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家族

全8集

主演:杰克·比尔,克莉丝汀·布丝,蕾切尔·威尔森,巴里·佩珀,舍治·哈德,克里斯·迪亚曼托普洛斯,克里斯丁·亚当斯,凯蒂·霍尔姆斯,汤姆·威尔金森,Diana Hardcastle,格雷戈·金尼尔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2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3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4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5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6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3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4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5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6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7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8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19肯尼迪家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肯尼迪家族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八集迷你剧《肯尼迪家族》(The Kennedys)描述了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传奇人生,包括他的早期政坛生涯、兄弟矛盾、与黑帮组织的牵连、滥用毒品和与几个重要女性的关系。本剧还提到了猪湾事件、古巴导弹危机、民权运动及至今仍无定论的肯尼迪遇刺案等重要历史事件。全剧投资3000万美元,演员阵容强大,制作精良,但因为题材太敏感,加上来自高层的压力,美国绝大多数电视网(台)都拒绝播出该剧。几经周折后,该剧被数字电视频道Reelz购得。修女2麦收滚动的钢蛋导火线3B的恋人追随1998我的幸福密码外科风云逆流1993自鸣鼓擒凶记换命天堂浴血华沙2014极限17羽你同行平成细雪在那遥远的北方蛛丝马迹欢迎回来,旅人够格女郎风暴眼八角笼中冰海陷落海蒂也疯狂95塔拉斯·布尔巴女收藏家1967“筑”建人生拥抱明天与龙共舞国语瓶装水白色梦魇欢迎来到雷克瑟姆第一季大幻影赛德克·巴莱我的导演梦八星抱喜2012粤语黑色贞洁随心所欲(2016)反社会人格危险证据一夜新娘之落跑新娘卓越航空守边人哥伦布传 1492困兽之斗

 长篇影评

 1 ) 出人意料的精彩

最早很期待是因为好奇格雷戈金尼尔出演肯尼迪会是什么样,结果又一次证明他太棒了!当然老头子也不错。本剧制作精良剧本扎实精彩的出乎意料,很难想象当初HBO为了幻世浮生(a big disappointment。。。)而拒绝了该剧。虽然我挺喜欢汤嫂的而且她在里面的扮相也很美,但是你懂的。。。

 2 ) 杰奎琳肯尼迪的选择

选角导演选择凯蒂赫尔姆斯来演杰奎琳这个角色绝对是正确的。现实生活中,凯蒂嫁的男人阿汤哥虽然没有杰奎琳嫁的总统有名,但也因为这轰动世人的婚姻改变了其一生的命运。不同的是,面对婚姻危机,杰奎琳选择了隐忍与第一夫人的头衔,21世纪的今天,凯蒂则选择了放弃“阿汤嫂”的身份,过自己选择的生活。
之前读过杰奎琳肯尼迪的传记,类容与我们看到的这一版的肯尼迪家族里面展现的有所出入。年轻的杰奎琳以她自己独特的眼光,看中了当时还是参议院的肯尼迪。很快,肯尼迪的大选胜出意味着在31岁的年纪,杰奎琳就当上了美国最年轻的“第一夫人”。总统的特殊身份以及肯尼迪家族男人的天性,时常有女子走进她们的婚姻。这里我倒觉得Bobby是个另类,面对全世界最性感女人玛丽莲梦露的诱惑,他都克制住了自己。杰奎琳也曾想过以离婚来威胁反抗,但最终她还是走了她婆婆的老路,选择了妥协与沉默。肯尼迪遇刺后,生活还得继续。杰奎琳为了保护孩子,远离美国媒体的干扰,她选择了嫁给了希腊船王奥纳西斯。虽然全美国民众都认为昔日的女神被一点钱给收买了,但她确实是与快是她孩子爷爷年龄的船王结婚了。与船王的婚姻也没有终结的如童话故事里那么完美,反而被船王女儿的遗产纷争耗尽精力。杰奎琳在船王死后回到了纽约,做了一名普通的编辑。
杰奎琳少年时代在一本笔记上写下——绝不做家庭主妇。她的确做到了,她曾是引领时尚的白宫女主人,是高贵的寡妇,拥有亿万财产的船王遗孀,虽然她最后一分没拿。或许她晚年才真正过上了平凡、免受外界侵扰的日子。但世上女子,谁有能有她经历如此波澜的风浪呢?她所做的选择,都是随着自己的心来的。

 3 ) 看《肯尼迪家族》有感

当我着肯尼迪家的第三个儿子Bobby肯尼迪躺在枪声后的血泊中时,我的眼泪不受控制的往下落,内心的震撼牵扯着我,就好像是我自己中了一枪,瞬间忘记了什么叫疼痛,但是心在我的身体的角落里揪成了一团, 这样一个为政治而生的家族到底还能经历得起怎样的打击,难道这个家族真的被诅咒了?看着Ethel(Bobby的妻子)抱着他虚弱的身体抽泣,心力交瘁,无助••••••我的眼泪也为她而流,肯尼迪家族又多了一个寡妇,或许作为肯尼迪家族的儿媳妇,她注定要如此。那一刻的Ethel或许能够体会Jackie(第一夫人)当时面对自己的丈夫(肯尼迪总统)中弹身亡,而自己就仅仅的挨着他坐着却无能为力的那种仓惶,心痛。
作为女人,特别是第一夫人,Jackie的命运或许是注定,同时这也是她自己的选着。在第一次选择是因为她爱着那个有才识,有魅力的肯尼迪,他们的相遇时天注定。第二次选择是在面对肯尼迪无数次背叛,出轨之后决定要提出离婚时,她的公公帕特里克约瑟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父亲)劝他放弃这个决定时对她说了这样的话“如果你要和肯尼迪离婚,那么他这辈子就完了,但是如果你选着原谅,那么在你33岁时,我的儿子43岁时,你将会成为这个国家的第一夫人。”就这样Jackie做了她人生的第二次选折。当然,如愿以偿,她成为了美国民众心中美丽时尚的“第一夫人”,她的隐忍,她的包容和她背后的眼泪成就了她的万众瞩目。她始终记得她的婆婆罗斯对她说的那就话“我们所嫁的男人,他们有伟大的天赋,也有致命的缺点,但是他是我们选择的男人。”她似乎明白了她对Jack的爱也是她注定的人生,她要做的是帮助自己的丈夫照顾好那个完整的家,因为她选择的男人属于世界。的确她做的很好,她很努力,她很坚强,赢得了众人的掌声,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很不容易,但也不乏味”,甚至是丈夫坚定地承诺“谢谢你,无论在哪里都陪我一起做我身边的人,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在肯尼迪的内心她最爱的始终是自己的妻子,只是他之前没有意识到爱和行动是要同步的,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这个女人所做的一切,只是时间有点晚,就在之后他就倒在了枪声中,但他不曾想到这竟然会是他对妻子最后的告白,或许就是这样的承诺给了Jackie这段婚姻一个永远无法忘怀的回忆,也给了Jackie这段婚姻一个美好的安慰,她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得到了对于她而言最大的回报。女人或许真的是男人的附属,一荣即荣,肯尼迪的突然死亡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突然地打击,她不再是“第一夫人”,她每天被媒体包围,一次又一次被民众在伤口上撒,最后,她在和Bobby(当时美国安全部部长)的一次通话中说:这一生我再也不会像爱肯尼迪那样爱一个人了,我之所以嫁给他,那是因为我得保护我的孩子们,他(指的是船王)可以保护他们,他的岛没人能骚扰到她和肯尼迪孩子的生活,她要给他们一个纯粹的童年以及未来,肯尼迪的孩子们应该得到这个权利。“一个女人爱一个男人的方式有很多种,而这是Jackie爱肯尼迪的方式。
说道肯尼迪总统就一定要说道肯尼迪家族,这个家族有一个长久怀有的梦想:总统之梦,这个家族中一定要有人成为美国的总统。约瑟夫有一次在教堂里祈祷时就暗暗发誓:我已登上了财富的最高峰,我要让儿子登上权力的最高峰。肯尼迪家族的总统之梦根植于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包括肯尼迪总统,其实在一开始老肯尼迪最看重的是长子乔,但不幸的是乔意外的死亡,这是以后多灾多难的肯尼迪家族所遇到的第一个灾难,于是这个重任落在了放荡不羁的约翰身上,按照约翰•肯尼迪后来的说法,“我的哥哥约瑟夫是一家中从政的当然人选。如果他活着,我会继续当作家。如果我死了,我弟弟会当参议员。如果他出事,我的另一个弟弟会为我们去竞选。”子承父业,弟承兄业,就像一幅前仆后继的从政序列图,约翰•肯尼迪政治上最大的成功是在1960年当选美国总统。他的父亲约瑟夫是实现总统梦的总策划、总导演,他拿出大量的金钱调动新闻界、出版界,狂轰滥炸般地宣传他的儿子,他儿子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而罗伯特得到了司法部长一职,这是肯尼迪家族政治上的巅峰时刻。他的传奇故事屡屡背搬上银幕,肯尼迪普遍被美国民众视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他同时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的遇刺身亡也一直是政坛上的一个谜。
总统约翰•肯尼迪任参议员时说:“就像我踏入政界是因为乔死了一样,如果明天我发生了意外,鲍勃会竞选我在参议院的位置。如果鲍勃死了,我们的小弟弟泰德,会替代他的位置。不幸的是,约翰•肯尼迪的话以一种预言的方式实现了。1963年,时任总统的约翰•肯尼迪被枪杀。五年以后,纽约州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鲍勃)以同样的方式在加州死于非命。当时已任参议员的泰德,真的成为了肯尼迪家族政治抱负的唯一继承人。后来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儿子)死在了空难事故中。总之,从1941年开始到1999年,已有近10位“肯尼迪”死于非命,包括约瑟夫.肯尼迪也身在其中,他穷其一生的精力想把他儿子中的一个推上总统的权力宝座,正当他获得成功之时,他却由于中风变得不能说话。对于这个家族的诅咒似乎真的不是巧合,泰德•肯尼迪是四兄弟中因病自然死亡的唯一男子,而现在泰德•肯尼迪和他标志性的一头银发既已离去,美国政坛的肯尼迪传奇恐怕真的将要人散曲终。有人评价泰德•肯尼迪的一生荣耀和悲剧相互角力,而反观肯尼迪九兄妹中的其他人,恐怕也都是如此。他们的人生是如此不可抗拒地充满戏剧性,以 至于当人们提起其中任何一人时,最恰如其分的评价只能是:“他(她)是一位肯尼迪。”。
注:杰奎琳对孩子们安全的关注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她总是担心约翰和凯罗琳会出什么事故,丢掉性命。这种忧虑对她来讲是顺理成章的,她已经失去了3个孩子(一个死胎,一个流产,另一个则是她两岁的儿子帕特里克),她也曾失去两个丈夫(约翰.肯尼迪和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一个继子(奥纳西斯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个妹夫(罗伯特.肯尼迪)。杰奎琳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冥冥之中似乎她要为这些悲剧负责。“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伤寒玛丽,”杰奎琳曾说,“如果我早知道杰克会被杀,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我们的儿子叫小约翰.肯尼迪。”杰奎琳对某种灾难的预言深信不疑。
罗伯特.肯尼迪最先萌生了所谓“家族的诅咒”这样的念头。在1963年杰克遭到暗杀以后,博比开始阅读古希腊悲剧以从中寻求安慰。他的传记作家伊万.托马斯这样写道:“肯尼迪发现了傲慢的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他开始怀疑肯尼迪家族是否在行为上有过激的方面,性格上是否过于无所畏惧。他在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下面作了标记。话是这样说的:‘所有的傲慢自大终将收获饱含泪水的苦果。神将因为人的过分傲慢让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4 ) 谁敢不爱肯尼迪?

肯尼迪家族——这个庞大的政治精英集团,被认为从未离开过美国政坛,尽管目前已经没有肯尼迪家族的人任职于美国联邦政府中,但这个家族仍旧以各种形式在操纵着媒体,试图删除一切有关他们的负面消息。

谁敢不爱肯尼迪?


2011年初,来自美国罗德岛州的议员帕特里克•肯尼迪离任众议院,这个小小的卸任却几乎引起了外国媒体的欢呼,因为他的离去,将使得美国联邦政府的任职人员名单中没有了肯尼迪这个姓氏,这还是63年的第一次。

然而,一直有传言认为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肯尼迪家族好友发现并提拔的,奥巴马在竞选中途也的确受到了肯尼迪家族的力挺,凭借着这个家族在民主党内部重要的影响力,这个黑人青年才能够取代希拉里成为总统候选人。

一切都说明,肯尼迪家族尽管已不再露面,但他们对于美国政治的影响力始终存在,为了维护家族的颜面,他们也不惜动用各种手段来塑造形象,删除不良信息,但他们并不是总会成功。

总统父亲好似希特勒?

今年9月19日,演员巴里•拜伯凭借在电视剧《肯尼迪家族》中的演出而夺得了艾美奖的最佳男主角奖。这部耗资2500万美元的8集历史剧也可谓是一波三折,因为它差一点就“胎死腹中”了。

这部片子的制片人正是出品过《24小时》、《尼基塔》等经典美剧的乔•苏尔诺,原本计划在历史频道(NBC环球、赫斯特、迪斯尼合资)播出,可就在播出之前,肯尼迪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顾问站出来说,这个剧本简直是对肯尼迪和他家族的“恶意、复仇”。

因为剧本把肯尼迪总统的父亲——老约瑟夫•肯尼迪,描写成了一个脾气很坏“暴君”,他野心勃勃、放荡不羁、贪污腐化,甚至是希特勒的同情者。他有很多经典台词比如说告诉儿子说“你的名声并不取决于你是什么人,而是取决于人们如何想象你”、“钱能够让你为所欲为”,还有他搂着两个儿子说:“现在,这个国家就是我们肯尼迪的了。”

而约翰•肯尼迪总统在这部剧中的形象也并不好:情报人员送来的紧急国家安全机密需要他阅读,可他却在游泳池里不慌不忙地做爱。他甚至觉得自己无法忍受一夫一妻制:“如果过几天遇不到一个陌生的屁股,我就会偏头痛。”

而在这部剧预定播出之前,《纽约时报》几乎是用了一年的时间,长期刊登有关这部电视剧的恶评文章。研究肯尼迪的学者觉得,历史频道本应播出符合历史事实的剧本,而这个剧本把肯尼迪写成了一个“性成瘾者”,这不符合历史。

而制片人苏尔诺一直和共和党人走得很近,这也成了被攻击的目标,有人认为这部剧是苏尔诺这个右翼好莱坞人士对在民主党中影响力很大的肯尼迪家族的恶毒攻击。

最终,历史频道被迫发表声明说这部剧“过于戏剧化,而不适于在历史频道播放”。可是历史频道花了2500万的重金来打造这部剧集,若是因为批评而雪藏岂不血本无归?只好忍痛割爱把这部历史剧卖给了美国一家非主流有线电视网络ReelzChannel。当该频道于今年5月播出该剧时,平均收视人数190万,创下了该频道创立以来的最高点,美国人的“肯尼迪家族情结”再次被唤醒了。

这一次,肯尼迪家族阻止“负面形象”的行动似乎没成功,不过非主流频道的小规模覆盖率,已经将影响力降到了最低,这也是肯尼迪家族为数不多的“失手”。

谋杀案引发的“家族麻烦”

在美国《时代》周刊开列的“美国十大家族”名单中,民主党的肯尼迪家族和共和党的布什家族是最为显眼的。然而,与人丁兴旺的布什家族相比,肯尼迪家族却屡遭不幸,除了总统约翰•肯尼迪被暗杀之外,家族成员的死于非命几乎成了一个“魔咒”,这也引发了流行文化对于这个曾经的“第一家族”的种种揣测。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这个不幸带来的巨大问题就是:对于这桩谋杀案的好奇心,使得不停有人想要挖掘肯尼迪家族的内幕,一些负面消息也因此而曝光。从此,肯尼迪家族就不得不频繁地动用各种手段,来维护家族形象。

1964年,肯尼迪遗孀杰奎琳和弟弟罗伯特找到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请他写作肯尼迪被刺杀前前后后的故事,并做了采访录音。可是当看到完成的手稿后,杰奎琳觉得很多内容是隐私,要求曼彻斯特删去。其实所谓的“隐私”,不过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东西,比如说曼彻斯特披露杰奎琳抽烟,但在那个年月,她却觉得“名门之女”吸烟是不对的。
曼彻斯特毕竟是个历史学家,况且自己写的又不是凭空捏造,所以不肯就范。杰奎琳就生气地威胁道:“所有跟我作对的人的下场就会像死老鼠一样。”可曼彻斯特还是不肯听话,杰奎琳干脆说:“我要毁了你!”她威胁禁止该书出版。

这起官司最终庭外和解,出版商做了少少的改动才得以出版,这本书轰动一时,被认为是“描写肯尼迪暗杀事件最好的书”,可肯尼迪家族还是不依不饶,因为该家族和出版商之间的协议,该书不得再印,好奇心重的读者只好去互联网上掏二手书看。

1975年,《华盛顿邮报》的执行主编本•布莱德利写了一本《肯尼迪谈话录》,他曾经是肯尼迪夫妇的朋友,所以在出版前,他拿书稿给杰奎琳看,结果老朋友也翻脸了。她认为布莱德利写自己太多了,写肯尼迪太少了。而且布莱德利写出了肯尼迪爱讲脏话,“杂种、狗娘养的、傻逼”等词语经常出现在受过良好教育的肯尼迪口中。布莱德利同样不同意修改,因为和布莱德利谈话时肯尼迪曾表示,可以在自己离开白宫5年后发表这些谈话。

此事之后,老朋友变得形同陌路。最夸张的是,有一次布莱德利和杰奎琳只距离将近2米远,她仍旧装作不认识他。

硬的不行来软的

想必有人好奇,历史频道为何没有像历史学家那样顶住压力播出《肯尼迪家族》呢?有些压力是很难顶住的。

2010年初,一个名叫罗伯特•戈林沃德的导演站了出来,他也是坚定的“肯尼迪家族支持者”,他建立了一个叫做“停止摸黑肯尼迪”的网站,对每一个登陆网站的用户说:去告诉历史频道,那是右翼的政治攻击,而非历史。肯尼迪总统的贴身顾问泰德•索仁森在网站上说:“(肯尼迪)家族的人和当年的亲历者尚在人间,播出这样的东西是会遭天谴的。”据说有5万余人在该网站上签名表示支持。《纽约时报》也用头版来报道了这件事,戈林沃德觉得他们已经大获全胜了。

结局就是前文提到的,历史频道卖掉了它,不敢播出了。

有时候,除了围堵各种负面消息,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也是十分必要的。肯尼迪家族中也始终有人在努力把家族形象打造成一个时尚而健康的文化标志。

肯尼迪家族中也并非个个都是一脸黑线的人物,总统的儿子小肯尼迪就是个玩得起的家伙。在他创立的时尚生活杂志《乔治》的封面上,他公开让演员模仿玛丽莲•梦露的样子拍照,公然不顾梦露曾经是他父亲肯尼迪情人的传闻,这个举动就是在告诉人们:别太当真。但他于1999年因私人飞机坠毁而丧命。

他死后,与之共事多年的《乔治》杂志编辑理查•布拉德雷想写本关于小肯尼迪的书,结果就被传言说他是一个对小肯尼迪垂涎已久而未得逞的同性恋者。这本名为《美国之子:小肯尼迪传》的书还没动笔,该书的出版商就被电话警告说,出版这本书会是“傻子的行为”,电话来自卡洛琳•肯尼迪的两个跟班。《乔治》杂志的所有采编人员在离职时几乎都和小肯尼迪的律师加里•金斯堡签过协议,内容很简单:不许写小肯尼迪。可是小肯尼迪身亡之后是否可以写?协议里没有明确说,至今也无人知晓。

而肯尼迪的妹妹卡洛琳则推崇利用“软实力”来维护家族形象。她总是善于发现这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名门中那些善良、温柔、诗情画意的故事,比如《名门望族的圣诞节》、《鼓励人的最佳故事》、《杰奎琳•肯尼迪最爱的诗篇》等。而她所完成的这些书,几乎每一本都能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其中《杰奎琳•肯尼迪最爱的诗篇》一书在出版第一年就卖了50万册,卡洛琳的一番运作甚至被出版界称为“卡洛琳现象”。有评论人士调侃说,这年头,在美国能够被出版商捧着出诗集还不是诗人,也就只有肯尼迪家的女人能做到了。

肯尼迪家还有自己的出版公司,以出版儿童和青年读物为主,比如《小肯尼迪的美国英雄》系列。值得一提的是,斯瓦辛格的前妻凯瑟琳也是肯尼迪家族成员,她就负责这家出版公司的事务。

肯尼迪与默多克的“交换条件”

随着媒体帝国时代的降临,肯尼迪家族也发现,只要说服了几个传媒大鳄,媒体上就不会再有肯尼迪家族的负面消息了,这种“事半功倍”的捷径他们怎会不走呢?

律师加里•金斯堡是小肯尼迪在布朗大学的好友,他曾经帮助肯尼迪家族去劝说默多克,让他旗下的小报《纽约邮报》不要刊登卡洛琳•肯尼迪女儿举止粗鲁的负面新闻,他也因此得到了肯尼迪图书馆的职位。默多克也不是白帮忙,卡洛琳•肯尼迪亲自写推荐信给纽约曼哈顿的贵族名校——布里尔利私立女子学校,好让默多克的女儿格蕾丝可以顺利就读该校。

2008年,卡洛琳参选议员,默多克的《纽约邮报》再次力挺她,她颇受感动,作为回报,她安排了一个电话,让默多克与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相识。肯尼迪家族与奥巴马关系不一般得传言,也再次得到了证实。

所以,有人总结肯尼迪家族的游戏规则就是:有钱有势的人为肯尼迪家族的人服务,作为回报,他们将成为名声显赫的肯尼迪家族的好朋友。那可能会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一个上层社会人士的社交网络,“肯尼迪家族好友”也像是荣誉勋章一样让很多人艳羡,不停地加入到帮忙肯尼迪家族维护形象的大军中来。

肯尼迪家族还是利用媒体的好手。

2000年5月,描写小肯尼迪的《美国之子》仍旧没动笔,因为出版商不想出版这本书,“他们就这样杀了我的书”,作者理查•布拉德雷说。他挂掉代理人的电话,15分钟之后,就接到了默多克的小报《纽约邮报》的记者的电话,问:“对于你的书被干掉了,你作何感想?”

布拉德雷感到一阵恶心,他想出门透透气,结果发现记者和相机已经等在他家门口了。第二天早上的《纽约邮报》上,《美国之子》被干掉的消息刊登出来,出版商还向报纸大倒苦水说他们并非受到肯尼迪家族的压力才放弃,而是了解到布拉德雷与肯尼迪家族有保密协议在先,不想当被告所以才放弃。肯尼迪家族再一次成了无辜的人,而布拉德雷却成了向出版商隐瞒保密协议的“说谎者”。

不但阻止了该书出版,还让作者成了“谎言家”,如此手腕可不是常人具备的。出版商后来说:“不断有纽约的人打电话给我说不要出这本书,尽管每个纽约人都知道他们是肯尼迪家族的好朋友,但是没有一个人说‘是肯尼迪让我打这个电话的’,他们只是说自己想要打给我。”

肯尼迪家族始终隐藏在暗处。

之后,布拉德雷的代理人又去找几个曾经对此书表示过兴趣的出版商,但回答是一致的:不要,谢谢。没办法,失业在家的布拉德雷只好把这本没人要的书写完了。

之前的出版商曾答应花60万买这本书,可是在“人人喊打”之后,只有小出版社答应出30万,布拉德雷只好“贱卖”。此书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火热一时。

2011年1月,《肯尼迪家族》就要播出了,历史频道又接到了肯尼迪家族成员的怒吼电话。然后,肯尼迪家族的老友、NBC前主持人玛利亚•施维尔直接找到了历史频道的另一个股东NBC环球的老总,表达不满。

最为致命的一击是,201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50周年。卡洛琳•肯尼迪就威胁说,如果历史频道播出《肯尼迪家族》,那么历史频道的大股东迪斯尼ABC就是肯尼迪家族的敌人,自己就不会帮助ABC搞到母亲的谈话录音或是父亲肯尼迪总统的任何资料。

很多人认为肯尼迪家族的势力在逐渐削弱,可以确定的是,打开肯尼迪家族的谱系,发现90后的家族成员很多,他们现在刚刚20出头,这个家族以后是否还会如此嚣张,要看他们如何表现了。


(杂志稿,勿转)

 5 ) 原来JFK和RFK搭档过啊!

原来肯尼迪兄弟在<We Were Soldiers>里面就搭档过,一个演直升飞机空骑兵JFK,一个演勇敢的战地记者RFK。

 6 ) 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Kennedys?

对JFK及其家族的了解,一直是间歇性的、循序渐进的。见到纽约市的JFK机场、NASA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看到关于小肯尼迪的文章;见到那张和赫鲁晓夫掰手腕的漫画……甚至安倍晋三被刺杀,这些小事都一次次地推动我去了解JFK。

有人说:看这个电视剧就是为了看最后两集。说实话,前六集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但是因为怕最后两集看得伤心,还专门放了一段时间才看。我想看他们是怎么活的,而不是怎么死的。

看完电视剧,John和Robert变成了Jack和Bobby。

①对于JFK的塑造,他背部的病是我挺好奇的一个点,没想到电视剧里还真做了大笔的刻画。此外,真实的历史人物应该不是这种“唯唯诺诺”的样子,无论是年轻还是中年,都没有表现出JFK的野心和自信来。

②看剧的同时也在看Netflix出的Robert Kennedy的纪录片,看到了很多很多历史影像,剧里有些地方其实是挺真实的,比如Bobby中枪那天,演讲中的最后几句、还有Bobby的动作,几乎是1:1还原。还有一个小细节,Bobby工作时喜欢挽起袖子,剧里也还原了。 只是演员和历史人物的气质不一样,很多认识Robert的人都说他很“忧郁”,真人是比较显老的,没有剧里的人物有活力。

③JFK在白宫有一个全力支持自己的亲弟弟,这种关系带来的亲切和踏实或许是很宝贵的吧。

④历史剧反映历史,且不考虑历史人物是怎样的,剧里两位主要人物接连被写死,这剧看得心里挺难受的。最后一幕回忆了JFK刚刚入主白宫的那个晚上,可以说是物是人非,让人唏嘘不已。

⑤剧里多次提到“肯尼迪家族的人”,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Kennedys,我觉得必须要学会牺牲,为了家族牺牲自己,无条件地支持最能代表家族地位的人。

⑥最后,想说,每个人都可以再感性一点的。杰奎琳好吝惜她的泪水。

 短评

无论是演员的选择上还是故事的发展把握得都很好,从这个家庭早期的经历到罗伯特·肯尼迪竞选时的遇刺,各种重大事件恰到好处地穿插到其中。尤其是选角和化妆方面,实在是太像了~在这里称赞一下Katie Holmes,许多网友批评她做作,但我觉得她把这个角色拿捏得非常到位。杰奎琳就是这个样子

5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多打一颗星星给Bobby,他真是太可爱了

6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真好的剧啊。当然这不是历史剧。多么生活化的描写。

11分钟前
  • 皓宇
  • 推荐

what a family

15分钟前
  • Z1d3x
  • 推荐

HBO又来佳作!化妆师给赞,配乐十分主旋律。JFK风流到把应召女带到白宫,虽不苟同他某些幼稚行为但他观点都得我心。汤嫂演得很渣又做作,睿智和气质哪去了,老爸心狠手辣好有控制欲十足老戏骨啊,弟弟有爱了,从头到尾都撑着哥哥。这个政治家族挺悲剧的,最后弟弟躺血泊中真揪心啊

18分钟前
  • 推荐

老爷子一如既往亢奋,阿炳肯尼迪和阿汤嫂没我想象那么不堪。不过最大收获是:太喜欢Bobby了!!!Big Brother's Wingman,Mommy's Boy,Family Man神马的好萌= = BL BG两相宜,为了Bobby加一星,爆!决定去复习一下电影RFK...

19分钟前
  • molatime
  • 力荐

对关键事件完全忽略细节和背景描述,家长里短倒不惜油墨,有点丑裹脚的感觉

23分钟前
  • 利奥波德
  • 较差

商而优则仕,肯尼迪家族简史。JJFK不是有病吗还能搞那么多的女人。

26分钟前
  • 石中剑
  • 推荐

一个生于政治又死于政治的家族。原本没对此剧有多大期待但却出乎意料的好,只是不知道历史上的John Kennedy是不是真的那么唯唯诺诺,Jacqueline Kennedy是不是有这么做作。家族成员里最喜欢Bobby了~~Ps:梦露能再难看点么

28分钟前
  • 生煎馄饨秃子
  • 力荐

阿汤嫂的造型和当年的杰奎琳真的很像 不过她演戏也太做作了 第一夫人接受采访时这样 估计大家都吃不下去饭了

33分钟前
  • v...
  • 还行

题材喜人,可惜徒有其形 阿汤嫂真不是个好演员

35分钟前
  • Yardbird
  • 还行

精彩绝伦。

39分钟前
  • 臭臭
  • 力荐

挺好的片子,只是怎么katie holmes演技变这么烂了?

43分钟前
  • tinkerbell
  • 推荐

各种黑暗历史啊

47分钟前
  • 外省青年狼二蛋
  • 推荐

本来就没多大期望,但是对JFK塑造太弱了些吧?过分夸大joe爷的影响了。不知为何把所有“小把戏”都扔给了joe爷,弄得JFK一副天真无邪的学生样子?完全搞笑了。编剧是不是bobby控啊,jack黑啊。介绍说”题材敏感“,真没看出来,不说还以为专门来洗白的。从戏外延伸到戏内讨厌阿汤嫂。

49分钟前
  • V.M
  • 还行

纨绔子弟,风流成性

53分钟前
  • 春暖花开
  • 推荐

fuck JFK

57分钟前
  • linaluvtheater
  • 还行

欲望身后的不由自己 虽然KH完全没有表现出Jacqueline身上内敛的睿智与情趣(实在大败笔) 但Bobby的存在切切实实地拉回了这部剧在情感上带给我的共鸣

1小时前
  • 账号弃用
  • 还行

以家庭感情纠葛为主,对肯尼迪时期的历史问题比较淡化的处理,于是观众更多的是看到一个受着病痛折磨的男人怎么样疲惫的周旋于父亲、弟弟和妻子之间,而并没有看到他应对危机时所应有的能力与智慧。

1小时前
  • 迩喆
  • 推荐

凑合,剪辑很弱

1小时前
  • MOM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