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能上线就是对那些为国牺牲的革命者们极大的侮辱,首先,良乡的原型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保皇派爱新觉罗.栽弼,一个沾满了革命者们鲜血的刽子手,这是容不得洗白的。还有,如果这部剧能继续上线的话,是不是就能连慈禧汪精卫等一样可以洗白?这样下去会对看此剧的未成年人灌输怎样的思想?所以,必须永久下架!!
把清末革命者塑造成粗鲁、野蛮、阴险狡诈的反派形象,把满清宗室铁杆保派塑造成大义凛然、知书达理°的君子形象,根据网上流出的台词来看,动辄用 汉人”反衬“旗人”的高大上,再加上编造一段以秋瑾女士为原型的革命党与宗室保派谈恋爱的剧情,这就是货真价实的历史虚无主义,如果继续播下去,或许我们还能看到污蔑辛亥革命的剧情呢
服化道和镜头光影,很严肃也很深沉。片头简单而凝重,有历史感和年代感。古装片里的上上成。可以给五星。相信后面的剧集会保持一贯的水准。
仅仅看前六集,剧情上还是挺紧凑的,但是俞天白和秋红的这种关系让我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有什么伏笔,爱不起来,可以说遇到这俩的戏份会忍不住想快进。几位年轻演员表演有些青涩,张力不足。和吴越,李成儒比还欠火候,但是还都算中规中矩。
赴日军事生的线,非常喜欢,从来没有影视作品表现过那段历史,特别期待看到三人回国后在不同阵营的碰撞。
最后,特别特别感谢导演编剧勇敢的选择了这么一个充满角色碰撞的题材。身处乱世中的冲突和碰撞,造就了无数精彩的故事。那些曾经年轻的生命,或为了民族,或为了信仰,或为了生存。都是鲜活而生动的。
尽管仅有六集。尽管我们的观众似乎不值得拥有如此精彩的作品,但有总比没有强,六集总比一集没有强。
两个庚子都过去了,希望一切能变好。
历史不是几个标志性事件和几个标志性人物形象组成。什么时候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成了历史虚无主义?随便扣大帽子的人真的懂这些概念吗?还是因为没有象他们那样狭隘地看待历史而成了民族罪人?
辩证地看待几个概念:
1.保皇党
你以为保皇党只保封建皇权?不否认几千年封建统治对人思想禁锢之顽固造就大批不思变革坚定地维护传统封建体制之人。但另一方面以康有为为首的一大批保皇党保的是君主立宪资本主义改革路子你知道吗?学英国政体,日本明治维新是前车之鉴,希望避免暴力革命带来的破坏性和不确定性。熟悉法国大革命的应该也知道革命推翻皇权后并没有顺利地建立健康的共和体制,在动乱和屠杀中迎来拿破仑复辟皇权。中国同样,辛亥革命的意义小学生都会背,就不赘述了。但若把它放到更长的时间线里它也是中国进入伪共和、真僭主政治的军阀割据混战的动荡时期的开端。在此不是要洗白保皇党,仅仅辩证地说明他们的立场和观点,认为保皇党只有封建保守反动形象的,不妨把历史课本里大加赞颂的搞百日维新的康有为翻出来看看,他也是坚定地要帮溥仪复辟的保皇党。
2. 革命党
革命党的正面意义也不赘述,是中国人都知道。但革命党只有孙文黄兴宋教仁领导的理想崇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仁人志士吗?理想崇高是一方面,但真正控制了革命成果、决定了国走向国民命运的不是孙文,而是打着革命旗号闹革命(也确实是推翻清廷的中坚力量)、以革命者自居的机会主义者袁世凯、段祺瑞及各派系军阀。这说明革命党的成分并不纯粹,说起革命党就是光荣的热血的崇高的,你要把从事实上左右着历史的这部分人往哪儿放?主观上从革命党剔除?抨击日本人篡改历史很起劲儿,到了咱们这儿也要搞这一套了吗?
3. “清朝余孽”
一个王朝内忧外患气数将尽之际统治阶层自己也不会毫无察觉,除非是头脑空空的傻子。晚清统治层也短暂地折腾着维新变革,因各种原因失败,但不能不说必须作出改变的观念在八旗内部是有拥趸的,若历史剧中表现了这样一个人物,有什么好奇怪的。在那种酝酿着变革甚至颠覆的年代,各种思想、观点、立场和价值观应该是爆发涌现的,反倒是只有一副面孔一种动作一个声音才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亵渎不是吗?
不知道现在看历史剧的人希望从中看到什么。想要培养爱国情操、升华精神尤其要教育青少年的去看长津湖、金刚川、觉醒年代就好了;想看年代氛围的也一大堆清宫剧、民国剧可选择;想从历史作品中了解时代观念,学习经验和教训的反而没得选。
害怕影视作品呈现多元观点的人总是说有了这个先河以后洗白日本侵华战争就指日可待了,这种没有任何依据和经验全凭臆造的观点一再被提上台面。依个人粗浅的认知不知道历史是否证实过这样的观点,只大抵能判断,在历史证实它之前,我们因多样性而幸福的生活、自由表达但遵守底线的权利已然被扼杀,只剩一群知识、经验和思想都空白的人天天喊着口号搞着纠察。
最后引用卢梭一段话,说明什么叫出自人类思想但被历史不断证明的观点:
“我不愿意居住在一个新建立的共和国里,不论她有多么好的法律,因为我担心不按当时的需要而成立的政府不适合新的公民,或者说公民还不适合新的政府。因此,这个国家几乎在她诞生之时便有发生动乱或被摧毁之余。”
—1754年《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秋红虽然单纯虽然傻,但是架不住人家天资聪明清醒得也很快,看第六集最后她怼俞天白的那一段真是爽啊!“你就忽悠吧,你就是把天上的鸟忽悠到地上来,我明儿也要去画店上班。”“不费草不费料,天天给我画大饼,是能吃还是能喝啊,还不是得靠自个儿挣饭,睡觉!”。。。笑死我了。
每个人一生中总难免遇到几个人渣,秋红的应对方式可以说是当代独立女性的表率了:我可以犯错,但是我知道自己错了就改正。自己犯的错自己承担,想让我一错再错,没门。以为上过我的床就能做我的主操纵我的人生,更没门。你以为你是哪根葱,你不过就是姐找的一只鸭。你没有真心诚意,姐也可以翻脸无情。
李现和魏大勋演十七岁未免也太勉强了,就当古代人早熟吧。杨凯之这角色虽然站在zzzq的一方,但实在一看就不是个好鸟。良乡现在眼看着是个高大上样样都好的主角,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什么反转。当然,旗人的身份,估计在那个时代很难不是个悲剧。李人俊还蛮可爱,作为北洋派的代表站在良乡和杨凯之中间,也是个很有趣的设定。
其实并没有觉得前六集特别好看,如果不是因为被下架了,我大概率是根本不会看的。看的原因纯粹是想知道一下现在有些人的神经已经脆弱到什么地步了。
首先声明虽然已经有六集流出,人物形象也已初步建立,但当前分析仅针对已有剧情,至于该剧之后是否魔改就不在谈论之内了
鉴于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屁股问题,看待历史人物必须要坚持一点就是历史局限性的同时人物行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最终站在了人民这一边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以此为出发点,已经出现的五个主角中,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俞就是最正面的人物,前六集里这个角色表现出很多缺陷,包括风流轻浮私德有亏,不计后果行事莽撞,但同时这个人物的思想也是最进步的。一心争取民族独立唤醒民众实现国家复兴,对于封建帝制和满族统治阶级极度仇视,放在当时的中国就是最大的zzzq: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相对应的,秋这个角色看来淳朴善良聪慧漂亮近乎完美,同时这个角色也是完全没有家国和民族主义意识的,不仅没有而且对俞的观点比较反感,她所代表的就是当时中国未完成民族主义觉醒的普罗大众,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她必然会在俞的引导下完成蜕变并最终成长为新时代的进步青年。
然后就是同袍三人组了。杨17岁就参加革命而且差点就义,也敌视特权阶级,同时对先进事物保留学习的态度,由于前六集其表述不多暂无法确定其全部思想就不过多叙述了。良和李都属于特权阶层,所做所为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且船上的对话就很清晰的展现出两者的价值观。良认为无论男女有能力者都是可以做家长,因为自己身处特权之中(虽然家族没落算是特权底层)所以无法反对特权,言外之意即我只认皇族内能者治下的家天下。而李出自袁世凯私军,所以看不惯满族特权阶层但也对朝堂不感兴趣,目前只忠于统领本人。除此之外,良本身受过较好的儒家教育,性格谦逊正直加之日本公爵对良的点拨应该也会引起良对于愚忠的思考,也许将会是人物思想转变的诱因之一。而李人物性格油滑缺乏底线好勇斗狠应该是后来北洋军阀之流。
以上就是六集所大致展现出的主角思想性格,真实的历史洪流下曾经的革命者也会背叛新的革命思潮,仅以屁股作为剧情人物的评判依据未免太过浅薄。只要剧情表现出的是历史不断滚滚向前的必然性就不失为好的历史剧。至于对历史人物的抹黑或者粉饰,只要剧中名字不完全对应真实的历史人物就依然只存在借鉴意义,我的暴论就是坚持划等号便是二极管!
救亡图存的进程中,有领袖人物如熊熊烈火,更有无名之辈如星星之火,是我喜欢的题材。制作班底这么棒,李现团队在选资源的时候有在认真,听说还在为剧本学日语,这才是爆红顶流明星应该发展的方向。即使李现十年后不是顶流了,也必定成为德艺双馨的演技派。
就这,比《走向共和》不如百倍,从第二集开始崩塌,从那个宗室子弟救醇亲王,然后醇亲王向他训话开始,那是那个时代可能说出的话吗?那是醇亲王可能说出来的话吗?超越了那个时代,而且以现在历史教材的一般理解去解读那段历史,让那些人的口中说出现在的对那段历史的主流解读,简直荒唐。人物塑造,台词,简直一个离谱,一个窝在租借搞革命的化学博士,把一个已由婚约的商人之女睡了,且女的没什么特别反应,这可是清末啊?放现在都有点离谱……后面还硬拉着她冒死跟他干革命,就像闹着玩似的,编剧真牛。看到了第三集,在考虑还要不要继续看下去爱奇艺播出当日即停播,如果整部剧都是这个德性,那么烂剧停播是对的。
首先非常喜欢年代大戏;江奇涛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亮剑》小说和电视剧都有看过,尤其《亮剑》看了N遍,超级喜欢!李现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不只是外在形象,气质、人品、作品、处事风格都是我非常欣赏的!
春夏第一部电视剧女主
没看过这么恶心的剧 男主原型是良弼就算了。看到第三集有人说朱亚文的原型是瞿秋白 这编剧是不是个疯子啊😡😡😡
李现!!!这算是官宣吗?强大的班底,团队!还有让人期待的现哥!!如果现哥真的有幸出演,希望现哥能够不负众望,专心在演技上,期待现哥能跟着强大的团队,更上一层楼!
好喜欢编剧的亮剑,家人也都是反复看的,非常期待,希望是李现主演。
有人说丑化革命党,我劝他们去回看一下八十年代的电影《秋瑾》,本剧的秋红原型应该就是秋瑾,而《秋瑾》作为一部纪实电影,里面的人物也都是真实存在的,里面有个人物叫陈天华,应该就是俞天白的原型,本剧除了丰富了人物的具体行为,与《秋瑾》里描述的陈天华无论性格,经历和职业几乎无异,陈天华最后投海自尽,我们不知道能不能看到结局,是不是俞天白的结局不得而知,我想说的是没有丑化,只是依托了历史真实人物形象,再说了,革命者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十全十美,看了六集,无论哪方面看都是好剧,其实也明白为什么,无奈和唏嘘。
只是电视剧 不是纪录片,OK?
想看李现爱国青年造型
说实话,这个题材我非常期待。我们的近代史真的是惨烈又壮阔,每次想到都会感到痛心。看制作班底,导演、编剧也都算靠谱。希望剧组能认认真真选演员,最好是实力派演员,会外语,最好不配音,现场收声;认认真真拍摄、制作,尤其后期制作一定要专业,史实bug尽量少一点。可以参考国内的《走向共和》和韩国的《阳光先生》(这部题材、人物设定有相似)的制作,多考据,多用心。我们有那么一段凄惨又波澜壮阔的历史,希望剧组能在银幕上尽量还原。
咋回事 看了6集觉得拍得挺好的啊 这年头已经不能站在一百年前的人的视角搞文艺创作了吗?清末本来就是各方势力或想延续清朝统治或探索其他救国道路 当然各方有各方的立场和行动啊 怎么就历史虚无主义帮谁谁洗白?啥逻辑啊.......
喜欢年代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每年回顾一遍,张黎和江奇涛强强联合的杰作。李现加油啊,留下个跟杨立青和杨立仁一样厚重的角色。
五个主演的宣传合照。两个革命者➕一个袁世凯北洋派系,这些人都是推翻大清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描写他们各种各样的人性丑陋。而照片c位的旗人主角,他的祖先多尔衮、多铎,是“扬州十日”的发起者,是残酷血腥镇压汉人反抗的八旗军领袖。作为维护大清统治的巴图鲁后裔,那么他的身上要闪耀着各种人性光辉。至于女主,衬托篡逆者人性丑陋的工具人罢了。还有其他旗人配角,他们也要有各种人性光辉,例如:温良恭俭让的主角母亲、体贴入微的包衣奴才、忧国忧民的大清王爷(光绪弟弟)。【旗人女子多么有地位,扬州屠城十日,被抢夺献给大清皇帝和王爷们瓜分的103位扬州汉人女子,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地位?】【因文字狱,直到辛亥革命前夕,先烈们才将《扬州十日记》从海外带回宣讲。不知道将来南京大屠杀的松井石根后裔,能不能拍电视剧?】
卖给网飞吧,mlgb啦
我真的不明白,在那些表达十分极端的人心里,“伟光正”是不是只能是一个符号,没有填充任何意义的符号。伟大就意味着不能有七情六欲,邪恶是从根上坏得彻底,这不是几岁孩子才去区分的“好人”“坏人”吗?我们都多大了,还接受不了世界的复杂性吗?在被涂鸦式灌输一些思想时,多去问质疑和反思,多去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警惕你的输出是否仅为利己)。比如,你为什么不敢打出“革命者”这三个字,比如你怎么定义这个符号,比如什么给予人思考的权利,诸如此类,别像个没走进社会的白纸,别那么孩子气好么。你得思考,你得汲取,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不然,你就是在吵架,不是在讨论。
这部剧好值得期待,家国情怀,好久没有看到这种题材了,再加上好出彩的编剧,如果真是李现出演那就太棒了,一定很有质量。
很惊喜很意外,看来李现是真正的想走演员这条路的了,没有浮躁,很好!这样的团队,这样的班底,这样的大制作会选择李现,那也是进一步说明李现作为一个演员的本身质量过硬!很喜欢导演王伟,白夜追凶看了好几遍,很期待这部电视剧!
期待李现!导演往期的作品都很棒,这次也应该不会差。今年的想看剧又可以加一啦。
现哥没有一味的追求流量,而一直看重作品的品质,期待李演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