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The Office可以说基本上典型地反映出了一部喜剧从恶评如潮到获得肯定所经历的一些变化。2005年春,NBC将英国BBC曾经的经典同名喜剧改编并搬上银幕,用来接档之前的另一部剧集。刚开播时舆论几乎呈现一边倒的否定态度,包括《纽约时报》、英国《卫报》在内的多加权威报纸对美国版The Office的生命力表示严重怀疑。甚至当其播出时间由周四晚间移至周二晚间之后,损失了一半的收视观众,遭受重大打击。
但从2005年秋第二季开始,The Office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变,渐渐脱离了原版的许多套路,开创出一条自己的路线。再加上喜剧电影《40岁老处男》的走红,使The Office主演Steve Carell获得一批影迷,带动了收视率的上升。The Office第二季获得了2006年艾美奖的最佳电视喜剧奖,这是对于该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肯定。第三季开播之后,The Office在角色设置及其关系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尝试,不仅增加了一些新角色,更将角色之间原有的各种关系进行戏剧化的加固或改变,在突出几位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的基础上,赋予一些次要角色各种类型的性格特征并充分挖掘出他们的喜剧成分。这样的尝试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在2007年的艾美奖中The Office入围了包括最佳电视喜剧及最佳电视喜剧编剧、男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在内的多项重要奖项。
类似于The Office这样的喜剧并不多,采用假纪录片的形式,并且不采用罐头笑声,在这些创意上显然应该归功于BBC的原版。但是美国版在当初获得行家的负面评价,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单纯对BBC原版的粗劣模仿。美版The Office第一季第一集是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其镜头的设置和大部分的台词几乎均是从英国原版一丝不差地克隆过来的。这种单纯的模仿不仅限制了剧集本身的发展,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就在于作为一个改编过来的剧目,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个被外界相互比较的过程,而美版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的明显的先天不足,外加上此种英式幽默移植至新大陆后的水土不服,显然会给剧集本身带来诸多的阻力。在进行简单的复制和模仿遭遇瓶颈之后,NBC对该剧进行了许多很有必要的改革,使其有了很大的起色。
这里仅以人物的设置为例做一下评析。The Office中真正的主角其实只有5个:神经质老板Michael、马屁精经理助理Dwight、搞怪王销售代表Jim、前台小姐Pam和实习生Ryan,其余的众多角色虽在剧情发展上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他们本身的性格特征原先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但从第二季开始,这些次要角色的戏份开始逐渐加重,并且对其中每一个人物都进行了精心而全面的设计,使这个剧集不断饱满起来。最为典型的例子可能就是印度裔客服Kelly,这个角色在英国原版中并不存在,演员在试镜中被导演和制片发现,但却并没有设想过应该如何启用这一角色。于是在第一季中Kelly除了在第二集Diversity Day中扇了老板Michael一个大耳光之外,并没有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时刻。不过在之后的发展中,Kelly的戏份逐渐加重,其设定的性格特征也逐渐明晰:一个说话又多又快又带口音的话痨,话多得把人事主管Toby逼得不得不调换办公位置,但迷上了对其并不领情的实习生Ryan并兴奋地“半强迫”地与其拍拖……一个本来在实际上并不能起到太多作用的龙套角色,在之后的剧情中竟也逐渐整理出一条暗线,这是美国版的一大高明之处。其他的次要角色,如莫名地与Dwight勾搭上的性格孤僻怪异爱翻白眼的会计Angela、秃头老气却又有些好色的Kevin、悲惨离婚讲话冷淡并被Michael边缘化的人事主管Toby、自私自利且爱小偷小摸的质量监控老头子Creed等,也有了典型而互不重叠的性格特征,有些还获得了相当数量的拥趸。这些设置还使得各集相对独立、主要角色性格相对固定的情景喜剧在短线情节之外,衍生出一些包含剧情元素的留住长期观众的长线情节和人物关系,如源于英版却又比英国原版更为递进的Pam、Roy、Jim和Karen之间若即若离的情感纠葛,Michael和Jan、Dwight和Angela、Ryan和Kelly之间的情感等,成为了商业环境中该剧获得长期生命力的一大保证。
The Office的幕后工作完成得也令人佩服,在银幕上的许多喜剧元素在现实中也得到了相应的布置,让人不得不佩服美国电视业的成熟与完善。例如NBC专门为剧集中虚构出的Dunder Mifflin纸业公司建立了网站(
http://www.nbc.com/nbc/The_Office/Dunder_Mifflin/),并还虚构出其“股票价格”、“产品介绍”等翔实的内容。在NBC网站上还建立了剧中人物Dwight Schrute的博客(
http://blog.nbc.com/DwightsBlog/),在网上讲述这个虚拟人物的“心路历程”,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甚至是一些一闪而过的笑料,比如在剧中只提及过一次的Creed的博客Creed Thoughts,在网站上也能觅得其踪迹(
http://blog.nbc.com/CreedThoughts/)。在MySpace上,扮演Pam和Angela的演员还在频繁地进行着内容的更新,介绍剧集的拍摄情况与演员的幕后消息。(
http://www.myspace.com/pambeesley、
http://profile.myspace.com/accountinglady)
不可否认The Office本身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单单从其目前三季的发展过程来看,其实其中不乏许多值得思考之处。
看剧的唯一原因是,很早以前就在tinder和bumble上发现跟我同龄的local妹子们总是引用The Office的quote。所以我就一直想着看看《办公室》这部剧。
现在我已经基本对tinder和bumble绝望了。不过这部剧的前三季还挺好,节奏紧凑。第四季以后就拉跨了。第三季里的Karen被砍掉是最让人恶心的。
看剧的首要观感是毛骨悚然:十多年前女性、有色人种、性少数群体竟然可以被如此对待。各种政治不正确的东西乃至侵犯、骚扰都可以被当成笑话。
这让我更憎恶西方文明了。
史蒂夫·卡瑞尔一直没走出这部剧的阴影。他在《Vice》里的爱开玩笑的国防部长角色就颇有办公室既视感。他在《Space Force》里的角色干脆被粉丝们“夸”成“he is just Michael Scott in disguise”。史蒂夫·卡瑞尔本人对于这种“赞誉”多半是欲哭无泪。
从头到尾看过一万遍,但是michael离开以后编剧太想把andy变成第二个michael了,让他失去了他本来可爱的地方,而erin真的是这个剧最令人讨厌的角色了,实在是蠢到令人发指!她和andy的感情戏也让人生厌!Creed! 他的所有出场都是黄金!最棒的一集the dinner party!!!!!
在一个网站看到,Pam的演员(Fischer)在自己的书里写了一件关于Jim的演员(John)的小事,感觉挺有意思,搬过来和大家伙分享一下😬
原文:
In 2017, Fischer released her bookThe Actor's Life: A Survival Guide, which detailed her own experiences as an actress on the rise. She dishes out what fellow actors need to do to separate themselves from the pack by detailing her own ups and downs in the industry.
In the book, Fischer also talks about her audition forThe Officewhen she met John. According toCosmopolitan, she wrote,“John and I were walking out of an audition scene, and he suddenly turned to me and whispered, ‘You’re my favorite Pam. I hope you get this job.'” Even more adorable thanPam and Jim's cutest moments,Fischer agreed and hoped he'd get the role of Jim. That little moment was something the real Jim and Pam would have done on-screen.
机翻:
2017 年,Fischer出版了她的书《演员的生活:生存指南》,详细介绍了她自己作为一名崛起中的女演员的经历。 她通过详细说明自己在行业中的起起落落,阐明了其他演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将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在书中,Fischer还谈到了她遇到John时为办公室试镜的经历。 据 Cosmopolitan 报道,她写道:“John和我走出试镜现场时,他突然转向我低声说,‘你是我最喜欢的Pam。 我希望你能得到这份工作。'” 比Pam和Jim最可爱的时刻更可爱,Fischer同意并希望他能得到Jim的角色。 那个小时刻是真正的Jim和Pam在银幕上会做的事情。
得知这部连续剧是通过今年的艾美奖,它得了最佳喜剧奖,是改编自英国的同名连续剧,原版的没看过,所以没法比较。在剧中,特有的拍摄特点和表演特点与片中的剧情以及主创人员所期望营造的气氛结合的非常完美。
手提摄像机摄影的粗糙感非常突出,没有人造光源,随着拍摄者和观者的心情近乎随意的Zoom In和Zoom Out,还有不断出现的表演者不是的看上一眼镜头,并不把摄像机当成空气,相反地摄影者也成了表演的一部分,这是隐性的那一部分,另外在片中不断穿插的办公室员工被单独采访的镜头。所有的这些都不断的表明了创作者所期望的记录片的效果。所有的尴尬和笑话和每个人的窘态和彼此之间的相互猜疑、钩心斗角都被电视机前的记录者——观众所看在眼里。
让我们想象,如果你是办公室的一员,恐怕心里所想的就只能是怎么样离开这个“人间地狱”了,因为你有一个全世界最无耻,最自大,最没眼力见儿,专挑别人痛处挠痒痒的恶心主管;而且你还有一个天天跟在主管后头拍马屁,自我感觉极其良好的Assistant to the Local Manager;但是却更加无耻的感觉自己是Assistant Local Manager.此人铁面无私,公司的利益是天,神圣不可侵犯,员工都是活该的牺牲品,因为没有你活该只是个小员工。
如果你不幸加入了这个大家庭,那么恭喜你,踩到了你人生中最大的一砣大便了;但是作为我们一个旁观者的眼光,也恭喜你,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看别人的笑话更好笑的了?
http://tygoonray.blogbus.com/index.html
拍摄手法独特,假设你是一个偷窥的镜头,但是人们又时不时看看你。还有采访。区域经理这个角色太经典了,他就是我们身边那些让人不适的EQ不足的自我蒙蔽的惯于以使人尴尬的方式交往而不自知的人的写照。
这个团队都是个天才
第三集开始进入状态以后就笑个不停 好的后面八季我来了【第六集惊现Amy Adams!
日久生情
灰色的笑意……
冷到极致的尴尬笑点,讽刺资本主义和男权文化的办公室设定和伪纪录片拍摄手法可以从后续很多情景喜剧看出借鉴。Michael大概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类/老板集于一体的化身,厌女、恐同又种族歧视,吝啬刻薄且毫无原则。嘴上说着公司就是一个家庭实际把每个员工视作自己的奴隶,每场打着调动士气融洽氛围的团建都被扭曲成权力展示和服从测试的舞台。最好笑的部分是他作为这个小社会人人敢怒不敢言的家长和暴君,丝毫意识不到言行中的任何矛盾失常,反而把集体沉默的顺从视作领导力的大成功,殊不知人们麻木奴性的对象只是他背后的巨大无形力量。因此当这样一个人被从掌权的真空环境剥离出来,下班之后回归生活,他根本不像他人拥有工作之外的朋友和伴侣,无能建立一种不赖以操纵和压迫手段维系的人类常态关系。Pam:I have a life.
这部剧的精髓就是——“尴尬”,将职场中遇到傻逼老板和傻逼同事的那种微妙心情,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太崩溃了,绝不想看第二季了
这个拍摄形式,较压抑。如果有这么个老板,我会疯掉。
pam和jim这一对是我看喜剧电视剧以来最不喜欢的一对CP。。。人设太让人讨厌了,跟公园与休憩无法比
The Best!九季!哈利路亚,我又有东西看了!Dwight太可乐了,Jim太可怜了,拜托最后一定要和Pam好上啊【请不要剧透我.....
如果第一季给五星对后面几季略嫌不公,作为季中上马的新剧,6集交代了大致的情况而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公园》同样。
1-5季
找到了些许当初《副总统》《废柴联盟》以及《摩登家庭》(前几季)才有的「怡情」,职场中尴尬的气氛和笑点拿捏得恰到好处,放同类型喜剧中看,把单一场景下的群戏做到极致这点已经足够厉害。
很好看也。我一直以为STEVE CARELL只能演温情傻蛋,没想到冷调傻蛋他也可以演得像模像样。
史蒂夫卡瑞尔演技真是不一般啊
第一次看到这种mockumentary式的喜剧 没有罐头笑声~很好 人人都爱Steve Carell 有他这样的老板一定很不错
失望 看英版
果然更喜欢美版,英版里的Tim总觉得太刻薄了
好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