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状肺炎的肆虐下,中国大地到处一幅生化危机下的世界末日景象。人人自危地带起口罩,更多人宅在家不敢出门,城市成了空城,乡村成了’荒野”。原本因为岁月静好,生活不变,怎么一不下小心就成了这幅境况。唉,看来还真是世事无常啊!
宅在家的无意间看了文艺片《时间的风景》和《时间之旅》,豁然开朗:我们的星辰无穷宏大;我们的生命微尘渺小;这世间有许多事物我还不明白;天地中还有许多壮美的美景我还没有看到。这一切,我不由得想起八个庸俗的字:珍惜时间,热爱生命。话俗------但是,我是认真的。
《时间的风景》里,不管是胡杨林枝丫上方的浩瀚星空,流星瞬间划过的天际,还是波涛汹涌大海上的日出,饱经时光打磨的突兀岩石,奔腾狂舞的人类生命,在恢弘悲壮音乐的衬托下,都美的让人窒息。自然面前,一己情感和生命都是这般渺小得不值一提。那毫不畏惧徒手攀岩的小女孩,不正是通过时间才完成生命的不屈本能?人类只是浩渺宇宙中一瞬间的存在,为什么还不让生命之花尽情绽放?
《时间之旅》更为深邃,剧本由世界各地悲天悯人的残酷现实生活开始发问:母亲,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导演通过美轮美奂的图片演示了宇宙的形成过程及生命的诞生历程,让我不由得思考那个终极问题:我是谁?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时间吞噬一切与生命的微不足道,还有什么是永垂不朽?时间、空间、生命三者之间究竟有何联系?生命又有何意义……
总之,这是两部可以连接宇宙与人类灵魂的电影。想死或想活的时候,最好看一看。
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介绍的时候,我以为这会是一部适合冥想的电影⋯⋯展现宇宙的浩瀚与静谧,配着优雅的音乐,然后偶尔来两句深奥的哲语⋯⋯(没错我把它想象成了《生命之树》里Lacrymosa那一段的42分钟版⋯⋯)于是,在开始看了10分钟之后,我失望了,因为这部电影完全不像我想象的——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旁白,电影压根没有营造出一个我盼望的“安静的宇宙”⋯⋯除此之外,配乐和摄影都隐约让我觉得不对劲,但我又说不上来是哪里奇怪⋯⋯
然而进入电影的第14分钟,我的迷茫和不解被渐渐扫空。镜头来到一个河道,两岸是逼仄的赤色岩壁,星光点点的夜空被岩壁窄窄地挤在前方。此时,镜头紧贴在水面上,像水蛇一般在蜿蜒的河道上迅速的游走。两岸岩壁向后退去,看得我有点头晕,镜头则好几次在我以为要撞上前方的岩壁的时候出乎意外的拐弯。配乐上,键盘上只敲奏一个单一的音符(C#),时值保持完全一致,像是钟摆永恒的滴答声一样,高度稳定并且流畅;而鼓点沉稳但却不失生气。这个长长的游走镜头一共保持了1分14秒,没有被切断,在动人心魄的同时又及其流畅,如同波涛不惊的墨蓝色河面一般!
看完这个长镜头,我终于明白我之前没有领悟的一点是什么了——这同时也是我觉得摄影和配乐不对劲的地方——动感!导演要表现的是动态美,而不是如静物写真一样的静态美!
其实,电影的片名早已昭示了自己与其他纪录片的与众不同:电影片名不是“Landscapes"(地貌的风景) 而是 “Timescapes"(时间的风景)!导演用镜头长时间曝光,把平时我们无心也无时间看到景色变幻压缩到几分钟甚至几秒之内,再用快速剪辑或是蒙太奇把场景压缩,不仅仅是要展现这些地貌的静态的景色,而更是要展现这些风景在时间的流逝下的动态的美!
于是突然间,之前的镜头和之后的镜头突然都有了新的意义:镜头密林里飞漱的瀑布,匆忙掠过城市上方的流云,黄昏时变幻莫测的残阳,发电风车林立的山头上起起落落的太阳,枯树枝头斗转星移的夜空,潮来潮往的沙滩⋯⋯ 导演要展示的不是一个倦怠的、古老的、刻板的、静态的宇宙,而是一个灵动的、迅疾的、朝气的、动态的宇宙!我们看惯了大多数纪录片里如拍摄博物馆里的古物似的,用缓慢细致的拍摄手法来表现地球,难怪我们会在看这部电影时感到不适应!
之后,在第21分钟,湖边一排飞雁在黄昏的残光中,呈“一”字型队形优雅起飞,远处是绵延的山脉。我原以为这仅仅是又一个“秋水与长天一色”的镜头,但是随着飞雁们展翅上扬,它们的队形开始慢慢地与远景里如水墨画一般的墨色山脊轮廓重合!随着飞雁的队形改变,这动物与自然惊人的巧合,静态与动态庄严地契合,只持续了宝贵了两秒钟⋯⋯这就是一个静物(山)与动物(雁)在时间的安排下的美妙巧合!(截图在此:
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649032585/) 而这一段镜头的极简式配乐也是我全片中最喜欢的一段音乐(作曲家的官网上有试听),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Creatures of the sky below",充满了极简主义的一切美好特征:灵动、清透、简洁、有力。
之后的第28分到第30分,我认为是全片的神来之笔。这是一段把音乐会上甩头跳舞的陶醉的人群,和星空下的深空望远镜不时调整角度的蒙太奇的“匹配剪辑”(match cut)。人群因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而起舞,深空望远镜因星辰的运动——宇宙的韵律而起舞,如此,把宇宙星辰万物的运动和人类个体的运动联系在一起。在我看来,这组匹配剪辑,犹如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开头飞船发射和人猿手中抛出的骨头的匹配剪辑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都是跨越时空,暗喻了看似毫无关系的两组场景间微妙的关系,唤起哲学思考,实在妙哉!
很多时候,导演选择在故事和台词上沉默,并不是无所作为。没有戏剧不代表没有剧情,没有台词不代表没有信息,因为,我们还有镜头语言和音乐语言。导演已经用镜头捕捉、用剪辑夸大、用音乐烘托给我们看了,倘若我们还是看不出来,我只能感叹:Sometimes the art of filmmaking is indeed too subtle to be noticed!
最后附上配乐家的官网,可以试听配乐:
http://www.johnstanfordmusic.com/timescapes/没有旁白,
只有纯音乐,
每一帧都绝美如画,
忍不住疯狂截屏,
想把这些美景保存分享,
它是流动的,是有感情的,是美妙的
静下心欣赏,感叹震撼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原来世界还有那么多美景值得我去探索。
也期望有那个理想中的人跟我一起去享受这世间的美好。
每次看自然类纪录片都会想,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实在她短暂的有生之年并不需要依附于社会及他人,一切都会在选择了星辰大海、高山沙漠之后黯然失色。愉悦和满足会来自自然无尽的馈赠及自身的毫无保留的吸纳,它会教你怎样生活及爱自己!
吹笛者倚著窗牖,
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茨维塔耶娃)
星辰篇
大海篇
森林篇
戈壁篇
高山篇
共存篇
Others
(MD,为什么这么鸡汤???)
画质极佳,画面干净细腻,锐度惊人!就是没有对白和台词,让人感觉这只是一部超高清摄影集回放,而不像是纪录片。8.3
时间的风景...
略有点审美疲劳咯
对白只显得苍白无力。令人震撼窒息的画面 (燃烧画质系列,今天你爱了吗)
斗转星移,风起云涌;云蒸霞蔚,鬼斧神工。
若能亲眼目睹,我一定会震撼得泪流满面的。
充其量是风景宣传片罢了,还“纪录片”,试机碟还差不多
挺飛的。
吃飯時候看,看完了忘記吃了什麼!!!!!
高技术风光片,比较适合大卖场卖电视机试片用
美丽的作品
每一帧都适合截图当桌面。
感覺就像是在同一個地方用不同的角度拍攝了同樣的場景,畫面過於單調,且有過多的重複,那個一成不變的星空就占去了將近80%的篇幅,即便取景有所迥異,但是作為主體部份的過度疊合使得影片承載的信息量過少;畫面的確很美,如果在構圖上再精巧點就更完美了;人與自然的契合未表現出,被生硬地割裂了。
超清全屏耳麦声音开到最舒适的大小,便可领略,自然界极致的美。
尼玛、屏保吗?
我就是看到满天星就会哭的那种人
死在广袤浩瀚里!纯技术片!
蛮适合电视机卖场放···
挺洗眼睛的,内容之间没什么联系,这拍点那拍点就是片基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寂寞,就是你刚看了一部非常非常美得要泪目的片,却发现豆瓣只有3个人看过....【PS:没有1280以上的分辨率最好不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