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观捉迷藏有感而发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给不好的评价,你们有真正看过就评价吗?我在11月1日在上海有幸提前观看了点映场,一场下来,观众的情绪随着情节也在变化,散场之后走在人群中听到别人的讨论,对这部戏的评价都是蛮高的。我在看这部片子以前,特意看了韩国版的,就怕这部片子原封不动照搬韩版,但是出乎我的意料,改动不少以至于整个故事逻辑更强了,本来被吐槽的几个点也都改过了。更加符合了现实。本来只想短短评价的,但是总觉得一部好片子是要给大家分享,而不是随意评个分,写个评价。片中三位主演演技都是蛮有爆发力的,霍建华改了平日里电视剧的画风,据说还是素颜上镜的,边上的妹子还直呼好帅哈哈。这部片子真的能看出霍建华的演技,是有很大的提升,可能也是因为这个角色和对手,很能激发潜质,对于强迫症洁癖以及童年阴影把握的也很好啊,那种纠结,愧疚歉意表达的很好,已经不是外在的表演了而是深入人心的。秦海璐在这部戏里爆发力实在太强,完全融入了那个环境,那个对着镜头笑的镜头把观众都吓到了,惊呼声不断,就好比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演什么像什么。但因为我看过韩版的所以对她的身份已经知道了,对真相的大白不会有什么惊吓,不过我周围的观众们都是倒吸一口气。万茜在电影里有温馨,有同情,有自责,也有愤怒,各种复杂的情绪交集在一起,也是考验演技的角色。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面对危机,在丈夫面前是柔弱的,但是在孩子面前,却成了“女汉子”与头盔人誓死反抗。电影里的后半部分情景跌宕,一个又一个转折紧紧抓住观众的神经,而且评论里说的配音问题,我是完全没有听出来这部戏有配音的地方。以前霍建华的戏一直听的都是配音,没想到原音这么好听,很流畅,不像某些大陆演员对白还像念台词。董子健和霍建华的打戏,霍建华和头盔人的打戏,秦海璐和万茜的打戏,打的真实,完全没有花架子的感觉。打戏镜头很多,看得出来导演花功夫用心了。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虽然被打上了翻拍的标签,但是他证明了翻拍也能翻拍出另一个高度,我也看了很多中国翻拍的电影,这部电影不同以往,值得去看。今天公映第一天,愿票房大卖。
2 ) 哥们,你制杖吗?你弱鸡吗?你面瘫吗?——捉(急)的不是迷藏,是智商
韩版的捉迷藏我之前看过,此片在韩影中完全属于质量偏下的,剧情bug一大堆,全靠导演气氛营造好以及原版男主精准的演技,才能勉强一看。所以在看这个翻拍版本前,我本就没带有多大的期待。万万没想到,我觉得我的期待值还是不够低。
作为一部“翻拍的”悬疑片,在立项那一刻起你就剧透了,你觉得你能多吸引人?
作为翻拍一部“勉强及格”的悬疑片,眼光已经决定了你的高度,你觉得你的质量能好到哪里去?
被剧透一脸本就不太爽的我,还想着刘杰导演应该会加点自己的解读、搞点新意思神马的。结果观影全程如下:卧槽,果然是这样;卧槽,果然又是这样;卧槽,果然还是这样。
原版电影为了营造悬疑氛围就有些故弄玄虚的牵强感,为了情节走向把人物一个个搞得跟弱智一样,而本片将这股弱智风继续发扬光大了。
劳资出门就是不随手锁门;劳资一个大男人就是打不过一个女人;劳资害怕也是这样、惊讶也是这样、慌乱也是这样……
劳资真的好想问问男主角:哥们,你制杖吗?你弱鸡吗?你面瘫吗?
除了剧情走向,影片处处充斥似曾相识之感。
回来翻翻原版,特么除了台词如同直译一般相似,居然好多镜头的角度、场景布置、甚至光线都及其相似。
我说导演,你这不是翻拍,你这是复刻啊!
这电影拍得也太省时省力省钱了吧?完全都不用动脑子啊,什么绘制分镜,什么设计机位,什么考虑场面调度,都免啦。甚至连服装也不用费脑去找啦,编剧神马的也省了,哇塞,拍电影简直不要太轻松!
还据说拍了三年。所以导演你的脑子居然停用了三年之久?
无论是原版还是这部复刻版,捉迷藏,捉(急)的不是迷藏,是智商。
最后,再烂的IP也是IP,制作方你们这么抄袭,付了原版版权费了吗?
3 ) 无意义翻拍
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然而好的灵感却不易寻。翻版,变成了所有艺术形式都无法回避的事情。无论是图书、音乐、电影,皆是如此。
由于翻版独特的创作性质,好的翻版只有两种可能:出众的原版,像是斯科塞斯的[无间道风云],即使很多人觉得不如原版,却依旧可以摘得小金人;精彩的改编,如同徐老怪的[智取威虎山],以商业片的手法将一个“又红又专”的故事,拍出了现代风味。然而,[捉迷藏]与这两点都没有缘。
诚然,韩版[捉迷藏]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并成为商业领域内,韩国惊悚片的佼佼者。但亮眼的票房成绩,却无法掩盖电影自身的问题,在过度的氛围营造,与前半段不错的悬念性堆积背后是数不清的剧情Bug,与后半段一泻千里的叙事节奏。
作为一个有奖项加持([德兰]),又曾经拍出高口碑类型片([青春派])的导演,对于刘杰来说,影迷们理应有更多期待。只可惜,这一次,尝试全新的商业类型时,刘杰显得太过保守与虔诚。虽然,翻拍版也曾试图通过细节来填补剧情的漏洞,如将新小区中的每一户也都标记上人数,并选择单身的一户打钩。也曾利用拍摄旧楼的地形,精心设计动作,将韩版的天台搏斗转入楼梯间,更通过“拳拳到肉”的真打,丰富了动作戏的观赏性。但是,就原版电影本身的问题,翻拍版却没什么动作,反而几乎是将原版一模一样的克隆了一遍。在韩版在前,且本身影响力并不算小的情况下,翻拍版在继承所有缺点的同时,还失去了这个故事本身悬念性上的优势,彻底成为了鸡肋。如果说原版的故事,从女凶手摘下头盔那一刻就完了,翻拍版几乎从第一秒开始,便已经等于结束。
不可否认,从电影工业的角度上来说,韩影这些年在许多类型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值得华语电影学习。然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真正进步的不二法则,如果只会不分青红皂白的照单全收,那么华语电影距离真正的春天,还任重而道远。
4 ) 不是很懂微博上为什么这么多好评
翻拍的作品压力很大,会和原作拿来比较这是不可避免的。
我是被基友先安利的国产,b站搜了下发现有原版,就先看了原版。弹幕已经预告了翻拍的和原版一模一样,所以心里有个预警。
昨天抽空看了下国产,我没想到是真·一模一样,拿来重叠应该是毫无违和感吧,说他复制粘贴都不过分,连破旧小区和高档小区的布局都一毛一样也太夸张了,演员的表情和原版也相差无几,有见过翻拍的好的,也有翻拍的烂的,但是这种照搬的真的是我孤陋寡闻了orz
先不说原版演技怎么样,但我觉得至少每个人都演出了她那个人设该有的感觉(包括那些配角和小演员),但国产真的除了几个主要角色模仿的还行其他都很生硬。
虽然原片的评分也不是很高,但作为一个恐怖片爱好者我觉得还行,紧张刺激有之,故事也令人背后发凉,希望国产选择翻拍的同时也能精进一下,别只是复制。
之前还看了我是证人,也不用多说了,搜了下发现也是翻拍,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这样照搬的= =
(如果不是先看了原版说不定还能给个还行,心疼我们老干部)
5 ) 中国恐怖悬疑片的失败范例
逻辑强推感人,智商集体掉线,唯一的一点乐趣还是靠着原版的剧情,这种毫无诚意的照搬也就是骗骗没看过韩版的无知的只会吱哇乱叫的小女生。
我国对于此片的唯一贡献大概就是贡献了演技更糟糕的演员吧。
原版就先天不足,挺多bug,直接嫁接到中国社会背景下,更显得奇怪。
首先,要翻拍也找个好点的翻拍好吗?其次,即使你有版权,翻拍搞成这样的照抄模式,也太没诚意了吧?场景、台词、分镜、甚至连主角的很多造型都直接照搬原版,唯一不同的就是主角长得样子吧…我想点评一下故事本身的问题还有叙事节奏上的问题,到底是在评价本片的导演编剧和工作人员还是点评韩国的那些啊?刘杰之前的文艺片,无论水平如何,至少好好做电影的诚意还是很足的。这次是怎么了啊?
好吧,姑且不管是否照抄,就直接来说一说这个片子吧。
前半段一直在故弄玄虚的讲哥哥和弟弟,以为有多大的反转或者深刻的伏笔,到了后面却发现不过是毫无意义的事儿,连铺垫都算不上。后半段也不过是女主一个人为了疯而疯,铺垫和逻辑都不够通顺,无论是恐怖气氛渲染还是角色行为的起因陈述都显得苍白无力。本以为想讲什么深刻的社会问题,最后却发现除了被硬科普了一下偏执型精神错乱之外,什么都没有。
不过这一切都是原版韩国编剧和导演的问题,我们国产电影人不背这个锅,嗯。
最后来说说唯一与原版不同的——演员吧,毕竟不是同样的脸不是同水平的演技,这一块总算看出差别来了。偶像剧常客霍建华果然演技不在线……全程面瘫,远不如韩版的孙贤周,完全无法撑起整部剧的节奏展现剧情应有的恐怖和悬疑感,万茜的发挥也一般,还好女主秦海璐倒是hold住了这个变态的感觉,不然简直是完败于韩版啊。
中国要想拍出一部好的悬疑恐怖类型片,还要有太长太长的路要走啊。
6 ) 精神病人到底该怎样?
其实这部影片就证明了有精神病的人就应该去医院,特别是这种有攻击性的,简直就是要人命。其实全剧演员还好,不管是霍建华的男主,还是万茜的女配,我觉得都很好诠解了角色的需要,因为他们俩的软弱可期才能突显出秦海璐扮演的偏执性精神病人的攻击力和暴力值。其实每次看到头盔人我都从内心感觉到一股凉气从脚底往上发,特别是每次盯在小区口的时候,更甚。但实际最后的结果呢,只是一个人贪婪的欲望罢了,因为太贪婪,太执着而演变成的一场精神病患,人类的借口而已,故事的构造有些牵强。
只能说是基本把韩版原作进行了一次还不错的还原。叙事节奏气氛营造都不错,尤其是秦海璐演技简直牛逼死了!遗憾的是和原作实在是太没区别了,除了最后一幕。
翻拍都选了个这么平庸的原作,确实想不懂为什么。
“偏执型精神错乱,多发于女性” 跟韩版差不多,《青春派》刘杰导演类型片的又一尝试。个人看的老干部首部银幕作品,春夏和董子健戏份略少,董子健的宝强造型差点没认出来。
最大的缺点是除了男主和反派,全部智商不在线!!!好在秦海璐演技炸裂!差点没被秦海璐眼神吓die,走出影院想起她我都怕怕……
和韩版几乎一模一样,但比韩版好,氛围营造是绝对不输的,演技也都在线,但就是台词写的太差,就像是韩版剧本直译。还有,那个女儿太没教养了,怎么没被打死呢....#另外,两大SK2代言人(汤、霍)的皮肤在今年大银幕上都集体阵亡...#
剧情割裂感太重了,哥哥线完全无意义,精神病线又不明不白欠缺逻辑,主演只有秦海璐和春夏投入了,其他人宛若梦游。
在大城市里,如果贫穷,生活会变成恐怖片或犯罪片,或者恐怖犯罪片。昨天看的《捉迷藏》就是这样一部恐怖犯罪片。难得的是此片还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在这个买买买的时代,所有人都有可能因物欲狂热患上精神疾病。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到来之际,看此片就像看了一篇现代版警世通言……
影像风格还是比较突出的,尤其作为一部华语的惊悚类型片,惊悚元素也有,表现合格。只不过,由于是改编的故事,在剧情上基本原样复制,突破有限。另外,小女孩表现比较头疼
差点被豆瓣评分吓得不敢去影院了,没看过韩版没比较,但全程还是挺能被紧张感抓着走。本来还自以为是的预想是霍建华精分,结果却没那么神经也没那么俗。不喜欢的只是霍建华和小孩的表演
完成度掐头去尾的确还行,但连原作的bug都基本照搬过来,唯一对原作进行解释的竟然就是她是什么偏执精神病...这有点侮辱人了...全片只提醒了我们一件事,那就是:还好有秦海璐的力挽狂澜,实力花样吊打霍建华。(其实连万茜都能吊打他呢嘻嘻)
当原版本就问题重重,仅只是一场较为平庸的悬疑片,翻拍于韩国同名电影《捉迷藏》的呈现,可以说几乎没有去致力于改观原有真正的缺陷,只是基本套搬于了昔日那场故弄玄虚的演绎,如此做法,当真是拾人涕唾的笑谈。
其实上我们自己的导演也能做好类型片,比韩国导演来导华语类型片在细节上做得好很多。不过就节奏和惊悚程度而言,跟《惊声惊叫》这样的同类经典还是差了一些。3.5分。
该片深刻的反映了一个真实情况,我国商品房小区的安保形同虚设!
随手不关门的智障行为和智障女儿不能忍
三星半。比想象中好太多,中途被吓到过几次。“死小孩怎么还不狗带”系列。老干部应该多演动作戏、悬疑片,秦海璐赛高!告诉大家住再好小区都没用,安保都是shi。ps.中国小演员跟韩国童星的距离还是比较大的。跟韩版也太尼玛像了,再减一星
没想到文艺的搭配做了一部还很带感的翻拍惊悚片,从此无法正视秦海璐……不论原版,电影拍的太笨拙,暗示直呼太明显,生怕观众的想法不往两端的字幕靠拢,最后献媚希区柯克更让人无语。熊孩子笨保安,比神经质更夺人命。人生大写的殊异跟贫富差,就像以美丽城市著称的青岛,电影呈现的一片乱糟糟。
作为惊悚片,其实在一惊一乍的气氛与悬疑的拿捏上完成度尚可,老房子的可怕忽地腾升,打开衣柜都得抖三抖。貌似竟没看过霍建华表演,虽表情无甚变动,幸亏撑得住一个干净男人的分量。但熊孩子、大意阿妈、猪队友警察和保安,双商是真的能拖垮一部戏……只能说支持下演技最在线的秦海璐,以及春夏。
如果一部电影里男女主的表演是一场和谐的Sex的话,本片就是霍建华一脸死鱼相地躺着被秦海璐疯狂SM……
就翻拍质量来说,绝对可以视做国产惊悚悬疑电影的范本。在剧本已经没有必要讨论的情况下,看导演的完成度和演员的表演,仍能从中得到享受,那就是成功。秦海璐就是中国的凯西-贝茨啊(虽然角色深度不及危情十日的水桶腰)。
2.5。贫民窟,长满麻子的脸,奇怪身世,迫害妄想,噩梦,洁癖,怪人,门上符号,包裹塑料膜的尸体。一切元素都在制造惊吓,但逻辑线上难说服人。最后还企图影射一下楼市现象,纯属花拳绣腿。《维多利亚一号》也在讲楼市奇谭,纵使过火,但至少意图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