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

HD中字

主演:姜文,李保田,瞿颖,刘信义,葛优,李雪健,尤勇智,张艺谋,赵本山,焦刚,梁冠华,李琦,方青卓,杜旭东,傅彪,陈晓花,李强,常戎,张伟平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1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2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3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4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5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6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13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14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15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16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17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18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19有话好好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有话好好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失恋的青年赵小帅(姜文饰)是名个体书商,他与女友安红(瞿颖饰)分手后又想和好,死缠烂打不放。不过,安红正与某娱乐公司的老板刘德龙(刘信义饰)恋爱,视对方为情敌的两人终于大打出手。  混乱之中,小帅抢过行人张秋生(李保田饰)的背包,当武器抡打,砸电线杆上将包内电脑摔坏。最终小帅仍被打伤,他发誓要报仇,将刘德龙一只手跺掉。张秋生为索赔电脑奔波于小帅与刘德龙之间,协商着息事宁人,索还电脑。而赵小帅依然为报复刘德龙寻找机会,张秋生拼命阻止,最终小帅的复仇计划离奇落空……夜深人不静怕老婆俱乐部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电影版删除历史白屋之恋耐撕侦探我最好朋友的婚礼2016谁杀了她危机之地英语学徒2013昭和64年战地诗篇酸葡萄2016复仇的痕迹靓丽人生第二季杀戮禁区超人前传第九季极品老妈第四季南方车站的聚会官人我要房当男人恋爱时2013是,首相现代版爱在井冈青春舞台隋唐英雄4塞拉的领主破冰船五号机要员美少女特攻队英语现实之舞沉默的人1973仲夏夜府城胞弟复仇记林深时见麓灿烂人生追踪巨型鱼 第二季100个……富贵再三逼人金戈梨园水落石出2000吹牛伯爵历险记足球尤物幸运数字斯莱文闭上我的眼睛

 长篇影评

 1 ) 秀才遇着兵 有理说不清

  以拍摄乡土题材影片而蜚声国际的张艺谋,97年出人意表地推出了这部都市喜剧。相对于张导此前和其后的片子赢得的喝彩和知名度,我们不得不承认该片遭到了冷落,而且是来自双方面的:就观众来说,很可能只是把它当作笑料、噱头堆砌而成的普通搞笑片来欣赏;就评论界来说,很可能觉察到了该片的出色,但要一五一十地论说其意蕴,又有些无从谈起的迷惘。就这样,在张艺谋的众多作品中,《有话好好说》仿佛落入了公众的盲点。
  事实上片名已经为我们昭示了,生成片中诸多戏剧冲突的源头乃是“对话的失败”。几乎每一段剧情都以“对话的失败”为前提来展开,片中的人物也都在对这种失败有所认识的情况下,使出浑身解数来自主地加以挽回,于是在众人争相努力扭转败局的情况下,故事情节呈现出汽车刹车失灵般的“失控”局面,朝着片中任何人物都意想不到的方向奔去。在计划落空、正经的努力付之东流之后,还不得不承受继之而来的荒唐结局,正是片中人物的这种基本处境的荒谬,唤起了巨大的滑稽感,造就了本片的“笑”果。这种别开生面的喜剧营造方式可谓颇具匠心,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述平的出色编剧。同时,所有的荒谬又是在全然现实的环境中、以现实的材料打造出来的,这种创作上的机智也就越发难能可贵。
  对某个实例加以解剖,也许更容易看清这种营造喜剧效果的特殊机制,不妨就拿影片开初的几出戏来说吧。我们从一开始就见识了赵小帅(姜文饰)的死缠滥打和安红的寸步不让,公车上两人的一番理论教我们明白了,嘴皮子上已经论不出谁是谁非。于是一个躲,一个追。安红为摆脱纠缠,硬是不把新住址告诉对方。小帅大致摸清了地儿,开始施展喊话战术。被喊了两天后,安红想以发生一次性关系的极端方式来做个了断。就在两人的好事即将玉成之际,楼下传来了新一轮的爱情诗喊话。看到这里,刚刚紧张起来的气氛一下子散了,观众都绷不住乐了起来。这种计划外的局面失控一再重演。接下来安红派她的新男朋友刘德龙找赵小帅“好好谈谈”,结果却演变成了一场街头斗殴。安红对这种出乎意料的结果心怀歉疚,在接下来的交往当中发现了赵小帅优秀的一面,而赵小帅却被电脑的主人张秋生(李保田饰)缠上了,刘德龙为此差点赔上一只手。先是拉出一段无法通过正当方式解决的矛盾作铺垫,然后矛盾双方煞费心思地寻求出路,结果都在理性的支配下失手将情节推入了滑稽荒唐的境地。这便是该片的“秘密配方”之一。
  另一个秘密配方倒是传统得很,但在片中也得到了妙用,那就是“间离效应”。为说明间离效应在本片中的运用,不妨先来对照说说王家卫导演的突出风格。在王家卫的都市片中,总有大量配乐穿插其间,对此,张艺谋曾十分赞赏地谈到,当一段旋律在王的片中某处响起时,马上就能将观众的某种情绪唤起,营造出十足的氛围。可以说,为了将片中人物的独特情感体验传达给观众,配乐在王家卫那里很好地发挥了作用。而在《有话好好说》里,配乐所发挥的作用,很多时候可说是反其道而行之——制造间离效应,一再将观众从对故事的沉浸感中拽出,提醒观众时刻保持对片中人物的批判性观察,从而更好地对荒诞的形成、累积和爆发进行见证,使观众在情感相对游离于故事进程的状态下开怀大笑。
  在赵小帅第一次到夜总会追砍刘德龙的那场戏中,小帅失其所踪,手持菜刀冲进一间间练歌房、健身房,每个房间里轰鸣的音乐也喷涌而出,于是我们听到了许多传唱一时的流行歌曲(内容都是情和爱)的片断连缀在了一起,一并响起的还有小姐们的尖叫、赵小帅的踹门声,画面上赵小帅颇为生猛地冲进冲出,一种荒诞的意味无言地传达给了观众。这一段相当鲜明地表明了本片的立意:在给出一个喜剧故事的同时,以质朴的、民俗性的“俗”作为参照,揭露都市人当下生存状态中华而不实的成分,以喜剧形式完成对都市生活的文化批判。片中两个涂脂抹粉的老太太哼哼呀呀地演唱“十八岁的哥哥”,还有即将行凶的赵小帅跟东北大姐合唱“姑娘十八一朵花”,无一不是体现着导演这方面的用心。
  到了影片的后半部分,迎来了最终的一场大戏。所有的枝节问题都汇总到了喜洋洋餐馆,张秋生和赵小帅约了刘德龙前来商谈,打算和平地解决此前发生的所有纠纷。餐桌上张秋生发现小帅不改初衷,还是打算“一刀拿下”,张心寒之余,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在这出长达几十分钟的戏里,人物几乎没进行任何活动,只是坐在餐桌旁喝酒吃菜,全靠出色的大型对白,将剧情推向炽烈的高潮。这一整套大型对白向我们表明,由于个人修养、身份、立场的不同,“有话好好说”往往只能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对话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化的交际活动,并不象张秋生这位忠厚的知识分子想象的那么单纯,“有理走遍天下”也只是自以为有理者一厢情愿的说法罢了。
  除了葛优、赵本山、李琦的客串,以及张艺谋本人在片中的露脸,为影片增色添彩的还有毫不含糊的摄影(有力地表达了人物浮躁、动荡的心态)、人物的化妆造型(小帅满头是伤和张秋生发狂后的装扮,令人叫绝)、深沉酣畅的配乐(当然不是指用于制造间离效用的那些段子)、几段北京琴书(既提示了人物性格,又凸显了地域特色,本身就是绝佳的创意),上述所有因素糅合到一起,使得本片与“通俗”拉开了明显的距离,尽管故事情节是老少咸宜、大众喜闻乐见的。
  最后,在赵小帅一刀拿下的计划落空之际,让我们来重温一下片中警察同志的台词,端正一下心态,为“有话好好说”的礼貌作风打打气,“以后不管出什么事儿,都要依靠组织依靠法律,不能随便舞刀弄枪的,有话好好说嘛,不能胡来”,“国与国之间都可以谈判,人与人之间,是不是?”

 2 ) 绝对是我近很多年来看过的最好笑的电影,没有,也不用之一

吃早餐打开电视看着在放,无聊就看看,笑得我那是人仰马翻,好几次想趁买广告时就走人去看计划中的电影,还是生生被情节吸引住没舍得走,就这样一直地把电影给看完了。。。之后感觉不过瘾,再找回开头错过的十几分钟戏份补全,没想到笑得更惨!还好我的阑尾伤口痊愈得差不多,要不早几天看,这样笑法估计里面的线都要爆了。。。现在的所谓喜剧跟这个一比简直被爆得灰儿都不剩

 3 ) 在《三块广告牌》之前很多年,我们有这么一部国产片

《有话好好说》是一部的神奇电影。这首先体现在卡司上。按比例算,片中著名演员的出场频次堪比“三建”。且不说姜文、李保田两位主演和在楼下仰着脖子狂喊“安红,我爱你”的导演本人,就在不经意间,你还能看到穿警服、戴眼镜,有且仅有两次出现在下楼梯场景里的葛大爷,大大咧咧、无比奔放的方青卓,以及近似“小鲜肉”的梁冠华等等,临了临了,那个几乎没露过正脸的打酱油司机一开口说话,诶呀我去,李雪健!

排除掉拍“三建”这种为了光辉使命而共同奋斗的情况,影片的华丽阵容大抵是乐得给导演捧场,也似乎刚好从侧面展现了整个主创团队“玩儿票”的状态。我拿这个词打比方,重点当然不是在“票”上,因为他们都是在专业领域里拔尖儿的人。用“玩儿”来形容这部电影,在于无论把它放在张艺谋的作品序列里还是同时期直至现在的院线片中,都显得那么地与众不同,相比于不苟言笑地艺术创作,更像是一次愉快的、解放天性的玩闹。

晃动的推拉镜头和变形的人脸特写或许是影片留给观众最直观的印象。它看上去与精致无关,而有着和主演姜文极其角色如出一辙的粗粝气质,从头到尾一直都在抑制不住地躁狂,亦如同它诞生时的年代。当镜头跟随赵小帅匆匆行走在昏暗狭长的ktv过道里,从被推开的一扇又一扇门里传出不同风格、不同年代的音乐,组成了奇妙的混响。这众声喧哗的一幕自然天成,映射着现实的模样。再加上时不时来上几句的“我从小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北京琴书,一种失序的错乱感就在空间与时间中共同生发。

如果说声画风格依然称得上是主创的有意为之,影片在叙事上的随性更能显现它荒诞不经的色彩。它讲述了一个由一连串意外连缀而成的故事。赵小帅被前任的现任刘德龙当街殴打,他便憋足了劲儿要剁刘的手。这时,一个认死理儿的小知识分子张秋生找上门,让他赔自己在围观打架时被当事人抡坏的电脑。可自打张知道了赵的剁手计划,特别是赵自掏腰包给了他电脑时,他被感动了,于是拼尽一己之力来阻止对方。之后又是一系列阴差阳错,刘德龙的手是没剁成,张秋生反倒因为遭到羞辱而拎着刀四处暴走,赵便反过来劝张……影片的情节和镜头语言一样狂野,没有严整的结构,不在乎什么起承转合,单是酒馆儿一场戏就占去小一半的篇幅。但是,一些必然似乎早就在混沌里做好了准备,等待着在偶发事件中一一应验。

执拗并且心地善良的张秋生非得拦着赵小帅不可,有着同一秉性的赵小帅也一定会拦着张秋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故事的结局是人物的性格使然。在这两轮“比拼”上,“刽子手”胜出“秀才”一筹,他知道这个干瘦的小知识分子一定不会拿菜刀去砍一个不相干的人。而到了最后,张秋生到底也从内心深处打动了赵小帅,两个本来萍水相逢的陌路人因为彼此赤诚的善意相认相知。这两个“好人”的执拗与善良是影片光怪陆离的混乱中唯一恒常的存在,也是最感动观众的点。正是从这个角度考量,我认为本片与马丁·麦克唐纳的诸多作品,比如《三块广告牌》《枕头人》《杀手没有假期》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格外珍视主体间的善,不过,马丁的善总有些上帝在人间的意思,是为了反对人性的恶,而《有话好好说》则与宗教话语无关,只针对现实的乱。

在作者看到的现实里,人心的浮躁、欲望的膨胀、交流的失效,是导致“有话不能好好说”的原因,也是症结本身。影片没有直接批判什么,但它无疑成功地呈现了问题所在。

归根结底,这部片子尽管看上去很“俗”,却依然牢固地保有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这还是得从张秋生说起。起初,他与赵小帅事件无关,之后,从旁观者被迫转变为参与者,再之后,又从参与者主动转变为干预者,最终,他自己竟被置换到赵小帅的位置上,成了另一个事件的主角。由此,影片的一条深层叙事线呼之欲出,即知识分子在保持独立与和人(世界)交往的夹缝中的生存自况。其中,张秋生的受辱与反抗甚至隐隐透出些历史的印记。俗话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可是兔子终究咬不死人。关于这一点,影片告诉我们原因其实不在于它软弱,而主要在于它知道咬人不对。张秋生出拘留所后,赵小帅没有再直接出场,而是化身为谦谦君子,用一封书信向这位曾经劝阻了自己犯错的“导师”表达谢意和敬意。至此,两个人不仅达成了和解,并且完完全全按照张秋生的理想方式进行。不妨想象,他们再见面之后还会为了什么是“德”再次开战,然而那已是后话。狡黠的作者早已在结局里让张秋生取得了彻底胜利。

这是秀才的胜利,却不是所有人的胜利。

g�(2H�fA

 4 ) 摄影会说话,有话好好说。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有话好好说》在摄影镜头焦距的运用上具有鲜明的特点。手提摄影、摇晃的肩扛、不同于常规的剪辑手法,使影像飘忽闪烁充满动感。从镜头里看上去摇摇晃晃的画面,颇有点小品的模式。城市景象的迷离纷乱,人物形象的畸形破碎,也给观众产生了强烈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从而使该部影片成为了近代中国内地电影典型的新锐之作。开场就是女主角瞿颖快速走路的一个戴墨镜的脸部特写,然后是男主角姜文追赶瞿颖的一个戴墨镜的脸部特写。镜头不停在两者之间来回切换了好几次,一会是瞿颖的表情快速走路焦急的步伐,一会是姜文的表情内心波涛汹涌的小跑着跟随着她。从这里开始就是通过肩拍(将摄影机背在肩上来拍有更大的机动性)来实现的。紧接着镜头拍摄瞿颖背面上公交车,姜文紧随其后上了车,两人坐在车上交谈,这里镜头依旧是在两人之间来回晃动,摄影师手持摄影机,离演员们如此近距离地运用广角镜头的拍摄,那种变形的感觉带有夸张性的风格,使得镜头里的姜文和瞿颖的两张变形的面孔,随着躁动的城市节奏也在晃来晃去。而镜头也似带领着观众就跟在演员们的身边,仿佛与他们一起在城市里拥挤地生活著。随著二人骑单车驰骋在北京街头,镜头也歪斜地快速在跟著他们移动。开场里北京拥挤的街道,歪斜的镜头里的天安门广场、百货公司、耸立的住宅大楼也构成了影片凸显都市生活的快速步调,日常生活中的杂乱拥挤的场面调度。这里还有个颇具喜感的近景镜头,晃了晃瞿颖扭动的臀部,让人也不觉的幽默了一下。

 5 ) 被低估的作品

       说《有话好好说》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有什么证据吗?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以几个问句作为答案。
       第一,影片上映的1997年,观众能否在影院看到如此独特的国产影像?
       第二,退一步说,在2012年的今天,观众能否在影院中看到如此独特的国产影像?
       第三,随便挑出一部1997年或2012年在影院上映的国产电影,有哪一部比《有话好好说》更准确的抓住了时代和社会脉搏?
       如果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否”,那么这部作品,就的确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我们也许可以说,2012年的主流电影,不见得比15年前的作品进步了多少。
       《有话好好说》是一部纯正的黑色幽默片,其神髓是影片所描述故事的内在的荒诞性。我曾推荐给几位好友欣赏,都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一致认为这部电影是令人大加捧腹的——也许15年过去,今天的观众更能解其中滋味。
       《有话好好说》的荒诞性体现在影片结构中,具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使小赵执意要剁刘德龙的手。这是影片前三分之二部分的幽默来源。之所以说它荒诞,是因为毫无理性可言。小赵如此锲而不舍、“意志坚定”,简直能把所有人逗乐。最有趣的是老张辛辛苦苦弄了个饭局,好不容易把两位神仙请来,希望和平了结,结果小赵热情地从包里拿出了菜刀。老张费九牛二虎之力成功劝服小赵收回菜刀,拿起一块板砖教育小赵,“这个(板砖)拘留10天,这个(菜刀)坐牢五年。。。。。。咱们要智取”。述平设计的这个包袱极为巧妙,老张还以为劝服成功,结果包袱一抖,小赵结巴地说,”听了您的话,还真管用。我特别能理解您说的。。。。。。一会儿我先用板砖抡过去,再乘其不备一刀拿下“。
       荒诞的第二层次体现在剁手事件的结果。老张装疯卖傻、小赵将计就计把事件引向更加复杂的局面,先有扭秧歌的老太太,后有过生日的大姐,整个一个后现代狂欢。可是,小赵没有良心发现放下屠刀,也没能剁成手,刘德龙竟然是间接被老张所伤的。老张的好意,如同砸在刘德龙脑袋上的电视机,空留一脸茫然的小赵干瞪眼睛。小赵策划了如此之久的斩手行动,竟演变成这个结果,荒诞不经又合情合理,彻底令观众嘴巴大张。
       荒诞的最后一个层次,是影片最后消解了两位主角的既有身份和价值立场,来了一个180度的身份互换,可谓神来之笔。影片片名《有话好好说》指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沟通问题使得小赵与老张两位完全不搭边的人有了联系。可这种联系以十分奇特的方式发挥效用——影片最后老张却变成了凶神恶煞之徒,拎着菜刀要杀胖厨子;而小赵则像是真的成为了“疯二叔”的侄子。此时,人物的状态出现了混乱,善恶不辨,真假不分,正常和疯魔的界限被模糊——影片直接进入到一个形而上的开阔地带。
       且不论影片在视听方面的宝贵创新,为观众奉献出极具设计感的音效,后现代的、手持晃动的、夸张变形的摄影风格,单论这个故事,我们发现其复杂度也超过今天大多数常见的国产电影。所以,说张艺谋不会讲故事的人,得修改修改措辞,看看他早年的电影和90年代的作品,那是他和编剧通力合作的结果。

 6 ) 整体与拼凑——张艺谋比冯小刚多了些什么

 
   这天写工作用的文章,上网把《英雄》的介绍又翻了一遍,突然想写写老谋子。
   这厮在奥运开幕式上可算是大出风头了,有点脱离本行,近年来的电影也跟开幕式一样,胜在了场面宏大。我发现咱们中国的第五代导演近年全玩起了大场面,画面是够美的了,内容空洞成了硬伤。从《无极》开始,大导演们跟约好似的,不断呵护我们的眼球,侮辱我们的头脑。
   《无极》这部戏——让人无话可说。除了间接捧红了草根天才胡戈之外,只留给我们一大堆诸如“跟着我,有肉吃”或者关于“脱”的经典台词。(今天听同事说网上有言论认为《无极》的贡献之一是预言了艳照门)而老谋子自《英雄》始,就开始玩弄技巧,《十面埋伏》也倒罢了,至少还有盲女跳舞、竹林打斗、帅哥互殴的少许看头,到《满城尽带黄金甲》,God!我很兴奋了找了盗版碟想一睹为快,看完之后也没兴趣再去看正版的了,管它画面有多漂亮!我不希望因为我再花钱去支持这样破坏了经典文学魅力的作品,导致曹禺先生从坟里气活过来。
    有一个比较八卦的想法,对多年以后的首次张巩合作,不知道巩俐心里对此部电影作何评价——本人极少看娱乐新闻,所以确实不知道巩俐的官方说法。

    话说回来,其实《英雄》倒没有这么离谱,尽管一根筋的欧洲人不是很能看懂主线不甚明确的《英雄》,以至票房和评价都不太高,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一次不错的表达尝试。同样的人物,在红、蓝、绿三种电影背景下演绎了三个截然不同的情节。历史事件是针眼,定点不可移动,而具体的过程如线,被随意地拉动变换着,以种种想象和可能,从定点A拉到定点B,从定点B拉到定点C。
    电影背景对经常看电影的人来说可能不算新奇,但电影的结构我个人还是觉得比较有创意的。它要表达的似乎并不是一段历史,而是对一段历史的认知方式。把一个事件解构,给你不同的视角和理解,并把它们很顺畅地表现出来。
    愤青们都听说过类似的话:历史是被阉割的、历史是胜利者的记事本、我们被蒙骗于残疾的历史之中。国人一向很单纯,确实有必要在群众中普及一下对主流宣传的怀疑精神。历史态度和“天下”的概念构成了《英雄》的内核,当然作为一部电影,主线不清、情节复杂混乱,确实是个问题。

    近年中国的电影——从一个业余观众的视角来看——存在着很大“叙事”方面的问题。不知道究竟出于什么原因,故事情节在电影中一再被弱化,使得很多电影变成了纯粹的外景地风光宣传片。我们说,男人爱看美女,但是太没脑子的美女真的又能让多少人爱看多久呢?你能对她忠诚多久呢?回想起上一个世纪,有很多非常好的电影问世。那时候没有大片的概念,没有高超的摄影技术,没有特技,没有花瓶,没有没完没了的炒作,没有色彩明丽的高清画面,甚至有些演员的演技都尚且青涩,但是,仍然有片子沉淀下来,成为永恒的经典。(不久前重看了谢晋的《芙蓉镇》,还是热泪盈眶,还是觉得刘晓庆很牛!)无论小说也好,电影也好,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故事,你必须有一个好故事要讲,然后才能考虑如何“讲”得动人。

    老谋子和陈凯歌大概都是脑子进水了,才会被以故事取胜的冯小刚追了上来,《夜宴》很显然也是一部模式重复的明星大片,但是冯小刚很快跳出来,继续《手机》的辉煌拍《非诚勿扰》之类的“小品串联式”电影。他是投机取巧型的,电影题材和风格,包括台词,都走得是王朔的路子,深刻不见得有多深刻,妙在“短、平、快、幽默、调侃、生活化、跟的上时代步伐”。从这个角度,我突然感觉老谋子是老了。他陷在大片模式里再也没出来,一部《千里走单骑》也没能恢复平民化的感人色彩,倒是“甲印象”、“乙印象”、“丙印象”——越拍越熟练。

    在以前爱把老谋子跟王家卫对比的时代里,我觉得老谋子是优胜的,不看别的,看电影题材风格就知道,老谋子始终在不断改变尝试,而王家卫是数十年如一日沉迷于家卫式暧昧风格——对此话有异议的同志,试想一下倘若老谋子毫无改变把农村题材一直进行到现在,你是什么感觉?如今,如果把老谋子跟冯小刚比,我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很明显,我喜欢的是张艺谋,也很明显,我看的是冯小刚。不是说老谋子的大片完全没有情节,但是情节太死板,僵化,套路,无聊!冯小刚就不一样啦,跟猫头鹰似的专在暗夜里找目标,把一些很严肃的问题发掘出来,加以轻松的讽刺和并不严肃的讨论,完全符合时代的要求:有一点深刻,也只深刻一点点。他的受众广大,看不懂的看故事看热闹,看得懂的看故事看热闹看内涵。冯的走红跟王朔的走红太相似了!贫、侃、尖锐、油滑,完全一致,你可以从他们身上,乃至类似的诸如《奋斗》之类的电视剧身上,看到北京文化的优势和缺失。

    冯小刚的电影题材,放到高手手上完全可以写成世界名著,《天下无贼》就是一个很严肃的人性故事,很难得,但是说不出来哪儿有点不好看。大导演们确实都是人中龙凤,可惜人中龙凤也是有缺点的,不能盲目追随。中国正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有很多东西可以表现,为什么老是揪着几千年前的古人不放!难道真的是因为李安,因为奥斯卡,因为票房因为钱,于是忘记了年轻时候拍《黄土地》的激情与初衷?

    算了,有话好好说,咱不激动。说到正题:《有话好好说》。看完这个片子,感觉:一、很错乱,二、很震撼,三、很惊奇。错乱,因为它的表现手法,画面就很混乱,声音很嘈杂——跟我们的时代一样。这种错乱显示出魔幻现实主义般的真实性,之中又有一种秩序,始终没有断掉主线和主旨;而震撼,因为这个片子的情节设计已经超出了一般中国电影的水平,细节处理的很好,不显山露水又环环相扣,此后的《疯狂的石头》也是结构和细节上处理的很到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又似乎过头了一点,有太过刻意安排的感觉。一部电影,衡量其细节和整体结构是否衔接得好,标准之一,就是看咱中国年纪较大的观众看不看得懂——这句话是有点损,但是是真的,因为以前的电影结构都很简单,细节也很明显,年纪大的观众没受过这方面的熏陶。《有话好好说》这样的片子,像外国的很多好片子一样,你一不留神,还就真没看懂!
    至于惊奇嘛,当然是因为老谋子从来没拍过城市篇,一拍就把人弄得一愣一愣的。从同样的题材来看,冯小刚和老谋子还是不在一个段位上,老谋子的思路非常顺畅,手笔很大,一下子就把对城市和时代的整体感觉表现出来了,内容反映了人的生活困境、人跟人的碰撞与矛盾,挖得很深。故事生动,结尾转折很大,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调侃地不多但都很到位,而最终又能有明确的价值指向,有大师风范。让人在电影里绕了一圈出来,晕头转脑地,突然看到一片光明,内心混乱充实,却又若有所悟。相比,冯小刚就有点拼凑的感觉,手法很传统,主要靠台词撑着,不够大气,从一个小角度入,也从一个小角度出,显得内力不足。

    不知道为什么《手机》、《非诚勿扰》会比《有话好好说》红,可能是因为比较好消化的原因,毕竟这是快餐时代,很多东西都容不得深想。我看《有话好好说》也看得很累,看冯小刚的就很轻松。其实想想,现在的各种影视、历史、新闻的评论,从模式到语气都很有调侃把玩的味道,一改学院派的严肃,确实也是受了王朔和冯小刚等文化的影响,否认他们的影响力是不公道的。就像现在我写的这个文章,本来是想写几百字的一部电影的小评,估计还会有点点击率,结果越写越多、越扯越远,从冯小刚走向了张艺谋,恐怕真是没人看了!倘若不幸有谁看到了这篇长文,发现根本就没有多少《有话好好说》的情节,觉得上当受骗了被题目误导了,或者觉得我哪儿说错了哪儿不够专业,也千万别拿石头来砸我……

   你看都这个时代了,咱有话,好好说。

 短评

晃动的镜头,磕巴的姜文。流行音乐。之后的《幸福时光》也是用一封信结尾~

5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姜文好可爱啊~张艺谋才是真大师,冯小刚贫一万年也贫不出一部《有话好好说》。

9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论"女子无才便是德",论如何"既打击对方又保存自己",在对抗中全身而退。但是我劝过我自己,道理全都说尽了,我懂,就是劝不住。一对忘年CP又诞生

12分钟前
  • 庹博雅
  • 推荐

4.5,真是好看,谁说第五代不会拍城市电影!野心小追求大,如果《重庆森林》是香港的城市电影,那这部就是北京的城市电影,极准确地抓住了京城的世俗气息,不仅是语言和动作的幽默,更多的是道理的谐趣。大量先锋性镜头配合实用的调度和“粗糙”表演,竟组合得精炼稳重,一部大师品相的小品

17分钟前
  • 长发奎因
  • 推荐

8/10。无赖最终战胜了信德守法的知识份子:老实的电脑专家满街抢电话救人成为疯子,关进储物间被更不讲理的厨师小姐灌醋惹急后跑到廊道砍人,张艺谋用散文化的媚俗剧本,愤怒嘲讽了发泄式病态的中国社会。变形的近景、连续快速的摇摄和无技巧转场,楼底下喇叭喊话、借火揍人的几个精彩段落太有才华了。

19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安红~~~~俺想你~~~~~~~~~

20分钟前
  • 崇子
  • 还行

这片就是说了两个偏执狂的故事。赵晓帅也是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精神遭到了极大的侮辱,是我我也剁了。张秋生其实也一委曲求全只盯着个人私利大街上爱看热闹的主,只不过扯不下知识分子的脸面,说话总得拿道理给自己铺道遮羞。摄影和构图也是异于导演以往的手法,手持摄影和倾斜角度大大加强了这种现实感和黑色荒诞感。8.4

25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1.可能是张艺谋最“好看”的电影。2.姜文演出了导演力。3.手持摄影不是准确表述,应该是手持贴脸摄影,意味着本片的一切都关于“人”。而摄影机距离被摄者最远的三次:两次出狱和结尾的摇镜,都直接服务于社会性主题,即便浅显天真,依然有力。4.“冯小刚风格”,蛤?5.怀念他们那时候的创作心态,于是怀念起了那个年代。

29分钟前
  • Ocap
  • 推荐

要是结尾卡在那个李保田要砍不砍的时候就给力了!

33分钟前
  • 从嘉
  • 推荐

那年夏天,北京的味道留在了胶片里。

34分钟前
  • 像一把刀子
  • 推荐

导演就是导演,明明演的路人甲可海报上比谁都大。

38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6.5 老谋子的这个片子,手持能抵三个娄烨,幽默能抵十个冯小刚。

39分钟前
  • 喂饭
  • 推荐

这片儿的英文名居然是keep cool,他妈的。

40分钟前
  • 幻觉,都是幻觉
  • 力荐

张艺谋居然导出了一部冯小刚风格的片子~~

42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这片神了 吕乐的手摇成精 剧本开挂 台词句句爆花 瞿颖的TomBoy扮相 王菲赵薇都敌不过 姜文的纯阳之体加口吃 还有一水儿的老熟脸 各种来劲的流行乐和北京琴书 无话可说 冯裤子的甲方乙方和那谁的顽主都没九七年的张艺谋cult 我想他现在的水平不是他的错 是时代的错 一个傻逼时代 只能拍出傻逼片

46分钟前
  • 小伙锅
  • 力荐

俺红,俄向你向第水不捉叫

47分钟前
  • Little Punk
  • 还行

当年有本事将这样荒诞的一件事说得让我们觉得似乎这事还真就该这样荒诞不这样荒诞还反而不对了的一个人,为什么现在却连一个简单的故事,都说不明白了呢?

52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国师唯一一部纯都市片,全程嗑药般的嗨。比墨镜王更晃的跟拍、更缭乱的剪辑,鱼眼镜头大特写更是将人物世纪转型期的浮躁不安一网打尽。说它现实吧设计感又太强,说它荒诞吧却又水到渠成。老戏骨轮番上场,短发瞿颖依稀王菲。城市的街,女孩的脸,说变就变呐。

56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我们都表示很爱葛优……

59分钟前
  • 松如
  • 推荐

好看。张艺谋如果不装逼多好的一个人啊~

1小时前
  • 過期貓糧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