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浪漫穿越,美妙人生。
之前有韩国版的触不到的恋人,是悲伤的结局,虽然也很感人唯美,但我不喜欢所有不快乐的东西。美国多年后翻拍,更喜欢这个结局,比韩版的幸福。多美妙的一个故事呀 !爱看电影的原因之一就生活中不能出现的所有,都在电影中实现了。
还有男女主演,是我觉得比较登对养眼的银幕情侣,那时候的基努也没有现在那么颓废(参考最新片子敲敲门),英俊干净,我喜欢的类型,女主嘛,在我眼里要普通一些,也许就是因为这么普通,得到的爱情才令人目眩神迷吧。
推荐看看,心情都好了!
2 ) 爱情物理学
周末最适合看美剧,一口气看完不用一颗心老悬在半空中。如果没有美剧,那就应该看爱情片,因为爱情片需要耐心,不能老按着X2快进。只是到了周日晚上就不能看了,应该转去看动作片或者恐怖片。这叫预习,周一上班的时候才有充分的心理承受力。这个周末我看了《触不到的恋人》(The Lake House),主演是基努.里维斯和桑德拉.布洛克,金童玉女,人过四十都还那么有说服力。
据说这是韩国电影《触不到的恋人》的美国版。韩版我没看过,但是美版给了我极大的享受,证明就是最后男女主人公接吻的时候我觉得非常伤心。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很喜欢其中的平行宇宙概念:2004年的Alex Wyler(基努.里维斯饰)收到了2006年的Kate Forster(桑德拉.布洛克饰)的超时空来信,当时Kate离开了湖边小屋,因此把一封留给未来屋主的信放在了邮筒里。结果整个宇宙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个邮筒里发生了扭曲,导致信件被直接传送到了2004年的Wyler手里,他是湖边小屋的第一任主人。对此他当然非常奇怪,于是两个人就开始透过邮箱开始写信。。。。。。
在我看来,这种事情非常危险。因为两个人分享的“现在”,其实在时间上相差了整整两年。那么他们就等于是生活在两个平行的时空间内,糟糕的是Wyler所在的时空对于Kate来说是“历史”,由于邮箱把两个不同的时空联系了起来,这就导致Wyler的行为能够影响到Kate的生活。如果这一点完全符合逻辑的话,那么Kate的世界不可避免地要被毁灭。比如说wyler从Kate处得到了两年以后的股票行情,那么他能够迅速成为亿万富翁。这时候,Kate的世界里就突然出现了一个原先根本不存在的名人,所有这个世界里的事情都被重新写一次,以适应这个变化。那么,Kate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魔幻世界,随时有人出现或者消失,事件发生或抹去。如此超自然的一个世界,其实完全不合适人类居住。假使Wyler如我一般经常童心大发,用不褪色的笔在Kate脑门上画一只小乌龟呢?
所以这是一个随时可能崩溃掉的故事,因为逻辑上它不能自圆其说。不过这影片非常幸运,刚好是一部爱情片,而爱情从来不需要自圆其说,也经常有人莫名其妙地出现或者蒸发,有事情莫名其妙地发生或者是被遗忘。如果这么说的话,这片子倒是完全符合爱情的视角,在这个角度里观察到的世界的确充满了各种超自然现象。
通过信件,两个人相爱了。但是他们始终见不上一面,因为时空错乱。所以,任何一个约会都惊人地漫长。wyler约了Kate“明天”见面,那么他就得等两年。这当然也非常浪漫,比如说去定桌的时候可以告诉服务生,我定两年以后的明天,需要一张两人台。而Kate去到饭店的时候,女招待能羡慕她到眼泪纵横。让我崩溃的也就在这个地方:wyler在这两年里肯定不能闲着,还得写信给Kate,而且一写就是写两年。他写过去,Kate自然也得回。问题是对于Kate来说,“明天”他们就见面了,见面了就在一起了。那么她还要写什么鸟信?这就是说,她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恋人,两人紧紧拥抱,从此幸福地生活下去。但是,每天她还得起早床,到门口的邮箱里收发信,给同时也存在着的那个他去信。这就是说:她有两个恋人,一个永远在写信,一个现在就在她身边。我除了崩溃还能有什么选择?
好吧,让我放弃这些愚蠢的想法吧,还是回来看电影好了。既然相差了两年,那么就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等待。这是影片的主题,由于两个人的时间都在等同地流逝,所以他们只能约定时间,然后一起等待。由于wyler失约,Kate这个等得最短暂的一方率先提出要分手,让她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而 wyler为了能见一面爱人,得到她的拥抱,准备进入Kate两年前情人节目击的那场车祸中去。他觉得不能没有Kate,所以宁可被车撞,然后倒在 Kate怀里,死去。
这时候超时空的因素就起到了作用,Kate及时发现了这一不良动机,因为她获悉wyler死了,就在两年前的这一天。所以她再次启动邮箱,要求对方不要焦急,等着她,她就在湖边小屋等着,这几分钟就要决定Wyler的生死。Wyler收到了信,这一次他很冷静地等了两年,走到了在湖边焦急等待着的Kate身边。
回过头来,如果这种爱情物理学真的成立,其实他们要见面其实非常简单:Kate搬到湖边小屋里住着,死等。那么他们很快就能见面,能就此在一起。但是,要能彼此一直守候,存在这种信心,不会中途变卦,需要的异常强烈的爱。所以,这个故事尽管漏洞百出,但是却道出了物理和逻辑所不及之地的真理。
3 ) death is colder than love
周六晚上一口气看了4张碟 依稀能记住的就是这张
可能是怀有喜欢keanu的私心 带着宽容的眼光看这张碟
但是还是太喜欢这部电影的气氛了
电影的画面 演员不做作的表演 恰如其分的音乐
而电影中的爱情就像舞池上空的雪花机
不期遇喷射出来洁白冰凉的雪花 迷藏在头发里
最后的相遇 重逢 似乎过于完美 让人妒忌
爱情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 存在的只是爱情的证据
4 ) 我希望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
——我为什么更喜欢美版的《触不到的恋人》
我非常不喜欢 触不到的恋人 这个翻译。韩版的题目是 海,美版的题目是 湖滨小屋,为什么要翻译成这样呢?
我非常非常喜欢Lake House这个女主角不美、男主角面瘫、节奏缓慢且逻辑不清的浪漫爱情电影。从大学到现在,前前后后跟不同的朋友一起看了好几遍。Yang喜欢韩国版。后来他跟我一起又看了一次美版,打了三颗星,并且评论说“故事扩充的太厉害之后就不是原来那个故事了”。 我问他原来是什么故事,他说,原来就是关于两个人之间写信交流简单的爱情故事,不像美版,涉及到家庭、更多的感情纠葛等元素。
我于是就看了一下韩版。我同意他的评论。但是...我更喜欢那个扩充过以后的故事。
韩版只是一个忧伤而美丽的爱情故事,但我喜欢美版,是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刻画出了那种 个人的“微妙的难以抚慰的孤独”。
我看过Sandra Bullock很多电影,我觉得她演得最好的就是这部电影。我不能忘记她坐在广场上跟她妈妈闲聊:情人节居然有60度,简直不像芝加哥啊。——那种寻常对话,关于天气和三明治,但是句句都是寥落——她没说过自己孤独,但是在这部电影里面,她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叹,几乎都在说“寂寞”这两个字。她长得好看,又事业成功,是一名医生,不无聊,每天忙着救死扶伤,曾经一度还有一个看上去什么都好的男朋友——这个男朋友还十分爱她,对她十分认真,没认识多久就开始计划未来,兴致勃勃地把所有的亲朋和好友都介绍来给她认识。在别人看来,她还有什么好不满的呢?但是她就是寂寞啊:凭什么你们都活得那么有劲?你们真的都有那么的high? 这一切都有什么意思呢?
比如劳累了一天想要只是温暖和静谧,一回家发现男朋友请来了全村儿的人给你办生日party——她转身时那个勉强的笑容。一屋子的人其乐融融,她一个人溜到后院坐着: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所以我不觉得她在party上亲吻陌生男子是多么恶劣的事情——有人坐在她身边,问她最喜欢的书,仿佛有满肚子话,但小心翼翼不知道如何开口,笨拙艰难地跟她聊天。她谈到小时候第一次爱上别人的故事——小时候是那么热烈冲动果敢的人,后来就都成年了,内心的热情被压抑起来,过着冷静理智、有条不紊的成年人的生活。后来她说,我不唱歌,没人想听我唱歌。但是我可以跳舞。
Yang非常不喜欢这个情节——他说在男朋友给你办的party上跟陌生人跳舞并且亲吻,这个太恶劣了。但是这恰恰是我最喜欢的情节——我说我也觉得这不对,但是我能够relate的:If I've made some bad decisions, that's because i was very young and very lonely. Yang觉得这个情节非常生硬,说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过来奇突地问你最喜欢的书,并且他自己都没看过,问你它关于什么,你不觉得ridiculous 么?我说,是的,但是不ridiculous的对话是什么——姑娘你芳龄几何?什么时候毕业?毕业了准备去哪?我宁愿有人过来问我说,你看过《月亮与六便士》么?我说,那是我最喜欢的书,你为什么要提起它?他说,因为有个朋友送给了我这本书,我想知道它关于什么?我说,它关于内心的追求。一个人不受世俗道德的羁绊,抛弃家庭事业以及所拥有的一切,只为了做自己热衷的事情,到死都过着过着困顿流浪的生活。他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我大笑:是的,这太糟糕了,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个。——This conversation is ridiculous, so are a lot of beautiful things.
(但请不要得出错误印象就是:如果你想与我搭讪,就来问我月亮与六便士吧。)
那种寂寞,不是因为你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而是你看着周围的人,觉得根本无法跟他们融入,更不用说从他们身上得到沟通和抚慰。而这个时候,有一个两年以外的人,类似的心境,你跟他进行着有趣的谈话,跟他说,你知道我最喜欢什么吗?我喜欢树。于是他在你住的地方给你种了一棵。你们隔着两年的时光去一起散步,谈论着芝加哥的美丽,两个人都有不被周围的人所理解的孤独。但这是不实际的,说出来都像一个笑话。在某个时候你自己都觉得爱大概只是一种幻觉,不是身边的人不好,而是你要的太多。你觉得这是你的错——为什么其他人看上去都可以,就是我不行?所以你试着自己做一些妥协,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忘掉那些虚幻的快乐——于是你开始踏踏实实地接地气地生活,跟一个实际而合理的男人在一起,准备买一栋房子,过平凡幸福正常而又寥落的生活。
——这也是Yang为什么不喜欢美版的原因,“怎么能明明知道不爱而准备跟那个人结婚呢?”他说。但我觉得这无比的真实,我不认为这是对的,但是这种妥协我们随处可以见不是么?“我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生子结婚的,是另外一些人。” “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她的寂寞不是因为失恋而产生的空虚感,不是因为受到重大打击和挫折...她只是内心的热烈被压抑并无法在现实中得到投射。这就是为什么她喜欢劝导,她说这是一本关于爱和等待的书。她没有说的是,劝导中的两个人,也像正常人一样软弱、犹疑、疑惑,被周围的人影响,对现实妥协,试过别的选择,但是经过漫长的徘徊和等待,他们最终才知道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是多么珍贵,并历尽曲折最终回到了彼此的身边——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故事。我觉得这才是现实:我们都是软弱自私有缺陷的人,但是爱情仍然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美好的、最值得等待的事。
我不喜欢很多论调,其中之一就是,“跟真爱在一起又怎么样,几年之后也就是柴米油盐。” ——这一种柴米油盐和那一种柴米油盐之间是有区别的。 我也认为,爱情无法治愈我们内心的孤独。如果人生是漫长的痛苦,爱情只是一颗阿司匹灵。但是,没有阿斯匹灵的生活,恐怕是要撑不下去呢。
5 ) THE LAKE HOUSE现实蓝本
故事的背后是人生,人生的前面是故事。
THE LAKE HOUSE故事背后是有现实蓝本的。当我看到湖边的那个玻璃盒子,第一时间想起了包豪斯和现代主义建筑;王受之在给力讯的出版楼书《纵情现代》里提到的密斯与他的范斯沃斯住宅。
然后我兴致勃勃。想看看电影如何演绎大师的故事。因为在我心中密斯的这段完全可与萨特与西蒙·波伏娃,希特勒和爱娃·布劳恩划上等号。绝对重量级。
影片中大师密斯成了美国移民,他平生中设计的为数不多的独栋作品出于取景需要被放在湖边(其实是在森林里),女主角的职业也被隔代嫁接(按照电影的亲情关系,男主角的妈妈该是医生)。
其实影片里的玻璃盒子是建筑史上著名的范斯沃斯住宅,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1949-1951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女医生艾迪斯·范斯沃斯设计的,正如影片中所见该住宅通体都是玻璃幕墙,白色的钢铁架构,8根钢柱支撑整个建筑,简单到无以复加。
影片中隐去了建造房子的动机,而那个长方体玻璃BOX也不过是个道具,至于密斯的影子也不过是为了给男主角一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师世家特例独行的公子身份。
影片中男主角亚历克斯提到其父与柯不西耶、赖特相交甚欢,证明是同年代的大师无疑。密斯泉下有知也该安息了,因为导演让他多活了35年,直到2004年才去世。他临终前设计的美术馆正是柏林的新国际画廊。
故事发生在芝加哥,密斯伟大的湖滨公寓正是矗立在芝加哥湖畔。我想影片之所以用湖边住宅作为线索正是因为密斯的设计初衷及寓意吧!影片中隐约把玻璃盒子当成了某种代言。密斯想把最好的住宅给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范斯沃斯住宅是他的凝神倾心之作。采用密斯建筑中极少用的白,单纯、纯粹,通透、毫无隐私可言,充满着爱意。这大概是爱情的代言---没有一丝杂陈而寄人终生。
美如盛夏的水果极易腐烂和变质,维护成本高昂,比如容颜。密斯的玻璃盒子也是。无视功能和造价,无视心理需求(奋斗里的陆涛有点他的风范)。史上范斯沃斯因为不满意自己的隐私暴露无遗令密斯更改设计,密斯拒绝,遂被告上法庭,二人从此交恶。范斯沃斯住宅因此成为密斯建筑设计生涯中伤心的一笔。
很多人的爱情观都是平面的,电影通过时空的错位令它立体起来了,也许表面上很亲近的人实际来自从不同高度与世界,屈就很辛苦,高攀有风险;同一高度和世界的人又视而不见;放开眼界也许有更适合彼此的人;而在同一世界的也许就只有自己的影子。人们最终该关照的还是自己的心灵。因为只有内心愉悦了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所以徐志摩说在茫茫人海访其唯一灵魂只伴侣。得之,其幸;不得,其命。萨特和波伏娃是幸运的,影片中亚历克斯与凯特也是幸运的。
亚历克斯在他的2004年里悉心照顾着凯特,2004年预定好“海”餐馆于2006相见,2004湖边移植的树,2006在凯特俯拾失物的刹那已经能遮风避雨。。。但当凯特不想再和他联络的时候他坚铭约束。这是我欣赏的爱情唯物主义立场,关照心灵而不唯心。照顾到自己内心是出发点,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是原则。
来自同一高度并相互欣赏的人并不容易。来自同一高度相互欣赏又是先通过笔友的方式相知更不容易。来自同一高度相互欣赏又是先通过笔友的方式相知而且没有彼此视而不见就是难上加难。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结局,他们居然真的可以穿越时空在湖边相拥,虽说看戏的是傻子,但傻子看来如此喜剧太没真实感,亦没有悲剧深刻,美丽的东西还是该在它正当美丽的时候消逝。。。。。
6 ) 只讲故事,不讲电影。
原本打算在下午找一部现代战争的片子看的,在豆瓣翻来翻去翻到了一部《绿区》。在看了几分钟后发现,这居然是早已看过的电影,而我在豆瓣看了简介短评之后仍然没意识到。好吧,重新找吧,这一秒脑子里忽然窜出了《触不到的恋人》的画面,不用找了,再看一遍这片吧。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大二上学期的英语听说课上,那时候的英语老师一美女,张文君,相当漂亮的一美女。两堂课,算上休息的十分钟,刚刚够看完整部电影。那时候好像刚经历了一些事,看这部电影特别感动,还想过在某种可能性下与某一妹纸一起看这部电影,好吧,那个寂寞的骚年。后来,柳华平把这部电影重新翻出来下载了,我也顺便收藏了,再后来看是在大三下学期吧,在某个夜里忽然不想玩剑三了,然后就看了这部电影。那时候西西问我在干嘛,我说,重温《触不到的恋人》,她说她也想看,只是不知道后来有没有看了。
有一些电影,对于我们是不需要去讨论它的拍摄手法或者编剧逻辑性的。这部电影队我而言就是这样的,不用去吐槽它的可能性与逻辑性,不用去讨论它的铺成与收尾,甚至不用去想它是不是荒诞的可笑的。好吧,让我专心去体味这种情愫,专心去回味第一次看这电影时的心情。“no one talks any more 'cuz we can read each others' minds”,不太好笑的笑话。“long days these days!i'd just work 30 hours straight. everytime i stop to take a breath, i realize how isolated that i've left myself to come. believe me, if you get a b-i-t desperated.”好吧,有多少时间我们敢对自己说我感觉孤独了,有多少次我们敢对自己说有一丝丝绝望,又有多少时间我们敢对自己说迷惘。“don't worry Kate, we'll be to-gether in time, even for far away apart, we'll find a way to be close to you and, take care of you”。Alex在得知Kate想念湖边的树林后,从湖边挖了一株小树并把它种到了到未来是Kate的住所的楼盘外。在2006年的某一个雨夜,Kate顶着手提包回到住所外,发现了已然葱葱郁郁的树,或许她不知道,这便是曾经湖边树林里的那株小树。“Hey Morgan,what's time that party begin”“eight o'clock, it's Kate's birthday”。Alex与Kate终于能有一个契机见面了。“um, it's wonderful.it's about,about waiting.it's two people,they,they meet,they almost fall in love,but time isn't right,they have to depart.and then,years later,they meet again,they get another chance.you know,but they do not realized too much time is past,and wati too long. you know, too late to make it work.”那时候的我,听到这一段话,是怎样的心情呐,我现在也只能大抵揣摩了那种感觉了。好吧,两个人终于意识到曾经的邂逅,在公园条凳上赌气了。画面上,左边一半是坐在春天的公园的Alex,右边一半是坐在秋天公园的Kate,而作为他们的界限的那棵树,则左半边是枝繁叶茂,右半边是萧瑟枯枝。这画面让我想起来《和Summer的500天》,好吧,的确异曲同工。
“Life is not a book Alex, it can't be over in a second. I was having launch in Deely Plaza with my mom, and a man with killed right here front of me, he died in my arms. And i thought, it can't just like that in Valentines Day. And i thougth about all the people who loved him, waiting him home, will never see him again. And then i thought, what if there is no one, what if you live your whole life and no one is waiting? So i drove to the lake house to looking for any kind of answer, and i found you, and i let myself get lost, lost in this beautiful fantasy with time stood still. But it's not real Alex, i have to learn to live a life that i've got. Let me let you go.”在两年后的约会中Kate等待一整晚却不见Alex,Kate开始动摇了。
在这样的竞争中,总有些人是loser,他们扮演者苦情而绝望的角色,比如这部电影里的Morgan,在男主与女主终于在一起后,人们开始欢欣喜悦地祝福,可是,谁又会想起那个在感情的竞技场角逐中出局loser呢?又有谁能断言女主选择了男主就一定是正确的呢?Life is not a movie, it can't be over in a second。
好吧,原谅我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一边看电影一边记笔记。好吧,我忘记了结局,忘记了情人节的那场交通意外,忘记了在迪利广场死在Kate怀里的那个人。不管时光怎样交织,不管空间怎样变换,也不管容颜如何老去,you still wait, for a second, and for a life time。现在,我逐渐能够记起来大二那天中午我是怎样把电影看完的……
好吧,我只讲电影。电影之外的东西,我珍藏着。
又一个好莱坞式的happy ending,不知是喜是悲~
感谢字幕组的童鞋
一直想看的韩版总是无缘看到,某次在香港油麻地一家影院偶遇好莱坞版,因为有我喜欢的基努就看了。
怎么跟《情书》一样的剧情。。
泪流满面 keanu reeves好帅啊。。。虽然时空有点错乱
你们本可以利用时空穿越做更有意思的事,却拿来谈恋爱了!
写信完全戳中萌点 只能专注爱情部分 其他的部分不能细想
亚洲人与欧美人对待感情的表达方式从这两版电影中可窥一二。我喜欢基努和布洛克的搭档,对他在电影中等待多年的爱情所感动。
结局很精彩
紀念啊
桑姐最姐们儿的电影了!
关于时空穿越的问题一旦细想 就容易陷入逻辑死循环!
完全不顾平行宇宙的原理。不过这毕竟只是个爱情故事。
中规中矩的传统片,时间的距离很无奈却不残酷
桑德拉·布洛克和基努·里维斯主演,前者演得太赞!虽然这一时空交错的故事从逻辑上有很多想不通的漏洞,但本片的爱情足够感人,细节处理不错,湖边小屋风景优美,还引出了关于等待的哲理。爱情是不讲道理的,只要看完这片觉得温暖、感动即可~ (8.5/10)
如果理科生在这种片子上都急于讨论什么逻辑问题,那我还是庆幸自己当年选了文科。
有时人们需要忍受等待,但困难的是如何知道每次等待是否真的需要...
这是一个随时可能崩溃掉的故事,因为逻辑上它不能自圆其说。不过这影片非常幸运,刚好是一部爱情片,而爱情从来不需要自圆其说,也经常有人莫名其妙地出现或者蒸发,有事情莫名其妙地发生或者是被遗忘
为什么是大团圆结局!我要看杯具!
也就2.5星 看得让我实在感觉不爽 ! 男女主的气场不对 2个接吻场面是我见过的最差劲的! 看的我郁闷!喜欢那段台词…… Alex: She's more real to me than anything I've ever 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