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宴》,倒尽了我的胃口,怒改一星;看了第四集,出离愤怒,只叹豆瓣何无负分。这个导演组价值观陈腐落后,时至今日,仍在鼓吹手工制作、中医神药、自然经济、荒诞礼仪,观其剧拍摄质量,已是问题多多、不忍卒睹;察其剧思想内涵,则是极度空虚,无一足以支撑,完全逆现代社会进步精神而动,真是下作之极!
大年初四,是恭迎灶神的日子。
比灶神更重要的是,13亿中国人嗷嗷待哺、翘首以盼的《舌尖上的中国3》终于开播了!
节目组特意选在这天播出,着实是讲究人。
我等烫壶小酒,摆点下酒菜,准备好擦哈喇子的纸巾,坐等央视爸爸8点开播。
之前有传言说这季的配音换成了老狼,我还在忐忑是否能跟上狼哥流口水的节奏,只见这头传来了李立宏老师的小嗓音。
好样的!还是熟悉的“自带音效”!
5分钟过去了,李老师的声音愈渐冷漠无情,这显然是没有把我们李老师的舌头撩拨起来啊。
从声音中,就听出了李老师的冷淡——“配完没,我想下班,我一点也不想吃这些东西。”
再一查评分,完了,今早上已经骤降到7.6,舌尖系列可从来没掉过8大分。
这是要凉啊。
不怕,莫慌,就不信我大中华美食还能满足不了我等猪精的过年胃。
要说第三季,拍摄确实有难度。
第一季展现了中华各个犄角旮旯的诱人美食;
第二季探讨了中国人与食物之间的温存关系。
好看的,能拍的,基本都涉猎到了。
第三季到底要拍什么?
导演刘鸿彦说,就是要——
拍出中国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今天的样子。
换做我们的话就是,论我们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第三季一共8集,每集50分钟,主题分别是——
器具、小吃、宴席、食养、厨人、点心、节气和融合。
万众瞩目,开篇主题为“器”。
这个立意倒是很好,器材为食物的源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节目中展示了刀、锅、灶、笼、案、坛、盘等各式器皿,以及古老的食物制作方式。
中华千年的烹调术本可以侃侃而谈,但结果除了用七个孔同时烹制七道菜的七孔穿山灶让人印象深刻,其余都是匆匆一瞥。
讲器皿,难勾起食欲,可以理解。
到了第二集的“香”,终于得将一首《凉凉》送给节目组。
据说,《舌尖3》在准备时,踏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115处地方,采访了300多人,涉及400多种美食。
然而,400多种美食最终为我们筛选出的是天天见的——
串串、麻辣烫、煎饼果子、胡辣汤。
这几种已经是根植于全国人民味蕾的全民食物。
人人都知道它的好吃,但节目组依然大力出神迹,拍得一点都不好吃。
让人气得想拍死摄影师。
上两季中,大量的浅景深镜头,从微观角度完美展现美食精髓,特别勾人。
而这一季,镜头拉得贼近,近到让你无法呼吸,自觉弹开。
食物的雾气遮挡镜头、镜头虚焦再转清晰的瑕疵,随处可见。
食物制作的剪切混乱仓促,失去慢食物的主题节奏。
整个两集中的剪辑都很混乱,从前是天南地北,都始终在主题线上。
现在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整个外包装都看得让人很难受。
尴尬的无人机航拍、错位的人物采访镜框、DV水平的高对比度、慢速镜头直接放慢帧数,造成不美观的拖影。
这样粗糙的摄影、剪切,致使食物美感全无,灵性全无。
网友吐槽得就十分贴切——
已经不像纪录片了,改个名字叫乡村美食大发现可以直接上cctv7了。
谁能想到,舌尖上的中国能沦为农业频道的质感。
居然有一天看舌尖上的中国,能一滴口水都没下咽。
不止于此,舌尖三作为央视出品的大IP,居然还能有历史错误。
片中介绍一条小吃街,“西安的回坊在唐代就已成型,至今还保持着当年的格局。”
唐朝时期,这里还是皇宫城禁地。
这就是节目组一直宣扬的,历经10个月的摸爬滚打做出的精品。
去年十月,央视的离职大潮也带走了《舌尖上的中国》原总导演陈晓卿——
即日起从央视离职,有给他寄好吃的,别再寄到光华路了。谢谢。
陈晓卿带走了《舌尖上的中国》大部分创作团队人员。
今日看来,他还带走了舌尖的美味、舌尖的教科书文案、舌尖的经典配乐。
更带走了舌尖的魂。
当初那幅以肉花纹作山的画报中的灵气与意境,已然全无。
这个开创了现象级纪录片的先河,帷幕至此落下。
舌尖以食物为窗口,看人情,看风景,看中国。
而舌尖3正好将这个窗口封死。
拍匠人精神,自己技术粗糙,倒是拍出了电视购物广告。
真的是很丢人了,央视爸爸的综艺何曾砸过手?
舌尖的魂就在于它的朴实无华,渗入人心的温热治愈感。
是每日三餐,一粥一饭。
是馋死我们的雷山鱼酱;
是姥姥做的西瓜酱;
是爸爸给女儿辛苦捉来的跳跳鱼;
是养蜂夫妇在路途中做的家乡豆花。
更是每集结尾,那一张张质朴温厚的笑脸。
而这一季的舌尖魂,只剩下那一句“爱,是最好的调味品”。
无言的温热被一语说出,风景煞得全无。
就像网友说的,他们是真的编不下去了——
当受访者能对着镜头说出“爱,是最好的调味料”的时候,你就知道导演是真的编不下去了。
舌尖3,已成为春晚之后的剩菜剩饭,弃之可惜,食之又无味。
我们还是乖乖重温前两季吧!
看完5000米接力换台看舌尖瞎说,发现第三季养这集真的是瞎说八道阿!所以必须要来长评打低分了。
首先,说中国人生病了,要改变膳食,ok这个我认,但你切一盘蓑衣黄瓜跟观众说黄瓜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你在搞笑?黄瓜除了水分就是纤维素还有不算出众的剂量的vc,而且这货含抗坏血酸氧化酶,破坏vc的,这就是为啥前两年有声音黄瓜不能和西红柿同吃阿。
第二,那个什么冰糖黄酒蒸蛋,是放在普通锅的屉上的,说水蒸气保持60°C,请文案走点心好么?60°C给我出个可见的水蒸气试试。另外珠穆朗玛峰顶峰8848米水的沸点是72°C,文案中所提的高度应该活不了人。
第三,“煲汤”,这一部分做微商卖汤的那个主角姑娘她爹就痛风,广东地区是我国痛风高发区,喝汤多是病因之一,注意是之一。另外因为广东人煲汤用各种草药多,广东地区也是肾病高发区,微商卖汤姑娘之前的山东妈妈各种放草药祛湿这那,真是不怕把家人肾吃坏了。
第四,山沟沟里开头就说常年缺少医疗资源,这些村民们各个药食同源,那么请你先把厨具收拾干净了再来说养生。另外找村民问些什么祖传的医书“我不告诉你”问个这是什么草药“我不能说,就指着这个做生意呢”充分凸显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敝帚自珍,自己一知半解不说还怕别人学去饿死师傅,多少祖先的智慧科技发明是这么丢的?当然这些草药鬼知道有没有毒、毒性物质含量多少。
第五,中医药大学的美国华裔留学生,自己制作化妆品,化妆品最起码的上色好看的功能我就不说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但有没有考虑自制化妆品的细菌超标问题阿?自制化妆品保质期你是没办法掌握的,不能等性状变了再说“哦,应该不能用了”那会儿就晚了。我们可不可以宣扬一下工业化生产的好处,别净鼓吹小捯饬怡情的手工制作的功效?
第六,中医药大学的本硕博连读研究生期待自己的药膳能使化疗的母亲痊愈,可不可以对电视机前的观众有点正确的引导了!你靠羊肉汤、蛋黄山药粥敢期待癌症的妈妈痊愈?小伙子你真的不是坑妈的么?这条我刚才在知乎看到有朋友的答案里说后来片子里说小伙子是期待他的药膳可以减轻症状,但我没留意到这句话,大概其就是因为一直沉浸在震惊当中吧…
这一条吐槽原本有一段关于对蛋黄的名字吐槽,后来有朋友指正鸡子黄是蛋黄的中药名。我把原文和昨晚睡前修改的部分放到文末,免得有人觉得我和第一位留言的朋友莫名其妙。再次重申,现在已经不吐槽鸡子黄的说法了。感谢看了这篇长文的朋友,也感谢提出建议的朋友们。
太心疼电视机前没有医学常识/生活常识的观众了!(尤其久病缠身病急乱投医的老观众),央视纪录片如果是走这种不去伪不存真的路线,可真是不敢让家里的父母看电视了。
以上内容顺序及文案内容可能记忆有所偏差,诸公海涵。
*关于鸡子黄的原本吐槽:““还有文案能不能好好说话不故弄玄虚,“鸡子黄”不就是“蛋黄”么?!你说鸡子黄就高级了么?(原文)”——“这个后来有朋友跟我说鸡子黄是蛋黄的中药名,大概我觉得别扭就是在一个烟火气十足的并不严谨的纪录片里突然出现了中药名有点跳戏。(昨晚睡前修改补充部分)””
感谢点赞、“喜欢”的朋友们,第一次在朋友圈以外的地方得这么多点赞,感恩!
纪录片,导演恐怕连什么是纪录片都不知道,纪录片最基本的是尊重事实。老白家肯定追溯不到唐朝,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回坊;徽菜指的是徽州菜系,而不是安徽菜,第二集里的不是徽菜。金齑玉脍史书记录的清清楚楚是生鱼片,莼鲈之思里面的鲈鱼指的是四鳃鲈鱼(现在是保护动物)两鳃的虽然模样差不多但味道就不够鲜美,更何况用美国鲈鱼替代你至少说一下吧。高中课文注释里张季鹰思乡思味辞官回家多潇洒,被你用的这么烂。
文案逻辑是硬伤。镜头剪辑零零碎碎,一通话说完看不到你说的食物在哪里,十大碗,说完了看到两个,其他的贴在墙上,菜单上的中国?本来前两季逻辑通顺自成一体第三季分门别类就吃亏,摄影和文案还配合不好,导致一塌糊涂不知道片子重心在哪里。说不好听的,中二文人附庸风雅还错了一大半,平江教宴席礼数最后也没看见他们按照规矩坐。嘲讽么?
换了导演,配乐也没了,背景音乐差了不止一个档次,画面布局远没有第一季阳光,更别提充满正能量。卖串串那里,岳母高高兴兴说不想让女儿太辛苦,女婿学医, ? 读那么多年书算白瞎了。卖串串也挺赚钱的,你明明白白说就好了,非要树反面教材。
配乐,布局,文案,价值观都差,我赌它跌到六分以下。
第四集出来了,充分证明了制作组上下是真的不了解如今的社会群体思想状况。如今网络上有很多中医黑,中医药好不容易开始向科学化迈进,这边刚好又给人口实。药膳养生大多是没有验证的东西,不能随便吃,如果没有记错,广东省是全国肾疾病发病率最高的省份。
叙事通顺了一些,素材质量却进一步下降。前面说它将会跌破6分是因为作为纪录片它不及格,制作组态度极不认真也非常没有诚意。如今看来它恐怕还要往下跌,冠名“舌尖上的中国”,万众瞩目,你让央视吧吧脸往哪搁。
徒有其形而无其神的拙劣之作。
舌尖上的中国,是说“我58啦,我要好好干”的做黄馍馍的大爷,是落日下伴着虾膏虾酱的郭奶奶,是和母亲学做泡菜的北京上班族姑娘,是被咸鸭蛋难倒的国际名厨,是自创一道新“妈妈菜”的李婆婆。正如我妈妈看到老黄的时候说的那句话:“以前你外公就是这样去卖东西的,勤劳又正直”;我爸爸看到向导的姨妈拿泡菜做饭给他吃,忍不住去家里的坛子里找了一点酸豆角出来吃,这才是舌尖上的中国
而不是炫技般翻动铁锅的鲁菜大师,不是说着爱是最好调料这样的鸡汤的川菜大厨,也不是千里迢迢带豆参去德国的陶器设计师。就算是拍大厨,真正动人的也不是大厨菜,而是大厨身上的人情味。国际大厨也会做不好朋友聚会餐桌上的咸鸭蛋,阿哲跟着爸爸跑红白喜宴好不容易得到掌勺机会,或是双胞胎刀工和火候的合作。
家常,才珍贵,是最朴素的东西塑造了中国人的味觉记忆,完满了家和故乡的形象。舌尖上的中国,“舌尖”意味着家常和身边,中国意味着美食中渗透的人与人间的关系与情感,以及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
从第一集的两星调高到三星
新的一集开始有了点人间烟火气,做稀豆粉的爷爷笑着对玩闹地孙子孙女说“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不也是磨这个磨磨”,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和外公,勤劳又慈祥。红姐儿子建个卖煎饼果子的群,跟大学里大家各种水果群,奶茶群,不正一样吗?河南司机去喝一碗胡辣汤,和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长住,都想找一碗正宗的米粉来嗦也没什么差别。
我这样的俗人,看舌尖最大的乐趣,一是看“熟”,二是看“生”。“熟”就是自己吃过的,尤其是爱吃的,一看到马蹄糕(熟梨糕),我会大喊“最好吃的是小学门口那个奶奶做的!”,看到海蛎煎,我会想到和闺蜜因为太大份两个人分着吃的情景。“生”是没吃过的,看着让我有“这个真好吃,我要去吃”的冲动的美食。
虽然比第一集进步了,可还是跑题严重,与其叫“香”,不如叫“传承的香味”,大部分故事是讲一个小店,一门手艺在一个家族中的传承。看完才知道,制作组的“香”主要是香料,中国人的厨房里香的可不止是香料啊!文案,构图,配乐,编排等等,还是7分左右的水平,希望下一集还能继续提高!
白爷爷说“真香”的时候可真可爱,陕西方言说一遍,普通话再说一遍。
——————————
下调至两星。
第三集莫名地没有感觉了,有种无话可说的无力感,总是隐隐有一种炒旧饭的重复感;菜还是新鲜的,但画面总让我觉得不是特别漂亮(非专业人士,个人感性认知,也许不对);李老师的配音是熟悉的,但我总觉得语速变快了(希望是错觉),没有那种悠然感了;人与美食的故事还是很吸引人的,但总觉得有点像爱国宣传片。
叔叔侄子,师兄师弟,两个小孩太可爱了!《民间应酬汇编》,一家人都笑了!
——————————
不打算升星,甚至非常想减星。
这一集其实非常“中国”,食疗,食养都是中国很独特的东西。爸爸有痛风,所以煲汤要想办法降低嘌呤这一点,一下子就触动了我。我爸爸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我要任性地夸夸这一点,每个家里有“三高父母”的人应该都能理解家里餐桌对吃得健康的不懈追求。
中国人吃得养,可拍的东西太多了,举个例子,我家特别喜欢吃黄焖鸭,夏天喜欢苦瓜焖鸭,因为清热解毒;冬天喜欢子姜焖鸭,因为吃了暖胃。说到“养”,很多人都能说出一星半点,但是像这集的一样,过多夸大食养的效果,实在是令人发笑。第一集还是大厨出场,只是丢失了舌尖系列接地气的特点,这一集就是直接丢失美食纪录片的基本要求了。
这一集看着看着渐渐有玄学的感觉,像在看一个中国中医药宣传片,还是出去旅游被“骗去”购物点会播放的那种。大学同学在一起煮饭菜的感觉怎么这么假,这么像摆拍呢?一个美食节目,说“做菜是为了拍照”的自媒体和中药口红,是不是太跑偏了。
食之无味,弃之也快要不可惜了。
——————————
降为一星半
这个分标题真的起得随意至极,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东西什么不是“食”?舌尖系列哪怕被人诟病煽情,鸡汤,强行拔高,可是无法否认的是,这种升华确实让人体味到了日常生活的诗意。“食”?导演组到底是多自暴自弃才会用这个名字。
苏帮菜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就如同白什盘一般苍白,饭桌上有商业互吹的尴尬感(甚至与还原古籍中的食物那个故事观感极其相似)。工程师故事中,大部分美食都如同播放ppt一样的一闪而过,最后给孩子们的松鼠鳜鱼,视觉上非常像旅游团餐。
摔面看起来很美味,可是就如同面煮久了就会失了筋骨变软一样,一个人的故事讲了太久就会没了味道变无趣。纳西菜完全没有体现特点,沦为无色无香无味的庸常,江边辣在我们街头叫做炒牛杂,10元一碗。那位母亲每天变花样做菜上传,真的没有比充斥网络的美食博主高明多少,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位母亲不幸患病就拥有了登上舌尖的理由?
家常不是在家做饭,而是人情味,能把人际情感讲得这么令人看不下去,让人扼腕叹息这个大IP的陨落。坐着采访的镜头的加入真的是一大败笔,彻底沦为无营养的故事片。
——————————
第六集有所提高,升为两星半。
食物的镜头终于增加了,拍食物的方法角度终于多了些(虽然还是以黑布景为主,但是拍荷花酥在油锅里开花的思路,有点前两季的影子了),也终于让人升腾起了食欲,不再如前几集一样,一味的鸡汤煽情,变成中国故事纪录片。
标题为酥,讲得却大部分是面点,还有一些糕,实在是文不对题,直接叫点心比较好。陈勋爷爷一身皮衣,特别帅,爆口的叉烧包真的太诱人了。说到点心,广式早茶真的是点心的集大成者,南北融合,东西合璧,色香味形俱全。就是这一集讲广式点心的比例实在有点低。
但是这一集的配乐的缺点比较明显,尤其是做瓜子酥和蘑菇包的时候,喧宾夺主,没有前两季神融合的感觉。
“把世间万物浓缩成点心,用小小点心承载心意。”这句话可真好。
——————————
降为一星。
又开始用个例的故事消耗时间了!又开始不拍食物了!西双版纳六姐妹,我都没太看清楚食物的模样就切了,这样对得起舌尖二字吗?文题中所说的“家常”,并不是疯狂利用家庭亲情卖惨打广告,也不是在家炒一些看起来就不好吃的东西!摄制组哪怕多看了几遍前两季,多揣摩一下,都不至于拍出这种片子!
那个农场,是明晃晃的反农业科技啊!讲了大半集的农场清炒青菜,一点都不诱人一点都不美味。如果萝卜真的好,不需要放那么多老抽去炒,酱油会盖过萝卜原本的清甜。还有“书是精神食粮,大米是物质食粮”这里,简直摆拍到令人尴尬!二十四节气,说不完就精选一些来说,把一些节气打出来,就提一嘴,什么美食都没展现有什么意义呢?
有两句话恕我不太理解,一是“酸汤虽然酸,但是富含碱性物质”,二是“冬至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时期”,浓浓的民科味,看了只剩尴尬和无奈。
这集的题目“生”,不代表“生生不息”,而是令人“生气不止”。
——————————
一烂到底。
正是因为这集有一些文案水平有所回升,结了个好尾,才更加体现出这一季大量植入广告,摆拍演戏,文不对题,贩卖鸡汤的差劲。大篇幅的酸菜广告,类似“油辣椒专治水土不服”这样糟糕的文案,有演戏嫌疑的子女不回家吃饭情节,改编历史地理事实(我说的就是甘蔗),连个结尾都没有的老兄弟创新辣的故事,直到最后才切题讲到真正的“合”菜……失望到底,不觉讶异。
吃了吗,确实是中国人见面最重要的问候语之一。与历史上长期的饥荒、迁徙、分离的有关,这点确实很戳人,中国人几乎人人能吃饱,确实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情,相比悠久的历史,实在短暂。“舌尖,连着血脉,再遥远的距离都可以用一念相连。” “无论走得多远,食物总是和家乡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人的饮食,是为了活下去,也是为了活得更好,这才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意义。
可惜完全没有拍出来。
说实话,舌尖是我看到最好拍的纪录片。只要孜孜不倦的去寻求美食,拍好美食就能收获亿万吃货的心。
不过大概是因为第一季带来的广告效应让制作组有些无所适从,执意脱离尘世去寻求更高的价值,更新奇的故事,使得最应该五味杂陈,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纪录片活生生拍成了一个个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的海市蜃楼。
于是,带着这个矛盾的目的,舌尖变成了我见过最难拍的纪录片。从第二季开始,几乎都能看到每个分集导演内心的《易燃易爆炸》:想我冷艳又想我轻挑又下贱。于是有人为了追求猎奇噱头,把爬两米高的树拍成每天上下迪拜塔一般的生死高度,有人为了接地气去拍家眷或是路人家中的拿手菜。更可怕的是同样的过度加工,每顿饭每道菜不是要包装安贫乐道就是要掺入家国情怀,要么就是大力夯实古老智慧和文化底蕴。不过,本着互相理解前提,站在央视角度,弘扬正能量,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确义不容辞。而作为观众,我只希望看到好吃的,无他。于是,第三季第一集开播,略带期待而不假思索的就来看了。
失望。
全季头一炮,最会上价值的央视直接就是一串例子,闷声罗列了传统手艺如何百废待兴,我恍惚间以为自己在看《寻找手艺》艺术生加工剪切版。然后上价值,然后又围绕刀工,火工做文章,《中华一番》?最后上俩价值落到了餐具?emmmmmmmm~
整个一集下来,好吃的没见几样,重笔墨的四川泡菜在第一季就讲过了。其他杂七杂八的虽然不乏七孔冲天灶这种很难寻觅的亮点技法却因为盲目堆砌素材缺少衔接语录而显得格外杂乱无章。比如说到蒸,一语带过,汽锅鸡呢?比如在每个上价值的画面出现的涮肉火锅,一句话没有。
当然我深知这些不能全怨制作组,把一个“器”从美食中分割出来就足以让人摸不着头脑,又要站在这个角度讲美食,实在是难上加难。只是这不完整的剪辑很难让人信服这是个完整的故事,这么割裂的一集作为第一集让人既失望又担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制作组摇摆于赚噱头和上价值之间时,作为普通吃货只想用当年第一季的感动提个醒,一切美食最初的目的是好吃。
第一集两星。
水盆羊肉成回坊的了?唐朝居然就形成回坊了,还建在了城中心?纪录片这么不考实还叫什么纪录片,好歹是讲美食的,制作纪录片的人真的实地考察美食了吗?随便百度一下都能知道渭南水盆羊肉吧……对于第二集中的内容感到失望。
预告片里解说配音是老狼就是唱同桌的你的老狼不是林更新不是潘粤明看过正片之后发现还是李老师一头雾水......
真的难看 ,花打四门讲的这么牛逼,结果就是个炒白菜?陶瓷讲了半天,一点吃的都没有?要不叫舌尖上的炊具?就是难看,你讲烹具也要有个度啊,讲完连吃的也不放一点?还有,淘宝已经出现官方卖锅的了。你要说没利益我是不信的动不动就是大师大师的,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看不懂了
并不难看啊,不懂在骂什么。本来器皿就是饮食的一部分,拿一集来讲有什么问题?有时候真是觉得人们太容易热爱,也太容易厌倦和失望了。另外可能还有品味的攀比吧,只要有几个人开始吐槽某作品不好,立刻跟风者众,生怕欣赏了别人看不上的东西,就显得自己low了,真正客观不带情绪的评论者太稀有。
千年回坊?没有回坊的西安是没有灵魂的?汉唐两千年文化、黄土五千年生息没有回回就没有灵魂了?广告不要太多,主题不要偏移,趣味不要太低阿!5.5
太不严谨了!各种张冠李戴错误百出!昨晚的第二集把钵钵鸡和麻辣烫混为一谈不说,还把双河井凉糕说成乐山的;西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形成的回民坊一杆子戳到唐朝就有了,这是篡改历史啊亲!明明起源于渭南的水盆羊肉也成了白帽子的。做纪录片是靠百度的嘛!这样的严谨度还敢做美食人文的纪录片!
啥玩意儿?还没花生油广告好看
第三集恶心到我了?那种破菜需要什么礼仪?奉行程朱理学是不是还要裹小脚啊!我呵呵!
靠,开场几分钟就想哭,刚吃完饭又饿了麻辣烫 石花膏 水盆羊肉 我的口水!!!看了后面几集真得来改下分数了但画面之精美,色泽之诱人,是没法儿回避的,所以都客观点下分数,好吗
第一集看完了,文案水平忽高忽低;第一集主题是“器”,偏题严重,吃已经沦为配角;最重要的舌尖标签性bgm居然被舍弃了。不知道这期质量水平是这一季的平均水平还是最低水平,亦或是最好水平?四集弃。本以为看在这个ip的份上舌尖3还能守住最后的底线,那我还何必勉强给及格分呢
照这样子就不要叫“舌尖上的中国”了,叫“锅子上的中国”好了
盼了好久,终于在狗年春节大年初四迎来了舌尖三。看了第一集,满满的失望。前半段想拍出匠人精神,拍得那叫一个糙,没出效果。后半段终于回到菜上,却没有了以往的娓娓道来,清晰的主题和以食物带世情的动人,剪辑、配乐和文案也远不如前两季。满屏的着急,或许此次兵分太多路取材,反而弄杂了。哎……
网友:希望《舌尖上的中国》明白一件事: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既跟血浓于水的亲情没啥关系,也跟五千年来老百姓的勤劳勇敢没啥关系,真正的驱动力只是我们中国人管不住嘴,爱吃而已!不要上纲上线乱套故事了,请诚实一点,我们只是爱吃。
严重怀疑是“8848钛合金手机”、“小罐茶”的导演拍的
啥也别说了,你说导演是毕志飞我都信。
长安长回区,清真宴…广告私货,钵钵鸡串串麻辣烫不分,陕西的起源安去西安…北京“名吃”长这么大没听说过,哪个版本里都没听过,然后炒肝一个个尼玛全举着个勺儿…第三集您找一炒出来长得跟泔水可以论亲戚的茄鲞说好…穷奢极欲的大户原来好“色香味”里的这色…纪录片要写【实】,已经犯了大讳了
最大的问题在于想要在一集中塞太多东西,以致于什么都讲得浅,有点流水账;中国厨师菜刀这一部分第一季就有,第二季变成大刀小刀,现在又变回一把菜刀,来回炒冷饭就是没好好拍点人文气息的东西。想念第一季的开头,新雨过后的云南,李立宏清新不造作的温柔口白下,藏族女孩真挚又诚实的面孔。
哈哈,居然有我家的美食,这种节目把各地美食介绍给全国观众,很有意义!
大失水准,灵性全无。。文案节奏摄像,个个一塌糊涂。。充斥着广告植入和隐性营销。用爱调味的“大师”,泡菜撕下一块又扔回坛子;一块红烧肉配上高逼格盘子的可能菜价。还有电商的昂贵手工铁锅。。篡改历史,杜撰饮食文化,全株有毒的南天竹大量误导性镜头,给痛风患者饮用高嘌呤的肉汤,三无口红etc
不好意思,不及格,乱,没重点,没审美,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