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终于看完,觉得好开心。
有种「朋克才能最终拯救世界」之感。
背景依旧是在都柏林,果然摇滚乐嘛还是要看腐国那边。
同样来自 John Carney,感觉本片比 Once,Begin Again 要更深刻,
扯到了父母的爱,或者说,范围更广的奇怪的爱。Love, happy-sad. Truth.
最后,Adam 的 Go Now,“You never gonna go if you don't go now. ”
应该就是本片的核心了。
OST 都还不错,喜欢音乐的话就不要错过。
一些很喜欢的好玩小细节很多。
第一次男主问女主要电话号码,她就放下了高傲身态而没有拒绝,可能一开始就对男主是有好感的吧。
之后每次女主听男主的 Tape,都是戴上耳机很用心地听,然后也会给出一定的评价。也许两个懂音乐的人才能更好地在一起。
Love, happy-sad. Truth.
自那以后男主心理成长很快,这也是最好的恋爱关系吧,互相成长成为更好的人。
“我有个游艇,你敢不敢跟我走。”
有个片段男主说,你愿不愿意跟我来次探险,女主二话不说爽快答应,真性情好喜欢。于是他们就开船出海去野餐,以及最后结尾温馨地开船偷渡去伦敦。(船也是撩妹利器。
哥哥很像胖版科本(是有意的吗),哲学家诗人,说的每句话都很深刻很喜欢。在片中简直神一样的助攻。
抽大麻生活放荡不羁,其实他外表粗犷内心细腻,而且内心深处从未放弃过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当他最终目送弟弟成功开船出海时,终于激动地说出“ Yes!Yes!”略感动,好像多年愿望终于被实现。
(哥哥扔给弟弟的他心中的 happy-sad 砖居然是 The Cure.
呆萌眼镜小哥在片中也是神一样的存在,一出场就好有才,吹拉弹唱词曲创作样样精通,而且居然养辣么辣么多可爱的兔子...
有个片段,男主感情受挫,去敲眼镜小哥家的门,说:你愿意帮我写首歌吗?
眼镜小哥潇洒回答:“Always.”
两人简直瞬间化身 John Lennon & Paul McCartney.
于是在芳草地的长凳上,一边弹琴一边调情(?),得一友如此夫复何求啊。(为什么他们没有在一起...
里面有句台词居然是 ——
“No more Ziggy Stardust. ”
可怜我鲍爷躺枪。
乐队第一次拍 MV 那段太好玩了,浓浓电子迷幻风,笑疯,The Riddle of The Model,看完电影单曲循环好久。
以及之后每次排练跟着演奏曲风,大家都开启了百变造型。
最后的演出最后一首歌,全场人居然戴上了印着很讽刺的校长脸面具一起 Pogo ,Fxxk the headteacher,Fxxk thought control,太朋克。
想起了 Pink Floyd 的经典曲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2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No dark sarcasm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 leave those kids alone."
哈哈,还是那句,和朋友某天讨论到,希望自己有天能够成为一个朋克,停下来仔细想想,其实自己早已走在了这条路上。(不正经地说,艾薇儿朋克也是好的啊。
"Rock n roll is a risk, you risk being ridiculed. "
(呼看电影时候各种感触,导致碎碎念太多超了 140 字只能写了自己的第一篇长评。可惜还不够深刻太过口语化还不能够被称为一篇合格影评,需要再好好整理一下。
电影没的说,喜欢影片中的人设,哥哥最爱...
只是康纳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从爱尔兰看到威尔士,我觉得不太可能,就去谷歌地球看了看,然后顺便把海边的取景地都找出来了。
<图片1>
这个还是比较好找的
恩,你可以发现那个圆柱状的建筑和房子形状的建筑是吻合的,所以可以确定。
这个也不难找,都是在那个小码头拍的,根据栈桥的形状(左边有一个小尖尖,小康纳还开船碰到过)可以确定。
<图片7>
这个取景地还是挺难找的,不过还是找到了
<图片9>虽说爱尔兰的海岸线不算复杂,码头也不是很多,但是要确定下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乐队是坐火车来的这里,所以先找到两个有大型栈桥的码头缩小范围,然后看爱尔兰的铁路分布进一步确定,但还是不确定,最后从镜头中后面岛屿的背景可以确定是基尔莫尔码头无误..
额,对,就是这...
以后看电影多注意注意,旅行的时候会更有乐趣~
rock and roll is a risk
you risk being ridiculed
相比于初恋这首情歌 更喜欢唱街的直译
就好像可以和一群不成熟的朋友们 在破破的学校里 讽刺一切不美好 以歌为盾牌 充实一整个青春 没有狗血的剧情 但是尚且稚嫩的嗓音 穿着过时的 宽大的衣服 化这浓厚的妆 但是世界仿佛站到我这一边
而这个电影更多的是让我感受我不曾感受和拥有过都是放肆的青春
电影里最让我动容的三个瞬间
第一个是男主角敲开眼镜哥的门 问 一起写歌么 他回答 随时欢迎
人生能有一知己真的很不容易 随意哼几句就能一起写出心里想的歌曲 真的是种幸福吧
第二幕就是他和他母亲坐在阶梯上 品着红酒 看着落日的余晖
他哥哥说到 she's always talking about going to spain
But he never takes her
这是一个始终心怀浪漫的母亲 再坚强经历再多世事的女人心里总是会心存浪漫的
然而悲哀的是 没有能看到她浪漫的人
第三幕就是康纳坐上了开向未来的船
哥哥呐喊yes yes whoo
他是不幸的 然而他看到弟弟完成了他的心愿 他也算完成了一部分心愿 虽然会有遗憾
但他的确是那台为弟弟开道的jet machine
很爱这种青春片 很青春 向上 很美好
作为曾经的乐团贝斯手,加上其之前两部音乐电影《Once》和《Begin Again》中令人惊叹的音乐,导演约翰卡尼的音乐品味早已不容置疑。此次在最新的作品《Sing Street》中,他借男主人公哥哥之口,介绍了不少在上世纪80年代风头无两的乐队。
Duran Duran
大家或许还记得男主人公在全能乐器音乐人小伙伴家中,被对方问及Duran Duran的场景。这支1978年成军于英国伯明翰的乐队,团名取自Roger Vadim的畅销科幻小说《Barbarella》。俊俏外貌和华丽精致的MTV,令他们成为媒体的宠儿,而乐队更成为1980年代初期新浪漫运动中的重要一员。说来,《Sing Street》中那首《模特儿之谜》的MV,还真有些Duran Duran的风范。
乐队于1993年推出的同名专辑《Duran Duran》是他们最为出色的专辑,当中歌曲风格多样,或讽刺媒体(《Too Much Information》),或反映社会阴暗面(《Sing of the City》)。专辑全球销量近1000万张,当中的单曲《Ordinary World》不单登上了各国的排行榜首,更是乐队最出色的作品。
The Cure
当影片中男主人公的哥哥为他解释Happy-sad的含义时,扔给他一张The Cure的专辑。用貌似欢乐的音乐表达悲伤的主题是The Cure的典型风格,他们的作品主题多样,有受加缪小说《局外人》启发而作的《Killing an Arab》,有为卡夫卡的同名短篇小说启发所写的《At Night》。他们在歌曲中,揭示人内心的阴暗、痛苦与哀愁。
乐队的第一张专辑《Three Imaginary Boys》与他们的早期单曲被认为是朋克摇滚革命的一部分,而在1980年代,乐队的音乐主题趋向阴暗和痛苦。1982年的《Pomography》专辑发行后,核心人物Robert Smith开始在音乐中注入流行元素,使得乐队的人气日渐增长。Robert常以一头乱发、苍白面庞、涂抹弄脏唇膏的形象示人,而这支乐队更在1990年代由宝丽金(台湾)唱片公司译名为「怪人合唱团」。而当时,他们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另类摇滚乐队。
Motörhead
Motörhead(摩托头)亦是电影中提到的乐队之一,这一乐团常被视为1970到1980年代英国重金属新浪潮的先驱或成员之一。他们的歌词涵盖战争、善与恶、权利滥用、滥用药物和赌博等主题,而团名便取自安非他命吸食者。艺术家Joe Petagno在1977年曾为乐团的专辑封面创造过野猪獠牙、链条和角钉组合成的乐团标识,随后它的变体屡屡出现在之后的各张专辑中。
摩托头最成功的作品当属现场专辑《No Sleep 'Til Hammersmith》,它在1981年6月27日获得英国排行榜榜首,并奠定了摩托头作为一流乐队的地位。他们的现场演奏更是感染力十足。
The Jam
片中还采用了The Jam的歌作为插曲。这支来自英格兰萨里郡的摇滚朋克风格乐队,组建于1972年,在成立十年后解散。在乐团活跃的十年里,他们被视为Mod摩斯族文化的象征,创作的歌曲中,有三首成为英国榜冠军,分别为《Going Underground》、《A Town Called Police》以及《Best Surrender》。
他們的MV真的很有年代感呢。
<图片4>
The Police
既然提到The Jam,就不得不说说The Police。从1970至80年代,在日益喧嚣的欧美流行乐坛中,警察乐队以其讲究旋律的满摇滚风格异军突起,受到依然缅怀The Beatles时期的乐迷拥戴。The Police还是《Sing Street》主题曲《Go Now》的演唱者,Maroon 5主场Adam最爱的80年代乐队呢。
The Police这一名字源自大家对乐手Copeland作为警察的父亲的玩笑,却神奇地沿用了下去。他们的作品中,有叙事民谣,有牙买加音乐元素,即使在消失一年后于1983年回归,依然凭《Every Breathe You Take》获得格莱美奖。
-----------------------------------------------------分割线------------------------------------------------------------------------------
昨天去影院二刷,发现很多漏网之鱼。但苦于难以记忆,所以暂时只能整合这么多。
欢迎大家继续补全~
(原文刊于橙新闻:
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6/06/30/010036757.shtml,内有各乐队曲目视频~)
最好看的青春片,牛!
看完以后整个人的心情都跟着明亮了起来,坐在影院里听完了片尾的所有歌曲,满脑子里想的都是青春真美好呀以及要是能再多听懂几句歌词台词就好了。幻想的舞会那段太棒!喜欢第二支女主听哭了的作品,它叫做Up!PS: 其实好像比起女主,我更喜欢戴眼镜的创作小伙伴男二号呀。
【B-】粉饰太平的美好,熊熊燃烧中二魂,所讲述的其实和国产青春片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外包装精美些。我不排斥童话,但你就是个童话还要装作自己比其它童话更现实,最后装不下去照样得happily ever after,这就很让我反感了。歌还可以,其它呢?虚假,造作,鸡汤,我讨厌所有这样的电影
啊啊啊太好看啦!各种意义上~初恋带给一个人的不只是情感的萌动,还有诗意的创造性想象与朦胧出现的梦的形状。哥哥把对音乐的热爱与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弟弟且扮演了半个人生导师太感人,一起写歌的好基友眼镜小哥也好萌。band的成长让人惊喜,让我大半夜在被窝里笑到打滚儿的青春啊!💕
嗯,开上爷爷留下的小快艇,带上喜欢的姑娘,闯过暴风雨,唱着歌,亲着嘴,一路向着天边的小岛出发。gogogogo
我认为不如《曾经》和《再次出发》,导演“重回”1985年的故乡,绝对是有童年烙印在里面的。组乐队找人的部分太草率,故事被音乐串联的节奏打乱,最后的Happy Ending也过于理想化了。好在导演知道如何用音乐调动故事和表达情感,音乐拯救电影一直都是导演的强项。
又再一次带来好音乐!!!
关于这群孩子的青春、就是要喝最烈的酒、操最爱的姑娘、玩最爱的音乐、无论成功与否、这就够了。。。当然、不知道谁翻译的名字、我他妈要叫Barry打你了。。。
故事讲的有点乱,有佳句无佳章,音乐方面比前两部差的有点远,看完之后没有任何一段能在脑海回响。无望世界之下,望着渺远方向的青春非常小清新,但这情感主题反而更深沉,john carney有些力有不逮。
好听,青春与音乐
“You just moved in my jet stream, but once I was the fucking jet engine.” 戳中
好看好看太好看了!还是熟悉的约翰·卡尼,还是那么的小清新,而我真的太吃他那套用音乐来包装气氛的方式了,每首歌都很衬故事,真的做到了歌影合一,也难怪可以从头到尾都调动我的情绪。有点遗憾的是男主角的声音不是太完美,不过倒是在用情的唱,Up真的超好听,最后骚当声音上线也助攻了电影一把。
音乐是爱,是happy,是sad,是happy sad,是逃离,是奔跑,是真,是开着的火车,是吻,是grunge,是free,是peace,是梦想,是音乐。毫不夸张费力的还原了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可爱。
"Drive It Like You Stole It" 年轻真好啊...
歌真是好听。约翰卡尼拍的这种一首歌从无到有的过程真的令人迷恋,而且歌曲一首接一首地串联起剧情,似乎即使没什么情节也无所谓了。当然不论是“生活里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音乐来解决”还是从《曾经》到这里不变的“伦敦梦想”,都显得有些虚幻失真、遥不可及了…
拥有所有青春片该有的元素,濒临破碎的家庭,恶劣的教头,校园恶霸,隐世又如同先知的哥哥,以及堕落的梦中情人,还有乐队!男主形似Paul McCartney,band友形似John Lenon也是有趣。现实是残酷的,但还有音乐和爱。虽然是童话,但至少让人走出影院的一刻让人内心充满勇气。
从“Once”到“Begin Again”再到“Sing Street”,希望导演能慢慢拍下去,阴霾的世界太需要歌声拯救了。纯情的音乐少年梦,80年代的MV曲风,哪怕故事简简单单也能让人跟着舞动。爱尔兰正太真可爱~真可爱~真可爱啊!
这才是Once的升级版嘛,只是用青春成长故事包装了一下,其实各种一致与呼应,制作和剧作都更成熟更流畅更完整,把迎合好莱坞的Begin Again远远甩在了身后。
青春片的正确打开方式,最后的最后我还是脑补出了一场灾难片。
“为你的悲伤而快乐,那就是爱的感觉,悲喜交加” 约翰·卡尼导演继《曾经》《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后第三部“音乐人生”,而这一次,五线谱上流淌着青春恋习曲,六琴弦里跃动着浪漫必修课。想把我唱歌给你听,就是这部电影最贴切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