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本身很少看国漫,仅看过的几部也是挑挑拣拣,在大众中有良好的口碑才看的,这部也不例外。说实话,第一集确实惊艳到了我,这华丽的特效与流畅的打斗让我眼前一亮,水墨风格更是别具一格,就算是在日漫中,这也属于上乘之作。第一集结束,我制作组对动漫的爱真的深深感动到了我。
但是,作为观众,我是为剧情而来,画面仅仅只是附属。而本部的剧情在我看来无疑槽点多多。我归纳为以下几点疑问:
1.大麒麟是怎么在与他人打斗的情况下知道小麒麟走丢的?
2.如果大麒麟与小麒麟间有特殊的感应才知道小麒麟的丢失,为什么不自己去找,而是抓两个人质,威胁对手去找自己的孩子?
3.火行者找到小麒麟时至少已经过了三年了,而有动画中可见,火行者与麒麟被囚禁的地方距离并不远,甚至还与同麒麟接触过的村民有联系,为什么没有发现?五位行者到底有没有因为担心作为人质的亲友而去努力寻找麒麟?
4.为什么食用了麒麟鳞片而活命的村民就是作恶多端,不值得信任?由剧中来看,村民们与外界少有往来,他们做了哪些恶呢?
5.众多妖怪被关在一个由五位行者把守的结界中,为什么妖怪们看起来可以随意地出去呢?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只对小妖没限制,而剧中的孔雀妖是费了极大代价才出去的,但一部剧,留给观众这么大的想象空间,真的好吗?
.......
其余还有其他的疑问,为省篇幅,也为了不再剧透,就留给大家发现了。
总之,这部剧并没有讲好一个完整通顺的故事。由于三集加起来也就一个小时,我们当然可以将罪过归为时间的限制。但如此密集的槽点,制作者们应该也负有责任。从结局的悬念以及本片的人气来看,获得充足投资的续作几乎是肯定的。
我不知道这是制作者们的有所取舍,还是歪打正着。这种极致的画面包装确实是极其的成功,只是希望在续作中,可以兼顾一下剧本。
PS:这部剧让我有了看《变形金刚》的既视感,看完第四部后我就弃了,因为除了画面一无是处。在充足的投资下,续作有更大的资本摆脱剧情时长的限制,如果剧本依然是这个水平,很可能要步《变形金刚》的后尘。那就真的是太可惜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叛想国
2019年12月28号,《哪吒之魔童降世》不负众望,一举突破五十亿票房,在中国影坛票房榜上位居第二。
当初看完这部电影,我在豆瓣给出了四星的分数,与此同时还为它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了我对它出现的惊喜,也提出了我对它某些方面的失望。
可无论是喜欢也好,讨厌也罢,不得不承认,《哪吒》确实是几年来最优秀的国产动画,我也一直认为,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动画很难再出现突破《哪吒》的存在。
2020年7月,哔哩哔哩国创区上架了几部最新的动画作品。
在这其中,有《凡人修仙传》这样的大IP作品,自7月25日开播,截止我目前写稿时间(7月31号),已经轻松达到了两千万以上的播放量。
在这样耀眼的皓月前,悄然上架的《雾山五行》仿佛角落的萤火,一点都不引人注目。
所以当我漫不经心地点开它却被其深深地惊艳到时,那种惊喜的感觉来得如此强烈。
就好像你在新入学的校园里四处打探校花的情报,走到班级却发现校花就在你自己的班,甚至老师还把她安排给你当同桌。
太他妈爽啦!
所以哪怕《雾山五行》目前为止只更新了第一集,哪怕它并非十全十美,有不少瑕疵,但是此刻,我还是要为它喊出那句话:
《雾山五行》,永远滴神!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厌恶起了所谓“中国味道”。
我心里明白,讨厌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真的讨厌文艺作品能做出我们独有的感觉,我只是厌恶一旦有作品选择模仿学习外国优良作品,就开始被扣上“迎合”的帽子。
我深知我们尚且只处于一个追赶期,需要大量的模仿与学习,更需要试错的机会,来找出创作的门道。
所以我一贯选择更加包容的心态,而不是一味苛求着上来就搞出自己的东西。
我一直是这样想着的。
可这并不意味着我心里没有期待过。
我当然期待这样一部作品——国味十足,带有我们自己的烙印,可同时它又潮到爆,在独有与引领之间的独木桥上健步如飞。
怀抱着这样期待的时候,《雾山五行》出现了。
就好像画卷在面前徐徐展开,穿越千年的绚烂映入我的眼瞳,一瞬间,我跌入了国画之里。
几抹浮白飘向嫩青重叠之间,袅袅烟云朦胧,所谓“远处青山雾中现”,山河壮秀。
这样的开场,已是令人叹绝。
浓淡相宜的,在寥寥几笔勾勒之间,搭勾了故事的舞台——山外青山间。
《雾山五行》就是用一幅幅秀美的国画,营造出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山间小镇。
我惊艳于如此水平的场景之中,却忍不住疑惑其是否能够长久保持。
就在这时,发尾扎着小辫的女孩闯入我的视野,撒开步子跑向远方,我才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
我跌入了画卷之里,而他们,原本就活在画里。
无论在此会发生些什么,这些故事都必将藏于群山留白,只留悠远之韵味。
我苦苦等待的国味,是不是就栖息在窗外,郁郁葱葱之处?
我很难说它到底是不是我心里一直在等着的那部作品,可当我看见一个个人物漫步穿梭于山水画之间,我心里忍不住涌起这样的想法——
它一定能是一个好的开始,对吗?
还记得我前面提到我给《哪吒》写了一篇两千字的长文吗,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到这么一个点——事实上我对《哪吒》大部分特效轰炸式的打斗并不满意。
对我来说,大部分时间只是在看屏幕上各种花花绿绿的光波对碰,虽然画面冲击力是有了,可整体张力却不够足,看来难免让人觉得食之无味。
之后,我着重提到了另一个片段,认为那才是整部《哪吒》最精彩的打斗部分,甚至认为主创在其中废了最大的功夫,超过了影片最后的高潮。
在这一段中,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申公豹四个人都一同掉入了山河社稷图,谁先拿到毛笔谁就能逃出困境,于是四人为毛笔争斗不休,从嶙峋山峦一路斗到了谷底溪流。
整个片段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引爆眼球的特效,仅仅是依靠镜头在四人间快速奔走与人物之间肢体的撞击,却真正做到了让人眼花缭乱,深感场面之惊险。
可很遗憾,这样精良的打斗,全片也就此一处而已,再无其他。
而很巧,《雾山五行》第一集里出现的好几场战斗,都是我最为喜欢也最为推崇的。
甚至可以说,这几场打斗是我至今在国产动画里,看过最好的打斗。
动画伊始,雾山五行中的火行打开了封印着麒麟的大门后,由此与麒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对决。
在这场对决之始,火行率先动手,燃起自己手上的熊熊烈焰。
为了一击就能迅猛地击倒对手,他在空中腾移转挪借力而起,才狠狠地轰在对手脸上。
而仅是这一击,画面的镜头就切换了五次不止,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律动感十足。
接下来两个人陷入了激烈的打斗,从火綄横空抽出,到麒麟撕裂甩来的树干,动作干净利落,效果却华丽耀眼。
就好像把颜料随意泼在画布之上,淌出的颜色刚好染成了绝美的纹路。
就是那么自然,却又浑然天成。
眼花缭乱之间,忍不住想为之击节叫好。
当然,这样水平的打斗虽然少见,但也不能说没有,至少去年《罗小黑战记》就毫不逊色。
所以为什么我说观感最好,自然是因为其还做出了自己的味道。
而《雾山五行》最大的亮点,显然就在于其独特的国风韵味。
它是如何在打斗中表现出来的?
既然要玩国风,那就融入中国的水墨画好了。
在这一集的最后一张战斗,面对着妖兽的攻击,村民节节败退,眼看就要陷入灭亡的境地。
就在这危急存亡之时,火行从斜里杀出,拦在了妖兽的面前。
出拳,直接把画面从悠然的山水画撕扯成水墨画,水墨勾勒出人物,线条粗犷而狂放不羁。
所有墨水析透过屏幕,冲刷到我的脸上。
我在一地的墨间目眩神迷,脑海里只余牛批二字了。
这段真正让我惊叹的地方不止在于作画之精美,更在于构思之精巧,水墨画竟然能和打斗进行如此契合的结合。
至此,《雾山五行》完成了其对前辈作品的切割与自我亮相,也交出了我心中的完美答卷。
- 尾 -
本该一周前就完成的文章,却拖拖拉拉了这么久才完成,就连《雾山五行》都在这段时间上线了第二集。
无奈,只能一边对自己的写文速度耿耿于怀,一边搁笔匆匆结尾,争取早些发出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部作品。
同时,我也有看到一些文章与视频陆续开始做《雾山五行》的相关内容,虽然为了保证思路不受影响,不曾点开来看,但从标题洋溢之热情,也能明白内心之喜好了。
只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品质做出来注定会发光,只是或早或晚。
七月,我跌入画里,雾山。
说实在,夸不出口,如果硬要选国漫崛起,也绝不会是这一部,感觉夸的都是不怎么看动画或者根本不理解好动画精髓所在的,唯一好的地方只有看似炫酷实则光污染严重的几场打戏。一开场就生硬地堆砌不明所以的世界观设定,乱七八糟的人物关系,全员谜语人,一来就是看似(?)燃到爆的打戏,踩了所有小学生初中生写小说必踩的雷点,错乱的糟糕观感就像是海贼王在第一集就开始演顶上战争一样莫名其妙(这是很多国产动画的通病,创作者根本就没有构思好故事的整体框架,大致的走向,好像是现做现编,所以观感就会变得十分割裂,十分莫名其妙,变得像是动画专业的学生作业)。角色设计同质化,毫无记忆点,日常戏表情动作全崩,切换生硬,动态僵硬,人体比例结构都是错的,场景设计十分粗糙毫无生活痕迹并且连比例透视全都是错的…打个比喻就是大学结课时把汇报ppt做的花里胡哨十分华丽的小组作业,十分唬人,但懂得都懂,主创人员那么少,要做一部动画确实很难,因此我也只能夸一句很努力,辛苦了。你知道把,又不聪明又不漂亮的小朋友,你只能夸这孩子老实了。(对不起,我也想国漫能好,但不行的东西就是不行,硬夸只会把国漫在奇怪的风向迷失,越走越远。
希望这一波被吹起来的风可以帮助团队拉到更多资金拉到更多更专业的人,做出更成熟更好的动画吧。
分高可能是有他的道理的 4个人原画,2个人编剧 大喊一声林导牛逼 要剧情有剧情,要画风有画风,要泪点有泪点,要燃点有燃点 我直接闭眼就是一顿吹 水墨国风做的真的绝了,每一个场景画的都太细致了,简直就是享受,颜色的调配古典园林气息山村雅宅的风味 中间凸显多了太多传统元素,包括符文,阵法,还有对一些妖魔的细化,又让我回到了看山海经的日子 打斗特效每一帧都做得非常认真,节奏紧凑,没有拖拉。不是以绝对的强对强的力量直接冲击,有那种以柔克刚,阵法完美,然后有气息动态的那种打斗 剧情方面因为我是前段带入坑的,所以对羽丹羽青和六叔的那一段,真的是痛到我的心扉里,泪点直接拉满 然后前期从相识开始,就是那种正经和欢乐的转化让人看起来也特别的舒服,湖里面洗澡那一段那个肌肉非常绝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就连嗔兽变身的那个瞬间,我也觉得他好好看啊哈哈哈 当然看得出来了,直男画风对女性角色的脸画的确实没有男性那么完美 声音上面每一位配音大大都非常非常的贴脸 当然了,缺点也是有的 筹划了五六年吧,到现在为止也只有三集 我看去年出了后续的pv,到现在也没有动静 无法保证后续 又是一个有生之年系列 希望在我大学毕业之前可以看到后面的剧情!
提起近年国产动画的表现,完全可以用惊喜两个字来形容!
从早年的“三大”(《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再到去年的《白蛇缘起》《哪吒》,每年都有那么一两部让人两眼发光的作品。
而今年带给我们最大惊喜的当属好传动画。
四月和六月,好传动画先后捧出了《大理寺日志》和《风雨廊桥》(戳进去可以看up的影评吖)两部高分作品,质量相当过硬,
而在经常看国产动画的观众眼里,好传出品和必属精品之间也正在慢慢画上一个等号。
刚过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又带着一部神作横空出世,这个原本还没划完的等号直接被焊死了。
短短三集,每集30分钟,完全可以打包直接发送至电影院。
不到两周时间,两千多万点击量,豆瓣评分飙到9.5。
今天就来看看这部爆款神作——
上线不到两个小时,瞬间就被雪崩般的弹幕淹没,密集到了需要动用平台技术清理的程度。
拨开弹幕露出的画风——
一击,即中。
帧帧国画、秒秒壁纸。
泼墨的美学意境,甚至超出了动画产品的追求上线——
随着恢弘斑斓画卷展开的, 是极富传统文化八卦阴阳五行底蕴的的架空世界。
上古之时,神隐雾山栖息着很多凶残妖兽。
它们喜食人类,无恶不作,
就在弱小的人类无助绝望之际,出现了五行使者。
他们集天地灵气,化为金、木、水、火、土五行。
共同驱逐众妖兽于神隐雾山之巅。
浇筑了巨阙神盾,封印住妖兽之王。
五位使者分别隐藏于五山的入口之处,阻止其余小妖兽出入。
神盾中亦栖息着灵兽麒麟,而麒麟身上的麟角鲜血等物皆有灵性,可以治愈重病之人。
火行为救生母擅自开启巨阙神盾,不料却致使麒麟的幼兽趁机溜走。
妖兽人类都想抢夺小麒麟,人性的丑恶显露无疑,世间再掀一场腥风血雨。
动画作品中,动作戏往往是最为考验作画水准。
开篇即是大场面:
火行使者恶斗麒麟。
凌厉的分镜,酷炫的视觉效果,加上行云流水、大开大合的镜头调度。
三分钟不到,几个来回打得你心服口服。
如果说开篇的牛刀小试是火拼超能力的异能对决,那第一集结尾这场长桥械斗,则完完全全对标老香港武侠片和经典动作电影,玩的就是拳拳到肉的武打套路。
进攻时闪转腾挪的步伐走位,挥枪虚晃时枪头的摇移摆动;
挑枪时变形扭曲的枪杆,枪杆着力时崩开的虎口;
这些细节这都是主创一点点死扣、慢慢磨出来的。
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有来有回。
即便0.25倍速放大观看,精准连贯的招式动作也完全经得住考验,能看到明明白白、轻轻楚楚的出招和拆招,武打动作的设计十分讲究。
情绪高潮处更是直接用上水墨黑白闪的处理,极富反差感和视觉冲击力。
如果还嫌不够过瘾,没关系,想啥来啥!
第二集超能力对波拼大招火速安排上。
这次更是在第一集开头的基础上全方位升级,量大管够,各种大招技能加到满点,第二集打了整整十多分钟,占了整集近一半的篇幅。
毁天灭地的气势,酣畅淋漓的节奏和如丝般柔滑的流畅动作看的叹为观止。
这样恢弘的大场面,动作多、密度大、画面信息量非常丰富,必须要投入大量原画张数才能跟得上复杂的招式和拳拳到肉的动作力度。
而导演林魂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更是采用一拍二的全原画技术(一秒钟需要使用12张原画,目前业界一般水准是一秒钟8张原画)。
这几段打戏运用了各种远近不同、闪转腾挪的复杂镜头构成,而单单这几段就需要耗费平时两三集的原画张数。
这在二维动画中绝对属于非常奢侈的做法,不仅成本高,更要全员爆肝。
但最让人惊讶的是,如此巨大的工作居然是一个不到十人小团队(六道无鱼工作室)做出来的。
艰苦的生存条件让中国动画人无所不能。
前有何小疯(《刺客五六七》导演)身兼多职,后有本片导演林魂一个人当十个人使。(主题曲都是自己唱的)真·不会唱歌的导演不是好原画师。
团队中原画师只有六位,各个身怀绝技,同样也都要负责好几种不同工作。
为什么工作室的人手这么少?
“因为招不到人”,六道无鱼工作室这无奈的回答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情理之中。
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工作室的地点太偏了(坐落深山老林之中,可以看到飞禽走兽和自然风光那种)。
另一方面,更主要还是因为国内适格的动画人才实在是太稀缺了。
而招不到人这个永恒的难题几乎困扰着每一家国内的动画公司。
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特别是手绘二维原画师更是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原画师在纸上绘图与其说是技术,其实更像是一门手艺,需要的是天赋和经验!
这就决定相关的人员的专业技术很难随着科技进步而得到显著提升,小明绝对不会因为用了哥哥的新一代钢笔而写字变得更漂亮。
即便现在的主流是数码作画,但无论是纸笔,亦或是数位板和电子画笔,最后终究还是需要原画师一笔一笔人肉画出来。
一腔热情远不够,必须有坚实的绘画基础。
精彩的画面和分镜,也是需要主创等专业人士绞尽脑汁才能想出来。
有资本的确可以请来有专业实力的高手原画师,但更需要原画师本身有热情、有追求、愿意挑战,愿意为作品付出努力,而不仅是单单为了拿钱而完成要求的任务。
恰恰是这份真心和态度,是没办法用钱解决的。
而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号称中日合拍,大师制作,王牌公司打造的作品往往让人觉得也不过如此的原因。
中方制片钱砸的绝对不少,但人家就是单纯的完成份内工作而已,干完活拿钱就走人。
而像本作中这些看一次就会深深印在脑子里的惊艳场面,其中凝结着主创大量的准备、思考、反复修改和日常爆肝。
而这体现的是制作组从上到下,每一个人的认真负责和全力以赴。
这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经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制作人员的生命和热爱在熊熊燃烧。
2004年起,官方为了扶持动画产业会按制作时长而发放补贴,虽然是好心扶持,但事实上这一口毒奶几近奶死了国内的动画产业。
动画公司为了补贴而疯狂提高制作时长, 中国动画产出的长度也在短短几年之间迅速赶日超美。
产量提高,但质量明显退步,山寨抄袭更是大量涌现此起彼伏,那段时间扶持出来的各路妖魔鬼怪简直差到天崩地裂,弄出的东西根本不忍直视。
质量和产量无法兼顾的同时,大环境甚至逼得一些真正想做动画的人退出动画业界。
2013年,政策收紧,又导致国内动画产量滑坡式下降,15年的总产还不到11年产量的一半。
震荡之下,内耗极大,人才流失,再加上老一辈动画人的退休,几经洗刷之下中国动画出现了恐怖的断档,上个世纪的动画技术和传统几乎完全失去传承。
虽然近些年网络动画伴随着热钱开始兴起,但行业中已经看不见年龄在四五十以上之前老一辈动画人了。
一切几乎又都是从新开始,如今的大多数公司那时应该都算得上是白手起家,暗室求物,摸着石头过河, 一些公司连制作流程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而风格和技术,统统需要学习。
二维学日本、三维学美国,这一步是必经的过程,提高质量才是硬道理。
这几年,国漫界稍有响动便令人沸腾。
但实际上,中国动画的制作水平,只能算是刚刚站回到起跑线上。
而外国动画的发展近些年始终在保持快速前进,老一辈大拿遍地都是,哪家工作室不得有几个扫地僧一般的长老镇台面。
据统计日本的成手原画师数量至少是国内的十倍带拐弯。
而这,就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差距。
《雾山五行》这种小团体爆肝,耗费近四年时间做出的个例没法代表业界普遍水准,商业操作上如果想复制这样的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残酷的现实就是如今中国动画行业的人才和技术,产业规模,产业整体发展的成熟度还远远不够。
但是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雾山五行》这样的作品起码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在路走稳的基础上做出了自己的风格。
这就是进步,就是希望,这就是前路的光。
对于这样优秀的动画,我们非常有必要给予客观正面的评价。
但也务必认清一个现实——国产崛起任重道远,绝不是一蹴而就,或零星出几个爆款就能达到的。
本作的主创和导演也对这点认识得非常清楚。
好传动画CEO尚游也在采访中说过这个问题,“国漫崛起,绝不是一两部作品,一两个公司的崛起,而是需要百花齐放”。
可以说没谁比这些在行业里苦苦挣扎、坚持的动画人更深刻的体会到这点。
这一切需要业界同僚的努力,更需要观众持之以恒、理性客观的支持。
动画行业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前业界也曾流行过一个说法——“做动画死路一条”。
这戏谑无奈的调侃无不透露着现实的残酷和行业的艰辛。
能够在动画业界坚持下去的人,要么无欲无求,要么依然保持对动画最赤诚的热爱之心,要么还有一种可能,他是一个“傻子”。
可就是有这么一群“傻”到可爱的人在一直坚守着初衷和热爱,努力为屏幕前的你我编织最绚丽的梦。
在本作每集的片尾,导演都会留下一句——
他们的目标就是要为产业散播种子,做出新的尝试。
让作品走近观众的心里,留下印记,哪怕只有一位观众因为本片,燃起了走进业界的念头都是值得的。
用心的作品大家都看在眼里,观众会珍惜每一位动画人的付出。
本片从各个角度来说都是部良心之作,甚至刷新了观众对国产动画的认知,绝对经得住这样猛烈的安利。
短短三集,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章,下一季也已经提上日程……
好传将会和六道无鱼携手,更深度的参与到制作中,最主要的——将会提供更有力的资金保障。
而多年来一直默默蹲守国漫每一跬步的up,似乎也只能向那些仍在耗尽心血的动画创作者们。
道一句:
辛苦了。
--------------------------------------------------------------------------------------------------------------------
up整理了一个好传的豆列,会随着项目公开实时添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之后还会不定期更新番剧评+影评,欢迎米娜桑关注我的豆瓣呀~
就这打斗 画面 流畅度就值3分了吧???就算你说的剧情偏弱 你把那分给扣了啊 剧情也有烂到一星的程度吗???还有看了没2分钟或者骄傲的说自己是跳着看的 就直接打一星了 你连一部完整的作品都没看下来就打了一星,打一星的依据在哪里呀 纯看不爽吗?人人都这样的话,那还会有好的作品吗???真牛逼这些人 最不可思议的是不管多好的作品下面都有这样的人 嘻嘻
画风不错,剧情一般,动作戏可能挺好,但实在有点没必要的多,颜艺和各种俗气梗,我接受不能
如果这个片还特别烂的话,国漫一定无法再崛起了,的确有一点糟点,但是打斗的确是国漫比较好的了,国风水墨画画风非常好看,请珍惜每一位坚持并坚守的动画人今天第一部分正式完结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和更加完美的雾山五行再度重逢
不到十人的小团队做了4年,这就是用爱发电吧……
不太了解大家所说的手绘动漫,单纯从个人观感出发。不好看。当一个作品展示时,大多数人都在夸作品制作有多么难、制作组的精神的时候,这本身就说明了作品本身没那么优秀。故事俗套,配音一般,人物塑造得不好,人物的神态动作细节表现得不到位,导致很难引起观者对角色的共鸣。
背景太老套,笑点也有些尬,打斗场面可以,画风很好,我真是受够中国动画学日本的画风了,这才叫中国风
仅仅几个人的工作室耗费了好几年完成了这样高质量的作品 画面和打斗完全可以值五星 为什么还有人挑着脸还要刻薄的说剧情和配音?拿片尾的一句来说“请珍惜每一位坚持并坚守的动画人”
什么是真正的国创之光?(战术后仰)在见识了无数个画饼的国产动画后,其实我本身对这部作品并没有非常高的期待,但是动画播出一集,就狠狠地打了我的脸。我看到了满满的诚意,毕竟制作组人少,剧本方面肯定不会特别好,制作组也知道自己剧情短板,于是在开头就加入了一段屌炸的打戏吸引观众眼球,没有拖泥带水,剧情节奏十分明快,原本以为会是严肃题材,但没想到加入了颜艺和部分搞笑桥段。这些元素对于本身剧情单薄的作品而言,非常重要,一部动画就算有再牛逼的打斗,再独特的画风,如果剧情无聊,也会让原本爽快的观影体验大打折扣,搞笑桥段就像是调料,可以很好的综合沉闷的剧情。动画问题肯定有,但是我还是一上来就打了五星,我不想打个三星再观望,因为这部动画应该反着来,先五星,再观望。
好作品是不需要强行3D的,优秀的剧情才是国漫的灵魂所在,如果看过3D《雷锋的故事》应该深有体会。《雾山五行》算得上是今年国漫作品中的惊喜之作了,也算是有生之年系列了五分钟的短片扩展到每集将近30分钟的体量,是对创作力和想象力的双重考验,从目前放出的第一集看,成色还是相当不错的,无论是随便暂停就可以做屏保的画面还是出众的打斗场面,都把国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段位,当然还是希望后面的剧集不要烂尾才好。
六到无语
什么他妈的叫惊喜!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惊喜!他妈的这他妈就叫他妈的惊喜!
画风、内容,人物刻画这才是国漫应该打开的方式!每一帧美如画,经费在持续燃烧中……
画面和打斗真的牛逼,希望剧情别拖后腿。
这部剧画风是我喜欢的,打斗也厉害。
剧情再看,这画风和打斗真心牛逼。
就真的蛮奇怪 你看着大家都在夸 国漫之光 可你就是知道有那么一点不对 还不够好 真的不行 蛮失望的quq
等了三年,作品略有瑕疵,不过瑕不掩瑜,而且这战斗场面应该是国漫第一了。后续补充:第二集的情绪爆点才对得起爆燃的画面,不愧是林导最喜欢的一集。
(8/10)对于一个只有6个人的工作室,做出这样的动画,我只能表示深深的敬意。实际上我不太喜欢这样模式化的人物和故事(这点我对日漫和美漫也一样,不太喜欢模式化的《寻梦环游记》),所以只能从剧情以外的地方看它的优点。打斗场面非常的用心,剧组必定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水墨风本身倒没给我太多意外,但不影响我觉得画得很精美。水墨的外表下其实比谁都要日漫(这不是贬义,这年头也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国风”,大部分作品或多或少都在模仿美漫或日漫,包括《秦时明月》和《魔童哪吒》,如何摸索国漫自己的风格,绝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现在日漫和美漫依然处在最出彩的位置上,参考其优点并不是过错)。善待每个认真做动画的人,也不必每次一有比较好的国产动画就吹嘘“国漫崛起”,崛起是一个多人努力的持续过程,而不是由哪一部作品来承担
亿个字,牛逼乘以10的n次方,酣畅淋漓的打斗,浓郁的中国风,看完之后已经词穷,这已经不是经费的问题,而是制作组的生命值在燃烧!
妖名贪嗔痴,佛家谓三毒。降妖靠五行,金木水火土。人中三毒即为妖,五行平衡即为道。
世界观够大。动作场面拍得好,出招、细节、威力,打下来就成了奇观。最惊喜的是水墨美学的运用,粗线条,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