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这电影重温一遍,看完后火冒三丈,这什么玩意?导演编剧简直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这个电影主角,简直是个炸炸乎乎的脑残害人精,走到哪里祸害到哪里,关键是他做了缺德事还不亏心,还一脸无辜的样子。
让我们来看看他祸害的人:
1、阮红-一个在政府工作掌握外语,有大好作为前途的女青年,被他害得成了劫狱者,还是叛国的那种,最后无家可归,估计回去也是被击毙的美妙前途。
2、阮红的弟弟,主角做为头目也仅仅是判了三年,可见她弟弟应该叛的时间应该也差不多,结果是被一枪爆头,年纪轻轻的丧命。
3、解放军四人组,中越停战后双方会陆续交换战俘,他们本来只要好好呆着就会有被交换回去的天,结果被害四人死2伤1,唯有龙套完整回去。
4、他自己,丢手一只,实属活该,你乖乖 呆三年又如何。
有人得说这片取景如何,如何反映当时状况,但对影片中脱离实际情况视而不见。
1、主角是蠢到什么地步,才会抢人三轮车来骑着追人,你捡了钱包交当地管理机关不行吗?还特意把三轮车给撞进市场。
2、你撞坏了市场,人家抓你不活该么,放你时还踩人帽子,这是疯病犯了么。
3,你俩出来约会,找个人少的地方不行,还在别人搞运动时炸炸乎乎,居然能和反派人士搞在一起,你和他反方向跑不行么?怕惹不了事上身么?
4,撕个包裹能把东西洒得满地都是,这手是怎么长的??你把那些玩意放包裹里几个意思??还正好碰到认识中文的小兵,你这运气真可以去抽奖了,负五百万那种。
5,判三年就要以生命为代价去逃,请问外面有什么惊天事业等着你去做?
剧情简直是一锅浆糊,听说当年还能得奖,不禁怀疑当时影评人的智商。
1989年香港导演黄泰来导演了这部《爱人同志》,由刘德华和钟楚红主演,现在重新翻看发现电影是很好的保存时光的方式,当年越南街头的景象,今天再看,感受着时光的变化与不变。我去越南胡志明市的时候,有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那里城市保留着法国殖民地时代的建筑所留下的风情,在他地标性的建筑里面,而同时又有着太多和我国相似的意识形态符号,甚至看当时展览的阅兵照片,不仔细那军装和上个世纪的中国军队很像。
导演有病,编剧脑残,一个人会被公司派去国外出差怎么会这么傻,华仔演的简直就是一个傻逼啊,首先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情况了下去和”客车“司机抢驾驶权,这不是一个正常人干的出来的,其次追上女主之后还东西居然不停车还,难道为了后面的剧情就要强行改变正常人的行为逻辑吗,又或者导演编剧水平就只有这么高!看到华仔上民进人士游行示威的高台就看不下去了,果然没让我失望,自己没做亏心事警察来了站一边就好了为什么别人拉你你就和别人一起跑?要是大街上别人拉着我就跑我肯定会挣脱,如果还拉的话反手就是个大嘴巴子,搞笑的是跑到店里民进人士杀店主华仔不制止居然还不跑,实在侮辱演员智商,最后好不容易靠女主解决了问题出来的时候居然又幺蛾子整,找个证件居然把一包文件搞得满天飞,脑子有病的导演你收到刀片了吗?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简直就是侮辱演员和观众的智商,不要以为别人都和你们这些写剧本的一样弱智,活该导演和编剧火不了,操蛋电影!!!!华仔的耻辱!!!
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年,回到香港的男主角阿祖,现在六七十岁了,他应该偶尔还是会想起当年同生共死的越南少女。
而那个越南少女阮红,却永远定格在少女了……
现在才有缘看到这部33年前的电影。早听过这个电影,一直以为是讲某个时代大陆的故事,结果是越南的故事,而罗大佑的《爱人同志》也不是主题曲(粤语版bgm有《飞车》(闽南话:火车)、片尾有《情深意更深》),应该片名源自《爱人同志》。那时候国语都是台湾配的,也主要针对台湾市场,罗大佑在台湾是封禁的,所以国语版片头片尾的曲子都替换掉了。
香港记者无意中在越南惹祸、越狱的故事,越南版《监狱风云》,但很明显,这里的越狱,不是简单的逃离法律惩罚,刻画了越南大量的黑暗,就是凸显为了自由。
但这自由,是不同的。
1、阮红弟弟。就是那个时代大学生的脸谱,被鼓动也好,一腔热血也好,喊的、追求的就是民主自由。不做过多延伸
2、男主角阿祖。前面香港的铺垫,已经说明男主角吊儿郎当、各种小毛病,所以在越南也各种惹祸。他要的自由,是不一样的。是上等地区人(英国护照、发达香港)被低端落后地区(混乱越南)囚禁的不甘屈辱。里面强调他是香港人、英国领事馆、让老板打电话等(包括后面广州直升机去边境——且不说现实能不能做到),始终无意中有高人一等的俯视心态,所以在拿到手续放了他之后,还敢冲胖军官扔衣服、踩他帽子等。
3、排长等战俘。先说个区别,跟主角聊身份的时候,国语版:我是中国大陆士兵,你们就好了,做几个月就出去,我们是要死在这里(大意);粤语原声: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死也要回到祖国!
在这里,台配国语改的台词,明显弱化了大傻哥坚毅决心。他们追求的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代表了祖国、解放军的信念!囚禁五年,一次次的要越狱回到祖国。
4、阮红。她就是普通人,没有大道理大观念,她日常有正义感,但并不会想要反抗国家,或者拯救谁,想要救的,也只是一手带大的弟弟。军官男友不可靠,她一次次利用各种机会到监狱,想要自己找到弟弟,跟男主角接触也是为了打听消息。
不知道是红姑演技问题,还是导演有意,那包东西调出反越南报纸,显得是她弄的,就想要让他再进去。后面判三年她流泪等,又不像。这段模糊,没有多揣摩
结局是悲伤的,阮红问起香港怎么样,阿祖闪烁着说“不一定适合你”,“是啊,也不知道用什么身份去”,阿祖又躲了……虽然有着出生入死、同生共死,但回香港,男主还是选择原先的香港女朋友。
阮红一个人跨过界碑,走向越南方向,她没有路了、她弟弟也死了……
以电影里刻画的当时越南时局,她策动协助越狱动静那么大的,回去还能善了?她没法去香港,她也回不去政府当翻译,回去必然是枪毙的命运……
那个边界过去的越南少女的倩影,电影戛然而止,定格在这里,那个令人心疼的姑娘,生命基本也定格在那里了……
钟楚红太美好了,长相、身材都好,29岁还少女感十足。让我想起了《八两金》30+的张艾嘉也少女感
电影刻画了越南各种黑暗,没想到却是得到越南文化部、军方各部支持协拍,也是厉害。现在来看,也是保留了很多当年的画面。大傻哥难得没脸谱化角色,发挥得很不错。
但导演的水平、或者说香港导演普遍的格局问题,驾驭不住家国历史大背景。只能乱世取一小角。
今晚看了黄泰来导演的《爱人同志》。主演:刘德华、钟楚红、成奎安。
这是一部通过跨国恋嘲讽八十年代末期越南的电影。单纯从技术层面讲,它算不上一部绝佳的港片。片名显然来自罗大佑的同名专辑。具体内容不可描述。在2020年春天,观看这样一部时代感强烈的电影,实在令人感慨。然而,这些感慨也不可描述。
下面只写可以描述的。
通过这部电影,我才意识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也就是中越之战结束之后,越南国内的正制形势与其他国家差不多。与此一致的,可能还得加上韩国。三个民族的语言里,连“抿煮、字游”这些口号的发音都一样。相同的枪,相同的坦克,相同的爱情,相同的可口可乐。如今,30年过去了,瓜熟蒂未落,几家欢乐几家愁。谁是亚细亚真正的孤儿?
在信息凝滞、缺失的空间里,电影、小说、美术等艺术作品会代替纸质文件,保持特定的历史。经年累月,它们会成为真正的历史。具体地说,无论《三国志》多么为官家称道,人们对那段故事的记忆也只会来自《三国演义》。
最后一句,钟楚红在这部电影里,真美。
最近看了这部片子才发现原来十几年前已经看过这部片子了,年轻时看完电影只记得打打杀杀,俊男靓女。现在看时看到的是河水里站在水牛背上的,坐着牛车过桥的行人。有人在暴政下苟且生活,有人为国家人民拼死呐喊。古人说的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桥下华仔蜷曲躺在小船上惶恐不安,桥上红姑左右奔走伤心焦虑。华仔演技一如既往,红姑传神惊艳。
经常想起东邪西毒中梁朝伟饰演盲剑侠的那一段:眯着眼睛看着迷蒙的天空,用平淡的声线说,希望明天的太阳会好一点。但那有什么用呢,命运不可遏制的翻到了结局,在漫天灰蒙蒙黄沙中,你走到了最后一步,成为沙漠中的一具枯骨。
就如华仔和红姑在生命中的邂逅,无论多么刻骨铭心,万般回眸难忘,也逃不了轮回中必然的安排。
20年前的香港电影,喜欢越南政治擦边球的拍摄,这是个隐喻和扩张,香港的安逸使人有冲动去表现一个人性凶猛的红色政治国度。
一部严肃的电影却在情节上很敷衍,角色动机行为十分牵强,看片尾字幕可见得到了越南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其实是抹黑越南,尽管更透露着对边界这边的影射(拿阅兵画面和学生抗议对剪),但还是觉得有狡黠的地方。因为剧情的不严谨,显得像是贩卖政治热点和市民恐慌。而好的地方是制作,大概是我看过邱礼涛摄影最好的一部,红姑美翻,美术也很强代入。化妆可不少穿帮,水牢少年细皮嫩肉。拿港女作为冷漠资本主义都市的代表,淳朴的越南少女才是爱人同志。雨量没控制好,破坏了浪漫的气氛。成奎安演技胜过刘华。最后的大爆炸和火烧演员真惊到我,三十年前没有视效真是豁出命去
题材还好,但是表现力不足,比投奔怒海差。
看了下《爱人同志》,刘德华真衰啊,去越南出趟差手就被砍了。最震惊的是片尾字幕,一个极度丑化越共政府的电影居然得到了越南党政军队的全面支持!它们是被香港人忽悠了么……1989年拍的电影,片中钟楚红那个高喊“民主、自由”的弟弟真是太应景了。
红姑的扮相虽然土气但还是掩盖不了她本身的天生丽质,华仔演得很拼命,剧情整体还可以,这就是所谓的患难见真情吧,可惜的是结局稍有些遗憾。
那时候没有电脑动画,刘德华满脸爬蚂蚁应该是真的吧?
政治意味比较浓重,片尾鸣谢越南ZF,实则确实暗讽红色政治。战俘营的残酷表现的尚可,一些细节处理可以再用心一些,比如水牢少年的皮肤,比如雨量的控制。港女和越女的对比,意味深长。
剧情太弱,背景太模式化,人物不丰满,红姑真美。完
美亚
当年能有这样的港片。很好。没有沦落为政治垃圾,也没有想煽却煽不起来的造作。超出预期的好。但你必须看到最后,必须看粤语原版,最好还了解些许时代背景……PS.原来罗大佑和钟楚红的声音原来也可以那么配的。。
剧情过于公式化了。看了片尾感谢名单,越南官方居然支持了这一部到处暴露越南黑点的片子,而作为敌对国战俘的PLA成奎安同志是越狱的正面形象,尤其看到“以前的南越政府肯定没这么差”的台词让我感到简直不可思议……
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会成为专制主义独裁
红姑华仔粉丝力荐/情深义更深
爱人同志,再见,我要回我的祖国了。
越战中的中国战俘在国内似乎永远都是一个迷了。
演员里真的有人叫tong zhi
很多年前看的。刘德华钟楚红演技是真的很不错。过目不忘。电影里的场景让我一度不敢去越南旅游。
靓红姑
现在才有缘看到这部33年前的电影。早听过这个电影,一直以为是讲某个时代大陆的故事,结果是越南的故事,而罗大佑的《爱人同志》不是主题曲(粤语版bgm有《飞车》、片尾有《情深意更深》),应该片名源自《爱人同志》。香港记者无意中在越南惹祸、越狱的故事,其中解释了越南少女、解放军战俘等。电影刻画了越南各种黑暗,没想到却是得到越南方面大力支持的实拍,也是厉害。现在来看,也是保留了很多当年的画面。大傻哥难得没脸谱化角色,发挥得很不错。而红姑太美好了,长相、身材都好,那个令人心疼的越南姑娘,倩影也是难以忘记
我就想知道两件事,一是这电影是怎么得到越南政府支持的,另一个是那个叫阿Sam的帅哥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