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兄弟

HD

主演:塔雷克·布达里,菲利普·拉肖,Charlotte,Gabris,安迪,David,Marsais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嘿,兄弟 剧照 NO.1嘿,兄弟 剧照 NO.2嘿,兄弟 剧照 NO.3嘿,兄弟 剧照 NO.4嘿,兄弟 剧照 NO.5嘿,兄弟 剧照 NO.6嘿,兄弟 剧照 NO.13嘿,兄弟 剧照 NO.14嘿,兄弟 剧照 NO.15嘿,兄弟 剧照 NO.16嘿,兄弟 剧照 NO.17嘿,兄弟 剧照 NO.18嘿,兄弟 剧照 NO.19嘿,兄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不仅仅是战争异化人的命题

    好的电影是需要慢慢地培养好情绪再看的。
    比如《无间道》。
    我等了再等,直到世间的人们已经开始不去谈论他的时候,我把碟推入机器内,从无间道的解释开始,直看到梁朝伟躺在电梯口,瞪着双眼,任电梯门一下一下打在他身上——双眉中间小小的弹口那么明显。
    然后,《再见警察》的音乐响起,我也就在沉寂的空间回响这些故事中失去生命的人。


    看《太极旗飘扬》也一样。
    世间的情感在战争、或者政治、或者是其他被社会人为制造出来事件中,是多么的渺小,乃至今天已经成为人们所嘲笑的东西——尽管欧洲也好,好莱坞也好,韩国日本也好,总是在他们的影视作品中无关痛痒地用情感来赚取人们的泪水和金钱。
  不过,我们却依然被他们制造的这些影视作品中的情感所打动,好似饥饿时走入麦当劳吃下一个汉堡包时的香美感觉。
   
    电影中不可避免地要丑化北韩军队,如同我们拍摄《大决战》之类的战争片的时候,会把国民党拍得很是窝囊残暴一样。虽然早就了解了历史真相,依旧对北韩军队的丑化而感到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太极旗飘扬》的高明之处,却不是为了表现战争,或者专门批判北韩——当然,电影中每次北韩或者中国发动反击之后的镜头,常常是流离失所的南韩人民的镜头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引导作用。

    电影中兄弟之情刻画得很感人,让我多次落泪,而哥哥被编剧或者导演表现得很好——从一心一意地为了弟弟能安全退伍回家,狠命打仗杀人换取功勋,到后来成了一名战争机器,这种异化让人感到恐怖。
  以前看很多战争批判中提到,战争会把人异化的,而类似的影视也很多,常常刻画出一个善良的人有原则的人最终怎么变成了一名战争狂人。不过《太极旗飘扬》所表现的却是让哥哥在其中一点点一点点变化,而且他感觉不到这种变化,因为他一直认为的自己初心不变,就是为了用功勋换取弟弟的退伍。事实上,电影也不肯明确他的完全变化,即便他最后变成六亲不认地杀人杀人杀人的野兽,也要安排他投降了北韩才完成这种变化的。正是这点,没有带那么浓重的批判气息,反倒把人给打倒了,掀起的那种情感足以让人痛恨任何发起战争的人。

    我想说的是电影真正给我的震撼之处:南韩政权在夺回汉城后,把凡是为北韩共产党做事的民众随便处死的情节。而这些面无表情地宣布他人叛国然后施行死刑的人,不是政府,恰恰是受到战争折磨的人。作为中国人,看着其中的战争场面,或多或少能联想到自己的身边,让人感到寒心彻骨。
    
   这不仅仅是所谓的战争异化人的命题了,这其中表现出一个长期的母题——即是人心中无论如何肯定潜藏着一个魔鬼,这个魔鬼会在适当时候出来,甚至以正义的面貌出来,随意地夺取人类的真诚、宽容,乃至人类本来享有的先天的自由——无论行动,还是思想,乃至灵魂。

    如果把话说完,我的这篇博客会太长,所以到此为止吧。我们如此的渺小,无论面对浩渺的宇宙,悠久的历史,还是铁一般的国家机器……

   说了那么多,看了这部片,其实,最想做的是告诉弟弟,我是多么爱他的。

 2 ) 一部电影 两个指环

   

电影是韩国男人电影,朝鲜战争,张东健和元彬,兄弟,战争。
  太极旗飘扬。
  
  看的时候,已经是破碎的画面,凌乱的镜头,火药的味道,模糊的人影。分不清谁是谁。然后知道错过了最初小镇那段黑白分明的生活,简单而又纯粹。
  战争里,没有好人。即使是善良的人们,到了战争中,也会成为身不由己的自私者。为了自己,为了兄弟也是为了自己。我看见的是大片断的炮火,失去理智处于颠峰边缘的人性。
  活下去。弟弟。
  活下去。哥哥。
  最终张东健饰演的哥哥眼看着自己的未婚妻被自己人以通敌的罪名一枪毙命,又错以为牢房中的弟弟被炮火烧死。瞬间的黑白,所谓好与坏,错与对,谁才是坏人,天崩地裂般的混乱。于是从韩国中士到志愿军的少帅,变的戏剧而又生痛。
  可是那具烧焦的尸体,钢笔旁边的尸体,不是弟弟。
  元彬饰演的弟弟,已经被命运隔开,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只是他们谁也不知道。
  
  命运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摊开掌心,只有掌纹延伸。
  原本小镇擦鞋哥哥,最大的梦想只是希望弟弟能够考上大学,过幸福的生活。如今对立,分隔世界的弟弟,只希望找到哥哥,告诉他他还活着,希望能够挽救哥哥的生命。
  哥哥和弟弟,只是想要回到妈妈身边,过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战争是上帝的骰子,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模样。
  最终回家的,终于只剩弟弟。
  年老后的弟弟,握着那支钢笔,对着尘土中挨挨的白骨,悲痛欲绝。
  他等了他50年。他其实知道这结局。
  
  知道结局,还能做什么。
  人性剥落。
  
  指环是藏饰的指环。一个属于豪放型,十足分量,一个属于婉约型,轻微忧郁。
  本来都是要拿黑线挂在脖子上的,可是对他而言,绳子似乎太短,而交换指环又不在心理准备范畴内,于是只好都由我来收藏。
  豪放的挂在了脖子,婉约的带在了右手无名指。
  其实什么都不算。
  
  电影看得多了,错觉也会多,自以为是的人生阅历也丰富起来。不过他白天对我说的话到是实在让我感怀:知道自己不可能经历那么多,那么就用电影来体验。
  微笑的时候,目光自然触及锁骨处的指环,低头打字的时候,又瞥见右手的指环。
  想想觉得很神奇,关于指环,套在了手指,连通心脏的地方。无关任何承诺,到是宿命这两个字让我有点恐慌。
  
  不是想要改变就能改变,其实身不由己才是人生的真相。
  流罢泪,才明白,原来简单安详的生活,才是世间最大的奢侈。
  
  如村上先生所言,身历其境时,一点都不会去留意那风景,等回头再看时,才如同瞬间击中,怅然不已。
  人,一种后知后觉的动物,是不是上帝会在我们的头顶发笑?
  说到底,我们只是上帝手中一颗棋子,命运是唯一的棋盘,哪怕拚尽一生,我们永远也走不出这定局。
  
  电影看的是人心,指环只是一种象征。
  那么好好珍惜吧,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3 ) 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为什么出现在韩国而不是朝鲜?

太极旗飘扬这部电影很早前就看过,最近又看了一遍,依然是如此震撼。这部电影是韩国拍的,但它并不是什么“大韩爱国主义”电影,对北朝鲜的恶行也好,对南韩的战争罪行也好,都丝毫没有掩饰和隐晦的意思,赤裸裸地表现了电影创作者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善良人性的渴望,对“主义”的鄙视。说穿了,人性高于主义也高于战争本身,不管是什么战争,更不管是什么“国家概念”。对哥哥来说,国家算个屁,只有家人才是最宝贵的,为了家人可以不顾一切,他根本就不懂什么共产主义,只有血性复仇。
不过,看完这片子我最大的感觉还是,朝鲜这个民族可真够倒霉的,一会儿是共产党折腾,一会儿是中国干涉,事实上,如果不是中国干涉,韩国已经可以统一整个朝鲜,也许历史就会被改写。
当然,关键是现在就不会有朝鲜这个变态的帝位代代传的国家,不会饿死那么多朝鲜人。也许有网友说了,不帮着朝鲜打,那美帝不是可以控制朝鲜半岛了么?当朝鲜分裂不是对中国有好处么?
问题就出来了,你如果是站在共产党的角度上说,当然了,这对维持共产党的统治是有利的,对整个共产主义发展是有利的,问题是,我不是共产党,我干嘛要为共产党考虑那么长远,共产党死了关我们中国人什么事?朝鲜战争,只是中国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做的贡献,是的,仅仅是共产主义,如果,你不喜欢共产主义呢?
那共产主义之死,又与你何干?也许没有朝鲜战争,中国早就进入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虽然现在也进入了——权贵资本主义。
还不止于此,我一直很奇怪的是,为什么网友们都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主义真的不重要么?
是呀,主义不重要,可是,共产主义国家会拍出这样的片子来吗?会有这种深刻反省客观真实的电影产生吗?为什么共产主义只能歌功颂德?为什么只有韩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才会拍出具有反思精神的电影?
主义,真的不重要吗????
你到底是要一个不允许反思不允许疑问和责问的主义,还是要一个可以骂可以恨可以公开表达反对的主义?

 4 ) 城头变化大王旗,与我何干?


       一切争论的肇始是姜帝圭的《太极旗飘扬》。

    从《红字》到李恩珠,再从李恩珠到《太极旗》,反正一个不大的圆。男人在发现世界的时候,通常是巡着女人味儿前进的,也许他们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女人。发现世界?只不过是理所当然的借口,反正,我是这样。

    这部电影不错,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说明:
1. 画面处理的很干净,关于战争的场景比较真实,没有死前交党费的sb。
2. 首尾的呼应和包袱的放置尽管明显但不牵强。
3. 最出彩的还是对人性的尊重。时间、空间、政治立场、所有的都在变,只有一样不变,你找到了你就看懂了。

    “什么共产主义和民主,我们都不懂”,“他是我弟弟,我只想要他回家。”主人公为了让自己的亲人远离战场和死亡,什么都可以做。可以杀人,可以杀朋友,可以对抗国家机器,可以放弃生命,可以在战场上倒戈再倒戈,可以把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当作赌博的筹码。亲情应当是最贴近人性原子核的电子,应当是除却个人生存欲求之后最基本的人类本能。任何试图扭转并违背这种本能的体系和做法都是非人性的。
    这样的人性基调注定了影片在大陆的送审不过。共产主义的国家观是:怎么可以为了骨肉亲情背叛祖国?你的革命觉悟到哪里去了?这两个反问式的问题已经将基本的善良打入了深渊。
一个父亲他不会更不应该心甘情愿的送自己的孩子去战场。我要是爹,就应当在儿子面临兵役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让他逃。或者我去顶,或者托关系去顶,或者花钱找别人的儿子去顶。你可以来骂我不是人,OK,没关系,我是爹。
父亲爱孩子,即便是孩子做错了事,父亲也不应当主动送儿上法庭。呃?你不信,我告诉你,两千年来,我们一直是这样,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中国清末变法修律之前的任何朝代,都把“亲亲得相首逆”(参见附)作为超越法律的道理。就是说,儿子犯了罪,爹包庇那是理所当然。面对杀人越货的儿子,灭亲的爹那是大义的爹,而不灭亲让儿子快跑的爹那也是好爹,法律应当网开一面,法律应当尊重人性。
    
    “如果大家都不参军打仗,谁来保家卫国?”——斯文妈妈语
我那善良的妈妈哟。
我没有说我们不要服兵役,而是说,在承担对国家和民族责任的时候,我们首先应当承认人性是自私的,自私的人性让个人想逃脱国家责任;我们其次更应当允许那种不得不承担国家责任而割舍亲情时的痛苦流露。
送儿上战场,应当是迫不得已,老泪纵横,百尺素绫裹身戚戚然;而不应当是骑高头大马带硕大红花,敲锣打鼓欣欣然。你儿子要去死啊,你有什么可高兴得?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儿子去死爹就得开心吗?如果你开心了,你还是爹吗?祖国和人民都是抽象的概念,儿子是那个你从小养大的活物,你真傻啊?

    一句话,让主义去死,让人活着。
    

附: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下诏明确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汉书》卷八《宣帝纪》)据此,卑幼隐匿有罪尊长,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隐匿有罪卑幼,死罪上请廷尉决定是否追究罪责,死罪以下也不追究刑事责任。这一刑法适用制度自汉宣帝以后成为中国古代重要刑事法律原则之一,并一直为后世历代所沿用。

 5 ) ㄒňё Еиd;会是怎样<太极旗飘扬>

又看了一边<太极旗飘扬>````哭 死了
那所谓的为了意识形态的朝韩战争~~~~在生死与共的兄弟情面前 显的那么苍白和可耻~~

电影中偶尔扫过的中国国旗~~`并没有告诉我从小所认为的抗美援朝是多么的光荣和英雄般的大义凛然~~~只有这时候才提醒我:这是韩国的电影~~
更过的``我感受到的是战争的残酷~~
血腥的肆无忌惮的残忍~~~对人性的一次次惨绝人寰的践踏~~~
然而这就是战争~~~战争就是残忍~~

韩国``朝鲜` 谁都说自己是赢者```可是战争的痛苦是附加在最无辜的老百姓身上的~~
面队阴阳相隔``面队妻离子散~~`除了坚强 还是坚强~`

把悲痛化做对敌人的仇恨和战斗的力量~~~
但其实谁能说清 究竟谁是"敌人"呢```


镇钛为了镇锡放弃了学习的机会而没有后悔``偷偷的将做好的鞋子放在弟弟的柜子里~~
在战场上他竭尽全力的保护镇锡 为了让镇锡回家 他近似疯狂的不要命的撕杀```只为了那枚勋章~~后来以为失去弟弟的他成了共产党``将战争的矛头又直指"韩国猪" 最后为了弟弟安全回家 在红军的疯狂扫射下离开了 ```但是他是微笑着的``因为他知道他深爱的弟弟可以远离这令人憎恶和厌倦的战争了~~~

当血肉模糊的兄弟紧紧抱在一起的时候````


我想没人会去探讨战争究竟谁是正义 谁是非争议~~
所谓的意识形态TMD见鬼去吧
我看到的是人性的悲哀~~``

多少像镇钛和镇锡这样的人们成了这场战争的棋子~~``



我怀疑了10几年来被灌输的道德伦理``我甚至怀疑"共产党"有多伟大 ?有多正义

而师傅的话提醒了我:成大气者 残忍是第一步
而老爸提醒了我:意识形态作怪```胜者就是正义``






和平~``是最正义的呼唤和祈祷

 6 ) 近來難得的兄弟情電影

很累贅的一個片名。太極旗代表了韓國,飄揚就代表著這個地方動盪的過去;展現在這個歷史舞台上的就是一個生死離別的手足情誼故事。雖時光飛逝,斗轉星移,歷史也漸為人所淡忘,但刻骨銘心的兄弟情義卻沒有減省過分毫,有如屹立未倒的太極旗一樣還在風中飄揚著,未有止息的念頭。

此片在港的宣傳勢頭不弱,打正旗號的說要和《雷霆救兵》一較長短。兩片的確都在述說著戰場上的手足情義,只是今回不止是手足戰友而是真正一同長大的親生兄弟。也由於這樣,有了影片起頭愉快融洽的生活片段跟其後戰場上的手足分離形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比。導演令弟弟回憶起一幕幕過去快樂的情境並浮現於銀幕叫觀眾跟著一同回味,感受這今昔對照,和對已日漸遠去的幸福安定生活之思念。由此掀起了觀眾淚水之序幕。

自此以後,無情之戰爭集中播弄著這對情深義重的兄弟,把一段相敬相愛的兄弟情發展到一個互不體諒的處境。觀眾一方面看到哥哥的確是因著戰爭改變了多少性格,但觀眾心裡都明白由始至終哥哥都是為了保護弟弟才極力作出敢死行徑以期換來可以令弟弟自由的權力。戰爭逐漸使人失去理智,一次又一次的意外深化了兄弟間的矛盾,我們都為哥哥被他最愛護的弟弟憎恨仇視而痛惜;更會為兄弟相殘相認到最終仍不得團聚的悲劇命運而無法止住淚水。

這套電影說故事的方式很傳統,簡單直接地用一對舊皮鞋引入回憶,最後以一支鋼筆作結回到現在。沒有花巧的風格化手段表達,卻紮實地鉤勒出一個結構緊密的故事出來。情節上我找不到有駁斥的地方,只要有留心的話,各個轉折都早埋好了明晰的伏線,如簽名換食物也如連繫著開始至結尾的鋼筆等都令人看得十分明白。

攝影方面,寫實型的手動戰地跟攝或許使我看得眼花撩亂,但這令我更深刻感受到變幻莫測,危機四伏的戰場第一身感覺。時常於兵士們吃飯休息間突然轟來一枚枚炸彈使我下意識有了驚恐的感覺,每每於他們言談什歡間都讓我有突然轟來炸彈的恐懼,不過這個作法有個好處,就是使觀眾如戰場兵士一樣無時無刻都集中著,不會渙散了心神,更形投入於電影內。不過或許是導演太討厭戰爭了,花了不少時間去描繪士兵死傷的情境,有不少幾近令人作嘔的鏡頭,雖說是為了寫實,但多次重覆特寫同一個士兵的斷肢則未免可怖有餘內涵不足。中前部份連珠炮發了段接段血肉模糊的鏡頭多次令我別過頭來未敢正視。我想觀眾看戰場上的傷亡慘重也夠多了,也許可嘗試從另一些角度展現戰爭之殘酷而不要麻木濫用觀能刺激來影響觀眾,這樣可使觀眾雙眼好過一點,也預留多些空間予觀眾的腦袋去想像戰爭的可怕。

最後,此片雖未算得上詳盡紀實了韓戰,但對於我這個自中學以降只讀過謬謬數句有關韓戰紀述的典型香港學生來說,這正是恰到好處地交待了韓戰時的社會背景及文化讓我知道,反之如果再更詳細地描繪著,則只會爭取到更多韓國人的共鳴而令我們這些外來者有著很多不明不白的地方。導演集中描寫了兩個不同意識形態的衝突和反智的極端主義誅連屠殺;這都使身為中國人的我看得很有共鳴,這是因為我們的國家都經歷過可能比這更厲害的矛盾鬥爭。

 
看罷此片使我再一次對政治賦予當權者操控人們麻木鬥爭的醜陋腐敗更添了一份憎惡。到了片的尾聲,我們會看到自己人變了對頭人又突然可以調轉鎗頭打回自己一方的人,這看來荒謬,但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尖醱辛辣的諷刺,因為一個國家的內戰從來都是這樣的荒謬。

 短评

同为偶像,元彬比张东健的演技好太多。我很佩服棒子,能让这样政治中立的片子上映。政治体制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南北朝鲜实在是一个世界上最鲜活的例子。60年是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却可能是几代人。

3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看完了《八百》《金刚川》《长津湖》。又来看了一遍这部《太极旗飘扬》,对战争的描述,对人性的刻画…发现20年后了,中国电影也没能赶上,更别说超过了。

5分钟前
  • 旅行者3号
  • 力荐

对战争残酷的表现还是相当给力的,美中不足的是剧情越往后发展韩剧狗血的一面就出来了。可吐槽的地方也有好几处,比如几次三番出现的好时巧克力,印象最深的是战斗时元彬的脸明明已经那么脏了牙齿却白的一塌糊涂,细节不严谨。最后我想高呼:中国人民志愿军无敌!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10分钟前
  • 施晓波
  • 推荐

生在和平年代真好。

14分钟前
  • Cim
  • 推荐

一部必须看的韩国电影,一部必须看的战争电影。影片通过两兄弟因朝鲜南北战争而发生的命运变化,深刻展现了战争中人类被主义而折磨出现的疯狂与悲哀。导演带着明确的反战思想,不偏不倚地站在公正的立场,诉说着战争给人类精神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创伤,最终发出呼唤和平的呐喊。

16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百姓永远都是被政府欺骗 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19分钟前
  • 男巫藏狐
  • 力荐

战争中的人性剖析得很好。轰炸时抱头哭号,别炸了。兄弟杀红眼。战后清算共党,让人觉得人性的荒诞和恐惧。

23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反正老百姓永远是最倒霉的,手持的临场感没有想象中的精彩,感觉不如玩《荣誉勋章》了。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对比较恶劣场面承受能力较低的最好不要看,片子的寓意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些东西,你可以很清醒地知道这是宣传,但是并不妨碍你共鸣。

30分钟前
  • 毛毛
  • 推荐

对于烟火特技,不得不承认本片已经接近了好莱坞的水准,当然,对于战争场面的认识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漫山遍野的志愿军也是棒子yy的开端,不过好在这部片子还不算太夸张。至于兄弟情,拉倒吧,煽呼的太过火了,就没啥感觉了。

32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推荐

电影这么感人,首先要感谢张东健的倾力演出

33分钟前
  • 还有什么更好的
  • 推荐

直到昨晚上从【资料馆】出来之后好一会儿我才突然意识到本片中帅帅的弟弟是《母亲》里那个傻傻的儿子。虽然是站在南边的视角上,但导演对于南北双方的刻画,基本做到了一碗水端平。都在杀人,也都在滥杀。在如何处理意识形态这一点上,两岸三地的华语导演的境界和格调普遍很低。

35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张东健杀红眼那段很赞~~

40分钟前
  • 裸踝
  • 推荐

平庸的类型片叙事和毫无奇观的视觉呈现,但无法掩盖的是其无比浓烈的反战情绪和冷酷的情节安排,战争混淆了一切也逼迫一切走向疯狂。不做宏大的叙事,而从兄弟二人的视点,让我们见证战争的荒诞和冷血

45分钟前
  • 哈利卜
  • 推荐

几度憋闷,并被贵国蝗虫战画面恶心到了。在元斌的光芒对比之下,张东健的表演是如此软绵空洞。

47分钟前
  • 吉米糕
  • 推荐

煽情实在太多,棒子片的通病,不过片子对于南棒北棒互掐不死不罢休的那种残酷控诉拍的很不错,中国志愿军人海战术闪闪发光,主义真是可怕的东西

51分钟前
  • 西决
  • 推荐

活着不易

52分钟前
  • 五摆五折
  • 推荐

最爱的战争片!我始终相信在电影里,小爱比大爱感人,兄弟情比男女情感人~~

57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姜帝圭的历史反思,借助兄弟二人的情感纠葛,展现同胞战争带来的人性痛苦。被动无助的参军起因、单纯自私的杀敌目的,和错综复杂的国家战争、惨绝人寰的伤亡场面形成巨大反差。张东健和元斌表演倾力,但角色的刻画都非常地单线条,弟弟后来态度的转变也有些突兀。战争大片的制作堪称亚洲顶级水准。

1小时前
  • 莱尼圆
  • 推荐

未见泪痕干,又闻狼烟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小时前
  • 丁柏恩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