事风格迥异的探警狭路相逢,不惜一切要寻出真凶。惊怂探案的外壳里,包裹着故事外韩国人对80年代极权统治和民主运动的集体回忆。一如在《怪物》里套用恐怖片的模式探讨人情冷漠的社会一样,奉俊昊惯用的手法——多样风格的融合使得影片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内涵丰富。变态的显像刺激人的感观,细节的隐像渗透人的内心。生活高于戏剧,“悬而未决”四个字带来的真实感和无力感,成就了这部电影。想一想吧,2003年的某一天,真正的凶手也许正坐在电影院里和其他500万韩国人一起唏嘘。他这个“真正的主角”是怀着什么样的心理在欣赏呢?这种能令人产生无穷想象的现实性实在是叫人后背发凉。
影片给出的第一个正式画面回想起来颇有深意:一个看似傻头傻脑的小子站在一片麦地里正盯着眼前某处。不一会,小子手一伸,抓住了眼前麦穗上的一只蚱蜢。这只蚱蜢在第一个画面里是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因为它本身的颜色和周围的麦穗们很相近,而且镜头的聚焦也将其刻意忽略,直到下一个画面,观众才会明白小子的注意力原来在蚱蜢身上。这2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镜头其实对电影的结局一早给出了暗示。
电影结尾,2003年已经转业的探警宋康昊故地重游,碰巧从一个小女孩口中得知不久以前,也有一个人回来过(某案发现场),宋激动起来,追问那人长什么模样,小女孩撇撇嘴道:很普通的,就是很平常的长相。镜头转向宋,一个长时间的面部特写:警察表情复杂,双眼泛泪。字幕起,背景依然是好风景的蓝天和麦田,只是少了灿烂,多了阴霾。最后这个意味深长的镜头,不少人都说是在暗示宋猜到了犯人,但我觉的只是他又一次感到了无尽的绝望。那些有着平凡长相,无法给人留下印象的脸,就如开场那只蚱蜢淹没在大片的麦田里一样,人海茫茫,隐藏得不落痕迹。这个破不了的案将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烙印,伴着噩梦伤痛和怨恨,无法摆脱,永随其身。
01
提起《杀人回忆》,所有人都会称赞它的结尾有多经典。
宋康昊转过头,面带惊恐地看向屏幕外的观众。
仿佛在说:凶手此刻就在我们之中。
这个镜头确实很震撼。
但我想说,与之相比,影片的开场同样精彩。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一派平静祥和的乡村景象。
一个少年在稻田里抓住一只蝗虫,放进透明的玻璃瓶中。紧接着,平静被打破,一具正在腐烂的女尸躺倒在下水道里,身上也趴着一只蝗虫。
此后警察看向远方,同样一片稻田,已不复之前的祥和。
这组镜头几乎预演了整部电影。
它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在这片土地上,极端事件已成为某种日常。
就像尸体旁不远处,有一群孩子正在放肆嬉闹。
第二,如果一个社会已经病入膏肓,那么凶手是抓不完的。
正如少年抓住了一只蝗虫,但尸体上还有一只,那无尽的稻田里还有更多只。
这两件事加在一起,构成了《杀人回忆》的核心。
它真正想讲的,不止于一个真相缺失、真凶逃脱的故事,而是制造凶手的这片土壤。
02
影片改编自发生在韩国1986年至1991年的连环杀人案。
片中的三个警察,为了调查这起案件,费尽心力。他们一次次锁定目标,又一次次错认凶手,直到最后悲情收场。
影片为我们真实地还原了他们的生活,并且丝毫不避讳他们在办案过程中表现出的无能与野蛮。
朴探员是典型的小地方的警察,办案不讲证据,全凭直觉。
他坚信自己有一双慧眼,能一眼认出凶手。
每次抓到嫌疑人后,二话不说,和搭档曹探员一通刑讯逼供,逼嫌疑人自证其罪。
屡屡受挫后,他甚至找大仙儿算卦,问凶手的样貌。
与他相比,从汉城来的苏探员,手法要高明得多。
最起码,他具备基本的刑侦常识,也懂得抓人定罪要讲证据。
他来到小镇后,如一股清流,瞬间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希望。
但最终,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经历一次次挫败后,正直守法的苏探员竟变得比朴探员还要极端。
他甚至直接说出:“办案不需要证据,只需要口供。”
那可是他曾经深恶痛疾的做法,此刻,却言之凿凿。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苏探员的全盘“黑化”?
这是解读这部电影的关键所在。
表面看,苏探员是被这桩无解的案件拖垮的。
他曾经以为,真相完全可以依靠逻辑和勤奋获得。他也确实取得了进展,推断出凶手的作案规律:总是在雨夜,伴着广播里《悲伤情歌》的旋律,专挑身穿红色衣服的女性下手。
尽管如此,他依然没能阻止下一起案件的发生。
当同样的雨夜来临,凶手将再次作案时,他请求上级调动更多警力,得到的回复却是:“所有警力都被调去镇压学生运动了。”
于是悲剧不可避免地再次上演,一个花季少女惨遭杀害。
这也成了苏探员陷入疯狂的直接诱因。
至此,我们可以继续深入这部电影了。
在苏探员黑化的原因背后,实际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黑洞。
正是这个黑洞,酿造了所有的悲剧,包括警察的、被害人的,当然也包括凶手的。
它是什么呢?
03
如果细看《杀人回忆》,就会发现,影片明着在讲缉凶,实际暗中处处都在描绘韩国八十年代的社会氛围。
那里有糟糕的大环境。
军政府统治下,社会反抗运动频仍。游行、镇压,永无宁日。
覆巢之下,人人自危。
这是不安的底色。
在此之上,又有冷战背景下无休止的“防战演习”、“避难演习”,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全感。
还有“灯火管制”,为防止敌人夜晚偷袭,全城所有灯光都要熄灭。
那是一种“人造的黑暗”,为凶手提供了无形的庇护。
再往细处看。
韩国乡村社会,民风彪悍。
孩子们在尸体边玩耍,犯罪现场一再被破坏。
由于警员都跑去镇压运动了,导致地方警力不足,办案压力又大,警员们只好胡乱抓人。
再加上整个国家的落后,技术落后,DNA检测都要送去美国。
这所有的所有加在一起,就是那个黑洞。它笼罩一切,也黑化一切。
由此你也就明白,为什么这片土地戾气丛生,为什么真凶得以藏身。
就像镜头不断呈现的那片汹涌的麦田一样,它是社会的真实写照:危机四伏,又难以猜透。
它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残酷的真相:如果一个社会病了,谁先抽风,其实是个随机事件。
它随时可能发生,也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不起眼儿的人身上。
正如影片结尾,朴探员问起目击真凶的小女孩:“那人长什么样?”
小女孩淡淡地说:“就是普普通通的样子。”
这才是《杀人回忆》真正牛逼的地方。
它讲的不是“人”杀人,而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是如何杀人的。
这样的社会,必然会生出变态的杀手。
更进一步说:如果“社会”才是真凶,“人”反而成了替罪羊。
04
最后简单聊聊最近的新闻:《杀人回忆》凶手原型在时隔30年后,终于被确认。
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很多人都说:“《杀人回忆》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对此我想说,如果你仅仅把本片看作一个真凶逃脱的故事,这么想没错。
但这部电影并没有那么简单。
《杀人回忆》实际也是部纪录片。
它记录的是一段历史,一段“社会杀人”的记忆。
它提醒着每个人,曾经有一段时间,人类是如此荒唐地生活着。
未来,我们再也不要活成那样。
而这种提醒,永远不该有结束。
刚看了这部传说中的神作,为电影极富层次感和寓意的摄影,超强的故事张力和节奏所痴迷,没有结局的故事或许不适合很多人,但电影的故事就是告诉你,如何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迷失。。。
尽了一切努力的人们,除了忍受过程中的一切痛苦,还必须忍受“事情可能是没有答案”的这一事实。
这片给我的阴影才是史无前例好么?5年前大学拉片课上看的,看完了已经半夜12点,我走回寝室腿都抖的站不起来,一年中再也没吃过桃子。奉俊昊和宋康昊联手,真不是闹着玩的,经典至极。
在一个法制混乱的年代里,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罪犯和恶魔。
总之一句话,一部让人窒息却欲罢不能的作品,喜欢所有演员的表演,韩国电影的颠峰之作。★★★★★
想到真凶可能会若无其事坐在电影院里面,与电影最后一个镜头里宋康昊含泪的双眼四目相对就觉得好惊悚
偏向于多人效仿作案,凶手不止一个。最后女学生是小白脸杀的可能性很大!言行逼供了三个人,只有小白脸最态度反抗、眼神一直有特写是充满恨意的,因为他并没有杀人还要被诬陷。出来后在酒馆喝酒,女学生从窗前走过也对他指点议论,让他觉得自己的名声已经彻底毁了洗不清了。所以最后警察媳妇和女学生同时出现他选了女学生。还有下手之前扶着树干的细嫩的手的特写。可能真的是出于报复——既然你们都觉得我是凶手那我就真杀个给你们看看。DNA对不上是因为之前那个真不是他杀的。还有开头第一个案件发生后男主抓了很多个“嫌疑犯”,这里有个细节,几乎每个人都是面目可憎凶神恶煞的。因为男主潜意识认为杀人犯就应该长成这样的气质和模样。然而结尾小女孩说凶手“就是个普通人啊”是个记不住长相过目就忘的路人。每个平平无奇的人背地里都可能是凶手。
生锈的铁钉斩断穿军靴的腿,切块的桃子夺取穿红裙的命。沾泥土的符咒能够显现犯人的轮廓,巫师般的法眼能够看穿恶人的真容。电台里的歌是靡靡的安魂曲,夜幕中的雨是淅沥的生死符,捉不到的凶手是人性的传染病,无休止的警报是时代的创可贴。拥有一双能够看穿犯人特殊的眼,却看不穿普通,普通最致命。
还好柯南最后没出来
当整个警察局为扣押的是否是嫌犯而陷入一片争吵,那首每次杀人前都会被点播的情歌轻柔的响起,原来外面又开始下雨了——那一刻真是惊悚到无形。
真实事件玩了全世界,电影玩了你,总觉得离真相很近了,而真相却是没有真相。★★★★★
那种抓不到、还被调戏的无力感
一部很普通的电影。
不单只是杀人案,韩国在那个时代的回忆也都融在其中,化成了一幅背景
这并非一个寻求真相的故事,而是关于真到底相如何被整没了……
凶手不是某个人,而是那个社会。
配乐用绝了~现实中不了了之的案子实在太多,可电影中几乎很少看到。
拍得非常好,是不是传说里的评价太好了,我竟然有点小失望,一直到片尾也没满足。
又看了一遍,想当年第一次看这片时,我还恍惚觉得案子都没破就结束,什么玩意儿?!可多年过去,每一次重看,都更坚定地确定它的完美。一个没有找到凶手的故事,编导把它拍得悬疑跌宕而富有深意,看似普通实则卓尔不群,作为热爱电影的人,从这片里会深感电影的魅力
嗨凶手,你也在看这部片吗?送给你的,杀人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