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第8集——如果整部剧集就此结束,在此处完结,其实还不错。就像《小偷家族》的尾声里,小女孩在阳台上听见了谁,搬了小板凳站上去看,然后影片结束。你能猜到她看见了谁,甚至可能脱口而出,终于喊出了对方一直渴望听到的“爸爸”。
如果The Affair在这里收尾,我能预见到:Cole像他父亲一样,心碎而死,留下Luisa独自照顾女儿。而Noah辜负了自己的许诺,没能帮助到无助的母亲和茫然的男孩,沦为和他父亲一样的酒鬼,被自己的孩子痛恨、疏离。至于Helen,虽然她很努力不像她母亲那样活得那么苦涩刻薄,她仍然活成了一个能让两任丈夫都想逃离婚姻的女人。Vik痛恨父母对自己的控制与剥夺,却仍然渴望生一个孩子献给父母,让它来代替自己继续满足父母。好在Helen迎来了更年期,Vik则将迎接生命终结,他们终于可以逃离轮回,不在另一个生命身上重复制造轮回。Vik死后,Helen也许会像她母亲那样独自生活一段时间,直至她和母亲、女儿和解。
这部通俗剧是一出宿命主义的悲剧。Fiona Apple写的片头曲‘Container’的歌词,就预言了Alison的命运和结局。Alison的自毁倾向,就是精神分析里常讲的“强迫性重复”。她不断地跌落到生活的风浪里,是为了再一次重复幼年溺水后被父亲施救的感受。她一生寻求父爱,撞见的却都是欲望和利用。最后回到海里,是对父爱的绝望,对利用的拒绝,身体终于不再是满足他人的存在,而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了。
然而这部剧的俗就俗在这里,宿命主义的预言与轮回,戏剧化的人物关系和冲突,在现实生活里不可能这么巧合紧凑。更接近现实的是本剧编剧的前作《扪心问诊》。而在《扪心问诊》开篇的第一个来访者身上,你能看见Alison的影子。她美丽性感迷人,总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情欲之爱,她渴望父亲形象的成熟男性的关爱集注于她,然而得到的却是他们的情欲。
心理学大V李松蔚常年唠叨,“看见”就是改变。人们如果看见了、意识到了由于自己强迫性重复而导致的重蹈覆辙,就能一定程度跳出、逃离轮回。然而此剧编剧,明明把人物看得清清楚楚了,还要编写制造轮回给你看,就是想看看你到底能不能看清楚。
医院相识,酒吧相知
成为海伦家的租客到同居
海伦向父母介绍维克 维克想要更进一步
海伦对前夫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迫使维克离开
坦白,复合,搬去LA
维克患癌将死并且拒绝治疗
维克独白;并没有真正的活过
第一次发病,维克对海伦说爱你 想要争取多一些和她相处的时间
维克私生子诞世 维克离世
海伦和诺亚坐在医院前的空地上,向诺亚坦白。“我利用了维克,去忘记你。现在将死的他对我说我爱你,我甚至不知道我到底爱不爱他。我是个坏人,浪费了他生命最后的8年。”
诺亚说“你我相爱时,我们还很年轻,20出头的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全身心投入一场轰轰烈烈、至死方休的恋情。现在,人到中年。经历了背叛、离婚。成为4位孩子的单亲母亲,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爱的毫无保留。你和维克的8年相伴,绝对是爱。即使不同与年轻时的热恋,那样强烈。谁说爱的感觉是一样的”
海伦醒悟,和维克躺在病床上,在耳边轻说,我爱你。
海伦和维克向我们诠释了一场中年人的爱恋。不同于年轻时爱的全心全意,海伦和维克相伴始于“经济适用”,一个好理由。
维克视角下,我们知道身为移二代和父母献祭式的爱之下的维克有着他的无奈和心酸。“和海伦,一位有四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在一起,可以气疯父母。”当得知海伦不想在和他生孩子时,维克也开始面临海伦的难题:我到底爱不爱她。
无庸置疑维克是爱海伦的,深深的爱着。如果说是因为一个好理由才在一起,那维克对海伦的爱就是他对她四个孩子视为己出,为海伦去了解她的父母,在海伦对前夫不清不楚时,给予理解和宽容,这段感情可以维持8年之久的原动力。人之将死,45岁的维克反思自己似乎一辈子都在为父母而活。就连要个孩子也是为自己死后给父母留个念想。那个情景下,维克做出了此生最出格的一次,和女邻居发生一夜情。似乎是维克对生命不公的对抗。那个情景下,维克放大了自己的被动,忽视了自己的主动。忽视了海伦是他此生最忠于自己的决定。
我比想的更爱你!
有人评论说到,“不喜欢维克,活的无奈、被动。”我想,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说出第二个不喜欢维克的理由吗。
So who’s gonna watch you die
So who’s gonna watch you die
So who’s gonna watch you die
这么一首歌,这么几句歌词,作为一部让我花了好几年才完整看完的美剧的最后一集片尾曲,再适合不过了。
本剧真的节奏太慢了,它并不像一般的美剧可能会恨不得在前几集就想一股脑告诉你所有情节,导演和编剧都完全从整部剧中跳脱出来,将演员作为一种工具,以不同故事主人公的独立视角来真实呈现他们对于同一件事因掺杂自己情绪而导致不同回忆,也正是因为这些细小的不同,让每一份回忆都变得格外真实。Noah, Helen, Alison, Cole, Vik, Louisa, Ben……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成长和生活背景下拥有着“合理的”的个性、行为和对事物的理解。然而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并不太理解这种表现手法,甚至不明白为什么每个人的记忆都不一样,只是觉得铺陈得慢到这几年中好几次放弃,但每当有那么一两个心里特别安静的时刻,又不知缘由地重新开始看。其实也就四季,加起来总共40集,相较于其他美剧这样的集数真是不值一提吧。
就像这世界上其他大多数事情一样,一切其实都始于这四五个人的冲动,只是这次冲动的影响力没有那么轻微,是出轨罢了。自从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后,他们的命运像拍打海岸的浪花一般,纠缠、冲击、疏散又聚合,耀眼、激烈却又短暂。有时想要甩开彼此,却回头发现再也回不去从前。有时候发现自己不爱了,奋不顾身投入别人的怀抱,但却依然会在筋疲力尽的某个冷夜突然沉默发现心中对这个人还有一丝暖意,这让一切所谓的认为好像都变得没那么绝对。
承认吧,他们每个人身上仿佛都能找到一些我们自己的影子(Noah的自我醒来的不是时候的自私症,Alison的沉溺于过往伤害无法原谅自己的逃避症,Helen的失去掌控权后的愤怒症,Cole的深情却不懂沟通的大丈夫症等等),透过这40集,可以过瘾地看到主人公将我们的某部分人格放大并肆意妄为地任其发展,然后再理所应当地沉溺于后果的折磨中可能一时走不出来,这使得几乎所有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变得那么自然,也那么让人感同身受。同时,多少次我们在与人物一起沉溺于失落甚至痛苦的时候,又被他们突然反转的自嘲瞬间影响,而立马抽离,破涕为笑(尤其是第四季第十集最后那段Noah和Helen的对话让人记忆犹新),是啊,以他们的年纪和精力拥有这种反转的个性似乎很正常,但这也潜移默化对你变成一种反转的吸引力。
到了最终结尾,所有人才终于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即使自己爱的人即将或已经离开自己,但至少真正面对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内心深处,迎来的答案可能是自己之前从未察觉或不愿面对的,但他们现在决定要去接受了,然后发现突然可以那么自由地在阳光下呼吸、微笑,留下的只是释然后的平静……不得不说,我一直对于人性的纠结面有着谜一样的奇妙情结,这应该也是我对这部剧如此喜爱的原因。是啊,who’s gonna watch you die?
非常好的心理学剧,Alison死前的那段对话,就是一个受害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一场对峙。
Helen说:你可以做自己的选择,你可以说法克油,no. Ben说:是你的错,承认你错了!
Alison问Helen, 我为什么总招已婚男人?比如他们就绝不会隐秘已婚的事实去欺骗你。
Alison说:我在两段婚姻里都非常痛苦,觉得自己就是受害者,可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我可以去选择的。
Alison是多招已婚男人啊,脆弱,感性,感觉敏锐,温柔,共情能力强。某种程度上,这是个国外版的,松子的故事。
每一段关系,我们都有选择,可以选择结束,还可以自始至终地选择,拒绝做一个受害者。
The affair,看名字,就知道是一部讲述婚外情的剧集。故事主要围绕着两对夫妻展开。城里的富家女Helen和郁郁不得志的作家老公Noah,他们养育了四个孩子。乡下的餐厅服务员Alison和牛仔老公Cole,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却在三岁时意外去世。
*** 原文载个人公众号:非正式文艺杂记,【 剧/ 所谓婚外情,不过是一场自我争斗】,欢迎关注
某一年,城里夫妻到乡下度假,苦闷的作家Noah和忧郁的服务员Alison擦出了火花。无尽的胶着与挣扎以后,两对夫妻都离了婚,作家和服务员如愿走在了一起,他们的前任也分别重新找到枕边人。
再婚后的作家开启了事业的黄金期。基于其个人情感经历而完成的作品大卖,一时间风头无二。然而,忧郁的服务员并没有因为新的婚姻而扫除心里的阴霾,那个曾经对她体贴、温柔的中年男人,因为成功而开始膨胀,对他们的感情也不再认真,她再次陷入对婚姻的质疑之中。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再婚后的她再次成为母亲,但孩子的生父不是现任,而是前任。
理智的富家女虽然离了婚,但依然对前任念念不忘。四个令人头疼的孩子都归她抚养,原本就一地鸡毛的家庭生活更加混乱不堪。某一天,她遇到一个印度裔外科医生,这个优秀的男人甘愿成为“接盘侠”,全心全意地围绕着四个孩子一个妈。可惜,几年后,他得了一种可怕的癌症,生命只在旦夕。
男性荷尔蒙十足而又绅士温暖的牛仔,离婚后也是郁郁寡欢。虽然娶了一个美丽贤惠的偷渡女子,却始终无法对前任释怀。某一天,前妻将女儿扔在他家门口,告诉他这是他的孩子,从此,女儿就成了二人剪不断理还乱的一个绳结。当他终于鼓足勇气,想要与前妻复合,无奈,斯人已逝。 除此以外,还有一场车祸将四个人密切联系在一起。在牛仔的新婚婚礼上,服务员与牛仔的弟弟发生了冲突,将其推入马路。迎面正好迎来一辆车。司机是富家女,副驾是作家。牛仔的弟弟当即死去。这场“扑朔迷离”的肇事逃逸案,历经多次审判,最后以作家的“自首”结束。从此,作家替前妻做了三年牢。
如果本剧只是讲了一个关于一场婚外情破坏了两个家庭的故事,那么它不会产生让我一口气追完四季的动力。毕竟,这种话题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常客”。
重点在于,这部剧的“手法”和“深度”,深深打动了我。
这里说的“手法”,指的是该剧运用了双视角。每集分为两段,经由两个当事人的视角,分别讲述发生的事情。比如,作家和服务员究竟是怎样“勾搭”上的?作家认为是服务员主动挑逗了他;而服务员则认为是作家勾引的她。导演并没有暗示到底哪一方为真,因此,所有的判断都需要经由观众自己做出。这也导致一个结果,即观众的情绪不容易被某个人物的单方面表现而带走。比如,我们常常会因为“单一”的叙事角度,而将影视剧中的人物分为正面的或者反面的。尤其是像婚外情这种题材,作为“围观者”,我们很喜欢指责某个人是错的,是忘恩负义,是咎由自取。但在这部剧中,当你想要指责某个人时,再看一遍“第二视角”,冲动就淡了下来。
“深度”貌似可以体现出不少美剧的高超伎俩。但在家庭伦理剧方面,又往往会落入一个看似精彩,实则套路的窠臼,即回归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和成长背景。弗洛伊德在影视作品中的影响可见一斑。
坦白讲,该剧并没有跳脱这一路数。尽管前两季只是略微交待了两对夫妻的父母,像走场一样一带而过,好像看起来与本剧的关系不大。但进入第三季,尤其是第四季,我们突然发现,原来每个人的故事背后,都有来自原生家庭的“结”。比如,富家女Helen母亲的强势,服务员Alison母亲的随性,作家Noah父亲的苦闷,以及牛仔Cole母亲的隐忍。当然,每对父母的另一方也都或多或少存在其他问题,正是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从剧中人物的表现看,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渴望能够摆托父母给自己造成的影响,但结果不是复制了他们的路子,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Helen以为找个“窝囊”的老公,就可以不用像母亲那样对着一个朝秦暮楚的有才华的有钱老头。结果,原生家庭培养出来的“理性”和“能干”,却给腹有诗书的老公造成极大压力,结果老公出轨了一个看上去柔弱无力的服务员。尤其讽刺的是,老公和她离婚后,名誉和金钱都远超出她所预料的纷至沓来。
然而,这部剧的高明在于,它已经不是单从弗洛伊德的角度去探讨剧中人的行为动机了。它在描述了原生家庭对个人影响的同时,也将视线延伸到每个人的后天经历。
另外,这部剧的深度还体现在故事情节的丰富性。在重点围绕两对夫妻展开叙事的同时,我们会看到非常多的与他们息息相关,又与他们面临不同困境的人物。比如作家Noah的四个性格迥异的孩子,他们在与父母关系的处理和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富家女Helen的医生男友,虽然戏份不算多,但他对于婚姻和生活的态度,也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情。总之,在这部剧中,似乎并没有“多余”的角色。
按照出品方HBO的计划,本剧将在第五季完结。但意外的是,重头的Alison竟然在第四季死掉了。于是,身为观众的我,不得不感慨,Alison实在是个十分悲剧的角色。
Alison以一个普通的小镇服务员的形象出场,随后我们才知道她几年前失去了幼子,辞去了护士的工作。她的心情一直很低落,与丈夫之间也有隔阂。遇到作家后,以为他会带她脱离苦海,然而其间经历的种种,并没有让她获得真正的重生。再婚后生了前夫的女儿,在继任老公出狱后要求离婚。后来又与前夫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偶然间发现自己的亲生父亲,不曾想自己竟是一次强暴的“产物”。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惺惺相惜”的男人,最后却被他残忍杀害。
总体看,她的悲惨遭遇,主要围绕着男人和孩子展开。Alison从小便没有父亲,妈妈又是个“风一般”的女子,基本不在身边。她十分渴望温暖。所以一旦遇到一个看上去温暖的男人,就不能自拔。可是,那些看上去温暖的男人,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她。另外,她年纪轻轻,就经历了丧子之痛。她一直以为儿子的死与自己有关,身为护士,却错过就医机会,眼睁睁看着儿子死在怀里。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完全消除她的自责,反而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而更加害怕“旧事重演”。她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对待孩子,所以才有了与前夫争夺抚养权的矛盾。
Alison不是没有想过改变,但好像每每都以鸡蛋撞石头的结局而告终。或许是她骨子里深藏了一股与生俱来的自悯自怜,也或许是残酷的生活总是顿挫她所有的努力与勇敢。相反,富家女Helen则“坚硬”了很多。她理智、自我、坚强、刚毅。尽管也一再遭遇生活的挫败,但总能快速调整好自己的节奏。而不像Alison那样,深深沉浸于痛苦,随时期待别人的拯救。
当看完所有人的故事,会发现,所谓“外遇”,其实并不是婚外的一场情事那么简单。或许,每个走进affair 的人,内心都充满对现有生活或过去经历的反抗。综观四季,经由主角和配角的演绎,交代了多种类型的外遇,但好像并没有谁的结局是真正幸福的。这似乎也符合大众对于婚外情的常规判断。
所以说,这部剧确实挺出色的,它没有给婚外情上纲上线,没有直接做出对与错的价值判断,也没有对闯入婚外情的人表露出同情或厌恶。它只是在叙述,并且用了不同的视角,以求做到尽可能的“客观”。最终,我们或许会发现,婚外情其实更像是自己对自己的一场战斗。
PS:尽管重要人物Alison已死,但据官方消息,她的女儿会对她的死因展开一系列“调查”。此外,作家和富家女是否会“复婚”,也很值得期待。今年有太多烂尾的影视剧,希望该片可以突出重围。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非正式文艺杂记
Showtime大热美剧《情事》已于本周迎来季终,随着剧情急转直下,艾莉森终究难逃一死的厄运,或者说她的灵魂已经在旷日持久的折磨中逐渐枯槁。经过四季不难发现本剧视角转为叙事而非对比,似乎在同一事件上不同角色的认知也逐渐重合。从彼此吸引到相爱,从剧烈驳斥到理解,四人生活起承转合,即便新的篇章近在眼前,也甘愿深陷泥沼,进而藕断丝连。婚外情似乎总是直指命定的悲剧,肆意而为的爱不断接受审判与惩罚,结局心碎至极而非大快人心。
第四季伊始,维克被诊断出胰腺癌晚期,身为大夫的他却选择了不治疗,一面是海伦不甚理解,一面是父母拒绝接受现实,悬置在情感的夹缝中,维克在本季贡献出濒死之人的视角,展现了对世故的眷恋与犹疑,这种相似的感情却没有办法拯救艾莉森。同样是放弃,维克的动作看上去干脆又果决,实则时刻受到内心声音的抨击,反观艾莉森不发一言式的自我凌迟,维克身为男人与独子压力尽显,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同样不能幸免。甚至在发现海伦早更后,阴差阳错借邻居之腹生子以完成续命的夙愿,而这个新生命的降临又会带来什么新的纠葛?
当维克与海伦选择搬回洛杉矶时,诺亚也不得不为了离孩子更近一些,也择机搬到洛杉矶重寻工作,在由吉奈尔任校长的高中任职。吉奈尔的儿子安东在写作方面颇富才华,对诺亚也很是敬仰。将安东带至母校完成体验时,诺亚不得不首次直面学生眼中的自己,经受过婚变与牢狱之灾的他始终还是被苦心经营的形象反噬。好不容易从第三季中精神错乱中走出来,本季诺亚看上去似乎是最云淡风轻的一个,毕竟“报应”到来的最早,剩下的只是舔舐伤痕。
科尔意识到一直以来对艾莉森的痴恋,追本溯源似地向母亲求得“解药”后,穷途末路的他打算重走父亲的征途,来到澳大利亚寻找父亲的旧爱南。而这一系列“疗愈”的行为并未使他好过多少,相反他无法抗拒回到艾莉森身边的冲动,而她的失踪令他再次深陷迷失的困境,知道艾莉森惨死后科尔的一举一动令人动容。第九集中艾莉森离世前内心激荡的独白,丝毫不带有对人生颠沛的控诉,本季中来自她的唯一对比视角堪称绝妙,也颇为压抑。长久地兀立在自我否认的暗处,她勉力维持的表面形象拯救不了内在的垮崩,所以当同样破碎的本出现的时候,艾莉森义无反顾地将自己交给了对方。再加上亲生父亲的现身,无疑对本就脆弱的她而言雪上加霜。
当发现本也是一个有家室的人后,艾莉森彻底崩å溃了,她马上飞往洛杉矶寻求诺亚的帮助,或是关注。诺亚将她带至海伦处,两人的对话更是掀起本季的高潮:为什么艾莉森总会吸引绝望且危险的男人?诺亚和海伦同样在季终贡献了难得的风雨同舟,自人生分岔伊始,两人对彼此的成见愈来愈深,这些情绪折射到四个孩子身上,划出深深的沟壑。家庭已然分崩离析,人在终不能阻止的逝去面前不再各自为营,这种相爱弥足珍贵,是否又只能在戏剧中才得以洞见。诺亚与海伦有关破碎的对话实在精彩,破碎的人相爱,也注定互相伤害,这就是艾莉森生活周而复始的缘由。
情事看上去结束了,实际上仍会接续不断地发生下去,于明年回归的最终季将聚焦艾莉森离世的调查,抑或艾莉森缺席后的各自生活,我们暂且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的是,以爱之名的出轨造成的余震将永不消散。他们无怨无悔吗,又或者只能“打碎的牙往肚子里咽”?逾矩的爱终究是不善,而能同自己和解与否,答案全在角色那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欢呼或流泪,也全只是为我们自己罢了。
这部剧的台词和观察总是细腻扎实得令我叹服。不需要繁复的情节,一人的独白是不见底的深渊,两人的对话是一场地震,心与心之间永远有着最惊骇的风起云涌。
看到现在,他们瞎搞了四季,为什么他们还在分分合合的瞎搞?我现在算是懂了,一句话 :“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最用心追的剧集。忘了追了几年,到如今物是人非。只是记得每一个深夜与剧中人相伴的感觉,片头曲每集都舍不得快进。这片子看得很孤独,身边没有人在追。但我又好想有个人一起分享咀嚼这个中滋味。看缘分吧。
人可以逼仄如此,也可以宽宏如此。10星。对这个剧已经完全不关心剧情走向,每个演员表演的纤毫,都足以牵起颤动。
这一季真精彩啊,感觉找到了第一季的味道。
Take care of your mind, body and soul.
四主角的多视角已不局限于表现人物的自私。四个人基本都有各自新生活,但表面平静下,人物性格缺陷造成的巨大戏剧冲突呼之欲出!另外noah貌似在该季变成了最正常的那个,毕竟角色已经到过谷底,哪还会更糟呢?再次加入的新vik视角超棒,不过编剧真的狠,可以准备寄刀片了。
Cole是真心爱Alison啊!
四季下来,我越来越深的感觉到这部剧已经早就不是在讲那段婚外情,而是在告诉观众,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如何寻找自己,如何面对生活,如何选择去生活。有时候剧里那种淡淡的伤感和绝望让我透不过气来。
这部剧对我来说有个真的很奇妙的特质,就是短时间内的人物心理和台词写得非常好,然而长线剧情却非常差……感觉编剧对人物发展并没有规划,随着续订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看电影看出读小说的快感
对于一段关系来说,实实在在的connection太重要了,金钱,性,孩子,哪怕是重要的牺牲(例如坐牢)。有人热衷扮演救世主,有人难以摆脱受害者,有人是讨好型人格,有人被父母“绑架”。活着太难了,终其一身我们都在试图从原生家庭中跳出来。
第九集拍得太赞了。看着Alison的样子实在让人心疼。还是Cole最了解她。她就像是长不大的一个动物,受了伤也很难去指责Ben,脑子里很混乱,虽然知道想像Helen说得那样去做,却总手拖拖拉拉,在改狠心的时候不能狠心。
剧集水准依旧保持很高,四个人看起来都开始了新生活,但也遇到了新状况。他们彼此还是有纠葛无法切断,孩子也好工作也罢。btw:Alison的新男友真他妈好看,这样的我可以睡的,哈哈哈哈哈。
人生从来没有什么标准剧本,只有接连不断的意外,接连不断的岔路口,你不得不做出选择,且并不知它通往何方。所以,没有什么必须原谅或绝不原谅,没有永远的仇人或朋友,人们都在变幻着,流动着,都努力在各自的困局中寻找出路,谁都跌倒过,迷失过,犯过错,所谓大气的活着,就是从来不用唯一标准来定义成败,不用狭隘的完美彼此苛责,永远给别人也给自己,留下重新开始的希望。
一脸懵逼...........这季的惊喜倒是黑人小哥。
这部剧对两性关系的探讨简直到了新高度。爱是迷惘也是坚定,爱是绝望也是希望,爱是历经沧桑也是天真无邪,爱是无法忘怀也是重新开始。
Alison的死,每个男人都在后面推了一把。
看了第一集,仍然稳定在高水准上,细节丰沛,台词绵密,情绪紧绷,对于剧情剧来说,持续到第四季仍然如此已经值得赞叹,更何况,从第一季开始到如今一直持续攀高。写的都是生活中的闷响与炸裂,绝没有做作的戏剧感。
平静日常下的汹涌暗流和腾腾杀机。人与人的伤害果然是最猛烈,最是难以忘记。每个人都想获得幸福啊,却像挣脱不掉命运一样遍体鳞伤。这部戏剧剧情紧凑,台词的心理深度,远远超过一般意义的家庭伦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