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体验过不幸的原生家庭,但是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影视作品还挺多,看过之后感觉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好深远啊!女主那么优秀,可是却从来不快乐,虽然结婚了,对家庭生活还是有那么大的影响,好可怕!女主的妈妈其实还是爱孩子的吧,之前独自抚养她再失去工作才会想到带着孩子自杀的吧,我觉得要是不爱孩子还是不会生出来的吧。
《主播》在犯罪悬疑惊悚片的皮肉下面埋了一只《黑天鹅》,而更深处则藏了一只《82年生的金智英》的孤魂(这两部片子都是女导演+女主演,而孔刘与申河均双双化作影帝级的绿叶)。家庭、职场、性别、容貌、生育焦虑与内卷的洪流打得乘风破浪的小姐姐猝不及防、失魂落魄。
结尾的处理就像《杀人者的记忆法》那样子就不错,奈何最后两分钟硬是闪回现实世界,感觉适当留白韵味更加悠长。
千禹熙演技炸裂全程飙车,上一个玩这种打法的应是在《电话》中吊打老司机朴信惠同志的全钟瑞。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人间道的本色即是“熔炉”,深渊薄冰是常态,策驽砺钝是出路。
近期某些内娱人士与砖家叫兽刻意贩卖焦虑、营造性别对立、口嗨搏流量伪女拳真带货一波流(譬如专门迷思女装口袋的二货),脸呢......
整部电影节奏很不错,很流畅,悬念保持得很好,几乎到最后才确定电影开头是幻想,女主的故事线也很吸引人,会让人有看下去欲望,最后悬念揭晓也没出bug,挺合理的,结尾一段把电影的主题升华了,表达的内容变得更深刻了。
看电影最直接的感受是导演想表达对亲子关系的思考,子女对于父母来说是怎样的存在?
电影里面女主的母亲把自己的遗憾投射到女主的身上,希望女主能弥补自己的遗憾,甚至觉得她的人生是被女主毁了的,这是女主对她的亏欠,女主必须按照她的想法去活着。这观念会持续给女主施加很大的压力,对精神产生很大的摧残。最后母亲的自杀成了最后一根稻草,让女主产生了新的人格,这个人格还是完全复刻母亲,最后一段播新闻简直母亲附体,可想而知母亲从小到大对女主的影响有多大,真的很悲哀。
谁的人生会没有遗憾呢,他说他有完美的人生,你,会信吗?
所以,收拾过去,放眼未来,准没错!
而这种希望通过儿女替代自己完成梦想,弥补自己的遗憾的想法,我想也存在于不少父母的思想里,不管是自发的还是不自知的,很难去批评它,也算人之常情。但是儿女终归是独立个体,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有自己做出选择的权力,而作为成年人的父母,学会面对自己很难也很重要,有的人自己都没活明白就当上父母,说实话个人觉得挺不负责任的。两个个体可以相互影响,最终产生的结果也应该是个体的选择,而不应该是意图控制对方,实现自己的意志,这样最后复数会变成单数。
电影里面,女主母亲是因为未婚先孕被曝光,所以事业遭遇重创,一蹶不振,才有了后来一系列故事。
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选择的问题。
第一,是否选择采取避孕措施,选择否。
第二,是否选择产下女儿,选择是。
第三,是否选择隐瞒未婚先孕,选择是。
第四,是否选择结束自己和女儿的生命,选择是。
第五,是否要女儿走自己的老路,选择是。
第六,是否选择酗酒,选择是。
第七,是否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选择是。
大概只有第二个才算是正确的选择。一步错步步错。
当然我觉得直接原因是女性的生理特征使得她们在当下人类社会中处于弱势。其实这也是选择的问题,你可以选择去适应人类社会,也可以去改变这个人类社会,都有相对应的生活方式,想要怎么活就怎么选择嘛。
最后,电影结尾个人觉得使得整部电影都升华了。
首先是一段心理医生和年轻母女中的妈妈的对话。
医生问,有什么是最令你痛苦的吗?女人回答,每当想到自己恨自己的女儿,就很折磨。
然后是女主幻想在老房子醒来,整个老房子都是水的波纹,女主朝着亮光的门口走了出去。(应该是暗喻孩子从母亲子宫出生的状态)
接着现实中女主在医院醒了过来,感受着肚子里的孩子,一边说着还在然后流下了眼泪。
年轻的母亲之所以因为自己有恨自己孩子的想法而感到折磨,是因为她同时也爱着自己孩子。而对于女主来说,虽然她的母亲给她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她还是希望成为母亲的孩子(因为暗喻子宫的场景是老房子,所以这样理解 ps:这老房子是不是《窥探》男主住的房子啊)
不管人生变成何种模样,爱始终是彼此最深的羁绊,这是血缘的原因吗,很难说清楚。
所以说亲人之间,爱是最宝贵的,其它的什么人生经验学就是了,谁一出生就是圣人呢,学会好好的爱对方,人生还是充满希望和幸福的。
电影真的很奇妙,会促使人想很多事情,上面写的乱七八糟的就当作自己的观后感吧,记录一下。
再编辑,才发现导演是一位女性,又看了其他人的影评,终于理解为什么这电影会给到我这么神奇的观影感受了,真厉害啊!
韩国惊悚片《主播》之前还是挺期待的,可看完正片后…怎么说了,大失所望吧!开头还是可以的,结果越演越不对味了,最后又成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了!(简单说就是…精神病,好吧,新闻主播得了精神病)还有…这部电影想表达什么?单身母亲生下孩子后的痛苦?非要带上孩子一起死?我也是挺无语的了…对于这种高开低走的惊悚片,我也是…压根就没有鬼好吧!怎么成了国产鬼片的套路了…而且剧情拍的有点凌乱,最后也没有把故事讲清楚…结果最开始的求助电话只是成了一个铺垫了…这编剧也是,真的不知道观众正真想看什么啊!最后拍成这样也真的是…总之,我不是很喜欢,就不推荐了,失败的惊悚片啊!
个人评分5分(主观影评、不喜勿喷)
根据影片的介绍,这是一部惊栗片,但如果是平常不怎么看惊栗片的人,很可能就觉得是一部恐怖片,因为片中是不是会突然出现一些恐怖镜头(最起码我觉得是恐怖的,因为出现得太突然),但次数不多,我猜测可能是要激起观众的意欲。
以我个人看过许多的韩国电影,感觉这些影片都是围绕和关注韩国最基层的、缺乏社会关注的、问题较突出的社会群体的。个人很喜欢这种曝光,因为他们是最需要大家去关心的。
回归影片,影片的手法在韩国电影中也经常出现,就是整个故事都让人觉得发展得很顺理成章,去到故事快结束的时候,才否定了之前顺理成章发展的情节,给人恍然大悟的感觉。
如果6颗🌟是满分的话,个人觉得3颗半🌟
当职场压力、望女成凤、丈夫催生等诸多社会现实问题,全部压在一位女性身上,她的结果会如何?
电影用两个自杀案件诠释了女主郑世拉的悲剧生活,这是一个矛盾尖锐,思想深刻的好故事,也许题材不够新颖,融入心理学后增添了一些悬疑性,倒也值得一看。
郑世拉是位当家新闻主播,本身就要努力工作,防止后辈赶超,避免被打入幕后的尴尬局面,工作压力很大。她的妈妈也曾是一位当红主播,未婚先孕企图带着女儿一同自杀,被曝光后彻底淡出银幕,随后开始酗酒消愁。
妈妈一心望女成凤,她的人生经历认为孩子就是阻碍事业发展的绊脚石,不让世拉生孩子,还不断拆散女儿女婿的婚姻,强迫其为搏出位不择手段,这给故事的转折埋了很大伏笔。
丈夫还是爱她的,哪怕被岳母捣乱,他也希望和世拉生个孩子好好生活。这种精神明显感动了世拉,可怀孕的事情,成为了一连串悲剧的导火线。母女关于孩子的问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言语过激之下,母亲上吊自杀,这是压垮世拉精神世界最后一根稻草。
崩溃的世拉开始精神恍惚,出现幻觉,直至产生类似第二人格的特性,诞生了一个高压母亲的存在,最终犯下了重大错误。
导演利害之处在于前期将幻觉以蒙太奇的方式进行剪辑,让第二案虽有故弄玄虚之感,却把母女之间的矛盾与情绪推动起来,把原本情理之中的事情设计得略显起伏,有了不错的观感。
第二案起因是世拉接到一位自称是尹美绍的女人打来的电话,说有陌生男子闯入她们家,并且杀了她的女儿,希望世拉能马上去一趟她们家,哪怕是播报她的死讯。
这种电话平时也时有发生,通常会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恶作剧。而且凶杀案不比常规访谈,如果怀疑为真,报案岂不是更好,自己前往的危险性太高。虽说有可能会成为独家新闻拿到一手资料,可也破坏了案发现场,不利于警方侦破吧。
命案是真的,尹美绍被勒死藏于衣柜,女儿在浴缸中被发现,到底是伪装的自杀还是他杀需要警方和法医鉴定。警方鉴定其为自杀,现场没有外人闯入的痕迹,母亲本来也有精神病史,结论可信度较高,所以事件理论上可以完结了。
没有让命案走向他杀,完全是为世拉的故事做铺垫,作为第一目击者的她,为了事件的热度,在幻想妈妈的怂恿下开始剑走偏锋,要将报道视角改为尹美绍谋杀女儿。或许它有很高的话题度,能赚取流量,也会被三观不合的人所唾弃。
世拉很快遇到了尹美绍的心理医生,崔医生之前也有病人自杀,所以医生是受害者还是幕后凶手,这又是一个劲爆的话题。崔医生还表示病人有精神分裂,不存在陌生男子,大概率是自己的第二人格。
故事比较精彩的一幕是世拉和心理医生单聊,整个过程不确定世拉是否有被催眠,因为她的精神状态急转直下,导致她直播出现了失误,新闻也换了主播。为了热度,她极有可能向崔医生泼脏水,这是一个合理的故事走向。
而她决定接受崔医生催眠重温案发现场,有点不符合行为逻辑。可崔医生的话很有说服力,死的人到底是尹美绍,还是第二人格,还是真的另有其人?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不由得她做出选择。
如果是日剧,应该会把崔医生设定成大BOSS,操控病人来达到某种目的。可惜电影只是单纯为了把主线扶正,放弃了一些更好看的素材,衔接上有些生硬。
若是丈夫看到划破的杂志,怀疑世拉出了问题,私下联络崔医生取证,可能会更加顺畅一点。来回剪切世拉和幻想母亲的画面并不难懂,相对有点碎片化。
世拉捅伤了同事,又因精神状况大出血,结果同事没死,孩子保住了。看似给了整个悲剧一个好的希望,不至于让世拉无法回头,也是对她一直坚持要孩子一种好的回馈,只是不要成为第二个尹美绍才好。
镜子的割裂,女性的窘境,母亲的阴影,生育和职场的焦虑,不断推进的心理暗示使真相昭然若揭,但还算有可看性的类型片
犯罪悬疑惊悚片的皮肉下面埋了一只《黑天鹅》,而更深处则藏了一只《82年生的金智英》的孤魂(这两部片子都是女导演+女主演,而孔刘与申河均双双化作影帝级的绿叶)。家庭、职场、性别、容貌、生育焦虑与内卷的洪流打得乘风破浪的小姐姐猝不及防、失魂落魄。千禹熙演技炸裂全程飙车,上一个玩这种打法的应是在《电话》中吊打老司机朴信惠同志的全钟瑞。结尾的处理就像《杀人者的记忆法》那样子就不错,奈何最后两分钟硬是闪回现实世界,感觉适当留白韵味更加悠长。“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人间道的本色即是“熔炉”,深渊薄冰是常态,策驽砺钝是出路。近期某些内娱人士与砖家叫兽刻意贩卖焦虑、营造性别对立、口嗨搏流量伪女拳真带货一波流(譬如专门迷思女装口袋的二货),脸呢....
职场女性要不要孩子呀?畸形社会。
我恨我的孩子,每当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就感到痛苦。表面是悬疑向惊悚精分题材,实际是聚焦女性社会压力的现实向作品,虽然走向很套路看开头可知结局,但还挺喜欢加入催眠治疗和医疗事故,结合记者新闻业界生态和引导群众舆论的设定。比起恐怖高能,果然还是东亚女性在家庭、爱情、职场间处处被挤压的生存环境更令人窒息。是恐婚恐育+原生家庭压力+童年阴影+疯狂内卷的焦虑大礼包了。千妹子担主没问题,演技完美撑起全片。小申打酱油出演的精神科催眠医师意外地没有神经质,点烟和诱导催眠的戏份我非常爱,就是后期完全成为警方定位了。
女性的一系列社会压力:职场焦虑,年龄焦虑,容貌焦虑,生育焦虑,家庭焦虑。聪明的(或者说经验丰富的)观众看了开头十五分钟就可以大致判断出剧情走向了。不过如何界定心理疾病治疗领域的医疗事故倒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
我也就是来看看申河均,为什么他这么怨女;第一次看千玗嬉,有时还是觉得幼齿了点。
3.5
鲁豫探案
其实有点无趣。
发型的关系,千禹熙和李慧英太像了。原本以为申河均又将是反派,出乎意料并不是这样。故事走向和《黑天鹅》很像。拍的够惊悚,听到音乐不妙,就不敢再盯着屏幕看。为李慧英打call,超有味道。生肉可真不好啃啊…
更多属于心理惊悚,其实一开始暗示挺多的,之后的走向倒也在情理之中。
人格分裂障碍,虽然老套不过气氛还不错。
悬疑、惊悚、犯罪、精分......千禹熙演技炸裂。【BDYS】
惊喜的发现之旅,韩国电影在人性的剖析方面拥有独到的能力。围绕主播展开的案情,由现实社会中的她案,逐渐深入转移到个人的重案,循序渐进,迷雾逐明,层层入扣,毫无断裂感或人工雕琢的痕迹,技法高明。
“妈妈 你恨我 不是吗”“妈妈 你怀着我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好沉重,东亚母亲和女儿被困的一生,就是今天的日推《我告诉你女孩子一生要害怕些什么》💔第八怕她重蹈覆辙 你却依然无力阻挡,怕这噩梦直到死去 都没能清醒无法反抗。
妈妈是假的太明显了
氛围极好,惊悚桥段的吓人程度非常惊人,虽然整体节奏慢,但是拍的非常稳,对于主角心理的刻画极其深入,重点不在于悬疑和反转,而在于让观众感受到女主角所代表现代女性所遭遇的困境,那种渗透式的、来自日常的焦虑和心理压力变化成了比恶鬼更可怕的东西。
……我和朋友的哈欠声此起彼伏
给女主的演技一星
剧情有些乏善可陈,一眼就能忘到头。全片就靠千禹熙一人撑起,演技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