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3

HD

主演:Bruce Balden,Jacqueline Bassett,Symon Basterfield,Andrew Brackfield,John Brisby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7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人生七年3 剧照 NO.1人生七年3 剧照 NO.2人生七年3 剧照 NO.3人生七年3 剧照 NO.4人生七年3 剧照 NO.5人生七年3 剧照 NO.6人生七年3 剧照 NO.13人生七年3 剧照 NO.14人生七年3 剧照 NO.15人生七年3 剧照 NO.16人生七年3 剧照 NO.17人生七年3 剧照 NO.18人生七年3 剧照 NO.19人生七年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人生七年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三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们,已经长到21岁。当年导演的初衷是批判英国社会阶层的不可改变性,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在时隔数十年之后,这一点初得印证。可生命的无偿又岂会就此止步。   本部系列纪录片,跨越半个世纪,史无前例地记录了真人版的“人生七年”。只要你说你爱我 真人版红日宾虚2016艾利之书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许我爱你比尔·伯尔:红石现场屌丝男士 第一季迷离暗夜第一季茜茜公主3德语倒数三秒爱上我羽毛俺娘田小草一将功成万骨枯荒蛮孤岛拖错车黑夜艳阳最后的战士亲吻表亲重案六组3LA幸福剧本秋之女我的死神女友拉塔莎的情歌热带鱼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第十三季恐惧回返同胞马拉/萨德铁甲战神(原声版)狗狗圣诞节留级之王荣誉之印唇唇欲动梦之安魂曲画心之双生劫

 长篇影评

 1 ) 一些感想

21岁,我看着三巨头已经可以侃侃而谈,而且看着他们已然是大人模样,穿上帅气西装。对于我来说,我的21岁,只是刚刚上大学的学生,才从高中生努力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刚刚转换过来。最惊艳的是Nick,他从前两集都是非常害羞内向的孩子,一下子变成的神采飞扬,散发的自己外放的魅力。一个人的成功对于自己影响是多么的重要,读上了名校牛津大学,努力去克服自己的问题。对于我的惊醒是,要不断的去努力造就自己的成绩,不断的成功,不断的积累,对于自己的影响真的非常重要。

相对于Neil, 没有考上牛津,虽然也考了很好的阿伯丁大学,但是可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所以辍学了,我也不能站在圣人的角度去批判这些。可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没有符合自己的要求就自暴自弃,会让自己更加沉沦,需要好久好久的时间才能让自己走出来。对于Paul我很喜欢的就是,他喜欢赛马,虽然没有赛出成绩,但是他对于生活一直都是那么的乐观的,对于生活总是非常有激情,也很满足自己的生活。感觉这样特别的好,生活每天都充满了乐趣。他最终去开出租车,在那个时代开出租车也是一件有很高门槛的事情,但是只有他想去做,他总能成功的。

Sue 到了叛逆期,可能家庭的压力太过于大,导致进入了叛逆期,不断的在吸烟。对于家境优渥的人来说,人生的容错率就是会高很多

Bruce 还是一如既往的圣光,真的非常让人钦佩

 2 ) 人生七年,一个真实的“楚门的世界”

如果有人在我面前说“这部纪录片真是无趣乏味一坨狗屎”,想必我会白他一眼,头也不回地走开,心里默念“不与傻瓜论短长”。
       毋庸置疑,《人生七年》系列是英国堪称伟大的一部纪录片。影片开始拍摄于1964年,从当时的英国选取14名来自不同阶层背景的7岁孩子,拍摄他们当时的生活学习状态,询问他们关于未来的展望、对异性的看法、对其他成员的看法、对节目的看法等等问题。之后每间隔七年拍摄一次,追踪这些孩子的生活。直到2013年,《56UP》才完成拍摄。
        看完前三集,我决定就停留在和我一样的21岁的节点,不再继续往后看下去了。
        并不是因为纪录片不好看,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花几个小时看完一群人真实的人生,没有任何戏剧化修饰的人生。想想有点小可怕,不由让人联想起“楚门的世界”。
        虽然纪录片存在着诱导观众陷入——“富人阶级的孩子干什么都可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家境优渥”的结果主义漩涡中的嫌疑,就像纪录片里的“富二代三人组”的John指责的那样,完全忽略这些富人家的孩子也会为了梦想挑灯夜读勤奋努力的过程,但这些并不妨碍它在立意上的伟大。
        不可否认的是,上帝这家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但是“二八法则”却是通用的。
        80%的富人阶级的孩子能够打好手上的一副好牌,懂得把握自己拥有的机会,相对轻松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其余20%却浑浑噩噩,浪费一手好牌,沦为浪荡的败家子;20%的穷人阶级的孩子意识到上进的重要性,刻苦努力希望打破阶级壁垒,其余80%却只能平平淡淡的讨生活,活在自己的小格局里。
        遗憾的是,阶级之间的壁垒越拉越大了,想要打破它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容易冲破阶级壁垒的行业多半属于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技术领域,然而智商是天生的,这些技术专业不是你想学就能学好的。承认吧,天赋这东西的确存在,而且差异极大。那些高智商的人,即便出生贫困,也有很大的机会跨越阶级,问题在于你会不会有这样的上进,我见过许多天赋出众却因为种种原因放弃学业的朋友。至于其他金融、法学、艺术等专业,确实阶级色彩更加浓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老话说的好:“政治家的儿子还是政治家。”
        人生是一场接力赛,前一棒跑得慢了,轮到你这一棒就跑快点吧,追不上也没什么要紧的,缩短了差距也算是巨大的成功了。
         至于怎么定义成功?怎么定义幸福?每个不同的阶级、每个不同的个人
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和家人健康,婚姻幸福,儿孙满堂。在这个基本幸福之外,有野心的人期待着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惠及他人。幸福的生活都相似,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即便有各种不幸,我们依然拼尽全力去生活,因为这是本能。
         分享自己比较赞同的几个故事里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吧。
        一个是从小野到大的Tony,家庭贫困潦倒却知足常乐,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他说,“你知道的,我不懂这些, 我不是政治家,让那些人去worry明天会发生什么吧;我所知道的,只有dogs, prices, girls, knowledge, roads, streets, squares and mum and dad and love.”
         还有一个是家境优渥的“富二代三人组”之一的Andrew,典型中庸式的富人家庭的孩子。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 另外,最心疼的是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Neil。可能是考取牛津失败以及家庭施加压力太大的缘故,路子越走越偏,小时候的可爱萌娃,变成了精神有些不正常的流浪汉。
       看到Neil的成长遭遇,我就在想悲观主义实在要不得,悲观主义再加上读的不多却想得太多就更加是死路一条。我也很怕会走上Neil这样混沌的不归路,因为我自认为也和Neil一样,是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
        多读点书吧!想想生活还有狗屁的诗和看不到的远方!<图片5><图片6>

 3 ) 记21岁的尼古拉斯,托尼和尼尔

第二遍看这部影片了,给我带来的震撼更大,此时自己的性格也不像之前那样看过就算了,想的还是必须要记录下来,才能完成改变,这也是这段时间自己带来的思考,念头必须去做,才算完成,也就是知经历过行,才能真正成为知。当然我说的这一段话,也是为下面介绍的三个人人生和性格历程做铺垫。

第一个出场的是尼古拉斯,导演这样安排有很多心思,比如他是第一个跨越阶层进入牛津的人,比如他7岁和14岁的时候与21岁的时候变化很多,正如他所说,也正是他在14岁到21岁之间不断让自己能变得外向才能说是克服了自己的性格缺点,也正如影片里面放的片段,尼古拉斯已经能姿态自如和女老师进行沟通,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抗拒与人交流。考上牛津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如此吧,导演把他放到第一个还有一个原因,怕还是想和最后一个明明上了大学却又放弃的尼尔做一个前后对比,想说的也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学历的重要性。

第二个想说的就是托尼,托尼似乎一直很潇洒,不管是从7岁的小霸王形象,爱玩,有小女朋友,也爱憎分明表现出自己对富人阶层的抵触,等到14岁时候,做的还是7岁的自己立的目标,做一个骑师,这是多么令自己感到满意的工作,虽然14岁的时候只是一个学徒,不过可能唯一一个烦恼就是不再想找女朋友了。等到21岁时候虽然没能做成喜欢的骑师,但是却有过参加大赛的经历,也正如7岁时候的目标,在转行做出租车司机,这一部也揭露了为什么做出租车司机,是因为他哥哥做的就是这个,所以小时候的目标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耳濡目染产生的兴趣,骑师同样如此。21岁的托尼对生活有一种妥协却又不放弃自己的态度,做着死缠烂打别人来投赌注的工作,却还依然为自己的出租车生计而努力,还有对于女朋友的4个F态度,尽量做到其中的3个F,却做不到forget,不管是对事业还是爱情,这时候的托尼已经成熟,即使导演指出托尼个子不高的缺点,托尼依然还能笑着回过去,和其他人的交流也不因为自己的身高而自卑,这些都足够显示出托尼具有非常高的情商。

第三个就是尼尔了,也是最令人惋惜的尼尔。把尼尔和托尼放一起也是因为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性格而走向不同的道路。7岁的尼尔在21岁的尼尔嘴里是不知道烦心的事是什么的尼尔,等到14岁的尼尔,感觉似乎有些压抑,第二部还不明白,但是到第三部时候尼尔所说才明白当时的尼尔应该承担很大压力,明显有了烦心事,可能是学习压力过大,可能是父母要求太严格,但是这时候的尼尔还会开解自己,知道要去好好学习,也正如21岁的尼尔所说,14岁的尼尔还知道奋斗,等到21岁的尼尔,就明显出现让人瞠目结舌的状态,当时那个文文静静的尼尔现在干起了工人的活,似乎个人状态也非常低迷,有想过回家的念头,和父母住一起,后面导演还给了一起在利物浦上学,现在还在上大四马上要找工作但是不想回家依靠父母的人做个对比,可是这样也不能太苛求尼尔,这也是西方家庭认为成年后就不能再和父母一起住的文化所在。废话说的有点多了,因为心里还是很为尼尔感到惋惜的。下面就分析为什么尼尔会变成这个样子。

从21岁的尼尔说起,以4个A的成绩上了阿伯丁大学,却只上了一年选择退学,尼尔说法是不习惯大学的生活,这所大学我上网搜了一下,是属于全球前1%的顶尖精英大学,这么好的大学为什么选择退学,结合后面尼尔所说至少选择退学是自己的决定,还有皮特,这个利物浦和尼尔一直在一起的同学所说,因为尼尔父母都是老师,所以能感受到很浓重的学习氛围,意思也是说尼尔父母对于尼尔要求很高,当脱离父母前往阿伯丁时候,或许和父母之间的要求起了更严重的矛盾,更重要的还是从小就一直被父母逼的太狠导致被压抑太狠,退学也许就是对于父母的一种长期压抑政策的宣战。

当然尼尔本身的性格也是存在缺点,比如尼尔所说的想申请牛津结果被拒绝很受伤,还有尼尔说想当政员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都是社会高阶层,尼尔把这些当做目标,也不无受本来家庭学术氛围很重,所以形成一种眼高的心态,这种眼高的心态,又影响后面尼尔自己给自己总结的优缺点所在,认为优点是坚持,缺点是不付出行动,但是我想优点不是坚持,应该是一种忍耐,把忍耐当做坚持,这也是总结缺点是不付出行动的原因,坚持才是付出行动,是主动,而忍耐,是被动,再加上尼尔本身的眼高,这些综合在一起,导致尼尔现在令人惋惜的一事无成。

 4 ) 我的UP3

讲真,Charles 太帅了。看着看着我就走神了。

回归正题,这一季很多的评论说太无聊。我觉得说无聊的可能是没有沉下心来去看这一季。因为在21岁,他们的人生在迷茫中“暗埋伏笔”。

人生方向和格局。 nick 有句话我认为奠定了他所谓“人生逆袭”的原因。(抱歉,我不太喜欢用“跨越阶级”这样一个说法,因为现在全中国的人民已经把“跨越阶级”用的妖魔化) 他说“在农村,我对生与死的轮回有着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城里人都在意别的一些不实际的东西”。 当然,城里人因为生活压力等等,他们都是权力和金钱的簇拥人。而生在乡村的他,明显格局要大得多。 Bruce, 更大。他的情节在于,帮助更多的人。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光环啊! Susan, 虽然出身并没有sue 那么有钱,但是她的眼界也很开阔。 她说“我不想过早走入婚姻,想多看看不同的生活”。 她没有sue 对婚姻或者生活的负面情绪低落,也不像另外两位一样过早向人生妥协。 她是一个思想独立的女性。

事业。 peter 跟我本人的价值观念相近。喜欢能够作出一个成绩或者作品,给世界带来哪怕一点的好影响。 nick 最大的优点在于专注。不考虑感情。 三剑客不说了。被设定好的精英路线。simon也不错,因为他从小就懂得上进的道理。 他崇拜拳王。tony 相信自己,乐观上进。

感情。 sue 在镜头面前抑郁地吸烟。虽然画面竟然有些美。 14岁父母的影响在她身上显而易见。 而另外三个姑娘目前看上去还哦okay。感觉lynn比较幸福。 Susan 虽然没有结婚 但是整个人容光焕发。 最让人羡慕的是Paul 。 爱情让一个男人脱胎换骨。 啧啧啧。

最后, Charles 真的帅,给我来一打。

 5 ) bilibili全集都有字幕 http://www.bilibili.com/topic/432.html

连着看了三部,还没来得及往后看。三岁看老这种事儿,不完全正确,但是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第一部觉得小朋友们都萌翻了,一本正经的样子简直笑抽。
第二部觉得青少年的时候回头看自己七岁的样子,他们自己也不好意思起来,只有传教士还一脸淡定。

第三部,我觉得采访的问题就越来越不客观了。作为一部纪录片,所问的问题应该客观。而该片的记者采访的问题很明显是有指向性的,比如问三个女孩子和名媛Susie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当时人家一下子就火了,说人家有什么我没有的?记者就直接说,钱啊。然后人家又直接火了,说劳资也有钱啊!我觉得这明显就是想让受访者说出他们想要的台词。

后来看了豆瓣简介,说导演想“批判英国社会阶层的不可改变性,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我就一下子能理解了。不过这就好像你写论文一样,你有一个假设,然后你做实验的时候发现数据跟你的假说向左或者不太相关,然后你就动一些手脚,让你的实验朝着你希望的结论方向发展,这样你就不得不做一些比较不客观的事情:比如挑选合适的样本,而不采用不合你意的样本,等等。

本片挑选的人虽然也是每个阶层都挑了几个样本,但是也不能说明他们就代表了那个阶层的所有人。而且本片的拍摄和剪辑也不是很客观,净剪一些导演希望大众所看到的画面:比如富人的孩子大多上好学校,富人的孩子多当律师,富人的家长多早离婚;穷人的孩子将来工作很普通,穷人的工作虽然大众但是也生活的很幸福,等等。

这种结论十分符合仇富百姓的心理,是很讨喜的。但是穷人之所以是穷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只嫉妒富人的财富,却很少去思考富人是如何成为富人的。诚然,有很多人是投机成功的,但是还有很多人是靠着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成功的。所以连高富帅三人组都无奈地吐槽:大家只看见我们上好学校,却没有拍摄我们当初为了考牛剑秉烛复习的镜头。连我都挺替他们觉得委屈的——连这么被冤枉,都还是很有礼貌地,缓缓地解释澄清,而不是死气白脸地怒吼——这就是风度,一种受过良好教育的表现。

其实本片的其中一个话题无外乎是探讨幸福到底和什么有关。前一阵在微信上看了Warfelcon的一篇文章,里面说幸福就是你的能力大于你的欲望。就是如果你能让自己过上比你预期好的生活,你就会幸福。比如你一个月能挣10000,但是你对生活的预期就是1000的预期,那你就幸福。如果你一个月挣1000,但是你对生活的预期只有10,那你也幸福。如果你能挣10000,但是你的预期是100000,那你就不幸福了。

至于金钱是否能让人生活的幸福一事,我是这么认为的:并不是钱越多就一定越幸福,但是钱少大多数不幸福。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钱越多越幸福。超过一定数值,幸福和钱多少关系不太大,因为到那时候,你的钱后面多几个0已经对你的生活影响就不是那么大了。

我一直都喜欢中国的那句古话:仓廪足而知礼节。现在变成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向来被鸡汤作者们认为充满着铜臭味儿而嗤之以鼻,然后就有了富人和穷人都是在沙滩上晒太阳,那你为什么还要去奋斗之类的言论。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当你有了钱,你就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更多的可能性,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方式,沙滩晒太阳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如果你没有见过世面,那在你的世界里,就只有晒太阳。就好像很早以前的一个段子:两个农民夫妻在聊天,女的问男的:你说这个皇上是不是锄地得用金斧头啊?男的呵斥女的:放屁!皇上还用锄地?皇上想必是呆在屋里,扇着扇子,喝着小米粥,然后屋外的大粪都是他的,没有人和他抢着拾粪!我没有贬低农民的意思,只是想起那么个段子。

光生活在有钱人的家里,其实还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教育水平,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才是真的有教养,有眼光,并且谦虚低调。这样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良好的教育。不要说请老师教英语什么的浪费钱,自己在家念念也可以。其实人家是在花钱买老师的时间。时间都是有成本的。一个好老师花好几个小时备课,然后选择最清晰简洁的方法深入浅出,省了你好几个小时,然后你可以用那个时间去做别的,这才是高效的方法。有些人舍不得花钱请保姆做卫生,其实仔细算一算,如果你能每小时赚的比保姆多的话,那真的是请一个保姆更加划算。剩下来的时间你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来投资自己,进而让自己去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这些其实都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你在为你自己投资,让自己将来产生更多的回报。

如何才能那么大手笔的投资自己呢?劳资也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也没钱。我一直深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总会让自己的下一代生活得更好。就大部分人而言,人类总是一代一代的在进步,从思想到素质到财富。只有自己现在足够努力,才不会将来让自己的小孩责怪你,为什么别的小孩子有钱上这个课学这个,那个课学那个,但是我不行。

不管这个片子有多偏见,还是有很高的参看价值。

 6 ) 对比别人的21岁和自己的21岁

21岁 自己处于大三阶段 呃 不再像大一那么积极投身于校园或者班级活动 给自己无所事事浪费刷博的时间变多了起来 也想着看更多的风景见不同的人 导致现在大四想不到自己有什么资本可以找个互相看得上的工作 想起来高三毕业写给自己四年后的邮件 也是想的太美 实际执行力却不行

家长是老师也不一定能教育好孩子 给孩子设定好职业规划可是并没有联系到孩子的自身实际情况 反而会毁了他 家庭条件不错 反而没打好自己手里的牌 心疼尼尔

逆袭的那个 7年间变的自信了好多啊!应该是每认真做成功了一件事 自信慢慢积累起来了 我是这么猜测一下

-你希望七年后你在做什么?

-不好说,我连一年后的事都没想过

对话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都快毕业了还没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没想好以后干嘛 影片里大部分的忍还是迷茫没有具体的打算 现阶段的日子过得去也就这么随遇而安下来

另外其中有好几个父母离异的 其实也不用等到21才问产生什么影响 毕竟21了也算是成年人了 父母间自己的爱情问题 干扰不到自己了吧 至少我爸妈分居那么多年我也习惯了也没觉得对我有什么影响 也没影响我的爱情观

还是要靠自己的信念 想通了也就那么回事

 短评

愤怒的21岁

5分钟前
  • 翠西 。o 0 O
  • 力荐

导演的问题导向性太强了。需要很理性的头脑去看才能不偏见。像那个posh的家伙说的:“你让观众光看到了一面,却没有展示我们也努力的那面”。还是想坚持把这片子看完。

8分钟前
  • 遗忘以后
  • 力荐

这一集大家差距又拉大了。印象最深的是14岁时羞涩内向的乡村少年通过努力考上了牛津学习物理,整个人变得自信从容,由内而外散发出魅力。良好的教育不仅让他的性格更加阳光,亦拓宽了他的视野,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道路。他是这么多小孩中唯一一个实现阶层跨越的。又一次印证了那句:教育和婚姻是改变阶层的唯二途径。

9分钟前
  • Marguritte
  • 力荐

第三集,当年的孩子们都已经成年。70年代的英国,社会现状和今天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出身很重要,影片中出身优裕的孩子基本按照父辈设置好的人生路走了过来,而出身一般的孩子大多没有上大学,并已经开始工作。比较例外的是来自农村的乡下孩子,他考上了牛津,从此走上与父辈不同的道路。

14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21岁,他们学会了废话连篇

18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比较喜欢Tony这样的乐观洒脱,没有那么看好前一季很能说也很有主见的几个小孩了。

22分钟前
  • 因爱斯坦的忧愁
  • 力荐

如果“七岁看老”还太早的话,那么在这里21岁就知天命好像已经是确定的了。还真的是富贵在天啊!9.2

27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不喜欢采访的时候用“是否羡慕”这个问句。在片中就被呛了。我可以觉得我的生活很好,也觉得她的生活很好,两者不冲突的。

32分钟前
  • 默笙依
  • 力荐

早上醒来,我感觉这将是有意义的一天,现在我感受不到。

33分钟前
  • bird
  • 推荐

女孩子们始终没有什么大的想法,我多希望看到一个“特别的女性”。

36分钟前
  • ClaireCaTT
  • 力荐

Bruce说话慢条斯理又非常深刻,他沉稳又有思辨,长得还这么帅!我喜欢他!这集里的tony也很棒,展示的是大多数人的人生,少年的梦想在真正实践过程中碰壁、改行,但他努力尝试了,也乐在其中。他是真正的实践者。

39分钟前
  • 鸿音
  • 力荐

Charles太帅了,有RiverPhoenix的感觉。处于叛逆阶段倾向自由的文艺型上流公子哥啊 太有魅力了哈哈哈~只可惜也是最后一次出镜。自带圣光的Bruce,一辈子慢条斯理履行内心的大爱呀。说话也很哲思。

42分钟前
  • FTI宝岛
  • 力荐

21岁的Nick从自闭土包子转身变成了Charming科研男……!!如果14岁时John的优雅思辨是精英教育的结果,Nick这7年经历的自我改造让人咋舌LOL (没有改变的人生像是浪费

45分钟前
  • 葱的
  • 推荐

你可以批判我精英主义但我非常认同John说的话:你不能因为一个人“生来”拥有更多资源而去指责他,并且忽视他为效益最大化的努力——恰恰相反,最可耻地反而是滥用机遇。所谓的upperclass也许拥有更充分的原始积累做后盾,但又何尝不为自己的起点束缚,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49分钟前
  • Luna
  • 力荐

尼尔与约翰的对比,正是教师家庭与政客家庭之间的对比。我常常注意到,不少教师家庭的孩子热爱学习,性格坚韧,忍耐力强,但不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好的人生。他们具备优秀的品格,尊纪守法,时刻准备着付出一切,但也有诸多反抗,陷入迷茫甚至现实的泥沼。而政客家庭出身的孩子也会具备以上的优秀品格,却从小明白区分手段与目的,他们有自上而下的眼界与思维,能更清晰地定位自己的人生。但这只是21岁。之后的路程也许不同。

54分钟前
  • 宅居哇呜猫
  • 力荐

我有点看不下去了,一是因为没耐心了,二是因为长到21岁后基本就定型了,富人家的孩子读名校,游世界。穷人家的已经开始打工,过着小人物的生活。虽然想有梦想,但十分迷惘,执行力很弱。因为眼界太窄,见的世面太少,获得的机会太少。

57分钟前
  • 飘零燕
  • 力荐

若是苏茜不是大地主家的孩子,也许她会是另一个Neil。

58分钟前
  • 连子glu
  • 力荐

少年成长为青年。有的即将完成学业,有的早已在社会混迹多年。有的安于现状,有的依旧迷惘,有的早已有了方向。我不能同意很多人说的“21岁了他们人生已经定型了”,虽然有已经结婚的女生。但我依旧看到乐观的Tony,积极的尼古拉斯…他们追随自我改变人生,让我非常触动。我相信他们会更幸福

1小时前
  • 汪金卫
  • 力荐

谁想到那个农场里的腼腆孩子七年后如此神采飞扬

1小时前
  • 三日
  • 力荐

工人阶级的姑娘们结婚上班过安稳日子,多数家境良好的少年上了大学,白富美依旧迷茫,底层青年们也已走向社会,敢闯如Tony,每天都很快活。只是眼高手低的Neil,你最错的决定就是辍学啊。

1小时前
  • Ari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