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最近被朋友说看动画幼稚,所以突然想说这么一段话送给和我一样的你们——其实喜欢看动画的人不一定是所谓幼稚。只是因为我们知道,动画里其实藏着太多有深意值得思考的东西了,以至于,他值得长大成人的我们,去欣赏,去思考,去学习。在这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里,保持一颗纯真朴素的心💛
在看这部剧之前我最喜欢的是《怪诞小镇》,但现在《希尔达》已经占据了我心中的第一位。这部剧让我感受到了更多的东西,关于成长,关于生命,关于态度,甚至是关于死亡,你真的能从里面学到很多。
离死亡愈近,生命越愈熠熠生辉。
感谢大家的阅读和你对这部剧的喜爱(/≧ω\)
欢迎点赞,转发,在评论里分享你最喜欢的片段(*˘︶˘*).。.:*♡
内容均为原创,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OMG,this is more than an animation. the first two episodes (obviously theme 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natural world)where they introduced both the Tiny People & the Giants really shows we human,our position in the nature can be prior (according to hilda's not-that-good attitude towards the tiny people at first...hilda's a good kid tho.)and we can also be overwhelmed by the uncontrollable natural force (according to hilda'compassion to the Giant and the fear to the troll)
真得真得很切合我的胃口!从第一集希Hilda不舍得离开野外到最后一集还在坚持“我是动物的朋友”,这种人与自然相处的主题放在勇敢无畏的孩子身上总是觉得特别合适,三个小朋友的性格也很生动很贴切年纪!其实每一两集都会有一些小主题,一些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对学校、契约制度和人类妄图控制天气的反思,让人感动还有Hilda的妈妈!这个妈妈太好了!虽然每次都不希望女儿冒险,但是每次都以十足的信任和女儿站在一起。这里没有父亲这个角色,这个设定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在淡化一些性别上的特征,但妈妈最后说,无论是否被别人认同我总会爱你的时候想起项飙大概说,我们并不一定要被同一套体系和标准认同,就是那些所谓的大众和世俗的标准。🥺 总之在我心里这才是人和自然相处打开的正确方式!彼此都从不抛弃和放弃,永远保持着舒适的生存距离默默守护和陪伴着对方。
尽管我现在无法想象如果我小时候看到这部动画片会不会被希尔达感染,以希尔达为榜样,收获更多成长的思考与行动的力量,但我知道的是,现在看完《希尔达》的我,会在面对未知时更想去探险,面对别人的评论时更像去自己求证,面对封闭与拒绝时更想去主动连接与沟通,我好爱这个蓝发小女孩!
《希尔达》是细雄在小红书策划群里提到的一部影片,而这又来源于微澜伙伴的推荐。
推荐语中这样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也将它引用在了正式的推送里 “不管是经由图书到好的动画电影…都可以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总之,孩子们的假期到了,虽然他们可能看不到我们的小红书,如果有机会,也希望经由好的书籍让图书馆的孩子们可以通达好的电影和动画。”
书籍、电影和动画,作为各具特点的媒介载体,同样可以传递高质量的内容,只不过互联网时代儿童电影与动画相对于书籍显得更加鱼龙混杂,相对于阅读更像是快餐式的文化消费,种种的因素导致的对儿童电影与动画的轻视与忽视让我们错过了许多内容优质、制作精良与便于传播的内容。
尽管微澜图书馆小红书账号以图书推荐为主,但发现、发掘与推荐优质的儿童动画、电影也是我们希望去做的事,因为媒介是内容的桥梁,内容是媒介的终点,好的内容值得通过各种媒介通达。而动画与电影,相对于书籍,无疑是门槛与成本更低、趣味性和传播力更高的媒介,对于离开学校、在家中度过假期的孩子而言,观看优质的动画与电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将《希尔达》第一季看完了。
一开始我有些不以为意,认为这不过就是单纯的冒险故事罢了,但很快我就察觉到了它的不同——小女孩希尔达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让我耳目一新——在巨人隐形的小人对木屋发起攻击时,希尔达冲在妈妈前面,一个人制止了混乱,并向妈妈交代了她接下来想要怎么做来防止未来可能的攻击。这样一个在复杂情况下情绪稳定、思维清晰,有判断、推断与决断能力,甚至可以反过来安慰大人的小孩形象在我印象中的童年动画里是没有的。希尔达身上这种有勇有谋的气质很快就吸引住了我,我隐约地感觉到作者对主角这样不简单的“人设”注定了接下来冒险故事的不简单。
果不其然,作者在希尔达与隐形小人的故事里,除了讲述希尔达与隐形小人协商过程中的曲折,也并行讲述了两位午夜巨人寻觅彼此的故事。两位午夜巨人相拥的那一刻,也是小人国国王解除希尔达与本族仇恨的时刻;两位午夜巨人选择离开地球,希尔达也选择离开森林搬进城里。
“在关乎生存、权利的问题上,有一些矛盾无法用个体间一时的感情来解决,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心怀怜悯地成全、离开,让羁绊留在最好的那一刻。”我打开笔记本记下这段话。
除此以外,后面的故事还涉及了契约、代价、竞争、恐惧等概念,并在有趣而流畅的情节中加以探讨,其所到达的深度,仍然能让我这个二十多岁的人如获至宝,摘抄下一句又一句话。
《希尔达》的故事叙说理想与美好,也刻画矛盾和遗憾,虽是儿童动画,却不回避现实的复杂与真实。这也是我非常喜欢《希尔达》的原因之一——不将孩子“幼稚化”,在教授孩子理财知识的《小狗钱钱》中有这样一段话:“中欧地区对’童年’这个概念包括’废除剥削儿童的童工劳动,维护儿童的权益’等内容。它源于良好的愿望,但也有消极的一面,造成了儿童与社会的日益隔绝和童年期的延长,以及对孩子们过度保护和幼稚化的倾向。想要找出一个适合我们这个矛盾时代的’童年’的解释,重要的是不要把孩子们培养成温驯听话的小绵羊,不要在用喂他们镇静剂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反观《希尔达》,这个在自我认知、个人发展、社会关系处理上表现得几近“完美”的小女孩形象向我们传递了一个理念,即“一个完整的人本该从完整的孩子开始”。我也曾怀疑这样“完美”的榜样对于孩子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孩子会喜欢上这个角色并去效仿她吗?孩子是否能参与到故事背后更深刻的话题探讨中去?但转念一想,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正是一种对孩子认知力、理解力的“傲慢”,是否是我对“优质动画如何影响孩子”的路径上想象力的缺乏?
尽管我现在无法想象如果我小时候看到这部动画片会不会被希尔达感染,以希尔达为榜样,收获更多成长的思考与行动的力量,但我知道的是,现在看完《希尔达》的我,会在面对未知时更想去探险,面对别人的评论时更像去自己求证,面对封闭与拒绝时更想去主动连接与沟通,我好爱这个蓝发小女孩!
#笔记分享:
l传说中狂暴的巨人其实并不可怕,它追逐希尔达只是因为生气,而生气的原因是希尔达不小心挂在它鼻子上的铃铛,希尔达帮它将铃铛取下后,巨人给了她一个大大的亲吻。
——我们需要对传说保持警惕,只有真正走近才能驱逐蒙蔽,消除误解。
l当弗利达提议只收集随处可见的植物来完成任务、赢得徽章时,希尔达说:“不对,赢得这些徽章,不只是要填写书面报告,还包括了新的体验,还有冒险!为什么我们不去找长花瓣的蔓尼沃?”
——希尔达懂得如何去享受手头上的事情,而不是被事情支配。
l希尔达:“或许我们可以直接飞上去,跟天气幽灵们谈谈。”
雷鸟:“什么?你准备要做什么呢?”
希尔达:“我不能把她丢下啊,我跟他们(天气幽灵)谈过一次,我要再谈一次”
——自然和人的对抗往往是由于人类侵占了自然的传统与权力,而人与自然要达成和解与和谐需要的是对话与协商,否则就是暴力与暴力的对峙,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
l希尔达:“我们这么舒服,可怜的通图却淋着雨,跟那个东西一起待在外面”
艾佛:"我猜那个东西应该是只犬魔,一种野生的巨大犬类,不知道他来特洛尔堡要做什么。犬魔一般都是生活在深山里的。"
希尔达:“或许它迷路了,或许还很害怕,而且一定很饿”当大卫称它是一只可怕的怪兽时,希尔达反驳道:“它不是怪兽,它只是一只犬魔”
——如果我们也能像希尔达一样,对陌生的人与物抱持一定的同理心,便可以消除许多情绪上的偏见以及随之而来的冲突。
作者:彭敬阳
在《Hilda》中出现的所有神奇生物里,在第一集出场,又在最后收尾的角色,是一个没有脖子,眼睛两个孔,嘴巴一个树洞,头顶一片小树叶,说话永远不温不火的木头人。
木头人有点像一个世外高人。
独自一人住在森林里,也不知道他活了多久。
他总是在读书,家里摆满了书,还有很多唱片。
他家里甚至还有钢琴和吉他,说明他不仅见多识广,还是一个文艺的木头人。
他似乎知道荒野里的一切。他了解巨人族的历史,也会和小精灵打牌。(虽然总是在输)
有一次,他和巨人打牌输了,于是当场就把在森林里迷路了的希尔达当做输了的筹码,一点儿都不顾希尔达本人的感受,让希尔达被巨人扔到了树洞里。
在这之前,木头人总是在夜晚不打招呼地闯进希尔达和妈妈乔安娜的房子,带上一块木头和一本书蹭房里的炉火,可是却连顺手关上房门都不愿意。
妈妈对此非常不满,善良的希尔达好心帮忙圆场:“他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嘛。”(这也说明木头人来蹭炉火已经很久很久了)
没想到木头人冷酷无情地回答:“不,我不是。”
还有一次,希尔达遇见了守卫了地球千年的巨人,想帮他找到同伴,恰巧她发现木头人读过有关巨人的书,于是礼貌地询问又来家里蹭炉火的木头人知不知道关于巨人的事情。
没想到木头人又冷酷无情地抛下一句:“要知道,我可不是来这里聊天的。”
然后转身就走。
希尔达跟了他一路,一直在问问题,一直跟到木头人的家里,可木头人就像没听见一样,到家了一巴掌把小姑娘关在了门外面。
希尔达又继续敲门,他才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让希尔达进来。
他这幅架势,压根就没把希尔达当朋友,只当她是一个住在附近的陌生人类,所以他根本不考虑希尔达是怎么想的,只按照自己的需要行事。
不过这次,木头人居然跑来救被他输给巨人的希尔达了。
难道这块木头转性了吗?
原来,木头人心爱的吉他也被他自己输给了巨人,他想通过希尔达帮他把吉他悄悄拿回去,还是为了自己。
哪想到他们离开的时候,被回来的巨人发现了。为了让希尔达安全逃出去,木头人让希尔达先走,自己拿了把喷烟枪拖延了一会儿时间,最后却因为走晚了摔坏了自己的宝贝吉他,从巨人那里偷偷摸走的王冠也来不及拿就逃跑了。
在这里,木头人第一次叫了希尔达的名字。
被巨人这么一追,木头人被吓得忘记了回去的路,他们只能在森林里找个能休息的地方,没想到阴差阳错找到了森林中的有求必应屋。
这个房子能满足他们的一切欲望,但进去了就出不来了。
木头人优哉游哉地享受起了房间里的生活,当希尔达想念自己在森林中的家的时候,他感到迷惑不解:“要是我说,所有的房子几乎都一样。屋顶,地板,墙壁。人们说,别随便就进来,木头。”
他甚至劝希尔达:“在一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屋子里过完剩下的日子,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但希尔达显然不这么想。已经一晚上没回家的她都快要急疯了,而木头人却还能慢悠悠地思考给自己造一个漂亮柜子。
为什么他们俩的态度差异会这么大呢?
他们试图逃出有求必应屋时,在房间的走廊两旁分别挂了两人亲友的相片。
希尔达的是妈妈、宠物和她的两个小伙伴。
而木头人仅仅是书本、音乐、一片叶子,还有一个有头发的木头人,但显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在一起了。
对木头人来说,他只有自己一个人,不需要在意其他人的感受,仅仅以自我为中心,活在书和音乐的小世界里。
因此对他来说,礼貌、规矩都是没有必要的,他也因此过得潇潇洒洒、毫无牵挂。
而在妈妈乔安娜爱的教育中长大的希尔达,就像是一颗小太阳,总是热情友好地对待他人,尽自己全力帮助他人,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好朋友。
无论有求必应屋是不是给她送来了想要的书,最新的彩色铅笔,黄瓜三明治,或者她最爱的所有东西,对希尔达来说,最重要的是亲爱的家人和朋友。
有他们在的地方,才是家。
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
人类终究是群居动物,即使追求自由如梭罗,也在瓦尔登湖畔放了两把椅子,留给或许会出现的友人。
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木头人,最终也被热情的希尔达所打动。
离开特洛尔堡的时候,他对希尔达说:“某天你的家可能会在别的什么地方,不过,也不是说你就会把其他的家全忘了。荒野永远是你本性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才是好朋友。”
当开心的希尔达希望木头人能再说一次时,木头人又变成了那个冷酷无情的木头人:“重复自己说过的话让我焦虑。”
不过,最后木头人还是傲娇地答应了希尔达的请求。
“我下次进城来会来看你的。你回荒野也要来看我,不用敲门。”
简单地说,我认为木头人是个有自己精神世界的人,有点小贪财,热爱音乐、读书和艺术,他因为没有和其他人的羁绊,所以认为独自一人也能生活得很好,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但希尔达扭转了他的这种观点,让他决定开始结交朋友,开始关心他人。
希望在下一季里面他们俩也能更多地一起冒险,也希望木头人可以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更多内容请关注EMOTE公众号~你们的点赞和分享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希尔达是一位喜欢荒野,喜欢adventure寻乐的女孩,最开始生活在荒野后来搬到城市里的她在人类社会中有点格格不入。
希尔达是勇敢的女孩,她不怕鬼魂也不怕怪物。她渴望冒险,而且勇于面对历程中遇到的危机,并且非常正义善良。
她在城市里有两个小伙伴,女孩Frida,和一个胆小的男孩(伙伴里有个男孩也许是个雷点)。Frida是一个非常优秀的girl!她富有领导力和条理性,渴望获得徽章和成为完美的最优秀的人。
希尔达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真的很好!(我看完S1,目前没有父亲角色出现)
背景是有点像童话世界,(戏份有点多的小精灵好像是男,)这里提醒大家,像spirit啊怪物啊小动物啊之类的,大家要在心里默念,是女的是女的。
有一些教育意义,优点是没有说教口吻。
非常非常可爱的奇幻冒险故事。萌宠鹿狐,冷静的木头人,孤独的巨人,爱签协议的小精灵,能变大变小的雷鸟,麻雀童子军小伙伴,巨魔石,噩梦精灵,带来好运但会有副作用的潮汐鼠,爱看摔跤比赛的鬼,爱辩论的风暴精灵,实现愿望的林中小屋,神秘的图书馆员,穿梭在连通空间的尼森小人,还有一直支持理解女儿的设计师妈妈。并不是无聊的儿童向。
超喜欢!希尔达真是好棒的小姑娘!也想要一只枝枝_(:з」∠)_
左手约定的梦幻岛一点也不梦幻,是成年世界互喰的寓言。右手治愈的希尔达看起来挺治愈,却是暗含着现实格序的童话。一类人眼中的巨人,一类人眼中的侏儒。一类人眼中的天使,一类人眼中的怪兽。
主线不清,敲打成悲剧版花园墙外就能封神。
喜欢北欧神话,请吹爆。喜欢英伦口音,请吹爆。喜欢电子配乐和绘本画风,请吹爆。一句话,还不吹爆!缺点:一季有点短,看完会空虚。
太棒了!太棒了!!冒险不再是一个人的秘密,大人也不再代表现实的爪牙,只要勇敢世界就会为你转动。真的在赋予角色性格而不是标签化设定,人物神态和配色细节感人,故事也灵活开放,通篇充满能量,太畅快了!木头人的存在也十分有魅力~5颗星不够用了
一晚上补完,这是部拥有最美好奇想的治愈系杰作。故事融入了各式各样的神话传说,从热衷于协议的小不点精灵到雷鸟、天气幽灵、家庭精灵,还有如群山般庞大,能一下跳到宇宙中的巨人,它们都是那种最为纯真童趣而美丽的温柔幻想。尤其是等待千年的巨人,非常触动。不论是简约可爱的画风,塑造得体的希尔达、弗丽达、大卫,还是一个个精致带些小道理的温馨故事,《希尔达》在哪方面都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另外Netflix制作的中配很是完美,完全不输英文,少数我特意选择中文配音看完的剧集。
太治愈了,请一定要有第二季呀。
很希望我的小外甥女们能看看,如果有她们能看得懂的字幕就好了。虽然我并不是那么认同这个充满神秘生物的世界观,但是觉得自己会更大一些的雷鸟、云朵Wolf,小个子精灵们,真龙鳞虫,住在缝隙里的生物、大黑狗狗jellybean,还有最最可爱的twig真的萌,ke童wai子huo军dong的故事线也很完整。
画风太可爱了~而且感觉小朋友看了能学到很多优良品质呀!
最近一段时间里看过的最棒的动画片。Hilda虽然如所有的小朋友一样,偶尔会和朋友闹误会,会跟妈妈因琐事而堵气,但却是位非常勇敢、无畏,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心、对弱小的尊重与关爱(不是怜悯)、对差异的善意理解、对朋友长辈的爱护敬重...她的样子完全就是我能对童年最好的想象。
炒鸡喜欢这画风。。。
家里如有二代目,请列入保留剧目。
超好看!!无所畏惧的女孩子的冒险故事,如果我小时候看过这个可能会成长为一个outdoor person……最喜欢Woodman了。听说开始沉迷子供向是死宅的最后一个阶段……
游戏感很强。适合小朋友
(9/10)网飞出品。强烈推荐!非常好看的魔幻题材动画!B站有国语配音合集。(有希尔达和弗莉达这两个宇宙级作死少女,大卫注定成为囧虚,一边被虐得很惨、一边抖M属性爆发…………)
勇敢,契約意識,税率意识,諷刺學校不是創新的地方等等,這才應該是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片啊(欧美的kids动画基本是小孩子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冒险模式,而且壞人也有改邪歸正的一面,而中国的小孩动画一般是怪兽或者坏人入侵最后把反派打败的模式,而且一般,壞人一直都是壞人)我其實並不覺得中國做不出好動畫,而是這種從小培養的各種意識和想法本質上與既得利益者想抵觸,從而不會過審
画风简洁可爱,构图和色彩非常非常棒。斑斓,梦幻,温馨,深刻。角色饱满,剧情充盈,节奏和氛围把握得超好,开心和感动时刻萦绕左右。爱不释手,沉迷其中,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每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的美好时光。妈妈对希尔达说,她是最善良,最勇敢,最大公无私的女孩。木头人站在一栋房子的废墟上说到:“这曾经是一个舒适的房子,直到小女孩帮助了一个巨人”,“那她一定吸取教训了吧?”,“我想没有。我猜她又在助人为乐了。”一个蓝头发的小女孩,一个温柔的小太阳。(其实我最喜欢的角色是艾弗)
配乐太赞,故事充满想象力···
好看,喜欢鹿狐,想养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