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碟中谍

正片

主演:乌玛·瑟曼,蒂姆·罗斯,爱丽丝·伊芙,李美琪,帕克·波西,克利斯丁·格拉夫,索菲娅·维加拉,斯蒂芬·弗雷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1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2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3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4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5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6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13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14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15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16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17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18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19英式碟中谍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碟中谍”这个译名……

这部电影的译名真是有才,“碟中谍”,直面的来解读就是影碟中的间谍。这样的译名应该成为一代译名经典。汤姆·克鲁斯的表演和帅气成正比,那总是在危难时刻拯救自己的口香糖炸弹还真是别看人家小,但是关键时刻就是管用。在剧情上,一直在让观众猜疑的内鬼果然就是那谁。当然其实阿汤哥早就察觉到了,但导演还是在列车戏上玩了一次类似于蒙太奇的手法。让·雷诺的表演虽然时长不多,但把一个傻乎乎的鲁莽壮汉演绎得很到位。电影中最紧张刺激的环节就是盗取名单和列车上的两段戏,另外最开始的陷阱也着实精彩。对于一部“系列动作商业大片”的开山鼻祖来说,这部电影当之无愧是《碟中谍》系列漂浮在半空中的大脑袋。

 2 ) 不世出的特工片(严重剧透)

如果triple A是最高信用评级 那么怎么区分两个triple A的国家哪个信用更高?
是的,sometime it will be something that is beyond 3A。
it's called super。
碟中谍1就堪称特工片中的super。不世出的特工片。
本片的成功之处有2::
一、情节的真实性——事件伊始就没有一方了解全局信息1、总部不知道为查出特工组内鬼设的局会导致这么多人死亡2、内鬼不知道任务是总部设的局3、组员什么都不知道。幸存的特工能幸存是内鬼找替死鬼的算计。局中有局,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事件的推进超出了每个人的预料。以为拿到特工名单的内鬼中了总部的计。总部没想到内鬼玩的这么狠。组员们是蒙在鼓励的棋子。原以为是叛徒的人原来是总部安插的卧底。总部的卧底没想到这次清查叛徒的任务居然把自己赔进去了。这才是现实,现实永远超出理性人的算计。交易中,常常谁都不掌握全局信息!
二、将特工从武将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塑造了一个以判断力取胜的特工

1、在中情局局长准备设计将他带走时识破局长是设局人,找到机会逃走。——掌握的信息1
2、试出谍报买家max的邮箱。——掌握的信息2
3、想出利用信息2找到max从而找到内鬼的计策。
4、利用信息1得出max现有的碟片必被安插了信号发射器,救了max一名,从而取得了max的信任。
5、设计偷取名单。
6、发现圣经上印有芝加哥酒店名字,确定老头就是内鬼。为确认寇拉是否是内鬼,在火车上将自己伪装成老头。
7、设计把局长、内鬼和max都安排在一个封闭空间内(火车)。
特工不是超人 特工是智人

 3 ) 不错

虽然有人说它这里不行,那里不行,但说实话,和最近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以及“大魔术师”相比,我还是比较推荐这一部,至少两个小时里面,我没有分神,情节一环套一环(请不要指摘情节上的巧合与漏洞),不时掀起的小高潮,美式的幽默,精美的画面,恰到好处的配乐,帅哥美女的组合……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大年三十晚上不是播春晚,而是放“谍中谍4”,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那么早就睡着了,不是么?

 4 ) 全新谍战系列出炉

       在谍战片领域里面最著名的就是《007》系列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系列电影至今已经拍了20来部,光主演邦德就换了6个了,多年的经营在全世界的影迷当中形成了一群固定的谍战迷人群,而《007》系列这个摇钱树一直被米高梅所把持,这么个热门的题材长期由米高梅一家独大,别的影视公司看不下去了,派拉蒙公司跳了出来,一举邀请当年隐隐有成为好莱坞超级巨星,超级帅哥兼大众情人:汤姆·克鲁斯担当主角,另外配备了强大的制作团队和演员阵容,安吉丽娜·朱莉的父亲:强·沃特出演大反派,另外还有刚来好莱坞发展的法国硬汉:让·雷诺也加盟该片。

       记得当年前往影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大陆刚开始引进美国大片,而且每年十部,本身那个年代看电影的人就不多,因为信息的封闭对好莱坞有点了解,认识个把明星就算是很不错了,去影院的时候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带着老婆或者带着女友去看片,我是听说电影不错约上一哥们一起去的。看的时候还真的不是太熟悉什么明星不明星这回事,只是直观的被惊险的场面、曲折的情节所深深折服,还有就是那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标志性的配乐,节奏鲜明而富有爆炸力,这个音乐后来也成为了这个系列电影的一个标志。直到多年后又重新把这部影片翻出来重新看,真的是感慨颇多,首先第一感觉就是那一头精干短发的“阿汤哥”真的是相当的帅气也相当的年轻啊。还有就是各位主创的表演真的是可圈可点。再有就是稍微提一下,影片的编剧当中有一人就是现在因为《钢铁侠》和《福尔摩斯》在世界范围内大红大紫的“小罗伯特唐尼”的父亲“罗伯特唐尼”。这个在好莱坞混迹多年的老爷子,演过不少好电影,更是写过不少好剧本。

       可以说《碟中谍》系列开创了《007》意外的另外一个特工类电影的成功代表,而汤姆·克鲁斯也凭借该片一下子在中国就拥有了成千上万的粉丝,特别是赢得了众多年轻女性的青睐。

       非常不错的电影!

 5 ) Cruise是个聪明人

  趁着《刺杀希特勒》的风潮,相信不少人又将阿汤哥放入的视线范围,我也是其中之一,回顾了下谍中谍系列,其他的压根没看。
  包括上面的新作。
  最初知道这部电影是小学五年级时,半睡半醒中从阿汤哥经典吊绳动作看起,一口气欣赏完,舒服的不可救药,于是租来碟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观赏,一度痴迷。
  到现在,将三部一顺看完后,心中虽然无味陈杂,担心这该系列的未来,设想着剧情的未来,但是开始由衷佩服Crusie的头脑,真是个厉害的人。

  从第一部Ethan招募新队伍开始说起。“网络骑兵”Luther是他找的,从后面的剧情往前推,可以看出来他从一开始就认定了Luther,并且将其“吃定”,乖乖完成不同时期被指定的任务;Krieger是“半路出家”,不是他自己找的,而且两人从“拔刀事件”后就一直不爽对方,Krieger心怀鬼胎,想借“到手”的名单控制Ehean,结果被后者的“魔术戏法”逆转,便宜摊不到反而吃瘪,从中就可见Ethan的手段了。
  看完第一部,我一直觉得Ethan这个角色有种剑走偏锋出其不意的感觉。可能受之前剧情影响,我前面一直一位他只是个对团队老大严重依赖的“易容高手”,就是所谓的Trick专家。但是越往后看,人家俨然成了心思缜密的高级特工(或者本来就是,是我被误导了):事情的真相竟然在影片结束之前前就被他的无敌猜猜猜搞定了,最终,火爆了动作,也成就了一个传奇的Ethan Hunt。
  忘了说了,汤哥哥一直是谍中谍系列的Producer
  第二部,实质上来说就是吴汤二人的互相拍马之作,业已成为制片人的阿汤哥慧眼识英雄相中了吴哥哥,希望片子能在火爆一点猛一点,当然,代价就是剧情和人物都白痴一点。结果两人在互相学习、磨合中将此片打造成了票房猛药,双方各得其所:Ethan有了性感和浪漫,再次成为“Mr.无所不能”;John Woo开创了自己事业的高峰,钱片不愁,而Cruise,我们的阿汤哥,也在成功人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部的导演在此片中第一次执起导筒,在我们主人公的指导提携下将第三部拍的有声有色,反响还不错,在本人看来虽不及第一部经典,但在这个商业动作大片泛滥的时候,也是很精彩了,算得上是系列的集大成之作。
  而我们的阿汤哥,继续保持招牌式的微笑,在影坛掀起一阵阵浪潮
  这才是聪明人
  这才是厉害的人
  回到第一部,在导演布赖恩.德帕尔马营造的时而诡谲悬疑、时而火爆激烈的谍战中,那个年轻俊美、喊着“red light,green light”的人,才是片子的看点

 6 ) 经典的特工之作

情节设计很好,看第一遍可能还会有点看不懂,但又会吸引人2刷,因为整个故事的情节一直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一环紧扣一环,剧情发展跌荡起伏,紧张刺激的气氛和悬念的卖弄都掌握得相当好,再配上谍中谍的经典音乐,太酷了。除了剧情出彩以外,不得不说说主角阿汤哥了,帅气自是没得说,演技也很好,哪怕是高难度的动作也做得行云流水,经典的特工之作。

 短评

重看才感受到年轻时的阿汤哥有多特么的帅~那段经典配乐其实比电影还!提!神!

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配乐经典无比,斗志和高科技比动作戏占据了更大的篇幅,为数不多动作的场面也做得不浮夸而有新意,悬念设置上稍微差了点,但德·帕尔马即便投身商业也不忘影迷本色,那种老派谍战片的味道棒极了;当然瓦妮莎·雷德格雷夫和琼·沃伊特这样的老戏精也是我所喜欢的。

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音乐好听到爆炸 疯狂节奏一会张一会弛 搞得人欲罢不能 但是!最迷人的是!阿汤的颜 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

7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那个黑哥是不是《低俗小说》里的那个

12分钟前
  • 一灯
  • 还行

尽管有一些显而易见的漏洞,但凭着跌荡起伏的剧情、紧张刺激的气氛和悬念、精彩的配乐、出色的节奏控制与粉嫩的阿汤哥,仍值得一看。★★★☆

13分钟前
  • Q。
  • 还行

节奏太慢……剧情不够扣人心弦……感觉比4差多了,年轻时的阿汤哥倒是确实帅

18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1996年的汤姆克鲁斯真是年轻美貌

19分钟前
  • Amberose
  • 力荐

看完碟中谍4再回头来看1,依旧认为1是最经典的一部。最后上飞机前和电脑高手一起喝啤酒的时候,以为挣脱束缚,背景隐隐传来王菲的《挣脱》。细节处理得令人叫绝!

24分钟前
  • 画下天籁
  • 力荐

哇,原来那时候的阿汤哥那么傻的

25分钟前
  • 丁小丁
  • 力荐

音乐经典啊,第49分钟让雷诺出现了。

30分钟前
  • Little Punk
  • 还行

人生艰难,好不容易做个间谍还被自己上司暗算。这部片的中文译名不知道谁起得这么有才。阿汤哥也没有多帅气嘛~可能是他的敬业精神打动人心吧,潜入中情局里那场可见平衡术确实了得,说他特意在鞋子里放了很多硬币哈哈哈不知道是否真的管用。我反倒注意到《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男主让·雷诺,想知道他是怎么弄死那只老鼠的,又没有拍扁的迹象。。在火车上要用螺旋桨割阿汤哥的头那段确实够惊险刺激,最后螺旋桨叶子离阿汤哥喉咙只差十几厘米的地方停下这种巧合的主角永不死的桥段也真是有点夸张了,如果是直接扫过去血溅现场会显得更真实、更残酷、更过瘾了。当然那样也就没有后来的234567了。不过虽然现在有我也选择只看第一部,因为冰糖说只有第一部最值得看。

32分钟前
  • 焦糖爆爆D
  • 还行

看的时候,我一直想着,这电影好怪啊,演员的打扮、配乐、节奏、表演,都是四、五时年代好莱坞的感觉,如一开始的审讯场面,克鲁斯一群中计的戏(哪有这么失败的特工?)、结尾时列车员夸张的晕倒镜头······刚上网一查,原来是帕尔玛导演的,这才知道难怪如此······现在的好莱坞都是粗暴直露,但细节上极端追求写实,不会让观众刚到是看电影,而这部影片显然有太多毛边,你说不出来究竟不对在哪里,但有种味道在那·······帕尔玛继承经典传统还真是形神兼备,不过现代观众的口味不太能全然接受了吧?他的影片传达了上个时代的遗响

37分钟前
  • 飞刀员外
  • 推荐

如果你要抓一个叛徒,那你只需要随意指某个人为叛徒,为了证明他不是叛徒,他会找出真正的叛徒。音乐美死了!偷资料和火车打斗也美死了!真的很经典啊!96年,中情局特工也只能用3.5英寸盘复制资料弱爆了…雷诺大叔这次太肉脚了您不是职业的么您不能这样啊…

40分钟前
  • 微风拂面微微凉
  • 推荐

90年代的谍战片拍得这么老派,复古吗

42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还行

8.1;一部特工电影竟然搞那么多主观镜头

45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1996,多辉煌的年代,那时电影的成色都那么厚实,胶片拍摄,色彩比起80年代,又已经开始艳丽起来,阿汤哥的青春容颜实在迷人。这样的经典,在今天第一次看,也是很迷人的。故事老套,但是系列却经久不衰,很多独有的特色桥段定式,以及每部都有一些出乎意料惊艳的巧妙设计,而且,在影院看到后面几部比如4和6,特别是6,都是越战越勇,更升级更高级。谍影重重没有几部,主角即被榨干,成龙也没办法一直拍警察故事,007更不止一个主角,但是只有阿汤哥做到了,系列片的不老神话,不愧是我最爱的电影NO.1香草天空的主角

49分钟前
  • Η²
  • 力荐

女主角的设定绝了,特工+上司的女人+老头的娇妻+新丧的寡妇+反派,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性感!!

5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VCD时代就看过,昨天和陪老婆重温了一遍DVD。现在看,节奏稍微慢了点,有些地方稍微有拖沓的感觉。剧情一般,硬伤也有不少,CIA总部那么好混进去啊,三个消防队员进去了半天也没有动静都没有个人过来打听一下。而且著名的一滴汗……从阿汤哥当时的姿势来看,断然是不可能伸手去接汗的。

58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还行

7.3/10 中规中矩的,细节处理也不尽善尽美,不过Tom Cruise不愧是我小时候的性幻想对象呀!

60分钟前
  • tavico
  • 推荐

A / 不同的人物丝线和文本层次被交错重叠的叙事牢牢攥紧又时而弥散开来,像是一颗不断超强度舒张收缩的机械心脏。影像的巧局从摄影机外的屏幕挪移到摄影机中,又以边界模糊的形式通过摄影机被嵌入人物脑海,终而在列车高速行驶于幽深隧道时被截获。盛宴至此,帕尔马轻巧完成的仿佛只是《双子杀手》开头威尔史密斯那一枪,但“子弹”擦过的路径却无比华美而繁复曲折。(盗数据那场戏真的惊掉下巴!!!这难道不是太空科幻片吗!!!)(从水族馆餐厅、盗数据和火车三场爆炸戏来看,或许也是一部关于空间收缩和内部逃逸的作品。)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