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为了一部剧下载了豆瓣,想为它写下点什么,这是一部难得温情校园家庭青春喜剧。
看第一集的时候,会觉得它和韩剧请回答1988很像,孩子,父母,温情,同样的元素,几个孩子和请回答1988里的几个孩子,似乎都能对得上号,黄橙子和德善,谈宋和狗焕,霄霄和宝拉,陈最和善宇。往后面看了几集,却又觉得不像,又觉得像校园爱情剧,围绕着树德院的几个孩子展开,黄橙子和谈宋,陈最和霄霄,不同于那些狗血的校园爱情剧,这部剧把他们之间的青梅竹马情,和暗生的情愫,处理的极其的好,青梅竹马体现在日常的打闹,拌嘴,藏在各种的小细节中。而暗生的情愫,不似高尔基海燕那般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而是随着一件件小事,暗生滋长,娓娓道来。每一集都会传达一些道理给我们,黄橙子和妈妈冷战,爸爸的一碗面就让黄橙子释然,和妈妈和解,演员的演技是无可挑剔的,橙子那自然而然的流泪,眼睛里带着光,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演员,希望以后星途坦荡。
这种叙事自然,感情细腻,娓娓道来的感情,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从而被感动,这部剧确实是国产里不可多得的佳作。给导演点个赞吧
我喜欢这部剧,所以不喜欢的请不要来底下说些什么了。《如此可爱的我们》就是一种温馨的风格啊,有爱情,亲情,友情,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首先选角选的非常好 谈宋——李明德
黄橙子——田曦薇 祝今宵——李盈盈
陈最——李明源 贺今朝——尤浩然 很喜欢谈宋,口是心非的爱在朦胧的青春年华真的是再真实不过了。黄橙子也挺可爱的,眼睛大,还有梨涡,脸蛋也小,很适合演青春校园剧。然后是温柔的陈最,对宵宵的爱全部都在一点一滴掩藏着的偏爱里,都在默默守护的目光里。然后宵哥后面卖萌真的快笑死,最后贺今朝——就是纯灯泡。 后面的剧情好看,十一二三集偏亲情,树德家属院的亲情友情使我泪目(林爷爷离开的那一集)之后十四五六集就是甜。
“十七岁那年的我们,都怀揣着各自的秘密。那些小心掩饰却还是被发现的,那些不愿承认却又欲盖弥彰的,那些明明笃定,可最终,却还是心甘情愿把它变成回忆的,而这些秘密,这些不能说的秘密,在过了很久很久之后,才被发现是如此雷同,原来他们都关于一场不请自来的心动” “雪花落入水中的频率,超过五万赫兹,因为匹配不到人类的频道,所以这个雪天,还是太安静了,安静到好像只剩下我自己的心跳,安静到明明是拥有六十亿人口的地球,却好像只剩下我和眼前的这个人。希望这个世界可以吵闹一点,好让我假装,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个秘密” “十七岁,男孩子们养成的第一个习惯,就是信誓旦旦的蒙蔽自己的真心,想着只有零点零一的概率,所以披上了皇帝的新衣,想要用魔法庇护自己的心意,但真心哪有那么容易消失,即便是趋向于零的概率,它也会在某个瞬间原形毕露。所以,站在那个雨夜,看着那个背影,才发现,年少时喜欢上一个人的那么多表现里,最最欲盖弥彰的,就是看向她时,心中的踏实和眼里的笑意”
“这个世界上最爱藏着话的人就是爸爸,他们把不善表达的关怀藏在温暖的电灯里,把难以开囗的鼓励放进每一张珍贵的奖状里,还有很多很多无声的惊喜都被他们精心地安排在我们向着未来前进的每一天里,我们就在这样沉默的父爱里被他们坚定地爱着也坚定地爱着他们” “来日不一定方长 山水也未必重逢 尚在今日还在想聚的我们 就请努力靠近彼此 尽兴活在当下吧” “从前总觉得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很长,但到了这一刻才明白长大一岁其实只是一瞬间的事。过年的意义从上古时代绵延至今就像烟花一样耀眼着闪耀着,给予我们无数次治愈彼此的勇气,然后重新出发。吃不到热腾腾的饭菜没关系,对联里藏着秘密你也许不知道没关系,偶尔听听奶奶的唠叨也没关系,即使在路上耽搁了许久只要心中有挂念的人,我们就不会是孤身一人,我们还是会回到熟悉的家啊” 以上都是剧集里很喜欢的几段
看完可爱的八集,只是非常羡慕有从小长到大的朋友。
现在35+的我从小也是长在母亲工作单位的院子里,从小也有几个可以在楼下叫名字下来玩的女生好朋友,平时总是一起玩各种游戏。记忆中没什么男生,小时候总觉得男生是另一个世界的生物。反而跟妈妈同学的儿子在一个小学和初中,由于家长的原因家又住的很近,总可以在一起聚聚,稍微熟悉一些,也算不得青梅竹马。高中不在一个后渐渐断了联系,而妈妈和他妈妈倒是经常可以见,我也可以从妈妈那里听说那个男生的消息,妈妈总是无意转达说他谈了个什么样的女朋友,怎么又分手了,为什么又辞职了等等。我想我妈妈也是这样跟他妈妈说一些我什么时候领证了什么时候结婚了这些有的没的消息。本来不是很关心的人,因为小时候的情谊又想多听听八卦,就是淡淡的情绪无波无澜的听着一个又陌生又熟悉人的信息。
直到有一次妈妈聊天跟我说起,之前他跟他妈妈说要是找到我这样的媳妇就挺好的,为什么没早点让他妈妈牵线搭桥这种的话…我才惊到了。那个时候我已经生了老大,肚子里还怀着老二。我惊诧的问我妈为什么突然说到这个话题,我都结婚这么久了怎么说到这些。原来是我博士毕业回国后在老家补办了个简单的婚礼回门仪式,他妈妈在席间拍了我的照片给他看了。当时听了这些我也是哑口无言,哭笑不得。
其实也没有后续,过了两三年他也结婚了,找了个年轻的小姑娘,现在他也只是躺在我微信里面的一个人名而已。看了电视剧,感觉只是有一群能陪着长大变老的朋友真的很好,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小时候的玩伴渐渐的长大了升入不同学校,加上体制改革,妈妈的单位破产了,院子也被房地产收购开发成商品房,朋友们各家都搬走了,也就慢慢断了联系,都是有联系方式的陌生人罢了。
珍惜眼前人,珍惜青春!
想来2007年
在回忆里,我也是一个爱听周杰伦的歌,向往用诺基亚手机的少年。
作为一个初代90后,想来《如此可爱的我们》(简称《可爱》)讲述的,大概是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回忆。本着拥有怀旧情结的观众视角,来谈谈这部剧里,让人喜欢的地方吧。
职工家属大院,应该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背景了
“青梅竹马”、“发小”等名词,其实真的不只是停留在童话中的词汇
那个邻里间十分熟悉,娃娃可以一起成长的年代
在中国历史上真的存在
虽然在城市里成长的新一代孩子们
应该很难想象这种整栋楼的人都互相认识、相互帮助的生活环境
但也就是这样的家属大院儿生活中
才孕育出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剧本,
还有“十几年的老邻居”、“亲爱的林爷爷、谈爷爷”这些美好的关系啊
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儿呀
最让我我印象深刻的,其实是人物的名字
“谈宋”与“谈欧阳”
这里用到的起名法,怕不是经典的“父姓”+“母姓”起名法吧...
哈哈哈哈哈 过于接地气
“贺今朝”与“祝今宵”
看到这对兄妹的名字,哎你别说,对得还挺工整
这样的汉字笑点,大概只有以汉语为母语的观众能找到吧
还有还有,看到了熟悉的小演员,长大了呀~
就像歌词里写的
那时,如此可爱的我们,永远年少,永远闪耀
剧中每一集的开头都有一个小标题那是这整一集的线索
比如第一集,“听妈妈的话”,借“妈妈”这个人物形象,叙述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或详或略。
黄橙子持家的妈妈、祝贺兄妹隐忍的妈妈、陈最那为儿媳妇操碎心的妈妈,和谈宋过世的妈妈。
不慌不忙地铺开故事情节
加上属于青葱岁月的文艺独白
轻松,也很治愈
想想我们都路过的17岁
刚好都会遇到这几个话题
青春期的家庭、成长中的朋友、自己喜欢的人与无法阻止的告别
长大了,注定着要面对更多
是的,这是最好哭的一集
也许再见就再也见不到你
同为初代90后的新生代导演、摄影师猫的树Cattree,有自己的专属滤镜。
与最近的“国潮”复古剧——《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不同,猫叔的作品,没有北方的大气与粗旷,更多的,是属于南方多雨小镇的那种柔情。
与《隐秘的角落》的复古纪实胶片感不同,猫叔滤镜下塑造的校园感,带着一股文艺清新的闽南气息,或者说日系的小清新。
猫叔的滤镜也用到了《可爱》里少数的校园画面中,但更有趣的是,同时融入了南方小镇的“复古国潮”——那种属于那个年代的“职工家属大院文化”。
邻里间相互认识,互相帮忙;一起共事的人,看着孩子们一起长大,一切都再熟悉不过。
除了画面,猫叔还有一大厉害的技能,怕是要数文艺浪漫的文字独白了
《可爱》中的女主视角呈现出的文字独白,也是本剧的一大看点
那些华丽的词藻,正是少年们所热爱的
正值年少轻狂 爱的都是虚妄 追的都是天光 梦的都是荒唐 却在心上 刻下最无忧的时光。——《一期一会》
现在想来,真的是最无忧的时光。
初代90后的童年回忆,是多元化的
接地气的本土文化、风靡一时的港台文化、舶来的日韩文化,拼起了我们的童年
诺基亚手机、高中课本、周杰伦、《家有儿女》、《千与千寻》,甚至还有网络神曲郭美美的《不怕不怕》、黄龄的《High歌》!
作为一枚细节控观众,对更加细节控的剧组,有莫名的好感!
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些梗有点硬
可能编剧老师还是要好好想想如何讲细节梗轻柔地融入剧本
1、团块结构的剧本,可以加入更多的伏笔
希望可爱的编剧老师可以多埋一些包含中国文化特色的梗(一些稍微埋一下,观众就能get到的轻松梗,那种中国观众容易共鸣的梗~)
2、多多制作精美的官方剧照
带官方水印的那种~
包括但不仅限于展示关系的,还可以有塑造人物的剧照呀、五人帮主题合照呀,etc
3、电视原声也可以继续精良制作
一方面是歌词内容与剧本在某些点上有契合点
另一方面是编曲有足够的大众性、流行性
旋律多听几遍足够洗脑的那种
电视剧OST做的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十分流量呢
徐不烦就啰嗦这么多啦
心心念念的国产复古温情治愈剧
终于出现了!
是很美好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属于2007年的,属于17岁的,家属大院的成长回忆。
以上。
第一次了解《如此可爱的我们》是在去年的十一二月,清水一中的取景地在我们高中。那段校园里十分热闹,一下课大家都凑过来看演员。于是悄悄记下了这部剧,一直在等它播出。本来以为它会到我明年毕业才播,结果现在提前就播了,真好真好真好😌 虽然是一部小制作的网剧,但是选角和制作很不错。布景都很巧妙,有十几年前的味道,背景音乐则总是恰到好处,感同身受。明德的少年感和曦薇的少女感真的绝配! 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挚友,懵懂青涩的少男少女,这些都构成了青春里最美好的回忆。喜欢92天团的每一个人,是精灵古怪的橙子,是可爱却又直男属性的谈宋,是聪明且气质绝佳的今宵,是温柔小天使属性的陈最,还有最最最憨的今朝。树德大院的五个孩子,彼此陪伴,一起长大,那些可爱的瞬间,都是友情最真实的模样,温暖着屏幕前的你。 最喜欢橙子和谈宋的情感线,俩人打打闹闹长大,是“欢喜冤家”,也是“喜欢冤家”,青梅竹马,好像真的是美好的代名词
最后 附上我最喜欢的台词
希望树德五宝贝都要好好的!
豆瓣给了7.9的高分。说明什么呢,如果没刷数据的话,只能说明95后中还在看剧的这群人对文艺作品太没要求了。这根本不是模仿的问题,也不是新潮流与旧标准的问题,更不是两代人有不同审美偏好的问题。只是单纯的好坏问题。
请回答1988写的是一群70后,但带来的是无代差的感动。因为故事真挚细腻,符合逻辑和时代背景,每个角色都是不同的,但都很典型,同时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符合人物性格。
作者编剧李佑汀/李有静/李友贞和导演申源浩以及每一位演员、布景、灯光、音乐、剪辑都相信他们的故事和人物,并且有能力呈现在剧中。
同样是写父与女的戏,1988中,德善是家里的老二,姐姐宝拉是学霸,个性霸道,弟弟最小,又是东亚的男孩,父母无理由偏爱,而老二德善总是被父母「亏待」。家里生活拮据,德善抱怨连自己的生日也没有,要在姐姐宝拉过生日时吃同一块蛋糕。那天晚上,爸爸偷偷买了个蛋糕等在德善放学的路上送给他心疼的女儿,「爸爸妈妈对不住你,爸爸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啊!」
女儿心里压抑已久的不满,被生活中无奈的爸爸的细腻体贴给化解了。
像这样的关于亲情友情的真挚而闪光的段落,简直数不尽。这些跟年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双门洞还有个叫阿泽的孩子,从小妈妈去世了,性格孤僻,少言寡语。德善祖母葬礼结束,德善爸爸回家,在门口遇到了阿泽。夜里,路灯昏暗,长辈跟晚辈坐在一起。
阿泽问,「听说您母亲去世了?」
德善爸爸红着眼,「死了也好,活着也好,最想念的是妈妈,我想我妈妈了。阿泽你是什么时候最想念妈妈?」
阿泽眼里噙满泪水,「每天。每天,每天都想念妈妈。」
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但对于失去了妈妈的人,阿泽是长辈,德善爸爸才是孩子啊。一个刚失去妈妈的中年人,希望能从一个从小失去妈妈的孩子那里寻求经验,这样一段相遇和对话不是只靠智力能做到的。
编剧的细腻,不是为细腻而细腻,而是为了呈现真挚和真实的感动。
《如此可爱的我们》开头也有一段父女关系的刻画。女儿想要一辆新自行车,但家里刚刚搬迁,没钱了,要省吃俭用,爸爸想用自己的800块私房钱给女儿买自行车,但钱被妈妈发现了。于是爸爸就用给领导送礼买酒的钱买了自行车,也是夜里等在女儿回家的路上。而送礼其实是为了怕下岗,想跟领导搞好关系,最后送了领导一本关于怎样酿酒的书。这段戏整个是戏谑的、失真的。藏小金库在网上是个段子,真实生活里,是严重的夫妻道德问题,是彼此的不信任的体现;家里没闲钱,女儿想要换新车,理由是不充分的,在戏剧里,矛盾不够大,冲突不强烈;800块对于一个刚搬迁的公交车职工家庭不算是小钱,戏剧真实不允许在这样毫无必要的地方以这种形式体现父爱。用一点小钱偷偷给女儿买个蛋糕是真诚的,把房卖了给女儿搞个豪华生日宴会就不是真诚的,是做戏;给领导买一本怎样酿酒的书送礼,就跟真诚更没关系了,是戏谑,如果给领导送礼是戏谑的,那前面的严肃性和真诚又如何衬托?整段戏,父女间仅有的一点呈现真挚情感的可能性全被消解掉了。
这段戏明显是从《请回答1988》中来的,编剧和导演不懂家庭,不懂父爱,不懂孩子,更不懂戏剧。至于演员,演员太差了,他们甚至对不起这部剧的烂编剧和烂导演。
不是,这不是就是仿1988吗,这年头仿还说不得了么 我们又没抵制 说一说也不成了?
非常符合剧名了!真的是超级可爱的他们~以及,这年头如此不拖沓的剧也是很少了~很多个瞬间都想高呼:是喜剧吧是吧!但是又有温情的时刻!好治愈啊~
模仿1988其实没什么,但能不能有点诚意,家庭剧又不需要特效成本不高吧!好好的写给个剧本,演员好好表演,不要做作,浮夸,其实也是能出好作品的。几个年轻演员的演技有待提高啊,明显在演,太不自然了
1988汉化版,某些情节、台词甚至镜头高度雷同,是应该给李有静女士付版权费的雷同程度了……如果我不是1988死忠粉可能会真情实感卖安利打四星。三星给尚算成功的本土化,还专门拍了08年奥运背景。
问题是确实不像1988啊,怎么你们看青春片都像1988还不让人说了?只准说像不准说不像了还?青春片只要踏踏实实用真正的小年轻演,就成功一大半了
3.5-4之间,剧情有些套路但不妨碍我吃这种套路,青春校园甜剧只要选角对了剧情不尬就算成功啦
很可爱 就说青春剧女主好看就成功了一半 没毛病
挺惊喜的一口气刷完了,虽然弹幕总说1988总说女主像谁像谁,但真没必要。1988很好很难超越,但并不是所有的青春怀旧题材都要拿来跟它做比较。可爱的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亲情友情爱情的表达方式也是多元化存在的。黄橙子的性格和颜我超吃,和谈宋这种劲劲的拧巴感觉,就是让人不自觉地咧嘴微笑,亲切的不行,他们有着青春时期里常有的躁动、快乐、直接,甚至感情的表达都是突然随心且又真挚适时的,这是一种一齐头脑发热的浪漫。陈最、祝今宵和谈欧阳的单向箭头,就是在劫难逃的一场盛大暗恋,他们的秘密藏在了不知哪里的许愿池或者烟花面前,带着隐忍、守护、沉默的雀跃,和差一点将到嘴边的那句话说出的勇气。但无论如何,青春都是唯一且不可逆的,这部剧集齐了所有生活里的美好,而我现在回忆的青春也刚好都是美好的样子。
有点像高中写作文老师说假大空的感觉,强行立意
那么多说模仿1988的,妹的1988还是模仿的台剧光阴的故事呢
今年夏天最好看的青春剧,不是吗。
看过第一集来评! 搞笑又温情!爱了
很治愈很好玩啊,看几分钟就过来打一星大可不必,真的挺吸引人的,主角演技也在线,看下去,你值得拥有
国产青春剧陷入了一个怪圈和鄙视链,只要是拍九十年代末和00年初的青春片一律都叫模仿、靠拢、抄袭1988。不知道祖国的文化是哪里让你们这些人觉得不自信了。一群没有经历过九十年代的人只凭借一部韩国电视剧就否定中国大部分人的童年。很多人的青春和童年就是这样一个大院里周围的邻居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的氛围z这是历史的原因。一伙老乡因为西部支援,或者去南方打拼,最后事业有成在一个院子里组成家庭,孩子一起长大。都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事情,电视剧呈现出来的也就是这种东西,就叫模仿1988?那请问什么才叫做不模仿?天天拍家有儿女还是我爱我家?醒醒吧
唉,期待了这么长时间,结果只让我想到两个字,就这?有感觉到制作方想拼命往1988那里靠了但是真的好寡淡啊这剧情,而且这是我见过长辈演员演技最烂的群像剧了
年轻演员选的不错,但是滤镜是真的不好看!父辈演员表演都略浮夸,剧情略尴尬,人设也没有1988那么丰满,不过在最近几年的国产青春剧里面已经算拔尖的了,还有饰演谈宋的小演员不错,未来可期。
B。全员小可爱,宝藏小糊剧!喜欢剧里的滤镜和打光(在国产剧里画面质感绝对不差),新人演员灵动鲜活有记忆点。“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橙子是”,万万没想到那个演二条的李明德有一天会演感情戏,万万没想到演得还挺好😂傲娇的谈宋嘴上不饶人,但所有的小心思都藏在眼底掩饰不掉。饰演黄橙子的演员妥妥的甜妹,少女的可爱和内里带着真实的小做作,诠释得特别灵动。“谈黄”cp的名场面太多了,每次看到都尖叫,导演会拍编剧会写演员会演😭至于第二季,我倒觉得有没有都无所谓了,因为第一部非常圆满,到最后人物也没什么遗憾,有的时候告白的话说出来才会长长久久,可有的时候有些话放在心里也是温柔的守候,不同人物不同性格会有不同的结局,编剧的情节安排我都能接受❤
主角演技太差了 尤其是女主 吹胡子瞪眼的 真的好做作 还有剧情一直在特意又尴尬的强行强调2008年 有非常强烈的出戏感 在此处拉踩《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虽然严重烂尾 但是前期剧情同样是2008年 各个方面的处理方式高下立见 比这部剧自然身上太多了 另外 个人觉得影视剧画面这样的调色可以说是十分糟糕的 短片就算了 这样真的不适合长时间观看 另外还发现宋体虽然好看 但是还是黑体比较适合做剧字幕😅。。
刚开始周杰伦的海报就触动了老阿姨的心,披着怀旧外皮的小甜剧,可1988之所以成功,是于生活细微处讲真情,自然的演绎。一直希望有讲95后的好作品,我们那时候不仅有周杰伦,偶像天团比如今更知名,校服也没那么好看,学习负担重没有很多课余时间。可以当小甜剧看,怀旧剧没有认同感。在演技上略不自然,人物也单薄,剧情表达略不足。奔着李明德来,真的太帅了。李明德虽然都演一些耍宝角色,可身上莫名有一种忧郁气质。
男主误会女主喜欢自己的那些桥段 也太搞笑了吧!喜欢下饭剧!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