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了简介。这部电影之前就有了一部同名电视剧,并且已经播出了三季。电影编导的潜意识里可能认为观众都看过这部电视剧,所以在电影里对许多情节都做了删节,镜头一闪而过。并且做出了比较大的改动。而我本人却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所有的观感只能来源于电影了。
先看电影的类型,西部片?枪战片?警匪片?犯罪片?似乎都沾一点边,却都不达标。依我的感受,宁可称之为剧情片。
讲的是19世纪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在建州周年庆的三天里发生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和小镇十年前发生的一起事件有关。帅警长、女牛仔、病老板、老大款,要结婚的妓女,想挣钱的杀手,钓鱼的黑大叔,冤死的老头,各色人等参与其中,演绎了一场看了第二遍才觉出精彩的戏。
有必要先把那个老大款赫斯特摘出来,因为这个人物在整个影片中有特殊性。他是州参议员,巨富,衣冠楚楚,谈吐温文尔雅。却是一个为富不仁的恶人。巧取豪夺,为了赚钱可以违背天理雇凶杀人。是个原始积累时代的典型的暴发户。忠实的履行着“我们撒谎、欺骗、偷窃…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的方针。也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过的却又异于常人的邪恶之徒。小镇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和他有关。
如同片名《朽木》一样,影片要向我们展示的是另外的众多小人物。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他们按照自己的理念生活着。期盼平静安详的度过一生。然而,如同有首歌里唱到的那样:“生活像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并不如人们所愿,随处掀起波澜。面对“大恶”他们无力反抗,有的人不由自主的做了一些“小恶”,有的人则面对邪恶保持了沉默,也有些人不经意间将友情亲情轻轻抛弃。他们要么亲身经历过十年前的那场风波,要么是有自己的难言之隐。这些人大都已过中年,或行将就木,或疾病缠身。多年之后回首往事,这些成了他们心中解不开的结。
他们开始梳理自己的过往。从十年前比尔西考克、小真的死,到警长布拉克和埃斯沃兹夫人的恋情,从灾难珍和琼妮的不伦之爱,到艾尔为解救崔西的杀人和断指,从亚特纠结于赫斯特的胁迫,到崔西的莽撞复仇。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承受着良知的拷问。正像艾尔所说:“我们都做过亏心事。”他们身上似乎压着一个大磨盘,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感到“时间会开始变慢,最后终止”。企图忘记、刻意的回避和借酒麻木都是无济于事的。以往的仇恨、错误、失误、误会、隔阂,总要有一个了断,心中的那些创伤,总需要自己去平抚,以求得内心的平静和灵魂的解脱。最终,他们选择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勇敢的去面对。
艾尔的方式是用最后的精力参加了崔西和索尔的婚礼,并用美国人的思维将酒店赠予他们。崔西勇敢的站出来,当面怒斥赫斯特。灾难珍以执着的追求和男人般的勇敢赢回了琼妮的芳心。警长布拉克则对默默守候在窗前的妻子说:“我回家了。”黑人山姆忍受着巨大的伤痛指认罪犯,他说:“警长啊,圣经上说。上帝挑选的见证人,是看起来最不可能的那个。”温和宽厚的亚特面对强势的威胁,平静的对赫斯特说:“这地我不卖。”
山姆临终前,曾经这样描述亚特:“事情发生时,亚特先生看起来像变了一个人,像是卸下了肩头的重担,唱着‘在山谷徜徉’的歌,听起来快乐而悦耳。一直唱着……”这其实也是对所有做出正确选择的人们的一个总结。
事实上,不仅是影片中的人物,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有人不都是或多或少做过一些错事吗?那么仔细想想,我们是否也有勇气像影片中的那些人物一样去面对,去自省,以换来一个无愧的人生呢?
影片中的最后一句台词是艾尔说的:“我们在天上的父,就让他留在天上吧。”我想这是一般的美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也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即不依赖任何神明,靠自己去挖掘灵魂中的善和正义。
扮演艾尔的是伊恩·麦柯肖恩。曾经看过他在疾速系列中饰演的大陆酒店老板。很欣赏他那种老道沉稳的性格。这部影片中他仍然是一个酒店老板,性格却迥异。老道却颓废。
本人评分:7.5。
HBO还真会省,第四季就用那么一部简短的电影来草率了事?建议要看这部电影的朋友先看电视剧版,因为电影版完完全全是接着第四季的,不看电视剧版你是基本看不懂电影版的。所以只看了电影版的朋友就不要骂了,建议去看一下电视剧版,你就会豁然开朗。电视剧还是不错的,我也不是专业影评,要说好在哪里,我只能说个人觉得。喜欢西部片、西部电影的朋友,值得一看。
9102年风云变幻的不止是世界,影视行业也不断迎来告别,相信广大剧迷已经感受到了茫然和冲击。
不过,危机意味着转机,结束也许是在启发我们把注意力投向曾经忽视的领域,来看看其他曾在大热剧集光芒下,仍旧保持高品质的剧集。
比如,这部《朽木》。
海报整体的昏黄色调、占据主屏幕的左轮手枪、人物低矮的帽檐,还有左侧方的木质房屋,胶片质感的字型,想必部分敏感的观众早已根据这些元素,猜到今天讲述的电影是一部西部片!
西部片一直被认为是独属于美国的本土电影:特指在19世纪60年代发生在北美洲西部的故事。
电影史学界一致认为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的《火车大劫案》开创了西部片的先河。
随后的电影人通过对《火车大劫案》中相关元素的提炼和发展,逐渐确立了西部片的类型元素:牛仔,警长,牧师,妓女,拓荒者,左轮手枪,马靴和铁路工人在西部荒漠的小酒馆或是木质酒吧,展开了一场关于尊严和规则的斗争。
但随着类型的多元化,西部片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式微。这也是为什么HBO在拍出了三季《朽木》,且三季分别在IMDB和豆瓣上的平均分不低于8.5分后,
才召集剧版的演员和编剧,邀请拍摄过《权力的游戏》、《傲骨之战》、《纸牌屋》和《真爱如血》等一众大热美剧的导演丹尼尔米纳汉执导了影版《朽木》!
本以为影版也能延续高口碑带来高票房,出乎意料的是,影版上线后,在豆瓣评分仅有6.4,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评论区里一片哀嚎, “节奏太快”、“人物众多”和“看的有些糊涂”,倒是有位资深剧迷说出了真相,问题并不出在电影上,而是因为功课没做好,只有看了前三季剧版,才能够跟的上电影的节奏!
难道根据剧版改编而成的电影都要看完剧才能看懂吗?即使愿意看剧,但具体的体量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看完的吧!
其实,看剧的确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前世今生,但如果你知道以下西部片的幽微特征,不看剧照样可以看得懂电影!
虽然影版《朽木》在低光线的摄影下增加了理解故事的难度,但也传递出在西部类型片中故事大多发生在木质室内。
如木质小酒馆,妓院和拍卖行
而在这些活动场所,都是极易发生争斗和对峙的场景。
《朽木》中几乎伴随着每一个人物出场的场景内都有着对峙。
尤其是拍卖死者查理土地这场戏,时间不长,但却暗潮汹涌,各方势力都在角逐。表面上看是警长布拉克和参议员斯科特争夺土地,最后由富豪艾兹沃斯太太拍走。
但暗地里却是警长与参议员争夺小镇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警长明知查理之死与参议员有关却无证据的愤怒倾倒,是警长对好友查理的维护和承诺,更是艾兹沃斯太太与警长之间的暧昧情愫的流淌。
所有情绪与矛盾在酒馆这个被建构的空间中充斥,权力与角逐的背后更深处则是个体对自我认同规则的坚守。
更有趣的是,在酒馆一楼空间矛盾悄无声息展开的同时,拍卖时酒馆老板艾尔高高占据在二层,看似不偏不倚,实则以上帝的姿态提供空间供警长和参议员斗争,这种暧昧的态度也是艾尔的规则,只不过这个规则是为了保护妓女崔西,在影片的闪回和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保护不择手段,甚至以伤害他人为目标(在十年前用妓女小真代替崔西死亡)。
而作为本片最大的恶人斯科特,杀了查理夺地是为了发展通讯,他的所作所为全部基于对“带领大家走向未来”的“现代化需求” ,
这冠冕堂皇的理由乍听之下颇有《复仇者联盟》中灭霸的气势,为了让更多人活的更好,必然要牺牲另一些人。
只是与“复联”不同的是,在斯科特本身和他与其他人物的对峙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心理,正是这些矛盾心理决定了小镇上意识形态的对立。
但不得不说,恶人遵守规则行动恰恰从更深层次反映出西部片的另一特征:坚守规则,维护个人秩序!
由此带出了他们对强者和征服的渴望,不过在成为强者的途中,他们又都有尊重普通女性的一面。
斯科特为了拿下查理的地,不惜一切代价和警长竞价。眼看就要两败俱伤,艾兹沃斯太太出面干预,并在胶着时说“如果你继续,不会再有人与你交往”使本以势在必得的斯科特放弃离去!
江湖自有规范道义,每个人虽有立场却都遵守道义,这让好与坏难以界定,人物形象也在这种模糊的定义中立了起来。
所以,只要理清楚对峙双方的性格和规则,搞清楚事件发生的场所和人物身份,看懂影版《朽木》甚至得到乐趣依旧是可能的!
这正是西部片这一类型的美妙所在!
一个人只能发一条短评,又没有写影评的水平,为了凑够140字,so就把几个观感扯一起发吧:
几乎所有主要角色和原著编剧导演都是原班人马,最后所有人都各有归宿,也就是对剧迷十几年来心心念念的结局一个最终交代,波澜不惊亦不过不失吧
赫斯特这只老狐狸十几年过去了还是死性不改,仍然在他那个四面漏风的巢穴里运筹帷幄,结果终于让耍酷警长揪住了尾巴
野比尔被人从背后打黑枪,他的老友查理也被暗算,最后终于附身他的小友假小子Jane阻止了他的知己警长被人偷袭
HBO正式宣布电影版[朽木]将于10月开机,有望明春播出。去年便已传出《朽木》编剧大卫·米尔契已完成了电影版剧本。剧版于2004年至2006年播出了三季,但粉丝始终没有迎来最终的大结局,该剧故事围绕美国疆界之外的一个矿镇展开。此前有消息称原剧众卡司均有望回归,包括伊恩·麦柯肖恩、蒂莫西·奥利芬特、约翰·浩克斯、莫莉·帕克、布拉德·道里夫等。
美国新拍的西部片《朽木》,叙事平缓,还是围绕着善与恶这个老主题,一切按部就班地铺垫,发展,没有什么新意,甚至看不出是部新片子。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小镇还处于嗜血状态,人们需要时刻要保持高度戒备,随时拔枪自卫。弱肉强食,这个故事好在没有出卖,没有背叛,大家都一心对待恶势力。善恶报应那是永恒的,时候到了必报无疑。小镇,政府更小,这那么一两个公职人员,是不是他们还需要有自己的产业,才能维护好生活。联想起来,人家的建国思想理念从一开始似乎就很正确。都是从充满血腥的途经中发展过来的,思想理念正确,一路发展下去会很顺。制度完备,就是选出个流氓领导人出来,掀起点儿风浪而已,历史倒退不了。
看完才发现原来这部电影之前有三季剧版,所以看的时候只觉得云里雾里。基本上看过剧版的看这个才有意义吧。
形形色色 只分两派
乱七八糟,一塌糊涂
果然,权利来自自下而上。所谓主权在民,这一点,估计除了米国之外,很少有“民”能体会到。WELL…短小精干,剧情紧凑,又不会过于黄暴…算是不错的“电影”。
不是砰砰砰看着没意思
縮水版墓碑鎮加天地無限。
美国西部电影里的人情味太足了,无论妓女、黑人、同性恋、酒鬼、华人、犹太人,正派的人都可以得到尊重,西部歌谣忧伤的调调诉说着每个人的过往与内心创痛,节奏舒缓、人物个性鲜明,文明进程里值得怀念和保存的还是正义和情理。
没看过电视剧的,看这电影是懵逼的
人物众多也没个前因后果。
企图将一部电视连续剧的内容,用不到两小时的电影来呈现,而又舍不得任何的设置与情节,结果只能面面俱到,影片也就支离破碎,毫无张力了。
虽然没看过电视剧,但是这部影片也能看懂。感觉这部影片是电视剧的浓缩版。拍摄精致,镜头讲究,虽然没有多大多密集的枪战,但是依然扣人心弦。
电视剧改的电影,果然都很糟糕
大家都老了...
啃生肉的小心,西部英语倒装句太多了,看得吃力
看了影评才知道这个原来是一部剧集,但也没有再去刻意了解更多,只是单纯把它作为一部单本电影来看的,里面有些情节看得不是很明白,不过还是感觉拍得挺好的,已经很久没看到过像这样的西部片了~~三星有点少,四星又有点多,最终还是决定给四颗星吧!
每个角色都刻划的很到位。内敛却有无数的故事。多数是室内剧,光线摄影与音乐无缝。坏人不够坏
镜头真好 画面真美 非常有游戏荒野大镖客2的感觉 没看过剧集也完全可以看
对没看过电视剧的观众很不友好啊
演员有味道
以前看Raylan的时候从不觉得他和Seth哪里像,突然又看回Seth却觉得举手投足全是Raylan。不打分了,这么多年还能凑齐大家交代个结局已经很不容易了,老吴家的错字还错着,感动。湿围巾,卡克萨克,片头曲我可以听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